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王冠-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氛瞬间没了!

    许吟杀气腾腾的盯着黄昏,想不到你小子如此花心。

    黄昏没好气的道:“怎么,看不顺眼?看不顺眼憋着,好不容易当回猪脚,又具备这个条件和能力,能收的我为啥不收,我又不是和尚来着。”

    又道:“何况我又不会辜负锦姐姐。”

    痴情和花心并不矛盾嘛。

    许吟:“……”

    沈熙礼把玩着手上那枚香皂,脸上浮起笑意,“其实最近我在民间也听说过香皂的事,据说好些权贵女眷,包括宁国公主进宫找徐皇后讨要,都没如意,想不到竟是这等模样,类如肥皂团,又更好,先前还在想是否是西洋贡品,没想到竟是黄百户的惊艳手笔。”

    黄昏笑了笑,“不如先试试?”

    沈熙礼起身,将香皂递给妻子沈姜氏,“你去洗一下手。”

    他则重新坐下,看向黄昏,“不知道黄百户如何逐步实现你这震古烁今的计划。”

    黄昏两手一摊,“还没想。”

    沈熙礼:“……”

    黄昏呵呵贼笑道:“这就是我找沈先生的原因啊。”

    沈熙礼沉默半晌,“好。”

    黄昏大感意外,“先生同意了?”

    沈熙礼笑道:“我也想看看你说的那一天。”

    嗯,不是看你黄昏收纳四海内外美女的后宫,而是看大明商贾遍天下的盛世风光,作为一个商人,沈熙礼很难不对这种壮景动心。

    黄昏大喜过望,“如此甚好,那我们谈谈合作细节。”

    拿出宣纸,掏出鹅毛笔——

    沈熙礼眼睛一亮,盯着鹅毛笔,“这似乎是西洋那边的洋笔?”

    黄昏点头,“这是鹅毛笔,我自己做的,沈先生若是需要,我可以再多制造一些……嗯,是要多制作一些,今后我们商号的掌柜,一律用鹅毛笔,能提高效率。”

    接下来商定细节。

    沈熙礼负责商号的组建、人员的招聘、产品营销和销售,黄昏按年薪支付工资,初定为一百二十两白银一年,加年终奖金。

    工资不算高,也不低,沈熙礼极为满意。

    黄昏心中有打算。

    按照他的计划,是要给沈熙礼干股的,不过得一步一步来,否则一来就给干股,沈熙礼会觉得理所当然。

    等商号做出了一定成绩再给,能激励沈熙礼,也能让他感恩。

    雇佣合约一式两份。

    两人签字画押。

    恰好沈姜氏洗了手出来,欲将香皂物归原主,黄昏笑说夫人拿去用便是,今后若是需要,沈先生可以成本价从商号带回家。

    规矩还是要有的,该有的员工福利我会发,但你不能中饱私囊。

    沈熙礼很是赞赏黄昏这个做法。

    又商定了事情。

    叮嘱了沈熙礼,让他明日来莲花桥畔平康坊拿钱,开始组建商号的一系列操作,沈熙礼又道:“东家可曾准备好账房先生?”

    黄昏一脸头疼,“还没,我去找一个。”

    沈熙礼颔首,“按照东家的说法,明日我会来提取两千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巨款,东家可曾想过如何避免被人觊觎?”

    黄昏笑眯眯的拍了拍腰间绣春刀。

    别忘了,我是锦衣卫。

    钱放在莲花桥平康坊,安全的很,运到商号那边,就要提防明偷暗枪,但并不用担心,老子现在好歹是锦衣卫百户,找两个缇骑当保安的职权还是有的。

    沈熙礼讶然,“不怕被上司责罚?”

    黄昏哈哈大笑,“赛哈智也得有这个胆,须知我黄某人此次可是奉旨经商,所赚钱财,有部分是要拿去给当今陛下编书所用。”

    沈熙礼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我祖上曾涉及蓝玉案,东家可曾想过隐患。”

    黄昏卖了个关子,没说朱棣发赦免文书的事情。

    ……

    ……

    从沈熙礼家离开后,黄昏去了一趟钟山。

    商号那边的事情有沈熙礼,但这只是销售公司,生产公司还有问题没解决,需要找个绝对靠谱的人来主持全面工作。

    没人!

