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技师-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是一个充满梦想的熊孩子啊!
李崇义今年也十三四岁了,他大概也能了解到一点河间郡王府目前面临的状况。对于自己的未来,已经有所感应。他的梦想是做一名大将军,谁会愿意放弃梦想呢?就算明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为之努力挣扎一下,是所有人都会有的反应。
今天李崇义便是偷偷跑出来的。他没有找父亲请示,并不是怕被拒绝,而是不忍看父亲为难。而且,这个时间,就算他想请示,也请示不到,李孝恭还没醒酒。
李牧来到李崇义跟前,抿嘴想了一下,道:“小老弟,你记住一句话,大哥永远是大哥,你用不着激我,这件事我给你摆平。不过报名你还是别报了,这些职司没有适合你的……你去找你哥,就说我的意思,先做个锦衣卫吧。”
“真的?”李崇义瞪大了一双牛眼,他的真正目标就是锦衣卫,来报名不过是担心李牧不肯帮忙,打算先混进内务府,慢慢再想办法。没有想到,竟然省去了麻烦,直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李崇义自是喜不自胜,恨不得给李牧磕个头,紧紧地抱住李牧嗷嗷叫,李牧把他推开,又踹了一脚,小伙子也不生气,骑上马去寻大个儿去了。
打发走了熊孩子,李牧来到报名处的桌子旁,看了眼魏璎珞面前的账本,问道:“多少人了?”
魏璎珞翻了翻前面,答道:“已经有一百二十四个人了。”
“好,二百人截止,人数太多,像是咱们诈骗一样。五进一,淘汰率还是比科举低很多,这样也算是给他们留面子了。”
魏璎珞点点头,珍珠脆声喊道:“还有八十六个名额,报名的人抓紧啊,注意排队,插队可是要取消资格的!”顿时队伍后方传出一阵骚乱,众人赶忙算自己是排多少,幸好时候尚早,就算是队伍末尾的人,也在名额以内,不过也没有多少空位了。
李牧也在数人数,看队伍的长度,约莫一个半时辰后,二百名额就能满了。李牧想了想,低头对魏璎珞说道:“等会二百个名额满了,若是还有人想报名。你看看人数多少,若是人少,便说报名截止。若是人多,超过百人,你便说是我的意思,再加一百人名额,不过报名费要翻倍。”
真黑啊!
魏璎珞心里嘀咕,嘴上却不敢说,点头应承下来。见李牧转身溜达走了,珍珠忍不住小声道:“小姐,侯爷也太黑了。每人一百贯,二百人就是两万贯。若是等会报名费翻倍,又是两万贯。一点承诺都没有,就收人家的钱,当不上官还不给退,这……”
“不要乱说话。”魏璎珞头也不抬,道:“侯爷虽然是在坑钱,但坑在明面上,这些人若不是利欲熏心,他们也不会来送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被坑也是活该。”说完了,没听到珍珠的回应,魏璎珞不由皱眉,抬头道:“珍珠,你怎么不说话——爹?”
魏征尴尬地站在魏璎珞面前,他正好听到了女儿的话,老脸通红,只好故意装作没听到的样子,板着脸道:“给这两位报个名。”
魏璎珞侧了下头,看到魏征身后站着两个人,约莫都是二十五六岁上下,神色有些倨傲,似乎有些不耐烦的样子,心里便是一突,她跟李牧这么久了,太了解李牧的性格,且不论这二人的才干,便是这种态度,在李牧的面前就肯定通不过。
魏征见魏璎珞犹豫,以为她在担心李牧不允许山东出身的人报名,道:“我已经跟李牧打了招呼了,钱也带来了,你帮他们做个登记。”
“爹爹……”魏璎珞咬了下嘴唇,道:“需要排队的。”
“我们排队了!”魏征身后一人说道,他打量了魏璎珞一下,道:“你便是魏世伯的女儿么?哼,你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真是难以想象,魏世伯竟有你这样的女儿!”
“我家小姐怎么啦?”珍珠不服气道:“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对我家小姐指手画脚?”
