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曰蝗∩痛突蛘呙骋椎奶厝ā<热簧倘丝梢悦俺涔笞澹敲垂笞逡部梢悦俺渖倘恕

    他身上的宝石、金银、饰物,都可以换成钱,有这些钱,他或许能够潜入华夏,华夏内部找到一条生路,甚至可能想办法联系上大食商人,乘海船自海路返回。

    虽然回去之后,他面临的肯定会是一片混乱,但总比给人当俘虏要好。

    他打定这个主意,冒着风雪,向着东南方向行去。

    渴了就饮雪水,饿了就去捕猎,或者向路过的游牧者乞讨,还别说,真给他赶在更大的风雪来临之前,翻过了横山,再度来到了延州。

    只不过这一路因为迷路、躲避等等,花费了他们足足有十余日的时间。

    延州城在望,但只有先经过一座新建起来的无名堡寨,他们才能够抵达延州城。

    几乎就在他们看到这座堡寨的同量,杨再兴垂头丧气地跟在种彦崇的身后,来到了这座堡寨。

    “恭喜恭喜,从今日起,就要唤你为知寨了。”种彦崇笑着对杨再兴道。

    关了七天小黑屋的杨再兴出来后,又闯了点祸,因此被岳飞赶到了这里当知寨,一来是磨磨他的性子脾气,二来练练他的综合能力。只不过杨再兴更愿意去战场最危险处厮杀,根本不喜欢这种“安逸”的生活。

    听得种彦崇带着嘲意的祝贺,杨再兴发了狠:“当知寨又有什么不好,我就不信,在这里当知寨就不能立功,没准我在这儿就抓着什么机会获得功劳,比如说,逮着塞尔柱人的苏丹,据说他走脱了?”

    杨再兴说这话时,塞尔柱苏丹赛贾尔,与他相距不过两里。
………………………………

五五六、肉罐头

    赛贾尔来到这座无名堡寨前,触目所及,还是战争的痕迹。

    李乾顺带领的西夏军,在大战时攻打受挫的两座堡寨,这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李乾顺也有意保存实力,但在堡寨前的两仗是实打实的。雪掩盖了部分痕迹,但在雪堆之中,总有一些残旗断刃露出来,让人意识到这里发生过什么。

    赛贾尔目光偶尔在这些痕迹上瞄一瞄,然后再看看排着的队伍。

    刚刚结束一场大战,还有些敌人在乱窜,因此堡寨的守备很严格,所有进出人士,都需要经过盘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又这么危险,仍然有这么多人要通过堡寨进入延州。

    这些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汉人打扮,还有一半,则各族皆有,赛贾尔就见到了波斯人模样的家伙,牵着驼马,一边走还一边谈笑。

    波斯人就在赛贾尔之前,几名士兵将他们拦住盘问,随士兵一起的,还有两个通译,赛贾尔跟在后边听,发觉对方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从何而来,第二个问题是为何而来,第三个问题是可曾见到可疑之人,第四个问题则开始询问姓名,还有一名小吏在旁边拿笔进行登记。

    赛贾尔非常惊奇的是,波斯商人拿出钱物想要贿赂这几名士兵时,却遭到了拒绝。

    以赛贾尔的认知,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士兵会拒绝送上门来的贿赂,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种事情。

    波斯人之后,便是赛贾尔了。

    “你们从何而来?”通译问明白他们通晓波斯语之后便问道。

    赛贾尔对波斯甚是熟悉,因此编造了一座城市,离前一批波斯人所来的城市比较远,但也是一个重要的商业节点。

    “你们为何而来?”

