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王国之南亚风云-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交趾的后方的登录部队,也在紧张的登舰。先头登录部队已经在海军出发后的两个小时后出发了。大批的登录部队在等海军胜利的消息传来。
经过40分钟的高速航行,秦国的海军接到了蛙人特种部队的人员,不过还是损失了7名蛙人队员。李冬冬对失去7名战友很是心疼。
这时天空已经慢慢放亮,远处一轮红日正在从海平面下缓缓的升起。
秦国海军的巡洋舰、炮艇、鱼雷艇等发动了对日军的海战。秦国海军开始炮轰日军的沿海工事。鱼雷艇开始对停在军港里的日舰发射鱼雷
秦国海军这时已经与日军的残余舰队展开了一场追逐战。
一个小时后,秦国的海军全歼了日军的残余舰队,秦国海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西南革命军的登陆部队在收到秦国海军胜利的电报后,就全速的出发。。。。
日本在侵占了琼崖岛之后,就开始了岛上的防御工事的建设。刚开始日军还警惕的防止中华民国的军队会从雷州半岛方向进攻。雷州半岛与琼崖岛只有一海之隔,而最窄处仅有29。4公里的距离。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如果中华民国不计伤亡攻击的话,日军有多少士兵也无法守住琼崖岛,所以日本方面不得不提高警惕。
一个对月的时间过去了,日军看到中华民国只是口头上抗议抗议,没有实际的军事行动,日军的士兵就放松了警惕。但是日军万万没有想到,西南卫国军会突然的发动攻击。而且秦国的海军也参与其中。日本方面知道,他们的意图已经暴漏了。日本一直怀疑西南卫国军是有秦国在背后支持的,但是通过这次的海战,日本更加的确信西南卫国军的背后主子是秦国的这一点。
日军在这次的偷袭战中损失惨重,是日本万万没有想到的,现在日军在琼崖岛上的驻军有四万多人。现在这四万多人也危在旦夕。日本本土现在也是非常的焦急。只恨立刻就有几万大军和海军舰队前来守卫琼崖岛,这块前进基地。
三万西南卫国军和一万多名秦国独立军经过六个小时的海上航行,来到了先遣部队在琼崖岛占据的据点—白沙。
独立军和西南卫国军安全的到达白沙之后,就开始了与日军的战争,战争进行的非常的激烈。日本的顽强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不过独立军也不是吃素的。
日本的想法是好,小算盘打的也是啪啪直响。有的时候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日本直接派兵到越南革命军与英法联军对峙的战场。也许会给秦国带来不小的麻烦。
琼崖岛的收复战,对秦国的发展并没有多少阻碍。秦国还是一如既往的高速朝前发展。
1915年是秦国大发展的一年,也是欧战进行的最为关键的一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古至今任何一场战争较量地都是双方实力的比拼,没有强大的后盾作保障,没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送抵战场,再强大的军力也会因补给不畅而遭到惨痛失败。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秦将白起断绝粮道,四十五万大军断粮四十六日,饥饿无食根本无力打仗,最后全部消灭殆尽,秦朝以不断加强自身内部展,具备强大实力继而顺理成章一统天下。
官渡之战曹操奇袭袁军粮草集结地乌巢,断其部分粮草却大乱军心,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曹军追杀下大败而归,后曹操以展粮食生产而稳定了霸业。
黄巢起义驰骋大唐大江南北十余个省区,横扫大半个国且占据世界第一都长安,结果却因为不重视自身实力展,不建立自己稳固的后方,占一城弃一城,堂堂六十万大军最后粮草断绝,导致起义失败。
所以,在古代的常胜将军其实之所以常胜,缘于他们根本不让对手具备作战能力,他们最爱的杰作莫过于饿垮敌人。当然过渡到了热兵器时代,战争依旧或许战争艺术本身已经生些许变化,不过后勤补给同样影响着战争的进程与变化,拿破仑忘记了沙俄境内的冬天,而最终导致输掉整个法兰西。
………………………………
第100章无线广播一
第100章无线广播一
