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技师-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他的心快要跳出嗓子眼的时候,李牧却看向了李世民,道:“陛下,臣与太上皇聊天时,听说过一件事。武德四年时,太上皇感慨卫怀王无子,改封青雀为卫王,以继卫怀王之后。可有此事么?”
李世民点头,道:“确有此事。当时,青雀作为朕的嫡次子,日后的爵位最高不过是从一品的郡王,然而父皇却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这对青雀来说,是莫大的恩宠了。”
“由此可以说,过继子嗣给兄弟,早有成例了?”
李世民大概听出点苗头,微微蹙眉,过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李牧叹了口气,道:“今日事情,因陛下的儿子与隐太子的女儿而起,为了给燕王一个教训,也为了让燕王打消不该存在的念头。臣建议,以燕王为隐太子的嗣子,延续隐太子一脉香火,此举不但可化解眼前之难题,也可彰显陛下与隐太子的兄弟之义,陛下以为如何?”
“这……”李世民犹豫了。
过继子嗣给兄弟,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且不说李泰的事情,在这之前,李世民有一位早薨的二子,楚王李宽,也是过继给了他的幼弟李智云为嗣子,诸如此类,例子很多。虽然名义上是过继了,实际什么也不影响,只是一个形式。
但,还是要分情况。
李玄霸和李智云都是早薨的兄弟,而且他们都是庶出,与他这个做二哥的,没有过任何利益冲突。而李建成,他们俩可是抢过皇位的。李建成的儿子,都死在他手里。这时若让李佑去做李建成的嗣子,天下悠悠之口,说什么的可都有啊。
“……不妥吧。”李世民憋了半天,终于吐出了三个字。
李牧却仍坚持,道:“陛下不是说了,此事由臣处置么?陛下的担忧,臣明白。但臣以为,若是担忧可能引发的后果,而畏首畏尾,绝非大丈夫所为。陛下与隐太子之争,乃是国事。而陛下与隐太子的兄弟之情,乃是家事。陛下为兄长延续香火,此‘义’也,天下人若要诟病,那是天下的错,陛下是皇帝,何惧人言?”
李牧最后一句‘何惧人言’显然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李世民重重点头,道:“好一个何惧人言,就这样办了,朕明日下旨,按你的意思办。”
“我不干!”李佑大叫了起来,阴德妃赶紧捂住他的嘴巴,连声道:“他答应了,陛下,逐鹿侯,他答应了!”
李牧笑了一下,表示并不介意,继续道:“作为对今日之事的惩罚,臣建议,让燕王去高阳原,为隐太子守孝三个月。陛下觉得可否?”
李世民看了眼郑观音,犹豫道:“如此,是否便宜了这个逆子?”
李牧来到郑观音面前,道:“燕王虽犯下过失,好在没有铸成大错。请隐太子妃给小子几分薄面,小子代为相求。”
郑观音叹了口气,道:“看在逐鹿侯救了我的女儿份上,就这样办吧。此间既无事,我们就回去了。”说罢要走,李牧伸手拦了一下,道:“请稍待,先捂住您女儿的眼睛。”
“你要做什么?”
“稍待。”李牧没有解释,转身过来,拿起了李世民扔下的剑,向阴弘智走了过去。
阴德妃看到李牧眼中的狠色,惊惧道:“逐鹿侯,你要做什么?你要杀了我弟弟?陛下、陛下!!”
李世民充耳不闻,显然是默许了。阴弘智把他的儿子教成了这样,本就该死。李牧险些死在他手里,报仇理所应当。
“嗷……!”
银光一闪!
虽然被嘟着嘴巴,但还是发出了凄厉的惨叫。阴弘智挣开禁卫,倒在地上打滚儿,鲜血蹭的满地都是。
李牧丢下剑,弯腰捡起地上的耳朵,丢在阴弘智面前。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李世民和李承乾还有长孙皇后。全部人都没想到,李牧竟然如此狠辣。
他割掉阴弘智的耳朵!这样的侮辱,比杀了他更让他难受!
“阴长史,你说的那些话,让我觉得恶心。你在宫墙处徘徊许久,以为我没有看到么?只是我不认识你,不知道你是谁。还以为你是东宫的太监,没有把你当回事罢了。你身为王府长史,燕王的亲舅舅,你不知长乐门中的人是谁?眼见燕王要做下错事,你不但不阻止,反而纵容,安的是什么心?你对得起陛下,对得起你的亲姐姐德妃娘娘么?我就不恶意揣测,你是故意为之了。但是,我李牧这个人,睚眦必报,你刺了我一剑,我也还你一剑,公平吧?”