    “听说华夏这边有了新的物产,百姓极为富庶,我们冒险前来,就是为了进行贸易。”赛贾尔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个小包:“这是我们带来的货物。”

    波斯、大食商人自陆路来到中原,都多带驼马,同时身上暗藏贵重的宝石、玉石等华夏人喜欢的奢侈品,这些东西既方便携带,又价值不菲。在赛贾尔拿出的小包中,有着一把宝石,几件金银饰品,都是他从自己身上拽下来的。

    身为塞尔柱苏丹,他身上的东西当然都是好货,宝石的个头极大,光泽也非常透亮,而金银饰物也都极为精美,一看就是名匠所造的精品。

    他原本是做好了被这些士兵搜刮走部分的心理准备,可是士兵们虽然很好奇,那通译更是眼光发直,却没有一人动了手。

    “就这点东西?”通译望了士兵们一眼,这一次没有等士兵开口,他自己提问了。

    “货物在于好坏而不在于数量。”赛贾尔道。

    “别的商队前来,至少也有几十匹驼马,二三十号人,你们这才七个人,十一匹马。”通译目光突然变得极为敏锐了。

    华夏军中当然没有现成的波斯语或大食语通译,这两名通译,都是种师中向岳飞提供的。

    他们可不太适应华夏军“不妄取一物”的军纪,这些天眼睁睁看着人路过堡寨哨卡,却没有伸手的机会,早就让他们垂涎了。

    好在华夏军不吝奖赏,只要他们能够帮助找到可疑之人,特别是各方势力派来的奸细,那么奸细所携带财物的一半,将成为发现者的奖励。

    这位通译,就看中了赛贾尔的宝石金银,想方设法也要找出不利于赛贾尔的罪状来。

    赛贾尔并不知道,因为一个小人物的贪婪,他身处险境。

    但他对这个问题也有所准备,因此苦笑道:“我们来的时候,倒是有二十多个人,还有四十多匹驼马,但是,不是打仗么,遇到了塞尔柱人的乱兵,我们好不容易逃出来,但就只剩这些了。”

    “从塞尔柱人那里逃出来的?”通译目光更敏锐,此时那些士兵也起了疑心,各执兵刃而来,在远方,更是有士兵用赛贾尔不陌生的火枪往这边指。

    “是,是从那些该死的塞尔柱人手中逃脱的。”赛贾尔面不改色地道。

    “你撒谎!”通译兴奋地一指:“你的这些马,全是塞尔柱人的军马,我认识马臀上的烙印,你是在撒谎!”

    赛贾尔面色顿时变了。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赛贾尔远远算不上智者,他做了许多准备,唯独这一件事,原本是日常见惯的,他却忽视了。

    他的马,都是军马,而军马都是有烙印的!

    好在赛贾尔终究是经历过不少事情,在神情一变之后,就哭丧着脸:“连这一点都被看出来了,这位老爷,这些马确实是塞尔柱人的军马,我们逃出来的时候,乘着混乱,夺了他们的军马……当时西夏贼人正在偷袭塞尔柱残军,我们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通译却不接受他的解释,别的商队也带有大量财富,可是象赛贾尔这样看上去就好欺负的不多,因此通译就抓着不放。

    赛贾尔竭力辩解,而那通译却想要给他栽上罪名,双方争执之中,通关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哨卡处显得有些混乱。杨再兴刚刚巡视完堡寨,听得这边一片乱声,便与种彦崇踱了过来。

    赛贾尔看到杨再兴时脸色微变。

    那日战场之中,他位于高处,凭借望远镜,看到一个汉人出来,一击就击倒了在塞尔柱联军中有悍将之名的西吉斯坦王。他这人别的长处没有多少,可是认人奇准,因此当时就对杨再兴留有印象。

    现在再看到杨再兴,如何不让他心中生畏。

    不过他很快调整了自己心情,争吵到现在,他算是摸索出一些情况了,这些华夏军虽然严厉,但对于前来经商的商人并不残暴。

    杨再兴性子有些鲁莽,他并没有看出赛贾尔的伪装,但本能的让他觉得,眼前这个自称是波斯商人的家伙,有点问题。

    只不过才七个人十一匹马,就算是奸细,又能做成什么事?

