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城墙上那些后续赶到的援军,也只敢远远的站着,他们目睹了刚才爆炸的威力,已经不敢再靠近那些全包裹在铁皮里的唐军,但是看到后续的普通唐军已经潮水般的涌进缺口的时候,所有的高句丽士兵都开始溃散逃跑,他们的眼中再也没有了当初看到唐军时的蔑视,代替的是惊恐的目光。

    已经是兵败如山倒,那些守军哭喊着跑向城里,后面的唐军已经开始在整队出发,他们分成了好多个小队,以火器营的人做箭头,分头往城中突进,争取扩大战果。

    就在城里已经开始出现混乱的时候,士兵跟城里的百姓都开始惊慌的四处奔逃,唐军在火器营的带领下,正在四处出击看到人多的地方就先丢手榴弹,把人群驱散,然后后面的唐军官兵们就冲上去一阵砍杀,效率非常快,已经占据了一个街区了。

    这时在辽东城里的街道上匆匆忙忙的赶过来一群人,为首的一个五十多岁,头发灰白,身体廋削,一双三角眼看上去就比较凶狠,那一个巨大的鹰钩鼻和嘴角的法令纹都显示他是一个久居高位的人,而且心狠手毒。

    看着混乱的街道,他眼神一暗,然后猛然就拔出剑来,猛的砍在一个在拼命呼喊的士兵脖子上,那个士兵捂着脖子睁着不敢置信的眼神然后慢慢的倒了下去。

    他身边的侍卫也是有样学样,纷纷把刀剑拔了出来,砍死最前面几个人后把刀剑对准了那些被震住的士兵。

    为首的那个人把剑上的血在死尸身上的衣服上檫了檫,然后大声道:“大家都认识我,我就是辽东城的城主李秀真。”看着他们全是恐惧的眼神,李秀真冷冷道:“现在是守城的关键时刻,胆敢临战脱逃者,斩!祸乱军心者,斩!唐军就算有特别的武器,但是我们也退无可退!”

    他指着周围惊慌失措的百姓道:“你们看看,这些都是我们高句丽的百姓,也是你们的父老妻儿,只要我们退了,他们就会被唐军屠杀,奸*淫,我们跟唐军的仇恨是无法解决的,只有他们死或者我们死。我们辽东城破了,那我们高句丽的江山就暴露在唐军面前,我们高句丽人亡国灭种的悲惨命运,都是你们今天逃跑引起的,你们真的想做这样的罪人吗?”话说到最后的时候,李秀大声咆哮起来:“我已经五十多岁了,我不想离开我的家,我要跟这座城共存亡,有种的就跟我上!”

    在场的高句丽守军士兵们看着李秀真带着侍卫往唐军进攻的方向走去,发了一会呆,然后终于有一个人大吼一声:“我跟你们拼了!”然后就头也不回的跟着李秀真的方向走去,紧接着第二人,第三人,更多的人都冲了上去。

    李东升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些高句丽人激起了心中的血性,他们悍不畏死,全员开始了反扑。

    李世民跟张俭看到潮水一般的唐军涌进了城池之后,脸上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在他们的感觉里,只要城墙被攻破,那城里市民跟守军的斗志立刻就会瓦解,然后就是攻城部队的大屠杀,高句丽人堵了朕这么多天,我一定要屠城三日,以解我心头之恨。

    李东升面无表情的看着辽东城,他正在评估现在攻城部队到了什么地方,是不是遇到了抵抗,发现以后打仗还是要自己独掌一军,到时候把热气球升起来,用望远镜来观察城里的东西,用旗语来指挥下面的士兵调动,比自己在这里揣摩的要好。

    进攻的唐军已经开始有点吃力了。他们的作战模式类似于后世的巷战,就是分成若干个小队,由火器营的人做坦克的角色,在前方负责驱散人群,炸塌房屋,后面的唐军士兵就是步兵,负责清除那些高句丽人守军的性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搏杀后,高句丽人也掌握了不少手榴弹的情况。虽然那些手榴弹仍然在不停地爆炸,可高句丽人他们手里拿着盾牌,小心地躲在房屋后面,人群也分的很开,有人就躲在被炸塌的废墟哪里,经常给唐军以冷箭。

    还有比较聪明的利用火器营士兵全身着甲行动缓慢的特点,把守城的火油拿了过来,直接浇在他们的盔甲上,然后丢火把过去,虽然要牺牲好几个人才能杀一个火器营的士兵,但是有时候手榴弹的殉爆也会杀伤好多猝不及防的唐军。

