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李恪又对李匠说道:“本王给你带来了一个人,你看看他的手艺如何。”
李恪说完之后,便将墨翼书介绍给了李匠。并且让李匠带他去实际操作一番,看看着墨翼书是否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李匠喏了一声之后,便带着墨翼书来到了一个匠人面前。让那位匠人将手中的工具让给墨翼书。
墨翼书却开口对李匠说道:“吃饭的家伙我随身带着呢,就不麻烦这位老哥了。”
墨翼书说完之后,便从身上将背包拿了下来。从背包之中拿出斧凿等工具,又向李匠索要了一份图纸,便动起手来。
还没等墨翼书做出成品,李匠便已经十分的震惊。并且直接对李恪说道:“王爷,这位墨兄弟绝对是一位能工巧匠。就是是草民也无法相比。”
“哈哈哈,俗话说得好,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看来你并没有说大话,确实值得本王亲自接见。”李恪笑着对墨翼书说道。
“王爷,就算是草民手艺再精湛,也不应该打扰王爷。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草民不得不见一见王爷。”墨翼书开口对李恪说道。
“今日你先随本王回府,明日本王再为你安排工作不迟。”李恪说完之后,便带着墨翼书离开了黄河大堤。
李恪已经从墨翼书的话中听出,墨翼书见自己绝对还有事情。不过这黄河大堤可不是说话的地方,所以李恪才将墨翼书带回王府。
……
回到王府中之后,李恪单独将墨翼书叫到了书房。并且开口对墨翼书说道:“说吧,你见本王到底有何要事?”
“王爷,草民有一事想问王爷。不知王爷可知道墨家。”墨翼书开口对李恪说道。
听到墨家,李恪不由得一愣。这墨家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的21世纪,对墨家的评价都是十分之高。
但是在古代,墨家却经常会受到当朝的打压。原因就是墨家弟子多为游侠。但是侠客以武犯禁,所以自然会遭到朝廷的打压。
这也让墨家的传承一度十分的危机,甚至险些连传承都断掉了。而且就算是最终墨家传承了下来,可是墨家的精髓也已经丢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墨家本王自然听说过,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学说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三大学说。墨家主张……”李恪将自己对墨家的了解,对墨翼书说了一番。
“没有想到王爷对墨家了解的竟然如此通透,这确实有点让草民出乎意料。”墨翼书震惊的对李恪说道。
“既然你和本王提起墨家,那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你应该是墨子的后代吧?”李恪开口对墨翼书问道。
“王爷说的不错,草民正是墨家第34代孙,当代的墨家巨子。只可惜如今墨门已经凋零,只剩下草民一人了。”墨翼书叹息的对李恪说道。
“你来见本王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告诉本王,你是墨家的第34代孙吧?”李恪开口对墨翼书问道。
“王爷说的不错,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草民来见王爷为的是两件事,第一想要看一看王爷是否值得草民追随。”墨翼书点点头后对李恪说道。
“那不知你现在觉得,本王是否值得你追随呢?”李恪笑着对墨翼书问道。
“王爷礼贤下士心系百姓,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明主。如果王爷不弃,草民愿为王爷牵马坠蹬。”墨翼书开口对李恪说道。
“你可知道本王的身份?可以说跟随在本王的身边,也许不会让你光宗耀祖。甚至有可能还会受到本王的牵连,最终会身首异处。”李恪开口对墨翼书说的。
“这也是草民来见王爷的第二件事。虽然王爷的身份十分特殊,但是草民的身份又何尝不特殊。”
“所以草民希望,王爷可以答应草民一件事。如果有朝一日王爷有了话语权。希望王爷可以让墨家得以传承。”墨翼书开口对李恪说的。
“说来也是,本王与墨门还真有同命相连之感。明明都是身份高贵,但却不被别人认可。”李恪一脸无奈的笑容对墨翼书说道。
“如今整个墨家只剩下草民一人,所以草民能给王爷的只有自己这条命。其他的就无能为力了。”墨翼书开口对李恪说道。
“好,只要你信得过本王。以后就留在本王的身边吧。”李恪点了点头后对墨翼书说道。
