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首富兴奋的直搓手“真是祖宗保佑,我竟然能跟着皇上,回去一定要给他们上香。”
李东升道“岳父大人,你对花露水的生产经营有心得,这个香水的流程跟那个区别不大,但是一定要注意保密。35xs”说完又道“千万不能少交了赋税,我们这个产品的利润非常高,交点税没有关系的,不要给别人以把柄。”
“那是一定,我们没有跟脚的人一定不能得罪官府。”钱首富头点的很快,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我都跟皇上一起做生意了,还有谁比我牛。
“东升说的很对,不要占这些小便宜,不然以后会有大麻烦,东升他刚进官场,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他犯错。你是他的岳父,不要你对他有多少帮助,但是千万不能拖了他的后腿。”李靖淡淡的看着钱首富道“不光是你,还有你的家人,下人,都不允许打着东升的旗号行事,明白吗?”
被李靖的官威逼的有些心惊,钱首富立刻保证“卫国公放心,我一定把家人管束好。”
出了尚书府,李东升送钱首富回去。路上钱首富道“东升啊,卫国公就这么淡淡的说话,但是我就是感觉到压力,这个就是官威吗?”
“什么官威啊,只是畏惧他的威名吧。”李东升笑道“你不要想那么多,现在他跟你是亲戚,你有什么压力。”
“也是啊。你说你爹也是,把这个关系藏的这么深。哎,你说你爹的真的不愿意出来吗?这个香水他也能操作啊。”
“他现在就专心的带我妹妹,别的什么也不关心。35xs”李东升也无奈“你看他跟你一起做了生意以后,他出来管过事情吗?”
“我毕竟是外人,别人会说闲话的。”钱首富道“哪有事情都由岳家来做的,我怕这个是别人攻击你的理由。”
“只要把自己人管好,不要出去惹事。还有就是按大唐律做事,别人就动不了我们。”
到了钱家,钱多多不像是以前看到李东升都有点害羞,现在很直接“后面的内容呢?”
李东升苦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呐,都在这里了,这个是大结局了。我看你都入迷了。”小萝莉展颜一笑“谁让东升哥哥你写的太好看了呢。”转身就往屋子里去看书了,小杏的声音远远传来“小姐,你快点看完,给我看啊。等的太让人心急了。”
钱首富看着远去的钱多多道“贤婿啊,你这样娇惯她不行啊。”
“等她再大点就好了。”李东升宠溺的道,“对了,你帮我做点高度酒出来,再埋在土里几个月,做婚宴用酒。”
“不是说,酿酒浪费粮食吗?怎么又想起来做这个?”
“就做一点,我要让这个婚礼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我答应过让多多成为全长安城最令人羡慕的女人,就一定做到。”
钱首富欣慰的看着自己选中的女婿“多多有你这么爱护她,我真是放心了。”
“主事,你知道吗,朝中出了大事了!”黄振东小声道。他知道自己的这个长官基本也不问事,朝中的大事也不关心,就这么优哉游哉的混日子。户部的很多人都叫他“迷糊探花”嘲笑他上班迷迷糊糊的。
不过尚书戴胄非常欣赏他,其余的人也不好为难李东升。今天一来李东升就看黄振东这么说,懒洋洋道“有什么事情啊?现在太平盛世,能有什么大事。”
“听说杜仆射病重在家,已经不能起床视事了。皇上心急如焚,派了御医去探视,说是时日无多了。”
“唉,人总是逃不过生老病死啊。”李东升跟杜如晦也不熟悉,不过他对这个一代名相还是很有好感的,是他跟房玄龄一起开启了贞观盛世。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谁能进右仆射呢?”
“谁能进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关心的太多了吧?”李东升看着想跟人探讨的黄振东就想笑,几千年来公务员的爱好都没有变,后世每次换届他们讨论的最多的也是领导的进退。
“他们都说长孙无忌大人非常有可能呢。”
“你们都是地下吏部侍郎啊。”
“长孙大人家的公子听说跟主事你有过节,他做了宰相后会不会对大人你不利啊”
“能做宰相的人,肯定会有气度,怎么会因为小事跟我过不去。对了,我让你统计的大唐一共有多少个大仓,各道、各县又有多少个仓,库存多少,人员调整等都做好了没有?”