古代战争需要的物资供应品种简单,弓箭、刀枪、粮草、马匹等等,只要有足够的地域安心展农牧业,具备强大的实力是轻而易举的。但时代进步到了今日,战争考验的不再是后勤运输能不能满足士兵们对武器、食物、被服、医药的需求,消耗的东西更多更杂,硝烟弥漫的战场不仅需要各种口径类型的弹药、各型多口径身管大炮,还对各种建设物资与日常消耗品提出了要求。
以目前正在进行的欧战为例,主要战场是在欧洲大路,交战双方都是以炮兵结合纯步兵为主,攻防战类型单一,都拿对方没有办法之时,堑壕对垒战成了唯一的选择。由此构筑隔离带的木桩和带刺铁丝,打造一个个火力点的钢筋水泥,开挖一道道堑壕的施工工具,而要将这些建设物资和作战物资成功运抵前线以供消耗,但日益残酷的僵持战却一月不同一月的变化,这对双方的后勤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国是老牌工业强国,即便它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并没怎么跟上世界的展脚步,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也要比马大。连同同样壮实的法国,协约国有那个本钱和以德意志帝国为的同盟国抗衡,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定会让一场狗咬狗的大战,逐步酿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惨剧。
军事上两大集团不分上下,而各自的工业生产能力同样也足够强大,介于战争前线与后方生产之间的后勤补给能力,变成了判别双方战争承受度的关键。
火车的出现让工业大生产的庞大物资需求得以满足,让社会生产力的展没有了后顾之忧。内燃机推动的轮船具有无可争议的高性,相比起煤炭的补给周期长储备量与消耗度严重不成比例,使用燃油的军舰作战能力与续航性大大优于燃煤军舰。更重要的一点是石油的广泛运用催生出了人们另类的交通工具,那便是汽车。
蒸汽火车运输量大,但度慢离开了铁路线什么都不是。汽车却拥有机动性强、运力可观的优势,尤其是当作战的地域生极大变化,汽车机动性强的特点很快让它成为后勤运输的坚力量,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几乎都是在用庞大的汽车群为自己的前线部队提供后勤补给。
然而汽车,它是以燃油为动力的机械,虽然也对冷却水、润滑液、零备件等有一定要求,但影响它功效正常挥的还是燃油,没有了燃油根本就无法让汽车运输群流动起来,自然也无法为前线部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
对于秦国的交通工具的发展秦孝泉是非常的重视,先前的日益发展成熟的飞艇,现在已经投入到秦国的各行各业的空中运输当中。现在秦国的汽车制造业也已经发展成熟,秦孝泉觉得是时候把汽车推入市场。加快秦国的物质流通。
时间在缓缓的划行,欧洲现在还是处在一片乱战之中。亚洲的日本也是非常的不安分。也开始对外的殖民扩张,以前的清朝或现在中华民国成了日本殖民的第一个对象。不过这些都与秦国没有多大的关系。
本世纪初,人们在发明了传送电码信息的无线电报之后,又发明了传送话音的无线电话。继而人们想到:无线电既然能够传送话音,那么它也就能够传送音乐;而且无线电信号是可以被多人同时接收!1906年,美国的费森登教授在一次无线电通信实验时,在世界上首次用调制的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附近的许多无线电通信电台接收到了费森登教授的信号。但是,普通公众是不可能都拥有无线电台的。要真正实现无线电广播,就要有一种普通公众都能拥有的、专门用于收听声音信号的无线电接收机,即收音机。
矿石收音机是在无线电广播事业初期出现的一种简单接收机,它是由美国科学家邓伍迪和皮卡尔德发明的。1910年,随着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兴起,邓伍迪和皮卡尔德开始研究无线电接收机,他们利用某些矿石晶体进行试验,发现方铝矿石具有检波作用,如果将其与几种简单的元件相连接,就可以接收到无线电台放送的广播节目。
矿石收音机靠天线接收电波,机内装有简单的调谐电路,可将接收到的电波按所需的波长选择出来输送给矿石检波器,矿石检波器从电波中分捡出记载音频信号的电流,然后通过耳机将电流转换成声音。矿石收音机无需电池,结构简单。但它只能供一人收听,而且接收性能也比较差。