“我跟你一个丫鬟说不着话,恁地失了身份。”
“你、你好无礼!”珍珠气得跺脚,便要去寻李牧。魏璎珞拉住了她,道:“侯爷事情忙,不要给他添麻烦,既然是排队,就按照规矩登记上吧,珍珠啊,收钱。”
说罢低头登记,在登记簿上写下了二人的名字,出身,以及擅长和目标。
这二人一个报名专利局,一个报名工商局,都是内务府炙手可热的部门。这段时间里,魏璎珞一直跟在李牧身边,对专利局和工商局是干什么的,知道得一清二楚。她看到这二人报考这两个部门,便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了。抬头看看自己的亲爹,魏璎珞在心里叹了口气。她知道魏征是不会听她劝的,但是在李牧的地盘上打主意,怎么可能成功呢?魏璎珞实在是不忍看到自己的亲爹再一次受挫的模样啊!
正在她要跟自己的老爹说一下的时候,魏征已经转身走了。魏璎珞叹了口气,继续接待下一个报名者了。这时一个传旨的太监骑马来到,他往这边瞧了眼,便匆匆进了门,不一会儿,李牧随着传旨太监从工部出来。看到魏璎珞,嘱咐了一句自己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让她告诉报名完成的人,回家等消息就好。
魏璎珞答应下来,李牧已经走远了。
……
传旨太监来得如此急,自然是因为李世民有旨意。李牧心里还在纳闷,能有多要紧的事情这么匆忙。而且他很奇怪,就算有要紧的事情,也找不到他的头上吧,长孙无忌等人是干嘛吃的?还嫌自己不够忙么?
或者,是因为自己闯了祸了?
心中惴惴来到太极殿,高公公帮他推开殿门,没有跟着一起进去。李牧心里便是咯噔一声,看样子今天李世民的心情不是很好啊。
李牧深吸了口气,硬着头皮躬身施礼,道:“陛下,臣来了。”
“来了。”李世民的声音传过来,李牧偷偷抬头,顿时表情变得十分精彩。只见地面上铺着一副巨大的地图,李世民光着脚蹲在地图上,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过来。”李世民招招手,李牧抬脚刚要踩,忽然犹豫了一下,也把靴子给脱了。
“你看这幅地图,是青雀前日绘制好送给朕的。如何?”
“唔……”李牧看了眼这副巨大的地图,说句实在话,由于他前世见过电脑绘制的更加精准无误差的地图,看这副手绘而且比例尺乱七八糟的地图,实在是有点——不好形容,但看李世民这一脸嘚瑟的样子,这副地图在这个时代应该是非常不错了。
李牧重重点头,道:“陛下,此图乃臣平生所仅见,让臣叹为观止。”
“也把朕吓了一跳,真是没有想到,青雀还有这样的才能。”李世民得意地夸了自己儿子一句,又道:“不过今日朕找你来,可不是为了吹捧青雀。你看这里、”李世民在图上点了一下,道:“朕若把突利的部族放在这里,你觉得如何?”
眼前这副地图,跟李牧记忆中的地图,一个也对不上。李牧心里暗道,这我哪看得懂啊。但他又不想表现出一副无知的样子,偷瞄了一眼李世民的神色,含糊道:“应该是可以。”
李世民只当李牧是看懂了,道:“朕也是这样觉得,不过李牧啊,你可知朕为何要这样安排?”
怎么总是问这种奇怪的问题啊!
李牧心里腹诽连连,表面却一本正经说着废话,道:“陛下圣心独断,臣怎敢胡乱揣测呢?”
“什么圣心独断。”李世民站起身,直了一下腰,道:“这不是朕的谋划,都是克明的遗策。只是克明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年仅二十九的突利竟然死了——此人着实可恨,朕在北面的谋划,险些被他全盘倾覆!”
原来是杜如晦的计策,果然是人的名树的影,不简单啊!
李牧仔细去看地图,想要读懂地图上的内容,但是无奈他实在是看不明白,只好宣告放弃。
李世民把李牧找来,似乎就是想找一个倾诉者,不等李牧问,他便自说自话了起来。
“克明早就算到,东突厥覆灭之后,西突厥失去牵制,必然会有所行动。因此早早定下计策,你可知是什么计策?”
李牧:“……”
这叫什么问题啊,我又不是杜如晦,他写奏折的时候我也没看见,这个问题好弱智的啊!
“克明的计策便是,全其部落,以实空虚之地,将突厥降众转移安置在幽州到灵州一带;分突利故地设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再分为六州,让原来被颉利欺压的部族过来。这样不仅减小了隐患,而且也可以防备北方越来越强大的薛延陀。”
“一旦战事起,还能作为缓冲。给大唐留出准备的空间,此计大善,也唯有克明,能够想出来啊!”
