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技师-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牧拍了拍胸脯,道:“太上皇尽管吩咐,上刀山下火海,我李牧愿往!”

    “倒也没那么严重。”李渊指了下李有容,道:“我这孙女早就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她的情况你也清楚,不好嫁。你想个法子,帮她找个好夫婿。”

    李牧心中警铃大作,当即道:“太上皇,丑话说在前面,您可别怪我不给面子,我是绝对不会娶她的!”

    “就你?”李渊嗤笑一声,道:“你当你是个宝,我还瞧不上呢,别的不说。你都好几房妻妾了,我的孙女金枝玉叶,岂能给人做小?你要是想娶也成,把你的女人都休了,我看在你跟我还算投缘的份上,勉强把孙女嫁你也成了。”

    李牧长出一口气,夸张道:“还好我成亲了,不然还躲不掉了。”

    “你小子是不是欠揍?”李渊怒目而视,道:“她可是我孙女,长公主!这事儿交给你了,你得给我上心。你要是不当回事,看我不揍你!”

    “行行行,老爷子,您就交给我……”忽然李牧想起来什么,笑道:“老爷子,有了!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什么主意?”

    李牧嘿嘿笑道:“老爷子,您说啊,这青年才俊,哪儿多?”

    李渊想了想,道:“有道是山西出将,山东出相。我可不能给我孙女找一个莽夫,自然是山东的才子最好了!”

    “哎呦、”李牧直撇嘴,道:“老爷子您是不是老糊涂了呀,山东的才子有什么好的?五姓七望眼眉高的很,谁都瞧不起,郡主要是嫁到了山东去,您想想,离着长安这么远,离着您这么远,除了什么事儿,被欺负了,等消息传回来,什么都晚了!”

    李渊想了想,大点其头,道:“你小子分析得有道理,我的孙女不能嫁得太远——最好是招赘!只要是人品好,孝顺,他想要什么嫁妆,我都可以给!”

    “咱也不至于搭上、”李牧赶紧说道,这老爷子可真是的,为了嫁孙女都豁出去了,赔钱买卖也愿意了。

    “你小子有什么好主意就说吧,还得我求你呀?”

    “不敢不敢、”李牧赔笑道:“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太上皇,您可还记得当初建天上人间之前,咱们商量的时候,曾说过,正好赶上科举,要在天上人间开文会,让才子们作诗选诗魁,佼佼者有赏,权当资助学费了。这事儿还有印象么?”

    李渊想了想,怒道:“你要不提,我都忘了,你小子应下的事儿,没做到的还少么?”

    “这不是忙嘛!现在想起来啦!”李牧哄老头可是有一套,没几句话,又哄得李渊开心了:“你打算怎么做?”

    “太上皇,您刚刚说山东才子,太狭隘了。才子一定是山东的好么?不然!任何地方的才子,都好,关键是看谁厉害。那么怎么才能分辨厉害不厉害呢?”

    李渊听得入神,问道:“是啊,怎么分辨呢?”

    李牧一拍巴掌,道:“科举呀!这不是巧了么?再过一个月,春闱即将开始,现在全国各地的才子都已经陆续赶来长安城了,如果这时候,咱们举办一个比赛,从中选优,然后再让郡主挑选……岂不是天下才子尽入我毂吗?”

    李渊凝眉想了想,道:“这与科举有何分别?若按你这么说,等科举结束,我让有容选个状元探花,岂不是简单?”

    “那能一样么!”李牧神经兮兮道:“太上皇您想的简单啦。科举,那是为国家选才。注重的是什么?是有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但招女婿可不是这个标准呐,若状元是个书呆子呢?若他只知读书,不懂风花雪月呢?您不能让郡主一辈子守活寡吧?咱们这个比赛就不一样了,咱们要的是风流才子,才只是一方面,还得知冷知热,懂得女孩儿家的心,唯有这样的才子,才配得上郡主的身份,对不对?”

