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技师-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他让老奴跟陛下说,他想他娘子了,让陛下把他家人送牢里去……”

    “竖子!”李世民气得满地转圈:“这小子真是太不把朕放在眼中了!他当朕是什么?啊?!高干,你去传朕旨意,马上把李牧给砍了,现在就砍,不斩了他,朕此恨难消!”

    “陛下,这……”高公公不动地方,李世民怒瞪双目,道:“怎么,你也不听朕的命令了?还是他给了你什么贿赂!让你去,你就去,快去!”

    “陛下,老奴不是不去,也没收什么贿赂,只是此时恐怕有些不便啊。”

    “什么不便?”

    “老奴到的时候,大理寺已经人满为患了。内务府的九局一卫排着队的请示,还有工部诸司,有关东城工厂,长安巷道事务,还有涉及突厥边市,大唐矿业,大唐盐业等事务,因李牧一走就是数月,积压的事务堆积如山,所以——”

    李世民本就因为生气而脸色涨红,又听高公公这么一说,气血上涌,脸憋成了猪肝色,但他也因此冷静了下来,他深呼吸一下,强压怒火,问道:“那小子,他是什么反应?”

    “他没什么反应,该做什么,就在做什么。”

    李世民凝眉道:“都蹲了大牢了,他还管事儿?你没有骗朕吧?”

    高公公赶忙以头杵地,道:“陛下,老奴是陛下的奴才,怎敢欺骗陛下。着实是老奴亲眼所见,李牧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听长孙冲等人汇报,时不时的还骂一顿,陛下若不信,可再派人去看,老奴没有半分的假话。”

    “这小子——”李世民心中矛盾的很,李牧在高昌杀人的事情,侯君集飞鸽传书都已经告诉他了原委,和李牧想的一样,他是不怪李牧的,因为李牧的做法,正是他想做的事情。只是这件事若不是李牧来做,让他来决断,他还没办法这样做,因为他是天可汗,要注意影响。李牧等于是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为他解除了后患。

    纵观李牧此行,每一件事,都深得李世民的心意。唯有和王鸥的事情,让李世民恼火不已。李世民想杀李牧,完全是出于私人感情,一来是自己夺爱之恨,再者,这个人是李牧,他接受不了。除此之外,他对李牧没有半点气恼之处。就连今天李牧种种出格的行为,他也觉得没什么,因为李牧以前就是这样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他也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李牧。

    一个臣子有缺点不是毛病,但若一个臣子能力非凡,又自律得如同一个圣人一般,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今听高公公说,李牧坐牢了,还如常的处理事务。李世民心中是动容的,他觉得有点自惭形秽,自己处于私心,欲置李牧于死地,而他明知自己死到临头,还没有撂挑子,为大唐尽最后一份心力。如果真的把李牧杀了,李世民自己也觉得,自己跟史书上记载的昏君也没什么两样了。

    “陛下……”见李世民很久没说话,高公公小声道:“若无吩咐,老奴告退?”

    “去皇后那儿,把李牧的家人,送过去吧。他既喜欢蹲大牢,就让他们全家团聚去!”

    李世民气哼哼地说道,高公公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偷笑一下,不敢出声,悄声退了出去。

    李世民背负双手,抬头看向窗外的月色。太极宫也换了玻璃窗了,月色清晰无比。看到眼前的透明玻璃窗,李世民又恼了,李牧啊李牧,你若不这么优秀该多好,朕杀你之时,也不会这么不舍。天下女子你尽可挑选,便是宗室之女,朕也不会有半分的不舍,为何你偏偏要抢朕心仪的女子?

    朕到底应该怎么做……

    李世民看向天边的明月,可惜明月却不能给他任何回答。

    ……

    大理寺。

    孙伏伽看着宛如菜市场一般的大理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止他一个人懵逼,衙役们也都不知该怎么办了,如今能进到院子里来的,最低的也是一个员外郎。主事什么的,都在墙边站着呢。大理寺乃是严肃之所,可如今哪里还有半点严肃了。

    “跟长安县那边说好没有?他们能空出来多少监牢?”

