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苁钳}人。
纪纲春风满面,和庞瑛两人有说有笑。
这一次奉陛下之命,率领北镇抚司缇骑在黄昏发配边疆必经之路上埋伏,本意是要拿下刺杀黄昏的人,找到幕后黑手。
不过……这个机会两人可不会放过。
到时候告诉陛下,当时厮杀惨烈,凶徒悍不畏死,甚至夺走一些校尉、缇骑的绣春刀,我等照应不及,黄昏惨死在绣春刀下,不过我们保护了他的尸首。
理由充分而且合理。
反正带去的锦衣卫都是心腹,没人敢出卖两人,为了保险起见,甚至连应天府衙负责押送的兵丁也一刀给喀嚓了。
至于看见了这一幕的凶徒,一个没活。
纪纲才不在意能否揪出幕后黑手,他只明白一点:黄昏必须死。
黄昏不死,他就没法独得恩宠。
庞瑛也一样,因为黄金失窃案,他肉疼得年都没过好,对黄昏恨之入骨,这么个一箭双雕的机会,纪纲不交代,他也会找人办。
所以两人对此次差使万分满意。
你黄昏不是能预知么,怎么没预知道会这么死翘翘?
狗屁的预知!
回城之后,纪纲和庞瑛先回家换了衣服,再去锦衣卫汇合,准备去宫内领赏。
两人一先一后进入锦衣覃俊都指挥司。
发现死对头赛哈智正带着大批缇骑,似乎准备出门办差,此刻围绕着十余具尸首,笑容诡异,看见纪纲和庞瑛后,立即笑眯眯的说:“哟,都指挥使和庞镇抚使这是要去宫中领奖赏了?”
纪纲冷眼以对,他非常讨厌赛哈智。
偏生拿他没办法。
虽然官职比他高,但这货的南镇抚司是对内纪律部队,从职权上来说,还真不惧怕他这个都指挥使,说句难听点的,历来的南镇抚司镇抚使,都和都指挥使不对付。
天子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为了制衡。
庞瑛面对赛哈智更是没脾气,别人官职和你一样,职权上还能压你,不服气不行——不过老子钱赚的比他多,这就够了。
赛哈智用脚踢了踢“黄昏”的尸首,讽笑道:“两位大人还真是效率奇高,竟然拿下了众多凶徒,可惜了,黄昏和应天府这两名兵丁死得不明不白啊。”
你当老子是傻子么。
这三具尸体上的致命伤,一看就是刀伤,而且就是绣春刀砍的。
这两人已经嚣张到不愿费事掩盖了么。
纪纲上前几步,冷冷看着赛哈智,“赛镇抚使有公事?”
意思你赶紧给老子滚。
赛哈智冷笑一声,“纪都指挥使似乎忘记了,我南镇抚司本是负责监督锦衣卫行动,这一次你们虽然大获全胜,但有人死因不明,甚至有不该死的人死在了绣春刀下!本镇抚使充分怀疑你们因公报私!”
大喝一声,“拿下!”
当然不敢拿纪纲。
就算南镇抚司,要拿纪纲也得有陛下旨意,甚至庞瑛也是如此——但是可以拿下其他的缇骑和校尉啊,只要这些人口供稍微有破绽,就够纪纲和庞瑛喝几壶。
随着赛哈智一声令人,数十南镇抚司的缇骑绣春刀齐齐出鞘,杀意汹汹。
这些人是真的要动手!
大家都是锦衣卫,凭什么你们北镇抚司吃香喝辣,我们南镇抚司就喝西北风,现在有机会落井下石,傻子才不动手。
也该轮到我们南镇抚司吃点肉,你们来喝汤了。
纪纲怒喝一声,“谁敢!”
老子不发威,你们就不知道锦衣卫谁说了算么!
赛哈智有心气没能力是一回事,但聪明,否则也走不到今天,看见纪纲要发作了,一脸皮笑肉不笑的说:“都指挥使有话说?”
