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齐王府的主簿可不是一个虚职,那绝对是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可以说,如果萧锐担任了齐王府主簿,就相当于成了李恪的大管家。李恪封地内的所有事情,将全由萧锐来负责。

    “既然你让我来出任齐王府主簿,那我就必须对你的一切有所了解。如果你不能对我充分信任,那这齐王府主簿,还请你令请高明。”萧锐开口对李恪问道。

    倒不是萧锐刁难李恪,而是一但萧锐出任齐王府主簿,就相当于将兰陵萧家和李恪绑在了一起。所以萧锐不得不谨慎行事。

    同时李恪也启动了强化功能,如果李恪能成功对萧锐进行强化,那自然将不会对萧锐有任何隐瞒。

    如果不能完成强化,那就说明萧锐别有用心。就算李恪让他做齐王府主簿,也不可能将自己的一切全部交给他。

    当李恪对萧锐启动了强化功能,强化页面中便显示出了结果。结果是李恪可以对萧锐启动强制性强化。

    因为萧锐对李恪还并未产生所谓的忠诚度,拥有的只是敬佩之心。毕竟初来乍到就能让琅琊王家俯首帖耳,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

    李恪也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对萧锐启动了意识性强化。然后对萧锐说道:“我来到齐州可是危机四伏。”

    “不但朝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派,对我百般提防。就连一些朝中重臣,都觉得我是前朝余孽。唯一选择支持我的唯有魏相一人。”

    “到了齐州之后,更加将面对山东世族的种种刁难。是姐夫给了我最大的支持。所以我对姐夫又怎么会有隐瞒呢。”

    随后李恪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萧锐详细的诉说了一番。那就是猥琐发育闷声发大财。

    当自己拥有了一定实力之后,再慢慢接收其他六州。而在自己没有绝对实力之前,将发展全部放在齐州之上。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就是让朝中的那些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野心。第二就是安抚山东世族,让他们不要感觉到太大的危机感。

    可以说,李恪将自己的所有,全部告诉了萧锐。包括自己成立玄坛组织,和情报部门的事情。

    并且李恪还将千佛山铁甲军交给了萧锐,让萧锐成为千佛山铁甲军主将。

    毕竟如今鱼俱罗已经撒手人寰,虽然千佛山铁甲军还拥有很多将领,但是却没有一人可以统率铁甲军。

    而萧锐却是最合适的选择,首先萧锐已经被李恪进行了强化。那么萧锐对李恪的忠诚度将毋庸置疑。

    而萧锐现在的体质,已经达到青铜级。就算是强制性强化有一定的限制,李恪也可以将萧锐强化至黄金级。所以到时候萧锐有足够的能力,来统率这支千佛山铁甲军。

    而当萧锐得知这一切之后,不由得感到万分的震惊。吃惊的对李恪问道:“没有想到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你竟然在齐州建立起如此大的势力。”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朝中的长孙无忌和太子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恐怕就算是皇上知道了这件事,也绝对不会放任你继续发展下去。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帝王愿意看到,有不受自己控制的势力出现。”

    “姐夫说的不错,所以这一切必须做的隐秘。而我也会先露出玩世不恭的一面,甚至会让别人觉得我就是一个纨绔。”

    “而琅琊王家愿意出仕为官的功劳,我也会将他按在姐夫的头上。这也是我为何要让姐夫去琅琊王家的原因。”李恪开口说道。

    “没有想到你小小年纪办事竟然如此丝丝入扣。,怪不得父亲觉得你并非池中之物。”

    “那我就将兰陵萧家赌在你的身上了。希望最终不要让兰陵萧家因此而消亡。”萧锐开口对李恪说道。

    “我拥有着高贵的血统,不但是大唐李氏的血统,还有隋朝杨氏的血统。但是这却成为了我最大的危机。”

    “因为除了父皇之外,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允许我这样的人存在。所以一旦父皇离世,恐怕我的人生也就走到了终点。”

