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王国之南亚风云-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华民族94年风雨历程,回望那些在西方列强铁蹄下被无情践踏的人民,回望那数之不尽的屈辱,那一张张不平等条约,那一幅幅荼毒苍生的画面。

    但在今天这一切将会离人民远去,因为有了卫国军,因为有了领导这个民族崛起的伟大领袖。

    英勇的卫国军在这里集结,自豪的人民在这里欢聚。静候伟大时刻的到来,要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

    人群已经在广场汇聚。此刻的卫国大道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华夏共和国字样。

    几个月以来,十几万人一起努力,拆除了原来广场上的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户部刑部等衙署、以及仓库棋盘街等建筑,遂成如今的卫国广场,并在广场中建起英雄碑。曾几何时,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曾几何时,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多少军人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振兴中华”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无数仁人志士漫漫征途中,曾发出由衷的期盼。

    英雄的血肉凝成帝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英雄的精神聚起人民军队的赤胆忠魂。光荣传统,世代相传,帝国军队,威名远扬!帝国军队的英雄气概是奔腾不息的江河,激越澎湃,浩浩荡荡!现如今帝国的钢铁雄师整装列队,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88门礼炮齐整地排布在卫国广场最南端,它将用穿透云霄的鸣响为新华夏烙印峥嵘的纪念和和平的诤言。88声震撼的鸣响必将激荡千年古国的万里疆土,激荡华夏民族的奔腾血脉。

    十时整,身着汉服装秦孝泉和卞鸿德一同走向北平的城楼上,跟在身后的是两国的政府人员及高级将领。

    秦孝泉的到来,原本还有些吵闹的广场,霎时间变得鸦雀无声。随后就是一阵整齐的欢呼声,广场上的各族人民已经无法控制他们此刻内心的激动。

    “华夏万岁,国主万岁。”

    “秦国万岁,华夏万岁。”

    最后汇集成“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

    原本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华夏共和国字样,此刻也变成陛下万岁。

    秦孝泉和城楼上的所有人都被这样的吼声震撼到了,同时也非常尴尬。

    作为对华夏共和国有巨大贡献的秦孝泉走到话筒前,伸手压了压。

    欢呼的人群再一次陷入寂静,肃穆听讲。

    “我有一个梦想。

    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帝王一统神州大地。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个皇帝创造了盛世东方。

    然而最近这近一个世纪以来,华夏神州在列强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华人的生活备受压榨。到今天,许多华人仍过着三餐勉强果腹的日子。到今天,华人仍然萎缩在世界社会的角落里。35年前,第一个华人国家——秦国成立了,给世界华人带来一丝曙光。而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中华共和国的诞生,就是要把这一切都通通撇开,我们要向世人宣扬,我们华人再也不会任人欺凌,我们将告别饥饿与寒冷。同时华夏共和国也是我的祖国,更是世界华人的祖国。在这里我预祝祖国繁荣昌盛。

    秦孝泉的话在广场上空飘扬,几十架摄影机由远及近从各个角度将这场盛会记录下来。记录下观礼台上那些受到邀请而来的华人华侨,记录下他们泪眼婆娑的面容,记录下他们激动的神情。

    这些华人华侨都是应邀从世界各地赶来的,他们都是一些真正的爱国志士。他们虽然远离家乡热土,但心中永远牵挂这个国家。当他们学业有成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国发展,凭借学到的知识,努力改变这个落后贫穷的国度。当祖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可以献上自己的全部家产。

    此刻激动的是华人,但许多外国人却没有丝毫的激动,反而他们有种深深的危机感,在西方人的眼中,怎么去看待又一个即将崛起的华人国家?而且还是地区大国。他们不会去管你打算怎么崛起,但西方国家会根据历史的经验来判断。

    每一个世界强国,从来都是靠掠夺他国来完成崛起。这是西方国家最直接的认识,不管你怎么解释,他们都只会如此看待。对他们而言,和平崛起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因为历史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强国是靠和平崛起,有的也只是血腥与杀戮。华夏共和国也是踩着日本的尸骨而迅速统一崛起的。