“主事,都汇总好了,在你案几上。”
“嗯,辛苦了,我先看看。”看着李东升认真阅读资料,黄振东给他添了水,无声的退了出去。
仓储制度自夏朝开始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开始,历朝都十分重视,仓是存粮之所,贮粮以备不时之需,被视为“天下之大命”。基本上,我国古代仓库的基本用途有储存、储备两大功能。隋朝于开皇三年设置常平仓,唐朝于武德元年恢复常平仓。在监管上就更加重视,更加严格。规定粮食籴进出粜都要地方官亲自验看,年底要将仓中粮食数量造册上报;如果仓中粮食霉烂,官吏要革职留任,限期赔偿;官员离任要把常平仓钱粮交割给新任官员,新任官员要在3个月内查核奏闻。
看了半天,李东升叹了口气放下卷宗,自己来做这个仓部主事每天混日子就是不想碰这个马蜂窝啊,自古以来这个粮仓出了多少事情,自己一个年轻人怎么担得起这个责任。
………………………………
第266章 竟然真的烧了
户部的人发现这几天竟然看到混日子的仓部主事李东升竟然开始努力的工作了。每天都早早的来,很晚才走,还写写画画,不知道忙些什么。
有好事的小吏还跑去问黄振东“李主事每天忙什么啊”
“不知道啊,大人们的事情谁敢问。”黄振东苦笑道。
“切,跟我还保密,谁不知道李主事对你青眼有加。”那小吏还不死心。
“真不知道啊,李大人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做事滴水不漏,他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你肯定不会知道。”
两个人闲聊了几句就散了。黄振东进了李东升的房间“大人,你真准备搞这个事情?”
“是啊,难道有什么不可吗?”李东升正在那里写着什么,随口回了一句。
“这个触碰了很多人的利益,恐怕对大人的前途有碍啊。”
“没有关系,就是正常的工作,怕什么。”
这天李东升把写好的条陈让黄振东带给自己的顶头上司户部侍郎崔韶,请他查看是否合适。崔韶今年四十多,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平时见人都是未语先笑,在户部人缘很好。闪舞听到这个上任快几个月的下属破天荒的给自己来个条陈倒是奇怪。笑着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李探花竟然给我条陈?”
黄振东听出领导心中的不满,意思这么长时间了你才来汇报工作,还不是本人,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连忙答道“启禀侍郎大人,李主事他主要先了解仓部情况才好有的放矢,是做事稳重啊。”
崔韶笑了下,未置可否,低头认真的看起条陈来,越看眉头皱的越厉害“这个是李主事想的?”
黄振东恭敬的答道“是啊,他说这个可以加强管控,防止贪腐。”
“胡闹!”崔韶猛的拍了一下桌子“少年意气,一点也不考虑实际情况,大家都是古法循事,他却是别出心裁。天下仓库何止千万,他这个什么仓库守则一旦下发,要多多少事情?这样就能防止贪腐?”
黄振东被训的大汗淋漓“是,我回去把郎中的意思跟李主事讲下。”说完,转身就如同逃难一样离开了办公室。
李东升对黄振东给的回复到是没有什么意外,但是他也反省了一下这么长时间没有去汇报工作还真是自己不对。35xs他笑着安慰黄振东“没有事,他是针对我的,你不用怕。”
“大人,是不是先暂停这个守则的下传,否则定有大事。”黄振东还是有点担心。
“你啊,就是胆小,我们就先找个仓库试点,让他们先试行下。看看效果再说。”李东升美滋滋的道“这个就叫特区,要给政策啊。”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黄振东看着李东升笑的如此诡异,心中一凛,难道大人真发现什么了?