    “唔……”李渊点点头,道:“也有道理。”忽然他看向李牧,道:“这么一说,我看你是最合适了。”

    “不行不行,我都娶妻纳妾了,妻子都怀了孩子了,我这等残花败柳,已经配不上郡主了!”

    “残花败柳是这么用的?”李渊哭笑不得,道:“就你这等学问,也想去考状元啊?干脆就别考了,闹笑话!”

    李牧也不反驳,嘿嘿笑道:“老爷子,重在参与嘛!考得上考不上,谁还能说我啥呀?大不了就是输给魏征一点小钱钱,我又不在乎个千八百两金子。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您歇着,我这就去找人商量,明天开始!”

    见李牧这么积极,就算心中觉得有些不妥,李渊也不好意思说了,摆了摆手让他去了。正好李有容疑惑地看过来,李渊赶紧微笑,招女婿的事儿,李有容一直都是反对的,事情没办妥之前,可不能让她察觉了。

    ……

    李牧从李渊处离开,溜达着回了自己的小院儿。现在小院儿多了几个人,都是这几天招聘来的。李牧心知,招来的人,也不能保证不是哪个势力的眼线,但这也没办法,谁让他没有自己的根基呢?为了尽量弥补这个缺憾,李牧采取的是随机、且不长用的办法。每一次招聘的人,最多用一个月,这样即便泄密一点,他们也不会知道太多。

    “主人!”

    李牧刚进院儿,李知恩就跳了出来,手里还掐着一个账本,扑到了李牧的怀中。李牧把她接住,悠了一圈儿放下,道:“又怎么了?这么高兴?”

    “主人主人你看你看、”李知恩把账本递给李牧,道:“这是处理真腊国贡品的账本,足足卖了十多万贯呢!”

    “有这么多啊?”李牧还真是吓了一跳,他截胡了真腊国使团的贡品,大象和犀牛他留下了,宫廷乐师送去了平康里,剩下的椰竹,沉香、黄蜡,豆蔻、紫梗、大风子油等等,他留着也没用,就让李知恩拿去东市,找商人卖了。本以为也就几万贯,没想到竟翻了一倍的价钱。

    “主人,这都是因为这些东西咱们大唐没有,是稀罕物呢,所以都卖了高价。”说着她哼了一声,道:“那个收购的胖子还想骗我压价,但我是谁呀?我是你的二夫人呐,我表明了身份,他立刻就怕了,赶忙换了一份报价给我,哼!”

    “哟哟哟、”李牧捏了捏李知恩的脸蛋,道:“瞧你这狐假虎威的样儿,有什么好得意的啊?”

    “就得意、”李知恩把账本接回去,问道:“夫君,这些钱可不可以不要存起来啊?”

    “怎么,你想留个小金库啊?”

    李知恩摇摇头,道:“不是我的小金库,是家里的小金库。”忽然她的表情变得非常严肃,道:“主人,夫君,我要非常认真的告诉你,咱们家现在没有钱了。”

    “开什么玩笑啊!”李牧无语道:“戏院、赌坊、凤求凰,哪一个不日进斗金,我没钱,谁有钱?”

    “是日进斗金不假,可是你许出去的也多呀、”李知恩嘟嘴道:“昨天公孙康来找我,说是长安城的巷道修葺超支了,十万贯不够,得十五万贯。还有山谷的第二期工程,还有你跟他说的,改造长安城空宅,修建东城工厂……说起来都是朝廷的产业,可垫钱的都是咱们家!就算日进斗金,也架不住这么花呀。所以我跟夫人商量了,往后、”李知恩抿了抿嘴,道:“家里得留钱,不为别的,再过九个月,孩子可就出生了。”

    “呃……”李牧忽然有点惭愧,说实话他真没想过这些,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他心里下意识地觉得,大唐的钱太好赚了,就算花没了,现赚都可以,但是白巧巧和李知恩没他这种底气,她们又不是穿越者,有这种担心是非常正常的。

    李牧想了想,道:“以后凤求凰的收入,不用再拿出来。你们俩随意支配,不过这次的钱,咱家不能留。”

    “为什么呀?”李知恩噘嘴道。

    “这是截留贡品变卖的钱呐,咱们要是给花了,万一御史知道了,告咱们,咱可不占理!”

