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便开口对李愔问道:“你和魏相这次前往齐州,到底遇到了什么人。为何和朕也要如此的神秘?”

    “父皇,如果是普通的人,魏相恐怕早就和父皇说了。正是因为这个人不普通,所以魏相和儿臣才想给父皇一个惊喜。”李愔笑着对李世民说的。

    就在李世民和杨淑妃猜不到这个人是谁的时候,就听有太监来禀报,说魏征魏丞相来了。

    李世民正等着魏征呢,想要知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让魏征和李愔如此的神秘。于是便马上命人宣魏征进殿。

    不多时魏征便带着一个僧人走了进来。这个僧人身穿僧袍头戴面纱,根本无法看清其长相。不过却可以看出这位僧人是一个女子。

    而且这位僧人进了甘露殿之后,并未跟随魏征一起,向九五之尊的李世民行礼。

    这不由得让李世民有一些奇怪,不过脑海中却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于是李世民连魏征都没有去理会,便开口说道:“可否摘下你的面纱,让朕看看你的尊容。”

    李世民并没有猜错,这个人就是他从来没有放下过的南阳公主。当南阳公主摘下面巾的那一刻,不仅李世民惊呆了。就连杨淑妃也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姐妹分离二十余载,今日相见却有一人遁入空门。这又如何能让杨淑妃心中不悲痛呢?

    这时魏征开口说道:“启禀皇上。人,臣是给你送到了。臣手中还有一些公务要办,就先向皇上告退了。”

    魏征说完之后,暗中对王德使了使眼色。王德马上心领神会的,将甘露殿中的宫女太监全部都赶了出去。

    最后甘露殿中剩下的,只有李世民与杨淑妃姐妹二人。就连李愔也借机会溜出了甘露殿。


………………………………

第124章 二十年的心结解开了

    杨淑妃和南阳公主二十余年未见,本该有说不完的思念之情。可是如今二人却不知道说什么。

    最后杨淑妃开口对南阳公主问道:“姐姐,这次来长安城就留在太极宫中不要走了。如果母后知道你来了,说不定多么高兴呢。”

    “不走了,以后姐姐就留在这里陪妹妹和母后。”南阳公主对杨淑妃说道。

    听到南阳公主不走,李世民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于是高兴的说道:“朕马上便派人为公主安排住处。”

    “不必如此麻烦,太极宫中不是有一座佛光寺吗?以后我就在佛光诗寺中参禅礼佛,不知皇上可否愿意为我准备一间禅房。”南阳公主面无表情的对李世民说道。

    听到南阳公主要住在佛光寺,这不由得让李世民有一些失望。想了想后便开口说道:“公主如何能够住在佛光寺中呢……”

    其实李世民真想找一个理由,来拒绝南阳公主住进佛光寺。可是话到嘴边又不知应该如何来说。

    毕竟如今南阳公主一身僧袍,可是地地道道的出家人打扮。住在佛光寺中自然再合适不过了。

    就在李世民不知如何劝说南阳公主的时候,杨淑妃却开口为其解围说道:“姐姐,依妹妹看你这身僧袍还是脱去的好。”

    “难道姐姐觉得穿了一身僧袍,就真的能够做到六根清静了不成?姐姐心中放不下的仍然还是无法放下。”

    听到杨淑妃的话,南阳公主并没有出言反驳。毕竟杨淑妃说的不假,该放不下的她仍然还是无法放下。

    看到南阳公主不再坚持,李世民便趁夜打铁的说道:“这太极宫中房屋千百间,公主可以随便挑选喜欢的宫殿。”

    “如果我说我想住在立政殿中呢?难道你会让观音婢搬出来不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答应别人。”南阳公主没好气的说道。

    南阳公主的话,让李世民一时之间张口结舌,毕竟南阳公主说的不假。如果他要住在立政殿,李世民还真就没有办法。

    这时杨淑妃再次为李世民解围说道:“姐姐,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禅师已经离开二十几年了。难道姐姐现在还无法介怀吗?”

