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尸骨无存。”
“陛下你是故意把我放到这个位置,在火上烤?”话都说开,李东升也大胆的道:“我即使不上也不行了?这场战斗只能有一家能存活?”
“你以为就靠科举出来的几十上百个进士就能取代世家子弟千年来对官职的垄断?你知道那些世家是怎样的盘根错节吗?一个不起眼的官员背后说不定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先郡县里把握实权的都他们这些人。”李世民冷冷道:“朕带着将士们打天下,得益的却是这些家伙。”
李东升哑然,这个问题真是自古以来中国官场的症结,即使在一千年后的现代社会也改变不了,很多县城里的基层官员都是亲戚的事实,他们牢牢抱团,就是强项令也觉的头疼。娃
“你的性格平和,就算是机智百变,但是遇到事情只是想着逃避,我以谋反罪抓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想着怎么出走了?”李世民死死的盯着他:“现在我就把你放到这个战场上来,你要是不争,那你就等着被那些世家给活剥生吞了,你要想斗过他们,只有真正的位高权重才能行。世家不相信道德,他们只相信力量。”
李东升在往石城的路上,还是迷迷糊糊的,老子可是穿越过来的,本来只想着舒舒服服的过一生,怎么就这么被推上了生死搏杀的第一线呢?李世民你这个老阴比,就这么不动声色帮我树了这么多敌人,还是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啊,挖了这么大的一个坑让我自己跳进去。
旁边的薛仁贵看李东升兴致不高,关心的问道:“侯爷,你此去身挑重担,怎么不开心的样子?”
“有什么好开心的,突然给了这么一个职位,连个熟悉内情的人也没有,不知道被人家排挤成什么样子呢。”李东升心思重重:“水军吃住都在船上,大家朝夕相处,感情都很深,所以他们排外的情绪格外的大。”
“可是侯爷你不是一般人啊,战功卓著,文名盖世,去做这个总管还不是绰绰有余。”薛仁贵就是佩服李东升,他可是看着李东升从一个小城里几年就成了侯爷,然后是大唐首富,然后转职又变成名将,这个转换的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他每一件事情都做的很好,这就难得了。
“过去的事情不代表什么,现在想的是怎么去接手水军吧。”
大莫离支府邸里,泉盖苏文一个人孤独的坐在大厅里,唐军已经兵临城下,他深深的有一种无力感。
前面刚收到靺鞨骑兵跟高延寿队伍的全军覆没,他大为震惊。紧接着是安市城的陷落,他也并不感到意外,那些援兵覆灭的时候,他就已经估计到了这个结果,因为他们只是被动的防守,以唐军的强悍的攻坚能力,就算杨万春本事再大也顶不住。
泉盖苏文不是不想派兵去支援,主要是现在他手中根本没有兵派,整个高句丽才多少人,又是连连征战,再加上被唐军一下子歼灭十几万,连请来的靺鞨骑兵都覆灭,唐军凶威日盛,周围再也没有敢跟唐军作对的国家,想花钱请人帮忙都没有人敢。
现在只有平壤城跟其他的城池里有守军,可是平壤城的守军他根本不敢调动,保卫首都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其余的城池他也调不动,命都是自己的,当然要先保自己,至于日后被报复,那也要大莫离支能活下来啊。
因此这段时间他也下令给其余的城池,让他们来平壤勤王,但是响应的寥寥无几,或者就是派上几十个人来交差。现在他就在想着到底怎么办?平壤城还有十几万士兵,但是听到城池接连陷落,而且那些城市里逃出来的百姓跟士兵把唐军的那个武器说的跟雷神的手段一样,整个城市里都乱成一团。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请大家收藏:()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
第三百五十四章 有人要献城
门口有脚步声传来,这个时候敢来打扰他的只有他最信任的儿子泉男生,他是长子,又长的雄伟英武,深得泉盖苏文的欢心,也是他日常的幕僚跟智囊。特别是自己信任的高延寿竟然投降唐军,让他对外人再也不相信,现在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做。
“父亲,现在唐军兵临城下,平壤城是明显守不住了,我们要早做打算啊。”泉男生一进门就忧心忡忡的道:“市面上已经开始大乱,人心浮动,官兵镇压也不行。”
“住口!你身为我的儿子,连你都不看好守城的事情怎么能让下面的人不心慌。”泉盖苏文训斥道:“有些事情就是能做不能说,你都挂在嘴上,什么事情都被人家知道了还怎么做事?”