这一天,李东升带上黄振东以及一干人等,下去巡查工作,去离长安最近的“义仓”检查。义仓,是最早直接以备荒救灾为主要目的的粮食储备仓。初见于隋朝,平日积粮,在灾年通过赈济、借贷等方式救济灾民。
一群人顶着烈日浩浩荡荡的来到义仓的门口,就见一个白白胖胖的矮子领着一群人在等着他们。看到李东升,连忙上前行礼道“下官义仓管事王泰见过大人。”
“免礼。”李东升淡淡说了句,他在下属面前也要是摆出一副官员的样子,不能跟下属嘻嘻哈哈的,那样会被御史弹劾,说他有碍官体。
那王泰个子不高,但是接人待物倒是一把好手,跟同来的户部人员问好后,走到李东升前面“大人,你第一次来义仓,我给你介绍一下。义仓是前朝始见,我朝立国以后更加重视,就连前次远征突厥也没有动仓里的粮食。大人请进,义仓一共有八个仓库,可储粮”
李东升带领一群人跟着王泰在义仓里边走边看,王泰从义仓的结构、储粮数量、现有人员,仓部拨款、粮食调配等方面给领导们做了汇报。数据是随口就来,人员名字也记在心中,给人一付他对这个义仓最了解,对这个工作最用心的感觉。
李东升也不正面回应,就这么听听走走,只有黄振东在哪里偶尔接上几句话。说话的功夫走到了最里面的一个粮仓,这个时候王泰道“大人,我们已经参观完了,请到官厅休息一下。”这么热的天,走这么远的路的确是很辛苦。
“休息等会吧。”李东升掏出折扇扇了几下,轻声道“既然走到这里,就把仓门打开看看,正好王管事对储粮记得这么清楚,正好来对一下数字。”
说完这句话,李东升就盯着王泰的脸上看,一般被突然袭击的心虚的人脸色肯定很难看,王泰到是笑容自若“随机开仓检查那是应当的,下官立刻命人去拿钥匙。”
招手叫过来一下小吏,低声吩咐了几句。然后他笑眯眯的继续跟李东升东拉西扯,李东升看到仓库外面好多衣衫褴褛的民工,问道“他们是?”
顺着李东升的眼神看过去,王泰道“回大人,他们是运送粮食的民工,就在这附近等着活计,运进运出都要他们。”停了一下道“下官不准他们靠近义仓,防止他们做饭时的火星引着义仓。”
李东升看了他一眼,王泰连忙道“仓库事务,防火为第一啊。我正在跟户部申请买些水缸摆在仓库周围,有什么险情可以及时的处理。”
这个时候黄振东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大。。大人,好像仓库后面着火了。”后面的那些随从也惊叫起来“救火,救火。”
王泰也大惊失色,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哨子,这个时候放到嘴里急促的吹了起来,吹了几声后,大喊道“所有人救火。”
那火头就像有了浇了汽油一样,突然一下就起来,无数的人端着水盆、木桶去扑救,可是毫无用处。为了防止引到周围的几个仓,王泰只能安排人搞了一个隔离带,大家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仓库的粮食被烧的干干净净。
………………………………
第267章 果然没有粮食
李东升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刚才他只是用言语试探了一下,想不到那些电视中、中听到、看到的场景就出现在眼前。35xs
他的这个表情吓坏了不少人,王泰本来还在那里咋咋呼呼,指手画脚的指挥救火,就看他满头大汗,脸上、身上都是黑灰,还有被灰尘呛出来的眼泪。本来他以为李东升就十几岁的年纪,什么也不懂,一场大火还不把他吓得屁滚尿流,没有想到这个官场新人就这么冷冷的看着他在现场里东奔西走,一言不发,开始他还是以为是李东升被吓傻了,但是当他扫过李东升的眼神的时候,却看见了眼底那一丝讥诮,心中变的恐慌跟虚弱。
黄振东看着自己的老大淡定无比,心中也佩服起来果然是做大官的料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啊。仓库外面的民工也进来帮忙救火,只有守卫仓库的卫兵还是冷静的维持着次序。
王泰看火头已经小了下去,急忙跑到李东升面前跪在地上哭道“李大人,下官该死,竟然在长官现场视察时出了这么大事情,惊到了大人,请大人责罚。”
李东升冷冷的看着他没有说话,王泰哭诉了一阵没有得到回应,抬起头一看,李东升就这么看着他表演,哭的声音越来越小,慢慢的抽噎,然后变成抽搐。35xs
李东升把衣服一撩,蹲了下来看着跪在地上的王泰,眼睛直视他的眼睛“你是不是看我年纪小,刚进户部什么都不懂,所以好糊弄,光天化日之下给我来这么一出。”
“下官冤枉啊,真的只是个意外。”王泰听李东升这么一说,哭声又大作。
“好,我相信你这个是意外。”王泰听李东升这么一说,刚松了口气,就听到李东升又道“仓库存放的是麦子吧,什火头现在已经很小了,也没有烧多长时间,什么东西烧的话都有灰烬留下来,我要看看烧剩下的数量跟你记录是不是差不多,,,这么点功夫,就算它烧了7成,我看看有没有三成剩下来!”