    “所以我要为了命运抗争,只有我手中拥有了一定的实力。才可以争夺这天下的主宰。而只有让我成为这天下的主宰,才可以改变我的命运。”

    “所以还请姐夫你三思,一旦打上了我李恪的烙印,那将是一条不归路。成了,兰陵萧家将成为天下第一世族。败了,后果不用我说姐夫也应该明白。”李恪对萧锐说道。

    “自古道,富贵险中求。事到如今我又岂能改变主意。齐王在上,请受属下一拜。从今以后属下将为齐王马首是瞻。”萧锐起身跪在李恪的面前郑重的说道。

    “姐夫快快请起,在人前姐夫称我为齐王。在你我二人独处的时候,还是叫我小弟显得比较亲切。”李恪笑着将萧锐扶了起来后说道。

    “好,从今以后,姐夫这条命就交给小弟了。希望小弟可以让姐夫长命百岁寿终正寝。”萧锐大笑着对李恪说道。
………………………………

第40章 回长安城过年

    第二天中午时分,王天来便带着他儿子王凯来到了齐州。不过李恪并没有亲自接见王天来。

    而是让萧锐代表自己,去安排王天来接任齐州刺史。而李恪却带人去寻找王府的修建地址了。

    毕竟如今李恪已经不再是齐州刺史。所以自然要将这刺史府交给新上任的刺史。

    再加上李世民已经表示,同意李恪在齐州城建造王府。所以李恪便开始寻找自己的齐王府修建地。

    最后辗转多日,李恪终于选好了。位置就在千佛山脚下,一块平坦的地方。这里后背就是千佛山断崖,山泉水从千佛山上直泻而下。

    这块地方绝对可以称之为风水宝地。而李恪对外声明,选择这里的原因就是靠近千佛山,方便自己狩猎和礼佛。

    不过这王府可不是一两日就能修建完成的,所以李恪便在齐州城内买了一处宅院,暂时先住了下来。

    一而高侃却带领禁军住到了军营之内,毕竟李恪的新宅院空间有限。根本无法容纳这2000禁军。

    忙好了这一切之后,也快接近年关了。李恪也是时候要前往长安城过年了。于是李恪便由高侃带人保护着,和月儿踏上了前往长安城的行程。

    不过李恪可不是空手赶往长安的,他命月儿带了几床棉被。还有几套月儿亲自缝制的棉衣。

    同时李恪还带了几位泥瓦匠,准备到宫中给自己的母妃杨淑妃搭一铺火炕。免得自己的母妃受寒冷所扰。

    ……

    “启禀皇上,齐王已经带人到了皇宫,此时正在宫门外等候皇上召见。”太监王德来到甘露殿,对李世民说道。

    “来了就让他进来吧,原本的住处朕还给他留着呢。这段时间就先让他住在那里吧。”李世民连头都没有抬,随意的对王德说道。

    王德诺了一声之后,便转身去宫外迎接李恪。当王德见到李恪之后,便低声的对李恪说道:“齐王殿下,奴才感觉今天皇上的心情不大好。”

    “多谢王公公提醒。”李恪一脸感激的表情对王德说道。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但对于李恪来讲却不一般。

    不多时李恪便跟随王德来到了甘露殿,进了甘露殿之后,李恪便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君臣大礼。

    然后开口说道:“儿臣李恪参见父皇,不知儿臣离开这段时间,父皇身体可好。”

    “朕的身体自然没有问题,不过最近却有一些儿根不清净。”李世民抬起头来看着李恪说道。

    “不知何人在父皇面前唠叨,难道又是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李恪装作一脸不解的表情说道。