“你要是想报仇,随时等着你。我差点死在你手里,这件事还没完!今日不杀你,是看在德妃娘娘的面上,饶了你一次。来日再惹我,就算是被陛下处置,我也先弄死你。你给我记住了,阴长史!”
李牧阴冷地说完,擦了擦手上的血迹,转过身来,向李世民施礼。
“陛下,臣没有控制住脾气,又伤了人,还请陛下责罚。”
“唉!”李世民摆了摆手,高公公忙带人把阴弘智、李佑等拉了出去。李佑已经被吓得尿裤子了,他虽然嚣张跋扈,却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而已,什么时候见过这么狠的人。忽然他有点后悔了,早知道李牧是这样的人,不惹他多好,他、他竟然当着父皇的面,把舅父的耳朵给割了下来!太吓人了!!
“你饶了他一命,已经算是仁义了,朕如何能责罚你……只是,李牧啊,你的脾气,还是得磨一磨,虽然没有做错,但也是太过于狠辣了些。居上位者,当存仁慈之念,你这样,倒像是个游侠儿——”
“陛下,臣不懂这些。臣只知道,有恩必偿,有仇必报。人不狠,站不稳。臣险些死在他手里,按道理来说,应该杀之而后快,但他是德妃娘娘的弟弟,臣不能杀他。割掉他一只耳朵,以示惩戒,臣认为,没有什么错。”
李牧回头看向阴德妃,道:“娘娘以为呢?”
“没、没错。”
阴德妃也被李牧的气势所摄了,吓得说不出话来。倒是长孙皇后镇定,瞪了李牧一眼,扶着阴德妃走了。她也算是借坡下驴,再留下去,难道要跟郑观音翻脸么?
人走了一多半,殿内安静了下来。李承乾看着地上的耳朵,又看看那把染血的剑,心里豪情万丈。
这才是大丈夫啊,快意恩仇!我什么时候,能如大哥一样,做出这等豪迈之举呢?
李牧没忘了今日入宫的目的,趁着背对郑氏母女,对李世民使了个眼色,忽然拜倒在地。
“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
第352章 呜呼呜呼
李世民一愣,他没想到,李牧会选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去完成他交代的事情。但转念一想,这可不就是个好机会么!
君臣二人算得上是老搭档了,李牧一个眼神递过去,李世民便懂了。沉这一张脸,道:“既然是不情之请,那就别说了。”
李牧在心里暗赞一声,沉声道:“臣必须要说!就算陛下责罚,臣也要说!”
“李牧!”李世民‘大怒’,警告道:“有些事情,不该你管!朕让你去长乐门,是让你跟皇嫂解释魏征的事情,与其他事情无关,祸从口出的道理,还需要朕来教你不成?”
郑观音听到这儿,不由看向了李牧,她虽听的糊涂,但李世民语气中包含的威胁,却提醒了她。
祸从口出?
李牧如此得李世民的信任,什么事情,才能称得上是‘祸’?
难道……
“陛下,臣请求陛下,放隐太子妃与她的两个女儿出宫。”
“李牧!”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森然,咬牙切齿道:“你不要太放肆了,朕的家事,还没轮到你来管!”
郑观音吓了一跳,她没有想到,李牧真敢这么说!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但当视线掠过李牧的胳膊,这两个疑问便烟消云散了。如今自己已经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女儿,能掀起什么波浪?李世民想要对付自己,随便派来一个太监,拿一壶毒酒也就是了。对外宣称,染病而死。这样的例子,史书上还少么?
他完全没有必要,搭上自己儿子的名誉,再让一位宠臣流血,做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局。
可是,这个男孩,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与我非亲非故,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我不能害了他!
这个念头浮现在脑海,郑观音开口道:“逐鹿侯,多谢你的美意,我跟女儿在宫中生活得还好。况且,他也不会答应的。”
郑观音看向李世民,道:“这个人,弑兄杀弟,窃取皇位,无耻之尤。你许是不知道吧,他不但杀了他弟弟满门,还收他的妻子入宫为妃,呵,这样一个人,你与他废什么话呢?他留下我们母女一命,无非是想彰显他的仁德罢了,都是虚伪的把戏,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后代史官秉笔直言,必有一番公论!”