    所以杨再兴不准备纠缠下去,了解情况之后,他直接问道:“你们说是去中原经商,可是塞尔柱人早在大半年前就准备此次战争,你们自波斯来,如何会不知晓,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经商?”

    赛贾尔行了一个礼,然后回头指了指周围:“老爷请看,象我们这样,在这个时间里赶来经商的可不只我们一家。这些年来,华夏物产之品,传遍天下。济王治政有方,所以才会如此,我们虽然是远人外夷,也心慕华夏,这才眼巴巴赶来,哪里顾得了是不是要发生战争?而且老爷,只有战争之时,商路断绝,我们的货物,才倍显价值!”

    他这一番话滔滔不绝地说出来,杨再兴听得头昏脑胀,完全没有兴趣。性子鲁莽的人,自然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杨再兴一扬眉:“也就是说,你为了追逐利益,甚至不惜性命、不顾一切?”

    赛贾尔用力点了点头。

    “那好,来人,给他一盒肉罐头!”

    顿时有人拿来一盒肉罐头来,看在赛贾尔眼中,是一个圆圆的铁盒儿。如今东海商会在四行省中的发展完全没有束缚,因此钢铁产量大增,一些特殊用途的铁也发展起来。特别是往东南亚一带的商船,带回来的商品之中,有大量的锡矿,于是镀锡铁也就被用于军用食品保存上来。原先笨重的陶罐,被这种“锡铁罐”所取代,用来装军用罐头。

    “吃吧。”杨再兴挥了挥手,对赛贾尔道:“每人一块。”

    赛贾尔莫名其妙,他相信,这种铁皮壳里包着的,应当不是毒物,打开后还有一股肉香味。这位汉人悍将,分明在怀疑他们的身份,可是为何不抓住他们,却还要给肉给他们吃?

    “猪肉,若是你们吃猪肉,我就相信你们会为了赚钱不顾一切。”杨再兴面无表情地道。

    赛贾尔是听不懂杨再兴的话的,不过,通译当时面色非常精彩,与至于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憋着笑将杨再兴的话翻译了一遍。

    这下赛贾尔的神情也很精彩了。

    他自己倒还是忍了下去,当真去捞出一块午餐肉来,干巴巴地嚼了下去,然后还向杨再兴露出一个讨好的笑。

    但他身后,却有人忍不住,破口大骂。

    不必通译翻译,杨再兴也知道,那厮骂的绝对不是什么好话,他面无表情地看着赛贾尔:“很显然,你们并不是为了赚钱可以不顾一切的人。”

    “你……”

    到了这个地步,赛贾尔还想要辩解,可通译却跳了起来,面上露出狂喜之色。

    那个破口大骂的士兵,可是位大食神教的狂信者,他只是遵循教旨,这才听从赛贾尔,现在赛贾尔违背教旨,他大骂的不只是杨再兴,也有骂赛贾尔,甚至将赛贾尔的身份也泄露出来。

    这种狂信者,他们的愚蠢固执,往往突破人类的底限!

    “是苏丹,他是塞尔柱的苏丹,他的手下招供了,我立大功了!”那通译大笑着叫道。

    赛贾尔转身想走,可看到杨再兴那锐利如电的目光,想到他在战场上的英姿,忍不住一叹。

    “我是塞尔柱苏丹赛贾尔,我愿意向华夏之主、大海之王周铨殿下称臣纳降,还请给予我合乎我身份的礼遇……”他极不情愿地垂下头,向着杨再兴施礼。
………………………………

五五七、时不我待

    “于是这厮就因为一个猪肉罐头曝露了身份?”

    岳飞一向是不多言多语的,可是当杨再兴兴冲冲将赛贾尔押到他面前,禀报了逮住这厮的经过后,他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杨再兴是个话唠,特别在岳飞面前的时候。

    “哈哈哈哈,我就觉得他不对劲,我想啊,真是商人,吃点猪肉算啥,我听闻他们在过沙漠时连骆驼尿都喝!于是便给他一个罐头,这家伙倒是厚脸皮,真吃了,真吃了!但他身边的人受不住,把他给骂了出来,哈哈,当真是废物一堆!”