听到李恪答应了自己,墨翼书便直接跪倒在地。向李恪行礼说道:“属下墨翼书,拜见王爷。”
“本王看你武艺了得,以后就留在本王的身边做个侍卫吧。本王赐你代号为木灵。”李恪将墨翼书扶了起来后说道。
“王爷,如今齐州百姓正遭受旱灾。属下看王爷手中的能工巧匠奇缺,所以属下觉得应该先去河堤工作。”
“等度过旱灾之后,属下再来王爷身边护卫。到时候谁想伤害王爷,就要先问过属下才行。”墨翼书开口对李恪说的。
李恪自然不会反对墨翼书的请求,于是点点头后说道:“今天先留在王府中休息一晚,明日一早便去黄河大堤找李匠去吧。”
“属下多谢王爷成全。”墨翼书向李恪深施一礼,感激地对李恪说道。
然后李恪便将单道真叫来,让单道真安排墨翼书去休息。看着墨翼书的背影,李恪的天上露出了笑容。
能得到墨家传人的相助,对于李恪来讲绝对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毕竟墨家的能力,李恪可是心知肚明的。
………………………………
第95章 李承乾力挺李恪
“启禀皇上,河南道十余州府发生旱灾。如今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百姓春耕。”户部尚书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听到河南道出现旱灾,李世民不由得眉头一紧。开口问道:“各州府可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各州府发动百姓提水浇灌,只可惜成效并不是很大。恐怕今年河南道多数州府要颗粒无收了。”户部尚书对李世民回答道。
李世民并没有责怪任何人,毕竟天降大灾非人力可以挽回的。于是便开口说道:“派人前往各州府视察,朕必须第一时间知道旱灾的情况。”
“皇上,如今河南道出现旱灾,还请皇上减免河南道赋税。”房玄龄开口说道。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根据各州府受灾的情况,适当减免赋税。免得百姓流离失所。”
听到李世民的话,百官齐齐跪倒在地,口称李世民圣明。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颜廷明却站了出来。
并且对李世民说道:“皇上圣明,河南道百姓遭受旱灾所扰,皇上便减轻赋税,乃是体恤百姓的圣明之举。”
“但是齐王李恪却背道而驰,竟然借着齐州大旱之机,向百姓强行募捐钱粮。甚至还出动了皇上赐给他的禁军。”
听到颜廷明的话,李世民瞬间站起身来。脸色阴沉似水的说道:“此事可有查证?”
“启禀皇上,臣正想向皇上汇报此事。这是齐州城内的一些商家的联名状。”这时长孙无忌出班对李世民说道。并且将联名状交给了王德,由王德转交给了李世民。
长孙无忌一直派人观察着李恪的一举一动。如今有这个机会找李恪的麻烦,长孙无忌又岂会放过呢。
李世民看过联名状之后,便阴沉着脸对李承乾问道:“太子,你刚刚从齐州回来。可有什么要和朕说的?”
“儿臣还真就有事要上报父皇,儿臣在齐州的时候得到一物。特意带回来给父皇看,想必父皇看了之后定然龙颜大悦。”李承乾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太子殿下,现在我们说的是齐王李恪敲诈齐州百姓的事情。太子殿下有好东西,还是过后再献给皇上不迟。”颜廷明开口说道。
“你们这些狗屁御史听风就是雨,你知道太子殿下要给皇上看的是什么?还敢在那里强加阻拦。”
“要不是我老程现在脾气好了,早就将你踢出去砍了脑袋。免得让你在皇上面前信口雌黄。”程咬金指着颜廷明破口大骂。
要说除了程咬金之外,还真就没有谁敢在太极殿中如此说话。不过只要是程咬金一开口,绝对没有人敢与程咬金争辩。
因为那样做绝对是自找倒霉,程咬金绝对敢在李世民面前胖揍他一顿。而且李世民还不会将程咬金怎么样。
所以颜廷明听到程咬金一开口,不由得就闭上了嘴。不过心中却暗想,这程咬金可是瓦岗一系的将领。为何突然帮起了王爷。
虽然颜廷明心中感到蹊跷,不过表情上却是十分的气氛。并且还狠狠的瞪了程咬金一眼。
与此同时,李承乾已经命人将一物抬上来了太极殿。这件东西用红布蒙着,根本不知道红布里面是什么东西。
就在百官窃窃私语的时候,李承乾来到红布面前,伸手便将红布掀了起来。并且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带回的就是这曲辕犁。”
看到两极殿中摆着一张犁杖,众人不由得感到好奇。仔细一看发现这张犁杖,与百姓们手中用的不太一样。
李世民自然也发现了,便开口对李承乾问道:“这个怪模怪样的犁杖,到底有什么不凡之处。竟然值得你千里迢迢将它带回来?”