    随后,卞鸿德在城楼上宣布华夏共和国成立了,并出任华夏共和国第一任主席。同时华夏共和国领导让推举秦国皇室也是华夏共和国皇室,秦国国主也是华夏共和国的国主。

    对于华夏共和国的这一集体决定,让秦孝泉非常的意外,他没有想过要领导华夏共和国。但是华夏共和国的领导人并没有忽视他的存在。所以他们决定效仿英国,承认秦国皇室也是华夏共和国的皇室。

    随后,秦孝泉苦笑的接受的这个名义上的华夏共和国管理者,并在华夏共和国主席的任命书上签上重重的一笔。
………………………………

第181章欧战又一次爆发

在列强的调停下,日本和华夏、秦国的战争占时告一段落。华夏在秦国的帮助下收回了租界区及香港、澳门地区。日本在列强的帮助下也得到了一丝元气。

    对于和日本签订停战协定,秦国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不接受列强的调停。秦国在成立之后,和德国有过短暂的蜜月期,之后就分道扬镳。所以秦国一直缺少一个强大而又坚固的盟友。

    虽然在秦国的牵头下,*共和国、泰国、马来共和国、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远东共和国先后加入亚合组织,形成了一个经济同盟。军事上并没有太多牵扯的一个经济体。

    在亚合组织中,秦国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是最强的国家,其他国家就要差很多。远东共和国在军事上仅次于秦国,但在经济上却要差很多,因为远东共和国人口少,又面临苏国崛起的军事压力。还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是在对抗苏国崛起后的军事压力而大力扩充军备。

    这三个国家与苏国领土接壤,又是在苏国认为的他们的领土上分裂建立的国家。为了对抗苏国而加大军备建设。

    这些国家中,远东共和国建立之初就和秦国签订共同对抗苏国的军事同盟。在军事上远东共和国或许能够帮助秦国,但在国际政治上,不管是远东共和国还是其他亚合组织成员国都没有话语权,是属于台下看客的那种。所以秦国在国际政治博弈中,一直就缺乏一个相互辉映的坚实盟友。

    在这次对日妥协中,也是秦国缺少盟友的结果。在同属亚洲强国的日本,可以说应该和秦国互相提携,共同应对欧洲各强国的政治、军事压力。但是日本人不干,日本是铁了心的要和欧洲人一条道走到黑,同时日本也是害怕秦国强大起了之后抢夺他日本亚洲代言人的地位。所以日本因为自身心理的问题,不可能和秦国走到一起。

    日本一直在谋夺亚洲领导人的地位,并希望亚洲是日本统治领导下的亚洲。就像这次日本对华夏的入侵,他们并不承认是入侵,而是把自己宣传成解放者。是解救华夏人民与水火的正义之士。

    在停战协定中,日本虽然丢了半个朝鲜,台湾岛、琉球群岛,而小笠原群岛最后被迫退还给日本。这些殖民地没了,日本可以说一战回到解放前,不过日本本土并没有遭到秦国的大规模轰炸,这些年的工业基础保留了下来。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秦孝泉也不甘心就这么放过日本,但是以秦国个人之力去对抗世界,如果用常规战术,秦国几乎没有胜利的曙光。如果动用核弹,秦国一定能够胜利。但是他并不想提前把核弹暴露出来,其实他也知道,因为秦国提前引爆的计算机革命,其他各国的大型计算机的发展并不比秦国差多少。

    也因为计算机投入科研领域,其他国家的核能发展也在迅速推进,比原来的时空提前的好几年。如果现在秦国爆出核弹并且还把核能应用到的军舰上给军舰提供动力。秦孝泉有理由相信,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英法美苏德等国就会陆续宣布核试验成功。现在秦孝泉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隐瞒秦国的核计划已经成功的事实。

    另一个让秦孝泉隐瞒核计划的原因是,秦国的核弹至今还无法解决空中投放的问题。是因为核弹体积大,重量超过秦国最新式的FH…4轰炸机的载重警戒线,强行上机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那可怜的航程,无法进行远距离投放。飞行个100多公里就没有油了,并且速度慢不说,这还没有战斗机的航程远就让人无法忍受。秦国的核反应堆成功上舰了,可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不时的核泄漏、核故障弄得海军人员胆战心惊。

    核弹的空中投放问题需要解决,核弹的小型化问题需要解决,核能的安全利用问题也需要解决,等等。。。正是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让秦孝泉没有那个不顾英法美的外交、军事压力的决心去铲除日本这个恶邻。