    营中略微骚动了一下,然后传来大伙的笑声。

    “嗯,听闻殿下有意对信大食教者征收特种税,每人每年须上缴生猪一口……”

    “若是这样,这些家伙还不气得要将自己变成猪饲料?”

    “少说这些没影的事情,咱们殿下一向宽厚仁和,对天下万民一视同仁,哪里会这样做……他最多是要将大食教寺庙改成猪圈,令那些大食和尚养猪……”

    周围一片笑闹之声,说来也怪,岳飞本人少言寡语,可他的部下,却活泼好动,象杨再兴这样的,绝对不是个例。

    当然这些人说的是玩笑话,可是有人却把这事当了真,杨再兴琢磨着这是好主意。后来杨再兴为第四军军帅,大军横扫波斯,与李二宝会师于波斯湾,在他控制的地方,便采用了这种政策。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杨再兴擒获赛贾尔,让岳飞头有些疼,原本将杨再兴发配到那无名堡寨去,是为了磨砺他,可现在他却立下了这般功劳,倒是不好再放在那堡寨了。

    “岳帅,我擒得塞尔柱伪王,是不是可以,嘿嘿,回到军中了?”果然,杨再兴小声向岳飞请求。

    “擒获赛贾尔,确实是奇功一件……这种事情,不可不禀报,你就押着赛贾尔去见殿下吧。”岳飞毕竟足智多谋,一句话,让杨再兴傻眼了。

    周铨已经于大胜之后,动身返回应天府,统筹下一步事宜。让杨再兴押送赛贾尔去见周铨,也就是将他从前线赶回去,若是运气好,只是路上花费一两个月时间罢了,可若是运气不好,杨再兴就未必能赶上接下来的大战了。

    此时来春准备攻取灵州的事情,还是一个秘密,只有岳飞和少数高级军官知道,杨再兴是不知道的。杨再兴一直以为,华夏军准备乘着大胜之威北进呢。

    “岳帅,换个人,我宁愿没立这功劳,求你换个人吧!”杨再兴急着向岳飞求情。

    当然没有作用。

    磨砺杨再兴的脾气,让他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是岳飞心里早就定下的安排。哪怕杨再兴再不情愿,过了三天之后,他还是乖乖带着三十余名兵士,加上赛贾尔这七名俘虏,还有种彦崇这个闲杂人等,一起向着应天府出发。

    对赛贾尔来说,这是一场艰难之旅,亦是一场新奇之旅。

    从延州赶往应天府,首先要到的是西京洛阳。

    这里是大宋保守势力的大本营,哪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几个遗老遗少也没有放弃鼓吹,而且他们对洛阳的地方官员影响很大,所以洛阳这几年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赛贾尔身为塞尔柱苏丹,去过西亚、中亚的不少名城,那些巨大的商业、文化或宗教都市,对他来说并不陌生。洛阳城的规模虽然大,可是赛贾尔觉得,也就是更有些“异国风情”,算不得什么特殊。

    因为大雪来临的缘故,他们在洛阳城中的驿馆停住脚,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消息传了出去,于是洛阳城百姓官民,纷纷前来围观,要来看看这个将李乾顺和兀术都收归帐下的异国国君,究竟是何等人物。

    特别是兀术,四年多以前,兀术破太原后兵锋直指西京,弄得洛阳城中一夕数惊,他纵兵骚扰周围,不少洛阳人在外的田宅亲朋故旧,都曾遭受其祸害,因此直到今天,洛阳人都恨之入骨。此时听说连兀术都拜伏的一个大国国君成了俘虏,哪有不来看新奇热闹的!

