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王令我来巡山-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菲,咱们不能再这样了,再这样下去,非得成怨妇不可,咱们得寻些正经事做。”

    “可是,我们能做什么呢?”

    “做什么?能做的多了,青云寨里那些粗蠢婆子一个个都忙的不得了,我们还不如她们?”

    “……我们,有些地方可能真不如她们。”

    “你气我是吧?不管了,明儿个去找林宁,看看该做点什么。我算瞧出来了,这青云寨再这样下去,三大皇朝,都要险了!值当咱们帮忙!再说,小猴子和他爹老猴子都在帮那小子,咱们出把力,不算丢人。你没瞧见?那姜太虚又来了。”

    “那,好吧。”

    ……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策

    “找事做?你们找什么事做?”

    聚义堂上,看着两位有些出人意料的来客,林宁和齐燕都有些纳闷。

    这两人的身份……

    莫菲还好说些,这女孩子其实至今还未缓过劲儿来,悲惨的一塌糊涂。

    再者,吃一堑长一智,如今也不敢再掺和什么事了……

    可东方伊人……

    这个心高气傲又聪明绝顶的女孩子,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在林宁看来,若不是她心中被满满的仇恨充斥,使得性子有些偏激,是个不小的破绽,其实东方伊人未必比侯玉春差哪去。

    当初若不是这个姑娘,侯家父子俩早死成灰灰了。

    也是因为这个缘由,所以她这个姓东方的,才能在龙门客栈过的这么自在。

    且不知她此刻要闹什么幺蛾子……

    听闻林宁之言,东方伊人的眉头都竖了起来,声音也高了不少,道:“怎么,你看不起我们?”

    林宁还真没甚法子,这东方伊人刺手归刺手,傲慢归傲慢,可她还或直接或间接的帮了山寨几次,再加上她和侯玉春两口子的亲近关系,还能翻脸不成?

    他捏了捏眉心,道:“哪里就扯到看得起看不起上了,你东方……穆姑娘的能耐,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只是好奇的问问,怎么想做事了?你也知道,我们这里都是些琐碎事,不起眼的很。”

    东方伊人这下脸色才好看了些,道:“我们只是不爱吃白食,连你们山寨里的泥腿子百姓都知道靠做苦力赚工分吃饭,我们连他们也不如?”

    话至此,林宁也没甚好说的,可是……

    把这俩姑奶奶放哪呢?

    “要不,你们坐镇龙门客栈,护一方太平?”

    东方伊人抽了抽嘴角,看着林宁认真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和那些蠢丫头一样好哄?”

    这话让聚义堂内的徐佛等女孩子不大高兴了,说谁呢?

    东方伊人当然感觉到不善的目光,却不屑的群嘲的看了圈儿。

    只看这几个有意无意的看林宁的眼神,她就看得出,都是一群没男人活不成的蠢丫头!

    齐燕见林宁有些头疼,轻声一笑,对林宁说了句:“榆林城。”

    林宁闻言,眼睛登时一亮,拍手笑道:“还真有一处,正愁没人合适。穆姑娘,想来你也知道,山寨把榆林城周边的地都买了下来,原来的流民营,现在全都在榆林城。大几千人,往后还会更多,几十万亩田地,往里投上几万人都不嫌多。再加上城里的商铺门面,酒楼茶馆儿,粮米衣铺……这么大的摊子,需要一个有足够手腕和头脑智慧的人坐镇。怎么样,穆姑娘,这副重担,你敢去不敢去?”

    东方伊人狐疑的看着林宁,摸不清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将信将疑道:“果真交给我去管?”