    还有很多的百姓躲在自己的房子里,远远的射上一箭然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在战争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凸显出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手榴弹终归只是一种武器,它的存在对战斗是有帮助,但是伟人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现在辽东城的情况证明了他话的正确,再先进的武器也无法征服强大的人心。
………………………………

第三百一十章 寸土必争

    辽东城中唐军跟高句丽人你来我往,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双方就在城市里进行这这种险而又险的拉锯战,为了一栋房子、一个阁楼双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竟然一点点的把唐军给顶了回去。这是一场外人难以想象的恶战,随着时间的流逝,攻守双方的伤亡也急剧地增加着,到了下午时,双方都已经是筋疲力尽,攻守双方都是一天没有吃饭。

    但是根本没有人在乎,两方人都是悍不畏死,以命搏命,到最后危急的关头,有无数的高句丽人直接把自己用火点着然后死死的抱住火器营的士兵,用同归于尽的方式来换取自己同伴跟辽东城的生存。人命现在根本不值钱,双方都杀出了火气,两个民族的人就这么咬着牙在厮杀。城里火光四起,惨叫不断,每一秒都有人死去,每一个房子、水井前面都是拼命搏杀的人。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双方竟然纠缠了一天。

    李东升在城外看到手榴弹把高句丽的守军从城头上赶下去之后,那么多大军冲了进去,但是高句丽的守城军队仍是前赴后继地拿起兵器选择继续抗击时,他苦笑道:“陛下,现在微臣说的话都应验了!”

    李世民的神情也很凝重,今天出现的事情也出乎了他的意料:“手榴弹果然不是万能的。”

    “陛下,没有一种武器是万能的,总是有他的缺点。”李东升道:“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

    张俭看着城头上的动静一边调兵遣将,一边道:“蓝田候说的有道理,前面传来消息,那些高句丽人已经掌握了怎么对付我军的办法,现在伤亡很大。而且现在城里全民皆兵,大家都是防不胜防!”

    李世民一劈手:“传令下去,城破之后三天不封刀!”

    “陛下。。。”李东升跟那些文官听到李世民这么说都准备劝谏一下,他们知道李世民这句话的背后无法形容的惨烈与残酷,李世民冷声道:“不必多言,朕意已决。而且以后只要高句丽城池不投降者,全部造此办理!”

    辽东城里巷战还在继续,战况依旧非常的激烈。但是从唐军冲入城中那一刻起对高句丽守军来说,就是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天色已晚,战斗了一天的唐军跟高句丽人都停了下来,大家都在找地方默默的舔伤口,现在只是占据了半个城而已,夜里说不定还会有偷袭。

    李世民的中军大帐里,已经摆上了丰富的菜肴,被阻挡在城下十几天,今天终于攻进了城里,虽然没有完全占据,也是值得庆祝的。

    辽东城破对大唐来说实在是惊天之喜。攻破此城之后,唐军就算是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从此以后攻守随心。而高句丽只能跟随唐军的调动,被动的应对唐军的进攻。

    前线的士兵们还在辽东城里搜索残敌,在黑暗中跟敌人厮杀,自己在大营暖和的帐篷里大快朵颐,这让李东升很有负罪感,感觉对不起前线的将士。

    长孙无忌看着跟李绩谈笑风生的李东升,心中泛起一阵无力:这小子这么厉害,我该怎么压制。

    由于在军营里,菜肴也很有特点就是大,用大盆装了上来,品种少,分量大。李世民笑吟吟的举杯道:“各位爱卿,今天的破城,除了我大唐将士英勇善战,悍不畏死以外,也是在座的各位在后面默默的付出,现在我军已经占据一半的辽东城,那些高句丽人现在也是苟延残喘,最多三天辽东城就会全部落入我手,行军长史记一下,所有人员先记一功,等回长安后再具体计算!”

    所有人都起身大声道:“愿为吾皇效死!”

    李世民看着下面的文臣武将哈哈大笑,好像前一段的阴霾:“蓝田候李东升,献上手榴弹这样的利器,几次攻城都起了大作用,以前朕还是小看了此物,现在全靠它来扭转战局,所以要额外为他再记一功。”

    李东升赶紧起身推辞:“陛下,攻城成功都是陛下指挥得当,将士用命,微臣又没有上阵杀敌,不敢多居功劳!”