    “回少卿大人,长安县能空出来的地方不够,万年县加一起差不多了。咱们是现在就走啊,还是等明天天亮?”

    “走吧,走!”孙伏伽头痛欲裂,道:“不把犯人带走,哪有地方给这些官住?你没看内务府的那几个,把行李都带来了?赶紧的吧,我这脑袋啊,都快炸开了!”

    衙役领命而出,孙伏伽也从屋里出来,刚走两步,便看到了高公公,赶忙过来:“公公怎么去而复返?莫非陛下有旨意,要放了洛阳县公?”

    高公公斜睨他一眼,道:“孙少卿为何如此说话?难不成你对陛下的旨意,有所微词不成么?”

    “下官不敢,只是……”孙伏伽往牢房那头看了眼,道:“您也瞧见了,这多有不便不是么?大理寺乃是公正严明之所,如今快成了菜市场了,这如何是好?”

    “好不好也得忍着。”高公公没好气道,他勾了勾手,孙伏伽一愣,旋即明白了,附耳过来。

    “你拾掇出两间最好的屋子出来,再……雇个伺候的婆子。”

    孙伏伽一愣,道:“这是为何啊?”

    “为何为何,你哪儿那么多的为何?这不是出门久了,想娘子了么?陛下开恩,让他们夫妻团聚,又因他的夫人怀着孕,皇后吩咐,好生照顾着,听明白啦?”

    “这……”孙伏伽哭笑不得,蹲大牢蹲到这个份上,可真是前无古人了。

    “哎呀,别说什么合不合规矩了。”高公公猜到孙伏伽想说什么,抢在前头说了:“人跟人不能比,谣言呐,也不足信。依我看那,用不了几日,侯爷还是侯爷,哦不,县公,是县公了。好生伺候吧,说多了,给自己惹祸。”

    “唉……”

    孙伏伽还能说什么呢,只好吩咐人去倒腾屋子去了。可怜堂堂大理寺,因为李牧住进来,不但把犯人转移了,连值官住的房间也要空出来,孙伏伽真恨不得自己一咬牙一跺脚,上一道折子请辞得了,这个官儿当的,也是半点威严也不在了。

    ……

    “恩师,这里有一份物价表,是年后到三月的……”

    “夫君!”长孙冲正拿着一张表格给李牧看,忽然传来了一声‘夫君’,李牧本来已经要睡着了,听到这声喊,眼珠子立刻就瞪圆了,一把推开长孙冲,扑到牢房门口,看到李知恩跑过来,伸手拽住门外的牢头,把钥匙抢了过来,自己开了牢房的门出来了。

    牢头懵了,他本以为,这些官儿络绎不绝的来访,已经算是很过分了。但他很显然还是低估了李牧,好家伙,自己拿钥匙开门出去了,那要牢头干嘛呀?他张了张嘴,有心想说什么,但瞧见长孙冲,许继等人看过来的眼神,瞬间打消了这个念头,眼睛瞥向一边,灰溜溜地躲到了角落。

    “知恩!你咋来了!陛下放你们出来了?”

    “夫君……”李知恩的眼泪忍也忍不住,眨眼便哭成了个泪人儿似的。李牧赶紧安抚着,这时一个抱着剑的身影走了过来,隔着面具,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李牧从眼眸中可以看出来,这小子此时有多么激动。

    “大哥。”

    一句话,包含了千言万语,李牧点了点头,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小九,过来喝!”李重义在隔壁牢房喊了声,独孤九点了点头,擦着李牧的身边走了过去。牢门被锁着,李重义伸手抓住铁链,猛地一扥(den),铁锁链便被扯断了。牢头吓得缩脖,心道这是什么怪物啊,这牢房根本就管不住他呀!