    “哦哦哦、”李知恩恍然,这个理由,她是能够理解的,虽然钱是好东西,但若因此让李牧被动,绝不是她想看到的结果。

    李知恩乖巧地点点头,道:“那明天公孙康再来的时候,我让他把钱拉走吧。”

    “那也不行、”李牧挑了挑眉,道:“你刚才提醒了我,凭啥都咱家垫钱呀,咱们又不是冤大头。那边你先甭管了,这钱我另有用处!”

    “什么用处啊,不是说不能花么?”

    “我要给陛下换窗户!”李牧神神叨叨地说了一句,李知恩一头雾水,却也没有再问了。

    ……

    吃过了饭,李牧来到了工作室。门一关,世界安静了下来。

    他在工作室里头忙活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李知恩和白巧巧都不会来打扰。

    李牧活动了一下筋骨,穿上了他用牛皮特制的‘工作服’,这玩意儿可以抵挡打铁的铁削,也可以防刮防划,兼顾保护和灵活。

    他要做一批玻璃出来,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要搞一个流程出来,这个流程得不怕人看,还得让看得人什么都看不出来。最重要的是,他要让人们的眼睛看到,琉璃,是用白银‘烧’出来的。唯有这样,他才能让玻璃和白银划上等号,才能维持住白银的奢侈品地位。

    这就有点难搞了,因为烧玻璃,是根本用不到白银的。就算是障眼法,也没法去改变,根本就实现不了。

    但对于拥有系统的李牧来说,并非一定不可能。

    早在突厥大营的时候,他就已经试过。系统可以把现实中的钱,变成系统中的“钱”,而系统中的“钱”又能兑换处现实中的钱。那么,如果他想让人们认为,烧玻璃需要用到白银,只需要在烧制的过程中,把白银投到炉子里,然后再让白银消失,就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白银投入炉子里简单,可白银被加热之后,它一定会非常的烫。而且足以融化砂子的高温,必定能够融化白银,到时候变成液体的金属,温度可想而知。

    在高温的状态下,兑换还能完成么?它会看起来自然么?

    这就是李牧今日要做的实验,若一切顺利,他将掌握一个一本万利的“洗”钱方式!玻璃做窗户,只要是个人,都会喜欢。只要让人们见识到了玻璃的好处,就算再贵,也会有人买单的。

    到时候,砂子变成了玻璃,玻璃再与白银挂钩,等于是挖沙变钱。这岂止是一本万利,简直就是无本万利!

    李牧一边美滋滋地想着,一边开始动手,先从系统里买出一堆‘玻璃辅助材料包’放在旁边备用。然后把河沙用铲子投进炉子里,等温度差不多了,再按比例往里头扔‘玻璃辅助材料包’,待辅助材料包中的物质全部融入高温的砂中,李牧从系统中兑换出一百两白银,全都扔了进去。

    “千万别把老子烫死啦!”

    李牧咬着牙,闭着眼,启动了反向兑换!