………………………………
第396章 用你的钱办你的事
李牧实在是没有搞懂李世民跟自己说这些的意义是什么,在他的意识中,这些都是与他无关的事情。而且李世民之前也说过,不希望他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
李牧心思急转,抿了抿嘴,道:“陛下,这些臣都听不懂啊。您要是没有别的事情,臣想告退,内务府那边还有事呢。”
“还跟朕装傻充愣?”
“啊?”李牧心里头打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奸情还是被发现了吗?
李牧咽了口吐沫,咧嘴挤出一丝笑,道:“陛、陛下?什么装傻充愣,臣、实在是不明白啊。”
李世民一副十拿九稳的样子,道:“高昌世子的事情,你当朕看不出么?辅机说得那些话,都是你教他说的吧?辅机已经对朕坦诚相告了,你还要狡辩吗?”
李牧长出了口气,心里暗道,这样早晚得被吓死。赶紧挤出一个羞涩的笑,挠挠头道:“唉……果然还是骗不了陛下啊,好吧,事到如今,臣唯有承认了。没错,是我给国舅爷出的主意。不过臣真不是因为收了那点钱才——”
“你的心思,朕岂能不知晓。”李世民摆手打断李牧的话,道:“朕不是在怪你,而是在反省。朕本以为你还年幼,眼界、见识、资历都还浅,打算让你韬光养晦几年,不想让你过早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但却忽略了,你与常人不一样。”
李世民看着李牧,道:“你成长得很快,超过朕的预期。高昌之事,你的见解很独到。也唯有你,才会从生意的角度去思考事情。这是朕与满朝文武,都想不到的地方。经过这件事,朕思虑了很久,觉得可以适当让你参与一些事情,权当是提前历练。毕竟你现在也身居从三品的高位,与宰辅之臣仅差一步——”
“哎呀呀!”李牧赶紧连连摆手,道:“陛下,千万不要!请收回成命吧!”
李世民纳闷道:“朕欲委以重任,你该高兴才是,怎么还这般反应?”
李牧苦着脸道:“陛下,臣已经要累死了。您换个人不行吗?臣知道臣是一个人才,但是您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臣啊。这就好比薅羊毛,您盯着一只羊薅毛,往死了薅也薅不出多少啊。”
“这叫什么话!”李世民不悦道:“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你若是一个痴傻之人,臣会找你商议吗?食君之禄,忠君之……”
李世民忽然卡壳,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李牧好像没有食到他的俸禄,反而还搭给他不少,一时间有些尴尬。
李牧则是有点懵,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怎么好像在哪里听过?啊,对了,《蜘蛛侠》里面的名句,李世民怎么会知道,难道他也是一个穿越者?
君臣面面相觑,各怀心思,尴尬地沉默着。
“你放心,朕不会再给你添差事了。这次找你过来,就是想问问你的意见而已。”李世民指着图上的一个地方,道:“这里是伊吾,有一些西突厥被排挤的部落,从西边迁徙过来,已经接触到了大唐的边境。”
“你再看这里。”李世民指了指图的上方某处,手指划了一个圈,道:“这里是薛延陀,东突厥还在的时候,他们受到东突厥的欺压,朕为了对付东突厥,派人去联络他们的首领,赐予粮食、器械、甲胄,让他们存活了下来。随着东突厥覆灭,他们接管了东突厥大部分的故土。且有不少原本东突厥的部族去投靠了他们,现在他们的势力已经做大。”
“虽然现今薛延陀表面臣服于朕,但终究是一个隐患。朕欲击之,奈何,一来师出无名,再者今日之薛延陀已经今非昔比,若战,虽可胜,代价很大,远超征伐高昌数倍。朕本来的打算是想扶持突利,接管一部分东突厥旧地,作为大唐与薛延陀之间的屏障。但是现在他死了,他的儿子还很幼小,又有两个兄弟虎视眈眈。如此,突利的部族不可用了。”
“而其他突厥首领,没有一个可以担当此任。现在的情况,朕若不管。恐怕这些部族都要被薛延陀吞并,如此北方便诞生一个大患。而西突厥也可以此为借王庭牙帐被薛延陀占据而东进,到时候大唐西面,北面,两股劲敌。择其一而攻,大唐必胜,但若两面作战——朕问过李靖,他认为无法应对。”
李牧拧着眉头,道:“臣听明白了,现在就是却一个足以顶替突利的人,团结突厥部族中心向大唐的部族,作为大唐的屏障,大概是这个意思么?”
