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铨说到这,慢慢踱了两步,又对宋行风道:“行风,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逆之者亡,顺之者昌。我华夏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够阻挡其进程的,便是我也不能。我如今还能起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引导这大势,让它在前进之时为华夏多留几分元气,少损一些力量,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宋行风只觉得这话语之中,似乎别有含义,但仔细琢磨,又象只是平常的告诫。
此时已经容不得他细想了。
他又开始向周铨禀报取蜀的经过,特别提到了孔彦舟:“彦舟在此战中,实在是立了首功,若不是他遣人相助,我也不能进军得如此迅速,更不能生擒钟相。听闻君上此次来成都,还未见过此人,依我愚见,君上若是有空,还是见一见他,以安抚降者之心。”
周铨眼中略有些失望。
只不过他将这失望掩饰得很好,完全没有被宋行风看到。
“你说的有道理……如今天色尚早,你去将此人召来。”周铨缓缓说道。
宋行风面上抽动了一下,行动稍稍有些迟疑。不过,想到自己私宅里那个千娇百媚的女子,还有她带来的手帕诏与书信,宋行风将最后一丝犹豫都抛开了。
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他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转身出去不久,他又回来,这一次和他一起的,还有孔彦舟。
孔彦舟的面上,有着一丝激动之色,看上去是因为要见周铨而如此兴奋。但他们才到周铨营前,就被拦住,然后是搜身。
二人身上都没有带任何违禁之物,因此片刻后,他们就出现在周铨面前。
“孔将军是何时决意为我军效力的?”寒喧一番之后,周铨笑道:“此事保密做得好,连我都不知道。”
孔彦舟看了宋行风一眼,见宋行风笑着点头,他行礼道:“小人早就心慕君上,以前为大宋之官,不幸兵败,受辱于贼手,小人那时就知道,天下需要有一明主,才可以驱残除秽,而这明主,非君上莫属……”
此人一开口,便是谀词,这都是他在大宋官场上用惯了的。他一边说,一边盯着周铨的面容,却发现周铨原本是微笑的,可随着他的马屁,这微笑反而变淡了。
想到宋行风说过,周铨喜欢实在的,而不喜欢吹捧,他心中一动,立刻又换了副面容:“小人在贼中日久,不免沾染了些贼人的恶习,若有什么不妥当之处,还请君上见谅。小人有一事,原本藏在心中,是自己想要占这大便宜的,今日一见君上,为君上风仪所倾,便忍不住了,要说出来供君上参详。据小人所知,钟相在蜀地搜刮,所得甚众,他自知不能成事,所以留有后路,将其中大量金银,铸成圆球,藏于某处。他自家是死活不肯说的,因此如今知晓此事的,唯有小人!”
周铨目光眯了一下,如同孔彦舟所盼望的那样,露出好奇之色。
“有多少金银?”周铨问道。
“都说你爱民如子,实际上还不和老子一样,只喜欢黄白之物!”听得周铨此语,孔彦舟心放下一半,他心中暗暗嘲笑了一句。
周钱爱钱的事情,举世皆知,不过孔彦舟也只敢在腹内吐槽,面上却笑得更为恭敬:“据闻金银加起来,足有五千万贯之多,其中关键,是他不惜代价,寻着了一座金山!”
“金山!”周铨目光又亮了几分。
他爱金山之名,也是天下俱闻,日本的金山,流求的金山,吕宋的金山,这些金山产出的黄金,如今支撑着华夏的货币体系,但对于日益频繁的商业贸易来说,它们的数量还远远不够。据说周铨已经广募海员,令他们去海外再寻金山,若他得知,就在自己新近控制的蜀地境内也有大金山,想来会极感兴趣!
“正是金山,小人暗中得了一张图,此图就在外头,画着金山与钟相藏宝处位置,若是君上有兴趣,小人就让人将图拿来!”
周铨盯着他片刻,盯得孔彦舟心里突突直跳,然后哈哈大笑道:“正好,正好,我如今正缺金银贵重金属,若是合并大宋,华夏治下就不只是四省,而是有十三余省,没有足够的金银,怎能将华夏钱币行于天下?孔彦舟,你献蜀有功,献图亦有功,两功并举,到时少不得你的好处!”