    李世民根本不接他的话,继续在场内巡走跟他的那些老部下去喝酒,要把这一段时间的憋屈气全散发出来。李东升就孤零零的站在哪里,王德过来小声道:“陛下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在这里推辞呢?”

    李东升苦笑道:“你说陛下这么多人面前给我加一功,我不推辞,那些御史不弹劾我?”

    王德转了一圈看周围没有人,低声道:“陛下年龄大了,现在人多的时候最好顺着他,他说什么你就应着,等人少的时候再劝谏。”停了一会又道:“听说蓝田候家里妻妾都已经有了身孕,你也该为他们争取一点东西。”

    李东升想了一下也是,李四维是长子,肯定是继承自己的爵位,那还在肚子里的三个总要给他们留点东西吧。他拱手道:“多谢大总管指点。”

    王德点点头走了,这种顺水人情他做的不少。他知道李东升为人豪爽大方,自己的那个侄子现在也是有名的富豪,自己老了之后也算是有依靠。

    宴会的气氛非常热烈,李世民所到之处都是欢声笑语,不知道的还以为取得了多大的战绩。估计是前一段日子的失败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要发泄出来,尤其是程咬金中伏受伤,给东征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君臣们从上到下都很担心重蹈前隋的覆辙。现在好了,一天就攻进了城,夺取城池只是时间问题,时间对大唐来说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天色一亮,辽东城里的厮杀又开始了。斥候们如流水般不停在李世民帅帐外禀奏最新军情。

    我军已攻破外城,斩首敌军三千多。

    王师已攻破内城,斩首六千多。

    我军在内城遭受狙击受阻,敌军在街巷节节抵抗,我军伤亡不小。

    张俭已经亲率中军入城,我军化整为零,依托街巷步步为战,并下令用火油纵火焚城,现在正在推进,敌人抵抗的非常的顽强,几乎都是用人命在前面铺路。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军中无戏言

    这走马灯一样的战报不停的呈报到李世民的帅帐里。帐内君臣他们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他们的神情丝毫不变,进攻的快辽东城今天就能拿下来,打仗哪里能不死人。

    “陛下,我大唐士兵马上就可以攻占辽东城,陛下为大唐开疆拓土几百里,臣为陛下贺!”岑文本第一个出面拍马,紧跟着帅帐内那些文武也跟着恭贺,李世民哈哈大笑,心中无限快活。

    李世民开心了一会用手压了一下,帅帐里静了下来。岑文本又道:“陛下,既然辽东城已经等于在手,我们是不是先把下面的进攻路线讨论一下?”

    李绩点头道:“陛下,岑中书说的有道理。我们攻下了辽东城,现在平壤城前面也就三个城,我军是南下还是北上,还是直接长驱直入进攻平壤,陛下有什么建议?”

    大帐内立刻没有人说话,这个问题都是圣心独裁,谁也不会去别苗头,都装作沉思的样子。

    看半天没有人说话,场面有些尴尬,李世民看着在角落的李东升道:“蓝田候也算是后起之秀了,你看今后的作战方略怎样走比较好?”

    李东升想不到自己都到最后面了还被点了名,他站起来道:“陛下,我大唐将士长途跋涉进入高句丽,先是渡河之战,又是辽东城之战,肯定是疲惫不堪,我认为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让将士们休息整顿。”

    李世民点点头道:“蓝田候年纪小,不过作战思考还是稳字当头,深得卫公的精髓。好,传令下去,攻克辽东城后全军放假三天,辽东城屠城三日。”

    想不到李世民一直把“屠城”这件事情记在心里,看来他是动了真火,这个高句丽让他面子大失,已经顾不上所谓的仁义了。

    这个“屠城”的命令,就是针对所有住在辽东城里的高句丽百姓士兵全部男人被杀,女人被***,财物被抢掠,房屋被焚毁,这个什么辽东城就会成为一片废墟,保证一个活人也没有。

    在场的文官都沉默了,杀的是异族的百姓,他们就当没有听到。而对武将们来说,这个命令传下去之后,屠城是提升军心的最好的办法。大家都为了升官发财来到这么远的地方,前段时间过的太过压抑,现在有了这个命令,大家正好可以把情绪全部发泄出去。

    李世民环视了一圈笑道:“好了,三天以后大家也调整过来了,辅机你看下一步怎么走。”

