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东升急忙行礼:“微臣拜见陛下。”
张勇还是第一次见到活的皇帝,连忙也跟着行礼。
“好了好了,又不是在朝堂,就不要这么多礼了。”李世民摆摆手道:“日子过的不错啊,这么有闲情逸致,朕活了几十年也没有过上几天这样的日子,看来朕还没有一个臣子来的快活!”
李绩笑道:“陛下身担天下百姓的期望,当然比不上臣子的逍遥。”
听了李绩的话,李东升给了他一个感激的目光,李世民说这个话,他怎么回答也不好,就要李绩这样的老臣子来把话头给叉开去。
李世民看来也不像是来找茬的,对李东升道:“看你钓鱼那么惬意,把鱼竿给我,让我也试试!”
李东升赶紧把鱼竿递到李世民的手上,把位置给让了出来。李世民被这个钓鱼的凳子给吸引了:“啧啧,用一块布,四个木头竟然也能做个方便的凳子出来,这个脑子还真好使。”
“奇淫技巧,脑子都不用在正道上。”长孙无忌还是话中带刺。
“总比有些人沾别人的光升了官,不知道感激还反咬一口来的好。”李东升就是嘲笑长孙冲利用自己的提供的平台升官,对自己却没有感恩,反而因为妒忌老是针对他。而且李东升现在对谁也不想退让,你要对我仇视,那我就一棍子打回去。
李世民仿佛没有听到他们两个斗嘴,坐在李东升的钓鱼椅子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发呆,眼神也发散了出去。
李绩笑吟吟的看着李东升跟长孙无忌两个人眼睛对视,他今天也不知道李世民好好的把他跟长孙无忌叫出来干什么,不过见到年过半百的长孙无忌看到李东升就要掐起来也蛮有意思的。
李东升也不清楚李世民今天怎么会突然杀到这里,反思了这阵子的行踪,没有出去惹事啊。长孙无忌看着玉树临风的李东升,心里是一阵妒忌,为什么陛下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要听听李东升的意见。
过了好久,李世民忽然叹了口气,轻声道:“李东升,自从你进了官场,你对大唐是有大贡献的,种种事情我都记在心里,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我对你是有亏欠的,很多事情的处理由于权衡太多,所以让你受了委屈,今天我要跟你说声抱歉!”
这个话如同晴天霹雳一样响在李东升的耳边,也把长孙无忌跟李绩吓的不轻。李东升赶紧弯身道:“陛下,这个话真是折煞微臣,陛下对微臣的恩典如同大海一般,怎么会有委屈!”
李绩生怕李世民对李东升有了不好的看法,也上来打圆场道:“陛下言重了,让他受委屈,是陛下对他的爱护和磨练,如果做事总是一帆风顺,现在这个家伙的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
只有长孙无忌是妒忌的看着李东升,想到李世民今天说的话,他就不服气,为什么我儿子那么优秀却总比他要差那么一点点,既生瑜何生亮。
李世民眼睛看着鱼钩道:“这一年多来我看你意气消沉,心里已经萌生退意,你还这么年轻,官场才开始起步,就想撂挑子,我是不同意的。”
李东升已经不敢接话了,李绩眼神里带着兴奋,自己看重的后辈被皇帝也看重,说明了自己的眼光好。
“李泰已经被我贬嫡到外地,现在大臣们都要求我立储,我思来想去实在是下不来决心,你有好的建议吗?”
李东升今天不知道李世民发什么疯,跑这么远来就是为了刺激我吗?先是道歉,然后就把这么大一个炸弹放自己手里,立储啊,国家大事,为什么你在长安那么多大臣、世家不去咨询,跑到河边来问我一个闲散侯爷。
“此乃陛下家事,还请陛下自己决断!”李东升先一口回绝了再说。
“话不是这么说,以后就是你们共事的时间多,当然要征求你的意见了!”李世民道:“你的眼光独特,我就想听听你的意见,这么说吧,辅机跟房玄龄他们几个都是倾向于立雉奴为太子,可是朕觉得他性格太软,怕他做不好!实在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现场一阵沉默,没有人去接这个话茬。“雉奴对你一直都很崇拜,很久以前就要拜你为师,你认为他的性格怎么样?是否能胜任这个位置?”