    其实李恪已经感觉到了,恐怕让李世民耳根不清净的人就是他自己。而向李世民弹劾自己的,绝对就是那些该死的御史。

    “朕想问你,朕加封你为齐王,难道就是让你每日狩猎礼佛,不干正经事的吗?”李世民脸色越加的冰冷,直视着李恪说道。

    “父皇,儿臣狩猎是为了训练禁军,免得跟着儿臣久了失去了战斗力。礼佛是为了向佛祖请求庇护,让佛祖保佑父皇和母妃身体康泰。”

    “难道儿臣这样,还有什么不对的不成。父皇千万可不要听那些御史乱嚼舌根。”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不要在这里和朕巧舌如簧,明日你到金銮殿上和那些御史自己争辩吧。如果你能说的那些御史哑口无言,朕自然不会追究此事。”李世民对李恪说道。

    “父皇大可放心,儿臣可是站着理呢,又岂会怕御史乱嚼舌根。”李恪一脸不在乎的表情说道。

    “好了,一路上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抽空去看看你母妃,这段时间她可很想你。”李世民对李恪摆了摆手后说道。

    “父皇,儿臣来的时候给父皇带了一件礼物。”李恪说完之后便,让月儿将棉被和棉衣交给了王德。

    然后便带着月儿离开了甘露殿,去自己母妃的寝宫看望杨淑妃去了。可没管李世民如何处理这些棉被和棉衣。

    ……

    “母妃,恪儿回来看你了。”李恪大老远的便在杨淑妃的寝宫外喊道。

    听到自己儿子回来了,杨淑妃也是高兴万分。急忙就迎了出来,一时着急竟然连御寒的衣衫都忘记穿了。

    看到李恪之后,急忙拉着李恪说道:“这一走几个月的时间可想死母妃了,看看自己都不知道照顾自己,都变得又瘦又黑了。”

    李恪嘿嘿一笑之后说道:“恪儿这是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壮。所以母妃不必担心恪儿,到时母妃一定要保重身体。”

    “可不能再这样不穿寒衣就跑出来,如果真的染了风寒可如何是好。”

    李恪说完之后,便从月儿手中拿过了一件棉衣。直接披在了杨淑妃的身上。然后拉着杨淑妃进了寝宫。

    虽然寝宫之内放着几盆炭火,但是房间里还是显得有一些冷。只有围着炭火坐着才会感到温暖。

    看了看之后,李恪便对月儿说道:“去和王公公打声招呼,让他将那些工匠带过来。”

    月儿点了点头之后,便转身去找王德了。而李恪便开始与杨淑妃,聊起了这段时间的离别之情。

    ……

    “齐王殿下这是要搞什么,怎么搞了这些泥瓦匠过来。难道是要为皇宫中再修两座房子不成?”看着进来的几名泥瓦匠,和一应所需材料。王德不解的问道。

    “王公公你就放心吧,殿下什么时候干过荒唐的事情。”月儿笑着对王德说道。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你我觉得殿下干的都是正事。可是朝中那些御史却觉着殿下荒唐,可没少在皇上面前弹劾殿下。”王德摆了摆手后说道。

    二人一边说一边走,很快便将工匠带到了杨淑妃的寝宫。将他们交给李恪之后,王德便告辞离开了。

    而李恪没有管杨淑妃一脸不解的表情,便开始安排那些工匠动起手来。

    “恪儿,你到底要搞什么。怎么还把母妃的床榻给移走了。你这让母妃晚上如何休息呀?”看到工匠移开了自己的床榻,杨淑妃着急的对李恪问道。
………………………………

第41章 要烧了朕的皇宫吗

    “母妃不必担心,儿臣这是在为母妃搭火炕。等火炕搭好之后,母妃也可以坐在火炕上享受温暖的感觉了。”李恪笑着对杨淑妃说道。

    看到李恪一脸的笑容,杨淑妃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暗说:“算了,就让他去折腾吧。”

