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技师-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氏目光短浅,以此为凭,炫耀自己的厉害,李世民也有过几分耳闻,但他也没说什么,权当是看在房玄龄的面子了。
卢氏在丫鬟的伺候下,换好了诰命服饰,提着一股气,气势汹汹便来到了前院大堂。走到门口,正要推门而入,听到里头的谈话声,卢氏微微蹙眉,在门口站住了,没有进去。
“……房相,寒暄也寒暄过了,为了节省时间,我就开诚布公了。这次我来叨扰,除了拜年之外呢,还有一件事要跟房相说起。近日,房相想必也听说了,最近粮价上涨的事情。房相身为宰辅,自然是明白,民以食为天,粮价关乎社稷。若是天灾人祸,也就罢了,去岁没有大灾,粮价却徒然上涨,这件事的背后,必有人捣鬼!”
房玄龄点头,道:“此事确实不正常。”
“陛下震怒啊!”李牧站了起来,怒气冲冲:“房相,你说怎么会有人枉顾法度至此呢?牧虽年幼,但这基本的道理,也还是明白的,百姓不可欺,黎民不可辱啊!”
房玄龄瞅着李牧,心中暗道,什么叫人才,这就是人才啊!若不是提前知道,这是演给妻子看的一场戏,房玄龄都要以为李牧说的是真心话了。
李牧已经入戏了,哪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按着心里的剧本,道:“陛下把这件事交给了我,我自然是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派出锦衣卫,调查了此事。事情并不难查,半天的时间,脉络已经清楚了。此事背后捣鬼者,乃是以范阳卢氏和荥阳郑氏为首的山东士族。他们不甘心陛下对他们的惩罚,妄图操控粮价,威胁陛下,威胁朝廷。如此胆大包天,与造反何异?”
卢氏躲在门外,听到“造反”两个字,心登时提到了嗓子眼!
山东士族对李世民的不满人尽皆知,但要说达到了造反的程度,却也是没有的。原因么,很简单,不敢。
当年山东士族,为了自己的私利,支持地方豪强试图拥兵自立。一时间诞生了多少的豪杰,最后怎么样?还不是尽数被消灭了?而且消灭他们的还不是战无不胜的天策上将李世民,只是不以武力见长,手中也没有多少良将的李建成。
换成李世民亲自去,以李世民当时的作战风格,山东士族现在能否存在都是两说。
所以时至今日,山东士族对李世民的反对,永远都控制在嘴上,而不会真个行动。因为他们心里头清楚,没有一个如当年李世民一般众人归心的人带领,山东士族再强大,也不过就是一盘散沙而已。
李世民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直也没把山东士族真正当回事儿,只是觉得烦人罢了。
但如果李世民真的认为山东士族会造反,那事情可就大了。李世民是皇帝,初唐又是将星济济的年代,刚又大胜了突厥,士气正旺。可谓是雄兵百万,猛将千员。反观山东士族,有粮无兵,几百个守护庄子的乡勇,在大唐铁骑面前有当得上什么用处。他们就像一群面对饿狼的肥羊,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事关范阳本家,卢氏如何能不紧张。有心推门进去,却又担心她进去了,李牧会碍于她在旁边而不继续说,只好继续等在门口,等着听李牧接下来说什么。
“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汇报给了陛下。陛下听了之后,非常的生气。当即便要下令,把涉事的粮贩共计三十余人,全都抓起来斩首,以儆效尤!”
房玄龄在旁看的是叹为观止。作为大唐的宰相,若是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要一次性斩首三十余人,他不可能不知道的。这件事肯定是没有的,但绝就绝在这儿了,李牧能把没有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真是太绝了!
忽然,房玄龄看到李牧递过来的眼神,急忙收起看戏的神态,叹了口气,道:“这些粮贩虽然有罪,但一次斩杀这么多人,也实在是有点……陛下曾立志做一个明君,此举对陛下的声名怕是有损啊!”
“是呀,是呀!”李牧跺脚道:“我也是这样想,房相与我,所见略同啊!”
房玄龄差点没憋过气去,饱读诗书如他,怎么会没读过《三国志》,英雄所见略同,语出《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这是一句英雄惜英雄的话,话是没什么毛病,但被李牧说出来,总有一种把俩人拉到了同一水平的感觉。
房玄龄听得是十分的不舒服,但此时有求于李牧,也不能说什么,只能赔笑含混过去。
“……我当时就跟陛下说了。陛下,您糊涂啊!为了荥阳郑氏,范阳卢氏这一群牛马,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何苦来哉呢?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那都是一些什么玩意,那就是乡野村夫,泼皮无赖,尤其是那个什么狗屁大儒,圣人的经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都是些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陛下您跟这些人,犯得着较真么?这就如同对牛弹琴,恁地丢了身份!”