李东升暗暗叫苦,这话说的好像大唐太子之位就我一言而决的样子,谁做皇帝跟我有什么关系,大不了我拍屁股走人。
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李东升的答复,李世民转头过来问道:“怎么,朕的问题那么难回答吗?”
李世民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李东升只好道:“陛下现在不是正需要晋王的孝来做最优的选择吗?”
………………………………
第二百八十八章 问计
“住口,陛下只是问了一句你的意见,你怎么敢真的开口,陛下立储是何等重要的大事,你一个小小的六品官怎么敢妄议?”长孙无忌看李东升不知天高地厚,真的敢跟李世民交流这个事情,生怕他坏了自己的谋算,开口训斥道。
“那陛下问我话我不回答,你是不是又要说我无视陛下问话,我就不懂了,长孙大人,我不就是比长孙冲优秀那么一点点吗,你至于这么妒忌我?”李东升脸都跟长孙无忌的脸靠到一起:“怎么说你也是宰相,就这么一点度量?你想想你针对了我多少次,我都是忍让过去了。现在你要是还这么咄咄逼人,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哼,竟然还敢威胁我?”长孙无忌也怒了:“陛下。。。。”
“好了,以前的事情都让他过去,以后你们同朝为官,还是和气一点好。李东升你年纪轻要跟长孙大人多学习。”李世民在关键的时候被长孙无忌打断,心里不爽,可是却又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训自己的大舅子,假假的说了两句,然后道:“雉奴的性子我是知道的,你具体说说!”
“陛下,从来只有马上打天下,没有马上治天下。陛下英明神武,已经为他们做好了基础,后面的皇帝他们肯定没有陛下这么厉害,那么需要的就是守成就好了。守成的第一条就是要性格温和,能和大臣们和睦相处,这样君明臣贤才是盛世的样子。汉高祖刘邦之后不是也有文景之治嘛。”
李东升看李世民听的津津有味,继续道:“至于性子温和,陛下你可以亲自教他啊。跟着臣子怎么能学会做帝王?陛下你才是最好的老师。”
“跟着臣子怎么能学做帝王,我才是最好的老师!”李世民恍然大悟,是啊,以前我都想岔了,那些大儒、学者他们会的都只是怎么空言大义,而帝王是要处理实务的,他们天然就是敌对的两方,那些大儒们大都出自世家,想来也不愿意见到太精明的皇帝出来,所以教的肯定不太用心。而我李世民无论是文治武功在历史上也没有几个人能达到我的高度,雉奴跟着我学,就是学不到十成,会了五六成那也算是有为的明君了。
李绩看着李世民一脸激动的表情就知道李东升又把话说到李世民的心里去了,他也很佩服自己的这个晚辈,一个孤臣从来不溜须拍马,硬是靠着政绩让陛下离不开他。
今天的话一说出去,只要晋王被立为太子,日后登上大宝,李东升就是从龙之功,以他的资历跟政绩,进政事堂就是妥妥的。
长孙无忌看着李东升心里完全是愤怒了。这个李东升坏我大事。他是李治的亲舅舅,又是政事堂的宰相,只要说动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等李世民百年之后,整个大唐还有谁能制的住他长孙无忌,他就是霍光一样的权臣,大唐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人。可惜李世民却问计于李东升,日后李治登基,第一功臣就不是他,这让长孙无忌情何以堪。
他跟李绩两个人看着跟李世民谈笑风生的李东升,不知道这个家伙为什么这么妖孽,才二十多岁在他们眼里还是个娃娃,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就这么横空出世,犹如一道彩虹一般闪耀在大唐的朝堂之上,自己儿子看样子这辈子也只能望其项背了。
时间接近中午,蓝田候府的人送午餐的时候被拦住了,还是张勇过去才把人带了过来。李世民不顾王德的示意兴致勃勃的跟李东升一起用餐:“这小子还是可以相信的。早就听说了他家的东西特别精致,今天也让我来开开眼界。”
李东升还真没有让他失望,他按照后世那个淮扬菜的标准给自己家里的厨师培训,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每一道菜都是那样的精美,连长孙无忌跟李绩都吃的赞不绝口。
