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疲,就苦了路上的传令兵。
“这有何难?大家都猜出了泉盖苏文逃跑的方向,不过我大军没有时间去抓而已。”长孙无忌看着地图道:“现在他兵败逃跑,在陆地上已经是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只要我大唐发出海捕文书,不管那个国家都不敢收留。所以他只能出海,现在就是看蓝田候怎么在茫茫大海里找到他。”
“听说那大海里一望无际,他怎么就能找到泉盖苏文的那条船呢?”李世民虽然见过海,但是还真没有在海上坐过船。
“我估计是海上虽然大,但是总要找地方补给,不然船上的淡水跟食物吃完了不得等死?”李绩也是凭想象说话,他们这些还都是陆地上打仗一流,海军还没有接触过。
“呵呵,就看他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这个家伙现在竟然会拍马屁了,建议我把水军改成大唐皇家海军,说这是属于皇帝陛下专属海军。哈哈,看来把他关出阴影了。”
茫茫大海上,旗舰的舱门被用力推开,五大三粗的薛仁贵像个鬼一样的飘了进来,脸色也白的跟个吊死鬼,李东升回头看了一眼道:“怎么这么多天了还没有适应?”
薛仁贵凳子都不坐,直接往地上一瘫,呻吟道:“我真是受够了,前几天在海边转转就不怎么晕了,谁知道到了海上竟然这么大的风浪,我现在就是觉得什么东西都在转,胃子里已经全吐空了。”薛仁贵真的吃不消了,从来没有觉得日子这么难熬。
“其余的人怎么样?”李东升现在倒是不怎么晕船了,他们要去追击泉盖苏文,在海上要呆上好多天,为了保险起见,还跟张亮借了两千骑兵,交给薛仁贵带,不过现在这些家伙也是吐的昏头黑地,估计追上了泉盖苏文也没有力气冲上去追杀,连马都不舒服,天天在船舱里喊。
“都差不多,有的严重的家伙都想自杀。症状轻一点的都可以自己在甲板上行走了,这个还是看各人的身体,张勇那个家伙我看他已经适应了船上的生活。”薛仁贵太羡慕了:“现在他在教船上的海军在做发豆芽呢。这个东西真的有效?”
李东升在船上做调研的时候,有士兵反应经常有人在海上最初为四肢皮肤瘀斑,后来牙龈出血,鼻出血,严重时内脏出血,就这么看着死去,大家都说这是海神选中的祭品,但是李东升一听就知道了这是败血症啊。他说有办法可以预防这个疾病。
来恒跟海军士兵都是将信将疑,不过老大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吧。船上因为有战马运输,所以带的粮食里豆子也有很多,张勇现在就抖起来了,他家里的那口子就在长安卖豆芽,卖豆腐也算是富甲一方了。他就负责教海军士兵怎么发豆芽。
来恒也进了房间:“总管,现在那些骑兵都是晕船晕的厉害,我看这个情况到了地方也没有办法作战啊。”
“那有什么办法,晕船也没有办法治疗啊。”李东升叹了一口气:“要不找个港口先修整一下?”04
“我们这么大的船吃水又深,一般的港口都停不了。”来恒皱着眉头道:“这么长途的航行我们也没有经历过,这个航线我们也不熟悉,就怕遇到暗礁跟风浪。”
“主要就是方向的问题,路上暗礁倒是没有。”李东升道:“我们先顺着海岸线走,下面就是百济跟新罗,估计他们看到我们这么大的船队过来,也不敢给我们进港口吧。”
“那也由不得他们,现在我们这么困难,先去他们哪里找个地方修整一下,然后找几个当地的渔民,对路线熟悉一点的,也减少风险。”来恒道:“总管,你说泉盖苏文真的会逃往倭国?”