纪纲憋了一肚子火,没好气的道:“当时情况凶险,我们好些弟兄受了伤,甚至被凶徒夺去了绣春刀,一个不慎,自己人被绣春刀砍死砍伤不正常吗?”
忽然脸色一寒,杀意铮铮,“本都指挥使跟随陛下南征北战,沙场浴血无数,才有今日之功,赛镇抚使久居安稳之地,哪知沙场凶险,竟想以这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我等不成!”
这是明着告诉赛哈智。
老子是跟着朱棣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功臣,你要和我掰手腕,还嫩了点。
赛哈智虽然吃瘪,心情却不错,笑眯眯的让开道路,说:“卑职当然知道纪都指挥使的赫赫功劳,先前之事也是例行职责,都指挥使请见谅,莫要责怪。”
纪纲:“……”
你妹的赛哈智,拿老子寻开心么。
有点警惕,看赛哈智这举动,如果方才没能圆过去黄昏和应天府两名兵丁被绣春刀砍死的纰漏,这货今天还真的要对北镇抚司下手。
谁给他的底气?
目送纪纲和庞瑛带着俘虏离去,赛哈智笑眯眯的,对众人挥手道:“走,喝酒,老子今天请客,哪个瓜皮要是喝不晕,就是龟儿子。”
俚语说的有模有样。
要扳倒纪纲非一日之功,来日方长。
抱准黄昏这根大腿就够了。
………………………………
第九十五章 大明,没我不行啊
纪纲和庞瑛走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小声嘀咕着。
庞瑛不无担忧,“都指挥使,怎么感觉今天赛哈智有点反常,以前也就阳奉阴违,哪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冒犯您。”
纪纲点头若有所思,“确实有点反常。”
不放心,又压低声音问道:“这一次带去办事的兄弟,确定没有赛哈智的人?”
庞瑛呵呵笑道:“您放心,和赛哈智有关系的都留了下来。”
纪纲松懈下来,“那便无妨,黄昏一死,陛下要肃清朝堂上的建文余孽,还得靠咱们锦衣卫,尤其是北镇抚司,必受大用,赛哈智或许预见到此,垂死挣扎一下罢了。”
……
……
乾清宫的东暖阁里,朱棣心情颇好,斜躺着玩弄一枚古玉,在指尖转动,看也不看一旁的马三保和黄昏,道:“三宝,你说说吧。”
马三保上前一步,行礼道:“追到钱塘江,那小太监已死,着有经验的人查探尸首,得出的结论是被一剑穿心而亡。”
一剑穿心,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要一剑穿心,首先得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一剑刺穿保护心脏的那一片排骨。
又补充道:“是个高手,大高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就有武侠。
朱棣不置可否的哦了一句,“比你如何?”
马三保笑而不语。
站在一旁的黄昏问了一句:“所以这条线索已经断了,再也查找不到是谁故意将小宝庆推落下水,以此将娘娘调离坤宁借机下毒的罪魁祸首?”
这件事的真相已经和朱棣在当日就推断出来。
当然,功劳是朱棣的。
黄昏只不过在朱棣的“引导”下说出结论。
某些人忌惮黄昏,所以要弄死他,可黑市那边迟迟没人有收割黄昏头颅的胆子,某些人被逼无奈,选择在香皂上做文章。
徐皇后身边的人不好收买,只能趁坤宁宫空虚。
所以要想办法调离徐皇后。
小宝庆落水染恙自然是最佳方案——在家仇国恨面前,又或者人心私欲面前,小宝庆这个无辜小女孩的性命就不那么重要了。
才有了小宝庆落水一事。
只不过无巧不成书,正好黄昏进宫求见徐皇后,于是这个计划变得天衣无缝,徐皇后一旦出事,以朱棣宠妻的性情,必然暴怒,根本不会给黄昏任何开口的机会。
然而幕后者万万没想到。
宫女因贪婪成了替死鬼,且毒发身亡的时候,黄昏恰好和朱棣在一起,而朱棣自然不会因为一位宫女的暴亡而失去理性,给了黄昏辩白的机会。
马三保叹气,“确实,我着人去查小太监的关系,一无所获,这条线索也断了,不得不称赞一句,幕后主使者之策划,简直万无一失。”
朱棣正身,放下手中古玉,没好气的道了句这可不是我认识的马三保。
马三保唯有苦笑。
黄昏忽然笑了,“陛下,您错怪大监了,大监连夜追凶,历尽千辛万苦,虽然找到那小太监时已经奄奄一息,但大监怀揣御赐的疗伤圣药,将那小太监救活了,这可是大功一件!”