“郑观音!”李世民被郑观音一席话,说得脸色煞白。这段话的每一句,都扎在他的心口,都是他不敢面对的东西,让他彻夜难眠的缘由!
李世民咬着牙,眼睛渐渐红了起来。
成王败寇,古来不变。李世民毫无疑问是一个王者,王者的尊严,不容亵渎。宁教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当王者的底线被触及的时候,任何规矩都拦不住他。
郑观音的一席话,就像是在告诉一个杀人犯。你不用恕罪了,无论你怎么做,你都是个罪人,你都必须得死。这些话听在杀人犯的耳朵里,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念头。
既然如此,那就不在乎多杀一个两个!
李世民恨恨地看了郑观音一眼,捡起了地上的剑。郑观音眼睛一缩,赶紧搂住了两个女儿。两个小姑娘的眼中流露出了恐惧的神色,眼泪含在了眼眶里。
李承乾完全懵了,他从未见过李世民,如此可怖的样子。
李牧急忙扑了过去,用身体挡着,按住了李世民的手腕,大喝道:“陛下!”
李牧的一声叫喊,让李世民怔了一下,眼神恢复了一丝清明。他看着李牧清澈透亮的眼睛,忽然觉得惭愧。刚刚自己还教育他,不要做一个残暴的人。转眼自己就成了一个坏榜样,着实令人可笑。
李世民把剑放到桌案上,李牧赶紧说道:“陛下,臣曾听您说过,幼年时,您以隐太子为榜样,心中曾无比敬佩这位比您大十岁的哥哥。只是后来形势所迫,无奈站在了对立面上。您也曾懊悔,当年做下的事情,但大错已经铸成,无可更改,想要挽回,也是无济于事。”
“但臣却能感受得到,陛下的心里,不曾有一日忘却过隐太子。隐太子在陛下的心中,也一直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臣常常与太上皇聊天,听过很多你们兄弟早年间的事情。曾几何时,你们也是兄友弟恭,毫无嫌隙。世事无常,岂如人意?但,臣听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一件事是正确的,难道就因为心中的芥蒂,而不去做吗?”
“陛下若真不念旧情,为何答应让太上皇出宫居住?若以威胁论,太上皇之威胁,难道不比三个孤儿寡母更大么?”说完,李牧又转身向郑观音施礼,道;“隐太子妃,小子也有一言对您说。小子从不怀疑,您与隐太子之间伉俪情深。若无这两个女儿牵绊,也许您早与隐太子相伴于高阳原了。但您既然惦记这两个女儿,为何不想着给她们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深锁在这宫墙之内,常年不见外人,您青灯古佛为伴,不觉憋闷,她们呢?“
“幼年尚可,来日又待如何?待她们及笄之后,难道不论婚嫁,老死宫中么?”李牧厉声道:“您作为一个母亲,便如此心狠?您从当年的事情中走不出来,便也要连同两个女儿的未来一起陪葬吗?”
“我……”郑观音张开嘴,想要反驳,却忽然大脑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李牧的每一句话,都让她振聋发聩,她忽然发现,原来这么多年了,自己竟然没有想为两个女儿想过。
原想着母女三人逃过大难,能活一天就是一天,却没有意识到,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就像李牧说得,到了及笄之年,难道不谈婚论嫁,让她们老死宫墙?
再刚强的人,在做了母亲之后,也会变得柔软。郑观音低头看着自己的女儿,沉默了一会儿,道:“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他不会答应的。”
李世民冷声道:“你说对了,朕不答应!”
“陛下!”李牧心里急得快蹦起来了,心里大骂,李世民你这老小子不地道啊!老子这又是喷血,又是费吐沫的,说得满头大汗,你丫说变卦就变卦?不是你找我帮你办事的时候了?
想到这儿,李牧也来气了,道:“陛下,您太让臣失望了!臣以为您是一个不畏人言的明君,外界谣言只是对您的污蔑,原来您是真的在害怕!”
“朕怕什么?!”
李牧此时也上头了,连珠炮模式开启,吐沫星子飞溅,喷得李世民满脸:“你怕你的皇位不稳!你怕放隐太子妃出宫,你怕百姓的悠悠之口!你没有信心证明自己,你根本就做不到你说得那些雄心壮志,你根本不是一个好皇帝!”