孔彦舟得了他的首肯,当下向外召呼了一声,和他来的人中,有一人上前,将一个木盘呈上,交给了门前的侍卫。侍卫略一检查,木盘上只有一张图,是绘在兽皮之上的并没有别的异样,那侍卫便又将木盘呈给周铨。
周铨看着兽皮上的图,看了一会儿道:“这图是什么意思?”
“君上请看……”
孔彦舟上前两步,伸出手指,作势要为周铨解释。但却被宋行风赶来,一把按住,然后宋行风沉声道:“君上,这图过会儿再看不迟,另有一事,我要向君上请愿!”
被他拦住之后,孔彦舟诧异地望着他,却见宋行风面色有些发白。
周铨目光从图上移了过来,看着宋行风,又露出一个笑:“何事?”
“如今天下大势,已经明了,君上乃天命所钟,又是人心所向,宋室尽失天眷,不足以为帝,故此,我请君上登基称帝,以安天下人心!”
在场的不只是他,还有卫振等人,此前宋行风便向他们说过,周铨来了要劝进,听得宋行风这么急切地将此话说出来,他们虽然心里觉得有些不对,但还是跟上来道:“请君上登基称帝,以安天下人心!”
………………………………
五六五、都会反你
“请君上登基称帝,以安天下人心!”
周铨居住的营帐之中,全是这声音,营帐之外,在听得帐内之声后,亦有人高呼起来。
周铨脸色微变,一丝怒意闪过。
他盯着宋行风:“这是你的本意?”
宋行风躲开他的目光,脸上讪讪地笑道:“名不正言不顺……君上若不称帝,如何号令天下?”
别人不知道他这话里有什么意思,可是周铨却明白。
宋行风这次“劝进”,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将了周铨一军,逼得周铨打破自己的计划。
在周铨的计划中,宋行风这样在立国之初有功者,自然少不得富贵,但是富贵不会超过三代。他不容许出现新的世家大族把持权力,不容许这些立下功勋的人将自己今后超人一等视为理所当然,因此,他会称帝,所用的制度却不会是原先的那一套。
宋行风这样的高级将领是知道他的计划的,至少可以从他如今推行的种种政策中看出,等到大业定后,他们这些武人要么闲置,要么就得想办法适应新的制度。
至于公侯万代富贵传承,那是想都别想。
所以宋行风要改变周铨的节奏,使用类似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手段,逼迫周铨走上和赵匡胤一样的老路。
这只是他的第一步,然后,自然是象此前历朝历代一样,再进入一场循环。
周铨想的却是打破这种循环。
想到这,周铨微微叹了口气:“你们就算是劝进,也要等更好的时机啊……现在是劝进的好时机么?”
“此时天下已定,万民归心,正是好时机,君上称帝,便可名正言顺,接收弱宋。”宋行风道。
周铨坐回自己的座位之中。
“不必再说了,登基称帝自然是会有的,但不是此刻。”他环视周围:“大伙放心,只要能跟上我的脚步,那么绝不会让你们白忙一场,但若跟不上我的脚步……只能你们来适应我,不能让我来适应你们。行了,今日之事,到此为止!”
他积威已久,虽然各级将领们还有些不甘,却不得不服从命令。
眼见众人都露出退意,宋行风咬了咬牙,向孔彦舟使了个眼色。
孔彦舟陪着笑,上前一步,托起那地图木盘:“君上,这图……”
周铨摆了摆手,闹出这一番来,他对地图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可就在这时,孔彦舟手听中的木盘往膝上一撞,喀的一声裂开,一柄短剑出现,孔彦舟同时猱身而上,向着周铨就扑去!
他此前猫腰弯膝,看上去是毕恭毕敬,其实却是在蓄力!
原本大帐就不是太大,孔彦舟距离周铨的距离不过七步,虽然周铨身边还有两个卫兵,但孔彦舟毫不畏惧,他对自己的身手很有把握,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得手。
就象那一日他制住钟相一样!
他的脸上甚至都浮起了得意的笑,目光里带着几分嘲闹,希望看到周铨露出惊愕慌张的表情,这种表情,能让他心里得到极大满足。
只不过这时,他看到周铨脸上没有惊讶,有的只是淡淡的嘲讽。
仿佛他的所有举动,都在周铨的意料之中一般!
而在他身后,宋行风大叫一声,向着孔彦舟扑去,同时口里大喊:“小心!”