朱棣愕然,马三保也懵逼。
旋即两人恍然大悟,对视一笑,朱棣乐道:“好小子,你这脑子转得挺快啊。”
黄昏无奈苦笑,“为了活命啊!”
不得不转快点。
马三保带回来的是尸首,可是除了他的人,别人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对外宣称将小太监救活了,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不管幕后主谋相不相信,他都会有所动作,只要有动作,就有露出破绽的可能。
朱棣点头,“就这么办。”
马三保颔首,“等下我就去安排。”
欲言又止。
朱棣道:“你我君臣之间,不必顾虑,但说便是。”
马三保于是说道:“陛下让臣查香皂之上的毒药,在今日回城后,臣派出去的人传回了消息,已有两日,因臣未归,他们又没有资格觐见陛下,所以今日才告知您。”
朱棣精神大振,“是何等毒药?”
马三保摇头道:“具体是何等毒药,这个没有查证出来,只查证出这种毒药并非我大明所有,而是来自海外异邦。”
黄昏叹了口气,“我就知道是这样。”
不用说了,这玩意儿肯定是氰化物,只不过现在它还不叫氰化物,需要等近代化工发展后,才会有这个命名。
朱棣,“你知道?”
黄昏点头,“这个毒药叫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要找到渠道,陛下,相信我,不断了这个渠道,别说是臣的头颅,就是陛下您也要深受威胁,须知此毒杀人只需微末,而且发毒极快,若是从口而入,走不出紫禁城便要倒地身亡,无解之毒。”
以大明的医学水平,确实无解。
不过这玩意儿和杀人之王百草枯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只不过致死时间更快而已。
但黄昏必须怂恿朱棣去办了这事。
朱棣脸色大变,看向马三保。
马三保懂了。
立即起身,“我这就去办!”
朱棣微微点头,在马三保出门之前,忽然说了句,三保,朕有今日,你居功甚大,这些日子朕一直在思索要如何嘉奖于你,功名利禄自不必说,但朕要给你无上的荣耀……
马三保听得心潮澎湃。
黄昏适时冒了一句,“陛下,可以赐姓啊。”
对于马三保来说,这就是当前最大的荣耀。
马三保最大的荣耀,还是承受帝恩,带领大明的无敌舰队七下西洋,为大明君王给沿海途中的邦国传递“友爱”。
朱棣眼睛一亮,笑着说那容朕思考一二赐何姓,三宝你先去忙。
黄昏一阵腹诽。
朱棣之前根本就没想过赐姓的事情,先前那一番话,也是被自己说氰化物的危害给吓着了,故意给马三保打气。
不过自己提醒后,他应该是真的要给马三保赐姓了。
果不其然。
朱棣反过来就问,“你说说看,赐什么姓?”
黄昏:“……”
这还需要考虑么,根据历史走啊。
毫不犹豫的道:“三宝大监曾在郑村坝立下赫赫战功,陛下不妨赐姓朕,以此彰显大监的尊荣,同时弘扬陛下亲征之圣威。”
朱棣眼里冒出熠熠光辉,哈哈大笑,“知我者,黄昏也!”
