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李恪梳理了一下自己对这个时代的记忆,想要找出可以支持自己的人。毕竟孤木难支的道理,李恪还是明白的。

    于是李恪让月儿拿来了文房四宝,然后便在纸上写出一个个人的名字。长孙无忌,李孝恭,尉迟恭,李勣(徐茂公)等等的贞观老将。

    李恪心中十分的明白,这些人没有一个会为自己所用。甚至不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上,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原因就是这些人可都是推倒大隋的主力,而李恪的身世却与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在宫中被人瞧不起的原因。

    换作谁有一个残暴不仁,欺娘戏妹,杀兄弑父的混蛋外公。都会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

    就连原本的李恪也是这样认为的,否则也不会一直忍气吞声。不过如今的李恪却不这样认为,他如21世纪的一部分人一样。

    在他们心中一直认为,商纣王和隋炀帝,绝非如同史书上所记载那般。甚至有可能还是一代明君。

    只不过他们所做的事情,触及到了世家大族和诸侯的底线。所以导致他们最终成为了,史书上所记录的暴君。

    不过就算李恪这样认为,也无法改变天下人的印象。归根结底一句话,李恪的外公隋炀帝杨广,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人渣。

    就在李恪胡思乱想的时候,李世民的贴身太监王德来了。恭恭敬敬的向李恪深施一礼后说道:“殿下,皇上让您去一趟甘露殿。”

    “王公公,不知皇上这么晚了叫本王去有什么事情?”李恪一脸担心的表情对王德问道。

    王德回头看了看身边并无其他人,于是便开口对李恪说道:“刚才皇后来过立政殿,至于和皇上说了什么,奴才就不知道了。”

    “不过奴才看皇上的表情,并没有丝毫生气的意思。所以殿下不必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恪点了点头后,对王德说道:“那就请王公公头前带路,本王这就随王公公去见父皇。”

    ……

    李恪一边向甘露殿而去,一边心中不停的暗自思量。李世民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情。长孙皇后刚才又对李世民说了什么。

    不多时,李恪便有王德带着便来到了甘露殿外。王德对李恪说道:“殿下先在这里稍等,奴才进去向皇上禀报。”

    李恪点了点头后对王德说道:“那就有劳王公公了。”

    由始至终李恪对王德说话,都是那样的客客气气。这是王德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所以对李恪就更加的感激了。

    不多时,王德便再次走了出来,并且对李恪说道:“皇上让殿下进去。”

    随即便带着李恪进入了甘露殿,李恪恭恭敬敬的向李世民行了三拜九叩大礼。然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不知父皇唤儿臣前来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今日朕将你叫来是有一事要问,希望你向朕如实回答。”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狼毫笔,开口对李恪说道。

    “不知父皇要向儿臣问什么,只要是儿臣知道的,定然是知无不言。”李恪规规矩矩的说道。

    “你觉得这皇宫之内如何,住的可乘舒服?”李世民面无表情的对李恪问道。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恪心中不由一紧。看来正如自己所猜想的一般。今天白天的所作所为,恐怕已经被长孙皇后告诉了李世民。

    既然事已至此,那李恪自然也无需再有什么隐瞒。于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如果这皇宫之内没有父皇和母妃的话,儿臣一天都不想待下去。”

    “你为何会这样觉得?朕到是十分想听你说一说。”李世民也来了兴趣,表情也没有刚才那般严肃了。

    “父皇您有所不知,因为儿臣母妃的家世。导致宫中的皇子和公主,都不待见儿臣。”

    “就连那些小国公,都经常会人前背后的说儿臣是前朝余孽。要不是父皇宠爱母妃,恐怕我们母子三人早就被赶出皇宫去了。”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的。

    “今日你与长孙濬和长孙淹发生争执,难道也是因为此事不成?”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父皇说的不错,他们今天当着儿臣的面,对儿臣污言秽语。最后儿臣忍无可忍,才将会对他们小惩大诫的。”随后李恪便将事情的经过,对李世民说了一遍。

    “这段时间你确实受了不少的委屈。朕本来觉得将你留在身边,会对你是一种保护。看来朕真的错了。”