酒足饭饱之后,人就困了。李世民还是不愿意回宫里去。他是难得出来放松一次,看着他坐在钓鱼椅上不停的打盹然后又猛的惊醒过来。李东升看得都心酸不已,他让张勇回去把自己经常坐的那个躺椅搬来,又让王德去找了个帐篷,让李世民就在河边睡了一个下午。
也许是心里的心思被李东升给解开了,李世民这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他伸了个懒腰道:“好久没有睡的这么踏实了。看来今天出来这一趟还是值得的。”
长孙无忌生怕李世民又跟李东升谈什么事情,直接道:“陛下醒了我们就回宫吧,出来一天了,我怕宫里有人担心。”
李世民摆摆手道:“辅机啊,你就不要扫兴了。朕今天开心的很,晚上还要再叨扰蓝田候一顿。”
王德早就跟李东升商量过了,他跟着李世民几十年,对他的性格了如指掌,已经预估到他今天晚上肯定还要留,让李东升早早的就准备了吃食,这个时候一声令下,就看到有下人把火堆升起,各种食材源源不断的端了上来,竟然在河边就准备烧烤。
李世民看得兴趣大增:“还是年轻的时候打仗间隙吃过这个,一晃都几十年了,想不到今天又能重温当时的氛围。”
李东升亲自操作,把在西域学习的那些烧烤的手段都拿了出来,烤出来的作品吃的李世民眼睛发亮,揉着肚子道:“整个天下也没有比你更会享受的了。真是让朕羡慕啊。”
李东升赶紧道:“陛下那是忧心国事,所以不愿意享受。”
李世民怔怔的看着他,忽然叹了口气道:“明年我准备御驾亲征高句丽,你认为如何?”
这个话题转移的太快了,李东升想了一会才道:“明年征高句丽还是有点仓促,而且陛下制定的骚扰计划刚开展还没有多久,效果不是很明显,再等两年比较好。吐蕃现在已经快要狗急跳墙,万一陛下东征的时候,它也在西线上进攻我大唐,这样的话我大唐就要两面作战会比较吃力。”
………………………………
第二百八十九章 以战养战
“唉,我也知道很冒险。你年纪虽然小,但是做事还是比较稳的,没有八成的把握就不会轻举妄动,也算是老成谋国了。”李世民躺在躺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道:“但是我想东征已经想了好多年,真不想再等下去了。”
“陛下,也就是等两三年的时间而已,对于一场国战来说,时间也不是很长。”李东升还是苦口婆心的劝道:“吐蕃、突厥在西边虎视眈眈,他们都是庞然大物,一旦联手,我大唐应对也会非常吃力,虽然有手榴弹这样的大杀器,但是陛下你也知道,没有一样武器是天下无敌的,手榴弹也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只是目前他们不知道罢了。再说两线作战的话,我大唐国库虽然充沛,但是一旦打成了胶着战,那再富裕的国库也支持不了。如果东征或者西域兵败的话,大唐这些年战无不胜的威望就会一朝尽丧,那些被打服或者有野心的小国都会蠢蠢欲动,到时候我大唐说不定有灭国之忧。还不如就等个三五年,大唐国库殷实,军械齐备,那时无论东征西讨,定然攻无不克,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李绩也道:“蓝田候说的有道理,现在高句丽畏我大唐军威,目前也没有明显的异动,所以东征高句丽其实并不是那么迫切,陛下不如先把吐蕃跟西突厥摆平,最少把两线作战的隐患给解除了。”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没有说话,李世民着急的原因他也知道,所以他才有了不该有的心思。李世民仿佛没有听到李绩的话,看着天上的星星很久才道:“你们说的道理我都知道,开始我不想把这个难题留给后人。东征高句丽是迫在眉睫,因为朕的身体等不了了。”
李绩跟李东升两个人听了猛的抬头,一脸的惊慌,帝王的身体状况一直以来都是绝密,他涉及到身后的传位,不知道多少都在关注,现在他就这么淡淡的说出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表情,李世民道:“从去年开始,朕便觉得身体经常胸闷腹痛,腿脚有麻痹的感觉。而且早晨起床时经常头晕,连食量也只有以前的一半,严重的时候连马都骑不上去。太医给我诊断的结果是风疾,要我静心休养,也不能太过劳累。东征高句丽对大唐至关重要,连大隋那么强大的都在哪里吃了败仗,所以此战朕必须御驾亲征,要是等上三五年,说不定我都动不了,到时候还怎么亲征?”