    “禅师的死我不怪任何人,要怪只能怪他宇文家作了倒行逆施之事。”南阳公主面无表情的说道。

    “既然说到了禅师,那朕就和公主说一说当年的事情。当年朕并未言而无信,而是真的带兵赶往了江都。”

    “只可惜朕还是去晚了一步,等朕到达江都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后来朕活捉了窦建德,并且将其斩首示众。也算是给宇文禅师一个交代了。”李世民开口说道。

    “姐姐,皇上并未偏于你。当时皇上得知窦建德攻破江都。知道你身处险境,便带人前往江都解救姐姐。”

    “只可惜半路却受到了其他反王的堵截,最后皇上接到姐姐的亲笔书信时,已经根本来不及前往江都救下禅师了。”杨淑妃开口对南阳公主说道。

    听到杨淑妃的话,南阳公主的表情已经没有原来那般冰冷。不过同样没有露出丝毫的高兴神色。

    并且直视着李世民问道:“那不知你为何要重用那个抛弃妻子的宇文士及。像那样的一个人就该千刀万剐。”

    李世民没有说什么,而是转身去取来一个檀木盒子。打开盒子之后,从盒子中取出两封书信。

    李世民将其中一封交给了南阳公主,并且开口说道:“这是在当年朕接纳宇文士及的条件。”

    南阳公主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原来竟然是一封休书。不过这封休书可不是宇文士及休妻,而是南阳公主休夫。

    休书上将宇文士及妻弃子以下犯上等等的罪过。全都一条条一款款的记录了下来。并且有宇文士及亲手签字画押。

    南阳公主看过之后,不由得眼角流出了一滴晶莹。并且将这封休书再次装回信封之中,贴身揣在了怀中。

    而这时李世民再一次拿出了另外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正是当年南阳公主写给李世民的求救信。

    南阳公主在信中答应李世民,如果李世民可以履行对自己的诺言,带兵前来救出他们母子二人。并且杀宇文士及以解南阳公主心头之恨。南阳公主便愿意留在李世民的身边,哪怕一生没有名分也不会离开。

    李世民将这封书信交给了南阳公主,然后开口对南阳公主说道:“朕将宇文士及留在身边,为的就是等待今日。”

    “等待公主出现在朕的面前,到时候朕会向公主完成诺言。虽然无法让宇文禅师死而复生。但是却可以让公主手刃负心汉宇文士及。”

    此时的南阳公主已经泣不成声,他没有想到自己恨了二十多年的色狼李世民。竟然苦苦等待了自己二十多年。

    看到一切误会都已经解开了,杨淑妃悄悄地退出了甘露殿。并且命令王德,甘露殿内百步之内不得有人进入。然后便转身回了自己的寝宫。

    ……

    其实南阳公主早就对李世民生有情愫。怎奈自己已经嫁为人妇,而且又已经身为人母。所以一直将这份感情藏在了自己的心底。

    再加上南阳公主觉得,李世民辜负了自己的情意,在关键时刻背弃了他曾经的诺言。反而还重用了抛妻弃子的宇文士及。

    甚至可以说,南阳公主在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恨李世民。可是只有南阳公主自己知道,无论如何她都无法恨李世民。

    所表现出来的所有恨意,都是南阳公主自己伪装出来的。甚至在麻痹自己相信这就是真的。

    如今李世民让他知道了当年的事情真相,这不由得让南阳公主寂静了二十余年的心扉再次被打开了。

    而且在心扉被打开的那一刻,心底压制的那份感情再也无法束缚。甚至可以用洪水猛兽来形容。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一切只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当天晚上南阳公主并没有离开甘露殿。而李世民自然也没有去其他皇妃宫中过夜,而是也留在了甘露殿中。

    看着怀中徐娘半老却不失娇美的南阳公主,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二十多年的心结,今日终于解开了。

    沉寂了二十余年,今朝终于得以宣泄。这让甘露殿中春意盎然,直至深夜时分才慢慢的平静下来。


………………………………

第125章 长孙皇后和阴德妃

    “皇后娘娘可曾听说前朝的南阳公主在昨日入宫了,而且当天晚上便留宿在了甘露殿中。”阴德妃来到立政殿对长孙皇后说道。

    可以从阴德妃的表情上看出,此时阴德妃十分的气愤。大有向长孙皇后告状的意思。

    甚至阴德妃妃觉得,只要长孙皇后得知南阳公主夜宿甘露殿的事情。绝对也会大发雷霆。

    阴德妃的儿子李佑,乃是李世民的第五子。母凭子贵最后阴德妃被册封为四妃之一的德妃。

    可以说这阴德妃一直与长孙皇后欧心斗角。想的是将自己的儿子推上太子之位,将来自己可以做当朝太后。

    刚开始阴德妃并未将杨淑妃看在眼中,因为她觉得李恪和李愔根本不可能入主东宫。因为这兄弟二人皆有前朝血脉。

    所以阴德妃将注意力都放在了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身上。所以在后宫中也经常暗中搞一些小动作,与长孙皇后争宠。