    若是以周铨治下之地,这些人就算想要看新奇热闹也难,可这里是洛阳,仍然归属大宋朝廷管辖,洛阳城中的这些人,总有办法混进去。

    于是赛贾尔就成了展览品,他自己倒是泰然自若,可是杨再兴却被弄得烦不胜烦。

    他都准备要冒雪离开洛阳了,却发现前来围观的人突然不见了。

    “这倒奇了,怎么今日没有什么人来了?”他召来驿丞问道。

    “好教将爷得知,是听闻要修铁路了,都跑去看热闹。”驿丞陪着笑道:“西京这里比不得京师,更比不得应天、徐州,这边人对铁路还不是很熟悉,加上……呃,有些老先生们反对,故此工地上有些热闹。”

    “蠢货,若是早修成铁路,我哪里需要在这里耽搁,去汴京也就是一两天的功夫!换了蒸汽火车,我上午上车,下午便可以到了!”杨再兴对此也是很不满。

    他正吐槽之时,却看到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在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扶持下缓缓走了进来。

    驿丞看到这老人,神情微变,暗暗叫苦。

    来的老人正是文维申,洛阳城遗老中重要人物,而扶着他的少女,则是他的义女蔡瀛。

    “听闻一位骁将擒获敌酋,老夫特意来看看,倒不是为了看敌酋,而是想见见我大宋的少年英雄。”文维申来到杨再兴面前,缓声说道:“你便是杨再兴?”

    杨再兴愣了一下,这老头儿有点倚老卖老,不过看在对方年纪一大把的份上,杨再兴也不好与之计较。他抱拳微微施礼:“我就是杨再兴,老先生,我不是大宋的少年英雄,我是华夏军的士卒。”

    “都一样,都一样。”文维申捋须,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来:“大宋与华夏,原本就是一体,济王殿下,毕竟是大宋的济王殿下……这话不去说了,杨再兴,我与你父有旧!”

    杨再兴之父杨邦乂,在京师为上舍生时,游学于两京之间,曾来拜访过文维申,故此文维申称他与杨再兴之父有旧。他说起当初与杨父交游之事,颇有唏嘘感慨之念,末了道:“方腊之乱时,汝父为国捐躯,忠义之行,彰显于天下,朝廷也为之动容,旌表不绝。如今你能够在御外虏时立下此大功,实在是光宗耀祖,你父泉下有知,必然欣慰!”

    有人说好话自然是高兴的,特别是确认文维申与杨邦乂确实有交情之后,杨再兴不能再怠慢,只得再向文维申行了父执礼。文维申倒没有露出别的意思,只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谆谆善诱,劝杨再兴要怀有忠义之心,不要失了其父遗风,勉励他多为国家做些事情。

    只是到得末了,他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汝今年亦是十八岁了吧,不知可曾婚配?”

    杨再兴脸微微一红,摇头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哈哈,话虽如此,汝父只有你这一子,不可不早日成家,开枝散叶。”文维申又问了一下杨再兴的生辰八字,捋须道:“老夫既与汝有通家之好,不可不为汝着想……唔,很好,很好。”

    他留下“很好”一词之后,便笑着离开了。

    杨再兴将他送出驿馆,回过头来就抹了把汗:“应付这位老先生,比打一场仗还要难……不过扶着他的那位姑娘,倒是生得不错!”

    他虽然性子莽了些,却绝对不蠢,如何看不出文维申最后问他生辰八字的用意?从年纪来说,他十八岁,也确实到了成家的年纪,因此对此并不反感。

    他却不知,文维申与蔡瀛出了驿馆,上了自家的马车,文维申便微微叹了口气。

    “义父为何叹气?”蔡瀛双眸一闪问道。

    “瀛儿,你是在明知故问。这杨再兴是个好人选,但他身上却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年纪轻轻,受周贼影响太深,想要说动他,可不容易;二么则是官职卑小,虽然立下不少功劳,但在周贼军中,连个团正都不是……”

    说到这里,文维申有些黯然地摇了摇头。

    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付周铨的努力,而且他已经明白,要想正面对付周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能打败周铨的,只有周铨的部下了。