还没等李承乾说话,程咬金却大笑着说道:“皇上你是有所不知呀,这张犁杖叫做曲辕犁。百姓用它耕地不但省时还十分省力。”
随后程咬金便将这曲辕犁的好处,在太极殿中和众人详细的讲解了一番。这不由得让李世民十分高兴。
而这时长孙无忌却再次开口说道:“皇上,如今河南道大旱,就算有再好的犁杖又能如何呢?”
长孙无忌这样说的原因,就是担心李世民忘了李恪的事情。所以才会重提河南道大旱之事。
同时又看了看一脸笑容的李承乾,心中不免对这个外甥十分的失望。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点点头后对李承乾问道:“朕问你的是齐州的情况,和这曲辕犁又有什么关系?”
“父皇,您可知这曲辕犁是何人所造?儿臣又为何要在太极殿中提起此事?”李承乾开口对李世明问道。
听到李承乾的话,李世明心中不由一愣。然后开口说道:“难道这曲辕犁与李恪有什么关系不成?”
“父皇说的不错,这曲辕犁正是齐王李恪亲手所制。”随后李承乾便将李恪在齐州亲自耕地种棉花的事情,和李世民诉说了一遍。
李承乾话音刚落,程咬金便开口说道:“皇上,齐王殿下为了百姓研制曲辕犁。这样的人怎么会发国难财?”
“卢国公这么说就不对了,虽然齐王研制出了这曲辕犁。但是却不代表他是为了百姓而为。”
“刚才太子殿下说的已经十分清楚了,齐王制作这曲辕犁的原因,正是因为他自己种田感觉麻烦。”
“所以臣觉得,并不能因为齐王研制了曲辕犁。就断定他不会做出趁齐州大旱,勒索百姓的事情来。”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听到长孙无忌的,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毕竟这两件事确实并不矛盾,于是又看了看一旁的李承乾。
李承乾这时再次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愿意替齐王担保,如果齐王真的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儿臣愿与齐王受同罪。”
这可把长孙无忌气坏了,心中不由得暗骂李承乾是猪脑袋。这么好一个铲除对手的机会,他反倒为人家做起保来了。
不过李世民的心中却十分的满意,看向李承乾的眼神多了一丝喜爱。毕竟李世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可以和睦相处。
于是李世民开口说道:“何人愿意替朕前往齐州,彻查齐王李恪勒索百姓之事?”
………………………………
第96章 朝堂中的争辩
听到李世民要找人前往齐州,彻查李恪勒索百姓之事。一旁的李泰便出班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愿意前往齐州,替父皇彻查此事。”
如果要是别人的话,也许李世民也就答应了。但是李泰出班请旨,李世民不由得摇了摇头。
并且开口说道:“朕哪忍心让你爬山涉水前往齐州,你还是好好的留在朕身边学习吧。”
其实李世民不让李泰前往齐州,可不仅仅是不舍得。关键还是李世民知道,李泰与李恪有旧怨。
如果让李泰去了的话,凭借李泰的性格。就算此事不实,他也会给做实了。所以李世民又怎么能让他前往齐州呢。
李泰知道李世民既然否定了自己的提议,那就算自己再怎么说也是无济于事。于是只能一脸无奈而失落的站在了一旁。
而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魏征,却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臣这里有一份齐州刺史王天来送来的奏折。还请皇上御览。”
魏征说完之后便将奏折递给了王德,由王德将奏折转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接过奏折打开一看,不由得脸色一变。
然后将奏折狠狠的丢在了地上,并且开口对长孙无忌说道:“长孙无忌,你给朕仔细看看这奏折上说的是什么。与那些世家联名奏报李恪之事,可有什么不同之处?”