“没错。”
李牧想了想,道:“派一个大将军过去不行么?”
“不行。”李世民摆手,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突厥人来说也是一样。他们不会允许一个大唐的将军做他们的首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李牧想了想,道:“若是派一个人辅佐突利的儿子,让他做首领,就像三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陛下觉得如何?”
李世民凝眉想了一会儿,道:“这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突利的两个弟弟怎么办?而且,若是这样做,即便突利的部落能够平定,其他的部落也未必会答应,总会有反对的声音。这些人如何处置?”
“唔……”李牧想了想,道:“陛下,为何不把他们迁到中原来?”
“迁到中原?”李世民皱眉道:“迁到中原,说得轻巧?那可不是千八百人,动辄上万人。这么多突厥人,若是他们作乱,如何抵御?再说,怎么安置他们?中原可没有草原给他们游猎!”
“臣的意思是让他们到中原来做工人,干活。”
“工人?干活?”李世民露出了不解之色,李牧解释道:“陛下,工人是臣最近发明的一个称呼。像是伶人、匠人、诗人,等等,皆可顾名思义。工人也是如此,工人即是做工的人,工厂中干活的人。如今在内务府的带领下,长安附近作坊遍布,西市的口马行已经买不到奴隶了,全都被买光了。而黄河两岸的流民等,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开春马上就要修路了,这些流民也许还不够用。现如今最缺的,就是劳力。”
“突厥人是吃肉长大的种族,普遍要比中原人有力气。他们来干活,需要技术的活也许干不好,但是出力气的活儿,一定没问题,不过就是搭一点粮食罢了。”
李世民有些心动了,但还是犹豫,道:“这可不是一点粮食……几万人啊,能负担得起么?”
李牧笑了,道:“又不是朝廷负担,陛下着什么急啊?”
“嗯?”
“臣刚不是说了,长安城附近到处都是作坊。作坊需要工人,自然是作坊的主人养活啊。难道要朝廷出粮为他们养活工人么?”
“可是他们能需要这么多人么?”
“陛下放心,现在的情况,只要是劳力,几万人不在话下。”
“朕还是有些担忧啊……”李世民想了想,道:“要不这样,你先去统计一下,看看到底能安置多少人。还是先做准备,量力而行。兹事体大,不得不谨慎。”
“好!”李牧痛快地答应了下来,道:“那臣就先为陛下做个调查,三日之内,臣给陛下一个准确的消息。”
“辛苦你了。”李世民点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又问道:“李牧啊,朕差点忘了问你,昨日你在天上人间,是不是在卖官鬻爵?什么七十贯一百贯的,朕是不是太纵容你了,上次没有罚你,你又变本加厉了!”
李牧顿时一副受伤的表情,道:“真是太伤心了,陛下难道信不过臣么?满打满算不过几万贯,臣差这点钱么?臣收他们的钱那是为了——哎,简单来说,就是用他们的钱,办他们的事儿。陛下您等着看好了,保准是皆大欢喜,绝对不会有人再弹劾臣了。臣现在学聪明了,不给那些狗御史找空子的机会。”
“还卖起关子来了……”李世民笑了一声,也不介意,道:“朕拭目以待。”
李牧起身行礼:“多谢陛下,臣告退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他还要继续研究地图。李牧的建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在他的心里,还是想安装杜如晦原来的定计。毕竟是杜如晦的遗策,君臣相伴多年,李世民也想尽量努力,让杜如晦的辛苦不白费。
李牧穿好靴子,转身走出殿外,高公公送他下了台阶,李牧又递过去一条‘金鱼儿’,高公公笑眯眯地收下。在这个事情上,俩人已经达成了默契,多长时间给一次,一次给多少,都不需要再明说了。
其实李牧给高公公钱,也不过就是一个沟通的方式而已。李牧不差这点钱,而高公公呢,就喜欢这东西。但实际上,他要钱也没用,他是个太监,还没个亲人,吃喝用度都是宫里出,他的钱根本没有地方花,不过就是存着罢了。
……
李牧从宫里出来,跟独孤九两个来到西市,随便找了个汤饼铺子吃了点东西,又返回了工部。此时报名已经接近了尾声,二百个一百贯的名额加上一百个二百贯的名额,全部都已经满了。报了名的人,也都没走。虽然李牧留下话,说自己指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但对这些报名的人来说,一百贯可不是小钱,谁能不在乎?更不要说那些由于犹豫而来晚了,花了双倍钱的人了。
看到李牧回来了,众人都簇拥了过来。没人开口问,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钱你都收了,我们的官怎么办啊?