    “夫人呢?陛下没放她?”李牧伸着脖子也没看到再来人,心中焦急,李知恩哼了一声,道:“就知道关系夫人,我也是你夫人啊,你都不关心我?”

    “哎呀,我离家好几个月,夫人肚子里还有孩子呢,我怎么能不着急?好知恩,快告诉我,夫人在哪儿?你们被接到宫里,又没有受气啊?”

    “夫人也来了,在外面呢,牢房湿气重,又什么人都住过,夫人怎好下来啊?我跟夫人好说歹说,让她稍等会儿,你出去就见到啦。进宫没有受气啊,我们一直在皇后的立政殿说话来着,刚刚过来的时候,皇后还嘱咐高公公好好伺候呢。”

    “啊,吓我一跳。”听到白巧巧没事儿,李牧的心便放下了大半了。他太想白巧巧了,听到她在外头等着,便一刻钟也待不得了,道:“走,咱们看夫人去。”

    “嗯!”李知恩挽住李牧的手,也不管旁边的狱卒怎么看,俩人开开心心地,大摇大摆地出了牢房。排队等着的工部各司官员,看到李牧出来了,齐刷刷的躬身行礼。李牧也没想到外面这么多人,道:“那个,牢门外的,自己记住前后是谁,明天辰时过后再来排队,今天本县公累了,见不了那么多人,都滚吧。”

    “下官遵命。”

    一群人齐刷刷应声,行了礼转身告退了。而仍留在牢门内的人,则全都欣喜不已,李牧这么说,等于是告诉他们,今天能见他们了,等这一下午也不算是白等了。

    “夫人!”

    刚出牢门口,李牧便看见了让他魂牵梦绕的人儿。数月不见,白巧巧丰润了一些,但整体还是很苗条,腹部微微隆起,李牧有些手忙脚乱,他本来想给白巧巧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是如今却不敢了,怕伤到孩子。

    还是白巧巧主动投入了他的怀中,李牧才敢轻轻的环抱住他,深吸一口白巧巧脖颈间的香气,李牧只觉得这一路颠簸的疲惫,好像都不见了似的。

    李知恩在旁边看着,心里吃味不已。李牧刚刚看见她的时候,虽然也很高兴,但是与看到白巧巧的时候相比,很明显就被比下去了,怎能不大大的吃醋呢。

    她也挤过来,拉着李牧的另一条胳膊把自己搂住,把头埋进李牧的怀里了。


………………………………

第692章 黄雀在后

    奴隶的行市实在是太好了,长安城的奴隶供不应求,阴三儿也因此大赚一笔。人哪有满足的,长安的奴隶价这么高,又找不到货源,阴三儿决心开辟一条新路。阴三儿在西市‘调研’了一番之后,把目标选定在了‘昆仑奴’的身上。

    刚好,李重义覆灭林邑,真腊两国。王普如今坐镇林邑,阴三儿便花钱买通了王珪的管家,见到了王珪,提出了想要贩卖昆仑奴的想法。

    在初唐时,贩卖奴隶是一项‘正当’生意,王珪听阴三儿说了其中的利润之后,也有一些心动。但作为太原王氏,怎么可能与阴三儿这等小民合作,要合作,也是吸纳。阴三儿也乐得抱住太原王氏这一条粗腿,摇身一变,成了太原王氏的一个管事的,专门负责贩卖昆仑奴这一条线。领了管事的腰牌,经常出入王珪的府邸。

    金春秋等人头一次来到阴三儿的住处,便扑了空。当时阴三儿正在王珪的府上,金春秋等人虽然打听出了阴三儿的踪迹,但王珪的府上,他们怎敢叨扰,只好使了最笨的办法,派了个人在门口等着阴三儿。