    “既然这皇宫之内,你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归属感,那不知你可否愿到封地之官。”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儿臣一切都听父皇的,只要是父皇所决定的事情。儿臣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的。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自然明白李恪不愿留在宫中。于是便开口说道:“那明日朕在金銮殿上便宣布,让你到封地之官去吧。免得再留在这是非之地。”
………………………………

第6章 太极殿中的针锋相对

    太极殿中,李世民高坐龙椅之上。贴身太监王德大声宣布道:“皇上临朝,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随后朝中重臣纷纷向李世民奏报天下之事。奏报完毕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今日朕有一事要向众位爱卿宣布。”

    “如今朕的三子李恪,已经到了之官的年龄。所以朕决定加封李恪为齐州刺史,授都督登、莱、密、青、沂、兖、齐、七州军事。”

    李世民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出班说道:“皇上,蜀王李恪年仅13岁,恐怕难担此重担。还请皇上三思而行。”

    长孙无忌自然会出面反对,如果李恪到了齐州,拥有了七州的军政大权。那将成为一方诸侯,将来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长孙大人,皇子到了年龄自然要出宫之官。加封蜀王李恪为齐州刺史,督办七州军事。难道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吗?”魏征出班对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无忌被魏征如此一问,一时之间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不过长孙无忌可不准备就此罢休,回头向朝中的党羽死了使眼色。

    一个姓张的御史,看到长孙无忌的颜色之后。便直接出班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蜀王李恪拥有前朝血脉,如果让他拥有了自己的势力,恐怕将来对大唐不利。”

    张御史这话刚刚一说出口,长孙无忌心中暗道不好。不由得暗骂那个张御史猪脑袋。这话在背后说说还可,在如此正式的场合说出,那岂不是自找麻烦。

    果然不出长孙无忌所料,只见李世民拍案而起,怒声的说道:“蜀王李恪乃是朕的儿子。按你这么说的话,岂不是朕也是前朝余孽?”

    这一下可把那个张御史吓得体若筛糠,跪在地上不停的向李世民磕头,并且承认自己口无遮拦。

    平时李恪是不会参加朝会的,毕竟他还没有这个资格。不过今日要册封他为齐州刺史,所以今日自然也在朝会之上。

    李恪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出班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是否之官齐州暂且不说。单凭刚才张御史的这句话,父皇就应治他大不敬之罪。”

    听到李恪如此一说,李世民便开口对魏征问道:“魏爱卿,这大不敬之罪,应该如何治罪。”

    “启禀皇上,按律当斩。”魏征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这一下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可不干了,既然是自己的狗自己就要保护。于是便开口说道:“皇上,张御史本就是言官,风闻奏事是他的权利。”

    “如果因此皇上治了张御史的罪,恐怕以后无人再敢风闻奏事。所以还请皇上三思。”

    “长孙大人,按你如此说来。如果这张御史污蔑当今皇后,也应该不治罪吗?毕竟只是风闻奏事而已。”李恪开口对长孙无忌问道。

    这一下长孙无忌可不知如何是好了,看到长孙无忌愣在当场无言以对。李世民开口说道:“张御史口无遮拦,仗责三十罚俸一年。”

    李世民话音刚落,便有禁军上来将张御史拉下去行杖责之刑。而长孙无忌事到如今也不敢再出言说什么。

    毕竟李世民的这个决定,已经算是给了自己面子。如果自己再得寸进尺的话,恐怕会让李世民不满。

    张御史被拉出去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命人选一良辰吉日,蜀王李恪便赶往齐州上任去吧。”

    “皇上,虽然蜀王殿下乃是大唐皇子,但是毕竟年纪尚轻。如果就这样前往齐州的话,恐怕会被当地官员架空。”魏征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魏爱卿言之有理,李恪明日可到禁军中挑选2000禁军。随你一同赶往齐州上任。”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这可把李恪高兴坏了,没有想到能顺利的离开皇宫,还得到了2000禁军。这下自己算是有了初步的班底。