    林宁笑道:“具体的俗务,自然不必劳动穆姑娘去操劳。只是若出现一些紧急危机,就要请穆姑娘出手了。”

    东方伊人闻言,想了想,虽然到底还是给林宁当打手,但也好过只在一个客栈里窝着,应下此事后,就带着莫菲离开。

    等她走后,齐燕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道:“也不知等秦国来人对上这位武圣之女时,会不会跳脚骂娘。”

    林宁摇了摇头,笑道:“不好说,东方青叶那样的人,未必料不到咱们会有这手。”

    齐燕问道:“若是秦国人不买东方青叶姑娘的账,那该怎么办?”

    林宁没好气道:“不买就让人家回来,还真让她去撕破脸?她的性子倒不是不敢,可这样做就有些下作了。再说,咱们又不是没办法对付。行了,不说这个了,咱们去送送姜太虚。”

    ……

    “姜兄,临别之际,我有些话想说。虽然临淄比榆林城富饶的多,姜兄手下能调动的能量,就是十个青云寨都比不上。但是,兄之难处,其实不在这些,而在世家,甚至,在朝廷和学宫。”

    “即便如今夫子尚在,姜兄你的新法一旦突破姜家田庄,涉及到别的世家,立刻会激起轩然大波,阻力百倍于此。”

    “若强行为之,举步维艰不说,还会事倍功半。因为想要做事,终究需要做官的人。下面官员若是阳奉阴违,别说三年五年,就是三十年五十年都未必能有成效。”

    听闻林宁真诚之言,姜太虚面色肃穆,缓缓点头道:“我知道,所以,我会去和陛下谈一谈,再去吏部选人。”

    瞧瞧,这就是家世的不同。

    林宁这边想选官员,只能从流民营和百姓中选,看谁能服众,看谁有能力支撑起一个摊子,谁就能上位。

    但这样选出的官员,在基层可以,再往上,就缺少了眼界和格局。

    可青云寨没有法子,只能如此。

    一边做事,一边历练。

    只能寄托于随着摊子的慢慢铺开,这些新挑选出的官员能在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

    而姜太虚就不同了,姜家原本就大齐十二上上高门,执掌吏部多年,夹带里有的是人才。

    齐国开科举数百年,在吏部等候选官的精英不知凡几。

    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人若有机会出人头地,他们未必不会给姜太虚卖命!

    念及此,林宁的话都快有些说不下去了。

    只是,越是如此,就越该由姜帅逼来趟开这片浑水啊!

    能者多劳嘛……

    林宁干咳了声,道:“姜兄,你是明白人,当知道,纵然如此,你那边依旧太难太难。若是夫子能坐镇夫子山二十年,可能会成功。但是……”顿了顿,见姜太虚面色凝重,他终于开门见山道:“小弟有三个法子,正合姜兄不愿杀戮之仁道。推广开来,既能减轻阻力,也能助姜兄尽快推广新法。”

    姜太虚沉默了稍许后,轻声问道:“不知林郎君,有何高招?”

    林宁一字一句道:“一为摊丁入亩。二,则是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三,便是推恩令!”

    “……”

    姜太虚听的不解其意,看着林宁道:“还请林郎君不吝赐教。”

    林宁呵呵笑道:“谈不上赐教……”闲话并未多谈,便简单明了道:“所谓摊丁入亩,便是将千百年来,三大皇朝征收的丁口人头税,摊入田亩当中。土地兼并至今,已经严重到几乎无缓和之地的境地。不到一成的世家勋贵之族,却掌握着天下八成以上的土地。然而他们交的税,却不足三成。亿万普通百姓,分明没有土地,却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这岂有公平可言?将丁口税摊入田亩中,便可极大的减轻百姓负担,此为一。”

    “其二,士绅坐拥田亩无数,可却不用交税纳粮,也不用服徭役。将这些负担,统统转移到百姓身上。又大肆收献土地和丁口为奴,使得国家日益艰难,他们反而吃的肥头大耳,这绝非正道!要让士绅官员一并当差纳粮,如此一来,就能有效的打击土地兼并。”

    “其三,就是推恩令。虽然三大皇朝早就有先法,庶子与嫡子同有继承权。但事实上,这个律法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实施。百姓家分家时或许用得上,可世家高门何曾拿此法当过事?姜兄,若是能够将此法推广开来,世家高门的每一个子弟,都有权力平等继承家业,那么,天下将再无世家为乱之忧!!苟家、蒯家之流,又岂有机会成事?”

