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盐有点苦,还有点涩。”他们放了点在嘴里,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刘宽也点头:“这个盐比起井盐、池盐要差好多,颜色跟口味都比不上。”
前面讲过,古代人基本上是不吃海盐的,主要是吃西北盐湖里的盐,唐代采取盐屯的形式。每个盐监配兵置屯经营,按照营田的方式管理盐屯,而且像营田使一样设有盐池使。盐池使作为中央派出的使职本身的职责应该是代表中央管理盐业事务,官营井盐的管理则是采用官民分利,或由官府卖卤水给民间的办法。这些盐都是天然生成,品质很好。
海盐制作出来后,由于海水里含的杂质多,所以不受大家的欢迎。只能在贫寒之家里用。李东升笑道:“我就是让他们大量的出盐,然后我们收购过来。”
“我们收购他们的盐?”金荣现在就以李东升的跟班自居,天天往李东升这里跑,听到李东升的话,恍然大悟:“难道大人你有办法让海盐的口味变好?”
“还是你脑子转的快。来来来,今天就教你们一招,这辈子你们的富贵就有保证了。”
一群人全都兴奋了,大人要传授绝学了,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一招鲜吃遍天”,几个人兴致勃勃的围过来。李东升看着他们道:“干什么?先去找东西啊。再说也不能在县衙里搞啊。”
安排他们去找了该用的东西,李东升道:“今天教你们的叫做提纯,很多东西都能用,你们看好了啊。”
几个人目不转睛看着李东升用水将带来的粗盐烧开变成了卤水,又找了个竹筒,把竹节上打了几个洞,里面顺序放上少粗砂、细沙,又把木炭碾碎放进去,这样一个简易的过滤器就做好了。
“大人,放这个是何意?”刘宽看到不懂的就问。
“就是一层层的过滤,从粗到细的把杂质给吸收,出来的水就是比较纯的了。”李东升一边说一边用一块布蒙住竹子的口,然后把刚才融化的盐水倒进竹筒,王三他们就看到水透过竹筒滴了下来,李东升将通过过滤器的得到的盐水,倒进锅里煮,水煮干之后,就看到一片雪白的物体出现在锅底。
那颜色是那么的纯,就像是雪一样的白,那么耀眼。刘宽忍着激动的心,用食指小心翼翼的沾了一点放到嘴里,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这个味道太好了,比湖盐、井盐还要纯,颜色也比他们好,大人,我敢肯定,这个盐要是出现在世面上,大家肯定要抢疯了。”
金荣他们几个也争先恐后的尝了尝,笑的跟花儿一样:“多谢大人传授秘诀,以后一定唯大人马首是瞻。”
“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要把嗮盐的技术传出去了吧。”李东升笑着道:“这个就叫产业升级,他们生产的盐越多我们越高兴,他们扩大盐场的规模,就要多招人,渔民们的生计就有了着落,我们也有了原材料,只要这个提纯的技术不传出去,我们就是产业链的最上层。价格就由我们说了算。”
“大人算无遗策,我等佩服。”金荣是最佩服的,这么多天的马屁终于有了收获,这个技术学到手后代说不定就有吃饭的本事,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紧跟着李大人的步伐,发家致富不是梦想。
刘宽学到了新技术,急匆匆的返回盐场去,他找了自己家的人专门做提纯,其余的不管,听说太阳嗮嗮就能出盐,附近的几家盐场都想过来偷学这个技术,本来以为这个盐场一定是看守严密,谁知道一来就看到人家根本不设防,看到有人过来学习,还热心的指点,告诉他们每个池子的作用还有怎么修建,这些家伙边学习边在心里嘀咕:是不是骗我们啊,还有这么好的人?