    于是急忙跪倒在地,向李世民叩谢皇恩。并且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一旁的魏征。

    要说这魏征本就与长孙无忌等人格格不入。原因就是因为魏征本是太子建成的旧部,所以经常受到长孙无忌等人的排挤。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魏征才会在李世民的面前,如此的支持李恪。

    “你先别忙着谢恩,虽然朕给了你2000禁军,怎奈你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能指挥得了人家。”

    “所以朕决定,你可选一人帮你统领着2000禁军。”李世民摆了摆手后对李恪说的。

    听到自己的便宜老爹还要送自己一员武将,这不由得让李恪心中暗喜。心说自己老爹对自己可真不薄。

    不过要选哪一位武将,跟随自己一起前往齐州。李恪却有一点犯难了,自己面前的这些武将自己是动不了的。

    就算李世民舍得给自己,自己绝对也不能要。否则这2000禁军可就不是自己的了。所以李恪将目光放在了,那些还未崭露头角的潜力股上。

    不过这又让李恪觉得犯难,自己总不能开口点出人家的名字吧。想了想之后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朝中众将都是父皇的左膀右臂。儿臣自然不敢夺父皇所爱。”

    “所以儿臣准备,在军中选一有潜力的副将。让他跟儿臣一起前往齐州。不知父皇觉得可行否?”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心中暗暗的点头。觉得李恪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于是便点了点头同意了。

    ……

    李世民离开之后,长孙无忌狠狠的瞪了魏征一眼之后。便一甩袍袖出了太极殿。

    魏征自然也看到了长孙无忌那恶毒的目光。不过魏征却全然没有在意,仿佛自己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

    就在魏征准备迈步离开太极殿的时候,李恪走了过来。并且向魏征深施一礼,开口对魏征说道:“今日多谢魏大人,否则本王又会被他们欺负了。”

    看着自己面前的李恪,魏征笑着说道:“我只不过是看不过他们结党营私而已,所以才会出言辩解。所以蜀王殿下不必致谢。”

    “无论位大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帮了本王一个大忙。今日之恩本王记在心中,他日有机会定当回报。”李恪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开了太极殿。

    只留下魏征一个人愣在原地,回味着李恪刚才的那句话。
………………………………

第7章 前途一片茫然

    “各位,如今皇上已经下旨,让蜀王李恪前往齐州出任齐州刺史。而且还授都督登、莱、密、青、沂、兖、齐、七州诸军事。”

    “如果这李恪在齐州发展壮大,恐怕那些前朝余孽,便会出现在他的身边。甚至有可能鼓动他举兵反叛。”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如今长孙无忌的书房之内,坐着有七八个人。这些人一个个可都是朝中重臣。杜如晦,房玄龄,褚遂良全都在。

    “今日朝堂之上皇上的决心,各位大人也都看到了。现在就算我们做再多的努力,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再者说了,虽然蜀王李恪拥有前朝血脉。但是如今前朝余孽已经所剩无几,就算他们想支持蜀王李恪。”

    “这蜀王李恪也未必能够让他们放心,谁又愿意将自己的命交给一个孩子呢。所以老夫觉得长孙大人不必如此紧张。”杜如晦开口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难免有意外发生。为了大唐天下长治久安,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让他发生。”

    “所以老夫觉得,我们应该向皇上上联名状,让皇上收回成命。”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长孙大人,恐怕现在我们已经无力回天了。只能派人时刻盯住蜀王李恪,只要他没有什么异动的话。那我们便不必再操这份心了。”房玄龄开口说道。

    “长孙大人,其实这件事十分容易。只要我们让他在齐州得不到实权,就算他到了齐州又能怎么样呢?”