    然后杨淑妃便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可是杨淑妃却感觉到,自己并没有以前那样冷。

    而且此时的杨淑妃,还并没有站在火盆前,这可是以往都没有感觉到的。于是便注意到了自己身上穿的那件棉衣。

    这件棉衣是李恪让月儿,亲自为杨淑妃缝制的。而且还是那种与天王同款的。只不过上面多了一些漂亮的刺绣,面料也讲究了很多。

    “恪儿,你这件衣服到底是用什么做的。穿在身上为什么会感觉不到寒冷。”杨淑妃指了指身上的棉衣,对李恪问道。

    “母妃,这次月儿在齐州无意中发现的。这件衣服叫做棉衣,里面填充的是古贝花。而且月儿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棉花。”李恪笑了笑后说道。

    “这么好的东西,你不会只带来了一件吧。”杨淑妃看着李恪问道。

    李恪当然明白自己母妃的意思,那就是如果自己忘记了皇上和皇后。恐怕杨淑妃这件棉衣,也就穿不得了。

    “放心吧母妃,恪儿这次带来了好几套。已经将父皇的送给父皇了。还有皇后娘娘的也准备好了。”李恪笑着对杨淑妃说道。

    听到李恪的话,杨淑妃放心的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如果因为李恪的一丝疏忽,让自己放弃这件棉衣。说实话,杨淑妃还真的有一点舍不得。

    就在这个时候,月儿端着一盘饺子走了进来。并且笑着对杨淑妃说道:“苏妃娘娘,来尝一尝月儿的手艺怎么样。”

    “好久没有吃到月儿做的偃刀月形馄饨了(唐朝是饺子的称呼)。”说完之后,杨淑妃便夹起了一个饺子,慢慢的放入了口中。

    慢慢的细嚼之后,杨淑妃不由得眉头一展。然后放下筷子说道:“今日吃得这偃月形馄饨,和以往吃的好像不大一样。”

    “母妃,吃这个饺子,要蘸蒜酱吃起来才有味道。”李恪拿起一只饺子蘸了蘸蒜酱之后,亲自送到了杨淑妃的口中。

    杨淑妃吃过之后,感觉满口留香,不由的点着头。然后对李恪问道:“你说这个东西不是偃月形馄饨,而是饺子?”

    “淑妃娘娘,其实这两样东西长得都一样。只不过做法有一些区别而已,这饺子的名字也是殿下自己取的。”月儿开口对杨淑妃说道。

    杨淑妃点了点头,又接连吃了两三个,才将筷子放了下来。然后对李恪说道:“能不能将这饺子的制作方式告诉母妃,母妃也好做给你父皇尝尝。”

    “这有什么难的,月儿你去尚食局取一些面粉和肉馅过来。”李恪点点头后对月儿说道。

    月儿答应了一声之后便,高兴的跑开了。而李恪便开始命杨淑妃宫中的宫女准备桌案。

    不多时,月儿便将材料拿了回来。李恪便开始亲自动手和面擀皮。然后又让月儿拿出了,特意从齐州带来的调味品。

    经过一番忙碌之后,终于将饺子制作成功了。看着放在面前的近百个饺子。杨淑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而与此同时,火炕也搭设完成了。毕竟几个泥瓦匠一起动手,速度自然快了很多。

    而且为了避免烧干火炕时出现的大量蒸汽,泥瓦匠还特意用篷布将火炕的位置围了起来。让热气顺着窗户排了出去。

    这样一来,从远处一看,杨淑妃的寝宫便冒出了巨大的烟雾。这一下可彻底乱了套。

    无数的太监宫女端着盆提着桶,一边向杨淑妃的寝宫奔跑。一边大声的喊着:“着火了,着火了。”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李世民。当李世民听说杨淑妃的寝宫着火了。便急忙带着王德向杨淑妃的寝宫而来。

    可是当李世民来到杨淑妃的寝宫时,却并未发现有人在救火。而杨淑妃的寝宫仍然冒着滚滚烟雾。

    “为什么没人救火,人都死到哪里去了。”李世民站在杨淑妃的寝宫外咆哮的喊道。

    听到李世民的声音,杨淑妃狠狠的瞪了李恪一眼。然后便急忙出宫迎接李世民。

    当李世民看到杨淑妃安然无恙之后,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并且开口问道:“宫中为何突然起火,为何连救火的人都没有看到?”