此言一出,郑观音惊呆了,她没有想到,李牧竟是为了他,连命都豁出去了。如此辱骂君上,难道他不想活了?
李承乾也懵了,他素听闻李牧能言善辩,什么舌战孔颖达、单挑山东群儒,单挑御史台之类的段子,他都听了无数遍。但他从没亲眼见识过,如今一看,果然是真的猛!
这世上竟然有敢当面喷我爹的人??!
熊孩子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才是大丈夫啊!大哥总是那么出人意表,让人钦佩!
李世民抬起手,用袖子抹了把脸,盯着李牧的眼睛,咬牙切齿道:“小混账,你可还记得,这是第几次骂朕了?你可有把朕当成是皇帝?”
李牧也不自称‘臣’了,梗起脖子道:“我不知道,记不住了!你太难伺候了,心情好的时候,跟我说待我如子侄,转眼就翻脸,又开始论君臣了!你是皇帝,你说了算,谁说的过你?你不讲理,还不让我说?要治罪也行,反正我今天也见了血了,要不你再给我一剑,一了百了!日后史书之上就这样写,大唐皇帝李世民听不得忠言,亲手杀死忠良李牧,好一个盖世贤才,命丧昏君之手,呜呼哀哉,呜呼……”
“够了!”李世民大喝一声,无奈地看着李牧,抬手指了指他,无奈苦笑了起来。
“皇嫂,你看见了么,这就是朕的逐鹿侯,天下第一号大无赖,朕拿他也没有办法啊!”
郑观音抿了抿嘴,开口道:“陛下,你若放我们母女出宫,我保证……”
李世民摆摆手,叹息一声,道:“皇嫂不必说了,朕不需要什么保证。李牧说得有道理,朕若有信心能做一个好皇帝,自然无惧人言。怕人说,本就是懦夫的行径。今日天色太晚,皇嫂暂且再留一日,明日朕派人帮皇嫂收拾东西,出宫去吧。”
郑观音没想到李世民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而且也没有处罚李牧,心中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在她的心里,是绝不肯承认李世民会是一个好皇帝的,但见他有如此大度的胸襟,心中不禁浮现出一个念头,也许他真的能做到。
李世民又把视线转向李牧,问道:“朕应了你,让皇嫂母女三人出宫。但她们出宫之后,住在哪里,如何安置,你得给朕一个说法。”
………………………………
第353章 留宿宫中
李世民这句话,虽然没有点明,但郑观音却都听懂了。他的意思是,我答应放她们母女出宫,但你李牧要做这个担保,日后若是出了问题,我就找你李牧。
郑观音不禁担忧了起来,这样的担保,这个孩子愿意承担么?
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是李牧早与李世民商议好的事情。郑观音的身份特殊,可以放出宫,但绝对不能让她离开长安城,更不能让她回到荥阳去。
郑氏一足,经营荥阳数百年。在当地盘根错节,说振臂一呼举旗造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李世民就算再怎么心胸豁达,也不可能豁达到拿造反开玩笑的地步。
因此君臣才有此一议,最后讨论出的结果就是,效仿李渊的成例。也给郑观音找个营生,同时多派禁卫,算作保护也好,盯梢也好,杜绝她离开长安的可能性。
关于这个营生,李牧也想好了。他手里正有一件事,寻不到合适的人选。
前些日子,李牧下令,让工匠们把游荡在京东集附近的孩子们居住的空宅重新修葺了一下,打算成立一个孤儿院,给孤儿们栖身。
李牧能做出这个决定,与他自己的出身有着直接的关联。他前世是一个孤儿,对孤儿院有着特殊的感情。同时他也十分清楚,孤儿院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作为孤儿院的负责人,必得是一个有责任心,同时明事理的人。
因此,孤儿院虽然修葺好了,却一直没有正式开张。本来李牧是打算,若是再寻不到合适的人选,就让魏璎珞去负责这件事,本来也是她给这些孩子们熬粥喝。但他又想到,魏璎珞毕竟是个大姑娘,眼瞅着也到了嫁人的年纪,未来多有不便,因此一直没下决断。
正好,李世民提及了郑观音的事情。李牧心里一想,这不是正好么。郑观音出身荥阳郑氏,本身就具备极高的素养,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德行方面也是经得住考量的,否则李渊也不会把她选做太子妃。
她若能担任这孤儿院的院长,岂不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牧把孤儿院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这也是李世民没听过的,君臣商议的时候,李牧只是说个大概,没有具体说是什么营生,李世民也是头一次听,他没有想到李牧这么忙,还有关心孤儿的善念,心中对李牧的评价更高了。
李牧叹息一声,又道:“臣当时只是临时起意,可怜那个小石头还有那群孩子们,想给他们一个容身之处罢了。后来臣细致了解了一下,发现这样的孩子竟然在长安城中到处都是,每个坊都有……陛下,您可知道有多少人么?”
