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现在几个月了都是这样,他也习惯了,只要工钱不少,随便他生意怎么样!
掌柜的也是,从开始的胆战心惊,到现在的心如止水。几家的公子开始还关心门店的销售,现在估计也死心了。没看他们人都不来了嘛。
不过人不经念叨,刚想着几个公子就听到门口有人在吼:“大白天的上班时间,你就坐在门口打盹,马上就开了你!”
心道不好,掌柜的赶紧出去,王敬直正在哪里发火:“你们这个样子怎么做生意,别人看到了也不会进来啊。”抬头看到了掌柜:“你是怎么做事的?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你就给我搞成这个样子?”
长孙冲道:“好了,王兄,进去说,这里有损形象啊。”
气呼呼的进了门,一坐下就道:“去打听打听,他们挂那个横幅是什么意思?”
安排人上了茶,等了一会,就听到伙计回来把事情的经过一说。“咣啷”一声,一个茶杯在地上碎了,王敬直气的鼻孔冒烟:“真是小人,无耻!”
张顗道:“我去安排人把横幅给扯下来!”
王敬直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半天冷冷道:“不必,就让他们挂着吧。他们降价,我们也降,比他们再低一文。”
“不行,那样我们就亏大了。”第一个反对的是房俊,他每天就为了这个事情糟心,本来想跟着他们后面赚一点,现在裤子都快赔掉了,他可不是那些世家门阀,家底子不厚。
“是啊,王兄可不能冲动啊。现在我们已经亏了,对面摆明了以本伤人,我们财力不及他们,还是静观其变吧。”张顗家中也不富裕,他老子刚从地方调到中央,待遇刚上来。
王敬直把目光投向了长孙冲跟杜荷,希望他们能支持自己,可惜这两个一个家道中落,一个只能做一点点钱的主,长孙冲道:“要不,我们再看看?他们这个价格卖也不可能持久吧。”
看到自己的提议没有人响应,王敬直往后面一靠:“唉,随便你们吧,我想的是这个印刷是能提升我们家族声望的利器,可惜家中的长辈只是肯口头支持,让他们再掏钱就不愿意了。要是被李东升控制了舆论,那我们世家的最大的依仗都没有了。短视啊!”
几个人撇撇嘴,瞧你说的那么严重,好像就你是眼光长远一样,家族里那么多长辈都不如你?不过就是你被李东升打脸想要报复,出口气而已!
快乐的时间是短暂的,日子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过去了。李东升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充实了,上课、修书、陪钱多多,跟妹妹玩耍,陪父母,很快就到了钱多多生产的日子了。
府中的人忙的不可开交,李东升也是心中忐忑不安,两辈子第一次做父亲,在院子里像没头苍蝇一样的转来转去。为了迎接李府的小主人,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可是事到临头,虽然大家表面镇定,但还是显得有些慌乱。
李东升跟钱多多对府里的下人很好,特别是钱多多,从来也不大声呵斥,或者处罚下人。所以下人们也希望钱多能顺顺利利的生产。小菊跟小杏都是在院子里叩头念经,跪在那里祈求自己的主母母子平安。
………………………………
第394章 我做爸爸了
张出尘跟魏葭也是早就到了,陪着李林氏身旁。张出尘握着李林氏的手,低声在说着什么。魏葭就拉着珠儿,今天大家都比较忙,顾不上她。
这时院子里接生婆喊道:“小娘子不要急,我接生的多了去,你先歇歇,攒点劲啊。”说着走出院门看着一群人都神情紧张的看着她,李东升上前道:“马娘子,我家夫人就全靠你了!”
李东升心里实在是紧张,他两辈子也没有接触过这个事情,全靠这个马娘子的的发挥,所以态度十分的恭敬。
马娘子开心道:“探花郎,你可就别这么客气。你是咱们长安的骄傲,我接生几十年了,这都是份内事。再说我今天来给你家夫人接生,说出去也是光彩,别人都会羡慕我呢!。”
眼睛扫一圈,大声道:“国公夫人放心,探花郎放心,你跟你夫人都是好人,生产一定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李东升打听过这个马娘子是长安城里接生最有经验的人,自己家里也父慈子孝,福气和睦的有福之人。这个时候听她这么说,心里也有点底,不过还是客气的道:“那就麻烦马娘子你了,只要顺利必有重谢!。”
马娘子听了这个话笑的嘴都合不拢了:“那是应该的,应该的。探花郎放心!”说完转身进了屋子,然后就听到她大声的安排:“热水什么的准备好。”
看着马娘子进了房子,李东升还是在哪里转圈,李德謇跟李德奖也到了,陪在李东升的身旁:“你是练武吗?走的我的心都烦!”