心情大爽。
黄昏见状也是个无奈。
朱棣你真是个吃干饭的啊……
永乐年号,老子帮你想的,永乐大典,老子提醒你让解缙编修的,现在倒好,连咱们的大英雄郑和的赐姓,也是老子帮你定的。
你这位置不如让我来坐得了。
话说……
黄昏觉得有些蛋疼啊,怎么感觉自己穿越到历史来,反而才有这些事的,如果我黄某人不穿越,这些事岂非就没了?
大明,没我不行啊!
………………………………
第九十六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等朱棣笑过了,黄昏才道:“臣想去求见娘娘,还请陛下恩准。”
朱棣:“嗯?”
你又不是女人,哪能随便去老子的后宫。
徐皇后卧床在乾清宫这段时间,朱棣亲自操持,找了好几波高僧、著名道士在坤宁宫举办法事,皆是规模宏大的法会,为徐皇后祈福,以祛除晦气。
就差没把天下最出名的道士张三丰请来了。
昨日徐皇后已经搬回坤宁宫——虽然是夫妻,乾清宫还是不能让皇后久住。
黄昏解释道:“臣欲当面向皇后娘娘道歉。”
朱棣微微一声叹息,“去罢。”
黄昏走后没多久,意气风华的纪纲和庞瑛两人便来复命,朱棣笑容可掬的接见了两人,让他们细说此次任务。
纪纲便说,此次奉圣命出击,陛下洪福天佑,威慑四海,凶徒见我锦衣卫大好男儿拔刀相向时,皆是胆战心惊四处逃窜,无以为抗。
又说,兔子饿了也咬人,凶徒眼看无处逃遁,于是垂死反击,人人皆悍不畏死穷凶极恶,幸得我锦衣男儿有陛下天恩庇护,一番勠力杀敌后,虽然亦有死伤,但几乎尽诛凶徒,甚至差点将所有线索杀断,好在我纪纲见机得快,冒着被砍伤砍死的危险,竭尽全力的活捉了一名凶徒,在归来途中已经拷问出线索,如今已将凶徒押至正阳门外,请陛下处置。
纪纲说话的艺术已经炉火纯青。
朱棣听得龙心大悦,笑说朕有纪卿,当如手握龙渊,尽平妖邪。
下一秒,纪纲又说还请陛下赎罪。
朱棣不解,“何罪之有?”
纪纲一脸惭愧的道:“此次奉陛下圣命,设伏诛拿凶徒,然而走投无路的凶徒为求一线生机,致使厮杀太过惨烈,一个不慎,犯人黄昏被一名凶徒择路而逃时,砍中了脖子,抢治无效身亡。”
朱棣脸色沉了下去。
纪纲惴惴。
他不明白,黄昏不是已经发配边疆了么,按说陛下不会因为一个罪犯的死而对锦衣卫有不满,这样的人,从陛下登基到如今,杀了多少纪纲自己都记不清了。
暖阁里一时很安静。
许久,朱棣才轻声道:“朕知道了。”
纪纲暗道不好。
看陛下这表现,似乎对黄昏之死有点不满意。
朱棣当然不满意。
死的那个黄昏是假的,但只有自己、赛哈智知道,在别人眼中,那个黄昏就是真的,纪纲奉命伏击,那么巧,偏偏就死了个黄昏?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精锐几乎出动大半,完全是以众击寡。
你纪纲说凶徒能在这样的情形下杀黄昏。
鬼才信。
朱棣当然知道纪纲心中的小心思,不过是报因为黄金失窃案,黄昏和庞瑛之间的恩怨罢了,可惜这种事他这个当天子的不能说。
纪纲是有用的,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处罚他。
朱棣沉声道:“拷问出什么了。”
纪纲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了几句,然后颇有自信的道:“根据这名凶徒的描述,微臣断定,此人应该和那位驸马有关联,只要让微臣去查一下,必然能得到线索,只要抓到和凶徒联系的那个人,就能形成确凿的证据链。”
朱棣有些遗憾,不是他想的那人,可惜了。
点头,“查!”