李牧能理解这些人的迫切心情,并没有发火,而是来到了台阶上,站在高处,看着众人,道:“诸位心中的疑惑,我都知道。我也不跟诸位绕弯子了,直截了当地告诉诸位,报名的人数三百人,但是位置只有五十个。也就是说,六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留在内务府做官,其他人都会遭到淘汰。”
这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了,无人惊讶,都盯着李牧,等他说如何淘汰的规矩。
“在说淘汰的规矩之前,我还要说一件事。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昨日我宴请的商贾之子。昨日你们的父亲或者长辈,也捐献了不少钱。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残酷的事实,这钱,都白捐了。无论捐款多少,与你们是否会被录取,没有决定性的关系。”
此言一出可炸开锅了,昨日为保自己的孩子能够入选,有人甚至拿出了五百贯!如此巨额的投资,竟然毫无用处,这谁接受的了。
当时就有人鼓噪了起来,李牧冷冷地扫过去,脸上笑容不改,道:“谁要是觉得不公平啊,可以站出来说,我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只要你开口,我可以把钱退给你啊。”
说着话,李牧看向几个咋呼最欢的人。顿时,这几个人都闭上了嘴巴。
虽然李牧在笑,但他话语中的意思,却饱含了威胁。李牧的行事风格,谁人不知,泼粪,砍头,剁碎了喂狗……大家都是地位低下的商人,谁能顶得住啊!
李牧冷下脸来,哼了一声,道:“出了几个铜子儿?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你们的这点钱,能干什么?若非是本侯为你们争取,你们能有做官的机会?人贵有自知之明,本侯给予你们希望,不是让你们觉得可以用几个破钱就能买官的!本侯也从来没说过,是卖给你们官!本侯卖给你们的,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个机会现在已经给了你们,能不能把握住,都看你们自己了。”
“至于你们捐的钱,本侯也分文不动。这些钱会用来盖一座学院,而这座学院是用来培养你们成为合乎内务府标准的人才。不然你们以为,就凭你们现在的倒霉样子,有资格在内务府供职?还做官?”
“呸!不要脸!”
李牧骂了一声,又把话拉回来,道:“商贾们捐的钱,也不白捐,我会给你们刻一块石碑,记录你们的善举。同时,只要捐款够一百贯,我还会给你们的子女或者晚辈一次补考的机会,补考通过,虽然不能为官,却也能在内务府为吏,有机会补缺或者外放,听明白了么?”
………………………………
第397章 操练起来!
为吏?外放?
前半句没什么稀奇,但是这后半句,外放是什么意思?只听说朝堂上的官员,因被贬、或科举得官外放做官,内务府的官,也能外放么?往哪里放?
长孙冲站在人群之中,心里痒痒得如同猫抓一样,他十分想知道,但又不敢问。刚好看到旁边站着一个人,有些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只当他也是长安城中的纨绔,抬手拍了他的肩膀一下,长孙冲本是长安城纨绔圈子中的执牛耳者,对于次一等的纨绔,从来都不记名字。
“喂!”长孙冲见这人回头,这才看得清楚,观此人面相,不似纨绔圈子里的人,倒像是个教书先生,但他也不在乎,纵观这三百个报名者,谁的身份能高得过他?
长孙冲不客气问道:“你认识我吧?”
这人看了长孙冲一眼,施礼道:“见过赵国公世子。”
“你帮我个忙,问问逐鹿侯,内务府的官员外放是什么意思?”长孙冲直接发号施令,甚至都没问人家叫什么。
这人犹豫了一下,点点头,转过身看向台阶上的李牧,朗声道:“逐鹿侯,学生有个疑惑,还望侯爷解答。”
“呀?”