    “皇上,不必担心。那些救火的太监宫女,已经被臣妾打发走了。因为臣妾的宫中并没有失火。”杨淑妃对李世民说道。

    “那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搞出来的?”李世民用手一指面前的那些烟雾,对杨淑妃问道。

    “皇上,随臣妾进宫之后你就明白了。这都是恪儿为了孝敬臣妾搞出来的。”杨淑妃拉着李世民的手,走进了自己的寝宫。

    当李世民走进寝宫之内,却看到李恪正撅着屁股煮饺子。气得李世民上去就是一脚,要不是李恪反应的快。恐怕这一脚就把李恪踢到饺子锅里了。

    “父皇,你这是要煮儿臣来吃呀。”李恪用手揉着屁股,一脸委屈的对李世民说道。

    “你和朕说说,你到底在搞什么鬼。难道要把朕的皇宫烧了不成?”李世民阴沉着脸对李恪问道。

    “儿臣哪里有要烧父皇的皇宫,这不是儿臣看母后的宫中十分寒冷。所以想给母后搭一铺火炕。”

    “以后父皇和母后休息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寒冷。还会让你们一夜都暖洋洋的。”李恪一脸邀功的表情,对李世民说的。

    “你这又是在干什么,难道去了一趟齐州,就准备改行当厨子了不成?”李世民指了指李恪正在煮的饺子,怒声的质问道。

    “这火炕需要用火来烧干,才能睡上去。所以儿臣就借用这烧炕的火,为父皇和母后煮上一顿饺子尝尝。”

    “难道儿臣这样孝敬父皇和母后,还错了不成。”李恪一边说一边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仿佛自己真的受了多大委屈一般,看的杨淑妃不由得心疼万分。并且狠狠的瞪了李世民一眼。

    就在这个时候,便听到有人大喊:“皇后娘娘驾到。”
………………………………

第42章 饺子吃上瘾的李世民

    不多时,长孙皇后娘娘便走了进来。杨淑妃拉着李恪,急忙向长孙皇后行跪拜大礼。

    长孙皇后伸手扶起杨淑妃后说道:“淑妃妹妹可曾受伤,好好的宫中为何起火。”

    “多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宫中并未失火。只不过是恪儿在为臣妾搭火炕呢。”杨淑妃对长孙皇后说的。

    “观音婢不必担心,都是这个该死的混小子在这里捣乱。去了一趟齐州越发的无法无天起来了。”李世民仍然怒气未消的说道。

    而此时李恪可没有管李世民如何生气。而是不紧不慢的将锅中煮熟的饺子捞了出来。然后装在了精美的瓷盘之中。

    并且笑着来到李世民的面前,对李世民说道:“父皇,你先尝一个儿臣做的饺子,再来骂儿臣也不迟。”

    李恪说完之后,便将筷子递给了李世民。让李世民尝一尝,他刚煮出锅的饺子味道如何。

    李世民瞪了李恪一眼之后,便来到饺子面前,夹了一个放在了嘴里。这不吃还好,一吃李世民还真就放不下筷子了。

    而李恪这时却又从月儿的手中,拿过一件棉衣。这件棉衣比杨淑妃的那件还要华贵。

    整件棉衣都用丝绸制成,而且在棉衣外面,绣着两只栩栩如生的凤凰。看起来就如同要活了一般。

    “皇后娘娘,天气越来越冷了。穿上儿臣为皇后娘娘特制的这件棉衣,也好保证皇后娘娘不会染了风寒。”李恪说完之后,便将手中的棉衣递给了长孙皇后身边的宫女。

    看着李恪送给自己的棉衣,长孙皇后不由得有一些奇怪。看上去薄薄的一件棉衣,难道会暖和到哪里去不成?