1910年至1915年,秦国的无线电传播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种无线电元件,如具有检波作用的二极管和具有放大稳压作用的三极管等相继发明,使无线电远距离发射、接收方面存在的一些难题一一获得了解决,这就为家用收音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521科研基地在改进原有接收机的研究中发明了外差式电路,这种电路是依靠接收的信号和在接收点产生的本机振荡的联合作用进行工作的,这两个变流信号的组合形成了音频的拍音,即两个波的差频。它的发明,为以后出现的超外差和边带接收法奠定了基础。
秦国的无线电研究员们又在此基础上发明了超外差电路,这种电路能有效地防止两个频率相近信号在接收机中的互相干扰,能够保证把不同频率的信号区别开来,使接收机能分别接收各个不同频率的信号。
521科研基地又用超外差电路制作成了收音机,从而结束了以往收音机必须安装许多旋钮,调谐十分困难的历史,大大地简化了收音机的调谐过程,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同年,521的研究员们发明了使载波的瞬时频率随传播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的调制方法,即调频方法。调频要求工作波长极短,必须使用特制的收音机,但由于它不怕余波干扰,不串台,所以具有极好的接收性能,而且还能播送和接收立体声信号。
………………………………
第101章无线广播二
收音机由于使用的是电子管,大多都体积大、耗电多而且还很笨重。秦孝泉就没有批准这种早期的电子管半导体收音机投入市场,并指示他们继续研究,把收音机经行小型化,简单化。
1915年,521科研基地的研究员们经过日夜的不懈努力和对秦孝泉带来的黑科技产品经行反推译,终于造出了外形小巧、价格低廉、收音良好的电子管半导体收音机和矿石收音机,两款收音机各有各的优点。
521科研基地研究出来的电子管半导体收音机的结构是三回路的电子管、碳质电阻、高周与中周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和线圈的一灯、二灯、三灯、四灯、五灯、六灯甚至七灯的收音机。
当521科研基地新的研究成果再次传来,秦孝泉很是兴奋,这是秦孝泉让这些研究员们,研究已久的收音机,先前521科研基地的研究员们制作出了一款矿石收音机。秦孝泉试了试之后,声音的清晰度,收听的距离都有限制。秦孝泉暂停了矿石收音机的推广想法,并下令让他们继续研究,拿出更好的电子管收音机。不过对于矿石收音机秦孝泉也没有让他们停止改进,主要是矿石收音机不用电就可以使用,这对秦国以外的西藏、新疆、云南和中国的内陆地区及秦国的周边地区等没有通电的地区,有天然的优势。现在矿石收音机和电子半导体收音机终于出成果了。
秦孝泉知道,收音机的出现会给民众的生活娱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收音机的新闻时效性比纸面媒体更加的快捷。收音机的无线广播比有线广播也更加的快捷,它们不是一个级别的。现在有线广播已经铺设到秦国的大中小各个城市和各个乡镇街道。虽然有线广播已经覆盖秦国,但是有线广播的新闻传播速度还是在纸面媒体之后。它的娱乐性能也非常的小。一个广播站的覆盖面积也非常的有限。
现在秦国的矿石和电子管收音机问世了,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1915年3月,秦孝泉看着眼前的两款有40厘米长、30厘米高木盒子的小型的八种型号的收音机(一灯到七灯和矿石收音机)。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电子管半导体收音机,打开的是一台一灯的收音机,是一种小功率收音机。喇叭中没有任何的杂音,偶尔传来‘丝丝’的声音。他知道这是空间的杂波,这种杂波是常有的,他并不意外。李睿继续调频。
调试结束后,秦孝泉大致知道了521科研基地研制出来的电子管收音机的性能,对杂波的过滤非常的强,质量也不错。已经可以投入市场了。
这时的秦孝泉灵机一动,他知道此时的美国已经有收音机了,并且还投入了市场。他想试试看能不能收到美国的广播信号。他把七灯的大功率收音机插上电源,开始了调频搜索。。。
‘America。。。。。。Tybhoon。。。。。’
当断断续续的英文从收音机中传出时,房间里的宣传部长李恢和华信集团的总经理秦伟及总理顾伟轩都是一脸的惊呀。