李世民动容道:“多少?”
“仅长安城中,便有上千人!”
“这么多……”李世民喃喃念叨,叹了口气,道:“朕之过也!”
“陛下,中原大地经历过隋末大乱,接连突厥犯边,一直也没有得到休养生息,这样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若是管,怕是也管不过来。但是臣想,不能因为管不过来,就一点也不管。尽己所能,能帮一人是一人。就从长安城开始,未来终有一天,能够惠及天下。”
李世民重重点头,道:“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朕不及你啊!”
李牧笑了笑,道:“臣只不过是想到就做,不空谈罢了,这种事情,只要心存善念,并不是那么难做到。臣着人去寻这些孤儿,其中年纪大一些的,送去工厂做徒工,让他们学一门手艺,未来自食其力。而那些太小的孩子,就没办法了,只能先出钱养着,好在孩子小,也吃不了多少粮食。臣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养着一二百孩子,也不是多为难的事情。”
李世民听着好好的,忽然听到李牧冒出来一句他没多少钱,顿时皱起眉头,道:“李牧,你休哭穷,你的买卖,哪一样不是日进斗金。多少人跟朕说,你富可敌国,你还哭起穷了?”
“陛下!这是奸贼在害臣啊!”李牧顾不得渲染情绪了,大叫道:“您忘了,臣刚捐出十万贯修葺长安巷道,哪还有钱了?”
这倒是个实情,李世民无法辩驳,他总不能说十万贯不算钱吧,他可是一个穷皇帝,说不出这么大的话来。
郑观音却在心里觉得奇怪,十万贯?这个孩子,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她拥有李建成留下的所有‘遗产’,整座太子府上下的所有财富,也不过二十万贯上下罢了。这还要加上金银器皿换来的钱,李牧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十万贯说捐就捐了?
她有点不相信,但却也没有开口问。
李世民见说不过李牧,把话题拉了回来,道:“不谈这些,继续说正事,你此时提起这些孤儿,想做什么?”
李牧肃然向李世民施礼,道:“臣读《周礼》,其中有一篇提到,一个善待子民的国家要对没有亲人养育的弃婴、孤儿给予救济,使他们避免死于非命,方能彰显仁德。因此,臣建议,办‘慈幼局’,从长安城开始,救济这些孤儿,还请陛下恩准。”
“这……”李世民正要一口答应,但话到了嘴边,却没法说出口。
原因无他,唯一‘穷’字而已。长安城是国都,国都都尚有千人,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会有多少。
管,这个字说出口容易。但是真能做到么?如今国库空虚,内帑虽有李牧维持,眼见着能看到钱了,可是四边未除,隐患尤在。孤儿们是在受苦,可是天下就不顾了么?
“这个钱,我来出。”
一直没有开口的郑观音,此时开口说话了。
李世民忍不住道:“皇嫂,这不是你一个人能承担得起的事情。”
“我知道,但是我觉得李牧说得对,能帮一人是一人。我的手中,还有一些钱财,留在我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处,若是能用在这些孩子们身上,行善积德,也是我乐于见到的事情。”说罢,郑观音又看向李牧,道:“你对我说起这件事,便是想让我去管着慈幼局吧。你的安排很不错,这件事我应下了。”
李牧摇了摇头,道:“您只猜到了一半,却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是想让您去管理慈幼局,但这钱,却不能由您来出。”
“哦?”郑观音本以为,李牧与魏征有嫌隙,而魏征在她这里拿了钱,李牧知道她手里有钱,惦记上了。为了女儿能获得自由,郑观音并不在乎些许钱财,因此应了下来,却没有想到,李牧不是这样想的。
“那这钱从哪里出?”