将信将疑的回到自己家的盐场,就做了一个缩小版的嗮盐场,几天之后当发现真的出盐的时候,整个莱州都轰动了,千年来流传的煮盐的法子正式的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队,嗮盐的时代提前几百年问世了。
“他真的这么好?就把这个嗮盐的法子给无偿说出来?”孔管事也是第一批派人去打探消息的人,不管他信不信,池子里的盐是真的。
“管事大人,我估计那个刘宽是怕人家对他不利才故意把这个法子给说出来的吧。”一个跟班样子的家伙装成深思熟虑的样子道。
“不对,他肯定有阴谋,李东升做事都是一环套一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孔管事陷入了沉思。
同样有这个想法的还有刺史陈君:“李东升搞什么呢?竟然把发财的路子都给说出来了?听说多少人学到了这个法子,自己组织人去挖池子嗮盐。”陈君的心情很不高兴,李东升送了半成干股给刺史府,而不是给他陈君,意思就是不管谁做在莱州刺史的位置都能拿到钱,太不把我刺史放在眼里了。
“盐有了这么大的产量,我们是不是可以收税了?”刘宏道。
“收税也是掖县的事情,怎么也轮不到你来收吧。”陈君道:“我们还是先等等看,李东升这个家伙是有两把刷子,听说他现在已经把县衙给整个都笼络住了,每个人都说他好,这才多长时间?”
“是啊,我们都小看他了,这小子就这么三两下打开了局面,有一套。不过,他的表现太好的时候,估计那些世家就要出手了。”
一夜之间,莱州多了无数的嗮盐场。大家积极投入进去,你想想啊,只要挖了池子太阳嗮嗮就出盐了,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只要开了盐场,那就是坐在家里等钱掉下来砸人啊。
………………………………
第309章 这样的人才不能放过
李世民笑的很开心:“皇后,我这个决定还是很英明的吧。你看看这个几个月的分红都有两万贯了,这个还是药师说的要限量的缘故,不然的话更多哦。原来我的名头这么值钱啊。哈哈”
“药师真的就做个富家翁了?不过这个香水还是真的赚钱啊,有了这个分红,后宫里也能宽裕一点,不用紧巴巴的过日子了。”长孙皇后也笑道:“最开心的是她们都有香水了,省个个都酸溜溜的在我这里看。我都不好意思用。”
“我的皇后那是天下最高贵最美丽的女子,当然要用天下最好的东西。她们有香水可惜不是定做的,这个区别就天壤之别。”
“参见父皇、母后!”两口子正在其乐融融的时候,太子也过来给他们请安。
“我儿免礼。”长孙皇后看到自己的儿子还是很开心的,笑眯眯的道。
“最近在学什么东西?”李世民做出父亲的样子:“我听他们说你好像学习不太用心啊。”
“父皇,我最近在学左传,有很多东西不是太懂,学习进度慢了一些。”李承乾心中大骂,不知道那个王八蛋把消息传过来,不过脸上不能有表情:“孩儿回去一定会再努力。”
“你是太子,要做兄弟们的表率。态度一定要端正,我不希望再听到这样的话。”
“好了,难得看到承乾,又摆出这样严肃的表情,公事放到一边,我们很久没有一起吃饭了,今天晚上正好,来人哪,传膳!”长孙皇后打了个圆场,再说下去就要僵住了。
“李东升你有联系吗?”李世民突然问了李承乾这么一句,李承乾老老实实的回答:“没有,孩儿就是见过两次,说过几句话而已,谈不上熟悉。”
“为君者,最重要的就是识人用人,你是太子也要有自己贴心的人。”看到儿子见到自己都有点紧张的样子,李世民叹了口气:“这个江山迟早是你的,你应该努力振作,知道吗?”
“孩儿受教。”李承乾心中狂喜,李世民这句话就是让他招自己的班底了,也再吃确认了自己的太子之位。心情一好,李承乾话也多了起来:“父皇,说起李东升,他虽然人不在京城,但是名声却更大了,因为他发明了蜂窝煤,现在长安城都叫做探花炉,给长安的百姓带来了温暖,全是一片赞誉之声。”
“听说跟他关系好的几个人都挣了不少钱?他们的运气倒是好,坐在家里钱就从天上掉下来。闪舞”李世民感叹:“这小子一天到晚不务正业,老是搞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皇上,你上次说的事情还没有兑现呢。”长孙皇后笑道:“得了人家那么大的好处,也要回报一下吧。”
“多谢皇后提醒,我还真忘了,王德,笔墨纸砚拿来。今天心情好,把这个事情给定下来。”
“父皇,什么事情啊?你还欠人家人情?”李承乾好奇的问。
“是啊,拿了别人的手软啊。”李世民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看着自己的墨宝,满意的点点头:“王德,明天你去卫国公府去传旨。”
“是。”王德接过圣旨,李承乾看了内容,大惊失色:“父皇要给李德謇做媒,把郑国公家魏葭许配给他?不是郑国公极力反对嘛?”