“这个马娘子是京城最好的接生婆了!京中所有的王公贵人都请她去接生呢!”张出尘安慰李林氏。李林氏手紧紧的握着,嘴里不停的念叨:“诸天神佛保佑我媳妇生产顺利平安!”
没有多长时间,马娘子又走出了房子,李东升看到了立即迎了上去问道:“我娘子怎么样了?碍不碍事?”
马娘子笑道:“李探花你尽管放心好了,还不到时候,现在给她吃点东西等会生的时候好有力气。”r
“可是她肚子疼的厉害啊,还在喊叫,这些不是要生的迹象吗?”
马娘子笑的停不下来:“夫人怀的是头胎,真正要生没这么快的。李探花,经义学问你是最好的,接生孩子我是最好的,你放心吧。记住,热水不能停。”
李东升道:“那是肯定的,各种吃的都准备了,看我娘子想吃什么?还有参片我都准备了,用的着的话尽管说?”
马娘子笑着道:“李探花真细心啊,你娘子是有福气的人,你尽管放心吧。”
点点头向马娘子行了个大礼道:“刚才是我激动冒犯了,还请你多多用心!。”
一群人继续在屋外等候。夜色已经深了,魏葭带着珠儿去睡觉了,小孩子熬不了夜。魏葭也有了身孕,也熬休息。李东升走到李林氏的身边道;“娘,你先回去休息吧,估计还要明天才生呢?”又对张出尘道:“伯母,你也是,今天就在我家住下吧。”
两个人的年纪都不小了,脸上满是疲倦。不过这个时候她们还是坚持道:“再等等吧,也不差这一会了!”就在这个时候李东升突然听到了钱多多大叫了一声,顿时心底一痛,又疼又担心。
这个时候就听到马娘子道:“外面的不要担心,没关系,夫人就快要生了,快把热水端过来……”
李东升在看着丫鬟往屋子里出出入入,忙碌不停。耳朵就听到钱多多的叫声不绝,他各种的想法都从脑海里冒了出来,甚至想到了各种意外,然后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突然一声婴儿的啼哭在屋子里响起,李东升登时呆住了,整个人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这么站在院子里,傻傻的不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做爸爸了,我做爸爸了。
一会儿的功夫,马娘子抱着小婴儿,用襁褓包裹的,出来看着李东升道:“恭喜探花郎,贺喜探花郎,今天得了个小少爷啊!你来抱着看看。”
李东升双手僵硬的地从马娘子手里接过婴儿,只觉得软软的,害怕会伤害到孩子,肩膀都不会动了。马娘子看他不会抱孩子,就在一旁指导他,手怎么托。这个时候李东升才看到了怀里的孩子,皮肤红红的,还皱在哪里,眼睛闭着,嘴巴在蠕动,仿佛在找吃的。
李林氏跟张出尘还有一直在很远地方溜达的李成都挤了过来:“给我看看!”
“给我看看!“
”哎呀好可爱。”
“是啊就像是东升小时候一样!”
李德謇跟李德奖也是哈哈大笑:“我做伯父了!我做叔叔了!”
李东升翻了个白眼,这么小的宝宝,你们从哪里看出来跟我消失一样。
里面收拾了一下,李东升在马娘子的允许下,抱着孩子进了屋子,去看看钱多多。
钱多多一头秀发都湿透了,额头还有残存的汗珠,一脸的疲惫,看到李东升进来神情很是骄傲:“夫君,听说了是个男孩?”
李东升小心把孩子放在钱多多的身边,让她也看看自己的儿子,望着她柔和的目光道:“你看他像我还是像你?”
“要像你,像你一样的帅气,像你一样的有学问,也要考进士,做探花郎!”
“嗯,我一定好好的教他!”
看钱多多十分疲惫,李东升让她先休息一下,然后就出了院子。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下人跟丫鬟都纷纷过来给李东升道喜。李东升也是大方:“张勇,去账房里支点钱,给马娘子包个大红包!”