    ……

    姜太虚走了,带着义无反顾的气势离去。

    在听到林宁解释了何为“摊丁入亩”,何为“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何又为“推恩令”后,整个人的气势再度大盛!

    在他看来,这三个法子加起来,比林宁在青云寨搞的这套,还要高明不止一筹!!

    和先前那套残酷的造反法门相比,这三策才是真正的政令!

    当然,若是能和先前的法子结合起来,就会更好!

    姜太虚走后,齐燕忍不住笑出声来,看向林宁道:“兄长,姜太虚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你出的这几个法子,可比先前那个法子更难哪。尤其是那推恩令,简直是掘天下所有世家的根!他怎么会答应?”

    林宁呵呵一笑,道:“子长,这就是姜太虚精明之处。现在他做的那套,只能靠他自己搞,别人没人敢帮他。可是搞这三策,他却能笼络到一批人手当助力。你知道他最大的助力是谁吗?”

    “谁?”

    “是齐皇。”

    林宁笑道:“世家之乱,刺痛的绝不止姜太虚一人的心。但凡有远见的,其实都已经看出来问题了。其中,最忧心的当属齐皇。可是他太老了,实际上,也难以再操作什么。排除学宫鼎力支持,皇室的力量,并没那么强大。但若是姜太虚将这三法献上,齐皇必然大力支持。若这三个法子果然能成功,那老皇帝死都能闭上眼了。”

    齐燕笑了笑,问道:“那兄长以为,他们能成功吗?”

    林宁摇了摇头,道:“不能。”

    齐燕点头笑道:“我也以为不能,太难了……那兄长出谋划策,又是为了哪般?”

    林宁轻笑了声,道:“子长,你不觉得,这三法乃是对青云新法,最好的补充吗?让姜子渊先去趟趟路,以后,我们就容易的多。”

    “……”

    ……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所求

    入夜,十一寨,齐家山寨。

    家主齐志雄吃惊的看着齐燕,似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问道:“子长,你说什么?”

    一旁齐鹉也震惊的看着齐燕,搞不懂他这个曾经最疼爱,如今最防备,乃至隐隐生厌恶的弟弟是什么意思。

    齐燕轻声道:“今日姜太虚求教于兄长,得三策以为治国圣道。其一为摊丁入亩,其二为士绅一体纳粮,其三,便是推恩令……”

    齐燕将这三策详解之后,齐家父兄无不面色大变,齐鹉大声道:“这岂不是倒行逆施之举吗?”

    齐志雄也沉声道:“这是要断绝世家之根哪!子长,这种做法怕不会得逞!要只是收田产、要粮食,那些世家了不起暂时蛰伏起来,或者和咱们齐家一样,干脆投奔山寨。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早早晚晚还能再起来,咱们都等得起。可要是搞这劳什子推恩令,谁家有几个儿子就要将家业分成几份,那如何了得?从前都讲究世家高门子孙多方能家大业大,往后谁还敢多生?再者,这本来各家门儿里儿孙争夺家业就闹的凶,若再给他们这样一个名分,不肖子孙们还不打破狗脑袋?此计忒毒,忒毒!”

    齐燕闻言,轻声细语道:“这种话在家里说说也就罢了,出去却不能说。再说,此法不仅是治国良策,也可使得真正有底蕴家传的世家,能永世传下去。”

    “怎么说?”

    齐志雄知道这个幼子非同小可,所以愿意压下心中的恼意,听他一说。

    齐燕微笑道:“父亲,其实在失去田地后,天下世家又有几家还能传下去?能传一世,传二世,还能穿三代不成?大浪淘沙,唯有真正顺应得了大势,看得清前行方向的家族,才能不败落,传承下去。”

    齐鹉脸色难看道:“真要抄了天下所有世家的家?这样做,能得逞?”

