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田町被攻占之后,溃败下去的辽人,就象受惊了的兔子一样,飞速狂奔,最短的时间内逃回洞穴,让叶楚想追都追之不及。
他们的洞穴,就是萧嗣先主力所在的石见银山。
“宋国人,东海商会?”
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部将,萧嗣先觉得自己都要七窍生烟了。
最坏的事情发生了,不但来的是周铨的人,而且还在最短时间内丢掉了大田町。他本来希望大田町的守军能够帮他拖延一下时间,却连这个最低的目标都没有达到。
他简直有摁死跪伏在面前的家伙之心了。
他却不知,他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好,别人可也不是傻子。脚下这辽国将领,知道他惯于在不利局面下弃部逃走,事后还要将战败的责任推给战死者,哪里肯真正为他卖命!
“告诉他们,立刻收拾好东西,现在出发,往东南走!”按住内心中的愤怒、不满还有几分惶恐,萧嗣先面目表情地下令。
不舍地看了周围一眼,这一片群山之中,可是有不少矿洞,每年出产极多的白银和铜,被擒的工人说,足以稳定地开采数十年!
周铨这狗贼,为何如此贪心,非要独占这座银山的利益,凭什么不分点给他萧嗣先?
他正望着群山感慨,在群山之中,也有人悄悄仰望着立于山头岩石上的他。
“看来是东海龙神王的人来了,这些辽狗情况很狼狈……呵呵,我就说过,他们横行不了多久!”
高屋望着萧嗣先的身影自言自语,他将一部分管事打发逃往出云,但是自己却没有离得太远,而是领着手下,就在附近转悠。他们熟悉这边山里的一草一木,哪里可以躲人、哪里能够获得水和食物,他们都很清楚,因此,哪怕萧嗣先几乎要将矿区翻个遍,却也没有找到眼皮底下的他们。
“老爷,这就太好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回来了!”一个手下道。
“我只担心一件事情,东海龙神可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物,我亲眼见过他如何处置和奖赏部下的,我丢失了石见银山,却被别人收复……不行,我们还得立功,才可以不受他的惩罚!”高屋神情比起辽人来攻时还要凝重。
“怎么立功,去给龙神老爷的军队带路吧!”一个属下建议道。
“带路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就算去做,又能有多少功劳,这些辽国人看来是准备逃走了……我要拖住他们,不让他们逃走!”高屋眼里闪动着野心的光芒。
他才不想一辈子在矿区里当一个守卫头目,他还想当武将,最好是为周铨老爷效力的武将!(未完待续。)
………………………………
三三五、我真的很讨厌猪队友!
耶律大石握紧的拳头在发抖,他竭力忍耐,可是愤怒还象地心的火山一样,在积聚力量,最后喷涌出来,化为他挥拳的行动,狠狠砸在身边的木柱上。
他手因为这一砸而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他也顾不得了。
有卫士来上前为他包扎。
周铨的火炮虽然被保密,但他改变战场形态的另一项发明却扩散开来:药棉与酒精。
余里衍没有向周铨问火炮之事,她怕周铨为难,但药棉与酒精可以救人性命,让战场上受伤的士兵有更大机率活下来,所以她向周铨请教了这个,专门安排人手来济州学习。到现在,辽国大将身边的卫士,基本都掌握了一点包扎消毒的技术。
“萧嗣先这个蠢货,蠢货!”耶律大石终于吼了出来,眼中不自觉中,竟然有泪水涌出。
在他看来,此次远征日本,是大辽振作的唯一机会,他们可以将辽国内部的许多矛盾,都转嫁到日本来,而日本的矿产物力和人力,也能壮大辽国的国力,让辽国在此后面对大宋或者金时都多出几分底气。
可是萧嗣先乘着他不在,擅自对石见银山动兵,不仅破坏了他的计划,将周铨从半盟友的位置推向敌人,而且还让他损兵折将。
因为海船尚不足的缘故,所以辽军来长门主要借助了高丽水师的运力,运来的人数还不到五千,萧嗣先以副帅身份带去石见的就多达三千,而耶律大石这个主帅手中剩余的人手,却只有千余人。
“石见那边的情形如何,有谁知道萧嗣先是不是死了,这个狗贼死不足惜,可我那三千将士呢?”他愤怒地咆哮道。
耶律松山也是满脸痛恨之色,但是无可奈何,萧斡里剌满脸羞愧,跪下请罪:“末将未能阻止萧嗣先,还请大帅见责!”