马娘子嘴都笑歪了,能帮探花郎家接生,那是一个多大的荣耀,说出去以后生意肯定会好的不得了。再加上李家有钱是长安城公认的富豪,他说的大红包肯定不会少。
李东升看着眼巴巴的下人又说出了让他们欢呼的话:“今天家中有喜,家里所有人都发五贯的喜钱。谢谢大家的辛苦!”小菊跟小杏这个时候已经进屋子帮钱多多檫拭身体,小杏的担心已经是全部不翼而飞。小姐终于生了个小公子,这下家里的地位彻底稳住了,谁也抢不去了!
………………………………
第395章 男人去干男人的事情
天亮之后,李东升先去国子监去请了假,所有知道喜讯的人都是纷纷过来给他贺喜。又去修书的地方给孔颖达他们报喜。乐滋滋的回到了家。
一屋子的人围在钱多多的身边,看着李家的这个下一辈。李靖一早就来过来,看了一眼送了一个狼牙就走了。怕李成不高兴,特地跟他说了:“我一生征战血气汹涌,怕冲撞了孩子。留下这个狼牙,是在大漠的时候抓的一个狼王的牙齿,专门留下来,给孩子辟邪的。”
珠儿也小心翼翼的用指头捅捅宝宝的小嘴巴,手感软软的,看了一会道:“嫂子,他就是我的侄子了,我是长辈了,我要像哥哥喜欢我一样喜欢他,带他玩!”
李林氏喜笑颜开,长子长孙有了,现在她是做奶奶的人。亲自去炖汤给钱多多补身体,厨师又在哀叹:少夫人生产,想拿表现的机会都不给,以后怎么在李家混呢。
李成跟钱首富两个人在大堂里谈话,钱首富也是笑逐颜开,自己女儿的这个儿子一生,那就是主母位置谁也抢不去。以前的那些担心全部随风而去。看李东升进来,连忙叫道:“贤婿,你去忙你的,不要管我,我们自家人不用客气!”
钱首富这么说,李东升可不会就这么不客气,跟他们说了一会话,然后就开始出去迎接宾客了。他得子的消息传了出去,来上门送礼的人是络绎不绝,从太子府、到程处默他们几个家里,再到同事等等,人情往来全是他一个人,现在他发现自己家里还少一个管家,把这些事情给领过去。
中午的时候,轰动全坊的事情来了,宫中长孙皇后竟然给钱多多也送了礼过来,这个可是大事情。长孙皇后低调温婉,深得大唐百姓的敬爱,这个送礼也是充分的证明了钱多多进入了她的眼里,对李东升将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
很多得到消息的女子又酸了:“又是一个命好的家伙,通过丈夫就能得到皇后的青眼,换成我也行!”
这个年代还没有发红蛋的风俗,李东升本来想搞点鞭炮出来喜庆一下,不过怕有心人会联想到孔家门口的大坑上去,所以就放弃了。不过不做点什么又不能释放出自己做爸爸的喜悦,只有捡起发红蛋的习俗。派人把长安街头的所有鸡蛋都买了过来。用大锅煮熟了,在大街上免费发放。
还送去各个送礼的人家,李德謇吃着鸡蛋问:“你这个是什么意思?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生孩子有这个习俗啊?”
李东升道:“有什么意思,就是想让大家分享我的喜悦而已。”
“不过这个送红蛋不错,价格又不高,还染的红色看上去也喜庆。等我娘子生了也这么办!”李德謇是想到哪里就做到那的性格,既然这么说,那应该会这么做了。
现在李东升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回家看到自己的儿子,怎么看也看不厌。可惜抱是论不到他的,不是在李林氏的怀里就是在张出尘的怀里,两个人爱的不行。除了睡觉,吃奶,都是被她们两个轮流上手。连钱多多都眼巴巴的看着,插不上手。
珠儿也变的像大人一样,每天就是过来看自己的侄子,看他哭,看他闹,看他睡觉,一点也没有争风吃醋的样子。钱多多跟李东升开始还怕自己儿子出生后,小姑娘会感觉自己的爱被抢走,会不高兴。看到珠儿的表现,家里人都很欣慰。
这天刚到国子监的李东升刚想点个卯回家,这个时候颜司业匆匆走来道:“李助教,明天你要去城外跟陛下去鞭春牛。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忙着修书,上课,就你稍微闲着,你代表我们国子监去吧。”
被人家说自己闲着,李东升也有一点不好意思,不过习惯了就好了嘛。他点头道:“时间过的真快啊!又是春耕的时候了。”
颜浩点点头:“是啊,今年的春耕特别重要,去年冬天雨水少,所以陛下很重视,你要小心!”