    不过自从李恪前往封地齐州,掌管七州军政大权之后,这不由得让阴德妃感觉到了,李恪所带来的威胁。所以杨淑妃自然也成为了她打压的对象。

    长孙皇后贤良淑德,杨淑妃处处忍让。这并没有让阴德妃有所收敛,反而觉得长孙皇后和杨淑妃怕了她。

    在李世民的面前更是屡次吹枕头风,虽然李世民表面上没有责怪阴德妃。但是在心中也对其生出了反感。

    可是这阴德妃不但没有感觉到,反而觉得李世民信了自己的话。所以她一面继续向李世民进言,一面让自己的哥哥阴弘智,暗中为自己儿子李佑招募死侍。

    也许是李世民真的厌倦了阴德妃,或者是实在不想听她无中生有诬陷他人。去见阴德妃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少。

    不过这却没有让阴德妃觉得,自己已经让李世民感到厌烦。反而觉得是有人偷走了李世民的心。

    昨日派人打探李世民夜宿哪一宫中的时候,得到了南阳公主进宫夜宿甘露殿的事情。这不由气的阴德妃将宫中的东西砸了一个遍。

    一大早便来到长孙皇后这里告状,希望可以和长孙皇后结成攻守同盟。来共同打压杨淑妃姐妹二人。

    不过让阴德妃没有想到的是,长孙皇后并没有像她想象中的那般气氛。反而脸上还露出了一丝笑容。

    并且开口对阴德妃说道:“德妃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南阳公主和皇上在江都的时候便已经相识。”

    “如今二人再次相遇,旧情复发也是平常之事。德妃就不要自寻烦恼了。如果让皇上知道此事,恐怕会在心中暗暗责怪德妃。”

    “皇后娘娘,难道您还看不出杨淑妃的用意吗?她将自己的姐姐招入太极宫,为的就是和她一起迷惑皇上。”

    “如果皇后娘娘不将此事扼杀在萌芽之中的话,恐怕有朝一日这姐妹二人会霸占了皇上。到时候皇后娘娘和宫中的妃嫔,只能独守空房了。”

    “甚至她们姐妹二人一定会在皇上耳边,极力的夸赞齐王李恪和梁王李愔。到时恐怕对太子殿下也会有所影响。”阴德妃低声的对长孙皇后说道。

    听到阴德妃的话,长孙皇后不由得阴沉下了面孔。这不由得让阴德妃心中暗喜,觉得自己终于让长孙皇后察觉到了危险性。

    可是长孙皇后却开口对阴德妃说道:“你和本宫皆是后宫妃嫔,应该做的就是想着如何伺候好皇上。至于前朝的事情,就并非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事了。”

    “如果让皇上因为后宫之事分心,到时候就休怪本宫不讲情面。到时候恐怕这后宫干政的罪名,你阴德妃就无法逃脱了。”

    看到长孙皇后阴沉的面孔,对自己怒声的训斥。这不由得让阴德妃心中暗自恼怒,但是表面上却不敢显漏出来。

    毕竟后宫中的嫔妃都知道,平时长孙皇后和蔼近人。但是一旦发起怒来,处理后宫之事可是毫不手软的。

    于是尹德妃急忙慌张的跪倒在地,并且开口对长孙皇后说道:“皇后娘娘恕罪,臣妾只不过是一时气愤,所以才口无遮拦。”

    “今天的事情本宫不会放在心上,但是本宫希望以后不要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长孙皇后对阴德妃摆了摆手后说道。

    阴德妃一边向长孙皇后道谢,一边慢慢的退出了立政殿。不过此时阴德妃的心中可是气愤非凡。

    不过怎奈自己只是四妃之一的德妃,根本不能将长孙皇后怎么样。而自己的家世又无法与长孙家相比,所以阴德妃只能忍下了心中的这口怒气。

    不过阴德妃却没有准备将这口气咽下去,而是将其转嫁到了杨淑妃的身上。回到宫中之后便亲笔写了一封书信,命人传给她的兄长阴弘智。

    而与此同时,长孙皇后也同样派人给长孙无忌送去了一封密信。虽然长孙皇后从来不会过问前朝之事,但却不代表她不关心自己的儿子。

    长孙皇后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贤良淑德的贤后。但是不要忘了她同样也是一位母亲,只要是母亲就不会不担心自己的孩子。