“这个事情就由不得他了,上次当面示爱的事情搞的魏征颜面大失,长安城里人人知晓,现在谁敢去郑国公府提亲,不怕被卫国公府恨上?魏征也是骑虎难下,总要有个台阶下吧,再说了他天天找我的毛病,现在我送个一个他看不上的女婿去恶心他,也好出一口气。”李世民捻须道:“这么几个月观察下来,药师的这个儿子还真的改过了,青楼都不去,整天在郑国公府周围转悠,就连你母后的香水也是人家小姑娘先用的。”
“此事孩儿也有耳闻,本来也是当一个笑话听的,但是现在父皇出手帮他们成了,也是一段佳话,卫国公听到这个消息也肯定开心,毕竟李德謇年纪也不小了。”
“陛下,卫国公求见!”殿外面小太监的声音传了进来。
李世民哈哈大笑:“这个家伙倒是会挑时间。承乾,你去迎一下。”
李靖喜气洋洋的跟着李承乾进来:“臣李靖拜见陛下。”
“免礼,药师我有个礼物送给你啊。”
“啊,这么巧,微臣也有个礼物送给皇上。”李靖笑着道:“不知皇上给我什么礼物呢。”
李世民努努嘴。王德把还没有盖印的圣旨递了过来,李靖几下看完道:“陛下日理万机,心中还记挂小儿的婚事,真是令微臣惶恐。”
李世民道:“你我君臣相得,就不说这些客气话了,对了,你有什么礼物给我的?”
李靖掏出一个袋子,倒出一些晶莹的白色粉末,李世民看了一会不确定的道:“这个难道是盐?怎么会如此之白?”
“是啊,这个颜色如此纯净,真是好东西。”李承乾还用手指沾了一点想放到嘴里被王德用眼神制止了。王德走过来,尝了一下道:“皇上,这个盐口味纯正,比起最顶级的井盐不相上下。”
“难道药师你就送点这个盐给我,也太少了点吧。”李世民笑道:“不像你这个富翁的风格啊。”
“当然不是,我李靖打仗要最好,做富翁也要大气。这个盐的生意是东升在掖县新做出来的,跟香水一样,送给皇上你三成股份,借用一下皇家的名头。”
“真的?等一下,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品级的盐是海盐?还能量产?”李世民刚开心的笑,又有钱进袋,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不是说海盐又苦又涩的吗?”
“不知道他怎么搞的,反正我们等着收钱就好了,管那么多干什么。他说他想用这个盐把整个掖县脱贫致富,也让县城能富裕起来。”
“那这个一年能有多少贯钱?”
“据他说,真正运作好的话,一年几十万贯是没有问题的。户部的戴胄又要笑了。”
李承乾听到这么大的数字,心中的震惊无法形容,原来真的有天才啊,怪不得父皇问我有没有跟李东升联系,就凭他这一手聚财的功夫,那就值得自己用心去笼络啊,何况他还有文名,收入囊中简直是如虎添翼啊。这样的人才一定不能放过。
………………………………
第310章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天色已经冷了,寒风呼啸。闪舞盐场已经进入了正轨。刘宽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已经完全可以掌控整个盐场的运行。这段时间把他给忙坏了,不但要管理盐场,还要收购各个盐场产出的盐。
果然如李东升所料,大家一窝蜂的去投资做盐场,每天产出的盐以多少担来计数,但是这个档次的盐没有那么多人来消耗,价格一路往下掉。好多盐场的老板都发愁了,怎么办呢?前期投入的钱跟人工什么的,本钱还没有回来呢。
刘宽在这个时候就出价了,一担一贯钱收购海盐,有多少收多少。这个消息简直就给盐场的老板打了强心针。第二天,就肩抗马驮车推的把盐给送了过来。刘宽也不含糊,直接拿着钱在门口,称完就用框把钱付清,要绢就用绢,各大盐场老板大喊:“刘老板,以后还要不要?”
刘宽大手一挥:“有多少要多少,现款结账,不差钱。”
“这个混蛋到底想干什么?”说话的是孔管事,他的心情很不好:“这么一搞,我们的生意还怎么做?公子的开销都从这里来,现在价格被他弄的这么透明,想多报也没有办法啊,怎么弄呢?”