泉男生低头道:“父亲说的是。”
“守城的物资准备的怎么样?军队的动向如何?”现在别的都是假的,只有把军队抓在手里才是真的,不管真守还是假守,物资是肯定要储备的。
“守城物资倒是充足,可以坚持到冬季的来临。”泉男生还是有能力的,后勤的这一块他也做的得心应手,不然也得不到泉盖苏文的信任:“就是粮食短缺,很多周边的城池的老百姓都跑平壤来,造成粮食飞涨。主要是前期唐军的骚扰,导致去年粮食歉收,今年又大举进攻,春耕也受到影响,按这个样子下去今年冬天会特别难熬!”
“冬天的事情考虑那么远干什么?我们现在已经是最危险的时候,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怎么打退唐军的进攻上,那些粮食的事情哪里有时间去想。现在必须全力支持军队,其他的不要管,有人反对直接杀了!”泉盖苏文现在念头都是怎么把唐军给打回去,要是平壤城被破,高句丽都属于大唐,这个粮食的难题当然不归自己解决。
“父亲,守城的士兵我天天带着他们在城墙上演习,大家士气很高,为了自己的家人都愿意跟唐军拼命。”说话的不是泉男生,而是泉盖苏文另外一个儿子泉男建,他也是玉树临风,风度翩翩,随着声音走了进来:“我又在百姓里征召了六万青壮,虽然不能和士兵一样精锐,但是训练了以后作为后备,唐军不死上几万人肯定攻不下平壤城。”
“做的不错,你们现在要知道,军队是我们唯一的依靠。”泉盖苏文很欣慰:“历史上多少事情都证明了只要把军权抓在手里,就什么都不要怕。”
看自己弟弟得到了父亲的赞扬,泉男生心里发酸:“二弟,有信心是好的。但你千万不要骄傲,安市城杨万春那么厉害的人物还是死在唐军的手里,听说唐军的武器厉害非常,无论多坚固的城墙都会炸开,我怕我们平壤城的城墙也顶不住啊。”
“杨万春又如何,他不过是一个城主而已,他的资源跟能力有父亲强吗?”泉南建立刻顶了回去:“连高延寿都让唐军吃了大亏,我们只要小心在意,顶过两个月就行了。”
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大,又都是能力出众,互相之间都为了泉盖苏文的继承人之位争得不可开交,现在连泉盖苏文都不知道到底让谁接班,儿子多又都是优秀也不好啊。
两个人又唇枪舌剑了一阵,泉盖苏文听了烦躁,猛的一拍桌子:“好了,不要再吵了!大敌当前,连你们都不能做到兄弟同心,还怎么让下面的士兵跟百姓怎么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懒人听书
把两个儿子训了一通赶走,泉盖苏文回到了后院,他平时他非常宠爱的的一个妾给他泡了茶,今天也没有心情跟她调笑,挥挥手让她出去,然后在门口道:“所有人不准进来!”
门口的守卫听话立刻离开房子三丈以外,泉盖苏文等了一会,走到了自己睡觉的大炕边,大唐的火炕也传到了苦寒的高句丽,这种简单方便的取暖设施迅速的在高句丽流行了起来,连泉盖苏文这个贵族也不例外。
他把炕上的被褥一掀,上面铺的木板拿掉,登时火炕上出现了一个黑乎乎的洞口,泉盖苏文盯着那个洞口看了半天,然后又把木板盖上,叹了一口气,走到书房,拿了本书看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却看着手中的纸条问百骑头目王登峰:“你说平壤城有人给我们射箭,上面有消息说愿意做我们的内应,打开平壤城门?这是真的还是高句丽人的阴谋?”
王登峰道:“陛下,这个还不好判断射箭的人到底是不是阴谋,不过微臣以为这些都不是问题。”
“哦,为什么这么说?”