长孙无忌颤抖着双手捡起了奏折。这一看不要紧,不由得让长孙无忌额角渗出了汗珠。
不过长孙无忌又岂会就此作罢,于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恐怕是齐州刺史王天来夸大其词。凭借人力如何能够对抗天灾。”
“臣觉得,一定是这王天来夸大其词。所以臣请皇上派人彻查此事,免得王天来欺君犯上蒙蔽皇上。”
而这时程咬金却一脸笑容的走了过来,伸手从长孙无忌手中将奏折拿了过来。一边看一边向着颜廷明走了过来。
并且开口对颜廷明说道:“我老程可是在齐州长大,那里是我老程的故乡。如果有人要是坑害了我的老乡,我自然不能善罢甘休。”
“所以就请颜御史给大家读一读这奏折,如果大家都觉得王天来蒙骗皇上。那我老程就带人回去,杀了这个贪功妄奏之徒。”
颜廷明伸手接过奏折之后,一脸不情愿的表情读了起来。只听颜廷明开口读道:“臣齐州刺史王天来,代替齐州百姓奏禀皇上……”
随后颜廷明便将奏折当众宣读了一遍。奏折中的内容就是,李恪如何倾尽家资帮助齐州百姓度过旱灾。
如何招募百姓匠人修建水车,如何亲自前往前往田间地头。跟着百姓一起修建水渠。
更是详细的将李恪如何让那些不顾百姓死活的富户商贾,乖乖的拿出钱粮帮助齐州百姓度过旱灾。当然也提及了李恪放火烧了郑天寿的客厅。
颜廷明读完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感到惊叹。觉得此事有一点匪夷所思,到底是什么样的水车能取黄河之水浇灌田地。更没有想到李恪竟然敢公然与世家撕破脸面。
颜廷明读完之后,程咬金再次将奏折取了回来。并且开口对颜廷明问道:“不知颜御史觉得,奏折之上所说的是否属实?”
这不由得将颜廷明问的张口结舌,毕竟此时的颜廷明确实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求助的看了看一旁的李泰。
看到颜廷明求助的目光,李泰自然不能无动于衷。毕竟这颜廷明已经算是自己的人了。李泰又如何能看着程咬金为难自己的人呢。
于是便开口对程咬金说道:“卢国公,这王天来在奏折中所提之事,恐怕在座的各位都没有见过。”
“所以此事还应该如父皇所说,派人前往齐州查看究竟。只要到了齐州之后,是真是假自然真相大白。”
“那不知越王觉得,王天来为何要谎报此事呢?难道他的谎报,就能让地中长出禾苗不成?”
“到了秋天百姓颗粒无收之际,他又当如何应对呢?恐怕到时候只能伸着脖子等着挨上一刀了。”李承乾开口对李泰说道。
李泰被李承乾问,一时之间哑口无言。根本不知如何回答李承乾。毕竟李承乾所说的句句在理,因为谎言可不能当粮食吃。
而这时长孙无忌早就已经气得五内俱焚,阴沉着脸对李承乾说道:“到时候他就不会再编造出一个理由,说百姓又受了其他灾患?”
看到长孙无忌的表情,李世民心中自然十分明白,长孙无忌在想什么。于是便开口说道:“魏相,麻烦您前往一趟齐州。”
“查证齐州刺史王天来说的是否属实。同时也要让李恪那小子知道,他这样胡闹的后果是什么。”
魏征听到李世民的话,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说的不错,虽然齐王所作所为是为了齐州百姓。但是这样做确实又失分寸。”
“但是不知皇上觉得,应该如何处置齐王殿下。如果处置得过重,恐怕齐州百姓会心生怨言。”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心中暗想:“这小子这次如此一闹,算是让齐州百姓记下了他的大恩。可是却将山东世族得罪透了。”
于是李世民开口说道:“念他是为百姓着急,就罚他到千佛山面壁思过一年。如果中途敢擅离千佛山的话,定当重罚不赦。”
听到李世民的话,魏征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就站在一旁没有再说什么。毕竟这样的惩罚对于李恪来讲,只不过是形式而已。
而这时站在一旁的李承乾,却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齐王在这次赈灾之中倾尽家族。恐怕现在连父皇给他的2000禁军,都要养不起了。所以儿臣觉得,父皇应该让户部拨一些钱款。让齐王可以有钱度日。”
“朕可没有闲钱给他,让户部先预支他两年的俸禄。然后在以后的俸禄中逐年扣除。”李世民说完之后,便起身离开了太极殿。
看着李世民离开的背影,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毕竟今天自己不但成功的打压了李泰,还帮了李恪的大忙。这对于李承乾来讲,绝对是一箭双雕的好事情。
………………………………
第97章 孟婆的飞鸽传书
李世民回到后宫之中,感到有一些心烦意乱,毕竟李恪所做之事乃是利国利民之举。但是却真正的伤及到了那些山东世族的颜面。