    只能选择老李了。

    和老李一番长谈之后,双方又补签了一份保密合约,黄昏将香皂、沐浴露和润肤水的材料配方写好,交给老李,让他以性命之珍藏之。

    又将老李带到新工坊,手把手的教会他全程的操作。

    最后坐在一起,详细确定了工坊开工需要雇佣的人手,并放权给老李,允许他斟酌情况自行增减人员,重用核心员工等琐碎事。

    其后是原材料的购买。

    老李因为经营琉璃工坊,一直有着完善的渠道,倒是不用黄昏操心。

    尘埃落定。

    只等老李和沈熙礼全面开工。

    黄昏带着许吟回了徐府,找到徐妙锦讨要先前看上的账房先生梁巍生,徐妙锦没有意见,梁巍生怏怏不乐。

    不过看在黄昏开的殷厚工资的份上,还是同意去商号了。

    黄昏又找徐妙锦商量。

    反正近来无事,商号那边要存放大量现金,为了安全起见,想让许吟暂时去商号那边,黄昏再找一两个锦衣卫缇骑作为现金保安。

    徐妙锦没意见,问许吟。

    许吟蛋疼,但无可奈何。

    从徐府离开后,黄昏又去了南镇抚司,找到正在无聊发霉的赛哈智,笑眯眯的说:“赛镇抚使,我好歹也在南镇抚司有一段日子了,作为百户,难道没几个得力的麾下?”

    赛哈智哦了一声,“该有,该有。”

    又道:“可你就是个挂职的,又没有分配具体职责,老哥哥我呢,冒着被纪纲责骂的危险,给你分配三个人如何?”

    黄昏眼睛一亮,“可以可以,太可以了。”

    原本只想要一两个。

    赛哈智又道:“我的人你尽管用,绝对不用担心老哥哥对你有什么监视的小人举动,也不用担心他们会被纪纲收买,话说,你准备用他们干什么?”

    黄昏说了。

    赛哈智一脸大惊小怪,“老弟啊,别怪哥哥没提醒你,这事若是被纪纲知道了,肯定要借机弹劾你,落到陛下耳里,说你公器私用,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黄昏贼笑,“莫怕,老弟我奉旨经商。”

    就是这么有底气!

    心念一动,这事还真得提防纪纲,可以考虑把赛哈智拉入伙,让整个南镇抚司当自己经商的保护伞。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建文现身?

    赛哈智说到做到,真给黄昏拔了三个锦衣卫缇骑,其中两名校尉,一名将军。

    此将军非彼将军。

    仅是锦衣卫一个不入流的官职,在从七品小旗之下。

    将军叫赵芳生,家庭背景还行,祖上早些年跟随太祖立了几次小功,定国之后获得嘉奖,足以保证子孙后代可以吃皇粮。

    两名校尉,一人叫苟布,一人叫张凤阳。

    三人皆是三十左右的当打之年。

    其中苟布和张凤阳正是之前派来保护黄昏的黑塔汉子,一左一右像两尊门神,带在身边,瞬间就有了欺男霸女作威作福的气质。

    人有了,关系得拉拢。

    晚上带着许吟和这三位去吃了顿豪华大餐,酒足饭饱,三名锦衣卫对抽调给黄昏私用就没多少怨言了,直言百户有所吩咐无所不遵。

    黄昏笑而不语,这些都是面子话。

    里子是靠银子堆出来的。

    第二日黄昏想睡懒觉,却被今日不上朝的吴溥给逮了起来,和吴与弼一起,被关在书房里教导读习四书五经。

    期间沈熙礼前来,也被请在院子里喝茶等着。

    许吟和赵芳生等锦衣卫来后,亦是如此。

    明年就要科举了,吴溥是分外担心两人的学业,他决意多花点心思在教导两个孩子身上,至于工作么——内阁人多了去。

    午饭请隔壁周李氏过来煮。

    周李氏为了爱情放弃了所有,丝毫不介意流言蜚语,大大方方的做了一桌子好饭菜。

    下午,黄昏把两千两白银——嗯,全部折成了金条交给沈熙礼,并让许吟负责资金安全,至于如何分配赵芳生三人,黄昏不管。

    许吟也是当过兵的,不缺这点能力。

    商号组建需要些时日。

    租房、租仓库、雇人、装修,等一大堆事情,要等到商号开业,至少还要一个月时间,而这一个月,就是工坊大量生产沐浴露、香皂和润肤水的空间。

    一切有条不紊。

    应天官场发生了一点小事:因为御史大夫景清被夷族,空了个缺出来,朱棣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提用顾佐。

    这位知县大人连升几级,青云直上的速度让人羡慕嫉妒恨。

    很快,顾佐有了个雅号。

    顾独坐。

    原因倒是简单,这位实在太过刚正又不合群,每每到了都察院当值,只要无关政事,从不和其他同僚坐到一起勾兑革命情谊。

    很不讨喜。

    官场无风无浪,民间欣欣向荣,永乐元年的初夏,一切都那么美好。

    然后……

    平地起惊雷!