宋行风的动作慢了半拍,因此他扑上来时,孔彦舟已经接近到周铨三步之内,他的短刃也眼看就要触及周铨。
但这时周铨抬起了手。
“砰!”
周铨的身体微微一抖,孔彦舟却是惨叫了一声,身体一软便仆倒在周铨的面前。
他只是受伤,还没有死,因此还在地上挣扎,但是周铨身边的两个侍卫已经上前迈步,将他踏住。
周铨收住手中的短枪,目光一转,似笑非笑地看着宋行风。
而宋行风脸色惨白,紧紧盯着周铨,神情极是恍惚。
燧发枪既成,周铨怎么会不将短枪研制出来,只不过短枪的射程不足,不适合战场使用,所以暂时只是造了少数,周铨自己收藏了两件,充当防身利器。
他敢放孔彦舟近身,就是因为手中拥有这样的利器!
“行风……你做得好啊。”周铨慢慢道。
宋行风见此情形,目光一转,口中大叫出来:“有刺客,保护君上!”
随着宋行风这句话,外头突然冲上来几十名华夏军军士,一个个将原本守在门外的侍卫都被兵刃指住。
紧接着,杨再兴带着数人掀开大帐之帘,走进了大帐之内。
这数人手中所执,都是火枪,他们紧紧跟着杨再兴,面色紧张。
见进来的是杨再兴,宋行风微松了口气,然后笑道:“是我保护不周,令君上受惊了,君上,这儿不宜久留,还请移驾至我营中,我们要搜寻一番,看看孔彦舟是否还有同党!”
他一边说,一边摆手,示意杨再兴将周铨带走。
但是周铨在那里叹了口气:“行风,你与韩五在西军中都不得志,在京城救过我家师师,这才投入我麾下……”
“君上何必多说,此时不是叙旧的时候,还请君上跟我离开这里!”宋行风打断了周铨的话,神情终于有些不自然了。
“呵呵,行风,你当我真蠢么?”周铨又叹了口气:“我只是很奇怪,你为何会这样做,这是我一直不理解的事情……”
周铨说出这话,宋行风脸色变了。
他面上原本挤出来的笑容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残忍和些许挣扎:“周公,你当然不蠢,你智深如海,无论是蒸汽机,还是火枪,都是奇思妙想,令人敬服――说实话,你的军略,我觉得不过如此,但你的智略,却让我敬服!”
“那你为何还会选择这一步,孔彦舟这厮,若非你指使,他哪里能够近我身?”周铨看了一下还在地上的孔彦舟,这厮倒也硬气,被短枪击伤,还在流血,又被踏住,却是一声不吭,因此周铨又抬头对宋行风道:“事到如今,你不能象这厮一样硬气点,还要弯弯绕绕做什么?”
宋行风脸色再是一变。
他心中生也不好的预感,周铨太镇定了,而且周铨话里话外透出的内容,证明他对此次事变并不意外!
以宋行风对周铨的了解,若他不觉得意外,那么就肯定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想到这里,宋行风决定不再耽搁:“周公说的是哪儿的话,现在情况紧急,耽误不得,还不知道有多少贼人图谋行刺,请周公到我营中去……再兴,扶着周公!”
他歪头看向杨再兴,却见杨再兴嘴角微微上弯,然后大步走向周铨。
杨再兴身后的那几个军士,手中也执着火枪,因此,宋行风心中稍安。哪怕周铨手里有那种新式的短枪,可毕竟只有一杆,杨再兴带进来的却有六人,想来在这种情形下,周铨也不会冒然行事。
杨再兴走到周铨面前,然后敬礼立正:“军情九所杨再兴,向君上报道,请君上指令!”
敬礼立正都不让宋行风意外,可这一句话,却让宋行风如坠冰窖!
军情九所!
他当然知道这个机构,这是军务部设立的专门对内监视的情报机构,负责人是有疯狗之称的杜狗儿,这厮对周家最是忠心不过。
杨再兴竟然加入了军情九所,那岂不意味着,这个被他视为悍将和心腹的人,竟然是周铨派到他身边监视他的?
