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禀王爷,东汉中郎将来歙。正是下官的先祖。”来济对李恪说道。

    “原来来县丞竟然是前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李恪装作一脸震惊的表情说道。

    “没有想到王爷竟然对前朝的将领如此了解。这确实有一点出乎下官的意料。”来济开口说道。

    “想必也正因为是你的这个身份,才受到了别人的排挤。否则武德年间的进士,为何只会是一个小小的县丞。”李恪看着来济说的。

    听到李恪的话,来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随后笑着说道:“是下官能力浅薄,不堪大任才对。”

    “好了,在本王面前就不必如此了。本王的身份比你还要尴尬,在皇宫中就连太监宫女,都会经常在背后议论。”

    “所以你的感受,本王也是感同身受呀。”李恪站起身来叹了一口气后说道。

    听到李恪如此一说,来济便开口说道:“如今朝中重臣,都与家父当年是战场上的死对头,特别是瓦岗一系的那些老将。更是和家父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要不是护国公还念着家父当年对他的提携之恩,恐怕下官连参加科考的资格都不会有。”

    “你与本王也算同命相连,既然本王来了齐州,我们之间就算是有缘。等一下本王会亲自写一封奏折,派人送往长安交给父皇。”李恪对来济说道。

    “多谢王爷提携之恩,下官铭记在心没齿难忘。”来济向李恪深思一礼后说道。

    “本王并非是因为你的身份才提提携于你。而是本王看到了你的能力,才会向父皇举荐于你。所以你根本无需感谢本王。”李恪伸手将来济扶起来后说道。

    ……

    “皇上,齐州刺史蜀王殿下送来奏折,举荐齐州县丞来济为齐州县令。”魏征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不知他有什么理由举荐这齐州县丞?这其中县丞又有什么过人之处?”李世民开口对魏征说道。

    “启禀皇上,蜀王殿下在奏折中详细的记录了,在齐州城发生的一起命案。是这齐州县丞来济观察入微,才为冤者昭雪。”随后魏征便将郭旺案,对李世民说了一遍。

    当然,李恪并未在奏折中提及自己,而是将所有的功劳全都归在了来济的身上。

    李世民听过之后,不由得点了点头,开口对吏部尚书问道:“齐州县令可任命人选?”

    “回禀皇上,目前并未选到合适的人选。”吏部尚书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这来济任齐州县令一职吧。一个公正廉明的人做父母官,朕还是放心的。”李世民开口说道。

    “皇上,这齐州附近名门望族林立,山东世家皆不将皇权放在眼中。如果想让蜀王殿下更好的治理齐州,还请皇上,赐给蜀王殿下任命五品以下官员之权。”魏征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还没等李世民表态,长孙无忌便猴急的站了出来。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如果蜀王殿下拥有了,任命五品以下官员的权利。岂不是成为了一方诸侯。”

    “长孙大人此话差异,山东世族不愿出仕这是天下人共知的。可是如今蜀王殿下身在齐州,就避免不了要与山东世族打交道。”

    “如果蜀王殿下有办法,说服山东世族的人出仕为官。岂不是我大唐之幸。”魏征开口对长孙无忌说的。

    “就算是蜀王殿下说服了山东世族的人,让他们愿意出仕为官。也可以上报吏部,由吏部来任命官职。何必要是给蜀王殿下这样的权利呢。”

    “如果这个先例一开,其他皇子之官之后岂不是也要个个效仿。到时候这天下岂不乱了套。”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听到长孙无忌与魏征争论不休,李世民开口说道:“传朕的旨意,如果蜀王李恪可以劝说山东世家出仕为官。朕便赐他开府仪同三司之权,有权任命齐州所有官职官员。”

    “皇上,万万不可。之官的皇子都有了开府仪同三司之权,恐怕将来会出现七王之乱。”长孙无忌跪在地上对李世民说道。

    此时的长孙无忌为了抑制李恪的发展,以巩固自己的侄子李承乾坐稳太子之位。竟然连七王之乱都说得出来。

    看到李世民那阴沉的面孔,长孙无忌就感觉到了自己说错了话。可是话以出口又能怎么办,只能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长孙无忌,按照你的意思,朕应该将所有皇子全部贬为庶人,唯独留太子李承乾一人不成?”李世民怒视着长孙无忌说道。

