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漫画帝国-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一定暂时一定不会期待夏天的到来了吧,胸口好痛,眼泪不听使唤,不过,残留在手中的温暖,还有那些夏天的回忆,会陪我一起走下去。”

    这个故事虐心么,确实很虐心的,从故事一开始读者就能感受到男女主角可能在守护着一份迟早都会消失的爱情,或者说是比爱情更加纯粹的东西。

    但是就作品中人物的表现来说,他们都是没有遗憾的,银虽然消失了,但是他的愿望最后也实现了,或者说当时他已经到了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哪怕是消失也在所不惜的地步了。

    至于女主角萤,虽然失去了银,但是对方留给自己的感动却一直都在,那些东西确实也都是她记忆中的宝石。

    故事人物没有遗憾,但是读者却会遗憾的要死,这就是治愈系/致郁系作品的标准配置,往后的木槿社,就会对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很好的科普。

    萤火之森的故事已经可以很感动了,然而宫原静却觉得还有点不够的样子。(未完待续。)
………………………………

第三十五章 论致郁系作品的治愈性(下)

    是的,宫原静觉得这个故事还有点不够,把这一叠并不算少的原稿仔细的看过了两遍之后,宫原静对着看起来显得稍微有些忐忑的绿川幸说道:

    “就故事性、情感饱满程度和感动指数而言,萤火之森整个故事已经做的很好了,考虑到这是你的第一个短篇作品,说是堪称完美也不算多过分,可以改动的地方不多,但是还有一点不足的地方。”

    画短篇作品有时候比画长篇作品更难,因为要在有限的篇幅和页数上展示人物性格,做好故事的起承转合,还得让读者觉得有吸引力,开头和结尾必须循序渐进,过程不至于生硬……这其实都是很难的事情。

    很多漫画家都是不喜欢做短篇的,因为做短篇比做长篇更费脑子。

    萤火之森的故事结构处理方法其实跟很多的短篇作品都类似,这不能算是亮点,那就是让故事在冲突和感情的最**结束,以冲击读者的情感和心灵。

    这种戛然而止,反而能让读者产生更长久的余韵。

    萤火之森出色的是从头到尾的细腻的情感处理,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就是为了让相恋的男女主角拥抱一次,也仅仅是为了让男女主角拥抱一次,拥抱完了,这个故事也就完了。

    不得不说,有些漫画家就是极其善于驾驭某些题材的作品,这个甚至跟他们的年龄或者经历关系不大,绿川幸就是在治愈领域内的专业人士。

    当然了,现在的她还仅仅是一个新人,所以对于宫原静的意见她是很重视的,此时她的脸上表现出一幅虚心聆听的样子。

    虽然是仅仅是工作关系,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千斗五十铃的这几位漫画家,一致认为宫原静是个超神的漫画家,画功自然不必说,单单是他对各种题材的驾驭能力,以及在少年和少女漫画上都能一展所长的“男女通吃”性,加上跟喝水似的量产能力,工作时间短,画原稿效率极高,勤奋……总之越靠近宫原静的人对他越佩服,谁不服,自己可以试试像宫原静那样的工作,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难度了。

    当然了,宫原静认为自己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并不算太夸张,毕竟他是二世为人了。

    “从故事的节奏性和冲突性上来说,萤火之森从开始一直到结束的过程中是偏于平直的……我的意思是说,在看到这个故事的开头的时候,读者就可能猜到故事的结局了,哪怕是想不到结局,读者们也会隐隐对故事的走向有了猜测。”

    “特别是这个‘被人类碰到了就会消失’的这个设定,基本上就是在告诉读者,男主角到了最后一定会消失。”

    “这会降低故事的期待性和真正结局时带来的冲击和感动。”

    宫原静的话很好理解,也确实是那么一回事,任何故事在开始的时候,就被读者猜到结局,总归不是一个好现象,未知性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关键。

    特别是带着点悲剧色彩的故事,要知道,跟欢乐向的作品相比,悲剧向的作品的被接受度是偏低的,悲剧作品一般卖不过喜剧作品也不外如此,很多读者在提前知道自己要读的是一个悲剧故事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拒绝入坑的。