    这一日黄昏正在和沈熙礼讨论商号的事情,铺面基本都已经租了下来,共三处,分布应天城最繁华的三个地段,装修期间,需要拟定商号名字。

    黄昏仔细一琢磨,觉得入乡随俗,取个什么黄记商号之类的。

    沈熙礼笑说可以更出类拔萃一点。

    黄昏暗暗腹诽,总不能用什么集团、股份公司吧,用这种名字,官府登记那边我怎么解释,和时代脱节嘛,而且后人一翻看史书,哟,大明朝有个叫黄昏的人建立了个集团公司,这货和发明游标卡尺的王莽一样,是个穿越者啊。

    再三思索,最终决定取名“时代商行”。

    划时代的商行。

    沈熙礼没有异议,笑着说要不你来写这几个字,我找人去装裱去?

    黄昏想写,转念一想,这事马虎不得。

    搞商业,噱头很重要。

    题牌匾的事情还是得请朱老板来,一则可以宣传,二则给商号加一层保护伞,有朱老板题名的商号,一般人谁敢来捣乱?

    笑说你先回去,写名字的事情我去找个名人来整。

    沈熙礼出门没多久,门外来人。

    狗儿太监。

    进门后疾步小碎步跑到黄昏身畔,压低声音说道:“万岁请你立即去乾清宫一趟,有要事相商。”

    黄昏笑说什么事。

    估计是朱棣听到自己这边的风吹草动了,想打友情牌,让商行以后提供给皇室用度的产品降点价,这可万万不行。

    朱老板的钱好赚,不赚白不赚。

    狗儿太监略有焦急,“大事,了不得的大事,我来通知黄哥儿,还有其他内侍同时出门,去通知三位殿下、道衍、丘福、郑大监、纪纲等重臣。”

    黄昏心头一跳。

    需要让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外加道衍、郑和、丘福、纪纲这等朱棣心腹齐聚的事情,绝对不是什么建文旧臣。

    难道……

    梅殷反了?!

    黄昏急忙跟随狗太监去往紫禁城,一路畅通无阻,到暖阁时,里面已经济济一堂,身材臃肿的大皇子朱高炽,英武极类朱棣的二皇子朱高煦,穿了一身华袍身上还有酒气的三皇子朱高燧,身着黑色道袍站在那里阖目无声的道衍,旁边站着的那位年近花甲,却依然龙精虎壮的老人,应该就是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淇国公丘福。

    整个朝堂之上,唯李景隆可与其分庭抗礼。

    最末端,站着两人,一人是内官监太监郑和,另一位看似官职不高,但却无人敢轻视的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

    黄昏地位不高。

    只能站在最角落里,默默的看大佬们决策。

    朱棣已经和众人谈了一会,看见黄昏进来,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他等着,继续道:“虽然不知真假,但既然出现,朕不能无视,诸卿以为如何处置?”

    三位皇子默然不语。

    道衍亦不做声。

    丘福大声道:“陛下,臣愿帅兵剿之!”

    旁听的黄昏愣了一下,需要丘福出兵的事情,在永乐初年似乎只有一件:征讨安南。

    但时间不对。

    对安南用兵,按照历史进展,大概要到永乐四年。

    安南那边提前出现变故了?

    不科学啊。

    自己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目前来说也就应天府会有影响,怎么还辐射到安南去了……

    道衍忽然睁开眼,轻声道:“此举不妥,建文虽现身,却不辨真假,若是尽起强兵,只会让世人觉得陛下畏惧建文。”

    黄昏一脸懵逼。

    我擦……

    什么状况,建文帝现身了?

    这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不用想,这又是一个阴谋,一念及此,黄昏怨念无比。

    这靖难余晖还有完没完!
………………………………

十点了,看完《大明风华》后睡不着,想说几句

    作者君最近一直在追《大明风华》。

    不严谨考究历史细节的话……

    挺好看。

    人物塑造非常成功,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三代帝王,确实令人唏嘘。最喜其中一幅画面:朱棣驾崩之前,一个人顺着斡难河逆流而上,背后落日的天穹上,是大明疆域图。

    端的是震撼!