    就算长孙皇后身为皇后,也不可能免俗。所以长孙皇后同样对自己的子女十分的在意。生怕他们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

    女儿自然没有什么好让长孙皇后担心的。不过自己的两个儿子明争暗斗的事情,长孙皇后却是早有耳闻。

    并且曾经不止一次劝说开导过二人,让兄弟二人相辅相成。只可惜二人却将长孙皇后的话当作了耳边风。

    自己儿子怎么弄,长孙皇后都可以容忍。但是如果有外人威胁到了自己儿子的地位,那长孙皇后自然就不会不管不顾。

    长孙皇后自然也明白,如果南阳公主和杨淑妃得到李世民的专宠。再加上一直以来,李世民对李恪十分的喜爱。

    恐怕终有一天真会像阴德妃所说的那般,李恪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儿子李承乾的地位。

    虽然长孙皇后不可能做什么,但是却不代表长孙皇后不能将这个消息,告诉给自己的兄长长孙无忌。

    这也是长孙皇后的聪明所在,在任何时候她都不会亲自去干预前朝之事,更不会去干预夺嫡之事。否则也不会名垂千古,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后。


………………………………

第126章 各大势力集团的利益

    “无忌,这么急将我叫过来有什么事情?”长孙恒安来到长孙无忌的书房后问道。

    “这是皇后娘娘派人送出的密信,你看看吧。”长孙无忌将长孙皇后的密信,递给长孙恒安说道。

    长孙恒安接过密信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并且开口说道:“这南阳公主不是已经看破红尘出家为尼了吗?怎么又突然进了皇宫,还留宿甘露殿。”

    “这南阳公主应该是跟随魏征从齐州回来的,估计此事绝对和李恪脱不了干系。”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如果此事真和李恪有关,恐怕这李恪所图之事定然不小。我们是否应该和太子殿下打声招呼。”长孙恒安开口说道。

    “如今太子殿下认为李恪是最好的支持者。只要有李恪的支持,李泰就休想撼动他的太子之位。所以就算我们将此事告诉他,他也未必会放在心上。”长孙无忌叹息的说道。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皇上会废了他。”长孙恒安气愤的说道。

    “关键是现在三哥长孙安业,竟然和太子殿下沆瀣一气。根本就没有将家族的利益放在心上。”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长孙恒安开口对长孙无忌说道:“现在我们可没有时间去管长孙安业干什么。我们必须将重心放在南阳公主的身上。”

    “既然这南阳公主进了皇宫,皇上定然会想要册封她为妃。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皇上这样做,否则将威胁到皇后娘娘在宫中的地位。”

    ……

    就在长安城中一个个如临大敌的时候,李恪却在千佛山的千佛寺中,将自己的手下全部聚集在了一起。

    整个千佛寺的僧人,全都是当年杨广安排的人。所以说这千佛寺就如同李恪的大本营一般,在这里干什么事情,绝对不必担心走漏风声。

    再加上李恪被禁足千佛寺,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这就更加的成为了李恪最大的掩护。

    李恪看着自己面前的众人,开口说道:“今日本王将你们叫到这里,就是想听一听你们对当下局势的看法。也好做出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李恪说完之后,坐在一旁的燕南山便起身说道:“属下掌管的幽冥,是专门负责情报工作的。所以就由属下来先说一说朝中的势力分布。”

    “现在朝中的势力大致分为四个势力集团,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这些人在朝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并且个个都身居要位。”

    “第二大势力就是以李靖等人为首的武将集团,他们全部都是跟随皇上南征北战的老将。每个人手中都握有兵权。”

    “这第三大势力便是以魏征为首的,原太子李承乾的势力。一直以来他们都生活在夹缝之中,不但被长孙无忌一派瞧不起,就连武将也未将他们放在眼中。而且他们自知身份尴尬,为人处事也是十分的低调。”

    “最后一股势力就是个皇子的势力,不过这股势力十分的松散,很难达成共识。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燕王李佑。”