这一顿好骂,不但门外的卢氏听不下去,就连房玄龄也有点听不下去了。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那是五姓七望之一,千年的门阀。早在三朝之前,人家就有响当当的名号。祖上随便提起一个来,都是当代的名士。
怎么到了李牧的嘴里,就成了牛马、村夫、无赖了呢?
房玄龄担心夫人爆炸,赶紧往回找补,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既称大儒,必定是有本事的,不可妄言,不可妄言啊。”
“妄言?”李牧冷笑一声,道:“圣人教他们忠君,他们忠么?圣人教他们爱民,他们爱么?他们若是爱民,也不会哄抬粮价,让百姓买不起米了!我骂他们怎么了,我骂他们,他们还得谢我,要不是我拦着,此时他们已经人头落地了!”
房玄龄可算是见识李牧这张利嘴了,担心引出更多的话来,只好附和:“对,你说得对,他们得谢谢你。”
“我乃君子也,岂能跟他们混为一谈,他们的谢,我可不受。”李牧一脸傲娇,道:“经过我的劝说,陛下答应不斩他们。限时三日,让他们把粮价降回去,并承担一切损失。同时每个人罚五百贯,用来救济孤儿流民。”
说道这里,李牧深吸了一口气,赞叹道:“陛下之胸襟如四海,真是我等学习的楷模啊!房相,你我身为人臣,能在这样的陛下领导之下,真是……真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房玄龄已经懒得说什么了,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但是!”李牧忽然来了个大喘气,吓得房玄龄心里一哆嗦,暗道你就不能一口气说完么,这一惊一乍的,谁受得了啊!
“陛下爱民如子,对这些不懂事的商贩,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罚过酒算了。但是朝堂中的蛀虫,却不能这么轻易算了。身为朝中大臣,却心不在朝堂,而在于私利,这样的人,必须得找出来,除掉!”
李牧余光扫了眼门口,继续道:“陛下的意思是诛杀吃里扒外的奸臣,杀鸡儆猴,让某一些人,涨涨记性!这也是我今日来找房相的目的,这件事情,与房相多少有点关系。”
房玄龄听到李牧这样说,真有些糊涂弄不清楚真假了,心里头不禁加了小心,道:“与我,能有什么干系啊?”
“卢照龄此人,与房相有亲吧?”
房玄龄有点蒙住,喃喃道:“老夫不记得有亲呐……”
这时,卢氏实在是忍不住,走进了大堂,道:“公爷,您糊涂了,有亲。虽来往不多,但卢照龄与我同是范阳卢氏出身,算起来是我的堂弟。”
房玄龄其实是装出来的,朝中的官员,他哪个不知道。见卢氏忍不住出来了,他偷偷对李牧使了个眼色,介绍道:“李牧啊,这位是我的夫人。夫人呐,这位便是如今大唐第一俊才,逐鹿侯李牧。看看,是不是一表人才?”
卢氏恨李牧入骨,听到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但由于担忧范阳卢氏的安危,只得挤出一丝笑容,道:“逐鹿侯能被陛下委以重任,如何能不是人才?老妪我听说逐鹿侯来了,特意换了诰命衣裳来见,不敢有丝毫怠慢。”
李牧拱手见礼,笑盈盈道:“小子见过诰命夫人,夫人这身衣裳可真是漂亮,是几品诰命来着?”
“夫封从一品国公,自是从一品诰命。”
“哦!”李牧恍然大悟,道:“原来是沾了房相的光,我道怎么比我夫人的衣裳漂亮呢,原来如此。我不比房相,只是区区从三品军侯而已,所以我的夫人啊,也只是从三品的诰命,说起来,也是对不住我的夫人啊。”
卢氏的脸色登时难看了起来,她岂能听不出,李牧话语中的嘲讽之意?他是在说,卢氏的一切荣耀,都来自于房玄龄,没了房玄龄,她什么也不是,就算是从一品的诰命,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房玄龄在旁边胆战心惊地看着,生怕夫人原地爆炸撒泼。但让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卢氏的脸色从难看到更难看,再然后竟然渐渐平复了下来。
“方才在门口,听到逐鹿侯谈及范阳卢氏,范阳卢氏是我的娘家,因此颇有几分担忧,还望侯爷不吝赐教,陛下对我这堂弟,是如何处置法?”