宋行风想要拉杨再兴到自己部队之中是许久的事情,但他会信任杨再兴,关键因素有二。
一是他知道杨再兴惹祸被开除军籍之事,虽然周铨是依军法行事,可是在宋行风看来这就是不近人情,杨再兴必然会心生忿怨。
二则是因为文维申的介绍,杨再兴到他身边来,可是得了文维申的推荐的。文维申与他暗中勾结之事,做得非常隐密,就算推荐杨再兴,也是几经辗转,所以他不认为杨再兴是专门派来针对他的。
但是现在这个结果,让他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杨再兴,你这个叛贼!”宋行风忍不住破口厉声。
杨再兴睬都不睬他,宋行风再看左右,杨再兴带进来的人,枪口都指着他,让他不由得一声长叹。
同样一声长叹的还有周铨。
望着宋行风,周铨摇了摇头:“你们这场闹剧,也该结束了,行风,你让我很失望,很心痛……”
“是你让我们失望心痛!我们追随你,为的不就是博一个公侯万代封妻荫子么,为的不就是子子孙孙能享受荣华么?我们流血拼命打下的江山,凭什么要交给那些蠢得没有边的百姓去管?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么,你的两院三台十二部中,哪里有我们这些功臣的位置,反倒是那些啥事都没做的商人,那些什么都不懂的百姓,你要让他们选举两院!”宋行风叫道。
周铨一直静静地等他说,待他叫完一段之后,周铨问道:“只有这些,没有别的?”
宋行风瞪大眼睛:“这些还不够么,断人富贵,如杀人父母,你把我们理所应得的都断了,你还指望着我们继续为你卖命?周公,我只是第一个,在我之后,会有更多的人反你,甚至你自己教出来的这些人,都会反你!”
………………………………
五六六、供述
宋行风的话还在周铨耳边回响。
周铨微闭着眼睛,大帐之中,除了轻微的呼吸声外,没有别的声响。
卫振脸上全是汗水,站得笔直,根本不敢有丝毫动作。
如果可能的话,他都想跪在周铨面前,但他还记得周铨在龙川别院学堂时跟他们说过的话,一个军人,如果随便就跪在地上,那么就很难挺起胸膛去冲锋了。
宋行风已经被绑住,虽然仍然昂着头,一副不屈之色,可是他双眼中的闪烁,证明他的心虚。
无论是谁,发现自己做的一切皆在别人意料之中时,只怕都会露出这种心虚之色。
“宋行风,你说这么多,无非是想为自己的背叛辩解罢了,你知道为何我看重鹏举,看重韩五,却不看重你么?”
“因为他们是你的亲戚,岳飞小儿是你的义弟,韩五是你义妹夫!”
“大错特错,是因为他二人都是敢作敢当的人物!”周铨噗的一笑,睁开眼睛,歪着看了宋行风一眼:“今日之事,若是他们做出的,他们必然不会说怪我,而是会敢作敢当,直接告诉我,他们看上了我身下的这个位置!”
他拍了拍自己的座椅,而宋行风目光在那座椅上停了一下,没有说话。
“五年前,军情九所就告诉我,‘无面’与‘复仇’在宋廷之内还有合作者。当时我就知道,其合作者十有**就是那群满口忠义仁孝的货色。张邦昌与秦桧虽死,可是他们与这些人合作线索,还是被我翻了出来,那时我就注意到文维申。”
周铨说到这,看了宋行风一眼,宋行风眼中满是悔意。
“只不过文维申做得很是仔细,我遣人盯了他许久,也没有发现什么异样。若他只是背地里骂我几声,在报纸上发表几篇讥讽我的文章,我还真只能容下他。不过幸好这个时候,又有线索,表明文维申曾经与金人有联络,当初兀术破太原,便有这位文公的功劳……”
当初周铨也没有证据,那时他就想动文维申了,偏偏此际,方腊与阿骨打先后开口,供出一件事情,就是周铨手下将领中可能有人与文维申有联系!
“这件事情,让我想着放长线钓大鱼,或许是因为我太多疑,也不知道那时你是否真的与文维申勾结上了……你且说说,你是何时与文维申一伙勾结上的?”
宋行风默然不语。
周铨知道,他是关键人物,如果没有宋行风的口供,可以抓文维申,却抓不到别的人。
而且他还想知道,宋行风在军中是不是发展了同党。
“行风,你做出这样的事情,知道自己的下场么?”周铨又道。
宋行风抬起头:“唯死而矣。”
“对,你肯定是死了,但死有两种,一种是将你的罪行召告全军,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个叛徒,身败名裂;还有一种,则是我被这个孔彦舟刺杀,你舍身救我,壮烈殉身……前者我不必多说,若是后者,你不仅声名可得维护,你妻儿老小,亦可得到相应抚恤,你是知道我们华夏军的抚恤制度的。”周铨说到这又是一笑:“其实我只是想少些麻烦罢了,否则离了你,难道我就揪不出那些图谋不轨者么?”