“陛下,只要他开了城门,我们有手榴弹这样的利器,还怕他们能把门关上吗?”王登峰回道:“我们先派五千人每人带上几十个手榴弹,管他们有多少伏兵,直接丢出去,炸他们个人仰马翻,就算失败了也不过是损失五千人而已,这个账算的过啊。”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再不能出现被高句丽人偷袭的事情了。特别是火药跟手榴弹的存储,必须是重中之重,要是再被烧掉或者落到高句丽人手里那就全完了。”李世民安排道:“这个对接的事情还是王登峰你去负责,一定让内应能把城门打开。最好能摸清这个内应到底是什么人。”
李东升跟薛仁贵跟在张亮后面看着唐军蜂拥进入被炸开的石城的缺口,他们赶过来一刻也没有停留,就被急眼的张亮派了上去把城门炸开,然后被阻了十几天的石城也落入唐军手中。
“吗的,这个东西是真好用啊。”张亮看着久攻不破的城池轰的一下就塌了,兴奋的一拍李东升的肩膀:“还是你小子牛,发明的这个厉害。等见了陛下我就跟他讲,以后你就跟我干吧!”
“郧国公,我可跟不了你了。”李东升赶紧拒绝,这个张亮最喜欢有本事的年轻人,还把他们收为养子,然后因为涉及谋反被斩,这个人可沾不得。
“为何?看不起我吗?”张亮很不爽,老子都主动招揽你了,竟然不给面子。
“怎么会,陛下已任命我为水军总管,你这里的事情一了,我立刻就要去上任。”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空降
李东升这个话一说,张亮哑口无言,他的这个任命级别跟他一样高,刚才他觉得自己招揽人家人家不给面子,转眼就是两人平级。他尬笑:“哦,原来蓝田候是高升了,恭喜!”
李东升回了礼道:“陛下突然把这个差事给我,我还是一头雾水呢,水军哪里是什么情况,郧国公刚从哪里过来,还请指点下晚辈!”
“水军嘛,我也不太了解,我们只是顺路搭个船。具体内情我这个外人怎么知道。”张亮心里不舒服,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子竟然今年就爬到跟一样高的位置。
“蓝田候,听说你是马周的学生,过来老夫这里,我们叙叙旧!”看李东升有点尴尬,张亮身边的一员老将一把拉住李东升就走。
“不知你是。。。”李东升不认识他。
“老夫常何!”
“晚辈拜见开国伯!”李东升赶紧行礼,这个可是自己老师的恩人。
公元631年(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常何是个武将出身的,不会舞文弄墨,见皇帝要他写文章,不禁着急起来。门客马周得知了这个消息,便本着报恩的想法,主动提出替常何写这篇文章。常何很高兴,便让马周代自己写。后唐太宗看过后大吃一惊,他知道常何不善长文才,怎么也能写出这么透彻的文章来。他有些不相信这是常何写出来的,便问常何这倒底是不是他写的。常何为人诚实,没有冒功。便老老实实的对皇帝说:“臣没有这个本事,这是臣的门客马周代臣写的。”李世民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这么一个奇才,很高兴,并产生了立刻想见见这位人才的想法。他想到做到,命人到常何府中将马周叫来,经过面谈,李世民十分欣赏马周,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现在已经是中书令了。
“你我有旧就不要那么客气了。”常何摸着胡须道:“你到水军去任职,我把里面的事情讲给你你听,,,不然将帅不和,容易出事。”
原来唐朝的水军基本就是继承了隋朝的水军,在隋末几十年的战乱中,水军也损失了很多人才,但是这些水军他们在乱世里生存下来,内部非常抱团,对外人极其不信任。
连李世民也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愿来任免将领,目前在高句丽的水军一共二十八条船,领头的是隋朝大将来护儿的儿子来恒,他从小就跟着他的父亲在船上玩耍,对航海极为精通。水军上下也很服他。
李东升突然空降过去,估计从来恒到下面的士兵都不会服气,所以常何语重心长的道:“那来恒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向来心高气傲,看到你比他更年轻要压他一头,一定会跟你别别苗头。”
李东升笑笑:“那就见识下来护儿的后人是不是像他一样的勇猛。”云轩阁
唐军的水军大营在白沟哪里听着,李东升一群人离着海边还有几十里的时候,就被斥候给拦了下来,听到李东升是新来的水军总管之后,用怀疑的眼神看了半天,才将信将疑的把他们带回大营。
离好远的距离就问到浓重的海腥味,薛仁贵他们都是北方人,闻着味道有些接受不了:“水军天天闻这个腥味怎么受得了?”