    隔天,终于等到了阴三儿回家。金春秋急忙备上了礼物,登门拜访了。说明了来意之后,阴三儿的表情变得奇怪了起来。他做人贩子多年,找上门的人不少,多半呢,他也会帮衬一下,说到底他也是混口饭吃,如果家人有钱来赎人,主人家又想卖的话,他也能从中得到一笔‘中介费’。

    但他也不是每个人都记得的,所以这种事情还是很少。但这次金春秋打听的人,他没法不记得,因为印象太深了。一是因为李知恩出众的样貌,再者这关系到李牧,当日他与崔玉言相争,差点把崔玉言打死,可以算是李牧初出茅庐的第一炮,从那开始,逐鹿侯的大名便在长安城打响了,这事儿不但他记得,随便大街上拉一个人,都能记忆犹新。

    阴三儿是个人贩子,自有识人的本事。他一打眼,便看出金春秋不是普通人。外国人这一点倒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在于金春秋的打扮,他是新罗、高句丽那边的打扮,但却一口标准的关中话。通常那边的人,尤其是平民,是没资格学习关中话的,只有贵族才能学习关中话。这就说明,金春秋一定是一个贵族。

    一个新罗贵族来找,那被卖出去的那个奴婢,也必定是贵族,至少也是这个贵族的家人了。若是平常人家,阴三儿乐不得的做这个买卖,但是事关李牧,他可不敢招惹。

    看了眼桌上的金子,阴三儿还是觉着自己的小命儿要紧些,犹豫之后,还是把金子推回给了金春秋,道;“这事儿我帮不了你,实不相瞒,如今我已经金盆洗手了,如今是太原王氏府上的管事。甭说这事儿还不一定是过我的手,就算是,陈年老账也早都没了,我帮不了你。无功不受禄,你走吧。”

    金春秋看出阴三儿是有难言之隐,没有多说话,拍了拍手,随从又拿出两根金条。加上桌上的两根,这就是四根金条,一共四十两黄金了,这比阴三儿苦攒多年的身家还要高些。阴三儿咽了口口水,眼睛有些挪不开了。

    这样一笔巨款,足以买他亡命天涯。若是没做搭上太原王氏的粗腿,这些钱阴三儿保准什么都说了,到时候拿着钱跑路,到了天边也是一个富豪。可是如今抱住了太原王氏的大腿,还有昆仑奴的事业等着他去做,权衡之下,这点钱就有些少了。毕竟坐吃山空和有活钱进账,可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阴三儿敲了敲桌子,沉吟半晌,道:“如果再有两根,我倒是能给你提供一点消息。”

    金春秋没有二话,直接又拿出四根,阴三儿一愣,颇为后悔,这一看就是有钱的主顾啊,六根金条还是要少了。他哪里知道,真平王给了金春秋一百两黄金,就算他要了一百两,金春秋也是会给的,因为他在意的不是钱,而是真平王承诺的劝,在新罗国,丞相的权力几乎就是最大,因为新罗王是不管具体事务的,国家大事都是由丞相决断。做了丞相,他想要多少钱没有?

    虽然心中后悔,但话已经说了,阴三儿还是重诚信的,他把六根金条收入袖中,道:“你说的那个‘高月’,我不认识,我只记得有一个新罗婢,与你说的人有很大相似之处。这个婢女,被逐鹿侯,也就是如今的洛阳县公买走,收做了二夫人。你要找人,去找洛阳县公吧。不过,看在这六根金条的份上,我给你一句忠告。洛阳县公乃是大唐第一不好惹的人,你去要他的二夫人,呵,自己掂量吧,别吃不了兜着走。”

    洛阳县公……

    金春秋想起了昨天看到的那一幕,一个羽扇纶巾的少年郎,当着天子的面,拔剑便把那个高昌人斩了,鲜血飞溅。他,好像就是洛阳县公。

    没想到公主竟然成了他的二夫人。

    这……

    金春秋心事重重,没有多说话,起身告辞而去。阴三儿把人送到门口,转身便收拾行囊。到西市找了牙人,以最低的价钱把房子卖了,又雇了一辆大车,让妻儿先行,他则直奔王珪府上告辞,言称要去林邑筹备昆仑奴的事宜。