宋行风低头良久,周铨也不催促,只是慢慢地敲着手指。
“我说,我说,我是韩膺胄介绍来的,宋行风亦与韩膺胄暗中有联系!”
原本躺在地上很是硬气的孔彦舟突然大叫起来,宋行风愕然看着他,此人方才还显得很是硬气,怎么转眼间就变了?
孔彦舟喘着气,惨然笑道:“周公,我身陷贼手,不得不从,但我是被他们逼迫的,还请周公饶我一条狗命,我愿为周公指证韩家兄弟!”
他是相州人,韩家控制相州时间极久,他能够以大盗之身从军,还屡屡升迁,同韩家的支持有密切关系。所以他直接指证了韩膺胄,此人也是一个关键人物,只要抓到他,就可以牵连到别人。
“住口!”宋行风怒喝。
孔彦舟回头望了他一眼:“宋行风,你行事不密,自己倚为心腹之人,却是济王殿下派来的,你何必还负隅顽抗,莫非你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你的么?”
宋行风脸色铁青:“住口!”
“你且说说,他们是如何说宋行风的?”周铨却笑了起来。
“韩公……韩膺胄对我说了,宋行风成事之后,便要想办法再解决掉他。韩膺胄转述了文维申对宋行风的评价,‘无行小人,狂悖武夫,此人不除,必是安禄山史思明之流’!”
周铨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评价倒是很准确,文维申别的不怎么样,但看宋行风还是看得挺准的。
“不可能……这不可能,文公将他义女都许与我了……他怎么可能这样看我?”宋行风愕然道。
“连取代你的人,文维申都想好了,文维申不是将义女蔡瀛送到你这里来了么,到时蔡瀛便会去寻杨再兴哭泣,只道是前来送信,却被你见色起意,杨再兴是忠勇之辈,必然暴怒,我再向他示意,他定然会与我合作……呵呵,只不过没有想到的是,杨再兴竟然是济王安排的人,文维申那个蠢货!”
周铨听得这圈圈绕绕的,笑容收了一些,这文维申还将自己当成了王允,将那蔡瀛看作貂婵了。
孔彦舟痛痛快快将自己所知说了出来,宋行风如遭雷殛,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自然是野心勃勃,对于文维申等,也是想着利用他们实现自己的野心。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只是想着继续利用文维申等,文维申他们已经做好了除掉他的准备了。
而且除掉他的关键,竟然就是前些日子来到他这里的蔡瀛!
一想到这女郎装模作样激起他的性子,然后又在他大力摧残之下如柔柳扶风般,宋行风心中就发冷。
原来她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
“我……我……”他口中喃喃自语,半晌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周铨又叹了口气:“所以你如今应该知道,我为何不待见文维申之流了……好了,天色不早了,我还要去休息,宋行风,你有……嗯,一个时辰时间。来人,给他纸和笔,还有一柄短刃,等他写好了之后交给他。”
宋行风抬眼看了周铨一下,面色惨然:“多谢殿下……真希望还能呼你一声君上……”
周铨摆了摆手,转身从后边出了大帐。
很快,大帐之中,就只剩余宋行风一人,他的束缚被解开了,整个人跌坐在地上,好一会儿,抬头向门口的杨再兴道:“再兴,能给我点酒么?”
杨再兴嘴角向下弯了一下:“军中无酒,你是知道的。”
宋行风点了点头:“是,是……不过在我帐中,我私藏了几瓶酒,你遣人去给我拿来……多谢。”
杨再兴向身边一士兵使了使眼色,那士兵离开,不过没有去拿酒,而是赶到周铨身边来禀报此事。
“给他。”周铨道。
那士兵才快步跑开,周铨目光移到了跟在他身边的卫振身上:“你有什么要向我解释的?”
卫振面色惨白:“职下并无可以辩解的,职下跟在宋行风身边,未能发觉他的逆行,实在是失职……有罪,甘愿受罚!”