虽然自己并未做出实质性的处罚。但是李恪这样做的后果,以后在齐州恐怕会变得步步为艰。
看到李世民阴沉着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杨淑妃来到李世民的面前,将一杯纯正的铁观音递给了李世民。
然后开口说道:“皇上有什么难心事不成?先喝一杯恪儿送来的茶叶,舒缓一下心情吧。”
“今天正在朝堂之上,朕接到了一封联名奏折,向朕参奏李恪在齐州强逼世家募捐。”李世民接过茶杯之后,开口说道。
听到自己的儿子被人家参奏,杨淑妃的脸上露出了焦急之色。然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一定要彻查此事,千万不能冤枉了恪儿啊。”
“冤枉什么,连他自己都承认了。而且更加过分的是,竟然还烧了齐州郑家的客厅。这次他算是与山东世族真正的撕破脸了。”李世民叹息的说道。
“恪儿为何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事,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呢?”杨淑妃极力的维护着自己的儿子。
李世民再次叹息了一声,便将事情的经过杨淑妃说了。这才让杨淑妃忐忑的心情得以平复。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出现在了李世民的面前。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与杨淑妃的二子,李世民的第六子梁王李愔。
李愔来到李世民的面前跪地行礼,然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皇兄这样做是为了齐州百姓。父皇千万不能让那些无法无天的山东世族欺负皇兄。”
李世民对李愔也算是喜爱,虽然比不上李恪和李泰兄弟二人。但比起其他皇子来,却不呈多让。
于是便伸手拉着李愔说道:“如果有朝一日你也碰到这样的局面,你会像你皇兄那样不计后果的去做吗?”
“父皇曾经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天下百姓才是国之根本,为了天下百姓儿臣愿肝脑涂地。”李愔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称赞自己的这个六子。毕竟李愔能说出这样的话,确实让李世民十分的高兴。
于是开口对李愔说道:“朕已经派魏相前往齐州彻查事实,你留在皇宫中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就跟着魏相去走一趟吧。”
“希望你从齐州回来的时候,能和朕好好的评价一番,你皇兄所做之事哪里有所欠缺,哪里值得提倡。”
“多谢父皇,而且这段时间没有见到皇兄,确实十分的想念。而且这次跟随魏相前往齐州,儿臣一定会按照父皇的交代,认真的分析这件事的利弊。”李愔一脸兴奋的对李世民说的。
……
身在齐州的李恪,对朝中所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为就在退朝之后,雨化田便第一时间向李恪飞鸽传书了。
也多亏了幽冥中利用飞鸽传书,所以让信息的传递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只信鸽从长安城飞到齐州,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
这就让李恪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到了第一手资料。李恪看着手中的飞鸽传书,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经过此事之后,颜廷明将受到长孙无忌等人的重用。看来这步棋咱们算是落下了。”李恪笑着对萧锐说道。
“真不知道你的脑袋是怎么想的,竟然这么容易的就在长孙无忌的身边安放了人。看来长孙无忌将来非得落个身败名裂不可。”萧锐大笑着说道。
李恪一脸微笑的对萧锐说道:“本王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饶人。”
“好一个睚眦必报的齐王啊,我真庆幸娶了你的姐姐襄城公主。否则还真就不一定能和你站到一条战线上。”萧锐笑着对李恪说道。
李恪将手中的飞鸽传书点燃之后,便对单爱莲说道:“马上飞鸽传书给田化雨,让他密切留意宫中的一切。特别是长孙皇后的身体状况。”
单爱莲喏了一声之后,便转身出去给田化雨飞鸽传书了。而这时的萧锐却不由得一惊。
然后开口对李恪问道:“为何要特别关注长孙皇后的身体情况。难不成长孙皇后身染重病不成?”