“管事大人,要不要我们在他们盐里动点手脚?”说话的就是哪个带头搞事的胖子,话语里带着恨意。闪舞
“你他吗的就知道做些下三滥的事情,一点脑子都没有。你没有看到现在那些渔民把这个盐场跟仓库看的跟眼珠子一样,这个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你动了这个能保证不被发现,要是被发现估计你就回不来了。”孔管事背着手转了几圈:“他们收那么多盐有什么用呢?”
“听我们的人说,他们新建了一个工坊,在掖县县城里,盐全送到哪里去了。”胖子道:“会不会做别的东西了?”
“你们去打探下,看看那个工坊做什么用的?还有把这个事情给公子说下,不是我们不用心,是现在这个嗮盐的技术传开了,盐太多了,价格卖不上去啊。”
李东升这个时候也闲不下来,县令的事情很多,比如这个秋收以后,就是传统的修水利的时候,这个时间趁着水位低的时候把水利修好,等到春耕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他天天带着金荣他们还有衙役们到村子里组织村民挖土肥田,疏浚河道,这种深入基层的态度的得到了村民的爱戴,这么多年了还真没有见过跟他们一起干活、吃饭、喝水的县太爷,何况年纪还这么轻。闪舞
忙完了这一阵,雪就飘了下来。不过今年的冬天不是太难熬了。一个是有了蜂窝煤这个御寒神器,大家备的比较早,现在都在家里取暖。第二个有了盐场的产出,很多人手里都有闲钱,可以买点御寒的东西。
李东升也窝在县衙里,点着炉子喝着水,悠闲的看着案卷,商成跟王三两个人在下棋,周宁不在,估计又去制盐工坊了,现在工坊交给他管,上心的很,安全保卫做的非常好,特地从长安找了几十个个信得过的兄弟来做事。其余人一律不准进出。
靠着案几看卷宗的李东升眉头突然皱了起来,站起身来去翻前面的卷宗,连续翻了几本,道:“商成,你去请彭县尉过来一趟,”
彭连急匆匆的过来了:“大人,找我不知有何事?”
“哦,有些事情问问你,请坐,商成,去给彭大人倒杯水。”
彭连坐了下来:“大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不必这么客气。”
李东升喝了口水道:“我这几天翻看卷宗,发现这几年里有很多人在掖县附近失踪的案件,每次都来县衙报案,但是都不了了之,这个情况你是知道的吧?”
“大人,这个案子持续了好多年了,从武德年间就有零星的失踪,到去年达到了最多,有四十多人,都是外地人经过掖县,然后就失踪了。”彭连回忆道:“我是贞观元年到掖县来的,来的第一年就失踪了十几个,每次都没有现场,也没有目击证人,都是家人找过来才知道失踪,具体原因这么多年都没有人知道,有人说是被野兽吃了,有人说是被鬼怪害了,各种说法不一。不过今年倒还没有发生这个案子。”
“那是因为意外太多,人家不敢过来了吧。”李东升道:“那衙役跟捕头就没有出去打听消息吗?这么多人怎么可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呢?我数了下,这么多年有几百人失踪,你们没有向刑部报告,请他们派人来吗?”
“这个事情,我也跟莱州报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报到刑部。他们也派人来勘察,可惜都没有一点头绪,真是奇怪啊。”
“远的不谈,时间太长了也没有意思,我们从最近的一个开始查。”李东升翻开了卷宗:“杨英,男,年龄二十,经莱州往登州去亲戚家,在莱州附近失踪。据案卷所写,他是出了城门以后失踪的,也就是说是在野外遇到了意外,但是案卷上没有写明他在城里是住在哪里,接触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这些都没有,而且其余的卷宗里都没有这些,所以你要把下面的捕头跟衙役全撒出去,给我打听清楚,这个杨英在掖县的所有行踪,这个很关键。”
彭连的神色有些难看:“大人,最近的这个案子也有一年了,估计很多人都想不起来了吧。”
“这么大的案子怎么可能想不起来,也没有多大的工作两,就是繁琐些。”李东升道:“不要工作还没有开展就谈困难嘛,事在人为,放心大胆的去做,肯定会有收获的。”
“是,大人。我回去就安排。”彭连领命而去,李东升看着他的背影笑笑道:“王三你们也出去找找线索,大活人怎么会说没有就没有了呢?”