    “皇后娘娘,恪儿拿来的这件棉衣,穿上还真不是一般的暖和。而且比那厚重的裘皮要轻了很多。”

    “不如皇后娘娘穿上试一试,到时候保证皇后娘娘对它爱不释手。”杨淑妃来到长孙皇后面前说道。

    并且亲自动手,帮长孙皇后脱下身上的裘皮。换上了李恪为长孙皇后做的那件棉衣。

    长孙皇后看到杨淑妃身上也穿着一件棉衣,但是无论是刺绣还是面料,都比自己的要稍逊一筹。心中不由得感到一丝高兴。

    长孙皇后穿上之后,果然果然感觉到和杨淑妃说的一样。穿上之后感觉十分的轻便,而且保暖程度也十分的好。

    再加上做工十分的精细华贵,这就不由得让长孙皇后十分的喜爱。不停的用手抚摸着。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李恪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好吃你也不能都吃了呀。你倒是给皇后娘娘和母妃留上几个啊。”

    李世民放下筷子之后抹了抹嘴,然后开口说道:“你那里不是还有没煮的吗?在煮了给皇后和你母妃吃不就完了。”

    李恪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又拿过来几十个饺子,开始再次煮了起来。而此时李世民却注意到了,长孙皇后和杨淑妃身上的棉衣。

    经过询问之后,便知道了这棉衣是件好东西。于是便对李恪说道:“有好东西只知道孝敬皇后和你母妃,为何却想不起朕来?”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恪便用一脸委屈的表情看着李世民。还没等李恪说什么,一旁的王德便在李世民的耳边耳语了一番。

    于是李世民马上命令王德,去甘露殿中将自己的那套棉衣取过来。李世民要亲自看一看,这棉衣到底保暖性如何。

    李世民可并不是为了自己穿上有多么暖和,而是如果这棉衣真的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那在军事上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毕竟一旦到了冬天,士兵身上的衣衫单薄,所以根本就无法保证原本的战斗力。

    如果要是能给士兵穿上棉衣,而且又不影响他们身体的灵活性。那可绝对是大唐边界士兵的福音。

    不多时,王德便将李恪送给李世民的棉衣取了回来。李世民亲自试穿之后,便感觉到了这棉衣的温暖。

    于是便对李恪说道:“这棉衣你是如何得到的?”

    “父皇先不要着急,等儿臣为皇后娘娘煮熟了饺子。在详细的和父皇说也不迟。”李恪嘿嘿一笑之后,继续煮起了饺子。

    这可把李世民气得不轻,听说李恪真是不知轻重。不过一想起那饺子的美味,李世民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很快李恪便将饺子煮熟了,然后盛到盘子中,端到了长孙皇后面前。并且告诉长孙皇后,应该蘸蒜酱再吃。

    长孙皇后按照李恪的交代,夹起一个饺子,蘸了一些蒜酱之后放到了嘴里。吃过之后,不由得让长孙皇后赞不绝口。

    这时一旁的李世民才知道,原来吃饺子还要蘸蒜酱。可是自己刚才却直接就那么吃了,不由得再次狠狠的瞪了瞪李恪。

    于是对李恪说道:“好了,现在和朕说一说这棉衣吧。”

    “父皇,这棉衣能保暖的原因,就是里面填充了棉花。而这所谓的棉花,就是宫中所养的古贝花……”随后李恪便将月儿发现棉花的经过,和李世民详细的诉说了一番。

    这不由得让李世民万分高兴,马上命令王德到宫中去搜取古贝花的果实。并且还命人到长安城内,去寻找这古贝花的果实。

    ……

    “殿下赶紧起来吧,王公公来了。说皇上正在淑妃娘娘那里等你呢。”月儿将睡得正香的李恪摇醒后说道。

    “大清早的就找我干什么,真是连睡觉都睡不安稳。”李恪一边发着牢骚,一边不情愿的起床更衣。

    然后便带着月儿跟着王德,向杨淑妃的寝宫而去。半路上李恪对王德说道:“王公公,父皇这么早叫我有什么事。”