“不错,现在倭国正是动乱时候,各大势力都在征战不休,要是泉盖苏文他把高句丽的水军带到倭国,说不定也是想着火中取栗,为自己捞点好处。”李东升肯定的道。
又航行了两天之后,很多士兵都被颠簸的习惯,感觉身体舒服多了,他们慢慢已经适应海上的航行,但是薛仁贵还是那副萎靡不振的样子,看样子短期是恢复不了。
李东升看情况不对,赶紧让来恒找贴着海岸线航行,过了一天就来到百济的一处港口,港口里原来有百济一支船队,但是看到唐军的庞大船队的规模后,立刻就怂了,派了小船过来询问唐军这么大的规模船队到港口是什么意思。
来恒可不想跟这些家伙客气,直接说要在这里修整几天,让那些百济人不要来打扰自己。那个询问的士兵还没有走远,唐军军舰就开始靠近码头,随着战船在港口停靠下来,李东升立刻命令手下的水兵们先下船警戒,然后再将骑兵、战马放了下去。
骑兵们脚一踏上土地,很多人都已经不习惯,都歪歪扭扭的倒了下去,马匹也是嘶鸣着在地上转圈,那些滑稽的造型看的周围的水兵们哈哈大笑。
薛仁贵是被人扶下船的,原来五大三粗的汉子竟然廋的眼窝都陷下去了。站在土地上这个汉子竟然流出了眼泪:“侯爷,我恨你!”
这个港口的负责人脸色惊慌的匆匆忙忙的赶过来,李东升好言抚慰了一番,告知他们自己只是来修整的,完全没有入侵的意思。
负责人的心还没有放下去,港口的百姓们却全都沸腾了。他们纷纷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就这么在路边摆了摊子,眼巴巴的看着唐军,希望能做点生意。
李东升跟来恒也是没有办法,现在大唐的铜钱可都是硬通货,这些水军士兵跟唐军的骑兵都是富翁,一个是有钱花不出去,一个是刚在高句丽发了笔小财,那钱财花的把没有见过世面的百济土人给笑的合不拢嘴,整个唐军就是钱多人傻的代名词啊。
………………………………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要节外生枝
从百济的小港口修整了两天,看薛仁贵的脸色好点了以后,大军又开始了新的航程。薛仁贵万分忸捏,就是不想再上船受罪,可惜军令如山,他让张勇直接把自己打晕,眼睛一闭也就不管了。
大海上航行是枯燥的,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在船上的骑兵们他们习惯了海上航行后,就开始觉得生活开始无聊。
李东升为了让他们能不惹事,也是挖空了心思,最后还是把打发时间的利器扑克牌拿了出来,于是骑兵们分成了两拨,喜欢静的就在船舱里打牌,喜欢动的就在船头哪里看水军士兵甩网捕鱼,然后看着那千奇百怪的鱼虾还有章鱼之类的玩意啧啧称奇,有了这些新奇的生活经历,这些骑兵算是这个时代最有见识的之一。
不过这些海鲜可不能给他们乱吃,这些北方的旱鸭子要是吃了泻肚,那就是无药可救,直接拉死。
现在李东升也想开了,这次来的匆忙,什么东西都没有准备就脑子一热冲出来,实际上到了海上才发现有很多的东西没有带,比如说望远镜,这个大海上一望无际,到处都是水,要是有了望远镜,叫个水兵爬到桅杆上,那方圆几十里的动静一览无余,先发制敌就不是虚言。
至于指南针之类的东西那就是必备的,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一直都是领先全球的,从秦代就可以东渡日本,汉代船只就能航行到波斯湾,特别是到倭国的航线现在已经是比较固定的,来往的船只也很多。
“总管,天色有变,好像要下雨了。”来恒站在李东升的身边,看着已经在聚集的黑云忧心忡忡的道:“看样子这个雨还不小,我们赶紧停船找个背风的地方等风雨过去。”
甲板上本来还笑吟吟的看着捕鱼的骑兵们脸色全变了,他们赶紧全溜到船舱里用绳子把自己给绑在桌子或者床边,防止大风刮来的时候被甩出去碰伤了,这可是海军兄弟们血的教训啊。
李东升看着满天的乌云在汇聚,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已经是昏天黑地。风力已经把大家的衣服吹的哗啦啦的响,海军的士兵正在紧张的下帆,生怕战船被吹翻。
整个船队的船都在调整船头的方向,迎着风把船停好,用锁链把所有的船都连起来,不然就会被风吹散,在这个茫茫大海里,只要分开就基本见不到了。
来恒用旗语指挥着船队的各种应急事宜,他眉头紧皱,但是下达命令全是一丝不苟,而且整个船队在他的指挥下忙而不乱,显示了他的确是一个优秀的海军指挥官。