“杀!”
李牧笑眯眯地说出这个字,更让卢氏胆寒。她从李牧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满不在乎,仿佛杀一个人对他来说,如同杀鸡一样简单。
卢氏不甘心道:“只杀他一个?”
“陛下仁慈,自然是只诛首恶了。”李牧笑道:“谁让他是民部侍郎呢?居其位而不谋其政,能管而不管,坐视粮价上涨,这样尸位素餐之人,死有余辜不是么?难道您觉着,他不当死么?”
没等卢氏说话,李牧又道:“他要是不当死啊,那死的人可就多喽。我相信卢侍郎是个轻生重义之人,若他知道死了他一个,可保数十人,想必他也是愿意甘心赴死的吧?”
“您说呢?”
………………………………
第463章 远来的商队
看着李牧笑嘻嘻的模样,卢氏觉得很憋闷。这是她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她是范阳卢氏的嫡长房出身,从小过得就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因是女儿身,家中长辈对她也没有什么要求和苛待。家里的下人见到她更是规规矩矩,生怕惹怒了她遭到横祸。嫁给了房玄龄之后,房玄龄对她礼遇有加,不止是因为爱意,更重要的是开罪不起她背后的家族。
即便现在范阳卢氏的影响力渐弱,但在李世民还没登基之前,李建成做太子的时候,房玄龄作为李建成的眼中钉,得以保全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是范阳卢氏的女婿!
房玄龄不是薄情寡恩之人,他记着这份恩情,所以对卢氏百般忍让。房遗爱和房遗直俩兄弟就更不必说了,他们见到卢氏大气都不敢喘。加上因“吃醋”一事斗过了李世民,卢氏的膨胀便无可抑制了。
吃瘪,还是头一次。且还是在年纪这么小的人面前吃瘪,更让卢氏挂不住脸。
就在她怒火中烧,马上就要爆发出来的时候,李牧突然笑了。
“干嘛这么严肃啊!开个小玩笑啦!”李牧呵呵笑道:“刚才说的事情,那是轮到别人身上。换成了别人,杀了也就杀了。但是卢侍郎不一样啊,谁让他有个好堂姐,他的好堂姐还嫁了一个好宰相——陛下身边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人臣之楷模,房相呢!”
卢氏摸不着头脑,看向李牧,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您还不明白?”李牧来到房玄龄身旁,道:“房相料事如神,他得知此事,都没有调查,就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也预料到了事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所以房相便派房遗爱来找我,说要在我的身边某个差事。”
“随后事情发生,又借房遗爱之口,告知卢照龄与您的关系。我以房相为楷模,见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如何能不给房相一个面子呢?但是陛下震怒,我又能如何?我是好说歹说,总算是求得陛下网开一面。以我的官声作保,留下了卢侍郎的小命儿。陛下是好不生气啊!他问我,此次若不杀一儆百,若山东士族再犯又当如何?我对陛下说,可设一衙司,专门负责巡查,这个衙司隶属在锦衣卫的麾下,号城管大队,由您的儿子房遗爱来担任六品队正。”
房玄龄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心中纳闷,我要是真有这么厉害,我就是孔明在世了,这也说得太玄乎了。忽然瞥见卢氏看过来,赶紧摆出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错开了视线。
“说着话,今天就是约定的三天的最后一天了。我与房遗爱说好,三日之内,必须把这个城管大队给建立起来,若是做不到,陛下若不问起,也就罢了,若问起啊,我也没办法,只能是大开杀戒了。”
李牧说着又叹息,皱眉道:“要不老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我这不是当着您的面说您儿子不是,可是他也太不把皇命当回事了。三天马上就过去了,我连他的人都找不见。唉,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才来府上叨扰。尊夫人,房遗爱在家么?若是不在啊,您知道在哪么?他能不能办,给我句话,要实在是不行啊,我还赶着回陛下那儿回报,赶紧出动禁军,抓人杀头吧!”
卢氏被李牧这一通连消带打下来,大脑基本上已经是浆糊了,她呆呆地看向房玄龄,问道:“公爷,此事确实么?你怎么没跟我说起过?”
李牧赶忙给房玄龄递眼色,房玄龄也是老奸巨猾之辈,会意颔首,轻咳一声,道:“夫人呐,你的性子,我还不知么?怕你着急上火,怕你睡不着觉,这才跟儿子商量,防患于未然,尽可能保全你的娘家人。谁知你……唉,我倒是没什么,只是遗爱他,颇受了些委屈啊!”