“黄振东!”
“小人在。”
“你取我的印章,去户部找人来巡查仓库,立即安排人给把仓库封锁,仓库所有人员不得离开。”
黄振东看自己的老大这么杀伐果断,心中也是高兴。官场之上是没有好人的,要是真是个做好人的,那黄振东就哟啊考虑是不是离他远点,免的害人害己。闪舞
李东升又安排士兵做好仓库守卫,绝对不允许再有火灾的发生,那些民工也先请了出去。跟着李东升来视察的小吏,李东升安排他们分片巡查,看看还有什么隐患。
黄振东动作很快,一个多时辰过去,就听到大批的马蹄声响起,义仓起火不是小事,传到长安的时候,户部震动。戴胄亲自下令,安排人员下来检查。
王泰看到这么多人来到义仓,脸色雪白,手也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
“大人,我回户部汇报了义仓起火情况,尚书大人亲自安排了人来检查。”黄振东气喘吁吁“这位就是金部主事韦易,他专管检查审计。”
“见过韦主事。”李东升上前打了招呼。
“早就听说李主事大名,想不到今天在这个场合见面。哈哈。”韦易三十几岁,笑着回了个礼“我对你提个意见,你是探花也不能清高啊,什么时候我摆个饭局,你可一定要赏脸啊。哈哈。”
李东升的脸色赫然“韦主事有请,我一定到。其实应该是我请啊。”
“具体谁请以后再说,今天把这个事情先料理了。”韦易笑着道,接着脸色一冷“来人,先给我把王泰控制住。”抬头对李东升道“我就先做事了。”
来的兵士是右武卫的人,也算是李世民的嫡系,一到仓库之后就开始换防,原来的守卫全部被赶走,到营房去等待,不允许说话,不允许走到。
人群中还有李东升熟悉的那些账房,也就是他名义上的弟子,急匆匆被分配到了义仓办公的地方,肯定是查账去了。
韦易把事情井井有条的这么一分,然后对李东升道“李主事,我们去仓库看看吧。”
抓了一个义仓的小吏在前头带路,一行人往还没有烧到的几个仓库走去。那小吏已经胆战心惊,两条腿直抖,韦易笑道“李主事,你看你的威力,检查一个仓库都有这么大的事情,哈哈。”
“不敢当,只是恰好碰上了。”李东升笑着摇头“韦主事这么说,以后我哪里都不敢去啊。”
几个人说着到了仓库的门口,那个小吏的手抖的跟筛糠一样,掏钥匙的手怎么也对不进孔里。旁边一个右武卫的士兵看的着急,一把抢了过来,边开锁边道“我都看出来有问题了,你怕成这个样子,里面是少了多少啊?”
“吱呀”一声,大门打开。里面的情景把所有人都惊呆了。仓库里面竟然全是空的,什么也没有。韦易本来笑着的脸顿时凝固了,半天才嘶哑的道“我审计过的仓库多了去了,但是还真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整个仓库搬空的。”
那小吏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用力的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我们都是被逼的。”
李东升道“饶命?现在知道怕了?带下去,看管起来。”
做领导的人基本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基层里的一些小猫腻,领导都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却都不说破,因为你要人帮你做事,一点好处都不给人家,谁愿意,大家都是要养家糊口的。所以义仓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只要不是太过分,也没有人计较,只要审计的时候,仓库里有粮食就行了。
不过也算是王泰运气不好,李东升这个时候来检查。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最高,等一个月后新粮上市,那粮价就下来了,这么一出一进,几千贯就到手了,反正总数还是对的,审计要到年底呢。平时也没有人管。
韦易道“给我把所有的仓门全给我打开,一个个的检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
第268章 有个秘密告诉你
结果不出所料,所有的仓库都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闪舞从第一个仓库的震惊到后来的麻木,李东升跟韦易都觉得这个王泰真的是胆子太大了,倒卖粮食就没有这么没脑子的,一粒粮食都不留,要多脑残的人才能这么干啊。