    完美表达出一位千古大帝驾崩之时的悲壮和浪漫,壮志未酬,暮心不已,天将不给,为之奈何啊……

    最近剧情,朱瞻基要驾崩了。

    很是感触。

    可惜……

    大明,若是给朱高炽十五年,给朱瞻基二十五年,二十二年的永乐盛世衔接四十年的仁宣之治,它不香吗?

    可惜啊。

    作者君就在想,大明真是个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朝代。

    作者君一直以读书人自居。

    最喜欢的封建王朝是宋朝。

    如今写《大明王冠》后,对明朝的了解越来越多,也渐渐成明粉了。

    于是作者君就想啊。

    一定要好好写《大明王冠》。

    写出一个心中梦想的煌煌大明来,写一个遐想如愿的大明盛世来,写一个波澜壮阔的创世纪来!

    大明,就应该天下大明。

    好了,说人话。

    六频推荐之后,下周裸奔,同期六频的新书都有推荐,《大明王冠》没有,意味着三江可能没希望了。

    但作者君不会放弃,会好好的写。

    哪怕没有三江而安慰上架,我依然会完完整整的按照大纲写完本书。

    所以,接下来还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尤其是接下来的几周,从明天起,还请大家多投推荐票,多帮忙安利一下。

    让我们于绝境之中望见曙光。

    也许,在你们的支持下,在作者君的坚持下,三江它就来了呢……

    人呐。

    活着,总是向往希望。

    最后,求推荐、收藏、追读、投资、安利,以及打赏。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还有穿越者?

    道衍的话极有份量。

    朱棣颔首,对丘福道:“确实如此,若是一点关于建文帝风言风语,朕就让淇国公帅兵剿之,若事后查证是捕风捉影,朕岂非被天下人笑话。”

    丘福急声道:“是臣鲁莽了。”

    朱棣颔首。

    身材臃肿的朱高炽和两个兄弟不一样,是书堆里长大的人,上前一步,“父皇,儿臣也以为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不如就让儿臣去一趟,求证真假后,再禀报父皇定夺。”

    朱棣没好气的道:“就你?”

    走几步路就气喘兮兮的,还想着钦差千里……

    朱高煦一看,机会啊!

    老大这废物办得了什么事,也就能做点文人的事情,这种需要长途跋涉才能立功的事情,除了我朱高煦,不做第二人之想。

    也上前一步,“儿臣愿往!”

    朱棣意动,看向道衍。

    道衍微微摇头。

    朱高煦还不服了,转身问道衍,“为何我就不行?”

    道衍道:“不是殿下不行,是世人皆知,殿下是陛下麾下的一柄利剑,所到之处便是兵锋起处,若是殿下出京,只怕会打草惊蛇,同理,纪都指挥使也一样,此事亦不能锦衣卫主攻,锦衣卫须得侧面配合,所以这个去求证真假的人,应是声名不彰的生面孔。”

    不愧是道衍。

    暖阁众人皆由衷叹服。

    生面孔?

    几乎是同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最角落里的黄昏身上。

    说起生面孔,他最合适啊。

    虽然近来在应天城大出风头,不过天下这么大,出了应天城,谁还知道你黄昏算个老几,他若是出京去查证,绝对不会打草惊蛇。

    在道衍说需要声名不彰的生面孔时,黄昏理智的选择了埋头。

    假装看不见众人的目光。

    开玩笑。

    钦差是拉轰,但这是要到外地出差,大明没有飞机、动车和高铁,一些地方又落后偏僻,别老子还没走到目的地,就挂路上了。

    这种可能性很大。

    靖难之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不乏散兵游勇拉帮结派之后占山为王,乱着呢。

    老子的后宫都还没见影子,现在还是处子之身。

    死了不划算的嘛。

    不去,坚决不去,风险太高,和收益不成正比。

    谁爱去谁去。

    朱棣暗暗好笑,他哪能不知道黄昏的心思,但由不得他,确实没有比黄昏更适合的钦差人选了,咳嗽一声,“黄爱卿?”