………………………………

第543章 免费装修

    清晨,立政殿。

    李世民昨夜歇在这里,正打算吃完了早膳去上朝。忽然高公公从殿门口过来,来到李世民近前,躬身道:“陛下,皇后,逐鹿侯在殿外恭候。”

    李牧自打成了内务府总管大臣之后,便有了随意出入宫禁之权。这等权力,比长孙无忌这个国舅还要优渥一分,长孙无忌来到后宫,也要先通报,而李牧则免了这一环,直达殿外恭候即可。

    “让他进来。”李世民道,又指了指桌上:“再拿一副碗筷来。”

    “诺、”高公公应声,心里头好不羡慕。要说这圣眷,咋个体现?是朝堂上陛下向着你就是圣眷么?在高公公这样跟着李世民二十几年的人眼中,这算不得什么圣眷,顶多也就是帝王策罢了,真正的圣眷,是像李牧这样的,完全不把你当做外人。这是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高公公转身出去,李牧笑呵呵进来,瞧见李世民在用膳,搓着手凑了过来。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差直接上手了。李世民指了指宫女给他搬来的锦墩,李牧也不客气,道了谢,坐了下来。

    “这么早来宫里所为何事?”

    “回陛下的话、”李牧撕开一个馒头,塞嘴里半拉,含混不清道:“今儿特意过来给陛下装修……来了。”

    李世民没听懂,道:“啥意思?什么装修?”

    李牧把馒头咽下去,道:“陛下不是羡慕臣家里的琉璃窗么,臣记在心里了。这几天没事,臣便连夜赶工,终于做出了一批琉璃,宫里头全换是不够,但换一个殿,还是勉强够的,工人臣已经带来了,就在宫外头候着,陛下您看换哪个殿,现在开工,晚上宫禁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完成。”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均大感意外,奇怪地看向李牧,上次提起这事儿的时候,若记得没错,李牧是故意扯开话题,还说了一通歪理,什么分配不均云云,不想给换琉璃来着,怎么今儿上赶着来了?

    李世民皱眉道:“你小子打什么主意?若不说个清楚明白,朕可不受你的贿赂。”

    李牧嘿嘿笑道:“陛下,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的法眼。臣也不瞒着了,其实是这么回事,您记得真腊使团的事儿吧,真腊国那个贡品不是让臣给截留了么?”见长孙皇后面露疑惑,李牧赶紧解释:“陛下是知道这事儿的,我们说好的。”

    李世民点点头,道:“确有此事。山谷里头的大象就是真腊的贡品,朕与李牧说好了,都归他了。”

    长孙皇后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李牧继续道:“除了大象和犀牛,还有一些东西,沉香黄蜡之类的,臣留着也没用,就拿到了东市去卖,转手卖了十多万贯……”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道:“你说什么?十万贯?”

    “十多万贯、”李牧纠正道。

    李世民脸色顿时涨红,就要反悔。长孙皇后赶忙拉住他,示意他注意威严。皇帝言出法随,说了的话怎可不认,若是为了十几万贯就食言,还有威信么?

    李牧解释道:“臣也不知道这么值钱,问了收购的商人,说是真腊路远,他们那儿的东西,咱们大唐没有。这物以稀为贵,价格就高了。臣琢磨着啊,这钱有点烫手——”

    李世民哼道:“你知道就好!”

    “……那些狗御史肯定不会放过臣,与其被他们弹劾,不如就烧了得了!大家一拍两散,谁也别花!”

    “烧?”李世民没听懂,道:“钱如何烧?铜也能烧?”

    李牧笑眯眯道:“臣都给换成了白银,然后用白银练了琉璃,臣不是跟陛下说过么,造琉璃得用到白银,臣把这些所得都换了白银,然后全烧成了琉璃,进献给陛下,看那些狗御史还能说出什么来!”

    “十万多贯,你都烧成了琉璃?!”李世民忽然觉得心口好疼,下意识地捂住,盯着李牧的眼睛,道:“你这个败家子!”