    “何必现在我们联名上书激怒皇上呢?到时候未必能够阻止得了蜀王李恪前往齐州,反而还会让皇上对我们不满。”褚遂良开口说道。

    “不知褚大人有何高见?”听到褚遂良的话后,长孙无忌便开口对褚遂良问道。

    “各位恐怕忘记了山东世族,他们可是连皇上都不放在眼中。又岂会让李恪一个毛孩子对他们指手画脚。”

    “恐怕到时候不用我们做什么,他也会被山东世族给架空起来。如果他老老实实的做逍遥王爷还好说。”

    “如果他敢挑战山东世族的底线,恐怕他能不能回来长安城,都不一定了。”褚遂良笑着说道。

    “褚大人言之有理,一时间老夫竟然将山东世族忘了。看来是我们多虑了。”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此时的长孙无忌心中无比的开怀,毕竟他可是十分了解山东世族的实力的。就连李世民也不止一次,想要让山东世族出仕。

    只可惜山东事主却全部推辞了,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山东士族的眼中,都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更何况一个十三四岁的毛孩子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长孙大人最好放出风去。就说这次蜀王李恪前往齐州出任齐州刺史,是皇上准备对山东世族动手的一个开始。”褚遂良再次说道。

    “褚大人果然妙计,只要山东世族接到这个消息。就算他蜀王李恪有天大的能耐,在这其中也未必能够呆得下去。”长孙无忌大笑着说道。

    ……

    “殿下,这些东西真的都不带走了吗?丢在这里感觉怪可惜的。”月儿看着面前的那些物品,一脸不舍的对李恪说道。

    李恪并没有回答月儿,只是报以无奈的微笑。以此来告诉月儿,自己已经决定了。

    看到李恪的表情,月儿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继续开始为李恪收拾行囊。毕竟两三天后李恪就要前往齐州之官了。

    原本听到李恪要前往齐州之官,月儿那是好一顿的伤心。觉得自己要和李恪分开了。

    最后还是李恪答应她,会带着她一起前往齐州,这才让月儿的脸上再次出现了笑容。

    于是便开始勤快的收拾起来,而且恨不得是要将整个房中的所有东西,全部都带到齐州去。

    最后李恪只能无奈的下令,让月儿只带书籍,其它的一律留在皇宫。所以才惹来了月儿的这番牢骚。

    此时的李恪可没有心情关心月儿怎么收拾,因为他正在担心自己的前途。

    不仅褚遂良知道山东世族的实力,作为一个拥有21世纪记忆的李恪,对山东士族的了解恐怕比他们还要多。

    在齐州附近的名门望族,可不仅只有五姓七宗的清河崔家。你可是还有着很多庞大的名门望族存在。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兰陵萧家,琅琊王家,琅琊颜家,邹城孟家,曲阜孔家。特别是邹城孟家和曲阜孔家,更是在整个天下有着崇高的地位。

    所以李恪想要在齐州落脚,那也不能缺少那些名门望族的支持。虽然李恪对这些名门世家很不感冒,甚至对他们还有一些深恶痛绝。

    不过现在凭李恪的实力,却无法与这些名门望族为敌。甚至还要想办法得到他们的认可。

    不过想要取得他们的认可,那可不是一件什么容易事。毕竟山东世族连李世民都不放在眼中,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皇子。

    而且李恪还有另外一个担心,那就如同历史上一样。自己最终会被调往益州。如果真的如同历史上那样,那李恪就只是这齐州的一个过客。

    所以李恪现在要想的,不仅仅是取得那些名门望族的支持。同时还要保证李世民不会将他调往益州。

    否则就算他将齐州经营的再好,最后也只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而占便宜的人就是将来的齐王李佑。

    就在李恪为自己的将来盘算着的时候,太监王德走进来对李恪说道:“殿下,皇上召您去甘露殿。”

    “有劳王公公了,那就麻烦王公公头前带路。”李恪急忙起身恭恭敬敬的对王德说道。

    这让王德再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于是变想问出他心中一直不解的问题。那就是李恪为何对自己如此尊敬。

    于是便开口对李恪说道:“殿下不必如此客气,老奴只不过是一个下人而已。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了殿下的这番好意。”

    “王公公这话说的就不对,这天下间的人本不应该分三六九等。难道只因为本王生于皇家,就天生比人家高了一等不成?”