    “萤火之森没有什么大毛病,总结起来很简单,就是要故事的过程中要给读者能够看到期望,然后期望落空的时候,读者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悲性。”

    制造绝望,然后制造希望,接着摧毁希望,结局让故事回归绝望,这是一种比较套路化的故事框架,但是谁也无法否认,这个套路用起来十分好用。

    萤火之森不是一个绝望的故事,本质上它是在讲述一种美好的感情和救赎,男主角的死不是对这种感情的破坏,而是一种升华。

    就故事而言,相恋双方的银和萤都期盼着相互拥有对方,后来他们确实拥有对方了,虽然仅仅只是一瞬间。

    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治愈的故事,当然了,读者肯定不会这么想就是了,大家更愿意去接受,也更喜欢大团圆式的结局,对他们而言,男女主角最后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结局的话,萤火之森就不是萤火之森了,作品带来的感动就会大打折扣了,故事的创作者是不会接受这样的事情的,明明是能做到感动100%,为什么要退50%?

    这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矛盾了。

    对于宫原静的建议,绿川幸想了想就明白了过来,萤火之森毕竟是她的故事,经过提醒知道,她立刻就能明白问题的所在。

    “我明白了,静君,谢谢你。”

    她确实已经知道怎么进行修改了,很简单,只要在作品借其他人物之口告诉读者,“因为男主角本来就是人类,所以只要跟人类进行的接触多了,那么他很有可能恢复人类的身体”就可以了。

    这样就有了大团圆式结局的可能性了。

    至于给出了这样的情报而不改变最后的结局这样的事情是在欺骗读者吗?当然不是,本来说的就只是可能而已,可能性是一条线,最后的结果可以在线的这一边,也可以在那一边。

    对于读者出现的感情损失,作者这边可以表达一下歉意,然后故事坚决不改。

    宫原静把萤火之森的原稿还给绿川幸,然后说道:“绿川,尽快的把这部作品改好。”

    之前的时候,他就有一个很美好的计划――没错,宫原静的脑子里有着一个又一个的计划,其中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可以预料后果的也有无法预测后果的――现在刚绿川幸刚好也把萤火之森画出来了,这样作品就能再增加一部了。

    又是之前的时候,大概是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吧,关于宫原静有个设定,那就是他在接手木槿社之前是不被允许画漫画的,知道连载漫画家艰险的父亲宫原雄一不允许他成为漫画家,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宫原静只能在私下里进行绘画,在磨炼自己画技的同时,他也画了不少的作品,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他自己当时并不满意,所以就被当即销毁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完成度很高的作品,被他保留了下来,这些作品大多都是短篇。

    先前的的时候用来江湖救急的“她和她的猫”,而除此之外,宫原静的手中还有几部这样的短篇,现在他准备把这些作品一次性拿出来。

    绿川幸稍微愣了愣,然后马上反应了过来,宫原静让她尽快把萤火之森改好,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很快就有发表作品的机会了?

    “静君,你的意思是萤火之森可以发表吗?可是以我们木槿社现在的情况,在哪里发表才合适?”她马上开口询问道。

    “就在西玛丽尔上。”宫原静说道,或者说只能在西玛丽尔上进行连载,否则的话还能在那里?木槿社也变不出新的杂志来。

    “西玛丽尔?萤火之森可是短篇……”绿川幸迟疑了起来,不是说在西玛丽尔上进行连载不好,而是说西玛丽尔本身就是长篇漫画连载杂志,为什么要把一部短篇作品塞进去?