“和你们无关,萧嗣先这厮该死,就算是我,难道能阻止他么?你们这样有才能之人,只能为部属,而萧嗣先这样的蠢货却可以身居高位,这是我们大辽如今一切问题的根源!”耶律大石倒不至于迁怒他们。
而且这事情,最大的责任还是在他自己身上,如果不是被银山所迷惑,扔下大军前去占周铨便宜,也不会落到这种境界。
他现在突然非常理解周铨为什么要组织那个所谓的东海商会了,若没有这个他一手建起的商会,想来在大宋内部,周铨同样也要面对蠢材比人才多的窘境,不但处处受到这种小人蠢货的牵制,而且在事后还要为这些蠢货扫尾善后擦屁股!
“大帅,大帅,朝廷来了使者,说是要见副帅!”
“哼,来得倒快!”耶律大石吸了口气,他知道这使者为何而来。
果然,使者见不是萧嗣先而是耶律大石来见,露出尴尬之色:“大石林牙,还是请国舅来见吧。”
“那个蠢货贪心周铨的银山,如今后路被断绝,我没有兵力可以前去救援,因此他是不是活着我也不知道。”耶律大石懒得敷衍,直接说道。
使者大惊:“什么?”
“陛下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就是,我看看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耶律大石话语里带着怨气。
使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将一份文书交到了耶律大石手中。这份文书却不是耶律延禧发出的,而是萧奉先所书,文书中将萧嗣先盛赞了一番,还说天子已经知道此事,对此亦很满意,让萧嗣先立刻将拦下的济州运银船送往辽阳。
至于萧嗣先所请示若是周铨来讨要当如何处置,萧奉先说得非常明白:不予理睬,让他去寻余里衍要去。
耶律大石将文书撕得粉碎,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他猜出了萧奉先的意思,哪怕拼着与周铨反目,也要断绝文妃一派的这条重要财源。
这就是典型地将私党之利置于国家之利上,这原本是中原汉人书生大儒们最拿手的事情,现在辽国贵族也同样精擅了。
“我有一封奏书,你立刻回去,送与陛下……算了,你留在这里,我另派他人为使!”
怒过之后,耶律大石冷静下来,知道必须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开口命令道。那使者闻言一惊:“陛下和相国还等我回话……”
“你休想……”
耶律大石话还没有说完,突然间,耳畔轰鸣,他听到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震得耳膜几乎破碎,而他脚下的地面,也因为这轰鸣而震动不止。
“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啦!”那个信使茫然地抬头望天。
耶律大石却是脸色大变,他快步出来,看到长门港外,只见五艘大船,一字排开,将整个港口都封住。
五艘大船上,都悬着张牙舞爪的苍龙旗,那苍龙旗上,还书有东海商会四个大字!
“轰!”
一个冲天的水柱,从海港外的大海中腾起,溅得在岸边的高丽人一头水。
“火炮!”耶律大石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周铨手中掌握着新式武器火炮,他从许多个途径都证实了这一传闻,但是周铨对这种武器看得很牢,自从辽河之战后,再没有让这种武器曝光。
可今日,周铨将之用了出来,仅从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判断出,周铨究竟是多么愤怒!
耶律大石感到了透骨的寒意。
然后,他看到一艘小船靠了过来,船上的人在大声喊什么。耶律大石青着脸赶上前,海风声中,隐约听到那小船上的人在喊:“限半小时之内,弃船上岸,半小时之后,长门港中片帆不得下海!”
“这是什么意思?”那信使跟在耶律大石的身边,茫然失措地问道。
耶律大石回手就给了他一记耳光,哪怕对方是大辽天子派来的使者,他也管不得这许多了。
他是真气,而且不是一般的生气!
周铨的意思,他已经很清楚,就是要报复他们攻击石见银山的行为!
“你敢打我?”那信使大怒。
“蠢货,就是萧嗣先的愚行,惹来了周铨的报复,他要毁掉我们所有的船!原本我可以和他谈判解决的问题,生生被你们这些蠢货弄成了现在的模样!”