李东升看着火把昏暗的光线下,躺在哪里尽显疲惫的李世民,心中发酸。一代明君从风华正茂到了迟暮之年,那鬓角的斑白跟脸上的皱纹都告诉世人他已经老了,特别是这半年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跟最爱的李泰谋嫡,两大重击对他的摧残是巨大的。
本来李东升以为李世民只是好大喜功,因为他得位不正,就想要用各种政绩来表示自己是最适合做这个皇帝的人,但是今天李东升才发现,他只是想给李唐江山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让自己的后人能轻松一点,他要在自己在世的时候能把各种隐患全部扼杀,等自己死后,太子就能安稳的把局面稳住,几十年之后那就是真正的盛世。
“陛下。。。”李绩眼含泪水,他跟着李世民的时间不长,但是李世民了他出乎意料的待遇,现在听到李世民近乎遗言的话,心情激荡,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
“那些安慰我的话就不要说了。”李世民道:“我早已看开了,现在你们就给我想想怎么样避免两线作战,或者说是一战而定高句丽。”
长孙无忌跟李绩同时把眼睛对准了李东升,李东升也很无奈,这又不是演义,有什么事情都问军师,我也是一个普通人,又不是聪明的一休,这么急怎么可能想出办法来。
“陛下,兵者,国之大事。怎么能这么仓促的决定,到时候伤亡一定是巨大的。只要等上三年,把吐蕃跟突厥安抚或者打服,到时候关中府兵挟大胜东征,军械粮草也更加充足,到时候高句丽还不是一战而定?”
李世民他们三个人还是盯着他看,李东升叹了口气道:“陛下,我真的不行啊。。。。”李绩跟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的性格,那就是执拗,只要他想,那就绝不回头。所以他们两个都不劝,就等着李东升给拿个主意。
“蓝田候,你向来足智多谋,就帮陛下出个主意吧,怎么样才能两线兼顾,我看陛下夜不能寐,真是急是老奴了。就算我求你了。”王德也打起了感情牌。
李东升也是怕了他们,现在夜色已深,宫里发现皇上不在估计已经全慌了,而且火把一点,野外的各种飞蛾,虫子就对着火光而来,就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然后就是虫子被烧焦的味道,还有蚊子叮人。已经是呆不住了。
一边拍着蚊子一边道:“办法是有一个,不过不知道能不能管用。”
“你先说出来给我听听,不要藏着掖着。”李世民眼前一亮,就逼他一下,没有想到还真有意外的惊喜。
“陛下如果执意要东征的话,那西线就必须保证和平,或者说让吐蕃、突厥还有草原上的那些家伙们不敢擅起边衅,微臣建议来个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是什么意思?”李世民听了这个名词就有种很高大上的感觉。
“到时候我大唐邀请吐蕃、突厥、西域各国齐聚高昌,然后让我大唐的军队就利用我各种武器表演给他们看,让他们感受到大唐的军威,然后乖乖的呆在家里。”
“要是演习没有用,还是有国家来冒犯我大唐呢?”说话的又是长孙无忌,他现在是逢李东升必反。
“那我们就派一支军队去草原上以战养战,拖垮他们的国力。只要能坚持个两年,东征也结束了,到时候我们腾出手来,反手就把他们给灭了。”李东升大声道:“只要我们放的下面子,到了草原上放手去干,那谁也挡不住我大唐的兵锋!”
………………………………
第二百九十章 一场军事演习
“你说的办法,以前霍去病他们也做过。但是这个凶残的名声在草原上流传开来的话,对我大唐仁义的一面是不是有不利的影响?”李世民一心想做千古一帝,对名声还是比较看重的。
“陛下,你怎么被那些腐儒给洗脑了!”李东升道:“自古以来草原民族就是畏威而不怀德,所以才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他们几千年不都是这样,只要中原王朝强大,他们就投靠过来,做一幅跪舔的样子,当中原王朝虚弱的时候,他们就举起大刀长矛恶狠狠的过来在我们身上割肉喝血,所以我们做的不是要仁义的空名,而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把他们玩弄在手心。”
“胡萝卜是什么?就知道萝卜。”王德好奇的问道:“难道是蓝田候又有新的萝卜品种?”
“胡萝卜是萝卜的一种,因为是胡人种植所以我就叫他胡萝卜,这个不重要。”李东升道:“现在陛下要让他们安稳的看着大唐东征,只有展示出我们的獠牙,然后让他们自己掂量能不能打的过,或者说是能否承担被我们屠杀的后果。”
“不管行不行,先试了看看吧。”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不管怎么样,有了主意就试试好了,李东升说的对,反正国战这么大的事情等上几年不行,一个月两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看李世民终于站起身来要回去,李东升松了一口气,终于要把大神送走了。李世民走了两步,又停下来问道:“你对自己下面的职位有什么想法?”