    “而大唐十道的官员,大部分都隶属于这四大势力之中。其中还参杂着山东世族的势力。”

    “不过他们隐藏的十分微妙,往往会掺杂在四大势力集团之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绝对不会忠于四大势力集团中的任何一个。”

    “所以,可以说真正在朝中有话语权的,只有关陇集团和武将集团。他们经常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太极殿中大打口水战。”

    “冥王好像忘记了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应该是属于王爷的。虽然王爷的势力现在还见不得光,但是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王天来开口说道。

    自从李恪向世家强行募捐之后,王天来算是彻底的对李恪改变了态度。而且让李恪没有想到的是,王天来的忠诚度竟然已经达到了八十%以上。

    来济点了点头后说道:“王刺史说的不错,王爷的势力首当其冲当属冥王手下的幽冥,这是一支神秘的力量。恐怕天下无人知道他是属于王爷的。”

    “还有就是负责为王爷敛财的玄坛,同样没有人会将他和王爷联想在一起。至于齐州和登州虽然也属王爷的势力范围,但是却无法与幽冥和玄坛相比。所以说王爷的势力是隐于暗处的,一点也不为过。”

    “本王的实力可不仅仅只有幽冥和玄坛,否则本王又有什么实力与长孙无忌他们掰手腕呢。”李恪笑着对众人说道。

    “如果属下没有猜错的话,此次魏征前来齐州,可绝不仅仅是奉了圣旨而来那么简单吧?”萧锐一脸笑容的看着李恪问道。

    “不错,如今以魏征为首的原太子建成的势力,已经选择了支持本王。所以说如今天下还应该是四大势力,只不过是本王吞并了其中一股而已。”李恪点了点头后说道。

    听到李恪的话,众人并未感到丝毫的震惊。不过一个个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因为自从他们追随李恪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和李恪生死与共了。

    李恪的实力越强,对于他们的好处就越大。如果有一天李恪可以坐北朝南,那么在座的众人也将位极人臣。

    就在众人高兴异常的时候,冥王燕南山开口对李恪说道:“不过有一件事情让属下也十分不解。那就是武将集团中的程咬金,已经不止一次在太极宫中,帮着王爷对抗长孙无忌了。”

    听到燕南山的话,孔惠元吃惊的对李恪说道:“王爷不会已经得到了武将集团的支持吧?如果要是那样的话,那王爷可就危险了。”

    孔惠元说的不错,暗地里的东西别人无法看到。但是如果李恪表现出来的实力过于强大,对于李恪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

    “无论是武将集团,还是关陇集团。甚至就连魏征手下的原太子党,都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博弈。”

    “而他们都想利用本王,来打击其他势力。然后让自己的势力集团发展壮大。可以说本王在他们眼中就是一颗棋子。”

    “不过本王可不是甘愿当一枚棋子的人,所以他们总有一天会看到妻子的逆袭。”李恪笑我着说道。


………………………………

第127章 寒门难兴的原因

    “都说这程咬金大大咧咧,没有想到竟然心机如此之重。”王天来一脸震惊的说道。

    “都说武将耿直,其实这句话是最大的错误。能够统领千军万马在战场之上驰骋的人,又岂会是没有心机之人呢?”李恪开口对众人说道。

    “皇上又岂会不知道关陇集团和武将集团之间的争斗。这也是皇上为何要重用魏征的原因,为的就是平衡双方的实力。”

    “恐怕如今皇上最想看到的,就是王爷这颗不安分的棋子。来调剂一下关陇集团和武将集团之间的关系。”萧锐开口对李恪说道。

    听到萧锐的话,李恪的心中不由暗暗点头。心说萧锐果然非同一般,单凭这份分析力就值得李恪重用。

    如果武将集团和关陇集团沆瀣一气,那么李世民的龙椅也就未必能够坐得稳了。

    随后众人又畅所欲言,分析了一下当下的几大势力。然后便开始商量起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王爷,如今玄坛的收入十分的可观,各地分号都可以称之为日进斗金。不知王爷准备如何处置这些钱财,是否准备将它们全部运回齐州?”李银开口对李克说道。

    “如果真如姐夫所说那般,父皇准备让本王来当这颗不安分的棋子。那么父皇就不会让本王在这千佛山禁足。”