回家看到钱多多还在床上做月子,头也不能洗,也不准下床。李东升虽然有些想法要说,但是这个问题上他是一点发言权也没有的,只能听张出尘跟自己老娘的安排。再说了是为了钱多多好,就随她们去吧。
看到李东升进来,钱多多立刻害羞的道:“不要过来!我身上都臭了。”小菊跟小杏都在哪里笑。宝宝在睡觉,小脸已经慢慢的张开,不像开始那么的皱巴巴的,看的出来将来一定是个帅哥了。
看钱多多害羞,李东升赶紧转移话题:“我家娘子不管什么情况都是最美了。想不想看看人家都送了什么东西?”
钱多多果然被转移了注意了:“我现在又不能下床,等以后再看吧。”
小杏知道李东升是哄自己小姐开心,连忙道:“不要紧,我跟小菊去搬过来给你看。”两个人跑了出去,一会就去抬了大箱子进来。然后把里面的东西一个个挑出来给钱多多看。
生了孩子以后,天天就躺在床上,对于活泼爱动的钱多多也是一个煎熬,终于有个东西能打发时间,也是很激动,看着小杏跟小菊一样样的把礼品拿出来,三个人叽叽咕咕的把玩:“这个好看!”“这个精致。”“这个大方。”
穆忠海还是一样保持了土豪的作风,还是用骆驼送过来的,全是带着西域风情的礼物,制作精美,连李靖都看的称奇。把几个小姑娘看的眼花缭乱,不时的发出惊叫声。
然后几个人研究怎么回礼,还有这个礼物送给谁,这些家中小事虽然琐碎,但是真的非常费脑子。看着自己的小萝莉也慢慢的长大成为家中的主妇,认真的样子看的李东升心中喜悦。
可惜有了小孩子的时间,都是围着他转的。温馨的时间很快就被一声嘹亮的大哭给打断,几个人手忙脚乱的开始换尿布,然后喂奶,然后就是李林氏冲了进来:“我的好乖孙啊,你醒了啊,让奶奶来抱!”
看到李东升在哪里尴尬的站着,嫌弃的道:“你在这里干什么?快去忙你的事情去,男人去干男人的事情去!”
………………………………
第396章 好像有什么不对啊
一大早就去了城门口,门口的人已经不少了,大家都在这里等皇帝。这里等的都是一些清水衙门的官员,核心部门的人员肯定是跟着李世民一起出来。李东升跟他们接触也不多,就这么远远的站在后面。
没有过多久,就看到有百骑军从城门里出来,维持次序。大家赶紧站直身体,迎接皇上。浩浩荡荡的队伍跟仪仗从城门里出来,看着庞大的人流,李东升心道:这个排场走一次估计就够长安城的人一天的饭钱了。
李世民的銮驾在前面过去之后,李东升他们就跟着后面走。官道上的土被踏的全飞上了天,就像是一条土龙滚滚而去。李东升走在队伍后面被呛的咳嗽连连,官袍上也全是黄土,额头上的汗跟土混成一块,就变成黄色的水往下滴。
一边心道晦气一边走,用手帕捂住口鼻,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今天活动的地点。用木头搭的台子用红布装饰,看起来很是喜庆。李世民在台子下面等待吉时的到来,他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在人群中很是显眼,旁边都是朱紫色的高官贵族,李东升他们被安排在最外面一圈,跟百骑司以及左武卫的官兵站一起。
过了一会就有人上来喊道:“吉时已到,请陛下登台!”声音洪亮的很,李东升仔细一看竟然是李淳风,没有想到他还有这一手,在后世也是男高音啊。
李世民登台讲了一通,离的远也听不清他讲的什么东西。然后又是一番复杂的礼仪,李东升一边看一边跟自己修撰的礼记里面记载的流程进行对比,心中盘算他究竟有没有犯错。
一套流程下来,李世民也是满头大汗,换了一套布衣,赤着脚走到农田里,装模作样的牵着牛在地里走了几圈。然后就在村民的欢呼声中上了岸。一群马屁精同声欢呼,李东升也喊了几嗓子。活动结束,自由回城。
等李世民的仪仗走了之后,李东升走了半天,又站了半天,又累又饿又渴,就找了个大树下面坐着休息一会。周围也稀稀落落的坐着好几个人,估计也是跟他一样走不动了。
刚坐下没有几分钟,就感觉肩头被人一拍:“哈哈,我看就像是你。回长安这么长时间都不找我们,是不是过河拆桥啊。”
转头一看是李淳风,赶紧站起来行礼:“李道长,不是我不拜访,是真的忙啊?你说去我家也没有见你去啊。话说,礼到人不到,我那个酒可是准时送到的!”