    若有周铨的亲信部下,发动兵变,擒杀周铨,必然会得到忠于大宋的天下义民全力支持,还有全天下读书人的倾力扶植,哪怕由此人代替大宋,也无非是换个家族当皇帝罢了,天下文人还是有出路。可是周铨在位,天下文人,就休想复兴了。

    “女儿觉得,还有第三点,此人不适合。”蔡瀛听完文维申的话后,缓缓说道:“他没有野心。”

    文维申精神一振,确实,从方才与杨再兴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此人很是率性,却没有王霸天下的野心。没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铤而走险,向周铨下手?

    “所以,女儿觉得,最合适的人,还是那一位……那一位如今身当重任,用不了多久就要经过西京,父亲,时不我待啊。”蔡瀛又道。

    “是,时不我待啊!”文维申重重点了点头。

    他同样明白女儿的意思,文维申老了,象他这样的人,许多都老了,他们没有多少时间了。
………………………………

五五八、暗合

    宋行风呸的吐了口口水,回头望了望****的道路,张嘴骂道:“这群子狗官,只知道贪污,却不知道将路修好些,终有一日,殿下将这边也纳入治下,让这群子狗官一个个掉脑袋!”

    他说这话的时候,可是当着前来迎接的洛阳大小官吏面,众人个个都是面红耳赤。天籁小说ww『

    一个小官有些不愤:“这道路年年修整,只因积雪才如此,宋帅说得有些过了!”

    “你是什么东西,老子我说话,还轮得你插嘴?拖下去,掌嘴!”宋行风厉声道。

    顿时有他身边的亲卫上来,将那小官真拖了出去,开始抽他耳光,连接抽了六记耳光,虽然抽得不重,可那小官被打得面红耳赤,哪里还有脸面继续呆着,当即以袖遮脸,转身就走。

    宋行风目光凛然,环视周围:“我知道你们不服气,可是不服气有个屁用,铁路之益,自汴京往东,谁人不知,为何到了你们这边,就怎么也弄不成?我军西向,无论是岳帅第四军,还是我的第七军,物资补给,到得洛阳便卡住,还不就是因为铁路未成?你们这群酒囊饭袋,若真有心推行一事,岂能不成,不过就是一贪二懒三畏责罢了。我老宋是粗人,今日丑话说在这里,若是因为路的缘故,坏了我的补给,拼着被殿下军法惩诫,老子也要砍光你们的脑袋――现在都可以给老子滚了,望之生厌!”

    他骂得痛快淋漓,周围的洛阳官员却是敢怒不敢言。

    被骂了,还要陪上笑脸:“城中已经为宋帅备下行辕,还请宋帅下榻……”

    “没那么多讲究,住驿馆。”宋行风一摆手,根本不给对方拍马屁的机会:“废话不要说了,派个人带我去驿馆就行!”

    他既然要住驿馆,驿馆自然要清理一番,一般的过往官员都被赶出去,唯独面对杨再兴,驿丞有些犯难。要知道宋行风是华夏军的,杨再兴同样是华夏军的,惹恼了杨再兴,驿丞同样吃不了兜着走。

    想到杨再兴等居住的院落是独院,而且很快就要离开,驿丞大着胆子,便没有清场。偏偏宋行风身边的人却不放心他的安危,四处转转,现杨再兴一行人后,便告诉了宋行风。

    “擒了塞尔柱苏丹的杨再兴?这小子是一员悍将,可是在岳飞那厮手中荒废了,到现在还只是微末大的小官,若在老子麾下,少说是一个团正了。”宋行风心中一动:“这等人物,不可不见,你把他唤来!”