    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子跟在一起共事了这么多年,长孙无忌很清楚李世民现在的提问决非出自真心,他清楚的知道下一步的行动李世民心中肯定早就想好了,现在问他不过是做一个明君样子,向在场的众人显示只是听劝纳谏的。

    长孙无忌道:“陛下英明神武,带领我们一路征战才有了今天大唐的江山,我觉得下一步只要按照陛下的指示去做就好了。”

    在场的众人心中都骂了一句“无耻”,但是表面上还是点头叫好,反正他们都是跟着李世民的帅帐,再怎么有风险也轮不到自己,何苦为了别人而让自己的前途灰暗呢。

    李东升想了想,还是要为那些一线的士兵争取一下。他想了一会起身道:“陛下,我还是保留以往的意见。我大唐军队远道而来大家疲惫不堪,如果再连续作战是兵家大忌。高句丽地形狭窄,如果三十万大军一直聚在一起共进同退的话,微臣认为发挥不了我大唐府军作战来去如风的特点,跟高句丽打消耗战,阵地战,明显还是我大唐吃亏。所以臣还是坚持开始时的想法,兵分三路,一路北上去进攻高句丽的盟友,一路南下进攻安市城,建安城,还有一支直奔平壤,再让水军登陆攻击,四路大军齐头并进,高句丽灭亡易如反掌!”

    李绩跟王德没有想到自己劝了李东升,他竟然还是这么不识趣当众让李世民下不了台,都暗暗的替他着急,听了李东升的话,李世民陷入了沉默,帐篷里又冷了场面。

    “分兵的计策陛下前几天就明确的说了不合适,蓝田候念念不忘的提起,是不是有什么私心在作祟?”

    李东升转身看着他:“长孙大人,我身为大唐的臣子,有这个义务来建议陛下采用我的计策。陛下虽然否决了我的意见,但是只要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正确的,那我肯定要不停的提出来。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但是私人恩怨不要放到工作中,这里的决定关系到我大唐将士的性命,请长孙大人自重。”

    长孙无忌被李东升在这么多人面前顶撞,神情一阵惊讶,然后就是满脸通红,竟然被一个晚辈在陛下面前说要自重,这真是奇耻大辱。他冷笑道:“你认为正确的就要劝谏?你的想法能保证是一定是正确的?要是错了责任你承担的起吗?这座帅帐里全都是领兵多年的名将,无论是经验还是名气,随便挑一个都比你强上很多,你的意思是他们都比不上你,只有你是对的?”

    “大家同朝为官,你这样挑拨有意思吗?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在长孙大人身上我可看不到有这样的情形。”李东升说的很慢,但气势很足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事情是可以完全靠经验就能完成,每次面对的敌人、气候、环境、敌人、后勤都不同,当然所采用的对策也不一样。高句丽目前为止的两战大家都可以看出来,这个家伙跟我们以往对战的草原民族完全不一样,他们非常有韧性,非常的难缠,所以我们不能让他们抱团,只有分兵突击,让他们各自分开然后我大唐各个击破,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他盯着长孙无忌一字一字的道:“陛下不听我的劝谏,那是陛下考虑问题跟我们不一样,我只是要把自己的为官的职责完成。但是长孙大人你对我的建议又阻挠反对,如果万一我军真的中了伏击,这个责任你可担当得起?你要知道这里可是军帐,军中无戏言!”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捷报

    长孙无忌被李东升的一句话堵在胸口,想要发火,但是想到李东升说自己没有度量,这个时候再跟他做口舌之争,真的会让人留下这个印象,看看大帐里的人表情都非常诡异,长孙无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吐了出去,强笑道:“蓝田候说话真真可笑,按你这么说的每个人说的话都要负责的话,这朝堂上就没有多少人了。”

    李东升不再搭理他,他躬身行礼:“陛下,微臣所言都是为了大唐,请陛下再慎重考虑。”

    李世民摇头道:“你忠心可嘉,朕是知道的,但是分兵作战风险太大,朕不能接受。”

    沉默了一会,李东升道:“那请陛下同意微臣去水军,在哪里随我大唐军队进攻。”

    看李东升还在这里掺杂不清,李世民不高兴了:“你是整的随侍,怎么可以到处跑。”然后皱着眉头道:“朕意已决,蓝田候你无需多言,退下去吧。”

    就在这个时候,帅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马蹄声,直奔中军帅帐而来,就听到一个声音激动的喊道:“捷报!捷报!”