看着强撑着站自己身边的薛仁贵,李东升道:“现在我有点内疚了,竟然把人家的位置给占了,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是真的什么也做不了。”
薛仁贵沙哑的嗓子道:“侯爷,你是帅才,只要制定目标就好,我跟来恒都是将才,要在你的麾下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李东升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你这个笑话真好笑。”三个人坐在船舱里,感受着海面上翻滚的巨浪。还有豆大的雨点打在甲板上那哗哗的声音,隔壁船舱里不时的传来几声惊叫,那是没有捆好自己的家伙被甩出去的声音。
整个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不时候有闪电划过长空,然后就是震耳欲聋的雷声,那声音是如此的巨大,仿佛就是在耳边炸响一边,吓的没有见多这么大场面的骑兵们都同时开始念经,反正不管是佛还是道,只要知道名字的神佛都拿出来念一遍。烈火书吧
船身被狂风吹起来的海浪在大海里甩过来甩过去,大家的脸色苍白。在这样的大自然的天威面前,大家只能祈求神佛保佑,自身是没有一点抵抗能力的。
薛仁贵檫檫嘴边的脏东西,然后哭丧着脸道:“侯爷,我少年疾苦,直到遇见你才过上了好日子,我一直以为我小时候把这辈子的苦吃完了,谁知道那个时候还是幸福的。现在这是什么日子。”
不过海上的风暴来的快,去的也快,也就一个多时辰,刚才还是狂风暴雨的天空竟然是碧空如洗,阳光明媚,而且海面平静的像一面镜子,仿佛刚才的暴风雨根本没有来过一样。
“哇,好漂亮的海面。”
“海上的风浪全这样?就一会的功夫?。”
“怪不得海军的人在百济时间那么短就出来了,原来是跟海上的风浪学的,哈哈。”
大家死里逃生,心情大好都开始开玩笑了。李东升他们几个可不跟这些士兵们一样,他们要先检查船只有没有在暴风雨中受损,有没有船只被吹走,等一切问题都确定没有的时候,几个人的心才放下来,其实行军打仗就是做一些琐碎平常的事情,不过每个细节都很重要。
天色已经是黄昏了,夕阳照在海面上,映出点点金光,闪的所有人的眼睛都睁不开,这个时候有个人用颤抖的声音喊道:“那是什么东西?”
甲板上的人都转头去看,只见船队不远的地方海面上有一座小岛的庞然大物浮出了水面,然后是一道水柱笔直的直冲天际,到了半空才溅落下来,水雾弥漫在空中形成了一道彩虹。
骑兵们都是北方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庞然大物,这个身体比所有的船都要大,大家对未知的生物都是带着恐惧的,已经有人开始念经了。
李东升瞄了一眼道:“这个有什么好紧张的,不就是一条鲸鱼嘛!”
“侯爷从来没有出过海,为何一见便知这个是鲸鱼?”来恒非常好奇,这个侯爷好像是无所不知,什么都懂的样子。
我能告诉你我是看电视知道的?李东升道:“我刚入仕的时候在莱州做县令,听海边渔民说的。这个鲸鱼浑身是宝,我们是不是追上去杀了?”
“侯爷,我认为此时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先做正事要紧。”来恒赶紧劝住,船队出海这么多天,大家就光顾着玩,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可不能让他再这么任性下去了。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请大家收藏:()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冲一波
“那好吧!”李东升恋恋不舍的看着那个不知道是在觅食还是在玩水的鲸鱼,心里盘算着多少斤肉,多少斤鲸油离自己而去。
然后又有骑兵们在惊呼,李东升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海豚在船头背着夕阳在船前快活的跳出水面,把一群北方的土包子看的目瞪口呆,就连薛仁贵也强撑着身体到了甲板,喃喃道:“怪不得海军的弟兄们都不愿意回岸上去,原来海上的生活除了枯燥以外,也能见识到世上很多奇景。”
“不要感叹了,天色要黑了,先找地方休息吧,现在都是新的航线,那些向导说前面是新罗的地盘,他们也没有来过。”来恒忧心忡忡:“新航线夜晚航行太危险了。”