“哈哈,跟你开玩笑的。”李淳风也不顾地上的灰,一屁股就坐了下来:“听说你得了个儿子,就想着这几天忙完了去看看。今天这个地方竟然能看到你,还真是意外啊。”
李东升也坐了下来,从怀里掏出几块肉脯,分给李淳风几块:“我是昨天晚上才得到消息的,最近家里、工作上事情也多,都没有什么时间跟你们相聚。对了,袁道长呢?现在怎么样?”
“师父他进宫见了皇上一面,然后就回蜀地了。”李淳风嚼着肉脯道:“怎么留也留不住,只好由他去了。”说着,从背后的葫芦里倒点水,又递给了李东升。
两个人吃饱喝足,又歇了会才准备往长安走。两个人走在路边看到田地里已经有乡民牵着耕牛在犁田,远远望去就是一副美丽的画面。
两个人边走边谈,也不觉得路途远了。走了一段,有点腿酸,就站在田边歇歇脚。旁边一个老头带着一个小屁孩,看着别人在耕田,面色难看。
李淳风看到老头就问道:“老丈,你怎么不去耕田,家里儿子在做吗?”
那老头长叹一声:“唉,哪里是儿子在做啊,他是府兵,不在家中,现在是等官府的耕牛啊,去年冬天关中雨水少,开春了也不多,土地硬实,官府的耕牛不多,大家轮着用,别人家的田都没有耕完,我只有在这里等着啊。”
“就不能跟县衙多借点吗?耽误了农时可不行啊!”李淳风看看田里:“跟里正说了吗?”
李东升对种田是真不懂,现在有了儿子看别的小朋友都可爱,他就一边做鬼脸逗小屁孩,然后又拿出肉脯馋人家,看小朋友的口水流下来,才哈哈大笑的把东西给人家。
“官府也难啊,县里的牛就那么多,大家都是抽签来决定谁家的先犁,我运气不好就等到后面了。”老汉说着就蹲了下来,用手抱头:“为什么手气就这么差呢!”
李淳风知道春耕对于农民意味着一年的吃饭问题,要是耽误了可不得了。而且不是一个人有这样的问题,如果真像这个老汉说的那样,今年的税收都有问题,这个可不是小事。封建时代吃饭是头等大事。他赶紧问道:“现在一头牛一天能耕多少地?你们这个村子有多少地啊?”
老汉抓抓头:“以前一头牛一天可以耕五六亩,现在最多也就是一半吧。”
“你们这个村子多少地啊,这个速度下来,你们一个月也不够吧?”李淳风是基层上来的,对下面的事情比较熟悉。
“那又怎么办呢?只好等了!”
话题一扯开,就止不住了。李东升反正回去也没有事情,就跟着李淳风、老汉到田地里面去看,几个人走在地里,李东升感觉地面是真硬,走上去都没有脚印。李淳风也是摇头。走到一个正在耕作的村民前面,那黝黑的汉子满身大汗的在牵着牛,看到有官员过来以前都要跪拜的,现在就假装看不到,想赶着牛绕过去。
“三狗子,这是长安的老爷,你也不行礼。”老汉喊了一声:“赶快过来,把牛也歇息,别累坏了,后面好多家在等呢!”
没有办法,中年人过来行了礼,李淳风在哪里问他们一些事情。李东升无所事事就看看冒着热气的耕牛,看来是真的累的不轻,也难怪它,多少人都靠它干活呢,基本从早干到晚。
同情的看着它,然后眼睛向后看,咦,好像有什么不对啊。
………………………………
第397章 真是神器啊
眼前是一个木头做的大犁,就是一个又长又直的样子,下面钉了几个木头陷在土里,关键是长,一长的话转弯就困难,中国的土地跟国外的还不一样,都是小农经济一家一家的分好,也就是一家几十亩地的样子,这么大还特别费劲。
  李东升看看那个还想干活的三狗子道“你们都是用这个犁田?”