    “臣不敢,臣并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觉得授予蜀王殿下开府仪同三司之权,并非是明智之举。”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朕话已经说得十分明白,授予蜀王李恪开府仪同三司之权,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必须说服山东世族出仕为官。”

    “如果你觉得谁可以做到这一点,朕同样可以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之权。”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说道。

    这一下长孙无忌可真就无言以对了,说服山东世族出仕为官,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长孙无忌不再出言,李世民再次开口说道:“此事无需再议,就这样定了,魏相替朕拟旨吧。”
………………………………

第23章 千佛山中的鱼俱罗

    李恪可不知道太极殿中发生的激烈争执。此时的李恪正坐在书房之内,考虑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如今李恪最需要的就是钱,只有发展经济才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只要李恪手中有了钱,他有信心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在李恪胡思乱想的时候,月儿走进书房对李恪说道:“殿下,外面来了一个叫郭旺的人,说是亲自来叩谢殿下之恩的。”

    听说郭旺这个时候来了,李恪便想到了在公堂之上临行时的那个眼神。于是便对月儿说道:“那就将他带进来吧。”

    不多时,月儿便将郭旺带到了李恪的面前。郭旺见到李恪之后先行跪拜大礼,然后开口对李恪说道:“草民多谢王爷。如果没有王爷的话,草民恐怕已经家破人亡了。”

    “这是本王分内之事,无需再感谢本王了。还是赶快去将你的夫人接回来,一家人好团团圆圆的过日子。”李恪伸手将郭旺扶了起来后说道。

    “王爷,草民此次来见王爷并非只是道谢,还有事想要和王爷说。”郭旺说完之后,便用眼角看了看李恪身边的月儿。

    “月儿是和本王一起长大的贴身侍女,所以郭掌柜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李恪自然明白郭旺的意思,所以开口解释道。

    “王爷可听说过千佛山。齐州历城县的千佛山。”郭旺一脸神秘的看着李恪问道。

    “不知郭掌柜今日为何向本王提起千佛山?难不成是想请本王到千佛山一游?”李恪一脸好奇的问道。

    “王爷还真就得到千佛山一游,因为在千佛山有一个人想要见王爷。”郭旺开口对李恪说道。

    “既然要见本王,为何不来刺史府拜见。反而还让本王亲自前去见他。这个人的架子恐怕有一点太大了吧?”李恪开口说道。

    “王爷有所不知,这个要见王爷的人年事已高,已经无法承受这从千佛山到刺史府的颠簸。所以只能斗胆请王爷移驾千佛山。”郭旺急忙开口对李恪解释道。

    “本王现在倒是有一点好奇,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为何要见本王。难道他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本王不成?”李恪开口对郭旺问道。

    “王爷,这千佛山中拥有一个秘密。只有王爷亲自到了千佛山之后,才可以了解到这个秘密。”

    “所以草民斗胆,还请王爷屈尊移步。”郭旺再次跪倒在地,对李恪恳求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随你到千佛山走上一遭。也算是本王闲来无事游一游这千佛山。”李恪点点头后说道。

    “既然王爷您答应了,那明日一早草民在千佛山等候王爷。草民就不打搅王爷了。”郭旺一边说,一边向李恪行礼告退。

    李恪命月儿亲自将郭旺送出刺史府。而李恪却开始努力的回忆,自己前世的记忆。

    21世纪的时候,千佛山已经成为了十分名胜的古迹之一。可是却没听说这千佛山还藏着什么秘密。

    而且史书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有哪一朝哪一代在千佛山发现过什么。所以自然感到十分的好奇。

    思来想去,李恪也没有想明白一个所以然来,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难道这千佛山中,还藏了无数金银财宝不成?”