卢氏也觉得过意不去,喃喃道:“这孩子也是,怎么不吭声呢。”
房玄龄适时道:“那孩子孝顺,怎敢忤逆你啊!”
李牧在旁边听着,早已经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了,但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懵道:“二位所言何意?房遗爱现在哪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得告诉我啊,陛下那边还等我的话呢?明日若城管大队不能巡查,卢侍郎的小命可就悬了,人命关天,可不能怠慢呐!”
卢氏赶忙道:“逐鹿侯勿怪,老妪见识浅薄,还以为——唉,罢了,休提,我这就去叫遗爱出来。只是堂弟的性命,还请侯爷维护啊!”
“这……”李牧为难道:“不敢欺瞒您,卢侍郎已为陛下所恶,就算躲过了这次,往后也是不好说。若想要稳妥,小子拙见,还是辞官还乡得好,否则——”李牧话没有说尽,又笑了,道:“我只是一个建议,您也不必太当真,毕竟我与山东士族关系不算好,若是一番好意被当成了另有目的,我可是有点冤了。我做我的事情,您想您的主意,只是隐患我已经明说了,他日若出了事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卢氏抿了抿嘴,颇觉得有几分无力感,叹了口气,道:“老身明白了,多谢逐鹿侯。”
“您客气了,还请快些把房遗爱叫出来,事情紧急,可怠慢不得啊。”
卢氏颔首,转身走出大堂回了后宅。房玄龄跟了几步,在门口目送卢氏走远,回头看向李牧,半天没言语。李牧悠哉喝茶,见房玄龄愣愣地看着自己,不由笑了,放下茶盏,道:“房相何故这样看我?”
“你小子……刚才你说的事情,到底是真还是假,陛下真动怒了么?”
李牧笑道:“自然都是假的啊,不是你让我编瞎话骗你夫人么?刚说的话就忘了呀?”
“真的全是假话?”
李牧眯起了眼睛,道:“我这个人呐,胡言乱语惯了。真真假假也就那么回事儿,您要相信我的人品,还是真话时候多,假话时候少。”
房玄龄抿嘴不语,忽然也笑了,道:“老了啊,老了!后生可畏吾衰矣!”
说罢,俩人齐声大笑,笑过之后,一齐喝茶,颇有几分默契的样子。
……
从梁国公府出来,房遗爱背了一个包袱,里头是换洗的新衣裳。走出坊门口,房遗爱终于是忍不住,开口道:“多谢了。”
李牧回头瞅了眼,道:“谢什么?”
“我娘她……对不住了。”
李牧笑了起来:“这有什么,妇道人家,想法多一点,也是正常的。你见过我老丈人么?他以前——哎呀,罢了罢了,不嚼舌根了。总之这回我把你救出来了,你就好好去做事情。我还没问你啊,人你招得怎么样了?可别一个人没招到,我可丢不起人。”
“人都找的差不多了,平日里我的那些玩伴——”房遗爱瞅了眼李思文,声音低了一点,道:“李思文也都认得,都是熟人。”
李思文一愣,旋即明白,大怒道:“大哥,我知道都是些什么人了。他们都是我的仇人,我在长安时,他们都揍我!”
没等李牧说话,独孤九接过了话去,冷冷道:“挨揍了还这么大声,我要是你,我就不提,没脸!”
“我干嘛不提啊!”李思文理直气壮道:“当时我一个人,跟他们一群人打,我能不挨揍吗?我当时要是有我大哥,大哥再带着大个儿,还有你,咱们四个一起上,挨揍的就是他们了!”
独孤九翻了个大白眼,道:“我可不跟你们这些小孩动手!”
“嗨呀,你说谁是小孩,我比你还大一岁呢!”
房遗爱赶紧拉着李思文,道:“小点声,你打不过他,心里没数么?”
“我、我我……”李思文嘴巴嚅嗫了几下,还是识相地闭上了,确实打不过,嘴巴再硬也不是对手。
“好啦,吵什么啊。”李牧翻身上马,道:“那个,小爱呀,你去把人都叫上,让他们都来京东集,我要洗洗脑、啊那个……传达一下精神,顺便请大家吃个饭,往后加入了锦衣卫,大家可就是袍泽了,以前的过节就算了吧,以后谁要是再胡闹,可就是军法从事了,懂吗?”