    “辽东城的残敌已被全部肃清,我军已攻占辽东城!”

    “我军攻克辽东城!大唐万胜!”

    紧跟着就是大营唐军的欢声雷动,各种叫声、欢呼声差点把帐篷顶给掀了。

    帅帐里从李世民到下面的官员也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只有李东升还是那么冷静,在他的心中,攻破辽东城这是肯定的,城门被火药炸塌的那一刻,便已注定了辽东城的陷落,城里那些英勇的高句丽士兵只是说是负隅顽抗,肃清他们是早晚的事,现在捷报发了出来,意味着辽东城已经完全落入了大唐的手中,从现在起高句丽的就是一个等着被蹂躏的女人。这个时候,完整的战报已呈到李世民的手中,并且在文武百官中传阅。

    等过了好久才传到李东升手中,战报上写的很详细,今天开战后,高句丽守军的抵抗仍旧非常顽强,城内每一条街都是双方厮杀的战场,唐军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历经千辛万苦才把残敌全部肃清。战报的最后写了此次作战的战果。

    此战最大的战果是歼灭了高句丽守军三万多人,剩余的守军全部逃了出去。击毙辽东城守将姜贤,活捉了辽东城城主李秀真,还有他麾下部将近百名,还有被活捉的高句丽士卒也有五千多,一个城战损在四万多将近五万,这样的损失对高句丽这样的一个小国来说也是非常疼了。

    冷静下来的李世民把前期对辽东城的处置全部兑现,说的非常直接,所有被活捉的五千高句丽守军全部坑杀,辽东城城主李秀真斩首,以祭奠在城下作战死去的将士。唐军将士对辽东城屠城三天。在这三天里,唐军将士还有前期带领唐军进军的大唐志愿军无论在城中对高句丽百姓做了多么令人发指的恶行,军法皆不追究。

    可以想象接下来的三天,肯定成了大唐将士们的狂欢,辽东城幸存百姓的噩耗。在这个时代来说,征服一座城池后的屠城已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是残酷的事实,何况还是敌国的百姓,没有人会为他们说一句话。

    三天后心满意足的唐军士兵收起了恶魔的化身,在各大将领的大骂呵斥声中恋恋不舍的整队,又变成了憨厚老实的关中汉子,没有亲眼看到的话谁也不会把这些老实的家伙跟城里的那些恶魔联系起来。

    李世民一改前几天的郁闷,天天召集人来讨论下一步的进军计划。这个时候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率两万水军从莱州出发,三天后在高句丽登陆,登陆之后没有休息急行军一天一夜兵临卑沙城下,又立刻发起突袭,卑沙城的高句丽守军猝不及防之下,只作战一天就攻克卑沙城,歼灭和活擒卑沙城守军一万余人。攻克卑沙城后,张亮一鼓作气已经率着余部朝北开拔,一路上连下三城,目前张亮所部已将石城围困,等攻克后就北上和大军在平壤城下会师。

    看到这样的一个捷报,李世民简直爱死了这个张亮,他的战报的对李世民一个有力的支持,现在有疑虑的文官武将都没有了反对的意见,大家已经一致同意大军不再分兵,直接南下攻占建安城和安市城,到时候在平壤城下跟张亮的队伍汇合,攻占平壤,彻底完成东征之战。

    李东升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现在他只是安静的美男子,跟着李世民后面收拾行装,跟随大部队南下。

    大军又修整了三天,然后就拔营朝建安城进发。前锋五万骑兵由张俭率领,在前方开路,中军二十万兵马由李绩亲领,后军就是后勤运送粮草和军械的则由府兵和征调的民夫混杂而成。

    李东升本来想跟李思文一起走的,但是李思文被李绩给派回国内去了。李东升恶意的想到是不是李绩怕自己儿子有危险,然后看他立了一功就把他给弄回去了。他晃晃悠悠的走着走着就到了后勤的部队,然后发现这里是最适合他呆的。他自己爵位高,每个人看到他都要行礼,第二他当初在定襄的时候就抓的后勤,对这里很有亲切感,而且这里很多的主管都是他当年教过算术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来了殷勤的不得了。