要是别人听到李世民的话要幸福的晕过去,陛下竟然让自己挑官职,这是何等的荣耀跟恩典。但是李东升真的不想再出去做官,他婉言道:“陛下,现在我家中父母已老,还是希望在家中能尽孝。”
“年纪轻轻,全是暮气。受了点委屈就想撂挑子,这个思想要不得。”李世民指指李东升道:“你给我等着任命吧。”
李东升朝他们躬身告别,李绩笑眯眯的点了下头,长孙无忌就当没有看见,李东升知道只要自己比长孙冲优秀,那自己跟他的之间的仇已经是完全解不开了。以前只是个人的恩怨,以后可能就是政见之争,李东升记得以后长孙无忌是被李治给赐死,连自己的舅舅都能赐死,可想而知长孙无忌把李治得罪到什么程度。
三天以后,李世民发布了立储诏书,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诏令传遍天下,引来大唐百姓的一阵欢呼,东宫一定,就意味着大唐的江山稳了,天下人心踏实了。就算你李世民那天突然死掉,那也不会有大的动荡,百姓跟百官都按照规矩照做就好了。
又过了一周,李世民又发布诏令,因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比例皆真人大小,面北而立,并享大唐君王世代香火供奉。
大唐的百姓又一次轰动了,这可是留名青史的大事,大家都开始讨论到底是那二十四人可以被放到凌烟阁,文武百官也蠢蠢欲动,到处打听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然而第三道旨意让天下全都沸腾了起来,为了展示我大唐军威国威,准备在长安以西二百里的地方邀请各国的使节观看军事演习。
李东升也接到了新的职务,演习总指挥,全面负责演习的各种事宜,务必要把那些小国的使节给吓的屁滚尿流,让他们不敢起对我大唐的野心。
“尚书大人,这没头没脑的圣旨是什么意思?最少也给我一点提示吧,什么地方演习?用那支部队,还有什么忌讳?”李东升跑到李绩那里诉苦,他是兵部尚书,这个事情只能找他。
“陛下说了,这个演习你全盘负责,只要把那些家伙吓唬住了,不让他们在陛下亲征高句丽的时候捣乱就好。”李绩笑道:“反正声势越大越好。要什么东西我全力配合。”
李东升跟李绩商量了半天,觉得十五天后举行演习。一来是李东升要做点新鲜的东西来加强震撼,一方面人员的调动也要李世民同意。
时间过的很快,到了演习的那一天风和日丽,李世民带着群臣和一群国外的使节来到了预定的演习场,观礼台放在了一个小山上,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个地方是西域草原民族最喜欢的战场,一马平川最适合骑兵的冲锋了。
“准备的怎么样了?”王德关心的问:“陛下可是对此很在意,要是在这么外人面前失去了面子,后果很严重。”
“没事,你就放心吧!保证效果震撼,是你一生难得看到的奇景!”李东升满不在乎的道:“记住把陛下的耳朵捂好。”
当使节跟李世民他们在观礼台上坐好,李东升把红旗一挥,就看到远处的天边一道黑线慢慢的移了过来,所有的使节都屏住了呼吸,军事演习这个词他们是第一次听说,听别人的解释说是按照大唐军队打仗的流程展示给他们看,这个是了解大唐军威跟实力的好机会,所有人都全心全意看着下面的演习场。
当那一条黑线靠近的时候,吐蕃跟突厥的使节猛的站了起来:“尊贵的天可汗,为什么他们都穿着我们的衣服?”
李世民没有说话,用眼睛示意了你们去找李东升,两个人又走到李东升身边大声的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李东升掏掏耳朵道:“不好意思,用你们的衣服是因为前一阵跟贵国发生了一点摩擦,缴获的衣服多了点,所以这次就拿出来消化一点。”
两个使节顿时哑口无言,两场仗打一败涂地,到底怎么败的还没有人说的清,今天就可以好好的看看了。
在马匹经过山下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马是真的,但是马背上的那些骑兵都是假的,一个一个的用稻草填满了衣服,李世民代替大家问道:“为什么要用假人?”
