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技师-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少?”李世民以为自己出了幻听,道:“你再说一遍,多少钱?”
“一百七十二万贯。”
顿时响起了三抽冷气的声音,李世民摆了摆手,高公公带着孙伏伽,又对李重义和独孤九使了个眼色,俩人没明白意思,被高公公一手一个拽了出去。
牢门关上,大牢只剩下了李世民和李牧俩人。李世民目光灼灼地盯着李牧,问道:“你再说一遍,赚了多少钱?”
“臣已经说了两遍啦!一百七十二万贯,等臣把股份都发出去,二百万贯就到手了。”
李世民深呼吸了几次,才把心情平复下来。他对李牧示意了一下,俩人都坐了下来。如今这牢房里面,不但有床,还有桌子和椅子,哪里还是牢房,俨然就是一个大堂的架势了。
李世民本来是要挑毛病的,但是在百万贯的钱财面前,显然这都不算是个事儿了。
“爱卿、”李世民盯着李牧,满面春风,和煦得不得了:“快跟朕说说,这钱是怎么赚的?”
“这钱呐,是……”李牧正要说,忽然停顿了一下,换上一脸愁苦,道:“陛下,臣的小小伎俩,不值一提。陛下,臣戴罪之身,不敢言功,而且臣已经好几日没见到家人了,心中想念,忧思成疾……”
就知道得来这一套,李世民没好气道:“朕不用你写折子了,能说了吧?”
“好嘞!”
………………………………
第149章 钱从哪来(“顽主小王”打赏加更)
李世民不让李牧写认错的折子,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大理寺毕竟是法度森严的地方,再让李牧这样胡闹下去,以后大理寺还如何审理案件。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钱上,这可是实打实的上百万贯的钱财啊。这才几天?若是没这回事,便是让李牧在大理寺蹲半个月,李世民也舍得,但是如今,为了更好的赚钱,自然得让李牧出去。
利益,才是左右事情走向的最终指标。李世民缺钱啊,他缺钱缺得眼睛都要绿了。今年打了一场大仗,虽然得胜而还。但随之而来的开销,着实大大地增加。别看从颉利手里抢了二十几万贯,这点钱,赏赐士卒都捉襟见肘。而且不要忘了,除了抢钱,还有人呢?
俘获的奴隶,得吃粮食吧?边境的流民,得招抚,安置吧?要知道,饿急眼的人,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逼到了份上,几个突厥部落联合一起,就是一股骑兵,大事做不来,骚扰边境小城,还是做得到的,不全都是麻烦么?
这个时候,钱、粮,就是命根子。粮有,在门阀世家手里,要粮,得给钱。李世民没钱,只能干瞪眼。因此,只要能给他搞到钱,那就是好人,些许的毛病,都会变得顺眼起来。
这不,爱卿都叫上了?
李牧早就摸透了李世民的脾气,因此才决定坚持,再支棱支棱。果然事情按照他预想的方向走了,面子总算是保住了。
李牧知道,不给李世民解释清楚,他是不可能放过自己的。他整理了一下思绪,从头开始讲起。
“陛下,臣先说这个事情,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李牧清了下嗓子,道:“三个公司,臣最开始的预想,只有一个。就是大唐建业,所谓‘建业’,建筑之建也。因为最近很多长安的勋贵,都在找工部的工匠搭盘炕,建火墙。臣琢磨着也不能白干活,就琢磨成立这个大唐建业公司。所谓‘公司’者,司,经营也,公司的意思就是集合公众的力量一起经营。这也不能算是臣的发明,工部有工部司、虞部司,臣受此启发想到的。”
李牧继续说道:“对于‘盐和矿’,臣本来没打算成立公司。但是前天见过赵国公世子长孙冲,和王侍中的弟弟王普之后,臣发现这件事没有那么容易解决。因为按照赵国公和王侍中的意思,他们两家,想要占有这好处的大半。但是陛下您想,清河崔氏,赵郡李氏,申国公,独孤家等等,哪一家是好惹的?哪一家的消息不灵通?在臣见过他们的第二天,便有很多人来找到臣,坚决反对他们两家占大头这种分法,觉得非常不公平!”