秦孝泉看到他们一脸的疑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这是太平洋对岸的美国的广播信号,大家都知道无线广播发明出来已经过去几十年了,矿石收音机发明出来也已经过去十几年来,并且美国还投入了商业。我们521科研基地研制出来的这款七灯的大功率收音机接受的信号非常的广,范围也比较大。所以能收听到来自美国的广播信号并不意外。现在接收的天线比较短,如果加长天线的长度,就可以收到来自各国的广播信号。便于我们了解和收集各国的经济、军事、科技、政治等情报。”
现在小型化的收音机已经研究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迅速的投入生产和投入市场。
秦晓泉对着一旁的521科研基地的总管秦凯说道:“秦凯,感谢你们521科研基地的科研人员的努力,你们又立了一功,对于你们这么快能拿出成果来,我很欣慰,待我国的无线广播正式的投入使用后,我会亲自前去给你们庆功。”
秦凯一脸激动道:“国主,我们愧不敢当,是你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我代521科研基地的全体研究员们欢迎陛下前去参观、授课。”
“收音机是研制成功了,它的制造工艺完善了没有。要想投入工业生产,批量制造,没有完善的生产工艺是不行的。”
“国主,我们521的人员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生产工艺,还制造了一条收音机的生产线。”
“你们试着生产了吗,每天的能生产多少台收音机。”
“已经试着生产了,如果都是熟练工人,一天能300台。”
“电子管和各种元器件的制造工艺解决了吗?”
“已经解决了,大批量制造和供应都不是问题。”
秦孝泉高兴的说道:“很好,我现在就签字批准,这些机械和工艺资料,移交给华信集团。”
“是,国主。”
秦孝泉接过秦凯递来的资料,唰唰的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并从一个保险柜里拿出一个只使用于521科研基地物质外调的外调令的红色证件。又签上了他的大名,把红色外调令和资料又交到秦凯的手中。
“现在收音机已经研制出来了,工艺也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投入市场。”
“秦伟你是华信集团的总经理,以前华信就负责制造电话、电台等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这方面,你们华信最熟悉。收音机的制造和信号发射设备的制造就由华信负责。要协调好各个工作,也要把好质量这一关。‘百年制造,质量第一’,一个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要想不被淘汰,不想被扫入历史的尘埃,就必须把好质量关。‘企业的信誉大于一切’,收音机是面对民众的民用产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要做到不让一件残次品流入市场。”
秦伟恭敬的说道:“国主说的是,我们华信人会谨记国主的教诲,做一个有信誉的企业。”
“关于收音机,我们现在只制造一灯至三灯的电子管收音机和矿石收音机。四灯至五灯的电子管收音机作为技术储存,逐渐的提升。”
………………………………
第102章无线广播三
孝泉交代完收音机及发射设备制造的相关事宜和就开始想秦国的广播电台成立的事情。
“李恢部长,你是文化宣传部的一把手,先前有线广播的建设都是由文化宣传部牵头铺设的,这次广播电台的建设事宜还是由你们组建。有线广播站、报纸杂志媒体和现在的无线广播合并到一起组建成广电总局,归文宣部直管。广电总局统一负责和审核秦国的媒体的相关事宜。”
“是,国主。我们文宣部会尽快的筹备广电总局的组建。”
“广播电台的建设需要统筹考虑,考虑是否能够一个发射站就可以覆盖我们秦国全国。发射塔的建设也要考虑地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问题。我建议你们可以先用飞艇来测试发射台建设的高度,发射塔是否可以建设到山上,加快建设工期。”
“国主的建议我们会高度重视,会尽快完成无线广播的建设。”
秦孝泉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我只是建议,不需要高度重视,你们只要把好质量关,做出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就对我最好的回报。”
“关于,无线广播开播后的节目,你有什么安排。”
李恢想了想说道:“开播后的节目有:歌曲、评书、戏曲、社论和新闻。”