周铨点了点头,他这个态度,还让周铨满意。
卫振本人或许不是宋行风的同党,但他跟宋行风这么久,竟然没有发现任何迹象,特别还在无意中成了宋行风的帮手,很显然,他不再适合领军了。
“明日收拢好部队,第七军所有将官都要进行轮训,你也一样。轮训结束,你解去军职,以军帅身份退伍吧。”周铨缓缓道:“至于此后,总会有一个安排。”
卫振额头青筋跳了跳,他真不愿意离开军中,但他也明白,自己犯的错误太大,身上还有宋行风一党的嫌疑,周铨如此安排,已经是念了旧情。
若不念旧情,就该直接将他拘捕,查问他是否与宋行风勾结,特别是方才劝进之事,让周铨极是为难。
虽然得了周铨的命令,但卫振不敢离开,他站在周铨休息的营帐之外,仿佛是一个卫兵一般。到了一个时辰之后,杨再兴拎着柄短剑和一卷纸匆匆而来,目光在他面上扫了一下,也没有招呼,直接进了周铨的营帐。
卫振额头的汗又冒了出来。
那短剑上还沾有血迹,宋行风大概就是用此剑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不过卫振担心的不是剑,而是那卷纸。
虽然看得不是很真切,他还是看到纸上写了不少字迹。宋行风写了近一个时辰,也不知道他交待出多少人来。
若是宋行风这人临死疯狂,拼命攀咬,将许多无辜之人也咬出来,那将会是一场惊天大狱!
特别是他自己,现在就是待罪之身,宋行风再咬一口,说他也知道叛逆之事,那他如何收场?
卫振站在帐前患得患失,汗涔涔而下,夜风一吹,冷得他瑟瑟发抖。
但他仍然不敢片刻离开,又不敢入内去进言。良久之后,杨再兴出来,他才向杨再兴陪着笑:“再兴,君上怎么说?”
杨再兴对他撇了撇嘴,心中也有些看不上,这卫振也太缺乏主见了,所以才会被宋行风所利用,此前他屡立战功,当真是因人成事。
“君上没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宋行风的供述,然后将之烧了。”杨再兴道。
卫振浑身又是一抖,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
………………………………
五六七、森然发冷
卫振心放下了,那是因为周铨对宋行风招供出来的人“网开一面”。
但正如周铨想的那样,他这个人,因人成事,根本不知道这“网开一面”背后的残酷。
第二日,第七军就迎来了一次大调整。
而宋行风死亡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在周铨发出的公告中,宋行风是死于刺杀,但当时在场的人不少,很多人都知道,宋行风卷入了一场针对周铨的叛乱。故此第七军虽然人心惶惶,却没有人觉得周铨此举有何不妥。
不等此次冲击波发酵,另一个消息让军心又安定下来:论功行赏。
周铨表彰第七军的有功将士,毕竟袭取蜀地之功是要认的。
这对于有些不安的第七军来说,是一剂对症之药。
整个表彰大会足足开了大半天,许多有功的将士都获得了勋章与奖励。在表彰大会结束之后,周铨离开了第七军军营,来到了成都城中的一座偏僻的宅院。
这座宅院周围,有华夏军军士保护,若不是周铨亲自来,别人都很难进入。
周铨带着杨再兴大步来到宅院东侧的书房,门是虚掩的,推开之后,蔡瀛苍白无血色的面庞出现了。
和蔡瀛在一起的还有两名女兵,她们这几日寸步不离蔡瀛,见周铨进来,她们行礼退了出去。
蔡瀛第一次正面看着周铨。
此前她也见过周铨两回,但都是和文维申一起,站得远远的,隔着人群看,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两人同处一室中,相距不过数步。
周铨并没有长得她想象中的一副奸邪面容,相反,留了些胡须的周铨不怒自威,正气凛然,让人怦然心动。蔡瀛看到他这模样,不禁心快速跳了两下,哪怕眼前之人是仇敌,她也不得不承认,其风华之佳,绝伦大宋。
“你就是蔡瀛?”周铨坐下之后,抬眼望了蔡瀛一下。
蔡瀛默然不语。
自从周铨来到成都后,她就意识到事情发生了变化,先是宋行风留下保护她的人全部被调走,然后来了几名女兵,轮番“陪护”,实际上就是监视她。她的住所也被完全包围,无论是她本人,还是她的仆从,都不被允许外出。
这让她有目如盲,完全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宋行风已经自尽了。”周铨目光突然变得极为敏锐:“他留下了一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