李牧听到声音看过去,只见这是一个跟他前世年纪差不多的青年,约莫二十七八不到三十的样子,下颌一缕短须,整个人的气质,宛如一个教书先生。他这个年纪,在大唐的社会环境,已经不算小了,但他却自称‘学生’,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李牧抬手点指此人,道:“你有什么疑惑,上前答话。”
众人目光聚拢过去,此人也不胆怯,越众而出,来到众人前面,抬头看向李牧,道:“学生马周,清河人士,曾在博州做过助教,现为中郎将常何将军府上门客,替常何将军处理一些公文等杂事。蒙常何将军赏识,出资一百贯为学生报了名。”
简单介绍了自己,马周便不再废话,直入主题,道:“学生心中有两个疑惑,望侯爷解答。其一,为何选不中不给退钱?其二,内务府的官员如何外放?是否未来地方也会设置内务府?”
李牧凝眉打量马周,来到大唐之后,他很少见到说话如此干脆利索直入主题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没有废话的人。而且,他注意到了马周的眼神。坦然而清澈,他在意的只是问题的结果,而没有丝毫畏惧感。
像个人才!
这是马周给李牧的初印象。
但这不代表,李牧会给他好脸色看。人才怎么了?到了本侯的手下,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问来问去问个屁啊,本侯那么有空伺候你?
“其一,为什么不退钱?因为本侯乐意。其二,如何外放,是否在地方设置内务府,是你该问的事情么?”
李牧走下台阶,点着马周的胸口,道:“你还未够资格,等你最终顺利选中,该知道的自然知道。不该知道的,你也不该问,这叫做分寸。懂了?”
马周身体一僵,大概也是自尊心收点挫,躬身施礼,什么也没说,又退回到了人群中。
李牧看向众人,道:“明天辰时在此集合,迟到者视为淘汰。从现在开始,本侯不需要你们有疑问,你们只管记住,按照本侯说的话去做,最后剩下的五十人就可以在内务府为官。记住这一条就可以——”说罢,李牧大手一挥:“散!”
众人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无可奈何,只好各自回家!
……
翌日辰时。
李牧早早来到,除了他的左膀右臂,哼哈二将,李重义和独孤九之外。长孙冲、王普、唐观也都在他旁边,李牧面无表情,看着昨日的报名者一一来到,看着日晷的刻度过了辰时,开口问旁边的李重义,道:“来了多少人?”
李重义个子高看得远,数了一下,道:“大哥,差十八个。”
“传我的话,这十八个人,淘汰!”
这时匆匆赶来几辆马车,几个人从马车上下来,连滚带爬地往这头跑。李牧扫了一眼,李重义抬手一指,立刻有几个鲜衣怒马的锦衣卫过去把人拦了下来。有人不服,锦衣卫也不客气,直接打晕拖走。
众人心有戚戚,都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迟到,至少不用领教锦衣卫壮汉的拳头。
李牧从独孤九手里接过他昨日连夜赶制的‘扩音喇叭’,放在嘴巴前面,大声道:“很高兴地告诉大家,你们已经通过了第一道考验,作为内务府的官员,守时是必须做到的事情。任何成功,都从守时开始。希望你们以后也要把守时当做人生准则,严于律己,谨守规矩。”
“接下来,我要宣布下一项安排。”
“你们知道,为何我严明要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现在我来告诉大家原因,做内务府的官员,没有一个好体力是不行的。身体是做任何事的本钱,我不希望内务府的官员像御史台的那些蛀虫一样,尸位素餐,整日除了挑别人的毛病,什么也不会干!所以,接下来,我要考验你们的体力!”
李牧一抬手,李重义和独孤九两个,拉开一匹绢布,绢布上面,是一副地图。李牧指着地图上画着五角星的位置,道:“从城门出去,抵达这处山谷,不多不少,二十里!现在,大家跑起来,只要在午时之前抵达山谷,就算作合格。我已经安排了厨子在山谷中准备烤肉和美酒,随到随吃,若是到不了。很抱歉,没有酒肉,饿死活该、同时,还要遭到淘汰!”
李牧指了指李重义和锦衣卫,道:“我的兄弟会带着锦衣卫监督你们,他们会跟你们一起跑。沿路都是锦衣卫的人,所以不用费心思打歪主意,不可能成功。给我老实地跑起来,记住,午时之前。”
说完,李牧接过独孤九递来的令旗挥动了一下。然后转身上了马车,长孙冲和唐观随后也要跟上来,被李牧一脚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