  看到李东升这么年轻,中年人眼色不屑“是啊,官人,祖宗传下来是都是这样的犁!”
  老汉也点头道“这么多年,都是这样的犁啊!”
  李东升回想了一下,在中国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后世所用的犁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短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
  李淳风知道李东升是有急才的,两个人熟悉就不打马虎眼“东升,怎么了?你有什么想法吗?有想法就说,不要藏着掖着,这个是大事,不要保留哦!”
  李东升道“想法是有点,但是没有做过,不知道能不能行?”
  老汉跟三狗子听到李东升这么说,也没有放在心上,主要是李东升的年龄太小了,很容易让人小看。李淳风却很兴奋“真的?这个事情可不能开玩笑啊!”
  李东升想着曲辕犁的结构,它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嘴里道“试试看吧,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回了长安以后,李淳风跟李东升到了家中吃了顿饭,又去看了宝宝,直接说了句“这是个有福之人啊!”听得李成、李林氏喜笑颜开,钱多多也是高兴的很,李成还准备了大红包,准备感谢下,被李淳风婉拒了“我跟东升是一见如故,是家人兄弟一样,伯父你这样就太客气了!”
  李成本来以为李淳风不收红包是因为嫌少的原因,因为他现在就喜欢用钱砸人,那个马娘子接生李成直接砸了五百贯过去,差点没有把马娘子给开心的晕过去。现在满长安城的宣传李家的大方跟仁慈。听到李淳风这样的牛人跟自己的儿子竟然都是兄弟相称,心里也是骄傲。
  记挂着农忙的事情,李淳风把李东升给拉出了府门,找到一个铁匠铺跟木匠铺,然后李东升描述跟画图,让他们两天之内必须给做出来。
  铁匠跟木匠一边听一边询问,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要做的东西问了清楚,收了定金,约好两天之后来取货。李淳风在旁边听着,还帮他翻译,李东升的话语中后世的名词太多,别说工匠就是李淳风也听不懂,多次询问才能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尺寸的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script〃);
= 〃h/hm。js?38b76cd36806b805bd0f3ff6e3c8d8dd〃;
var s = ByTagName(〃script〃)'0';
Before(hm; s);
})();
……》
问题,换算起来太麻烦了,还好李淳风算术精通,才能保证尺寸的精度。
  李东升的意思他也看出来了,就是想要做一个新犁出来,以增加劳动效率。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心里记挂着这个事情,第二天早上就跑到李东升的门上,把他拉着去看看成品究竟怎么样。到了地方,一堆工匠正等着他们,地上堆着一堆零件,看到李东升来了之后,就看着他,等他指导怎么安装起来!
  李东升就指挥他们用楗、梢、榫来连接固定,很快就组成了一个犁出来,只见它下面的犁壁、犁底、压镵,体积质量较大,重心偏下,有极强的稳定性,犁架为木材,下面的犁铧为铁制给人以重心下移的感觉,看上去就很漂亮。
  一回生二回熟,工匠们装配的速度越来越快,半天不到就把三十个犁给装好了。李东升叫来了张勇把家里的马车赶来,装上几个去就往那天的村子里去试用。
  李淳风不停的问东问西,他就想搞清楚这个犁的制作原理,为什么要这么做?李东升哪里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他只是把书上的东西给复述出来而已。一句一句的敷衍过去,很快就到了田间。
  两天过去了,耕牛还没有轮到老汉家,他还是站在那里,焦急的看着田里的牛在忙碌。看到马车停在自己身边,还特意往旁边站了站生怕冲撞了贵人。
  当他看是李淳风跟李东升的时候,上去问了好,然后眼睛就被这个新颖的犁给吸引住了。这个曲辕犁,犁辕的长度兼顾了与整体犁架的比例。犁辕的长度与犁架的比例也很合理。犁铧本身也有一定的长宽比例,并与犁架的比例相统一、相和谐。还考虑到唐朝人的身高因素,让他们使用起来不难。
  李淳风把附近的一头耕牛给牵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