    拿了管家的书信,他骑马追上妻儿,一路去了林邑,此生再也没有回过长安。

    ……

    黄昏,鸿胪寺。

    高句丽使节所在的别院中,高句丽特使,高句丽‘荣敏王世子’高宾,正在听一个人的汇报。如果金春秋在此,一定能够认出,此人便是他身边的随从。他万万想不到,他的身边,竟然有高句丽的眼线。

    “回去吧,这个拿去。”高宾听完了汇报,丢给这位随从一个东西。随从接在手里,欣喜道:“谢世子赏赐宝石。”

    “呿,没见识的东西。”高宾嗤笑一声,道:“这叫筹码,只有平康里的四海赌坊才有,你手里的那一个,能在赌坊换十贯钱,也能拿到东西两市买东西。瞧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啧——滚吧!”

    随从敢说什么,拿着筹码滚了。一个带着‘虎头帽’的老者走进了屋子,他的手里拄着一根柳木拐杖,这柳木形状奇异,像是骸骨一般,令人发憷。此人,正是与高宾一起来的,高句丽大萨满,夷摩。

    高句丽人笃信萨满教,每逢大事,必请萨满巫师问卜吉凶。这位大萨满夷摩,乃是高宾的父亲荣敏王的心腹。他在荣敏王府上,身份等同于谋士一般。这次来大唐,荣敏王唯恐高宾年轻办不好事情,把最信任的夷摩派来辅助,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世子,已经有消息了么?”

    高宾笑道:“大萨满耳目聪敏,不是都听到了么。那个金春秋果然是身负新罗真平王的密旨,来寻找他的女儿来了。呵,他肯定想不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静观其变,等他们找到那个孽种,我们再出手,到时候就算有麻烦,也是新罗人领着,找不到咱们身上。”

    “世子能谨慎行事自然是最好的,荣敏王与葛文王的大事不容有失。世子为你的父王尽心,也是为你自己尽心,这一点,还望世子明白。”

    “明白,大萨满难道当我是个三岁小儿么?”高宾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道:“只是我很好奇我的这位妹夫啊,才十八岁,就做出了这许多的事情。啧啧,真是让本世子好奇的很。”

    夷摩肃然道:“世子,请收起你的好奇心。关于此人,我占卜过数次,什么都看不到。仿佛我已经被神抛弃了一般,令人惶恐。世子千万不要轻易惹他,否则会有什么后果,实在是意料不到。”

    “一个被下了狱的罪犯,能有什么后果?我乃是高句丽使节,大唐皇帝也不敢把我怎么样,大萨满太过于谨慎了。”

    “世子——”

    “不必多说了,本世子要出门看戏去了。丽春院的新戏可是每天一场,过时不候的。大萨满早点歇着,本世子自有主张!”

    高宾起身离去了,夷摩看着高宾的背影,喃喃道:“气运之中,隐有一丝血光迸现,唉,真是不应该让他来啊!”说罢,夷摩便又神神叨叨地念叨起了旁人听不懂的‘经文’,拄着柳木拐杖,一步一挪的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

    “全都给老子滚,天都快黑了,老子下班了!”

    一声暴躁的喊声响起,李牧气呼呼地从牢里走出来。牢头见他出来了,一脸谄媚道:“公爷,今儿结束的早啊,酒菜马上就来,已经在路上了。”

    “好。”李牧随手扔一个元宝,牢头赶紧捡起来,公爷就是大方,随便一个都是十两的元宝。现在他算是开始感受到李牧在这里蹲大狱的好处了,这一天的外快,比看押别的烦人十天的油水都多,公爷咋就那么有钱呢?有这样的主顾在,脾气臭点也能忍啊。