纪纲和庞瑛等了一下,没等到朱棣的奖赏,颇有些失望,正准备告退,却见狗儿太监匆匆跑来,低声和朱棣嘀咕了几句。
朱棣嗯嗯点头,说让他进来罢。
狗儿太监出门。
纪纲和庞瑛告退,还没走出乾清殿,两个人像见鬼了一样,神色大变,哪怕是在天子驾前,三魂也吓跑了两魂。
僵滞当场。
门口有个束发青年,缓步入内,脸上笑意玩味,看着依然瞠目结舌的纪纲和庞瑛,笑容很贼,“纪都指挥使,意不意外,庞镇抚使,惊不惊喜?”
纪纲还算镇定,他隐然明白了这一切的真相,难怪知道黄昏死后,陛下会不高兴,本该有的奖赏也没了。
纪纲心中大恨。
庞瑛则是惊恐的指着黄昏,声音颤抖:“你……你……你……不是死了吗,我亲眼目睹,不可能,你绝对不可能活着。”
老子亲手砍的,确确实实一刀砍死了,尸体还在锦衣亲军指挥司,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纪纲轻喝一声,“住口。”
气急败坏的带着懵逼慌乱的庞瑛匆忙而去。
黄昏轻声喊了句慢走不送咧。
转身上前,对朱棣行礼后说道:“陛下,娘娘说想过来觐见你,关于微臣的一些小事,她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朱棣啊了一声,“什么事?”
黄昏一脸贼笑,“就是为了娘娘的青春大计,微臣需要在钟山那边拿一块地皮建几个工坊,可是江宁知县顾佐奉公职守,不给微臣贿赂的机会啊。”
顺便捧一下顾佐。
黄昏都觉得自己太圣母心了,没办法啊,仅靠一个朱棣,确实能打造出一个煌煌的永乐盛世,但黄昏想的更远。
他想要打造的大明盛世,将远迈汉唐。
这就需要人才。
仅仅靠三杨、吴溥等人远远不够,黄观是人才,向宝是人才,顾佐也是人才。
朱棣沉吟半晌,没好气的道:“行了行了,朕知道了,顾佐那边,朕会给他说,没事就滚了吧。”
妻子都让黄昏来问了,态度很明确。
只不过妻子做事有度,身为皇后绝不干扰六宫以外的事情,涉及到钟山那边的地皮,她若是直接出面找顾佐,也能办到,但传到民间影响不好。
让黄昏来问,就是委婉的表达她的意思。
朱棣心里是高兴的。
拥有这样的贤妻,历朝天子都得羡慕老子。
一块地皮,就能换来妻子的喜悦,甚至还能驻留妻子的青春,划算。
给黄昏便是。
黄昏大喜,喜滋滋的告退。
朱棣忽然喊住他,说你近期小心着些,纪卿已查获线索,宫女暴死案并不是你我怀疑那人的手笔,而是另有其人,你和赛哈智着人密查,斟酌时机通知朕来收网。
黄昏一脸黑人问号:“不是驸马?”
朱棣苦笑,“是驸马,但不是那位驸马。”
大明的驸马有点多。
朱棣的女儿也嫁了几个,而太祖朱元璋女儿更多,驸马亦是一大串。
………………………………
第九十七章 收网
消失近十日的纪纲、马三保归城,颇为引人瞩目。
后宫很快泛起流言,说马大监带回个活死人,御医正在全力救治,又说那活死人本该死了,但他天赋异禀,心脏在右胸,所以侥幸逃过一劫。
消息本在后宫流传,但不知怎么的传出了宫。
流言么……一人一个说辞。
不管哪个时代,民众对八卦都津津乐道,尤其关于天家。
流言传遍应天,出现了各种版本,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版本:宫中一位小宫女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被朱棣临幸了,怀了龙种,某位嫔妃心生嫉妒,害怕这个孩子出生会影响她儿子的储君地位,于是派人去弄死这个小宫女,小宫女在太监的保护下逃离紫禁城,躲到钱塘江畔,那位妃嫔派人追杀,被朱棣知晓后,让马大监驰援,带回来的活死人就是那小宫女,现在由御医救治,以保住腹中的胎儿。
这版本的流言比较有意思。
妃嫔暗指徐皇后。
民间皆知朱棣只有三个儿子,全是由徐皇后生的……要不然后位能如此稳固?