“这怎么可能,他才五艘大船,我们有十余艘大船,还有二三十艘中型船,就算是撞,也把他们撞灭了!”那信使犹自不信。
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刚才被他误以为是打雷的声音,其实是火炮之声。
耶律大石懒得解释,他知道将有大问题来了,果然,片刻之后,高丽在长门港的守将王英气急败坏地跑了来,对着耶律大石破口大骂:“你们要去惹东海商会,如今惹来麻烦,却连累了我们!你们这些辽人,除了贪心,别无用处!”
本来辽与高丽联军,辽要借助高丽的水师,而高丽要借助辽的兵威,双方互有所求,才能凑到一块儿。但是在攻下长门之后,双方在战利品分配上原本就产生了矛盾,于是各择一路进军。但如今,辽人惹来了东海商会,让高丽人新仇旧恨一起冒出,连面上的和气都不能维持了。
倒是耶律大石,这个时候还能保持部分镇定,赔着笑脸道:“贵国若有损失,我们大辽包赔就是……”
“你这高丽人恁的无礼,竟然敢在我大辽元帅面前呼喝!宋人也不过就是五艘船罢了,但凡尔等有半点勇气,便可倚多打少,将他们灭掉!”那信使在旁叫嚷道。
可是接下来,他就看到高丽人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着他。
“来人,将他绑了,送上船去,绑在桅杆上,让他看看他的勇气能不能把宋人灭掉!”耶律大石心中气极,他都不要颜面地要绑住高丽人,可那信使却在这胡说八道给他捣乱!
这种猪队友还留着做什么,不如借着周铨的手将之处理掉!
有周铨这个榜样,耶律大石的胆子大了许多,竟然真令亲信将信使绑在一艘船的桅杆之上,任他大叫大嚷,只作未曾听闻。
那些将他缚在桅杆上的军士,嫌他吵闹得慌,还顺手将他的嘴巴堵起。在这过程中,因为他嘴中仍然威胁叫骂,又煽了他几记耳光,让他老实下来。
这个时候,那信使才明白过来,远离辽国之后,在耶律大石这样手握着兵权的大将面前,他根本什么都不是。
然后他看到,各艘船上的水手士兵,都在慌慌张张地撤离,有些船上还在抓紧时间搬运东西。
在座钟推出之后,半个小时这样的时间单位也逐渐普及。可半个小时能有多长时间,没多久,港口就传出警钟之声,然后最后几名水手也撤了下去。
数十艘大小船只上,顿时空荡荡的,只余那名辽国信使。
他所绑的位置正对着港外一字排开的五艘东海商会战船,这五艘战船之上,同时升起了代表攻击的指令旗,然后就见一侧舷窗打开,一口口舰炮露了出来。
轰,轰,轰!
为了防止舰炮的反座力将船推翻,所以舰炮并不是齐射,而是各门火炮轮流射击。海上风大浪急,瞄准不易,不过现在双方距离甚近,辽国与高丽的船又都是固定在锚位上,因此随着炮声响起,一瞬间,数十艘船上,全部碎木横飞、橹断桅折!(未完待续。)
………………………………
三三六、价值几十万贯的靶子
周铨在青龙号上,用望远镜看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不错,你们平时训练得很不错!”
张顺嘿的一笑,黝黑的面上露出自负之情:“大郎,不是我说的,我们这些人,只差没有绑在船上了,无论航海还是炮击,毫无疑问,天下第一!”
“那是因为现在只有我们才有火炮,而且是在船上,若是在陆上,天下第一,也得问问陆上的兄弟们同不同意!”周铨身边一将说道。
正是炮兵指挥段铜,这个当初用炸・药炸死仇敌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健壮的青年,个头有些矮,但是粗壮的脖子和胳膊,可以显示出他身体内藏着巨大的力量。
他如今是周铨的炮兵总长,相当于营正之职,升职之快,在周铨手下可谓绝无仅有,也可以体现出周铨对于火炮的重视。而且他还是火・药专家,精擅各种配方,如今在一座小岛上配制火药的百余工人,都是他的学徒。仅仅为了制订出一份正式的火・药配制章程,他就冒过数次爆炸的危险,更别提试验新配方时发生的各种事故了。
所以,他升职升得快,但所有人都服气。用叶楚的话来说,别人是战时才提着一颗脑袋干活,段铜可是天天提着脑袋过活。
也只有他,才敢替陆军炮兵与张顺争一争,毕竟船上的炮兵,同样有许多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呵呵,那是自然,哪年咱们炼炮,不炸掉几十万银圆,若是用来造船,足够添置十艘大战船了,若是用来募兵,几万兵轻而易举便可以募出来!”张顺也没有和他争执。
张顺正说话时,又是一连串的炮声响起,第二轮射击开始了。众人顾不得斗嘴,都举起了望远镜,观察着这一轮的成果。
“难得有几十艘船给我们轰着玩儿,大伙要用心,这几十艘船,价值也在三十万块银圆左右,就算是我,一次弄出这么多来,也要心惊肉痛好长一段时间啊!”周铨笑着道。
他对第二轮射击的结果同样很满意。
“那艘船上有一个人!”有人指着一艘大船道。
周铨咦了一声,他这次给了辽人和高丽人半个小时撤走人手,目的是要打痛他们,同时又不让他们伤筋动骨,好让契丹高丽继续去与日本打成一团,不停地放着日本的血。
但那艘船上,却还有一人,倒是有些奇怪了。莫非哪位船长想要与船共存亡?