    ……

    第二天一早,李恪便带着人大摇大摆的向千佛山而去。表面上是去千佛山拜佛游览,实际上是去赴郭旺之约。

    在李恪来到千佛山之后,便看到了郭旺正在千佛山等待自己。于是李恪便对随从人员说道:“这千佛寺那是佛门重地,你们就无需随本王一起前往了。”

    说完之后,李恪便带着月儿上了千佛山。而郭旺却一直在前面为李恪带路,不过二人之间一直保持着一段距离。

    七拐八拐的至少走了三五里路,突然在李恪面前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村庄。这个村庄依山而建,倒是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而此时郭旺就站在村庄之外,而且他身边还站了很多的人。这些人跟随郭旺一起向李恪行跪拜大礼。

    李恪急忙上前两步开口说道:“各位乡亲不必如此多礼,本王今日只是微服出行。”

    “王爷不必如此客气,您受我们的大礼乃是天经地义之事。”郭旺开口对李恪说道。

    随后郭旺便带着李恪向村中而去,最后在一间祠堂之内,见到了郭旺说的那个行将就木之人。

    只见那人躺在床上满鬓花白,看到李恪走了进来,竟然颤抖着想要坐起身来。

    “老人家不必如此,好好躺着就好。”李恪急忙上前两步,伸手制止那名要起身的老人。

    “你就是公主的孩子?”那个老人躺在床上看着李恪问道?

    “老人家说的不错,本王的母妃正是隋朝如意公主。”李恪点点头后说道。

    “那就对了,先去那里上一炷香吧。回来之后,老夫再将事情的经过,和你详细的说一说。”那个老人用手向前一指,并且对李恪说道。

    按照老人手指的方向一看,出现在李恪面前的是无数个牌位。而最上方竟然供着两个不太一样的排位。

    上面分别写着文皇帝之位,另外一个上面写着明皇帝之位。李恪还是知道这文皇帝是谁的。那就是大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

    而那明皇帝,就是后世臭名昭著的暴君杨广,又被称之为隋炀帝。也就是李恪的外公。

    李恪万万没有想到,这万佛山中竟然有人供奉前朝皇帝。如果此事被官府知道,那可是株连九族之罪。

    而李恪如果拜了这二人,要是被有心之人知道。恐怕就不用等到长孙无忌诬告了。李世民也绝对不会饶了自己。

    不过李恪最后还是选择了去上一炷香。可是这却把月儿紧张得够呛,急忙伸手拉住李恪,希望李恪不要这样做。

    “放心吧小丫头,这里没有人能害得了王爷。”躺在床上的老人开口说道。

    ……

    上完香之后,李恪再次回到了那名老人的床边。并且开口对那名老人问道:“郭掌柜说老人家有事要找本王,总不会只是让本王来上一炷香吧?”

    “你可知老夫是谁,如果你知道老夫的名字,恐怕你就不会再这样问了。”那个老人笑着对李恪说道。

    听到老人如此一说,李恪不由得一惊。于是恭恭敬敬的问道:“不知老人家如何称呼?”

    “老夫鱼俱罗,不知王爷可曾听说过?”床上的老人开口对李恪问道。
………………………………

第24章 杨广留下的根基

    李恪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面前的这个老人,竟然是隋朝大都督鱼俱罗。

    这鱼俱罗在演义中可是宇文成都的师父,最后下山为宇文成都报仇,用飞刀斩了赵王李元霸。

    不过那只是演绎而已,真正历史上的鱼俱罗,是因为被隋炀帝杨广怀疑有帝王之像,最后被以莫须有之罪杀于东市。

    看到李恪那震惊的表情,鱼俱罗便开口说道:“看来你确实听说过老夫,你是不是觉得老夫应该被明皇帝杀于东市之上了?”

    “此事并非是什么秘密,恐怕天下无人不知。就连当朝丞相魏征还曾经说过,鱼俱罗欲加之罪,非其咎畔。”李恪开口说道。

    “如果老夫不死在东市之上,又如何能够来到这千佛山。不来到这千佛山,谁来镇守着大隋宝藏。”鱼俱罗笑着说道。

    随后鱼俱罗便将事情的经过,和李恪详详细细的述说了一遍。

    隋朝文皇帝杨坚创立大隋之后,深知名门望族这颗毒瘤对天下的危害。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科考制度。

    可是效果却是微乎其微。所以这些名门望族,成为了杨坚的一颗心病。最终杨坚想到了一个不破不立的办法。

    那就是让杨广,对天下名门望族狂征暴敛。以此来削弱这些名门望族的实力,甚至不惜与其鱼死网破。

    而这些所得的财物,却被全部送到了这千佛山中。为的就是等天下大乱之时,杨氏后代以这些财富为根基,再次光复大隋江山。

    而按照隋文帝和隋炀帝的计划,等杨氏子孙重新建立大隋江山之后。这些名门望族应该已经毁于战乱。

    只可惜天不随人愿,不但没有让这些名门望族在战争中彻底消亡。反而还让大隋江山彻底成为历史。

    就连苟活于世的那些杨氏之孙,如今一个个也只是自身难保。想要成就大业,已经无疑于痴人说梦。

    所以这庞大的财富,就一直隐藏在这千佛山中。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5000铁甲军。