    这可不是去年西玛丽尔却作品缺到要命的时候了,没必要干这样驴唇不对马嘴的事情。

    宫原静则是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可能你也听编辑说过,因为要兼顾周刊少年me的事情,今年西玛丽尔就要改回月刊了。”

    绿川幸点了点头,她确实听到过这样的消息,不过她本身是无所谓的,对于少女漫画来说,半月刊和月刊的区别不是很大,至于周刊……好吧,这得多么大脑洞的出版社才能发行一部周刊少女漫画。

    “把发售周期改短,一般读者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的,可是这种把发售周期由半月改为一个月的事情,读者很可能会不满,所以我准备做几期西玛丽尔的特刊,在维持西玛丽尔现有售价的情况下,进行短篇漫画的连载。”

    同几个月前的打肿脸充胖子不同,现在的宫原静真的有点土豪的感觉了,连载漫画少赚点对他来说是没有什么的。

    其实他的做法也不是为了讨好读者,读者的不满也不会让木槿社改变发售计划,他只是想让西玛丽尔成为少女漫画的标杆式杂志而已,而成为业界标杆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的读者对于这本杂志产生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印象。

    现在他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让me成为最好的周刊少年很有难度,毕竟挡在它前面的可是三座大山,对方的传统优势和广大的读者群可不是那么好超越的,因此比起让me成为最强的少年漫画,首先让西玛丽尔成为最强的少女漫画更有可行性。

    一般而言,宫原静要做的事情都是比较受读者喜欢的,但是这一次就不一定了,到时候读者的反应究竟是怎么样的,现在还说不清楚。(未完待续。)
………………………………

第三十六章 来自企鹅罐里的神启(上)

    是的,为了能够让读者们能对西玛丽尔“感动一下”的情绪,宫原静接下来准备发行西玛丽尔特别刊。

    不是另外发行一本杂志,而是把超体量发行的数期西玛丽尔称为特别刊。

    如果有一位读者,他人生的某些阶段是很喜欢少女漫画的,不过这个阶段总有一定的期限,超出这个期限之后其人自然而然的就会从少女漫画中毕业,进入了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然后又度过了几个人生阶段之后,当你再询问这个人还记得什么漫画杂志吗是时候,要是他的回答是“我还记的一部叫做西玛丽尔的漫画杂志,当年它有怎么怎么样”,那么这就是宫原静追求的目标。

    这也是西玛丽尔最终极的追求和最伟大的胜利。

    咳咳,你问对销量的追求?请看气氛,现在是谈情怀的时候,不要提销量这种俗套的事情。

    宫原静的具体计划是,他准备以五月份的第一号西玛丽尔为开始,一直到八月份西玛丽尔改为月刊为止,每一期杂志发行的时候,都会增加一部短篇作品。

    虽然这些作品都是短篇,但是每一篇的篇幅也都是不尽相同的,篇幅越长的作品,登上特刊的时间也就越早,篇幅越短的,反之越晚。

    比如宫原静目前计划的最长的一部短篇,也就是五月份第一期刊登的那部,总共有七话,而五月的第二期刊登的短篇则有六话,六月第一期一共五话,依次类推。

    在这种安排下,这些短篇作品就能在八月份西玛丽尔作为一本半月刊杂志休止、作为一部月刊杂志复活的时候,共同完结……

    恩,各种意义上来讲这都是一个完美的计划。

    这次特刊企划,明面上是为了回馈多年来读者们对于西玛丽尔的支持而进行的,实际上……恩,实际上也是如此,除此之外绝对没有什么不良的目的。

    除了真心想让读者们能感动一把,赚点眼泪之外――这不能算是不良目的吧?

    先不管短篇作品究竟是如何,从这种回馈读者的行为本身上讲,木槿社可以说是让读者感到高兴的,毕竟花同样的钱,谁都希望买到的漫画杂志上正在连载的作品数量多几部,杂志整体的页数厚一些。

    这属于性价比的问题。

    但是这次活动本身的问题就在于,那些准备分期登刊到西玛丽尔上、并且准备着同期完结的作品,全都是那种能够“感人肺腑”的。

    比如绿川幸的萤火之森这样的。

    像这样求之而不得的带着遗憾的爱情故事,在宫原静自己准备的短篇中,也有一篇是很类似萤火之森的,不过讲的不是发生在人与妖怪之间的爱情,而是讲的人与幽灵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叫做黄昏少女。