    穿过廊桥,来到后院儿,本来是大理寺官员的值房,如今全都清空腾出来给李牧当家了。李牧白天在牢房里‘办公’,晚上便出来在这儿睡,孙伏伽只当是没看见,反正高公公每天都来一趟,若是陛下不答应了,自有高公公去管。他都已经有心思把大理寺搬到长安县对付几天了,反正大部分的犯人,如今都羁押在长安县的牢房里。

    “夫君,回来了。”

    “嗯。”

    见李牧进屋了,白巧巧放下了手里的书。如今她的肚子大了起来,行动已经有不便了。她又是闲不住的性子,只好看书来打发时间,有李知恩教她,基本上常用的字都已经认得,看书没有什么障碍了。

    李牧爬到床榻上,瞧了眼白巧巧看的书,乃是一本《女则》,这是长孙皇后写的书,内容是采集古代女子卓著的事迹汇聚在一起,大致就是一些亲侍翁姑,至诚至孝,姑嫂和睦,妯娌和美,慈爱嫔妃后宫无乱等小故事,目的是教化天下女子。李牧还在长安的时候,长孙皇后便找到他,说了想出书的意思,但是宫里没钱,言下之意就是想让李牧出钱帮她出书。

    旁人的事儿,李牧自然不会管,但是长孙皇后的事儿就另当别论了。李牧临走之前,特意让二狗从四海赌坊的收入里头,拿出一万贯资助了此事,印务局有了经费,自然就是雕版印刷,不到一个月,一万多本书就印出来了。长孙皇后把这书分赐给有诰命的夫人们,白巧巧是三品诰命,自然也有一本。

    “看这个干嘛?”

    “皇后赐书,自然要好好的看啊。”白巧巧帮李牧宽衣,在牢房里待了一天,身上都是尘土,要换上干净的衣服。其实李牧对此倒是不以为然,再尘土还能尘过大漠风沙啊,在大漠他一个月都没换一件衣服,到了家还讲究上了。

    不过考虑到白巧巧肚子里的孩子,麻烦也就麻烦了。

    李牧一边脱下来,一边道:“我的意思是,你看了也没用啊。娘在唐府,用不着你伺候,我又孤身一人,没小姑子跟你打架,没妯娌惹你烦恼——欸?这么一说,娘子,你有没有觉得,嫁给我还是挺省心的吧?”

    “哪里省心了。”白巧巧轻哼了一声,道:“你说的这些烦恼是没有,可是担惊受怕的事情少吗?”

    “……”李牧瞬间被KO,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白巧巧轻轻拉着他的手,道:“夫君,知恩去买东西了,不在,就咱俩,你跟我说句实话,这次,真的没事吗?”

    “哎呀,能有啥事儿!”李牧轻描淡写道:“不就是我跟鸥的事儿,被陛下知道了么?能怎地?就为这么个事儿,他就杀了我啊?还想不想当明君了真是……”

    白巧巧抿了抿嘴,道:“夫君,你莫要跟我说宽心的话了,如果真的那么简单,为什么你这次回来,天爱姐姐和鸥姐姐都没跟你一起?你心里也没底,对不对?”


………………………………

第693章 李牧的分析

    李牧看着白巧巧,注视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道:“娘子果然是不同了,以后怕是什么事儿,都瞒不过娘子了。”

    白巧巧生气道:“夫君这是说的什么话,为什么要瞒着我呢?我与夫君一心同体,遇到了事情,本来就应该共同面对才是啊?”

    “说的是、”李牧苦笑着,垂下头,道:“可是我不想让娘子跟我一起面对这些,为夫无能,害得娘子怀着孕也不得安稳——”

    “夫君,你还是不想说么?”

    “说。”面对着白巧巧的目光,李牧实在是说不出‘不想’这两个字,只好叹了口气,开始组织语言。白巧巧拉过李牧的手,手心里传来了温度,李牧抬头看了眼,心里头忽然觉得荒唐,眼前这个女人,是自己的正室夫人。既已共结连理,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娘子,你猜得不错,这次与之前的每一次都不一样,我心里确实没底。”

    “因为鸥姐姐?”