    齐燕看着他这位兄长,淡淡道:“我也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是,就目前来看,很有希望。”

    齐鹉头大:“子长!!自古到今,可有这样做法能成事的?”

    齐燕反问道:“古往今来,大哥可曾见过青云寨这样的事?”

    说罢,又对齐志雄道:“爹,世家如皇朝,但又不如皇朝。盖因皇朝有圣地护着,可历千年而不倒。世家却不能,少有能传八百载的世家。能传三五百年者,也是寥寥无几。”

    齐志雄道:“能传三五百年的不多,是因为每二三百年就会有一次中原大战,无数世家因为这个消亡。”

    齐燕轻笑道:“也不尽然,因为家族出现不肖子孙而败家者,才是大头。”

    齐志雄不愿辩驳这个,他道:“子长,齐家愿意举族归附,是为了成为如姜家那样的十二上上高门,可历经千百年而不倒的永世清贵之族,不是为了被拆的七零八落,家不成家,族不成族。”

    一个小小的齐家,就如此艰难,怪道林宁断定,姜太虚难以成事。

    只是有了齐国这一次开拓,日后青云行事就容易许多……

    他摇头道:“父亲,哪有什么永世清贵之族?苟家家主被一剑斩首,姜家也因此备受打压……父亲,短期来看,家族的确会因此而削弱。但我以为,如此一来,也可令家族子孙发愤图强。使有才能的,不至于被出身所桎梏。多少家族子弟,天资卓绝,却因为庶出,或因为不是嫡长,就一生蹉跎。而多少家族,因为嫡长子不贤,或志大才疏,使得家族破灭败落。推恩令,却是能保证真正清贵之族世代永昌。父亲,每个世家的开始,始祖多出身微末,凭借一身本领,才开创了世家基业。既然先祖能,后世子孙为何不能?只想着承蒙祖荫,永远难成大器。”

    自觉被指桑骂槐的齐鹉大怒,道:“连祖宗也不敬了吗?嫡长子承嗣祖业,这是祖法!”

    齐燕摇头道:“大哥,林家兄长派人告诉了姜太虚一言,终让他下定决心,以青云法为师,铸就圣道。此言便是: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如今的形势,和千年之前早已大变,若只依照祖宗法来形势……齐国之乱,便是教训。”

    言至此,顿了顿继续道:“大哥,既然我赞成此法,你就不必担忧和我争夺什么。我若果真是个自私之人,你又岂能争得过我?”

    说罢,最后对齐志雄道:“父亲,天下大势至此,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蒯氏世家之乱,只是开始,不会是结尾。目前还只是齐国,但蒯明义此人,手段之强,绝不可小觑。其弟蒯明正亲口所言,中原三国皆有蒯家同道之人。从前有三大圣地雄威在,中原世家只能引颈就戮。但现在,真的不同了。”

    齐志雄沉默了稍许,问道:“三大圣地现在也在,怎就不同了?”

    齐燕闻言笑了笑,道:“很简单,因为三大圣地内的人,背后站着的,都是世家。他们也已经无法容忍,看着自己的家族白白去死。”

    “……”

    ……

    墨竹院,东厢耳房。

    林宁有些气喘的躺在床榻上,神情微微恍惚。

    见他如此,满面春情的皇鸿儿忍不住吃吃笑出声来,软腻的身子如蛇一样扭在林宁身上,不过还没等她开口,就听林宁义正言辞道:“女施主请自重,今夜贫僧不再近女色了。”

    “噗!”