大理寺跟御史也来人了。他们都是执法机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毕竟是刚开国的时候,整体的风气还是积极向上,所以大理寺跟御史也只能抓抓小鱼小虾,这次听说整个义仓都空了,大家就像是闻到了腥味的鲨鱼,直接就游了过来。
直到今天李东升才体会出做官的快乐,那就是你一说话,马上就有人执行,你的一句话就能决定别人的命运,这个就是权力的滋味,就像那什么一样令人上瘾。
御史今天来就是收集信息,估计回城去整理材料,上朝的时候就去弹劾戴胄。李东升肯定也要被带上,不过他才干这个仓部主事时间不长,应该没有太重的处罚。
大理寺来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具体办案单位,领头的一个又高又廋,皮肤雪白,连青色的血管都看的一清二楚,嘴唇很薄,细长的眼睛很有神,从来不笑,看上去就是一副凶狠的样子。35xs李东升跟他打了招呼,知道他的姓名—高正。
高正一来就把人员安排好,然后直接提审王泰,“王管事,我是大理寺的高正,现在对你讯问,这次事情很大,你就不要心存侥幸,给家人留条活路。”
王泰跪在大堂中间,已经没有一点李东升刚来时的口若悬河的样子,样子惨不忍睹,他大汗淋漓,浑身颤抖,嘴里嘟嘟囔囔,却听不清楚在说什么东西。不过高正见识过不知道多少犯人,这一点小伎俩根本不放在眼里。
高正道“义仓设立的目的,就是丰年收藏,以防灾年,前阵子我大唐远征突厥,前线粮食供应困难,皇上也没有想到动义仓里的粮食,你真是狗胆包天,竟然把整个义仓全搬空。”
王泰支支吾吾道“高大人,我是晋阳王氏子弟,请大人高抬贵手,日后必有厚报。”
高正一拍案几,大声喝道“不要跟我谈什么家门,就你这样的人物报上来也是给王氏丢脸,世家大族就做这些硕鼠的勾当?来人,看你这个样子也不思悔改,给我打。”
大理寺带出来的衙役应了一声,如狼似虎的冲上来,把王泰的衣服一扒,露出白色的内衣。闪舞王泰大惊失色,拼命挣扎“我是王氏子弟,你们不能对我用,,,,,”然后嘴里就被塞上了不知道什么布,散发着臭味,身体被两个人抬了起来,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瞬间的疼痛让王泰几乎晕过去,然后就觉得屁股一凉,裤子已被脱开,一阵剧痛就传了过来,他眼睛瞪的最大,嘴里塞着东西喊不出来,汗水立刻把衣服打湿了。
韦易跟李东升拿着账本走进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一幕,一个人浑身是血的趴在地上,像蛇一样扭曲,发出“呜呜”的声音,李东升不忍看,韦易却扫了一眼“高大人,下手不要太重了,现在什么线索还没有呢,你这么积极小心有人说你灭口。”
黄振东跟着走了进来,看到刚才还侃侃而谈的王泰已经半死不活的在地上了,吓了一跳,不敢进去又不能走,在门口晃悠着。
李东升见了道“有什么事情就说,鬼鬼祟祟的在门口转什么!”
“回大人,小的刚才去问了那些兵士跟门口的民工,他们说这个仓库两个月前开始出运粮食,具体运哪里去没有人知道。”
“王主事,我看现在人证,物证俱全,你是脱不了身的,就不要想着自己一个人扛下来,然后家族出面保你。”高正靠在柱子上,慢悠悠的道“这个事情谁也瞒不了的,事情太大,说不定皇上已经知道了。”
还在地上呻吟的王泰听到这个话立刻反应过来,哭声震天“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这么多年就做了这一次,就被抓住了,世家子弟谁不去靠这个义仓弄点零花。”
高正讥笑道“哦,人家弄钱你也弄,被抓住还怨我。我明确的告诉你,你已经完了。现在就看你的态度了,说义仓粮食盗卖是谁主谋?是谁策划?是谁帮忙运输?买家是谁?”
“我真的不知道啊,我只是个看仓库的,人家告诉我只要有人来装粮食就给他装,等新粮上市就还回来了,买家是谁我真不知道啊。”王泰还在那里哭天喊地。
“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高正被他也气坏了“你还想隐瞒,等我把这个事情报到大理寺里,就不是这么客气了,我们对怎么把人弄的痛而不死还是有点心得的。”
一听说要投到大理寺的牢里,王泰彻底崩溃“高少卿,我招,我招了……这些粮食都是我堂弟王敏劝说下官将其倒卖的,买家我是真不知道啊,都是一家人相信他我才把粮食给运出去……”
李东升一听王敏这个名字插嘴道“就是晋阳王氏的家的那个王敏?一个书生竟然能让你冒这么大的风险把义仓的粮食给盗卖?”