    而鱼俱罗就是这5000铁甲军的统帅,而杨广在东市之上斩杀鱼俱罗,只不过是一招瞒天过海而已。

    如今这个山村之中所居住的人,就是这5000铁甲军的一部分。在千佛山的其他三个方向,还有三个同样的村庄,所居住的同样是隐姓埋名的铁甲军。

    这5000铁甲军再加上其家眷,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两万人。虽然可以通过耕种自给自足。

    但是生活却十分的窘迫,而鱼俱罗又不愿动千佛山中的财物。所以军中主簿郭旺,便被派到了齐州城内经商。

    而随着老一辈的消亡,新一代的铁甲军又继承了父辈的遗志。继续镇守千佛山,等待杨氏血脉来取走这份财富。

    而郭旺的年纪也越来越大,所以他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和责任。

    所以才会所托非人,娶了那不守妇道的张巧。最后才闹出了郭旺杀人,这桩荒唐命案。

    李恪听明白一切之后,便若有所思的问道:“鱼老英雄,你今日让本王前来千佛山,恐怕并不是为了只告诉本王这件事吧?”

    “王爷说的不错,你虽然是大唐皇帝的亲生儿子。可是你的身体内同样流淌着隋朝皇室的血脉。”

    “所以这份重任就落到了你的头上,希望有朝一日你可以恢复大隋江山。让文皇帝和明皇帝九泉之下可以瞑目。”鱼俱罗开口对李恪说道。

    “鱼老英雄刚才也说了,本王的身体内不仅流淌着隋朝皇室的血脉。也同样着流淌着大唐皇室的血脉。”

    “本王又可怎么可能推翻自己的家族,去恢复一个被万民唾弃的朝代。如果本王做了这样的事,恐怕会尽失天下民心。”

    “今日本王并未来过千佛山,更没见过鱼老英雄。至于千佛山中的财富,就让它成为一个秘密吧。”李恪说完之后,带着月儿转身就要离开。

    这时床上的鱼俱罗竟然哈哈大笑,并且开口说道:“好,不愧是明皇帝的外孙。”

    “当年明皇帝将老夫派到这千佛山的时候,就和老夫说过。就算将来有一天,杨氏子孙再次取得天下,也不能再用大隋的国号了。”

    “而如今王爷是大唐的皇子,自然就有机会继承大唐的皇位。何不利用王爷您的身份,来完成文皇帝和明皇帝未完成的遗志。”

    “鱼老英雄,如今天下太平四海笙歌。本王的皇兄李承乾,已经被父皇立为太子。将来父皇龙驭宾天之时,自然由太子殿下接掌大唐。”

    “而本王的身份本就十分尴尬,正如鱼老英雄所说那般,本王身具两朝皇室血脉。所以有很多人还是对本王不放心的。”

    “他们又如何会支持本王成为这大唐天子,所以鱼老英雄恐怕找错了人。本王只能有负于老英雄所望了。”李恪无奈的对鱼俱罗说的。

    “哈哈哈,正因为王爷你遭到朝中众臣的排挤。所以你才更加需要得到这大唐的江山。”

    “否则有朝一日新皇登基,他又岂会看着王爷您这个不定因素存在。到时候恐怕王爷将死在自己兄弟的手中。”

    “所以老夫劝王爷一句,想要活着,那就要活的精彩。想要活得精彩,就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因为王爷你别无选择。”鱼俱罗对李恪说道。

    也许是过于激动,也许是鱼俱罗真的年事已高。说完这句话之后,竟然一阵喘息,随后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看到鱼俱罗口吐鲜血,李恪急忙上前两步。帮着鱼俱罗敲打着后背,希望可以让他舒服一点。

    鱼俱罗吐了两口鲜血之后,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李恪说道:“老夫将这千佛山和5000铁甲军交给王爷了。”

    “至于王爷准备如何处置,就与老夫没有丝毫关系了。王爷是以此作为根基发展壮大自己,还是遣散铁甲军,将财富交给你父皇。都全凭你自己的心意。”