“我们外地人不太方便吧,说话也不大听的懂。”王三很为难。
“外地人。。。外地人?”李东升嘟囔着,突然哈哈大笑:“怎么我就没有想起来用这个计划呢,真笨啊。”
………………………………
第311章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已经下了,整个天空都是白茫茫一片。35xs
掖县的城门口士兵们也躲在门洞里面烤着火炉取暖,反正这个天气也没有什么行人。正在说笑的时候,门口却传来了一个声音:“请问这里是掖县吗?”
一群士兵抬头,看到一个面色普通的年轻人正在门口,估计是没有出过远门,虽然身材高大,但是脸上却是那种心虚的样子,一个人答到:“不错,这里就是掖县,你来找人吗?”
那个人松了一口气,把包裹在肩上紧了紧道:“不是来掖县,我是泾阳人,去登州投亲,他们说过了掖县顺着路走就到了。”看着大家的目光,不好意思的一笑:“我第一次出远门,让你们见笑了!”
“没事,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啊,这么大雪,也难为你了,进城去找个客栈住下吧,天色也要黑了,路上不安全!”里面还有人好心提醒。
“谢谢,不过我还是再往前走一点,随便找个农家借宿一晚,大哥谢谢你们!”看到他们烧火的炉子道:“这个炉子你们也有,传的真快啊,我还以为就我们长安附近有呢!”
“当然有了,小李探花现在可是我们的县令呢,这个炉子是怕我们冻着,特地采购的。35xs”士兵们自豪的道。
路人跟士兵们道别,然后穿城而过,继续向登州走去,这么大雪还有人在外面走,看到的人都指指点点,眼看着他消失在大家的视线当中。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天色已晚,他看到路边有小树林,好像有一个废弃的庙,就走进去,稍微打扫一下,就准备休息了。
用火折子点燃一点柴火,破庙里有了些暖气,他把手放在火上烤一下,然后就从背包里拿出干粮来。
这个时候门突然就开了,风卷着雪吹了进来,路人惊慌失措:“你们……”
三个人冲了进来,动作十分熟练,配合默契,两个人抓住他的两个手臂,一个人用布蒙住他的嘴,路人死命的挣扎,可惜力气没有那么大,还是被捆起来带了出去。
门外竟然还有辆马车,几个人把他扔到马车里,两个人摁住他,一个人到前面去驾车,悄无声息的马车滑入漫天大雪中,很快就消失不见!
“大人,真如你料,韩老七就在县城露了一个面,然后就被绑走了!”商成激动的向李东升汇报。
“那是当然,这么多年失踪了几百个人,却一点头绪也没有,当地人一点不知情你说可能吗?”李东升道:“肯定是有人勾结,有人通风报信,有人容留,现在就看是那一家了?对了,跟踪的弟兄们都安排好了吧,不要跟丢了!”
“都安排好了,雪太大,马车走不快,大人教我们的穿着白衣,果然能隐藏自己!不被他们发现。35xs”
“嗯,一定要保证安全,有了消息就通报过来。”
韩老七在马车里用力的翻滚,一个蒙面的人道:“把他打昏,省的这么费力!”
另一个家伙毫不犹豫就是一下,韩老七就这么晕过去了,第一个人道:“轻点,不要弄死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现在人不好找啊!”
“放心,我手里有数,不是说不做这个了嘛,怎么又开始了?”
“不知道,有人告诉我们就搞呗,等到了地方丢给他们就行了,我们拿点钱喝酒去!”
黑暗中他们根本没有发现在不远的地方跟着几个人,一路往山里走去。
“大人,我们找到地方了。”第二天一大早,商成就来报告。
“是吗,是哪里啊?”李东升边刷牙边说:“走了一晚上?”
“马车进了石材工坊。然后就没出来,我们的人现在还在那里看着。”
“跟我估计的也差不多,这么多人失踪也就是哪里需要劳力的地方才有这个需求,掖县附近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就是几个。”李东升后世看到的这种情况多了去,电视里面经常播放那些黑砖窑,黑煤窑的事情。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把他们给抓了?”
“等两天吧,我看看还有什么情况!”
“那韩老七的安全问题?”