房遗爱点点头,道:“我明白。”
“走了!”
李牧喊一声,三人调拨马头,先一步回京东集去了。而房遗爱,则背着包袱,到各家通知去了。
……
李牧带着李思文和独孤九回到京东集,离着老远,就觉得有些奇怪。京东集现在虽然比原来人气旺了一点,但相比东西两市,人还是相对来说很少。但是今儿是怎么了?大车小辆的都把坊门堵住了,哪里来的商队?
“欸?”
凑近了一点,李思文忽然奇怪出声,又凑近了一点,李思文忽然笑了起来,加快了速度凑了上去。
李牧和独孤九赶紧跟着,李牧喊道:“怎么个事儿?你认识这些人啊?”
“大哥,这是定襄的商队!全都是我的人!你快来,给你看我为你准备的礼物!”
………………………………
第464章 发横财
“王大哥!”
进了坊门,李牧一眼就看到了正要往外走的王虎,从马上下来,笑着打了声招呼。王虎赶紧还礼,他打量李牧的气度,已与他临走之时,大不相同了。他随李思文走的时候,李牧才来长安城不久,虽然已经是侯爵,但其思维与地位,还没有完全的匹配,没有身居高位者的从容与气质。
王虎与之来往,还当他是在定襄做县丞时的李牧,还未意识到尊卑。
但此时的李牧,已经习惯了侯爵的身份。且他这段时间做的事情,或通过商贾之口,或见于李思文与他的信件,都传到了定襄。王虎自然是知道,李牧在长安城,如今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
十七岁的从三品,古往今来,也就只有十二岁拜相的甘罗可与之比拟了吧。此时李牧的气度,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王虎只是李绩的亲兵,如何敢当这一声“王大哥?”
“侯爷折煞我也,叫我王虎即可,不敢当一声大哥。”
李牧笑道:“王大哥怎么还疏远了,无论我身居何位,咱们都是在定襄城同生共死过的兄弟,怎么就当不得了,以后切莫提这样的话了。”
王虎见李牧不似作伪,只好应下这一声,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感慨。
他是见过李牧落魄的样子的,当初在定襄城,李牧做县丞,带着一群流民修葺城墙,每天早出晚归,定襄毗邻沙漠草原,风沙极大,每日都弄得灰头土脸。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年轻人,短短十个月不到,竟然已经是从三品的高位了。
“王大哥,你们这是刚到?怎么不歇歇脚,你随我来,今日我请客,咱们不醉无归!”
“不不不。”王虎缓过神来,连连摆手,道:“酒今日就不喝了,我尚有老母在堂,这许多日子不在身边伺候,已经是大不孝了。如今回来了,自然要先陪伴母亲,还望侯爷能体谅则个。”
“哦,既是孝心,我不便阻拦,反正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走,以后再聚也是一样。”说着,李牧把手里的缰绳递给王虎,道:“走路太慢,骑马去吧。”
王虎归心似箭,也没有客气,道了声谢,翻身上马走了。
李牧目送一段,回过头,忽然面前出现一个全身披挂的小将,好一个英姿飒爽。李牧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道:“来者何人?”
“姐夫,是我啊,我是根生!”
“根生?”李牧上下打量了一下,蹙眉道:“你是根生?怎么长这么高了,还壮了,哎哟哟,都长胡子啦!”李牧摸了下自己一根毛都没有的下巴,多少有点没底气,含混不清道:“挺好,没少胳膊没缺腿儿。见过父母没呐?见过你姐姐没呐?”
“见过啦!专门在这儿等你的!”白根生的性格,比走的时候,要开朗得多了。不像从前那般憨傻,多了几分机灵。忽然他看到了李牧身后戴着面具的独孤九,微微蹙眉,道:“姐夫,这是……”
“这是我的义弟,你没见过他。他叫独孤九,也是你的哥哥。”
“哦。”白根生笑了笑,抱拳道:“白起见过哥哥。”
独孤九下意识回礼,被李牧挡了一下。李牧皱眉看着白根生,道:“小子,怎么走了几个月,名儿都改了?你不是白根生么,怎么改叫白起了?你知道谁是白起么?这个名儿是随便叫的?”
“姐夫,白根生这名字太像村夫了。我如今已经是队正了,我们将军说了,我的未来不可限量。早晚有一日,我也能成大将军。你不要小瞧人,我这几个月可是看了不少书,我当然知道白起是谁,我就是要做这样的大将军。以后不要叫我根生,我改名叫白起了,我爹都同意了的。再说,我姐不是都改名了么,凭什么她能改名,我就不能改名,我就要改!”