    鱼俱罗说完之后,又是连续吐出了几口鲜血。然后整个人便无力的瘫软在床上,呼吸也变得慢慢微弱起来。

    不多时,在看鱼俱罗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煞白。就连呼吸也随之停止了。一代老英雄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世。
………………………………

第25章 秘密的商务机构玄坛

    李恪慢慢的将鱼俱罗放在床上,然后开口说道:“鱼老英雄所做之事值得天下人敬佩。只可惜本王却不能让英雄享受这份殊荣。”

    “王爷,大都督如果真的为了荣誉的话,又岂会在这千佛山中孤老一生。大都督想要的是什么,难道王爷您不知道吗?”郭旺看着李恪问道。

    “本王又何尝不知,虽然本王不敢说,能够完成鱼老英雄的心愿。但是这千佛山从今日起,将是本王的。”

    “千佛山内所有的兄弟,都是本王的臣民。只要本王还活一天,就不会让兄弟们挨饿受冻。”李恪开口说道。

    听到李恪终于愿意接受这千佛山,郭旺激动的跪在李恪的面前说道:“属下千佛山铁甲军主簿郭旺,参见王爷。”

    随后房内的十余人纷纷跪倒在地,向李恪行参拜大礼。这些人都是这千佛山铁甲军的统帅,如今一个个也是眼含热泪。

    “各位快快请起,本王又有什么资格接受各位的参拜。本王觉得,反倒是本王应该给各位行礼。”李恪说完之后便向众人深施一礼。

    “王爷万万不可,我们只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接受了王爷的参拜,岂不是折杀我等。”郭旺等人急忙再次跪倒在地,向李恪磕头见礼。

    “试问这天下人有多少人不爱财,又有多少人能守着一座金山而不动心?可是你们做到了。”

    “单凭你们这份忠义之心,就值得本王向你们行礼。”李恪伸手将众人扶了起来后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月儿开口对李恪说道:“殿下,我们上山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如果再留下的话,恐怕会被别人怀疑。”

    听到月儿的话,李恪点了点头,然后对郭旺说道:“这千佛山的事情先由你来负责,本王保证总有一天会让各位重见天日。”

    “王爷赶紧离开吧,这里的一切自有属下为王爷操持。”郭旺开口对李恪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之后便带着月儿走了,临走之前还特意交代郭旺,一定要厚葬鱼俱罗。

    ……

    “本王准备成立一个秘密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叫做玄坛。是负责替本王经营所有生意,管理所有财富的机构。”李恪开口对面前的几人说道。

    此时李恪面前站着五个人,分别是李银,李商,李业,李匠和张百味。如今五人的强化已经全部完成,对李恪的忠诚度已经达到了80%以上。

    所以今日李恪将他们五人叫到了自己的书房之内,准备以他们五个人为中心,建立一个特殊的商业机构,名字就叫玄坛。

    这玄坛二字,李银他们自然不太明白。不过21世纪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的大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在大唐贞观年间,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还并没有出现。那时候的财神爷赵公明,好像应该还是一尊恶神。)

    李恪命李银为玄坛坛主,张百味为食字门门主,李商为商字门门主。李业为广字门门主。李匠为匠字门门主。

    食字门负责李恪手下所有的酒楼饭庄。商字门负责李恪手下的所有商铺。广字门负责对所有的生意做推销宣传。匠字门负责所有商品的加工。

    并且李恪还特意交代,玄坛是一个秘密的组织。除了李恪和玄坛中人之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玄坛的存在。

    而且玄坛旗下的所有生意,表面上必须都是独立的。并且和李恪不能有任何的交集。

    李恪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担心树大招风。毕竟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恪可不想做出头鸟。闷声发财,猥琐发育,才是李恪的处事作风。