李世民一点也不意外长孙无忌和王珪提出这种要求,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他们是各自势力的领头人,官职也是最高,影响力也最大,自然觉得自己应该占大头。而其他人反对,李世民也不意外。因为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利益,都是大家共同承担的。凭什么你承担的损失也不比其他人多,有利益的时候却要占个大头?显然有不公平之处。
李世民想象了一下,若是自己遇到了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左思右想也是头疼,因为哪家都不是好惹的,处在他的位置上,得罪谁,似乎都不合适。但最后若是逼着他选择,他应该还是会倾向于偏帮长孙无忌和王珪,毕竟这俩人的作用,要超过其他人很多。
但是现在的结果,显然李牧没有这样做。李世民看向李牧,问道:“继续说,你是如何做的?”
李牧拍了下胸脯,道:“陛下,您是了解臣的。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做人做事,首要在意的便是公平。既然大家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那臣只好秉公处理了。钱!是不会撒谎的!于是臣就根据以往做生意,出多少钱,占多少份子的经验,想出了一套非常公平的分配方法,再结合大唐建业的公司模式,推出了这一套最佳解决方案。臣将之命名为,股份制公司。”
“这个股的意思,取自于搓麻绳。”李牧早就想好了这套说辞,给李世民解释道:“陛下可见过编麻绳么?一根麻绳,是由最细的麻,搓成细绳,然后再用细绳搓成粗绳,细绳能承担的重量小,但是搓成一根粗绳,承担的重量就大了。每一根细绳,就称之为一股。‘份’,就是份子。股份,就是每一个出资人所占的份子。每一个出资人,就是这份子的东家,称之为股东。臣把公司分成一百股,每一股一万贯,按照出钱的多少,决定话语权的多少,简单来说就是,谁钱多,谁分红就多,说得也算!”
李牧其实也不知道后世关于股份的定义是不是这么回事,但是在唐朝,他说的话就是定义,只要能说得通就不会有问题。而且他这样解释,也便于理解。至少麻绳是分股的,李世民还是知道的。
李世民点点头,道:“着实巧妙,但是朕有个疑问。你让他们出钱,他们就愿意出钱?你该不是诓骗的吧?”
“陛下,臣是一个正直的人!”李牧认真地说道:“臣怎么可能诓骗呢?臣只不过是给他们算了一笔账而已。”
“算了什么账?”
“臣就是通过计算的方式告诉他们,矿和盐,每年的获利,至少二百万贯。他们出一百万贯的本钱,能获得二百万贯的利润。一变二,翻倍的赚!而且,这一百万贯的本钱,大半还是要花在他们身上的。而且投入是一次性,利润却年年都有。这样还不入股,岂不是傻子了么?”
李世民还是有些懵懂,道:“朕还是没听明白,你的意思,这钱还不算是赚的?”
“唔……”李牧想了想,道:“现在还不能完全算,不过暂时用不上那么多。陛下可以拿去用,只要及时归还就行了。”
李世民眼珠转了转,虽说钱不是纯利润有些令人失望,但可以用,就解了燃眉之急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忽然李世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投入就能翻倍,而且投入的钱还能转回去,如此的好事,怎么都便宜别人了?
李世民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李牧叹了口气,道:“陛下,您怎么还是没明白臣的意思呢?臣这是为了陛下,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啊!”
李世民蹙眉,道:“什么意思,说明白点!”
“陛下,臣请问您,就像现在这样入股,陛下有钱入股么?”
李世民摇了摇头,他要是有钱,还用得着李牧么?
“对嘛,陛下没有钱入股。臣也没有,那怎么办呢?就只能是找有钱的人入股了,谁的钱也不是捡来的,若没有足够的回报,谁会投钱呢?因此双倍的回报,是必须得有的。”
“可是这钱都给他们挣去了,朕的利润在哪呢?”
“陛下,您也没搭什么呀!”李牧给李世民解释道:“陛下,盐业公司开采的是原本有毒的岩盐。等公司运作起来,他们开采盐,是要给钱的。他们得承包岩盐矿,这个钱,就是陛下您的纯利。这是原本没有的,若没有盐业公司,您挣不到这个钱。矿业也是一样,他们承包矿,也得给您钱。这两份钱,原本都是没有的。有了这两个公司,才有这两份钱。臣如此运作,您一分钱不用投入,坐享其成,空手套白狼,您还不满意么?”
李牧把手一摊,道:“那臣就没办法了!陛下另请高明吧!”
李世民皱着眉头想李牧的话,还是没想明白,问道:“若按照你的说法,朕坐享其成,辅机和叔玠他们也能获利,但是这钱从哪出啊?到底是挣了谁的钱呢?”