他举起望远镜看去,却看到一人被绑在桅杆上,看服饰是契丹人。这人的嘴巴也被堵住,正在拼命想要挣脱绳索。
周铨眼睛一眯。
这人分明是被辽国或者高丽绑在桅杆上的,按理说高丽人没有这个胆量,那就一定是耶律大石干的。
周铨并不敢忽视耶律大石,此人可以算是辽国睁眼看天下的第一人,他的许多建言举措,让周铨也拍手称好,暗中赞叹。
这一次,看来这家伙要将坏事变好事,借自己的手清除一下看不顺眼的人啊!
也罢,就让这厮借刀杀人成功一回吧,此人在辽国得势,对周铨的帮助会更大些,毕竟他懂得什么时候该妥协,比起那些顽固不化的保守派要强得太多。
至于此人会不会把辽国国力壮大起来,甚至成为周铨的威胁,周铨是半点都不担忧。
毕竟他在辽国的猪队友太多,有这些拖后腿的,莫说是耶律大石,就是周铨在辽国,也会举步唯艰。他在大宋初时也是同样,最后不得不跳出汴京,重起炉灶,弄出东海商会,这才算是摆脱了猪队友的影响。
耶律大石现在想要学他都晚了,他的优势太明显,东海之上的秩序已经形成,耶律大石完全没有机会。
“发出旗语,目标那艘船,下一轮射击之后,我不想再看到那艘船了!”周铨下令道。
片刻之后,旗语传到,各船纷纷调整炮口。
这就使得两轮炮击间的间隔稍长了些,在陆地之上,耶律大石也举着一个望远镜,对着船这边望了好久,他一直在观察着火炮的模样,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至于望远镜,在玻璃器皿普及之后,很快就有人发觉放大镜的秘密,然后用玻璃制成放大镜供老人使用。周铨在商会护卫中装备望远镜,出征作战时也有流失。这就使得无论是辽国还是宋国,甚至连高丽,都出现了仿制的望远镜,只不过论及质量好、清晰度高,还得东海商会所产作品。
“他们是在调整方向……开炮了!咦?”
耶律大石飞快地移动望远镜,便看到刚才绑着信使的那艘船,在一瞬间不知被多少炮弹击中,不仅甲板上的船楼粉碎,就是船身自己,也迅速倾斜,分明是哪儿被炮击穿了船壳或者船底,仅仅是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整艘船就沉入了海底。
“该死,有此利器,在海上谁还能与之争锋!”耶律大石见此情形,喃喃地骂了一声。
然后就看到五艘东海商会战船又调整炮口,开始自由射击。
足足轰击了近两个小时,停在港口之中的数十艘船,果然全部被击沉。在这之后,东海商会的战船掉头离开,当真是挥一挥锦帆,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一地垃圾。
他这边走了,港中凄惨模样,却让人欲哭无泪。
整个港口的海面之上,全部是碎片,部分碎片上还燃烧起来,浓烟滚滚。有些炮弹落入陆地上的建筑中,砸得断壁残垣一片狼籍。
可以说,长门港町象是被台风过境一般,糜烂一片。
面对这种情形,耶律大石与高丽主将王英却以手抚额,面带庆幸之色:“还好还好,周铨没有赶尽杀绝,尚有妥协的余地!”