这是民间的一厢情愿。
徐皇后后位之稳固,不仅是生了三个儿子,也因朱棣对徐皇后的深情。
男子痴情和花心并不矛盾。
有句话说的很好,世间的大多男人只守着一个女人,是因为人生很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没有花心的资本。
朱棣有花心的资本,所以嫔妃有一二十个,在历代帝皇中算中规中矩,远不如和他起家方式颇为相似的唐太宗,但比起光绪的一后二妃,要浪得多。
在此不得不表扬明孝宗朱厚照同志,这位帝王一生只有一个女人:孝康敬皇后。
所以这个版本的流言一方面污蔑朱棣淫靡,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泼污徐皇后,然而朱棣铁血,民间谁敢这么胡说?
大概是没人敢的。
但这个版本却出现了,原因呼之欲出:有心人要泼污天子和皇后的形象。
这是读书人最常用的手段。
潘金莲和武大郎就是前例。
在这个流言的背后,有些人看出了其他东西:那个活死人绝不寻常。
这是马三保回城带来的影响。
纪纲带着锦衣卫大张旗鼓回城后,消息亦很快传开,说纪纲接到密报,宫女惨死案中的嫌疑人黄昏,在发配边疆的路上会被幕后主谋灭口,遂率领北镇抚司缇骑设伏,虽罪犯黄昏死于乱战,但锦衣卫成功诛杀凶徒,并俘虏一人,已从俘虏口中拷问出幕后真凶,不日便要破门缉凶。
这个消息不属于八卦。
没人敢乱传。
宫女暴毙,直指徐皇后。
朱棣身为天子,一国之母受到威胁,哪怕他反击的手段再铁血再冷酷,也是情理中事,最多就是在史上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和杀方孝孺等人留下的恶名截然不同。
因为朱棣这一次占理。
有人甚至以为,朱棣会趁着这个时机彻底肃清朝堂,不管和这件事有无关系的建文旧臣,只要不是诚心为大明出仕,都会被肃清。
朝野上下惶惶不可终日。
锦衣卫北镇抚司已经磨刀赫赫,包括纪纲在内,都认为这会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清洗,也是锦衣卫发财的机会。
南镇抚司公事房里,黄昏和赛哈智吃着瓜子聊着天。
很是惬意。
说白一点,因为当下局势的缘故,南镇抚司大部分时间都是吃闲饭的——肃清朝堂后,朱棣不需要纪纲这柄屠刀了,那才是南镇抚司大展身手的时候。
当黄昏把这一点给赛哈智分析出来后,这货越发放心,隐然觉得,朱棣把黄昏弄到南镇抚司来,貌似就是为了那一日。
对此黄昏笑而不语。
不然呢……
打造出盛世的永乐大帝真有那么傻,会被区区一个纪纲欺上瞒下,还配得上永乐大帝?