李牧想了想,道:“陛下,臣再给您举个例子,您应该就能明白了。”
“假设臣有一个煤矿,煤是有价值的。但是煤不挖出来,就没有价值。煤矿旁边有一伙流民,这些流民没有财产,但是他们有力气,他们能帮臣把煤挖出来。他们干活,臣给他们钱,他们拿钱买粮食吃。种地的农民卖了粮,买臣的煤取暖。臣卖了煤,得以获利。这样一来,臣的煤,流民的力气,农民的粮食,全部都有了价值。陛下若问到底谁赚了谁的钱,谁都赚了谁的钱,因为煤和流民的力气产生了价值,这个价值就是钱。当价值的总量逐渐增长的时候,市面上需要的钱也会增多。或者钱的数量不增多,钱的价值就增加了。反过来也是一样,臣这么说,陛下您听懂了么?”
李世民摇了摇头,他确实没听懂,而且更懵了。
李牧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货币通胀这个概念,他在后世念书的时候,学得也不是很明白。还是后来做游戏数据平衡的时候,通过实践才总结出来的道理。一个服务器中的元宝总量和游戏内的金币产出的关系,就是一个小型的通胀规律。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玩家可以在游戏里做个商人,十几分钟拍卖行倒卖就能换元宝甚至换钱,而大部分的人,整天整夜的打怪刷金币,都不一定够学技能的。
这是有门道的事情!不是光靠勤奋就能解决的。
………………………………
第150章 钱能通神
若是对待旁人,李牧没有这个耐心去解释,但是李世民不是旁人,他是皇帝,是绕不过去的。尤其是钱这么敏感的东西,若李世民搞不清楚,他是不会放手让李牧去操作的。
见李世民还是没听懂,李牧冥思苦想半天,又道:“陛下,钱的价值,体现在使用钱达到的目的。就像打造一支骑兵需要一百万贯,这一百万贯可能花在犒赏上,可能花在兵器上,可能花在护甲上。这个钱得花出去才有价值,而士卒们得到钱,也要花出去才有价值。所以钱的价值,体现在流通上,而不是积累上。钱不花出去,就是一堆废铜。”
“臣再给您说一个例子。臣到了一个小镇,拿出一贯钱给客栈掌柜,说要挑一间房住宿。掌柜欣然答应,让我随便挑。在我挑房的时候,掌柜拿着我给他的一贯钱,去街对面肉铺还了欠账。肉铺的屠夫得了这一贯钱,还了卖他羊的羊倌的欠账,羊倌拿着钱还了农夫的草料钱,农夫拿着钱,还了前几日请客栈借住的一位书生代笔写信的润笔费,这位书生又正好欠客栈掌柜一贯钱房钱。”
“这时,臣挑了一圈,没看到合适的房子,想换一家客栈。找到客栈掌柜退钱,掌柜又把一贯钱还给了我。”
李牧说到这,看着眼睛有点发直的李世民,问道:“陛下,对臣来说,臣拿出一贯钱,又得到一贯钱,没有任何损失。但是这一贯钱,却让掌柜、屠夫,羊倌,农夫,书生全部还了欠账,他们都挣了一贯钱。现在陛下明白,钱从哪来了么?”
李世民掰着手指头算计,掌柜、屠夫、羊倌、农夫、书生……兜兜转转,一贯钱……李世民的眉头渐渐舒展,道:“朕大体明白一点了,你的意思是,只要能让钱循环起来,钱还是那些钱,但是所有人都能获利!”
李牧长出了一口气,赶紧重重点头。李世民虽然只理解了最浅显的一层,但是他理解的方向是正确的。至于货币通胀,慢慢循序渐进地解释吧,一下子解释清楚,他也不知道怎么说。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可是如此一来,钱还是会积累在门阀世家手上……他们若只赚取,不花费,不还是个问题么?”
“陛下,他们得向陛下买采矿权,还得缴税。这便占据了一部分了,另外,不是还有臣么,臣得想办法让他们把赚到的钱花出来呀,只要是他们花钱,钱就在流通,只要流通了,钱就有了价值。所以,陛下现在能够理解臣之前说的话了么?臣视金钱如粪土,不是真的把金钱当成粪土,而是臣理解了金钱的本质。金钱只有在花出去的瞬间才有价值,它的价值是看这些钱花出去得到了什么。而不是它是多少两银子,多少贯钱!就比如陛下想要一支万人骑兵,预计要花一百万贯,但是若二十万贯把事情办了,那么这件事就值二十万贯,若是两百万贯把事情办了,那它就值两百万贯,重要的是花钱办事,而不是只为了挣钱!”