李东升看着前方出来迎接的人群道:“今后一段时间大家身上就都是这个味道了。”
“末将来恒率众下属拜见总管。”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壮汉,因为经常在海上的原因显得格外的黑壮,那一脸毛茸茸的胡子也非常的显眼,看看后面的那些水军官兵黝黑的面孔,薛仁贵他们这些长期在野外战斗的人也比他们白很多,至于李东升的脸庞,他比一般的女人都要白。
李东升上前把来恒扶了起来:“来将军免礼,陛下让我临时过来水军,我以前也没有在这里待过,什么都不懂,以后还要来将军多多襄助。”
来恒声音洪亮,仿佛对李东升的到来心里一点也没有芥蒂:“总管言重了。我为总管介绍一下水军的同僚。。。”
李东升微笑着跟他们一一点头,在人群里看到了程处默这个家伙,朝自己抬了下眉毛,然后跟大家一起进了军营,几十艘大船在海面上停泊,周围有小艇在巡视,看看那大舰在海面上随波起伏,薛仁贵跟张勇偷偷的道:“怎么会做水军呢?我现在看到船已经开始晕了。”
张勇也哀叹道:“谁不是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我有一天会坐船出海。跟着少爷到是把大唐都走遍了。”
进了帅帐,李东升坐上主座,下面的众将按级别自动顺序,程处默站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李东升也没有客气:“各位,陛下让我来水军,实在是强人所难,我进士出身,也打过几场仗。但是对水军真的是一窍不通。不过这个一窍不通指的是以前的水军作战方式,现在我带来的是新的作战武器,他将会改变整个水军面貌,他的作战范围要从江河湖转移到大海,以后我们就不再叫水军,就要叫大唐皇家海军。”
在场的众人没有想到李东升在门口还那么谦逊,一进帅帐就变的如此的强势,连水军的名字都给改了,不过他是皇帝任命只要不想造反就只能听着。
等李东升开完了会议,张勇他们也把李东升的住宿什么的都安排好了,来恒安排了接风宴,军中不得饮酒,吃饱之后李东升把来恒留了下来,不管他的态度如何,李东升也要把自己的态度给表达出来,要是这个实权的副手给自己使坏,那还真的有点棘手。
“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李东升开门见山,直接敞开了说:“其实我也不想来,所以你不要担心我会一直压在你头上,见面的时候我就说了是临时代管,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现在我还是想告诉你我只是临时的,战争一结束我就回长安。”
来恒连忙道:“末将岂敢对陛下的任命有异议,请总管放心,我一定会配合总管把水军的事情给做好。”
………………………………
第三百五十六章愿听总管指挥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李东升带着薛仁贵他们就到了大舰上去视察。
大舰吃水深,要停的远点。先坐小艇由水军士兵把他们划过去,然后再顺着绳梯爬上军舰。
骑马砍人视如常事的薛仁贵坐上小艇后就开始战战兢兢,双手用力的抓着艇边,手指因为用力都发白了,抿着嘴唇一句话也不敢说,旁边的侍卫也一样,看的划船的水军士兵心生鄙夷:就这种旱鸭子还来我们水军耀武扬威?
李东升倒是还好,神色镇定自若的看着远处的大舰问来恒:“这几个军舰有什么说法吗?”