    皇鸿儿伏在枕上,笑的花枝乱颤。

    一旁服侍的君儿丫鬟也俏脸通红,不时瞥一眼林宁的某处,抿了抿小嘴……

    见此,林宁冷不丁打了个寒战,赶紧盖好被子。

    果然,男孩子露在外面,真的好危险。

    一阵玩笑后,皇鸿儿枕在林宁肩头,一边画着圈圈,一边好奇问道:“好郎君,你对姜太虚也太好了吧?你就不怕再指点他几句,他就直接成圣了?”

    林宁摇头道:“哪有这么简单?他的进境也就到此为止了。若不能取得新法大行天下,这辈子,他都迈不出最后一步去,因为心结,就是心魔。再者,我几番施恩于他,也不是没有所求。”

    “什么所求?我怎看不出,我们有什么要求助于他的?”

    皇鸿儿总觉得姜太虚这个曾经公认的天下年轻一辈第一人,已经混的不如她了……

    然而林宁说出一句话来,却让她顾不得不着寸缕,一下坐起身来:

    “我希望能去孔庙,借下半部《百草经》一观。不施重恩,焉能得逞?”

    ……


………………………………

 第二百八十章 干爹

    “好郎君,你是想……你是想……”

    顾不得君儿在一旁给她披上中衣,皇鸿儿幽眸圆睁,看着林宁激动道:“你是想研制龙血米和龙髓米?”

    林宁欣赏了眼皇鸿儿曼妙的身子,反问道:“你们魔教是怎么栽育龙血米和龙髓米的?”

    皇鸿儿闻言,面色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支吾道:“这个,我也不大清楚……”

    林宁“哦”了声,伸了个懒腰道:“咦,我忽然忘了,双(pa)修(pa)该怎么做来着……不行不行,我得好好去想想……”

    皇鸿儿闻言气个半死,狠狠凶了林宁一眼,然后忽然又变得怯怯起来,道:“那我若说了,你可不能生气。”

    林宁撇嘴道:“就算是人血泡出来的,又不是你……”话没说完,林宁就止住了,看着皇鸿儿极不自在的神情,顿了顿,轻声问道:“果真是用,人血泡出来的?”

    皇鸿儿小心看了林宁一眼,点了点头,道:“龙血米,是的。培植龙血米的法子只有三大圣地才有,圣教……”

    “狗屁圣教,就这还是圣教么,嗯?”

    林宁脸上不见一丝表情,看着皇鸿儿问道。

    皇鸿儿见了心里一颤,忙解释道:“小郎君,我……”

    林宁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再问道:“那龙髓米呢?又要用多少人血来泡?”

    皇鸿儿小心翼翼的看着林宁,道:“龙髓米不同,普通人的血浇灌不出来,只有用宗师的血浇灌,不过,也可用宗师巅峰强者的真气浸润……只是这些法子都不成,做出的龙血米和龙髓米远不如三大圣地的好用。我打小就不吃这样的,都是从三大圣地弄来的。小郎君,你不会怪我吧?”

    林宁哼了声,道:“我怎么会怪你?我怪的是魔教,还有你爹!要不是你爹死的早,我非捶死他不可!”

    皇鸿儿气个半死,一赌气扭头坐在旁边。

    林宁将她揽进怀里,笑道:“你还别生气,你爹要是在,估计你也到不了山寨来。那样咱们就不相识了,我锤死他有什么大不了?”

    皇鸿儿气的在他肩头咬了口,问道:“那你是不是连我也一并锤死?”

    林宁连连摇头,没等皇鸿儿转嗔为喜,就哈哈笑道:“你又没滥杀无辜,也没吃那劳什子龙血米,我杀你作甚?顶多抓起来,当个洗脚的丫头!”

    “就洗脚?”

    皇鸿儿咬牙切齿道。

    林宁闻其言知其意,生无可恋的仰头躺倒在床,“悲愤”道了声:“上来吧!”

    “噗嗤!”

    皇鸿儿幽眸妩媚妖娆之极,却回头对正面红耳赤想离开的君儿道:“上来帮我一把,我也动弹不得了。”

    “……”

    ……

    “姐夫,你起来啦!”