    黄昏抬起头,“微臣旧伤在身,不宜远行。”

    众皆无语。

    你那伤早就好了,找理由能走心一点不。

    朱棣倒确实心软了。

    看向道衍。

    道衍又摇头,意思是非他不可。

    朱棣只得拿出永乐大帝该有的铁血风范,不容置疑的道:“就此钦定,黄昏即日钦差,众位卿家没事就退了吧,老和尚、黄昏留下。”

    丘福、马三保、纪纲行却礼出门。

    朱高炽两兄弟忽视一眼,彼此看不顺眼,不过对黄昏去钦差一事,两人都很满意,只要不是对方的人,谁去都行。

    朱高燧最后离开,途径黄昏身畔时,满身酒气的朱高燧轻轻拍了拍黄昏肩头,笑眯眯的说了句黄百户仅靠一区区香皂就走上人生巅峰了,真是让人羡慕啊。

    说完扬长而去。

    黄昏倏然转身,目视朱高燧远去的身影。

    浑身冰凉。

    “人生巅峰”四个字,像一座山落在黄昏的心湖里,震撼起万丈浪涛,让他在一瞬之间想到了一种可能:大明只有自己一个穿越者么?

    在大明朝很少有人说这四个字,朱高燧却这么说了。

    难道他是穿越者?

    如果朱高燧是穿越者,拥有皇子身份,确实有改变历史的资格和能力,那么靖难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需要重新斟酌。

    幕后黑手不是梅殷,极有可能是朱高燧。

    朱高燧是穿越者吗?

    应该是多疑了。

    因为这四个字的时代印记很淡,就算是在大明王朝偶尔有人说出来也很正常,如果朱高燧在人生巅峰后加个“迎娶白富美”,那就比较好判定。

    但黄昏多了个心思。

    从今以后行事必须谨慎,如果大明真还存在其他穿越者,那么因为香皂、沐浴露等事情,自己已经暴露身份。

    但愿是自己多虑了。

    朱棣发现了黄昏的异状,问道:“你和老三认识?”

    黄昏摇头,“第一次见。”

    朱棣点头,没作他想——根据线报,老三从没和黄昏接触,就是老大和老二被自己敲打之后,也再无接触黄昏的迹象。

    道:“你可有疑问?”

    黄昏脱口而出:“有!”

    朱棣颔首,“你问,朕知无不答。”

    黄昏整理了一番思绪,问道:“陛下,究竟是谁传回来的消息,说建文帝现身了,又在哪里现身,这个消息确凿可靠么?”

    后世对建文帝行踪的推测,大抵分成两派:有人推测建文帝出家为僧,躲在大明某个墙角旮旯里,还有一种说辞是建文帝出海了。

    所以才有胡濙寻仙道张三丰和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朱棣道:“是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纪纲上报于朕后,便召你等进宫商议,消息来源于福建兴化府的锦衣卫卫所。”

    黄昏:“福建?”

    心里猛然一个咯噔,我擦了,难道建文帝真的被锦衣卫找到了?

    后世有个发现,说福建宁德那边有朱允炆的坟茔。

    虽然没经考证,但确实有这种说辞。

    现在锦衣卫在福建那边发现朱允炆的行踪,岂非侧面印证了——到了此刻,黄昏也不确定被发现的朱允炆是真是假了。

    来了精神。

    如果能亲眼目睹这千古历史谜题的揭开,出个差还是能接受。

    况且出差很爽啊。

    代天巡狩,多拉轰的头衔!

    拿着公费旅游的同时,还能摆钦差威风,地方官懂事的没准还会各种讨好,接风洗尘要不要找美女陪酒、陪吃……甚至陪睡?

    那必须的嘛!

    所以黄昏一直很羡慕销售员,跑遍全国嫖遍全国,爽的不亦乐乎。

    想到这对朱棣道:“既然在福建,那微臣就跑一趟吧,不过福建那边荒僻啊,陛下你得多拨点经费多派点大内侍卫保护微臣,微臣还想活着回来见证陛下打造的煌煌盛世呐。”

    福建确实偏僻,在官员被贬的记录中出镜率极高。

    比海南差不了多少。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代天巡狩

    要出差了,而且是去见集团前任总裁,朱棣这个新总裁有很多事要交待。

    对黄昏说道:“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黄昏眼珠子一转,“好歹也是钦差,代陛下巡狩地方,就微臣目前这官身有点人微言轻啊,是不是应该斟酌着……”

    升个官呗。

    朱棣摇头,“此次钦差,你得低调行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擅自亮出钦差身份,所以擢升一事待你大功归来再议。”

    再议再议再议,再议你妹!

    黄昏退而求其次,“那钱呢,这个总不能少吧。”

    朱棣笑了,“这个自然。”

    “人呢?”