李东升看着大家的眼神,大声道:“今天是我大唐第一次军事演习,我就模拟了一个骑兵进攻我大唐的案例来展示下我大唐的军力。”
………………………………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举国之力
“大家都看到了,这里一马平川,是骑兵们的最爱。他们可以不受限制的把马的速度提到最高,然后对步兵进行屠杀。”李东升侃侃而谈:“但是我大唐有了最新的武器,今天就给大家看看我大唐最真实的战斗过程,请大家睁大眼睛,捂住耳朵,免得受了惊吓。”
大家对李东升的话嗤之以鼻,有了最新的武器也就是手榴弹嘛,大家都见识过了,发出巨大的声响,然后造成一定的破坏,唐军再压进,所以骑兵们就崩溃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唐军的套路,大家也都集思广益,再跟唐军作战的时候,大家把战马的耳朵给堵起来,战马听不见声音就不会害怕了,只要队形不乱,那就不怕唐军的什么新武器。
看着吐蕃跟突厥人那自信满满的神色,李东升心道老子要搞的武器要是被你们猜出来,那真的就不混了。
那些坐着假人的马匹轰隆隆的跑过观礼台,继续向前奔跑的时候,那铺天盖地的气势还真有点怕人,李世民跟大唐的大臣们神色都要凝重,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整个观礼台都被震的晃动了一下,然后就是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巨大的声响跟烟尘把在座的众人给惊的目瞪口呆,吐蕃跟突厥的使节呆住了:这个又是什么武器?看不到人出来投掷,就这么凭空爆炸?这个也太过分了吧,刚想出了对付手榴弹的方法,你就又拿出一个来,以后我们怎么来大唐愉快的抢劫?
等爆炸声停歇后,风把烟雾吹散,展示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一副地狱的模样,刚才那几千匹马只剩下几百匹还站在哪里,地上全是一个个大坑,巨大无比,然后就是横七竖八躺在地上惨叫的马匹,断腿断头,肚子被炸穿的,,,,大家倒吸了一口冷气:“什么时候爆炸的威力这么大了?”
李世民激动的道:“李东升,这是什么武器?”
“回陛下,这个武器叫地雷。就是把这个武器预先埋在地下,只要有人或者马匹走上去,就会爆炸。而且威力惊人,是最新的武器。”今天的主题就是吓唬他们这些土包子,所以李东升解说的很仔细。
“你的意思是只要埋下去就不管了?”
“不错,陛下,只要把这个埋到预先看好的地方,敌人一进这个地方,那就注定了他们灭亡。”李东升傲然道。
“好,好,还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对于李东升的先声夺人,李世民很满意,看到那些使节一脸的敬畏,他的心情大好。
“各位,刚才是演示的骑兵进入了我大唐军队埋好的地雷阵,受到了第一波打击,然后我军继续发动攻击,请大家抬头看。。。”
所有人把头抬起来一看,一起发出了惊呼:“那是什么?”
李东升道:“这个叫热气球,也是我大唐最新的武器。”那些小国的使节都没有见过可以在天上飞的东西,有的都跪地磕头了,还有人跑到李世民面前磕头:“陛下是天可汗,竟然有神才能使用的武器,我们发誓永远追随您的脚步,生生世世永不背叛。”
李世民也盯着这个热气球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懂主要的工作原理,那几个热气球飘过来也很快,到了刚才爆炸的地点上空,就看到有黑乎乎的东西往下丢,只听到哗啦啦的好像是茶杯被打碎的声音,李东升解说道:“这个丢的武器叫燃烧弹,一点就着。。。”
话刚说道一半,就看到热气球上丢下几根火把,然后“哄”的一声,整个战场就烧了起来。正常情况下,火势都是慢慢的起来,这个火不一样,一烧起来就是腾空而起的火球,然后火焰都比人高,那些受伤还没有死的战马被火烧的发出凄厉的惨叫,没有被炸死的战马也吓的到处跑,然后引爆了刚才没有爆炸的地雷,就听到爆炸声,马的惨叫声响成了一片。
李世民看的津津有味,这些都是唐军以后杀敌的招数,自己能不伤亡或者少伤亡就消灭敌人多好的事情。
吐蕃跟突厥两个使节神情就像是吃了大便一样的难看,他们已经看出来了这次演习就是针对他们,让他们这些使节把消息传递回去,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