李牧一口气说完,口干舌燥。拿起茶壶咕咚咚喝了一大口,李世民慢慢地消化着李牧的话,有所明悟了,道:“爱卿的意思是朕不要拘泥于钱财多少,而是要做分配钱财之人……就像爱卿曾说的那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朕说的可对?”
李牧赶紧道:“陛下聪慧过人,简直是不能再对了!”
李世民瞥了李牧一眼,没好气道:“朕听了这么半天才懂,就算是聪慧过人了?那你呢?你发现了其中的道理,岂不是圣人一般?”
李牧嘿嘿笑了两声,道:“陛下,臣不是狂妄,便是孔圣在世的时候,他也得靠弟子的孝敬过活不是么?臣自然不敢与孔圣相比,但是赚钱的门道么,孔圣也绝对不及臣。”
“这还不叫狂妄?”李世民叹了口气,道:“罢了,你小子狂妄,也算是有狂妄的本钱,随你去吧。只是这些门道,朕听起来都如此吃力,你又如何能跟门阀世家等解释清楚?”
李牧眨巴眨巴眼睛,道:“陛下,臣为何要解释啊?”
“你不解释,他们如何肯信?”
“臣只要让他们看到利益,他们自己就扑上来了。臣解释过多,倒像是骗人一样,何苦来哉?”李牧笑道:“陛下,做买卖这种事情,只要有利可图,根本不需要解释。您忘了那句话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是心甘情愿的,臣从来都不强迫人。”
李世民自知,在做买卖的事情上,他怎么都说不过李牧,索性也不聊了,指了指旁边牢房堆积如山的铜钱,道:“小子,这些钱怎么说?朕可是记得,二八分账!”
“陛下!”李牧见李世民开始打钱的主意了,声调顿时也高了不少,道:“陛下,您不能强抢啊!臣挣点钱也不容易,废了多大的劲啊,还蹲着大牢呢。而且这情况也不是当初咱们说的时候那样啊,这些钱完全都是他们自愿给的,为了入股的事情。是臣凭本事挣得,陛下……您不能欺负孩子呀!”
李世民略微有些羞臊,但是,他现在是真的缺钱,而且他知道李牧能搞钱,他也没地方花。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建工匠坊和工部新衙的事情,他已经欠了李牧几万贯的钱,反正也没打算还,再多几万贯又何妨。
至于说欺负孩子……你都这么说了,朕要是不欺负,好像是对不住你似的,索性就脸皮厚一点,欺负吧!
李世民清了下嗓子,道:“小子,你可想好了,二八分账,朕给你留一点。你要是不答应……在大理寺蹲大牢你都敢受贿,朕可要法办你了!”
李牧张大了嘴巴,下巴都要掉了,三观尽毁啊!这是打算一点道理都不讲了呀!虽然他本来就是打算拿这些钱换出狱的,但是既然李世民已经答应不用他认错就放他出去了,这钱能省则省啊,被抢走了虽然没有大碍,可是心里头不舒服啊!
李牧决定据理力争!
“陛下,您不能这样!刚刚还一口一个爱卿地叫臣,说理解了臣的意思,要做一个钱财的支配者。怎么一转眼遇到钱的事情,就全反过来了呢?没有道理啊!”
“什么道理?”李世民蛮不讲理道:“朕是皇帝,朕就是道理。爱卿是你,小子也是你,你敢说朕叫错了?至于钱财的事情,朕虽然能理解你的意思。但是眼前就要用钱,没有钱,如何支配?要不这样,你就当借给朕的,等内帑宽裕了,朕再还你就是了!”
“陛下……”李牧快要哭了,道:“您是不是忘了,臣是内帑令啊,内帑宽裕,也得是臣帮您挣。要不您先从民部调一些钱还给臣?总得让臣见到点回头钱吧,臣已经借给您快十万贯了,加上这些,二十万贯都有了……臣家里也不宽裕了呀!”
李世民苦口婆心道:“你家里才几个人,朕要管多少人?小子,你得理解朕啊!”
“陛下,您太不讲理了。天下是您的,您不管谁管。可是这天下不是臣的呀,臣只想管好自己的家,有什么错啊?”
“你还入了宗籍呢,也算是皇族了!天下也有你一份,要不,你看哪儿好,朕给你一块封地。权当抵账了,反正,这钱,朕要定了!”
“……”
俩人对视,良久。李牧长长叹了口气,没辙呀,皇帝要是豁出脸皮不讲理了,谁能把他怎么着?
李牧深吸了口气,道:“陛下,钱可以给您,但是臣想要点东西。”
李世民大喜,道:“你说,要什么?”