    漫画是以一个名叫“私立诚教学院”的中学为登场舞台的灵异恋爱向作品,大致讲述了一个名叫新谷贞一的中等部新生,在某一日学校中废弃的旧校舍内遭遇到了一个名字叫做庚夕子的幽灵之后,为了帮这位幽灵学姐找回记忆的故事。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新谷贞一开始调查学校中的“七大不思议事件”,并且维持成立了一个叫做怪异调查部的社团,并且经过种种努力最终他帮助庚夕子找回了生前的回忆。

    有点耳熟?十分耳熟?好吧,这个故事其实就是“黄昏少女x失忆”,只不过很久以前宫原静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大幅的整改,把取其精华,把一个长篇连载硬生生的改成了一部短篇作品。

    从感动指数上来说,摒弃了故事中的某些槽点之后,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是上升了。

    毕竟原本的时候,宫原静就想看看有没有机会把这样的短篇发到西玛丽尔上的,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很快的木槿社就轮到他做主了。

    这个故事改动的地方比较多,“黄昏少女x失忆”这部作品原本稍微带着点后宫向,并且时不时的也会有一些福利镜头,这些在少女漫画上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为了刊行起来方便,这些东西都被宫原静删掉了,整个故事的基本感情基调基本上被改成了一个类似于萤火之森纯爱故事。

    这不是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而瞎改,而是在什么样的杂志上就要连载什么样的作品,这都是有潜在规则的。

    比如,因为读者群体的关系,少女漫画上切忌不能连载后宫向作品,这是一种不尊重女读者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反感,但是可以连载逆后宫向的作品,正如很多男读者喜欢后宫作品一样,也有很多女读者喜欢逆后宫作品,有人喜欢看男主角在一堆美女中周旋,就有人喜欢看一个少女在一堆帅哥之间受追捧,男女平等嘛,很多时候读者心理都是相通的。

    比如西玛丽尔正在连载的樱兰高校男公关部,就带有这样的性质,轻松,搞笑,女主角,帅哥,逆后宫,很能抓女读者心理的,所以一经连载樱兰这部作品就引起了话题。

    再说回黄昏少女这个故事,原作中加入怪异调查部、帮男主角调查庚夕子身份的女性部员,多少跟男主角存在一点暧昧关系的,这些除了男女主角之外的男女之间的感情戏,全都被宫原静改成了少年少女之间的纯洁纯粹的友情了。

    同时这个故事中很多脱离主线的情节也被他毫不犹豫的抛弃,这个漫画被改成了紧紧围绕着找回幽灵记忆、一步步揭示庚夕子生前悲惨命运的故事。

    于是一部连载期间超过四年,单行本册数过10的长篇作品,就成了这么一部短篇漫画。

    改成了短篇之后,整个故事自然而然的节奏更紧凑,故事更感人。

    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原作是身为幽灵的庚夕子是留在了现世,但是这个跟民间传说不符,一般而言,完成了心愿的幽灵当然要成佛。

    于是这个故事就成了女主角带着满足消失,男主角孤独一生。

    咦,这一说这个故事的结局跟萤火之森刚好相反了,一个男主角消失,一个女主角成佛,可以考虑画个新的故事,把新谷贞一和竹川萤凑一对……

    咳咳!

    总之黄昏少女这个故事的感**彩,也就变成了你懂得的范畴了。

    好吧,宫原静当时是没有那么阴暗的心理的,他只不过是想让故事更感动一些而已,而悲剧注定比喜剧更打动人。

    但是现在把这些作品凑在一起了,还得同期完结,那你就不能不说他不作死了。

    除了萤火之森和黄昏少女之外的其他准备开始连载的短篇作品,故事走向也大致如此,反正想要最后大团圆的故事,这里面是没有的。

    这绝对是一种带着冒险精神的作死行为,还带有着挑战读者的耐性极限的意思在里面,这不能说宫原静犯抽……好吧确实有点犯抽。

    但是,这个但是很重要,否则宫原静就是没有理由的范畴了,这个跟他的角色设定不符。

    对于任何杂志,或者说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要想做到行业最优,不来点冒险行为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作为行业的后进企业,要想击破先发企业的优势地位,有时候计划必须要大胆一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得到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且有着相对正确的策略,一家企业成长到整个同类行业的前十或者前五,是一件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多企业在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就因为这这样那样的理由扑街了。