    “难道宫中的太监宫女,天生就应该伺候人不成?只不过是所走的命运旅途不同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李恪开口对王德说道。

    李恪的话让王德不由得满面震惊,急忙向四处打量了一番之后。便低声的对李恪说道:“殿下以后千万再不要说这样的话,如果被皇上和皇后听到了,那殿下可就有麻烦了。”
………………………………

第8章 挑选自己的班底

    李恪笑了笑后对王德说道:“多谢王公公的提醒,以后本王会注意的。”

    说完之后,李恪便跟随王德向甘露殿而去,不多时便来到甘露殿见到了李世民。

    李恪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大礼,同时对李世民说道:“不知父皇叫儿臣过来,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你也看到了,你觉得长孙无忌他们是在针对你吗?”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父皇,长孙大人为国为民操劳了半辈子。所说之事都是为了大唐的安稳,儿臣又怎么会那样认为呢。”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你能这样想朕十分的欣慰,不过朕也要提醒你,到了齐州之后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到了齐州之后一定会励精图治。将齐州自理的井井有条,绝对不会辜负了父皇的信任。”李恪对李世民说道。

    “今日朕叫你过来,想听一听你到齐州之后准备怎么做。”李世民对李恪问道。

    “父皇,目前儿臣对齐州一无所知,所以还没有什么计划。一切都只能等到了齐州之后,再做定夺。”

    “不过儿臣会将在齐州所作所为整理成册,定时向父皇奏报。让父皇对儿臣在齐州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朕并不担心你会做什么,担心的是山东世族是否会容得下你。所以才会给你2000禁军。”李世民说道。

    “父皇放心,只要儿臣在齐州一日,便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山东世族明白,如今这天下是大唐的。”

    “只有听从朝廷的命令,才可以让他们的家族继续延续。”李恪对李世民说道。

    “如果你真的能够说服山东世族,愿意出仕为朝廷效力的话。那朕便将齐州赐给你作为封地。让你子子孙孙世袭罔替。”李世民开口说道。

    这正是李恪想要的,心中自然是万分高兴。不过表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儿臣是父皇的孩子,这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所以儿臣一定会为父皇分忧,尽儿臣最大的能力,让我大唐江山千秋万代。”

    “你有这份心朕是十分高兴,去和你母妃告个辞吧。你母妃对你可是十分的担心。”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那儿臣就告退了。”李恪再次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了大礼。然后便退出了甘露殿。

    李恪走了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王德,你觉得李恪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吗?”

    “启禀皇上,老奴倒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唯一的就是感觉殿下不像以前那样弱势了。”王德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你说的没错,自从李恪被从池塘中救出之后。整个人的性格便不再那般软弱了,更不像以前一样逆来顺受了。”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皇上,奴才觉得这才像皇上的子孙。皇上英明神武文治武功,您的血脉又岂会是软弱之辈。”王德笑着对李世民说道。

    ……

    第二天一早,李恪便来到了军营之内,准备挑选自己的2000禁军。那可是属于李恪的班底,所以李恪自然不会马虎。

    北衙禁军的主将张将军,早就得到了李世民的圣旨。所以自然十分配合李恪,希望他可以尽快选到自己想要的人。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数万人马,李恪开口对张将军说道:“张将军,本王是不是可以随便的挑选禁军?”

    “殿下自然可以,皇上已经下了圣旨。只要是殿下看上的人,末将自然会将他交给殿下。”张将军开口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后,便来到了点将台上。并且大声的宣布道:“本王是蜀王李恪,今日奉父皇圣旨挑选2000禁军。”

    “不过本王选人可是十分的严格,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留在本王身边的。不过只要被本王选中的,本王绝对不会亏待你。”

    “以后你们拿到的饷银,将是现在的两倍。不过你们要记住,这多拿饷银可不那么容易。”

    听到李恪的这句话,北衙禁军的张将军不由得暗自点头。觉得李恪真有当年李世民的风采。

    随后李恪再次开口说道:“凡超过24岁的,低于18岁的。现在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随着李恪的这个要求,面前的数万禁军竟然走了有七成以上。如今留在李恪面前的不过只有五千余人。