    李牧点点头,道:“我和鸥的事情,陛下已经知道了。陛下盛怒,欲置我于死地。”

    白巧巧虽然已经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但都不及从李牧口中听到这样震撼,她抓紧李牧的手,道:“夫君,真的这样严重么?我在宫里见到了,陛下有好多嫔妃,他会为了一个女子对你下手么?”

    李牧笑了笑,道:“娘子,陛下是有很多嫔妃。但鸥对陛下来说,是不一样的。便如你在我心里的位置一样,是不可替代的。”

    “可是,皇后……”

    “不一样,不同的。”李牧叹了口气,道:“皇后虽贤德,与陛下感情也深。但陛下与鸥相识在前,又阴错阳差,未能在一起。对陛下来说,鸥是他爱而不得的女子。他已经把心中所有美好的想象,都放在了鸥的身上,即便鸥没有他想得那么好,他也认为鸥是完美的。”

    “你读了这么多书,可曾读过洛神赋么?”

    白巧巧点了点头,李牧继续说道:“这洛神赋,便是曹植为嫂子甄宓所写。当年甄宓被俘,因其貌美,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对她心仪不已。曹丕抢先一步,俘获美人芳心。曹操不愿留下与子相争的恶名,遂退出了。而曹植呢,敢爱而不敢言,一直默默的把这份心思隐藏着。”

    “终曹植一生,他都没有把这份心思说出来。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曹丕。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他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后来为掩饰,改成了《洛神赋》。”

    “曹植一生都未曾得到过甄宓,却把她想象成了洛水的仙子。陛下也是一样,他对鸥的感情,从十五年前到现在,一刻也未有停止,却一次也没得到过回应。在他的心里,恐怕也早就把鸥想象成了仙女一样的人物。而如今这仙女,却因我落了凡尘。陛下心中对比,就会觉得被我比了下去,他是何等自负的人物,心里能舒服么?”

    “可是即便这样,陛下也不至于杀了你吧?你和鸥姐姐是互相喜欢才在一起的啊?鸥姐姐当年嫁给清河崔氏的人,也没见陛下如何。”

    “此一时,彼一时。”李牧继续为白巧巧解释,道:“当年陛下也不过如我这样的年纪,不是太子,也还不是天策上将,只是秦王,未有功业在身,可谓是人微言轻。即便他有心阻拦,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也不会把他当回事。换句话说,他就是想阻拦,也阻拦不了。现在不同了,他已经是皇帝。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有这样的能力,即便他没有道理,也没人能阻拦得了他。更主要的是,这个人偏偏是我。”

    李牧叹息一声,道:“我是陛下的子侄辈,他待我也确实如子侄一般。我之前一路通畅,顺风顺水,没有陛下的庇护是绝对做不到的。我与鸥产生了感情,于陛下来说,不单有羞辱,更是一种背叛,他对我起了杀心,我是能够理解的。”

    白巧巧皱起了眉头,道:“可是这也不能说明,陛下就对你起了杀心啊?你跟陛下谈过么?怎知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娘子,有些话是不用说出来的。”李牧苦笑一声,道:“我在定襄时,就收到了消息,说我跟鸥的事情,陛下已经知道了。随后长安城就传出了陛下要对我下手的消息,已经达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我回来的时候,还没到长安城,陛下就隔着我,提拔了内务府的官吏,调动了工部的任免。这是什么意思,娘子真的分辨不出来么?”

    “夫君的意思是,陛下已经在——”

    “对,陛下在试图架空我,分我的权。”李牧叹了口气,继续道:“昨天河间郡王来探望我,告诉我陛下要让他去定襄做大都督,负责日后与突厥及西域诸国的事宜。这本来也是我的事情,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还看不出陛下的心意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