    “人不可太多,你此次前去,主要是证实是否真的是我那侄儿朱允炆,不会大动干戈,沿途有两三人护卫你周全即可,况且朕会给你委派任命,到了兴化府,你便再无性命之虞。”

    黄昏:“???”

    这尼玛说得好听,朱允炆既然在兴化府,那基本意味着兴化府就是建文旧臣的势力,你还光明正大的派我过去任职,还不准亮出钦差身份,这尼玛纯粹找死啊。

    朱棣笑道:“兴化府也有锦衣卫卫所,你作为百户,被谪贬去辖领兴化府一所,再是恰当不过,也不会有人怀疑你的动机,毕竟你和纪纲不和,应天城已经无人不知了。”

    黄昏无语,朱棣你这是空手套白狼啊。

    啥好处都不给就让我去卖命。

    无奈得很。

    拗不过皇权啊。

    道:“那么问题来了,陛下你知道,我可没见过建文帝长什么样子,到时候到了兴化府,就算他站在我面前唱月亮之上,我也认不出啊。”

    朱棣一头雾水,什么月亮之上,莫名其妙的。

    沉吟道:“这倒是个问题。”

    得找个认识朱允炆的人跟随着黄昏一起去,可如今朝中认识朱允炆的人,都是些臣子,他们认识朱允炆,朱允炆也认识他们。

    而紫禁城中那些太监宫女早被朱棣肃清了。

    目睹君臣勾心斗角一直看好戏的道衍老和尚忽然开口说了一句,“陛下,徐府二女徐妙锦是个合适人选,可以去。”

    徐妙锦当然是见过朱允炆的。

    但朱允炆可不一定记得徐妙锦长什么样子,就算记得也无妨,毕竟只是一介女流,很难怀疑到徐妙锦身上。

    朱棣略有犹豫,内心非常不愿意。

    黄昏大喜,老和尚做事要得啊,出差的时候什么情况下最美?

    肯定是男女搭配。

    彼此身在异乡,总会有孤单寂寞冷的时候,到时候孤男寡女在驿站之中,望月而倍感冷清,需要彼此寻找依偎,一个不小心就干柴烈火了。

    道衍的一句话立即让朱棣同意了,道衍说:“妙锦姑娘一直是支持建文帝的,让她和黄昏同去,她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见到建文帝,真假便不辨而知。”

    朱棣大袖一挥,“就这么定了。”

    善良的小姨子啊……

    这一次出去,可千万别被黄昏这货给吃得渣都不剩,黄昏你敢对我这小姨子有什么不轨之行,等你回来老子弄死你。

    黄昏看朱棣的神态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哪会怕。

    有徐皇后呢,朱棣最多也就给自己穿穿小鞋子,况且朱棣也是要脸的人,只要断了他对徐妙锦的想法,这个情敌就算彻底没了。

    不过兹事体大,黄昏多了个心思,道:“陛下,在微臣钦差的同时,难道不需要派几个功勋武将,悄然调动一下福建那边的兵马?”

    万一事情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老子也能有雄师可以依靠撒。

    朱棣看向道衍。

    道衍点头,“确应如此,若是朱允炆振臂高呼,福建那边多半要失去掌控,所以要未雨绸缪,一旦有迹象,便要重兵弹压!”

    朱棣若有所思,“让谁去总责此事?”

    道衍沉吟半晌,“信安伯张辅可担此责。”

    朱棣一想确实非他莫属。

    张辅是河间王张玉的儿子,在靖难之战中屡立大功,被封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信安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

    他还有个身份。

    朱棣的大舅子。

    所以说,当皇帝什么都多,连舅子妹夫都多如牛毛。

    张辅的名声和能力,都不如丘福、朱能、火真、王忠等人,让他去总责此事,一则自己亲戚比较靠谱,二则不会轻易惊动福建的建文旧臣势力。

    一切商定妥当。

    朱棣看向黄昏,“即日出发。”

    黄昏弱弱的问了一句,“可以后日么,皇后娘娘交待我的事情还没办完,我得叮嘱一下手下员工,免得耽误了娘娘的大事。”

    朱棣无语。

    都这个时候了这货还不忘赚钱。

    没好气的道:“不行!”

    建文现身,这件事拖不得,稍微应对失策,这大明刚安稳的万里山河,又要骤起烽烟,到时候就不是你黄昏赚不赚钱的问题。

    是尸横遍野路有冻死骨的惨状。

    黄昏只能领命。

    在即将出门时,被朱棣喊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