    李恪又对剩下的这五千余人开口说道:“从年龄的角度上你们已经符合了本王的要求,那接下来就要看看你们的耐力了。”

    “从现在开始,本王会和你们一起站在这里。直到还剩2000人站着为止。而站着的这2000人,就是本王要选的人。”

    李恪说完之后,便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观察着面前的这五千多北衙禁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直到三个时辰之后便有人开始倒下。而且倒下的人越来越多。

    最终整整用了五个时辰的时间,李恪的对面才只剩下了2000人。于是李恪开口说道:“从这一刻起,你们就是本王的禁军。本王会给你们颁发两份饷银。”

    ……

    “李恪挑选禁军进行的可曾顺利?”李世民开口对前来复命的北衙禁军主将张将军问道。

    “启禀皇上,蜀王殿下的挑选方式还真与众不同。殿下竟然陪着五千多北衙禁军,整整站了五个时辰。”张将军对李世民说道。

    “站了五个时辰,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李世民不解的对张将军问道。

    “蜀王殿下最终只带走了,五个时辰后还站着的人。”张将军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再次开口问道:“他选择了哪位武将,为他统帅这2000禁军?”

    “蜀王殿下选了一位叫高侃的昭武校尉。”张将军对李世民说道。

    “这高侃有什么不同之处,竟然被李恪看上了眼。”李世民开口问道。

    “这高侃在军中也是平平无奇,并未有什么过人之处。否则也不可能只是昭武校尉。”

    “不过蜀王殿下只是问了一下他的名字,和出身便选择了他。”张将军对李世民说道。
………………………………

第9章 突如其来的交集

    向李世民汇报完后的张将军,再次回到了北衙禁军。并且按照李世民的交代,给这2000禁军都配了战马。

    而且不但给2000禁军配备了唐朝最先进的陌刀,还配备了骑兵的制式武器马槊,并且全军装备明光铠。

    当张将军将着2000禁军交给李恪的时候,也不由得让李恪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这张将军竟然如此的大方。

    就这样,李恪向李世民和杨淑妃告辞之后,便统领着这2000禁军,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女月儿,离开了长安城。

    这长安城距离齐州,整整有2000多里的路程。就算李恪所带全是骑兵,也需要十几天才能到达。

    不过李恪和月儿皆坐在马车之中,这就更加的导致行军速度缓慢。所以用了二十几天的时间才到达齐州。

    李恪到达齐州之后,并没有直接带人进入齐州城。而是自己带着月儿先行进了齐州城。

    让2000禁军在齐州城十里处等待。并且临行之前交代,让他们在正午时分进入齐州城与自己会合。

    李恪带着月儿进入了齐州城,这可把月儿高兴坏了。月儿从小便被送到宫中做了宫女,所以根本就没有离开皇宫的机会。

    所以看到什么都感觉新奇,总免不了上去询问一番。李恪却一直跟在月儿的身后,像一个大哥哥一般呵护着她。

    李恪率先进城的原因,就是想看一看这齐州城的风土民情。现在李恪在齐州城,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乡人。

    而如果等李恪接任齐州刺史之后,恐怕再想知道一些民情。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就在月儿在一个面具摊前,看着一张张奇怪的面具时。从对面来了两个人,可以看出是一主一仆。不过这主仆二人长得却是十分的清秀,甚至有一点娘炮。

    不过本不应该与李恪有任何交集的这主仆二人,却因为一件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两个本不应该相识的人在这里相识。

    因为这主仆二人同样来到了面具摊位前,并且有说有笑的挑选着面具。本来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出奇的事。

    可就在这时候,从对面来了一伙人,直接将摊位给围了起来。其中那个领头的人对着摊位的老板说道:“和你说过多少次了,想在这里摆摊儿就要交税。”

    “可是你却屡教不改,就不能怪萧大爷我手下无情了。兄弟们动手,把他的摊子给我砸了。”

    摊位的老板直接跪在了那人的面前,恳求的说道:“萧大爷,你就放了小老儿这次吧,小老儿一家上下全靠这个摊子活着呢。”

    “这些面具也是小老儿起早贪黑制作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