    李牧耸耸肩,道:“陛下,反正也是偏得的钱,烧了就烧了呗。要是没有这笔钱,陛下也没有琉璃窗不是?泱泱大唐,作为皇帝的您,怎能不住在有琉璃窗的宫殿呢?这说不过去,陛下您也别太苦了自己,该享受也得享受。”

    “朕……”李世民捂着胸口,叹道:“朕宁愿换成刀枪马匹,朕……”

    木已成舟,变了琉璃的白银也变不回去了,长孙皇后也只好劝,道:“陛下,臣妾觉得李牧说得也有点道理,若不是这偏得的钱财,陛下估计永远也不会从内帑拿钱出来做琉璃窗,李牧既然已经都做了,陛下就别心疼了,该享受的时候,也享受一下吧。”

    “唉……”李世民叹了口气,看向李牧,道:“一共就做出来一个殿的量么?”

    “其实是两个殿的量,不过……太上皇看见了,要去了一半,装修天上人间了。”

    “哎呦……”李世民又有点心疼了,若是两个殿的量,可以太极殿连同立政殿一起装修,但如今只剩下一个殿,李世民犹豫了一下,道:“皇后,还是装修立政殿吧,朕那边,等什么时候钱宽裕了再说。”

    长孙皇后忙道:“陛下,立政殿鲜有外人来,本也无所谓,还是装修太极殿。”

    “还是立政殿。”

    “陛下听臣妾的,还是太极殿。”

    夫妻二人互相谦让,李牧看着心里都有点不得劲了,要是给这两位知道,玻璃是用砂子做的,不知道会不会杀了自己。

    “陛下,皇后,不要争了,听臣一言吧。”

    李世民看向李牧:“又有什么高论了?”

    “陛下,臣琢磨着呀,不如……两仪殿如何?”

    “两仪殿?”

    “是呀!”李牧指了下两仪殿的方向,道:“陛下,两仪殿是上朝的地方,百官在那里朝见陛下,番邦使节在那里觐见陛下,这才是大唐的脸面所在啊。您试想一下,若是让番邦的使节看到我大唐的宫殿都是用琉璃做窗户,呵呵,不吓死他们?”

    “这……”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问道:“皇后以为如何?”

    长孙皇后微笑道:“好。”


………………………………

第544章 败家犯法?

    即将到卯时,两仪殿门前,百官已经列好了队,准备等时间一到,进殿上朝。就在这时,高公公笑吟吟地出现,向百官施了个礼,道:“诸公久等了,陛下有旨,今日朝议改为在太极殿进行,两仪殿要进行修缮。”

    修缮?

    众人看了眼两仪殿,没觉得有什么需要修缮的地方啊,而且怎么忽然就修缮了呢?一点消息也没有,若今日修缮,昨天怎么提都没提呢?

    魏征排在前面,距离高公公也近,忍不住问道:“高公公,陛下这是为何忽然想要修缮宫殿?这两仪殿五年前陛下登基时才大修过一次,并无十分需要维修的必要,如今国家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应该把钱节省下来,投入到百姓民生才是……”

    见魏征又要开始唠叨,高公公赶紧道:“魏公啊,这事儿您跟我说也没用。这钱不是国库出,也不是内帑出,是逐鹿侯出的。”高公公指了指身后的宫殿,道:“您瞧着没,把这些窗户,都换成透明琉璃的,啧啧……逐鹿侯这手笔啊,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全、全换成琉璃……”魏征抬头看了眼宫殿,想象了一下全都变成琉璃窗的样子,喃喃道:“这得多少钱啊!”

    高公公笑道:“所以才说逐鹿侯大手笔啊——魏公,请移步吧,逐鹿侯今儿也在,您有什么想说的,不妨直接跟他去说,跟咱家说也没用啊,您说是么?”

    “他上朝了?”魏征目光一凝,仿佛一个即将奔赴疆场的战士一样,扭身就往太极殿去了。高公公看着他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心里暗道,这等不知变通的犟种,如何能是李牧的对手啊?屡战屡败还屡败屡战,也是不容易啊!