    随后李恪又将植物油,味精,酱油,等等的调味品制作方式,全部交给了李银。

    并且命令里人尽快将这些调味品搞出来,然后进行少量的生产交给张百味。由张百味负责打出这些调味品的知名度。

    原本李恪还有一些担心,那就是凭借现在的工艺,根本无法生产出这些调味品来。

    不过当李恪看到配方之后,那份担心也就随之消失了。原来所有的配方所提供的制作工艺,都是根据这个时代而制定的。

    虽然质量未必能够达到后世的要求。但是在这个时代,也绝对可以称之为极品了。

    不过有一些调味品所需的原料,目前还并未传入。所以李恪又购买了一定数量的种子,交给李银他们自行培育。

    而且郭旺已经在李恪的授意下,将聚宝斋转让给了李银。李恪原本准备将这聚宝斋更名为奇珍阁。

    可是后来李银觉得,这里给张百味开酒楼更加的合适。于是便将聚宝斋改成了绝味轩。

    准备等将所有的调味品研制成功之后,便开始正式挂牌营业。势必要一炮将绝味轩的名声打响。

    ……

    就在李银五人,为搭设玄坛班底而忙碌的时候。李恪命郭旺将千佛山铁甲军的将领,全部带到了齐州刺史府。

    为了掩人耳目,这些人都是以工匠的身份进入刺史府的。名义上是为李恪维修刺史府内的房屋。

    看着自己面前坐着的十余人,李恪开口说道:“今日本王将你们叫来,是有一件事需要各位帮忙。”

    “本王需要一部分信得过的人,让他们去帮助本王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不知各位可否能帮助本王解决这个问题。”

    “王爷,不知你准备要多少人?对所要之人又有什么样的要求?”郭旺开口对李恪问道。

    “本王要的人必须精明,身体必须强壮,年龄最好是十八九岁。人数至少也要个几十人。”李恪开口说道。

    “这样的人不要说几十个,就算王爷要他几百人,属下也可以为王爷提供。”郭旺开口对李恪说道。

    “那就太好了,你尽量多的为本王准备这样的人。就算现在不用,本王将来也有大用。”李恪点了点头后对郭旺说道。

    同时李恪在暗中启动了罪恶基地的强化功能。对在座的众人进行了意识性强化。

    李恪这样做并非只是为了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而是要保证他们对自己绝对的忠心。

    毕竟上一世的李恪,就是因为战友的背叛,而葬身与罪恶基地之内的。

    所以李恪要求自己的属下,对自己绝对的忠诚。毕竟这次的新生得来不易。
………………………………

第26章 这个冬天不会冷

    “最近李恪在齐州都在干什么,是否已经和山东世家取得了联系?”长孙无忌开口问道。

    “这段时间李恪迷上了狩猎,每日都带人在深山中以狩猎为乐。根本就未与山东世家取得任何的联系。”长孙无忌面前的人开口说道。

    “一定要密切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如果发现他有什么举动的话,必须第一时间禀告老夫。”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长孙无忌可从来没有放心过李恪,不知派了多少人到齐州去监视李恪的一举一动。生怕李恪暗中做大威胁到李承乾的位置。

    如今听到李恪每日只是狩猎为乐,这倒让长孙无忌放下了心。毕竟一个纨绔王爷可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

    可是长孙无忌哪里知道,李恪每日以狩猎为乐只不过是幌子。而真正的用意却是,在千佛山中训练千佛山铁甲军。

    这段时间李恪一直以狩猎为名,前往千佛山中。对郭旺为他选出的那些合适人选进行强化训练。

    如今已经初步见到了成效,已经有近200人完成了青铜级强化。李恪将这些人一分为二,组成了两支特殊的队伍。

    一只被李恪交给了李银,成为了玄坛组织中的一员。毕竟一个纯商业化的组织,想要在大唐开枝散叶可不那么容易。

    所以必须有相对的武力支持,才可以做到不被他人欺凌。而拥有了这些青铜级战士,李恪多少也就放心了。

    李恪将另外一部分人派往了各地,让他们在各地组建情报组织。为李恪搜集有利于自己的情报。

    作为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自然对情报的作用十分了解。没有第一手情报的支持,就算你实力再强,也难免有被人家算计的那一天。

    ……

    “王爷,最近在齐州城内发现了很多可疑之人,他们好像都是为了王爷而来。”高侃对李恪说道。

    “果然不出本王所料,有些人还是对本王不太放心啊。”李恪笑着说道。

    “王爷,用不用属下带人去将他们全部处理掉?”高侃开口对李恪问道。

    “不必管他们,有他们在齐州城,反倒是对本王最好的保护。”李恪摆了摆手后对高侃说道。

    就在李恪和高侃说话的时候,月儿端着一个火盆走了进来。放在李恪的面前说道:“殿下这天真是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