“陛下把工匠坊盖好的那些房子给臣吧,反正也都是臣自己盖的。权当是臣花了二十万贯买的,让臣自己做主。陛下要是答应,这次加上以前的账,全都一笔勾销了,臣再也不提了!”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原来工匠坊那里,就是一片荒地,工匠们搭棚户居住。若不是李牧带领工匠们盖起房屋,那里一文不值。
想到这,李世民道:“朕可以给你,但是那里现在居住着工匠,工部衙署也在,怎么算?”
“臣绝对不会赶走他们的!”李牧又叹了口气,道:“一应如前,全都不变。臣只是求个心安,不然臣的心里,实在是太难受了,就像是遇到了山贼,遭了横祸似的……”
说着,李牧趴在桌上‘哭泣’了起来。
李世民老脸微烫,他岂会听不懂李牧的意思,他便是那个山贼。
“好啦,别哭了,朕答应了。那块地方给你了,随你怎么折腾。”说完,李世民又道:“朕也知道,委屈了你。但你也要明白,朕视你如子侄。是极为看重你的,否则你几番作死,朕早就砍了你了。这一点,你心里要有数。朕容你放肆,你也当对朕有所回报,懂吗?”
“懂。”
李牧趴在桌上不抬头,声音委屈巴巴,但是嘴角却止不住替往上扬。老板啊,你怕是不知道啥叫房地产!我李牧,从此之后,就是这长安第一房地产大亨啦!
………………………………
第151章 讲道理
大理寺门口来了一队千牛卫,驱散了排队的马车。紧接着,十辆牛车从正门进入大理寺,然后满载着铜钱从后门出去。在千牛卫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地往皇城的方向走。
看到这样一幕,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李牧倒霉了。果不其然,运铜钱的马车刚走,李牧就耷拉着脑袋,跟在李世民身后出来了。俩人似乎说了什么,离着远谁也没听到。但是看面色,李世民的心情非常不错,笑容满面。
李牧面无表情地恭送李世民起驾回宫,千牛卫也逐渐散去了。众人一股脑地涌了上来,七嘴八舌道:“侯爷,入股的事情……”
“都给本侯闭嘴!”
李牧怒气冲冲道:“哪个杀千刀的告的状,本侯向你们勒索过钱财吗?难道不是你们资源送给本侯的吗?现在倒好!全让陛下没收了!本侯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好几天,到头来什么都没捞着!不管了不管了,谁爱管谁管!我要回家!都别找我!”
说完,李牧爬上李重义牵来的马,马鞭一甩,众人下意识躲避,李牧已经策马冲了出去。
李重义也上了马紧紧跟随,后门处,独孤九也悄悄离开了。
众人追赶不上,只好去问孙伏伽。孙伏伽好不容易把李牧送走,如何肯再牵扯上。忙命人关闭大门,热闹了几天的大理寺,终于消停了下来。
且不管那些没入上股的人想什么门路。李牧从人群中闯出之后,直接到了西市。李重义也跟了过来,等了一会儿,便看到了追上来的独孤九。
李牧拿了银子,给独孤九买了一匹代步的马,随即三人骑马来到了与独孤九发生纠纷的铺子。
铺子是卖山货的,所谓山货,便是山中的时珍。蘑菇,木耳,松子,野兔之类,这种铺子在长安有很多,并不稀奇。因前两日铺子发生了殴斗,故此这两日的生意有些平淡。掌柜的搬了个凳子蹲在门口,眼睛巴望着道路两段,希冀能来个客人。远远看到三匹马过来,赶忙回头招呼自己的婆子:“赶紧出来,有客人!”
他的婆子已经被他打怕了,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拿起称忙不迭出来。刚到门口,李牧三人也到了。李牧从马上下来,看了眼面前的掌柜的,回头看了独孤九一眼,道:“就是他?还有后面那个女人?”