    “齐王殿下带来的棉衣,可立了大功。齐王殿下就等着皇上奖赏你吧。”王德高兴的对李恪说道。

    “不就是几件棉衣吗?有什么值得大不了的。我看父皇就是想让我给他包饺子。”李恪毫不在意的说道。

    “齐王殿下你还真说对了,皇上真就在淑妃娘娘那里等你包饺子呢。而且不只皇上在,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就连越王也在。”王德笑着对李恪说道。

    听到王德的话,李恪转身就跑。并且一边跑一边对王德说道:“你告诉父皇,就说我有事出宫了,没有找到我。”
………………………………

第43章 再遇孔婧柔

    看着李恪的背影王德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只能按照李恪的交代,去回复李世民了。

    而李恪却一个人直接出了皇宫,向长安城西市而来。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分界线,东侧为万年县,住的都是有钱的达官显贵。

    西侧就是长安县,住的都是普通百姓。无论是万年县还是长安县,都归雍州牧统辖。

    但是要论热闹,西市绝对要比东市还热闹,所以李恪直接奔着长安西市而来。想要看一看唐朝时,长安城的繁华到底如何。

    李恪一个人悠闲的走在大街之上,看着长安城西市叫买叫卖的商人。如今年关将至,西市中那是人山人海。

    李恪倒是不准备买什么,只不过是想散散心而已。可就在这时,却听到前面传来一阵慌乱之声。

    李恪天生就是一个爱凑热闹的人,所以分开人群便向吵闹之处走了过去。想要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很快李恪便来到了现场,只见一个身穿华服的公子,正在和另外一对儿主仆争执着什么。

    而且可以看出,那个身穿华服的公子相当的嚣张。而那对主仆却也不落下风。虽然对方人多势众,但是这主仆二人却没有丝毫的屈服之意。

    “这位小哥,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身穿华服的公子又是何人?”李恪对身边看热闹的人问道。

    “听公子口音也是这长安人,怎么连长孙大人的二公子都不认得?”看热闹的人对李恪说道。

    “虽然我也是长安人,但是平常却是足不出户。今日年关将近,所以才出来看看热闹。”

    “还真就不认识什么长孙大人的二公子。让这位小哥见笑了。”李恪笑了笑后说道。

    “这外乡来的主仆二人也与公子一样,不认得长孙家的二公子。所以这不就得罪了人家。”看热闹的人叹息的说道。

    原本李恪只是准备看看热闹,如今听到对方竟然是长孙无忌的二公子长孙涣。这让李恪不由得来了兴趣。

    于是李恪又对那人问道:“那小哥可知道二人因为什么发生了争执。总不会平白无故走在大街上就吵了起来吧。”

    “那外乡的公子看中了一幅字画,已经和店掌柜谈好的价格。可是这长孙家的二公子,竟仗着长孙家的权势,想要夺人所爱。”

    “如果是京城中的人,自然认得长孙二公子,也就会乖乖的将这幅字画让给他了。可是偏偏这外乡人却不认得。”

    “所以二人就这样争执了起来,恐怕今天这个外乡人要吃亏了。”看热闹的人一脸无奈的表情说道。

    从这人的脸上可以看出,这长孙涣应该是没少在这长安西市欺行霸市。否则也不可能给别人如此深的印象。

    李恪对那看热闹的人道了一声谢之后,便分开人群走了进去。并且直进了那家叫做翰墨斋的古玩字画店。

    根本就没有理会长孙涣在那里耀武扬威,而是直接对店掌柜说道:“掌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