李东升点点头:“不错,但是被风浪吹的肯定偏离了航线,现在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啊。”他现在苦恼的很,没有卫星定位,在茫茫大海里就是不知道具体的位置,想找地方停靠也不知道距离,李东升现在特别佩服那些进行远洋航行的人,那真的是玩命,前途茫茫他们就一头扎了进去。
这个时候甲板上传来了大声的欢呼,张勇激动的道:“有一个小岛,有一个小岛。。。”
李东升、薛仁贵还有来恒转过头去,就看到在夕阳的照耀下,一个岛屿在金光中冒了出来,那场景在所有人的眼中造成了巨大的震撼,然后就变化成了各种欢呼,来恒立刻下令:“所有船只转向,打起旗帜,今天晚上就到岛上休息。”
“这是什么岛?”李东升在脑海立刻又摆出了地图,在东海里离朝鲜半岛这么近的大岛只有一个—济州岛。他立刻来了精神:“海军立刻去把可以停靠的地方探下路,我们就在这里休息。”
在靠海岸的地方,来恒把小船放了下去,然后为了这个登岛的机会,大家打破了头,好不容易才分了几十个人下去,离海岸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唐军就翻下了船,在齐腰深的海水里就往岸上冲,薛仁贵感叹的道:“这是多想上岸啊,我也想上去。”
李东升吩咐着来恒道:“把这个岛的位置记录到海图上去,以后这里就是我大唐的海军补给点。”
“是,不过这个地方有没有人还是问题,怎么补给?”来恒道:“总管,这里应该是新罗国吧。虽然是藩属国,但是海军要补给还是要跟新罗国说下。”
“不用,这里不是新罗的地方,是一个叫耽罗国的国家,他们就生活在这个岛上,基本不跟外人接触。”李东升前世旅游来过济州岛,对这里的历史典故还记得很清楚。
薛仁贵跟来恒就是不知道李东升为什么这么牛,什么事情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这个时候登陆的士兵发出了安全的信号,然后唐军才放心的把船靠近岸边停泊休息。
第二天早上,李东升跟着唐军上了岛勘察地形,发现岛上树木茂密,笑道:“岛上植被茂盛,肯定有飞禽走兽,大家在海上鱼虾吃的太多,今天就去跟当地人买点肉打打牙祭。”悠悠书盟
几十个斥候已经撒了出去,到中午的时候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就被摸遍了。李东升他们追击泉盖苏文的心情比较急,跟当地的土民买了猪牛,又补充了淡水以后,就出发了。
又过了七天以后,唐军的船队已经遥遥望见大海南面的大陆。李东升看着远方的大陆神色复杂。这里就是倭国,也就是后世的日本,这个国家从一开始的谦卑到后来的狰狞,一千多年的始终是野心勃勃,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能不能改变呢?
来恒道:“总管,这里就是倭国?我们是直接登陆还是先跟他们接触一下?”
“先安排人去打听一下泉盖苏文的消息,然后跟他们讲一下,我们要在这里修整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处可捞。”李东升道:“这个国家地方不大,但是一直野心勃勃,就想着去开疆拓土,而且人心残暴,最会掩饰自己。跟他们打交道一定要小心。”
“残暴?不会啊,我看那些遣唐使都很有礼貌的样子?看到我大唐百姓都客气的很。”来恒道:“有时候我们护送他们的船,也都小声说话,除了发型奇怪,个子矮小以外,别的都跟我大唐百姓差不多。”
“那都是伪装,这个民族最崇拜强者,最爱学习,但是一旦你虚弱下去,他就会露出残暴的一面对你刀兵加身,所以要警惕,不能给他一点机会。”
这个时候岸上的倭国人一座高高的望楼之上早有人发现了海面上铺天盖地而来的战船,吓得连滚带爬的从望楼下来,跑回去通知。码头上的人也看到了这支庞大的舰队,都开始惊慌了起来,整个港口都开始尖叫,人群到处乱跑,还有武装的士兵到港口这里来警戒。
来恒安排了一个小船划到港口哪里,还没有等他们说出自己的来意,就有竹箭射了过来,让他们很恼火,大喊道:“我们是大唐的士兵,我们不是敌人。”
这个时候大舰上好多人手里拿着一段一段的竹篙不停的连接在探测水深,旁边还有人拿着笔在记载水深、礁石的情况。这是李东升交给他们的新任务,每到一地一定要详细的探测记录水文情况,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探索新的航道,开辟新的天地。
眼看着那艘准备去交涉的小船被箭射的不能靠岸,已经往回划了,李东升的眉头一皱:“这些家伙怎么回事?连个打交道的机会也不给?”