独孤九戴着面具,但是人他不会认错,点了点头。
掌柜的没认出来,但他的婆子却认出来了。她反诬了独孤九,心里有愧,因此记得更实一些。独孤九的身形,她都记得,一眼就看出来了。不敢出声,躲在了自家男人身后。
掌柜的看到李牧的架势,察觉到了不妙。但他看李牧身上穿的虎皮,便知道这人他惹不起。不说别的,就这一张虎皮,就能买了他三家铺子,忙陪着笑脸道:“不知是哪里得罪了几位大爷,还请示下。”
“没得罪,得罪了我也不告诉你。”李牧笑了起来,道:“实话跟你说,今儿我就是来欺负人的。大爷心情不好,想砸了你的铺子,要命的躲开点,不然擦着碰着,后果自负。”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何况这掌柜的也不是善茬,打起自己的婆子都下狠手,年轻时候也是长安有数的无赖泼皮。听李牧说这话,他知道不能善了了。面色也冷了下来,道:“几位大爷,小人不知哪里得罪了,请您示下您又不说,便是存心来找茬的。小人自知是惹不起,但是您也要知道。咱这儿离着县衙可不远,众目睽睽之下,您要是砸了我的铺子,即便是公子王孙,恐怕也逃脱不了干系!”
“没想逃脱干系啊,我就是想欺负你!”
李牧笑了笑,手一指铺子,对李重义道:“给我砸起来!”
李重义可不管那个,李牧说什么,他就干什么。应了一声,拎着斧子就往前闯。掌柜的当然不干,拼命上来拦着,被李重义拎着脖子甩到了一旁,他的婆子哭唧唧地冲过来,李重义没对她动手,但是两只牛眼一瞪,便把她给吓得晕过去了。
李重义龇了下牙,抡起巨斧,只一下,就把铺子门口的两根柱子抡折了,左拍一下,右拍一下,铺子里的桌椅板凳也全都碎了。砸完了桌椅,他又开始砸墙,便如一台推土机似的,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好好的一间铺子,只剩下残桓断壁了。
李牧把掌柜的刚刚坐的板凳搬过来坐下,从袖子里拿出一块银子丢在地上,对围观的百姓说道:“去两个能说明白话的,报个官,这银子当跑腿钱了!”
有那胆大的,眼睛瞄着李牧,嗖地窜过来把银子捡了,然后撒腿就往县衙跑。掌柜说得没错,此处距离县衙确实不远,一个来回也没用多大一会儿,来了十几个差役。
“谁闹事?谁……”
第二句话没说出口,领头的差役已经看到了李牧,后半截话整个憋了回去。赶紧挤出笑脸,像个狗腿子似的,三步并成两步,来到李牧跟前。到了跟前,人已经矮了半截,躬着身赔笑道:“侯爷,您这是……?”
李牧瞧了这捕快一眼,道:“你认得我?”
“认得认得,哪能不认得侯爷您啊。”说着,这捕快小心地瞄了眼局面,瞬间做出了决断,怒道:“哪个狗才,惹了侯爷生气?不要命了吗?擦亮你的狗眼看看,这位便是逐鹿侯!大唐日报上面的那个!敢惹侯爷生气,仔细你们的小命!”
掌柜的听到这话,心凉了半截。他虽然不识字,但逐鹿侯是谁,他还是知道的。但是他不甘心,要说是惹到了李牧,遭此横祸,他也就认了。但现在的问题是,他自认跟李牧没交集呀。
左右没了这个铺子,也算是要了他的命,想到这儿,掌柜的从地上爬起来,向围观的百姓磕了三个头,叫道:“各位爷爷叔叔姑姑婶子,你们评评理吧!我没得罪过侯爷啊!他不由分说,就让人砸了我的铺子!这是为什么呀!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啊!老天爷啊!评评理啊!堂堂侯爷欺负人啊!”
掌柜的一边叫,一边磕头,额头都磕破了,鲜血直流。这便是市井之徒的招数了,赌的就是你要脸。没有办法的办法,却非常有效。
但是可惜,他遇到了李牧。
李牧懂得这种人的心思,所以他笑了起来。
李牧站到了板凳上,道:“大家听我说!”
一句话,便把众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李牧清了下嗓子,道:“这位掌柜说得没错,他与我无冤无仇,我也确实砸了他的铺子。话要说在前面,我砸之前,便说了,我就是来欺负他!再说一遍,我今天来这儿,就是专门欺负他的!”
李牧说完,围观的群众们窃窃私语了起来。长安的百姓,还是很有正义感的。李牧如此嚣张,说话如此狂妄,已然有引起众怒的迹象了。
“但是!”
李牧厚出这一句但是,把蠢蠢欲动的掌柜和围观的百姓都吓了一跳。
李牧愤慨地说道:“我欺负他,自然有欺负他的道理!”说着,他示意独孤九摘下面具。捕头一眼就认出来了,下意识地想道这不是那天闹事的人么?敢情是逐鹿侯的人,怪不得……
李牧冷哼一声,道:“那日我这兄弟路过这家店铺,看到这位掌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