    这个过程是很难的,但是更难的是由第十位成长为第一位的过程,想要成为同行业最强的第一个,那么没有合适的契机和足够的勇气是很难做到的。

    对于现在的西玛丽尔来说就是这样,从去年的危机重整,到重新起步,再到现在的高速发展,看似前景无限,但是根据专业统计和分析人员的意见,西玛丽尔的销量很可能在今年内突破四十万,但是难得是如何把销量维持在40万以上。

    这并不背离行业发展的规律,任何企业也不可能无限的高速发展下去,任何杂志的销量都会有突破不了的瓶颈,毕竟市场规模就是那样,总有涨到头的时候,而涨到头很可能就意味着销量要往下走了。

    因此西玛丽尔必须要有深刻的“印象”来让读者牢记,而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印象是不足的,因此宫原静才会考虑要制造这样的印象。

    想要让西玛丽尔成为像花与梦那样的少女漫画,宫原静准备放手一搏,在这种时候如果什么都不做,这不符合他的风格。

    就算到时候万一真的引起了读者的不满,他也做好了承担这样后果的准备,并且早已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当然了,具体的事情要等到五月份的时候才能着手,而见证效果那更远了,需要到8月份了。(未完待续。)
………………………………

第三十七章 来自企鹅罐里的神启(中)

    如今的木槿社,财务状况已经大大缓解了,可以说“财务危机”这个词已经暂时和他们告别了,木槿社可算是脱离了去年的那种穷鳖状态。

    虽然不能说多么豪气,但是可以说“不差钱”了。

    恩,不差钱了,如果身为社长的宫原静君没有那么多有的没的的布局和计划的话。

    总之之前的担心的银行贷款问题,如今看已经全然不是问题了。

    所以出版社的账户上有了点钱之后,宫原静暂时干了两件事。

    首先一件事,宫原静用父亲宫原雄一的名义注册了一家事务所……声优事务所。

    “大叶女贞production”,即大叶女贞声优事务所。

    注册金额倒是不大,仅仅有500万而已,但是这个事关键代表了一种态度,木槿社想涉足声优事业?

    答案可以是“不”,也可以说没有,无论是宫原静还是木槿社都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就算真的要夸行业,木槿社第一个下手的也是动画啊,而不是什么声优。

    事实上对于声优这一行,宫原静本人并不太感冒,之所以成立这间名义上的声优事务所,还是为了oda・nobuna的运营。

    大叶女贞成立之后,干的第一件事,也是唯一一件事就是用这个空壳事务所签下了之前的四位声优,折笠富美子、川澄绫子、坂本真绫、近藤奈奈。

    目前签下这几个人也用不了多少钱,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份带着不高的底薪的合约就行了,再加上木槿社这边承诺了oda・nobuna之后产生的利益会给这四个人一定比例的分成,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这四位还处于野生的状态,事业上暂时“无家可归”,并且他们也都有立志于在声优这一方面发展的想法,所以对于木槿社的好意,她们没有多少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与同业的新人约相比,大叶女贞给出的条件还算不错,或者说很不错,他们的选择不出意外――宫原静本身从来没有想过靠着压榨员工来提高企业获利,他一向是该谁的那份钱就是谁的。

    虽然声优事务所一般对自己手下的声优下手相当狠就是了。

    再说了,反正这四人暂时签署的也只是一份三年的短约而已,加上这几位现在还都是学生,合约覆盖的时间也不过是她们的求学期,到时候如果这个事务所不能让他们满意,合约一到期她们脱离就是了。

    薪金不错,起码比打工强多了,合约限制还不算多么严格,工作看起来也不困难,大叶女贞简直就是为求学期的她们量身定制的。

    说回oda・nobuna的事情,这个虚拟组合的人气是因为阪神地震起来的,因此也不可能会无限延续先去,到了三月中旬阪神的热度已经下了了,灾后重建开始以后,地震这件事就会渐渐地走出公众的视野,因此此时几乎是oda・nobuna的人气最巅峰的时候,过了三月份之后,这个在地震中诞生的虚拟组合的人气肯定会开始下滑,这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木槿社还想利用oda・nobuna的影响力,这就必须维持oda・nobuna的活跃和曝光率,为了这件事情,签下四个人是有必要的。