来恒也感到很恼火,到了这么多地方,这么不给面子的这里还是第一个。他沉声道:“竟然敢主动攻击我大唐军队,就等于是宣战了。放二十艘小船上去,先把码头上的人杀散,让骑兵们登陆。”
薛仁贵经过这么多天的航行才真正的适应了海上的生活,这个时候他主动道:“让我带人上去冲一波,闲了这么多天,浑身骨头都要酥了。”
看到唐军开始放下小舟,有武装士兵开始登船,岸上的倭国士兵更紧张了,只见道路的尽头有一股尘土飞起,倭国的援兵到了。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第一个登上倭国的将领
李东升他们只见一大队倭人从岛上跑步过来,为首一人骑在马上,来到码头这里列队站好,然后看到唐军的旗帜,脸色一变在哪里指手画脚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薛仁贵他们已经上了小舟准备登陆,既然他们已经主动射箭攻击,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先灭了他们再说。李东升就喜欢大唐的这一点,你动我一下,我一定要打回去。
那个倭人的首领看到唐军已经靠近了,大手一挥登时那些倭人士兵同时用弓箭射出一轮竹箭,薛仁贵他们把头一低,用盾牌挡在前面,基本没有收到伤害,然后唐军也射出了一轮,这个攻击力根本不能比,倭国人的防护也比不上唐军,就听到岸上一阵惨叫,刚排好的阵型已经乱了。
薛仁贵一挥手,这些唐军就翻身下了海,在齐腰深的海水里就这么往码头上冲去。倭人还想再反击的时候,留在小船上的弓箭手又是一轮齐射,几十支钢箭头眨眼间就落在倭人身上,锋利的箭簇带着动能穿透他们那薄的可怜的护甲,然后透体而过把他们给带倒在地,发出震天的惨叫。
看到唐军就要冲上岸来,那个首领大喊一声,举起手里的武士刀就冲着海边杀过来,远远的就把刀举过了头顶,薛仁贵瞄了一眼道:“这个家伙是个傻子嘛,全身要害都暴露出来?”然后把腰间的短斧拔了出来,惦了惦一甩手就丢了出去,正劈在那个首领胸口,然后就慢慢的倒了下去。
几十个唐军上岸以后,也排了个队形,一个照面就捅死了十几个倭人,剩下的那些家伙立刻一哄而散。薛仁贵看着地上的那些尸体道:“胜之不武啊,他们这些矮子才到我的胸口。”
旁边的人可不闲着,他们开始迅速的清理码头周围的杂物,并且找那些当地人询问情况。那两个百济的向导倒是会倭话,这个时候他们做起了翻译的工作,等李东升他们大部队上岸的时候,基本的情况已经了解了。
原来前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李东升对谁掌权没有什么兴趣,他关心的是这里是什么地方,有没有泉盖苏文的消息。那个百济的翻译看李东升脸色不虞,立刻大声的呵斥问话,过了好久才问出来这里就是福冈,也就是后世核电站的那个地方,至于另一个船队登陆的消息这些人不清楚。
这个时候,唐军骑兵已经下来了一千人左右,身材魁梧全副武装的唐军士兵开始整队,那一股肃杀之气吓的矮小的倭人头都不敢抬。
这个时候道路的尽头又是一阵尘土,好像又有大股的敌人到了,唐军严阵以待准备应敌。这个时候就听到一个汉话喊道:“误会,都是误会啊。”
薛仁贵疑惑的看了下李东升跟来恒:“说的汉话?”
李东升道:“他们仰慕大唐,什么东西都跟大唐学,找几个会说汉话的还是可以的。”
只见来的人特别搞笑,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在前面大步流星的走,后面一群小短腿飞快的跑着努力跟上,那个滑稽的场面把本来严肃的唐军阵型立刻笑乱了。
到了唐军阵前,那个高大的家伙用手止住了后面的人,然后用流利的汉语道:“刚才的都是误会,我们不是要对大军动武。”唯美
李东升道:“搜他的身,让他过来说话。”
“是,是,小人叫杨德,我是汉人,因为风浪船只飘到倭国,能见到你们太好了。”那个家伙立刻自我介绍:“刚才都是误会,十天前有一支高句丽船队在鸟取登陆,那支船队人数众多,又装备精良,鸟取县已经被他们给占了,孝德天皇颁下诏书正在组织人马准备围剿他们,所以海边的人反应大了一点,请将军见谅?”
“十天前?高句丽船队?”来恒跟薛仁贵一听立刻来了劲:“说详细点,我们就是为了他们来的。”
李东升关心的不是这个:“你是哪里人?什么时候过来的?”