    林宁刚一出门,就见正蹲坐在抄手游廊下的一张小马扎上,和涂宝宝在说话,看到他出门,登时欢喜的叫道。

    林宁干咳了声,道:“近来有些辛苦,睡过了。小九儿,你怎么在这,天儿还冷呢。”

    又与涂宝宝微微颔首,却见她带着婴儿肥的俏脸泛红,目光隐隐闪躲。

    林宁心里明白过来,多半是之前折腾的声音稍微有些大了,或许让人听了去。

    还好九娘仍在懵懂期,只关心了林宁身体几句,让他别累着了,然后就说明了来意:“姐夫,我想要些布。”

    林宁闻言一怔,好奇问道:“你要布做什么?”

    小九娘有些不好意思道:“姐夫,我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她们都没有衣裳穿,现在还好冷,可她们只有破了的衣裳,我想帮帮她们……”

    林宁闻言,微微皱起眉头,道:“这怎么可能?上山的人,不管是流民还是榆林城的人,都会发下起码的布匹和粮米做生活之用。每个人都有,怎么会穿破烂的衣服?”

    小九娘忙道:“真的真的,涂宝宝姐姐也知道呢!”

    林宁闻言看向涂宝宝,涂宝宝气鼓鼓道:“还不是因为那群糊涂爹娘,有点吃的穿的都要留给儿子。连发给他们闺女的,也都留起来给儿子。还有人问咱们收不收丫头,要卖女儿呢!当年,我是这样被卖掉的……”

    林宁早就知道她的遭遇了,故而无动于衷。

    倒是小九娘,满脸心疼的看着涂宝宝,道:“宝宝姐,原来你是被你爹娘……从今往后,我就是你娘!”

    “噗!”

    林宁一口喷出,仰头大笑起来。

    涂宝宝哭笑不得,弯腰捏了捏满脸神圣的小九娘的脸蛋,道:“什么都和春姨学!春姨跟谁这样说的?”

    小九娘被识破了后,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小声道:“是和南南姐姐说的,那天夜里,南南姐姐睡着睡着忽然就哭了,说她想她娘亲了,春姨就这样说的,把南南姐姐哄睡着了。往后,南南姐姐也不哭了。宝宝姐姐,你以后也别哭了。”

    涂宝宝心里十分感动,庆幸自己落在了此处,又有些好气,抱着小九娘的脑瓜狠狠亲了口,道:“你还想当我娘?”

    林宁笑个半死,调侃道:“小九儿年纪太小了,说的玩笑话。不过我倒可以当你干爹……”

    涂宝宝什么人,虽然是清倌人,但青楼里的那些做派她又岂会不知。

    如今十二清倌人崇拜林宁归崇拜林宁,可见他从来不端着身份拿着架子和人说话,除了说正事时,总爱说些玩笑话,因此并不惧怕他。

    这会儿似笑非笑的看着林宁,打趣道:“认干爹倒是没问题,只是这声好爹爹,该在哪里叫才最受用?林神医只管说,奴家照做就是。”

    林宁闻言心里难掩鸡动,不过自然不会承认他的话有歧义……

    正当他目光茫然,似完全不解面前女司机在说什么时,却见皇鸿儿和君儿主仆二人从东厢耳房走出。

    皇鸿儿本就天香国色之姿,再加上日日滋润,此刻风采自然在涂宝宝之上。

    女人之间眸光交错,隐隐让林宁感觉到了刀光剑影,毫无疑问,涂宝宝没两回合就败下阵来。

    皇鸿儿对林宁笑道:“老爷,想让人家喊爹爹,就告诉人家嘛。怪道你说要是我爹还活着,你就锤死他老人家,原来是想取而代之?”

    涂宝宝站不住了,寻了个借口转身离去。

    有些话,女孩子可以和男人说,尤其是私下里,可以随便说。

    但当着别的女孩子的面,却是万万说不出口的。

    林宁脸皮也有些发烫,不过一阵风吹过也就好了,他威严摆手训斥道:“小九儿还在呢,胡说八道什么?”