    接下来oda・nobuna大概还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过这也得是稍微往后一点的事情,究竟要以怎么样的形式,现在还拿不准。

    大叶女贞声优事务所也确实是一个空壳而已,所有的员工外加声优就只有那四个人……能够流畅的使用十以内的加减法的数学达人都应该明白,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就是在说,这个事务所里除了四个声优之外什么都没有。

    他们即没有声优的培训机构,也没有推广机构,更不会帮声优联系工作,平时这四位也不用来上班,她们只需要好好地上学就是了,要是有工作的时候,木槿社这边会通知他们。

    当然了,为了保持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木槿社这边也不可能真的对他们不管不顾,不能每次oda・nobuna发cd的时候都要帮他们修音吧?声优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她们还是得有的。

    可是木槿社确实没有这样的训练能力,于是怎么办?很简单,木槿社又掏了一笔钱,把这几个人送进了代代木动画学院。

    所有的技能,自己学去吧。

    关于代代木动画学院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不比过于赘述,否则就有字数的嫌疑了,总之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日………本最具历史、最牛x是动画专门学校。

    很多知名声优都有在代代木声优科学习过的经历,比如上述四人中的近藤奈奈,其实在原本的时空内就在高二的时候就进入了代代木。

    …………

    除了oda・nobuna的事情之外,另外一件事也比较重要,那就是木槿社开始搭建自己的网站了。

    这个有点超前吗?好吧,多少还是有点的。

    在现在这个时候,大概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用户也就是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整个日………本的互联网覆盖率肯定是不足百分之五的,或许只有百分之二三左右。

    像木槿社这种出版企业,似乎没必要充当这样的急先锋,但是宫原静知道,就这一两年互联网用户就会急剧膨胀起来,像网站这种东西早晚都是要有的,既然这样,那就宜早不宜迟吧。

    事实上这个网站是附带产品,比网站本身更受宫原静重视的是网站附属的一个论坛,为此木槿社还专门向运营商租借了一组服务器。

    这样一个acg论坛,在这个时候成立,算是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行为。

    网站对于木槿社来说,主要是用来做宣传用的,会定期发送一些关于漫画的情报和信息,而论坛,则主要是为了读者之间的交互和反馈。

    传统的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无论是出版社对于读者,还是读者对于出版社,信息往往都是单向的,或者能够实现单次的反馈就很不错了,但是随后的几年这种情况就会被改变。(未完待续。)
………………………………

第三十八章 来自企鹅罐里的神启(下)

    以目前的通讯技术和信息交互条件,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样的交流往往局限在一个有共同爱好的小圈子里,想要实现跨地区的交流,基本上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情。

    真正的全民参与的大规模信息交流,还得是互联网普及以后。

    现在这个时候,读者读了一篇漫画之后,他们想不想表自己的感想?碰到了特别喜欢的作品,他们想不想向别人推荐?这个时候他们该怎么办?

    恩,以往的时候,除了与临近的朋友交流之外,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解决他们的困扰,那就是――憋着。

    不过从现在开始,网络开始逐渐普及,这类交流的困难也会渐渐地消失。

    所以木槿社才有了要做论坛的想法。

    只是这样的做法不但前,而且还要费不少的功夫,仅仅是为了实现读者之间进行交流,对于一家出版企业来说这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啊?

    不不,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背后的目的才是木槿社需要的。

    读者粘性。

    任何出版社都需要读者粘性,为了增加读者粘性,则是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不是说读者买走了杂志,文化产品的交易这件事就算完了。

    一家企业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能够自始至终都被用户感到满意,那么他的用户粘性自然就会很强,而一本杂志能够让读者充分的表自己的建议,效果是一样的。

    在日本,动漫爱好者、neet、动漫宅,虽然是这三个群体之间互有交叉,但是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并不可以直接就给他们划上等号。

    后两者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一种社会群体,而且往往会受到差别视线,相比于后两者,动漫爱好者是一个更加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