    “估计用不了多久,父皇的圣旨便会送到。到时候本王不但会解除禁足,甚至恐怕还会有更加艰巨的任务。”

    “而这个任务,极有可能是与河南道的这次旱灾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提前的准备。”

    “你马上命令各地分号,将手中的开元通宝全部换成粮食。然后全部运回河南道,到时候本王会有大用。”李恪开口对李愔说道。

    随后李恪又交代了郭旺一番,让他一定打理好自己的那三千亩田地。千万不能出丝毫的差错。

    同时又命李匠向天下各州招募能工巧匠,将他们收入玄坛的作坊之中。同时开始扩大玄坛作坊的规模。

    并且让冥王燕南山,将侧重点放在河南的。对自己封地内的世家大族,进行详细的调查。

    最好可以掌握他们欺压百姓,欺上瞒下的罪证。到时候李恪好有借口向他们动手。

    至于王天来和孔惠元的任务,就是尽快将齐州和登州的政务抓起来。并且准备在两州成立图书馆。

    当听到李恪提出要成立图书馆的时候,王天来不由得开口问道:“王爷,不知这图书馆的作用是什么?”

    “世家大族为何可以制约朝廷?难道是他们手中拥有足够的财力?还是他们手中握着庞大的军权?”李恪开口对王天来问道。

    “世家大族盘踞千年,拥有着极大的底蕴。而且朝中官员大部分出自世家,所以世家大族才会与朝廷形成微妙的关系。”王天来毫不犹豫的说道。

    “王刺史说得不错,但是却忽略了其中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何会出现天下官员出世家情况。”李恪开口说道。

    李恪话音刚落,王天来便毫不犹豫的说道:“在隋朝之前官员的选拔为举孝廉,皆由官员向朝廷推举人才。而这些官员大多数又出自世家大族,他们推举的人自然也是世家大族之人。这样自然形成了天下官员出世家的情况。”

    “哪怕就算是寒门出了人才,在朝中做了高官。但是很快他的家族也会发展成世家。也就是说最终根本就没有寒门士子,有的只是世家大族。”

    这时坐在一旁的张百味,却开口对李恪说道:“王爷,这个问题问在座的各位,恐怕他们无法回答。反倒是属下可以给王爷一个答案。”

    听到张百味如此一说,王天来不由得感到好奇。难道这张百味能说出更精准的分析不成?

    不但王天来感到奇怪,就连孔惠元都有一点不太相信。一个厨子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甚至孔惠元都觉得,和一个厨子共处一堂,都是对他的一种侮辱。要不是碍于李恪的面子,恐怕早就将李银和张百味等人赶出去了。

    不过李恪却反倒十分有兴趣,笑着对张百味说道:“既然你有不同的见解,那就说来与大家听听吧。”

    “属下觉得天下官员出世家的根本,就在于世家子弟有机会学习。而穷苦家的孩子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

    “就算你生来聪明伶俐,却连一本书籍都无法得到。最终也只能成为耕种的农民。就连属下学习厨艺,也是师父口传身教。”

    “试问穷苦家的孩子,在无书可读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呢?”张百味开口说道。

    李恪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并且笑着说道:“张百味说的不错,就因为世家大族手中掌握着书籍。才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底蕴。”

    “而本王要成立的图书馆,就是要让穷苦家的孩子也有书可读。任何人都可以到图书馆中借阅书籍。”

    听到李恪的话,孔惠元一脸无奈的说道:“王爷的想法虽然很好,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再加上科举制度的实行。世家的地位自然会受到很大的打压。”

    “但是王爷可曾想过,那些穷苦人连字都不认得。又如何能够到图书馆中借阅图书呢。”

    “就算有认识字的,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能够读懂书中的含义呢?”

    听到孔惠元的话,在座的众人不由得纷纷点头。就连张百味也觉得孔惠元说的不假。

    不过李恪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并且从怀中拿出了一张纸来。然后交给了孔惠元。

    孔惠元接过纸来一看,不由得感到十分的不解。因为这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那就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看着孔惠元不解的表情,李恪开口说道:“兄长可否将这句话读与众人听听。”

    孔惠元自然不会拒绝,便开口对众人读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读完之后便将这张纸再次交给了李恪,不明白李恪到底要表达什么。

    李恪接过子来笑着说道:“本王觉得兄长读的不对,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