“哎呦喂!”李牧抬手就是一巴掌,扇在了白根生的后脑勺,骂道:“真是出息了啊,敢跟你姐夫顶嘴了?还拿你姐说事儿,你跟你姐能比吗?你姐嫁了个好夫君,她的好夫君我御赐从三品军侯,为她挣下从三品的诰命,这才改了名字。但就算是改了,在家里不还叫巧巧呢么?你小子一个没品没级的队正,芝麻大点儿的小官儿,还摆上谱了!你来跟我说说,哪个将军看出你未来不可限量了?我倒要看看是哪个瞎子竟能混上将军了!”
“是我呀!”李思文颠颠跑了过来,手里还抱着一个珠光宝气的皇冠,笑嘻嘻道:“大哥,我可不就是根生口中的将军么?你忘了,定襄是我的领地,我就是折冲都尉将军啊。我也没说错,他的姐夫是李牧,那自然不可限量啊,哈哈……”见李牧面色有变,李思文赶紧打岔,把话题转移到了皇冠上面,道:“大哥你看这个冠冕如何?不错吧?你猜猜,我是从哪儿搞来的?”
李牧结果皇冠看了看,没看出什么来路,不过看上面的宝石个头都不小,料想价值肯定不菲,道:“猜不出,哪儿来的?”
“大哥,说了你可别羡慕我。”李思文忍不住嘴角上扬,嘚瑟道:“我虽没你本事,但我有一样还行,我的运气好呀。我不是另盖新城了么,盖新城是不是得挖地基?挖地基的时候,你猜怎么着,我挖出来一个墓穴!这个皇冠,就是我从墓穴挖出来的,你看这宝石,能值不少钱吧?”
李牧听到这话,手一哆嗦,皇冠掉在了地上,哭笑不得道:“你、你小子可真是……刨坟掘墓啊你?缺不缺德?”
“我可不是故意的啊!”李思文赶忙辩解,道:“谁让它在我新城底下了,我还没嫌晦气呢!”他弯腰把皇冠捡起来,擦掉上头的尘土,道:“我猜这肯定是从前某个突厥的首领,在咱们中原抢走的东西,陪葬在了他的墓穴里。过了不知多少年,落到了我李思文的手上,这也算是物归原主了。我把这些财宝挖出来,换成粮食再运回定襄,养活那些流民百姓,难道不比在地底下埋着好么?”
这话李牧还真没办法否定,李思文同志的觉悟还是很高的。只是苦了这个墓主人,死了不知多少年,还让人刨出来了,攒了一辈子的财宝被洗劫一空,而且这劫匪还没有一丝的愧疚,说起来多少有点可怜。
李牧蹭了蹭鼻子,问道:“你给人家埋上没有啊,挖了人家的墓,再不给埋了,可有点不仗义了。”
“埋了埋了,我能差事儿么、”李思文一本正经道:“流民里头有个人以前是突厥人的法师,我叫他处理,他按照突厥人的习俗,火葬了。”
“……”李牧已经不想说什么了,抿了抿嘴,问道:“然后呢?”
“一半撒向天空,一半撒向河流了呀。”
得嘞,不但是刨坟掘墓,还顺带手挫骨扬灰了。
李牧瞬间有点头疼,这真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兄弟么?怎能没人性至此啊!李牧叹息一声,勾住李思文的肩膀,问道:“挖出来多少财宝,快带我去看看。”
独孤九听到这话,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听刚才说话的意思,他还以为李牧得训斥李思文几句,谁想到竟然是这样!他现在有点明白,为啥李牧把李思文当最好的兄弟了,敢情俩人就是一丘之貉!李思文这厮虽然没心没肺,但他胆大包天的时候,活脱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李牧,区别就在于,李牧是心里有底才去干,而李思文是上了头就干,根本不考虑有底没底。但俩人无耻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的。
白根生跟在后头,听到独孤九的叹气声,嘿嘿笑了,道:“哥哥,习惯就好,我们将军在定襄的时候,比现在还不要脸,在这里他已经收敛很多了。”
独孤九呆道:“为何?”
“因为我姐夫是最不要脸的啊,他都是跟我姐夫学的。”
“……”独孤九已经彻底无语,不想说话了。
来到凤求凰的后院儿,李牧算是开了眼界了。打开一箱子,金银财宝,再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