不过是效仿郑庄公而已。
朱棣要脸,不会做出太祖那般随意屠戮功臣的事来,纪纲恰好就是最大的功臣之一,所以杀纪纲需要绝对的理由。
不过这是永乐后期的事,纪纲现在还在朱棣掌控之中。
当下还是肃清朝堂。
从马三保和纪纲回城已经过去三日,这三日黄昏都呆在南镇抚司……虽然传出去的各种消息就是为了打草惊蛇,但黄昏不能现身。
动静太大,很容易让蛇走极端,没法一网打尽不说,甚至可能出现不可掌控的变故。
吃了午饭。
黄昏打算小憩一阵,上午将南镇抚司侦缉的信息写了折子送递大内,朱棣大概要明日才会有动作,今日应天不会有血腥。
赛哈智欲带着几个得力心腹去喝花酒——明朝对官员狎妓管理极为严格,被抓直接贬官。
明初,朱元璋在《大诰》里谆谆教诲,称“声色货利”祸害无穷,多少官员栽倒在上面,你们一定要系紧裤带。
另一面,朱元璋又在秦淮河畔兴建花月春风十四楼,以高档酒楼之名,行红灯区之实,还特地从全国征召经验丰富的失足少女,敦促上岗充实力量,借此拉动内需,大力收税充盈国库。
立国之初,穷嘛。
所以官员喝花酒,只能去花月春风十四楼花高价。
安全第一。
钱可以再赚,明朝官员的俸禄低,可不妨碍从其他地方赚钱。
赛哈智刚走出公事房,欲对几位心腹大声吆喝说花月春风楼走起,声音冒出喉咙,立即吞了回去,急忙跪下行礼。
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负手而来,身后跟着一位贵妇人,贵妇人手上牵着个小女孩,小女孩虽眉眼弯弯满春风,却是个实打实的小恶魔。
正是朱棣、徐皇后和小宝庆。
朱棣道:“赛卿欲去何处?”
赛哈智当时就汗流浃背,尼玛,只差那么一点,老子就脱口喊出不醉不归的话了。
那样的话镇抚使算是干到头了。
当值期间去喝花酒,朱棣对自己人再怎么仁厚,也得把你给撸了。
急声道:“微臣无事。”
朱棣点点头,“黄昏呢,他上午上折说可以收网,朕来了,他在何处?”
………………………………
第九十八章 单刀赴会(求推荐收藏)
终于收网了!
黄昏情绪大振,推门而出,“臣在。”
朱棣颔首,“此计着实很有点意思,但行得通?”
黄昏毫无不好意思,“哪里那里,陛下过奖了,也就一般妙。”
赛哈智见状,暗道黄老弟这气场要得,面对陛下,老子都吓得心惊胆战,他竟然还能喜笑颜开谈笑风生,甚至还开了个玩笑。
徐皇后忍俊不禁。
小宝庆那双宁静湖泊般的眸子本就盛满了笑意,闻言更是呵呵直乐,咯咯笑着说人也是妙人儿呢,皇兄,我喜欢他,送给我嘛。
朱棣颔首,似乎在认真考虑,说倒不是不可以,内官也是官。
黄昏吓了一跳,怒瞪一眼小恶魔,嘀咕了句驸马也可以是官。
不敢嘚瑟了。
赛哈智欲去点兵点将,跟着朱棣杀他个血流成河,却被朱棣挥手制止,说不用了,这一次出宫,连大内侍卫都没带,更不需要锦衣卫,只是过来把黄昏带着,赛卿你也不用去。
赛哈智一脸懵逼。
朱棣这是唱的哪出。
现在是去收网,面对的是策划了一系列案件,甚至连徐皇后都要谋害的主谋,早就对你朱棣撕破了脸皮,不带大内侍卫不带锦衣卫,就你两口子带着个小宝庆,送死么。
就算朱棣身经百战,然双拳难敌四手。
加上黄昏?
多送一个人头而已。
赛哈智脸色凝重,他不敢出声反对,但已经在心中暗暗谋划,等下决意带几个南镇抚司最强缇骑、校尉,乔装打扮保护朱棣。
黄昏给赛哈智使了个眼色。
哪知朱棣微笑盖棺定论,说赛卿不用忧虑,朕只有打算。
朱棣转身,“走罢,黄总旗~”
总旗两字,咬字特别重,让黄昏哭笑不得,朱棣你该不会真的以为靠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