李牧笑而不答,道:“这是我来操心的事情,您来照顾孩子们就可以了。”
郑观音以为李牧是在嘴硬,忍不住道:“逐鹿侯,你可不要大包大揽,若是做不到,不但害了你自己,也害了那些孩子……”
还要再劝,李世民插话道:“皇嫂不必担心他,李牧这小子,说别的事情,可能不太靠谱,但是关于钱的事情,他既然说了,就肯定能做到。你对他了解不多,没见识过他赚钱的本事,来日方长,熟悉了你就知道了。”
郑观音半信半疑,但李世民这样说了,她也就没再说什么。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如果李牧来日堵不上这个窟窿了,她手里的钱,就拿出来给他解围。
李牧也道:“您放心,二百个孩子而已,可劲儿吃能吃几个钱,我李牧日进斗金,区区小钱,不足挂齿了……”李牧说着,语气变得奇怪了起来,像是要哭似的,惹得郑观音也是无奈笑了起来。
李牧见她笑了,抚掌道:“如此多好,皆大欢喜,陛下可解开心结,隐太子妃也能开始新的生活,孩子们也能有个未来,都好,都挺好啊!”
李世民看向郑观音,道:“皇嫂,朕知道,即便如此,也化解不了你心中的恨意——朕也不辩解什么,朕希望皇嫂长命百岁,亲眼看一看朕到底能不能做一个好皇帝。”
郑观音没有回应,拉着两个女儿的手,道:“走了,咱们回去了。”
目送母女三人离开,李世民看向李牧,面色有些不善,道:“随朕来太极殿。”
“啊?”李牧心里一惊,糟糕,该不是刚刚喷了他一脸,要给我小鞋穿了吧,心虚道:“陛下,这宫门快关了,臣得走了。臣毕竟是外臣,逗留宫中,成何体统——”
“少跟朕废话!”李世民没好气道:“也不知是哪个,跟父皇饮酒,喝多了都爬到太极殿的房顶去了!你还在乎体统?承乾!”
李承乾听到李世民叫自己,赶紧道:“父皇,有什么吩咐?”
“叫个人,去宫门告诉李牧的家人一声,就说朕今日留李牧在宫中商议要事。明日放他还家,让家里不必担心。”
李牧快要哭了,道:“陛下,臣的四夫人刚走,臣已经好几日没——”
“什么乱七八糟的,朕听不明白。跟朕去太极殿,走不走?!”
“欸!”李牧耷拉着脑袋应声,跟在李世民的屁股后头。忽然不知怎地,脑袋里冒出一句诗。
【芙蓉帐暖度春宵,朕与爱卿解衣袍。】.
李牧猛地打了个激灵,陛下该不会想要把我给……
老天爷啊,我现在叫救命,还来得及吗?
………………………………
求订阅!精品在望,冲鸭!
我也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发单章求订阅了!
精品太难了!对于我这个只写过一本历史文的作者来说,更是男上加男,现在的均订是2927,距离精品还差73个……只有一步之遥!但就是这73个,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各位跳订的朋友,各位QQ阅读的朋友,各位看盗版的朋友,帮帮忙吧!就差73个了,哪怕不能全订,稍微订阅几块钱的,对生活木有影响的……
大家加全订群,月底前要是精品了,我给大家红包好不好?
这几天快到月底了,现实工作忙,还要码字,还要惦记加更,还要盯着均订数……我感觉我要暴毙了,你们要是再不订阅,我就像李牧一样穿越了,希望大唐有WIFI,到时候我给你们直播,省得码字敲键盘,指甲都敲平了……
问:如何加全订群?
答:本书的简介中,有读者群,没有验证,全都可以加,加入读者群之后,看群公告,内有详细介绍如何加入全订群的验证方法。
………………………………
第354章 原来如此!
太极殿。
李牧对这里并不陌生,之前李渊住在这里的时候,他来过好几次。但李世民入主太极殿之后,他还是头一次留宿在这儿。
夜幕下的宫殿,平添了一丝神秘的感觉。
宫女和太监们在掌灯,往宫灯里面填灯油。李牧看着他们的动作,脑袋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得做蜡烛啊!
连宫里都用不起蜡烛,可想而知,百姓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夜里连个光亮都没有,夜生活怎么丰富?
夜生活不丰富,赚钱大计如何施行?
李牧心里想事情,不免有些愣神,李世民走着走着,感觉到李牧没在身后,回头看见他对着宫灯发愣,不满道:“看什么呢?灯有什么好看的?”
“啊?”李牧缓过神,道:“陛下,臣在想,宫灯尚不能使用蜡烛照明,而臣的家里却一直都在使用蜡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