扬德道:“回大人,我是钱塘人,大业十三年时出海时被风浪吹过来,现在已经十几年了。”说的时候已经语带哽咽:“不知道家里父母还好不?”
“你在倭国现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些倭人这么相信你,派你做代表?”来恒他们也是老江湖,不可能因为几句话就信任一个陌生人。
那杨德竟然脸红了:“小人在倭国回不了大唐,因为身材高大被城守大人的女儿看中,就做了倭人的女婿,听到下面的武士跟大唐军队起了冲突,赶紧让我来解释一下。”
沟通了好久,来恒才让唐军撤掉战斗阵型,只是保持了警戒,并且把骑兵斥候都放了出去,在陌生的土地上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看唐军那令人头皮发麻的战斗队形散了,对面的那群倭人才松了一口气,想过来套个近乎,却被脸色严肃的唐军给拦在外面。
杨德道:“大人们,既然误会已经解开,不如就到我岳丈的城守府里休息一番,有什么事情尽管问我岳父好了。”
三个人对了下眼神,然后点头道:“那就头前带路吧。”
那些倭人得知唐军的将领要去城守府里做客的消息后,立刻脸色大喜,很多人就开始往回跑,杨德解释道:“他们是回去准备的,生怕招待不周。”
一千多唐军骑兵在倭国的土地上行军,李东升心潮澎湃,自己也算是第一个带兵进入倭国的将领了,这个很重要要写入史书的。
看着海边还是长着一些高大的树木,但是过了树林就是平原,一眼望不到头,河流密布土壤肥沃,阡陌纵横,全是绿油油的稻田。
很多北方都没有见过水稻,看着植物长在水里还好奇的去看看,摸摸,那些马匹更是受不了,都多少天吃的都是存储的青料,现在好不容易看到有新鲜的草可以吃,用力拽缰绳都啦不回来。
………………………………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们躲起来吧
走了二十多里路,转过一个弯之后,就看到前面有一个村子,人影瞳瞳。等走进了一看,那些家伙都伏在道路旁边头也不敢抬,等城守跟唐军过去。
看着李东升他们几个疑惑的眼神,杨德不好意思的确认道:“这里就是我岳父的城守府。”
“噗呲!”薛仁贵实在是忍不住了,这里比大唐的村子也大不了多少,竟然也好意思叫城守府。看到大唐的勇士们露出了鄙夷的眼神,那个倭国的城守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直接安排了酒席以后,过来敬了一杯酒就准备躲到后面不见人。
不过李东升他们可不是来喝酒,他们喊住了这个城守,询问泉盖苏文的信息。
城守名叫左渡罗藤,这个年头日本人有个姓名说明他就是一个贵族了,看来他也非常的得意。刚想吹嘘下自己那高贵的血统,但是被来恒严厉的眼神给压下了倾述的欲望,老老实实把他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原来他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泉盖苏文,但是一支庞大的船队登陆后,利用强大的骑兵已经占据好几个城,现在已经准备出兵南下。
紧急的军情让各自为战的倭人全部都团结了起来,他们结成了联盟,等飞鸟京的大队援兵到了以后,就汇合一起消灭入侵的敌人。说道这里他还愤愤不平:“这些高句丽人太大胆了,竟然敢进攻我们,我们不去找他们的麻烦就是他们的幸运,一定要让他们尝到苦头。”
“他们离这里有多少的距离?有多少人马?”薛仁贵问道。
“具体人数不知道,但是估计有一万多人。离这里大概十天的路程。”左渡罗藤想了一下道。
“多少?”几个唐军的将领同时发出了惊呼。
“一万多人吧。这是传来的消息,具体也不清楚。”左渡罗藤看几个唐人的将领反应有点大,立刻加了一句。
薛仁贵脸色有点难看,他本来以为唐军这么大一支舰队已经是无敌了,带上他们两千骑兵就是顶天,谁知道高句丽人竟然一次渡海一万多,这是什么概念?要是这样的话,那舰队的规模也是非常的大了,来恒也在思考怎么把他们消灭。
“左渡城守,我们想请你帮个忙。能不能请你出个文书,让我们的人可以到处打听一下消息,再把我们到了倭国的事情通知到天皇哪里,我们两边可以合作,集体把高句丽人搞死。”
“那真是求之不得啊。我可担心死了,生怕高句丽人杀过来,”左渡罗藤开心接下了这个任务,他立刻写下了几十份的文书,盖上自己的铜印,让唐军的斥候带出去打听消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