以火炮这般威力,根本不惧他们这几十艘船的反扑,周铨还给他们留下半个时辰撤离时间,甚至轰击时还有意避开了港口,可以说是炮下留情了。
虽然不知道周铨为何会炮下留情,但一场灭顶之灾,只用几十艘船就化解过去,他们算是大赚特赚。
然后二人才开始心疼那些船。
大船中有好几艘都是从济州岛订购的,价值不匪,就是那些中小船,也是高丽近些年仿造的济州式,花费高丽国库中不少存货。
“说好了,你们惹来的祸事,你们要赔,若是你们不赔,我倒要瞅瞅,你们还能怎么回辽国去,游回去么,还有你们要如何把援兵运来!”
高丽的将军王英指着耶律大石,有些气急,他们真是被连累的。
“放心,按价给钱,不会少得你们的,反正都是日本人出钱。”耶律大石很大方地说道。
如他所说,这个钱,肯定要落到日本人身上,他要加大对日本人的搜刮力度。
然后他想到一个问题,除去被萧嗣先带走死活不知的那些辽人他手还掌握的辽军只有千人,靠这点兵力,想要在日本大肆搜刮,似乎不太可能。
打发走王英之后,他眯着眼,然后转向耶律松山:“松山,上回来投靠的那日本人,有没有被萧嗣先知晓?”
“按照大帅吩咐,我将他藏在偏僻的地方,有专人看守,萧嗣先并不知情。”
“那好,把他带来吧,现在是他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耶律大石在如今窘境之下,只能启动他的备用方案了。
周铨率领舰队,在长门港中一番狂轰滥炸之后,便向着东北方向进发,只用了一日功夫,抵达了大田町。
当战舰出现在这里时,大田町中的日本人很是有些麻木地望着这些新来的大船,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看着这座港町接二连三地有不速之客造访,都有些习惯了。
叶楚穿着笔挺的制服,立于码头之上,面带微笑,迎接周铨。
在他身后,韩世忠与宋行风二人神态各异,韩世忠是面无表情,宋行风则是满脸堆笑。
“你们都做得好!”与众人一一见礼,周铨连道辛苦。
当初决定动手,事起仓促,所以并没有很充分的准备,叶楚来此所乘的两艘船,虽然是飞剪船,可是一向是充当商船使用,船上并无火炮,他们能够在没有火炮掩护下夺取大田町,确实功劳不小。
毕竟叶楚手中真正兵力,只有区区五百人。
“这是韩世忠和宋行风二人的功劳,我原本是想要换个地方登陆的,他们看到辽人守备空虚,而且玩乎职守,抓住机会身先士卒,才有如此战果。”叶楚答道。
虽然不太待见这二人,但叶楚楚可怜还不致于隐瞒他们的功劳,说完这个之后,他又道:“后来港中的秩序维护,也多仰赖于他们二位。”
周铨笑嘻嘻地点了点头,又夸了两句,目光在远处的日本町人身上打了个转儿:“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都是本地的商人富豪,闻说制置要来,都赶到这里拜见!”不等叶楚说话,宋先风就抢着回应道。
周铨看出来了,这些日本人看着韩世忠有些恐惧,看着宋行风则是有些巴结,至于看着自己,那就是恐惧和巴结合在一起了。
自己到来,根本没有通知他们,他们是在船只接近时的旗号上才知道自己亲临的,这些日本人所谓的闻说拜见,看来这是宋行风弄出来的名堂。
既然来了,总得对他们说上一些什么吧……周铨心中冷笑着想。(未完待续。)
………………………………
三三八、日本版三座大山论
“日吉丸,你这只小猴子,你想要去做什么!”
大田町其实不是一座大町,只是一座因为港口存在而发展起来的小港町,但现在,町里显得异常繁荣,那些来自宋国的人到来后,在带来了恐惧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宋人铜钱,还有那些老爷们手中才会有的亮闪闪的银圆。
被称为日吉丸的日本小孩,此时贴在墙边上,回头向着他老娘笑了笑:“我去看看能不能在宋人那里找到活儿。”
这厮已经十七岁了,但是身材矮看上去只有十三岁,他老娘知道他好吃懒作,哪里是想去宋人那里找活干,更大的可能是去宋人那儿装扮小孩乞讨。那些宋人武士老爷,虽然杀起人来不手软,可是如果听话的话,他们总是很大方的。
而且他们对少年孩童,总是带着几分善意。
只不过,自家儿子用欺瞒手段获得的善意,若是被识破的话,下场只会更惨!