    ……

    太极殿若论面积算,或许比两仪殿还要大一点。所谓“百官”也没有一百个人,平均上朝的人数,也就三四十个。除了三省六部的尚书等,都是有特殊的事情,才上朝的。

    “诸位爱卿平身。”

    今天‘白捡’了价值数万贯的琉璃,李世民的心情大好。他与李牧商量好了,这次装修不能说是真腊国的贡品,因为在礼部的记录上面,真腊国的使团并没有到长安,也就是说在明面上,没有这一笔账。若说是贡品,则这些钱就要归礼部处置,而不说,算是李牧私人出钱,则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巴。

    李牧一听,忍不住抱怨,早知如此,他自己就把钱留下了,烧这些琉璃做什么。李世民听到这话,心情更是愉悦,这等于是他占了李牧的便宜,就差笑出声了。

    “诸位爱卿,今日把上朝的地点改在这里,事出有因。李牧这孩子孝顺,拿出五万两白银,烧制了一批无色琉璃。这琉璃做窗通透无比,朕本心不想这么奢侈,但李牧说,身为朕的子侄,孝顺朕也是应当的,念在他一片孝心的份上,朕也就允了。他不但献给朕,还献给太上皇一份,不久之后,天上人间也会换成琉璃窗,奢侈是奢侈了一些,但是孝心可表,朕很开心,很是开心呐!”

    百官表情各异,御史中丞王境泽抬起脚便要站出来,被魏征伸手拉住了,没有让他动。

    李世民说完了话,就在留意魏征,看见了这个小动作,出声问道:“魏爱卿,王爱卿,你们两个在做什么?若有异议,但讲无妨!”

    魏征前踏一步,道:“无异议,既然是逐鹿侯自己的钱,怎么花是他的事。臣与王中丞只是觉得此举太过于奢侈了,十万贯若花在民生上,不知能救活多少饥民百姓,而琉璃毕竟是死物,有也可,没有也可,可有可无。”

    李世民的脸色登时难看了起来,他刚刚只顾着高兴,没有想到这个茬。魏征果然不愧是魏征,打蛇打七寸,说出的话比谁都噎人。李世民只好给李牧使眼色,让他出来接招。

    李牧从队列站出来,行了个礼,开口道:“陛下,方才听了魏公所说,臣真是茅塞顿开,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还请陛下斟酌。”

    又是不成熟的小建议,众人听到这个词,一阵恶心反胃。

    李世民也是一样,但他还必须得接,道:“说,什么建议。”

    “臣听魏公所言,找到了一个可以解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好方法。这个方法真的是简单易行,开万世之先河,没有别这更好的了。”

    “少说废话,赶紧说!”

    “请陛下下旨,派兵把五姓七望加上在场诸公的所有家产抄没充公,然后均分给百姓。这样一来,天下再无贫苦,岂不是大妙么?”

    “荒唐!”魏征忍不住反驳道:“抄没财产,得事出有因,你说的这些人都没有犯罪,凭什么抄没人家的财产?”

    李牧讥讽地笑了一声,道:“不凭什么,凭大义!魏公刚刚还说,我李牧拿我自己的钱给陛下换了琉璃窗户,这是奢侈浪费,不如去救几个百姓。李牧深以为然,愿意如此,但是这等高风亮节之事,不能让我一个人专美,大家读的都是圣人之书,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芸芸众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明天开始都吃糠咽菜,解救饥民,魏公以为如何?”

    “你!”魏征瞪眼睛道:“你这是强词夺理!我只是说,没有必要……”

    “我呸!”李牧猛呸一口,打断魏征的话:“老魏头!咱能别那么犟嘴么?我的钱也不是抢来的,我也是正常合理合法的赚的,我赚的钱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我就想给陛下换了琉璃窗怎么了?我有钱烧的不行啊?我没事儿还大街上撒钱玩呢,你管得着我么?我还给慈幼局捐了十万贯呢,你也捐呐?跟我玩什么道德绑架,今儿你要是敢比,那咱就玩大点,我献给国库多少,你们也都献多少!咋了,不说话啦?”