“放心好了,他身上也没有带钱,这么多人被抓了也没有一个家属收到勒索信,肯定不是为了绑票!”
当韩七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手依然还在捆住,口渴的不得了,眼睛扫了一圈,发现是一个石头做的屋子,他正挣扎想要摆脱绳索的时候,门开了一个家伙走了进来:“别费力气了,你弄不开的!”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你们想干嘛?我告诉你们不要乱来啊!”
“我们是什么人你就不要想知道了,你是什么人我们也不关心,反正以后你就是一个干活的人!来人,把他带下去,让老人们给他一个示范!”
两个人把韩七给拖出了门,韩七装做惊慌失措的样子:“现在大唐治下竟然你们还敢绑票,我要去官府告你们!”
那个人不屑一顾:“等你有命活着出去再说吧!”
韩七依然大喊大叫,门外是一片大的广场,可以看到附近的山都被掏空了好多,露出白色的石头,就跟高处的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周围也有人在干活,听到韩七的叫喊却看都没有看一眼,仿佛已经司空见惯。
两个人把他拖着到了一个山底下,喊道:“王大,给你送个新人过来,你给我好好的调教!”
在一堆石料后面转过来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光头,脸上全是横肉,看看韩七道:“终于有新人来了,现在人手太缺了,这个廋了点,将就着用吧!”
“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多少人想着呢,等下工了请我们兄弟喝酒,把人先送给你了!”
“嘿嘿,一定,一定!把他松开吧!”
两个人刚把绳子解开,韩七就往外跑,那个叫王大的大汉三两步就追上了,一个胳膊就把他给按在地上:“我劝你还是老实点,这样会少吃很多苦头!”
韩七大哭起来:“怎么能这样,我老实本分的人去投亲,却遭此厄运,天那!你们究竟是什么人,抓我做什么?要钱的话我让我姐给你们凑还不行嘛!”
………………………………
第312章 你给我等着
“习惯就好了,每个人来开始都这样,一个月以后就好了。35xs”大汉用一只胳膊夹住韩七往回走。
“一个月以后你们就把我放了?”
“不是,一个月以后你就习惯了。”
“哇,我要回家!”韩七把一个刚出家门却受到重击的年轻人演绎的淋漓尽致,几个人都哈哈大笑:回家就不要想了,安心的在这里干活吧。”
王大给了他一把锤子,指着那个山头道:“你的任务就是给我上山去敲石头,不要想偷懒,有人在山上看着,也不要想逃跑,不然你会知道后果的。这个地方死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了,明白吗?”
韩七哭泣着不接锤子,那个王大本来还是和颜悦色跟他说话,看他不接锤子一个耳光打过去:“不要给脸不要脸,客气的说话你不听是吧,给我现在去干活。”
看到韩七连滚带爬的去敲石头了,王大对那两个人道:“吗的,就是贱,不揍就不听话。这个人情哥记下了,谢谢啊!”
李东升刚到县衙,就看到县尉彭连来了:“彭大人,今天这么早?有什么事情吗?”
“大人,那天你跟我说了这个失踪的案件之后,下官回去研究了卷宗,觉得还是可以办的,今天就来大人这里表个态,这个案子就由我来办,一定要把这个案件给拿下。35xs”
“不用了,这个事情我决定亲自来办,你知道的,我刚来一定要办一个大案子给掖县的老百姓看看。”
“我可以的,大人,事情交给我办,你放心。保证妥妥帖帖。”
“本官还没有亲自查过案子,难得有个有兴趣的事情,你就不要跟我抢了吧。”
“大人,查案是下官的本职啊,还请大人给我一点时间。”
“可是这个事情已经好几年了,你都没有进展,叫我怎么相信你呢?”李东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彭连脸色僵硬:“还请大人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把事情搞的水落石出。”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不一定要查出最后的结果,但是一定要有进展。”
刚把彭连给送走,就看到捕头林伟鬼鬼祟祟的过来了,李东升没有好气道:“干什么?一幅不能见人的样子。”
“大人,你上次教育过我之后,小的就改过自新了,现在听说大人要办案子,我就想过来看看有没有可以效劳的地方。”
“嘿,你的消息很灵通啊,说说吧,你听到了什么?准备怎么做?”
“衙门里都说大人要查失踪人口的案子,彭大人反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