“别去,别去!”老娘在后边叫道。
日吉丸挥了挥手,满脸笑嘻嘻的神情,脚步却毫不停留,飞快地跑走了。
他老娘有心想追,却怎么也追不上,只能流着泪,回到破败的家中为他担心。
大田町并不大,日吉丸很快就到了他的目的地。
“今日要给你们说的,是为何日本如此贫穷”
坐在石头上、木桩上,足足有几十个孩童,都是大田困的贫民子弟,从十一二岁到十五岁不等。日吉丸就是靠着个头矮小象只猴子,才混了进来。他在门口恭恭敬敬向说话的人鞠了个躬,然后悄然无声地在人群最后排坐下,开始仔细听着对方说话。
“日本的平民百姓,之所以贫穷,并不是你们不够勤劳,你们的父母,哪一个不是天不亮就出门干活,太阳下山才能疲惫地回来?也不是因为你们不够节俭,你们身上穿的衣服,哪个不是补丁打着补丁,你们当中许多人,吃过饭团的次数屈指可数你们知道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吗?”
“公卿老爷!公卿老爷!公卿老爷!”周围的少年们一片呼声,包括日吉丸都是如此。
这段时日,他们天天来听课,早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正是,根源就是你们的公卿老爷,他们坐在平安京中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们吃的喝的穿的,都要你们供养。如果他能够好好地管理你们,帮助你们,庇护你们,那么你们供养他们也是正常,但他们呢,却只是派出代官来,代官到了这里,要替他们搜刮你们,还要替自己再搜刮一份,所以你们不是说,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么?”
众人都笑了起来,没有想到,这个宋国人对他们日本的民间谚语也这么熟悉,大伙都觉得很亲切。
“公卿、代官,这是两座大山,那还有第三座,你们知道是谁么?”说话的宋国人又问道。
“是”大伙都面面相觑。
“那么是谁让公卿老爷和代官骑在你们头上,吃你们的肉喝你们的血,还要打你们骂你们,让你们子子孙孙,都没有出头之路!”
“是朝廷!”日吉丸忍不住道。
坐在上面的宋国人点了点头:“就是你们的朝廷!那么,你们觉得,谁最能代表朝廷?”
众人相互对望,没有人作声,毕竟那名字在日本还是禁忌。
还是日吉丸,他忍不住说道:“天皇!”
“是,天皇!”宋国人一击掌道:“公卿是天皇任命,世代继承,代官是公卿们委派的,如狼似虎,至于你们,有没有出头之日?”
当然是没有的,在日本,一介平民,想要爬上去,难比登天。
“难道说你们宋国就会好些么?”也有人觉得不服气。
“宋国当然要好,好得太多,我们没有天皇,我们只有皇帝,如果皇帝昏聩,我们的大臣可以骂他,甚至废黜他!我们的公卿,不是因为他祖上是公卿,他就能够当公卿,而是通过读书、学习和公开的考试选拔出来的,他的父亲可能是农夫,可能是一个小市民,可能穷得什么都没有,但通过努力,他的子孙可以成为大官!我们没有代官,地方官员,是朝廷从考试中选择人才任命”
在那宋人的口中,大宋,简直就是理想国度,世界的灯塔,人类希望国之所在!听得这些日本孩童们如痴如醉,一个个都不由自主地想,如果自己也在这希望国中,该会是什么模样。
也应该可以当一个大官吧
也能够入朝成为公卿吧
甚至也可以成为,能够废黜皇帝的宰执大臣吧
日吉丸眼中闪闪发光,全是向往之色,然后那人又摆了摆手:“今天你们来了,我要先教你们十个汉字,汉字乃是最完美的文字,若非如此,中原也不会成为最好的国度”
好一会儿之后,一堂课结束,那人亲自给每个来此的孩童都发了食物,包括一块烙饼、一个小饭团还有三枚糖果:“烙饼和饭团,你们在这里吃掉,糖果记得该怎么处理吗?”
“自己吃一颗,剩余的交给家里的大人,让他们也尝尝什么是甜蜜的滋味!”这一次不是日吉丸,而是别的孩童大叫出声。
日吉丸每次都是将糖果自己吃了,可是一颗都没有给他老娘留下。
他分到糖果之后,倒没有忘记得那人说了声谢谢,不过才直起身,他发现那人神情有些古怪,然后向着自己行礼。
这让日吉丸吓了一大跳,片刻后醒悟过来,回头望去,只见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