    杨再兴虽然高傲,可是华夏军的军纪还是要遵守的,宋行风不是他的直属上级,可是在军衔上远远高于他,特别是前几年,宋行风在日本打出了赫赫威名,杀得日本血流成河,偏偏日本人最吃这一套,如今华夏军在日本当真是太上皇一般的存在,每年日本为周铨提供的税赋数量,相当于他的财政总收入的六分之一,而且日本人宁可自己吃糠咽草,也要将稻米、面粉节约出来,作为贡品进奉给华夏军。

    有时候周铨自己都觉得不太合适,拒绝日本人的某些进贡建议,每遇如此,日本人便会惶恐不安,甚至使者自尽都有。

    正是因为他功绩卓著,所以才数度被提拔,晋升度不亚于岳飞、韩世忠,到得如今,更是成了华夏军一军军帅,被周铨委以重任,前往四川消灭钟相。

    因此,杨再兴老老实实来见宋行风。

    宋行风上下看了他一会儿,开口便道:“你愿不愿意到我军中来,若是愿意,我去找岳鹏举要你!”

    宋行风在同僚中人缘不是很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喜欢挖人。只要是人才,一定会想办法去挖,而且挖人之时脸皮极厚,什么诺言都肯许下,挖人之后六亲不认,什么咒誓一概抛弃。唯一一个和他关系比较好的是韩世忠,至于岳飞,因为是周铨义弟的关系,宋行风与他只是保持着表面的尊重。

    “多谢宋帅厚爱,我在第四军过得很好。”杨再兴心里别扭,口中却如此说道,只不过他话语里应付敷衍的口吻,便是傻子都能听得出来。

    宋行风哈哈大笑:“扯蛋,岳鹏举这人的脾气,与你必定不合,你在他手下能挥八成本领,到泼韩五那里就可以挥十成,到了我这,可以挥十二成……我也不说废话,以后若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只管来寻我,我去找济王殿下要你!”

    说完这番话之后,宋行风开始打听延州之战的情形,虽然他手中有详细战报,但是一些战场上的细节,还是杨再兴这样亲身经历过此战的人能够说得清楚。

    两人谈了好半晌的话,宋行风还在杨再兴的带领之下去见了见赛贾尔,问了一些有关塞尔柱的情形。赛贾尔得知眼前之人乃是华夏军的高级将领,和击败他的岳飞同级,倒是相当尊重,这让宋行风更是欢喜。

    当杨再兴陪他出来时,却看到有个人跪在宋行风的院子之前。

    跪着的人,正是被宋行风下令打了耳光的那个小官,此时垂头丧气,满脸都是沮丧之色。

    宋行风瞄了一眼,理都不理,与杨再兴告别后,大步从此人面前走过去。

    杨再兴有些好奇,寻了驿丞打听,知道前因后果,不由得嘿的一笑:“当真是自讨没趣,不过他跪在这算是对的,宋帅好面子,只要让宋帅觉得有了面子,最终还是会原谅他。”

    如同杨再兴所言,那小官跪了足足一个小时,宋行风才派人召他相见。

    只不过这次相见,却没有外人在场,只有宋行风和那小官二人。

    “韩公,方才得罪了。”宋行风起身抱拳,向着这小官行礼道。

    “这算得了什么,我韩氏世受国恩,为了社稷,受此小辱,理所应当。”那小官泰然道:“倒是让宋公冒奇险与我相见,实在是迫不得已。”

    “哪里的话,哪里的话……”

    紧接着这位韩姓小官给了宋行风一连串的高帽,宋行风被捧得心花怒放。

    若是别人吹捧,宋行风还不会如此不堪,但此人不同,此人名为韩膺胄,他的曾祖父韩琦,祖父韩忠彦,都曾经是大宋的宰相。可以说,名门世家,不外如是。

    韩膺胄见宋行风咧嘴大笑,心中微微有些不齿,不过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韩公此次要亲自见我,不知有何吩咐?”宋行风道。

    “时机已经成熟,宋公此去四川,正是良机,宋公不可错失!”韩膺胄低声道:“若错失此机,天下定鼎,忠义之士,尽皆沉沦,奸贼就要得手了!”

    “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