王泰哭着道“我只不过家族的一个旁系子弟,怎么敢跟他一的嫡系子弟争辩,他说了价高时卖出,价低时买进,这么一进一出就有大笔的收入,而且把义仓里的陈粮换成当年的新粮,也是功绩一桩。我怎么就鬼迷心窍的相信了他呢。”
高正道“那运输的是谁?这么多粮食就这么轻轻松松的给运走?”
已经开了口,那就索性一说到底。王泰也豁出去了,为了自己的性命“这里离渭河不远,直接安排民工运输,河里有船等着。”
就这么一问一答,这个案子的基本轮廓就出来了。一个或者几个世家子弟利用家族的旁系子弟掌管义仓的时候,威逼利诱仓管主事盗卖粮食,从中赚取差价。说完了以后,他还偷偷道“大人,我说一个秘密,能给我个机会活命吗?”
………………………………
第269章 时机还没有到
群臣们三呼万岁之后,一个小太监大声道“今日有事奏事,无事退朝。35xs”
立刻就转出一个御史来“启禀皇上,臣有事奏。昨天听闻户部检查长安义仓,却发现义仓中竟然一粒粮食也无。”
等到御史说完昨天的经过,李世民已经气的大骂”这个王泰真是好大的胆子!盗卖义仓粮食的我见的多了,但是敢卖的一粒也没有的听都没有听说过,竟然还敢放火。。”
王珪一听竟然是自己家族的晚辈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连忙走出来跪在大殿之上“臣管家不严,请皇上赐罪。”
李世民气愤异常,天子一怒,伏尸万里,今天的怒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但是也让大殿之上的群臣吓的不敢吭声,个个面色严肃。
看到王珪出来了,破口大骂“我赐罪?你们家这个罪是我赐给你们的?身为高姓望族,却连这点小钱也贪,还有没有一点名门的气度?”
王珪在大殿之上这么多人面前被皇帝指着鼻子骂,脸色通红,但是李世民说的又句句是实,不好反驳,只能低头道“下官该死。”又脱下头冠“臣年老体衰,恳求皇上同意老臣告老还乡。”
李世民斜眼看在跪在地上不肯起身的王珪,心里头火气腾腾的往上窜。当年隋炀帝就是想要借辽东平高丽去打压世家门阀的势力,却被这些家伙给搞的亡了国。现在这些家伙就像是寄生虫一样在大唐帝国的身上也开始了。
李世民轻声道“我一跟你谈事情,你就告老还乡?你是在威胁我吗?”
王珪心中一凉,知道李世民是真生气了,赶紧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想家族不幸,出了这等败类,自己也无颜在朝堂立足,还请皇上恩准!”
李世民嘿嘿冷笑道“王珪,你行啊,真行,晋阳王氏一向以五姓七望自居,但是所做所为可能让我们服气?”
李世民心中很不爽,这年头大家都要以跟所有跟世家门阀扯得上关系为荣,都以能娶到这几家的女性为荣,当年李世民也想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王妃,可惜被人家给拒绝了,嫌弃他们有鲜卑血统。这个时候有机会损几句,当然要拼命的发泄。
“回陛下,王泰此人微臣真不熟悉,但是王敏确实是我王氏族人,还是王氏嫡系,请皇上下令捉拿。”王珪答道。
李世民起身一脚踹翻了龙椅前面的台子“他王敏何德何能让我下令去抓人?难道没有县衙,道府,刑部?这就是世家大族的水平?”
看到王珪在李世民的愤怒下进退失据,说话频频犯错。身为世家出身的韦安出来道“陛下,世家大族人口众多,出一两个害群之马也正常的,还请陛下息怒,此等事情骇人听闻,微臣想请刑部牵头,大理寺协助定要把来龙去脉给搞清楚!”
韦安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下面一阵附和“皇上,就是一点贪腐,跟王大人没有关系啊!”
“是啊,家族中的不肖子弟直接绳之以法就好了,王大人也是劳苦功高,请陛下三思!”
看着刚才一言不发,现在纷纷扰扰的大臣,李世民心情更糟,王珪他自己要告老,我还没表态呢,你们就来这么一出声援他,真的是太不把我放眼里。
不过现在还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