“回总管大人,我大唐水军船只技术跟人员基本沿袭前隋。前隋的造船技术已经是非常发达,征高句丽的时候西经用五牙大舰运送军队渡海,但是由于几次战败,损失不小。我朝立国后接手了剩余的人员,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才有如此的规模。但是比前隋的巅峰还是要差很多。”
李东升点点头,唐朝立国后主要精力放在陆地,要把周围的那些草原民族先打趴下,这个时代也没有列强从海上来入侵,发展海军不是迫在眉睫的事。
到了大舰下方,才知道这个船有多大,舰面离水面最少有十几米高,船上的水兵扔了绳子下来,要他们自己爬上去。其实也是水军使坏,大家对李东升的到来都是心中不服,就用各种小伎俩来刁难他,准备让他有苦说不出。
薛仁贵先出手,坐船不行,这个他拿手,顺着绳子几下就到了上面,等又上去几个侍卫,李东升才拒绝了薛仁贵想用绳子西在他腰上,然后他们提上去的建议。把官袍下摆拎起来塞在腰间,然后抓住绳子就这么爬了上去。
身后的来恒看着李东升攀爬的背影,心情复杂:这个家伙不好对付啊。
一群人上了舰,船上的官兵集合接受领导检阅,薛仁贵看到他们那松松垮垮懒洋洋的造型登时一肚子气,在李东升耳边低声道:“侯爷,这些水兵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哪里像我大唐的府兵?要是我手下的兵是这个样子,老子保证把他们收拾的跟三孙子一样。”
李东升笑道:“军种不同,气质当然不一样,陆地上府兵跟骑兵都是要以阵型作战所以对士兵们纪律要求高。水军士兵天天都在大海里跟风浪拼命,大家都对生死看开,所以就是这种懒散的造型,长官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船一个人可开不起来,来将军,我说的对吧?”
来恒赶紧道:“总管观察细致入微,一语中的,下官佩服。”
船上的士兵看李东升这么理解自己,本来吗桀骜不驯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李东升摆摆手:“大家都散了吧,这么大的太阳晒的慌,我初来乍到情况还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就一句话,一切行动听指挥,否则军法从事!大家去忙自己的事情去。”
来恒带李东升在大舰上四处查看,李东升这才对唐朝水军的作战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来李东升印象中古代的水军远距离就是互相射箭,然后靠近后就是撞击,再者用带钩子的长杆把对方船勾住,双方船贴到一起然后就是跳帮过去砍杀。千千吧
但是其实在隋朝文帝杨坚在进攻陈朝的时候,发现隋军的水战能力不强,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他特意派行军元帅杨素秘密操练。杨素对拿下这场战争并没有把握,为了提高胜率,他只好请来懂得水上作战的高手,帮隋朝出谋划策。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最终,高手们通过集思广益制作出一个秘密武器——拍杆。这拍杆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它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木杆,上面系着一块几百斤的大石,不用的时候,将其吊起来,用的时候,松开固定的绳索,几百斤的大石,就会砸到对方的战船之上。拍杆的坠石在击打敌人的船只时,并不会一下子就会成功,而是经过重复的猛砸,直到巨石是将敌人的战船破碎为止。
我国古代的船只都是木头制造而成。因此,只要陈军的战船,到达拍杆可以打击的范围内,将领们便一声令下:“放”。“砰砰”几下,陈军的木头船,便被砸出个大窟窿,以后这个战法就流传下来,现在唐军也是继续沿用。
李东升不置可否,继续视察:“来将军,运送陨国公他们队伍过海是怎么办的?就都在船头吗?”
“回总管,这个请下去查看。”来恒很细致的介绍:
“前隋用的是钉接榫合法造船,既利用铁钉等金属材料,又采用榫卯结构以提高船体强度。我们现在的船叫楼船,船上三层,但机动力较差。前隋杨素建造的五牙战舰就是楼船的一种,周围比这个小的叫斗舰,船舷上有女墙,是水军当中装备数量最多的一种…”
李东升走下楼梯,登时眼前一黑,由于没有好的照明,船舱里看东西都模模糊糊,李东升皱眉头问:“大军就是挤在这里?”
“是啊,这里是人住的地方,战马都在下面的舱里?”
“人马是隔开装的?”李东升还奇怪这个设计就很人性化了。
“是啊,不然容易有疫情。”
在船上呆了一整天,把一些基本的信息都了解清楚,晚上李东升又召集开会:“现在陛下已兵临平壤城下,踏平高句丽指日可待,我们海军要想想怎么样去配合陛下,把高句丽彻底的打垮!”
来恒道:“总管,我们水军哦,海军接到的任务就是运送大军渡海,然后接应他们回国,现在我们调配行动,恐怕不大合适吧?”
李东升点头道:“不错,说是这么说,但是大家同样来高句丽参战,我们海军就眼睁睁的看着府兵们战功赫赫,然后回家乡扬眉吐气?然后你们的孙子问你们,征高句丽的时候爷爷你杀了几个?你只能笑着说我在后面船上等着?”