    小九娘已经彻底迷糊了,看着皇鸿儿问道:“鸿儿姐姐,你想认我姐夫当爹?”

    皇鸿儿:“……”

    ……

    ()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善行

    膳堂内。

    “这种事,居然这么普遍?”

    林宁不是不知道世人重男轻女,但当他知道,山上绝大多数女孩子都被苛待时,还是觉得一阵头皮发麻。

    大冬天的,让女孩子穿着单薄的破衣裳,还不合身,去外面捡柴火,听小九娘说,手上冻的都是咧开的口子,化脓的都有……

    春姨没好气道:“这也稀奇?我还以为天下没你不知道,没你不能的事呢。多新鲜,她们这样的爹娘已经是好的了,再往南边儿去,楚国那头,生下女婴直接溺死的不知道有多少。她们能养大,就该感激她们父母爹娘的恩德了。”

    林宁:“……”

    见小九娘和宁南南都脸色怕怕,却又认同的点头,他一阵头大。

    站起身来,对田五娘道:“这不行,这不对,女儿家本该娇贵。就算寻常百姓家里,条件不好,可该吃苦的也该是男娃儿,怎能让女孩子受罪?”

    田五娘闻言,凤眸中目光隐隐古怪,忍了又忍,提醒某人道:“小宁,从前的事,你都忘了吗?”

    “噗嗤!”

    在饭桌旁正吃茶的皇鸿儿闻言一口茶水喷出,不过在春姨皱眉看来前,速度极快的收拾利落了。

    见林宁一张脸上表情奇特,忍不住又乐出声来。

    论起男宝女贱,林宁和田五娘堪称当世典范!

    林宁母亲宁氏活着的时候还好,宁氏偏爱乖巧懂事的田五娘一些,可纵然如此,林宁原身还不是暗地里各种欺负打骂。

    直到被宁氏发觉后和林龙一道狠狠收拾了通后才算老实下来。

    等到宁氏死后,春姨将林宁当成了心头肉命根子,也就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悲剧。

    原本应该由林宁承担的重担,却被担负在田五娘一个女孩子肩头,那几年田五娘受到的压力和伤害,又岂是外面那些拾柴火的小女孩能比的?

    林宁面上挂不住,埋怨道:“人都在呢,也不留几分体面?谁还没个青春年少无知的时候……”

    田五娘闻言,抿嘴轻轻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一来给林宁面子,二来那边春姨的脸色也起来了。

    别看林宁已经长大了,可这位依旧当命根子一样护着,谁多说两句也不成。

    这不,小九娘和宁南南才刚嗤嗤偷笑了两声,就被果断镇压了:

    “笑个屁,要是没有你姐夫、你表哥,你们俩这会儿也在外面捡柴火呢!”

    林宁没管这边,他来回踱了两步后,再对田五娘道:“你看这样行不行,前头咱们不是给小九儿寻了些玩伴么?虽然小九儿和她们还是玩不到一起去,正巧小南来了,也有人作伴了,后面的事外面就没再多理会。现在看来,这个女校还是得建起来。每家每户的适龄女童,必须送孩子进学堂念书。”

    春姨怀疑道:“女儿家念书,有什么用?”

    这话小九娘和宁南南都爱听,连连点头附和。

    林宁摇头道:“话不是这样说,娶妻为何要娶贤?妻贤则家旺。要不是有春姨在,我也活不到今天。再看看娶了五娘后,山寨比从前兴旺了何止十倍?春姨和五娘都随我娘读过些书,明理懂事,这便是家宅兴旺的根底。可咱家是这样,还有别的家里家宅不幸的。譬如当初的燕郡赵家,之所以被抄家清算,重要原因就是赵家家主娶了个二百五老婆……”

    “哈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