    李世民现在又忙了起来,李东升又故意让自己变成了小透明。其余的随侍巴不得少一个人来抢皇帝的宠爱,有人故意消失他们都开心的不得了,当然更没有没有人提起。

    李东升一个人走在马上有时候也在想,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大唐了,现在的大唐更加强大,还有了火药跟手榴弹,攻下任何一座城池都是没有问题的,想想历史上的大唐都可以把高句丽给灭了,现在有了自己的发明相助,应该更没有问题了吧?但是为什么我还是有一点担心?不是担心唐军能不能消灭高句丽,而是担心唐军的死伤太大,李世民说的慈不掌兵我始终做不到啊!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安市城下

    高延寿的援兵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辽东城被攻破,他们做不了任何事情。自从被他们偷袭后,唐军就对他们摆开了阵势,就等着他们进入包围圈,以报当日之仇。

    高延寿自然不会这么傻傻的自投罗网,他也是高句丽名将,知道要是跟唐军面对面硬干的话,自己这十万人估计也就两天的功夫就灰飞烟灭,现在高句丽也没有多少可以机动的兵力,从斥候传回来的消息看,唐军已经掌握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可以轻易的把城墙搞塌,这也是辽东城这么快陷落的原因。

    远远的吊着唐军的部队,他们就这么跟着唐军的主力,寻找机会在他们身上狠狠的咬上一口,但是唐军主将都是久经战场,怎么会有破绽给他们。

    唐军行军了十几天,来到了建安城下,现在李世民知道自己的时间宝贵,而且火药跟手榴弹也暴露在了高句丽的面前,他也不在遮掩,到了城下直接用火药把建安城门给炸塌,然后还是跟辽东城一样,用火器营士兵在前面开路,唐军普通士兵在他们身后攻击杀伤敌人,也是两天的时间就攻破了建安城,同样是缴获无数,最关键的是得到了大量的粮草,大大的缓解了唐军后勤补给的困难。

    “哈哈,这就是一招鲜吃遍天!”李世民站在建安城下看着冒烟的城池,心中全是自得:“我大唐实力雄厚,根本不需要哪些阴谋诡计,就是这么堂堂正正的平推过去,管他有什么应对,我们一力降十会。”

    “那是,陛下纵横沙场几十年,当然是慧眼如炬。就是有些人老是仗着自己有点小功劳,觉得自己就是绝世名将了,竟然还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真是贻笑大方!”岑文本先是拍了李世民的马屁,又小小的踩了下李东升,这段时间他太红了,还是让他冷静下。

    “年纪还是小了,不过还是忠心可嘉。”李世民随口回了一句,转头对李绩道:“高延寿那支部队怎么样了?还是这么跟着我们?”

    “回陛下,我军在进攻建安城的时候,他们也想过来偷袭,但是在我们严阵以待的阵势下,他们还是没有敢轻举妄动。”李绩回道:“下一个就是安市城,城主是杨万春,号称高句丽守城第一,要是他坚守的时间长了点,高延寿这个部队还真是个麻烦。”

    “有火器营在,天下什么坚城不可破?”李世民豪气万丈的指着面前的城楼:“建安城以前我们想过可以两天攻破吗?这里的守卫也是天下有数的,不还是用火药炸塌城墙就唾手可得?哈哈,李东升这小子献的还真是好东西!”

    十天后李世民带着大军到了安市城下。他顾不上身体奔波的疲劳,带着李绩等文武到了安市城下,兴致勃勃的打量起了这个平壤城之前最后一个重镇。李东升在后勤的队伍里也到了,他可知道这个安市城在真正的历史上把攻无不克的唐军挡着好几个月,一直要到入冬唐军的后勤补给跟不上了才不得不退兵,这也是李世民一生中难得的一次没有取得胜利的战斗。

    李世民觉得这个城跟辽东城、建安城也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城墙高一点,厚一点,不过这些都不是事情,无非就是炸药的量多放一点好了。现在经常攻城,火器营的士兵用起火药来也是得心应手,熟能生巧嘛。

    这个时候,在唐军的军营中间有一个热气球已经晃晃悠悠的升了起来,就算唐军已经多次说过让他们不要惊慌,还是在军营里惹了不小的动静。

    热气球已经不算什么秘密武器了,在高昌城以后,各国的探子都纷纷打听到了这个东西,大家也都不是傻子,用两次就算了,多用几次再被吓倒的真不多,就连高句丽也不例外,他们在城头上对着热气球指指点点。

    虽然不能用在作战中,但是用来侦察城里的情况还真的好用,俗话说站在高看的远,了解城里的地形与敌方的布置是军队里最重要的事情。在气球上的士兵不停的把竹筒往下丢,下面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