李东升几句话就把水军将领们心底的骄傲给撩了起来,是啊,凭什么那些旱鸭子可以得意洋洋的回家分田,免除赋税,而我们却只能拿点军饷。他们同时道:“愿听总管指挥!”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请大家收藏:()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是陷阱我们也认了
“哇。。。”薛仁贵在船头又开始了呕吐,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在陆地上是猛虎的薛仁贵现在下海可不是一条龙,再看看甲板上躺了一地的张勇他们几个,一个个吐的脸色苍白,肚子里已经全部清空,一个个在哪里干呕,连站都站不起来。
这已经是海上演习的第三天,薛仁贵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受这样的罪,他们都是第一次出海,在江河里也坐过船,但今天风浪太大,这个船只颠簸的让这些旱鸭子晕头转向,看什么都是在转。
薛仁贵靠着船头就是不坐下来,仔细一看原来他是被用绳子捆在船头上,他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又干呕了几下,眼前已经发黑,就感觉满天都的大浪朝自己压过来。
这个时候,他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笑道:“薛兄感觉怎么样?要是实在坚持不住就下面休息下,我刚上船的时候也是这样!”
看着在旁边含笑看着自己的程处默,薛仁贵勉强道:“程兄,你当时上船是几天才适应的,我已经三天了怎么还是不行啊。这个风浪实在是太大了。”
“薛兄你真以为你是天才啊,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海上生活的,我当年花了一个多月才勉强能在船上不头晕,现在我们还是在近海训练,也就是让你们熟悉下海上的生活。真正的海浪可比这个大多了。”程处默看着牛逼轰轰的薛仁贵吃瘪,大笑道:“那个时候才知道什么是天地之威,什么叫人力渺小。”
“嗨,本来我以为依我的本事,这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想不到这个坐船就让我吃了这么大的苦头。果然侯爷说的对,这天下稀奇的事情多的很,我们只不过是井底之蛙。”喝了一口程处默带过来的热水,漱了一下口,薛仁贵道:“本来还觉得你们水军的人轻松的很,作战出行都坐船,不要用力气,谁知道还这么受罪。你看张勇,都快翻白眼了。哈哈”果然快乐是要对比的,只要有人比自己倒霉,那就比他快乐。
“这年头有什么轻松的事情还能轮到我们?早被那些世家子弟给占去了,那叫清流知道不?我们这些武将出身的叫勋贵,人家不带我们玩。”程处默拍拍薛仁贵的肩膀:“你在这里继续熬吧,我去看看李侯爷怎么样了。”
在程处默住的船舱里,李东升也是吐的昏天黑地,躺在满是臭袜子味道的床上呻吟,这个不是说靠意志就能抵抗的,是人体本能的反应。李东升也从来没有想到晕船会这么难受,他现在看什么都是在转的,不过他不想让自己呕吐的样子被人家看到只能躲在船舱里。
“好点了没有?”程处默笑吟吟的看着他:“要不就算了,你这个总管在陆地指挥就好了,这样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不要再说风凉话了。赶紧倒点水给我,胃子里已经吐光,全吐的酸水。”
程处默递了一杯水给他,看他手围着杯子转了几圈也没有拿住:“现在我的心里总算平衡了,当年你让我去水军,我晕船的时候都想回长安去把拉着一起来。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第一文学
“你出去吧,一般晕船过几天就好,我再坚持下。不要到时候打仗的时候只能躲在船舱里,那就真是笑话了。”
唐军大营帅帐里,“陛下,平壤城里的内应传来消息,今天晚上他们打开北门,我们大军就可以直接进城。”王登峰派人在平壤城下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内应的消息。
“茂功,你怎么看?”李世民强压这心头的激动,问了下李绩这个名将,虽然前方的果实香甜味美,但是关系到几万士兵的生死,不由得他不慎重。
李绩沉思了一会道:“陛下,我感觉这不是一个阴谋,肯定是高句丽内部有人不愿意陪泉盖苏文一起死。”
“陛下,就是陷阱我们也不怕,只要他城门一开,我们大军涌进去,手榴弹一丢,什么埋伏也被他破了,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个值得赌啊,不比让士兵们冲墙头死的人一点嘛。”说话的是程咬金。
“不错,听说泉盖苏文杀了荣留王,然后立他之侄螅匚酰苑馕竽胫АR郧叭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