“姐夫有所不知,今年回长安城过年的时候,本王发现长孙皇后凤体有恙。本想开口提醒,怎奈却未给本王合适的机会。”李恪叹息的说道。
萧锐自然明白,如果李恪随随便便的说皇后有病。恐怕不会得到皇后的感激,反而还会让皇后认为李恪在咒念她。
毕竟连太医都没有发现的病症,李恪又如何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说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呢。
其实萧锐哪里知道,李恪根本就没有看出长孙皇后有丝毫的病症。而是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知道长孙皇后会死于公元636年,也就是贞观十年。
“如果王爷可以确定,长孙皇后确实得了很严重的病。而且已经达到了命不久矣的地步。那不知王爷准备如何应对此事呢?”萧锐开口对李恪问道。
毕竟如果长孙皇后死了,那么李世民就要重新立皇后。而如今李恪的母妃杨淑妃,十分得李世民的恩宠。
也就是说,如果长孙皇后死了之后。最有可能被册封为皇后的,一定就是李恪的母妃杨淑妃。
“这个雨化田的先祖,得名医华佗的真传。雨家后人在医术一道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只可惜雨化田年纪轻轻便被送到了宫中。所以对医术了解的并不是很多。”
“否则倒是可以让雨化田为皇后娘娘诊治一番,免得皇后娘娘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让父皇徒生伤悲。”李恪叹息的说道。
“难道王爷准备帮助长孙皇后治病不成?”萧锐开口对李恪问道。
李恪自然明白萧锐话中的意思,于是便笑着说道:“父皇和皇后娘娘之间的感情,是你我无法想象的。”
“如果长孙皇后不幸病故的话,恐怕父皇会受到很大的打击。甚至有可能大唐后宫将再无皇后。”
今天上架了,这段时间各位对龙魂的支持龙魂感觉到了。其实龙魂也没有想到会这么早上架,也许是前期成绩实在太烂。所以才会如此草草的上架。不过龙魂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给予龙魂支持。龙魂希望各位可以让龙魂有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各位将手中的推荐票和月票,送给龙魂。在给龙魂留下一个五星好评,这就是对龙魂最大的支持。龙魂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本章完)
………………………………
第98章 郑天寿派来的杀手
“皇上乃是天下之主,皇后乃是后宫之主母仪天下。皇宫中又怎么可能会没有皇后呢?”萧锐不相信的对李恪说道!
“本王自然明白姐夫的意思,但是就算是父皇重新册立皇后。也绝对不可能让母妃登上后位。”李恪摇了摇头后说道。
看到李恪那一脸无奈的表情,萧锐也是叹息的说道:“是呀,就算是皇上有意立淑妃娘娘为皇后,恐怕长孙无羁等老臣也不会同意。”
“母妃当上皇后的话,对本王未必是一件好事。现在本王已经成了长孙无忌等人的眼中钉,到时候那更将被放到风尖浪头。”李恪开口说道。
“那不知王爷准备如何医治皇后娘娘?连太医都束手无策的病症,难道王爷你有把握治愈不成?”萧锐开口对李恪问道。
“所以趁着父皇的圣旨没有到,本王必须去一趟登州。否则到时候将会被禁足于千佛寺,再想做什么可就不那么方便了。”李恪开口说道。
……
第二天一早,李恪带着土灵卫单道真和木灵卫墨翼书。三人骑马踏上了前往登州之路。
李恪离开齐州的消息,自然也没有瞒住世家。当郑家的郑天寿得知李恪离开之后。
便开口对老管家说道:“可否已经查证,此次李恪离开齐州只带了两个侍卫?”
“齐王李恪离开齐州城之后,我便派人留意着城中的动向。由始至终都没有发现有血狼禁军出城的迹象。”
“所以我可以肯定,这次齐王李恪离开齐州城。身边除了两个贴身侍卫之外,并没有其他人护卫了。”老管家开口对郑天寿说道。
“看来是他李恪自找麻烦,马上安排人半路截杀李恪。但是记住一定不能伤了李恪的性命,否则皇上的怒火我们无法承担。”郑天寿开口说道。
要说这郑天寿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震慑李恪。让李恪知道世家大族可不是他想怎么拿捏就能怎么拿捏的。
如果要真是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