    李牧哼了一声,道:“我李牧就是财大气粗,我就是喜欢乱花钱,我能赚干嘛不花,花光了我还能赚,气不气?今儿我换了帮陛下换了琉璃窗,明天就算我砸了再重换,我开心,我有钱,我乐意,就败家,就祸害,咋了?不让啊?犯法啊?!大唐律哪一条写着不让败家?”

    连珠炮似的一番话,把魏征怼了个脸儿青,偏偏一句话反驳不得。


………………………………

第545章 反将一军

    就在众人以为李牧要‘大胜而还’的时候,只见他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一样拍了下后脑勺,道:“哎呀,魏公,要不是你提醒,我差一点忘记了,我是没犯法,不过有人可犯了法了,魏公身负修法之责,怎对此事如此拖沓啊?莫不是……”李牧故意拖长了声音,凑近魏征面前,道:“故意包庇吧?”

    “你!”

    哪有这样欺负人的,魏征瞬间热血冲头,也忘了这是什么地方了,怒视李牧,道:“这都是你算计好的!”

    “对呀!”李牧竟无耻地承认了,摊了摊手,道:“将计就计么,我的好徒儿没跟你说么?”说着,李牧的脸冷了下来,道:“自己蠢,怪谁?做了错事,不思悔改,还想反过来摆一道,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脑子!你们当我这些天都在闲着?实话告诉你,如今牛进达与李道宗二位大将军的人马,已经把消息散布到了千里之外,陛下的罪己诏也已经公昭天下。门阀行刺,门阀犯法,门阀侵占田地,门阀奴役乡民,天下之罪,门阀十占其七,如今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不,只有一个选择,放弃你们愚蠢至极的妄想,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遵从陛下的旨意,顺者昌,逆者亡!这六个字,能听懂吗?”

    百官中八成都出身门阀大姓,见李牧如此猖狂,纷纷喧闹了起来。高公公瞧着事态要往严重的方向走,用眼神询问李世民要不要阻止,李世民却摆了摆手,他最喜欢的就是李牧这副猖狂的样子,而且越来越喜欢。其实李牧已经改了很多了,现在的他,远比刚来长安的时候,任谁撩拨一下就炸的脾气好得多了。他现在,唯有在有必胜的把握的时候才会猖狂,平日里都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他现在的态度如此狂傲,表明他有必胜之把握,这就是最后一击,逼迫魏征表态了。

    “李牧,去岁征战突厥,几乎耗尽了国力,如今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你偏偏挑起矛盾,你是恨天下安宁太久么!”

    “我听不懂魏公你的话!”李牧毫不留情地驳斥道:“我只知道,山东粮商肆意涨价,没有把陛下放在眼中。我只知道五姓七望中的六个都出了刺客,害得陛下流血!我只知道,面对违反大唐律的事件,平日里喊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诸公,一个个都在拖延,找借口。对待陛下,事事严苛,对待自己,却处处宽容?牧年幼无知,不懂这双重标准来源于何处?法者,道德之准绳也!道德,人之所以为人也!合着在魏公等人眼中,法是规范帝王的,而不是规范门阀的?那要法何用?”

    “我请陛下让魏公主持修法,就是想让魏公明白,法之所以为法,是因为它规范了这个国家所有人的言行,上至天子下至黎民,无人可以违背大唐律!庶民也,王侯也,勋贵也,门阀也!一时之安宁,若埋下了隐患,实乃不智。我以为,应用最锋利之利刃,割开皮肤,挖出腐肉,一时之痛,换来一世安宁,刮骨疗毒,此乃正道也!”

    “刀,非李牧之刀,也非陛下之刀。今时今日所用之刀,正是那日刺客刺向陛下之利刃,咎由自取四个字,魏公可会写么?”

    魏征抿着嘴看着李牧,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过了一会儿,魏征转身向李世民跪下,从袖子里拿出一道折子,双手呈上,道:“陛下,山东三望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