    不过秦孝泉也不会放弃一有理由就去打击日本的机会。

    在欧洲,希特勒的提前上台,搅动的欧洲的政治格局,通过一系列手段并且还借鉴的一些苏国的政治理念之后,德国向军事帝国迈进,开始扩充军备,挑起军备竞赛。日本在亚洲挑起战争期间,德国在欧洲也开始挑事,最后成功的吞并的奥地利。德国的犹太财团,特别是以金融起家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团损失惨重。其实希特勒也是和苏国人学的,苏国人没收的犹太人的财富,最后一点事都没有,并且在德国技术的支持下崛起。这怎么不让德国人羡慕嫉妒恨,包括希特勒这个拥有一点犹太血统并自称纯种日耳曼人的德国人也是如此。

    欧洲历来就有反犹的历史,因为犹太人太能干了,他们即积极融入各国政治,有想通过经济、科技等手段控制各国,又希望建立自己的犹太国家。所以各国就对这些犹太人有爱有恨。

    野蛮、不讲道理的俄罗斯人,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你说俄罗斯掀起无产阶级革命,与欧洲其他国家什么事,只要引起警惕,其实被推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俄罗斯给他们发了预警信号。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欧洲各国及美国又是派兵又是封锁的围剿新成立的苏国。其实这和犹太人有直接关系,犹太人的各大财产在苏国的产业被苏国政府没收殆尽。这让犹太人想起了之前的排犹历史。所以犹太人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又是游说,最后各国才出兵,这其中美国最为积极。因为美国不管是政治、军事、经济都在犹太人的近乎绝对的控制之下,能不积极吗?

    德国看到苏国成功了,希特勒心想,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建立起的苏国就能成功,强大的德国就没有理由不可能不成功。

    德国通过挑起德裔奥德利民众公投,在法理上成功吞并了奥地利。这次试探的结果是,英法等国只是谴责,并未有进一步的动作。

    之后,德国人的高傲之心雄起,向捷克斯洛伐克索取领土要求。犹太人在德国的资产及投资被限制,所以犹太人就通过金融手段让德国马克贬的一文不值,又发动金融手段引爆的金融危机,既是警告英法等国,也是打击德国。最后在犹太人的游说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出卖。犹太人及英法两国在遏制苏国、德国崛起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德国和苏国互掐,最好是两败俱伤。

    但是德国人也不傻,其中的内情他们也知道,德国和苏国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共同瓜分波兰。

    德苏两个展开了紧密的军事交流,科技交流。德苏两国迅速达成协定让犹太人及英法两国政府傻眼了。

    接下来德国又出兵收复了欧战时割让给德国的领土,没办法的法国政府宣布向德国宣战。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的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向法国宣战。最后逼得同盟国的英国、丹麦、比利时、荷兰及波兰流亡政府向轴心国宣战。

    其实在德苏两国瓜分同盟国的波兰时,犹太人认为机会来了,就开始鼓动同盟国向德苏两国宣战。但是,英法两国也不傻,上一次欧战时,你们鼓动起来的战争,最后却是你们犹太人控制之下的美国大发其财,我们为了赢得战争又是让殖民地自治、又是买矿产的,最后只拿回了一点赔偿款。

    现在又想让我们发动第二次欧战,想让我们的家底都赔光,你们犹太人的心思太恶毒了。

    英法不想打,但是德国的进一步动作,法国人为了保卫家园,不得不向德国宣战,英国人为了稳固同盟国各成员国,也为了保住法国这个冲在战争前沿的国家,向德国宣战。

    安犹太人的意思是,德国和苏国一起打,但是同盟各国也知道,一个德国就够英法两国对付了,如果再加上一个有‘欧洲压路机之称’苏国,战胜的希望就渺茫了。同盟国不向苏国宣战,也是不让德苏两国进一步结盟,也有想把苏国拉入同盟国阵营。毕竟陆战还是要靠人多的苏国去当炮灰。

    法国向德国宣战,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向法国宣战,之后同盟国的英、比、丹等向轴心国宣战。然后,轴心国向同盟国宣战。

    又一次的欧战在两大军事集团宣战后正式爆发,一时间,欧洲的上空战云密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