秦孝泉听了后,这一套还是有线广播上的那一套,并没有任何的改变,不过他想到李恢这个老头并没有接触过多少新的事物,是一个比较守旧的人,但他对秦孝泉交代的事情都是严格的执行,就这一点就非常的可贵,也让秦孝泉很信任他。
“无线广播的新闻实效性比有线广播更快,新闻的播报会迅速的传到秦国的千家万户,所以新闻播报要做到早中晚三次,每次都要有新的新闻出现,要尽量的做到当天的新闻当天报。”
“戏曲、评书也可以移植到无线广播上来,不过这些娱乐还有局限性,这些节目都是面对成人的节目,儿童的节目我们也要做,让儿童了解、知道、记住我们华夏民族的发展史,这也是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的一场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大家都知道民间的神话传说吧,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及三皇五帝的故事,我们都可以做成儿童喜欢的节目。”
“还有像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古典书籍我们也可以翻译成白话文做成节目,让我们的民众了解和学习古典书籍。”
“再有就是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我们也可以翻译成白话文做成节目,通过无线广播想我们的民众讲诉我华夏民族的文化。”
“像这些节目,我们都可以做成一个单独的栏目,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让这些人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故事叙述出来,这些人你们可以在内部招聘、大学招聘或社会上招聘,总之要找一批专业的人员,把我们的广播电台办好。以后我们的大学也要开设播音主持人这个专业,培养广播节目支持人的后备力量。这招聘的第一批主持人,就是他们的老师,先行者。”
“好了,你们可以回去安排各自的工作了,我就不打扰你们的工作了。”
等众人走后,只有顾伟轩一个人留在了秦孝泉的办公室。
顾伟轩虽然是留过学,思路也开阔些,但对于一些新生的事物的运用也不是非常的了解。
“孝泉,这无线广播的时效性真的有那么强,真能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
“爸(自从李睿和林茹烟结婚后,李睿就改口称林家民为爸了。包括彭谦也是如此,不过彭谦思想太守旧了,死活都不愿意。还说君臣要有上下之分。李睿只好称其为岳父),无线广播虽然和有线广播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有线广播站的覆盖面积很小,受听的民众也很少,并且还有时间上的限制。一个有线广播站不可能24小时开播,它的运营成本也不是我们所能接受的。但无线广播却没有这种限制,只要无线广播站覆盖到的地方,只要有收音机,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收听节目,它的受听的民众非常的多。我们也可以做到24小时的开播,只要我们你能制作出民众喜爱的节目,他们就会去收听。”
“还有无线广播是有线广播比具备的一面,就是广告。”
顾伟轩一脸疑惑,广告他知道,但是广播中做广告他还真没听说过,也无法想象该怎么去做。“广告,大街上上粘贴的画报广告我知道,广播上做广告,这。。。”
“爸,你有点固相思维了,画报广告还不是给人看的,但是画报广告有多少人去仔细的阅读,要知道我们秦国的民众一开始大都不识字,虽然我们经行了几年的文化普及教育,但是有多少人能记住,又有多少人能通读一篇报纸、书籍呢?恐怕大多数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罢了,我们迁移过来的这批人大多数都过了受教育的年龄。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靠听,来接受外来的信息。”
秦孝泉可是从后世的过来人,后世的天朝到二十一世纪还是文盲一大片,不是天朝的政府不努力,而是他们的年龄大了,再有家庭的生活压力,他们哪有时间去学习啊。
“在我们的广播电台中,插播广告,把广告语做的响亮又好记,收听广播的民众就能够记住这些广告语,这比贴画报好用多了,而且还受阅面非常的广。这也能打响企业的名声不是。”
顾伟轩想了想确实如此,说道:“确实如此,企业在我们电台打广告,还会付一笔广告费,会节省我们一笔开支,说不定还可以盈利。”
“广告的事还需要要非常多的收音机用户,我们才能推出广告业务。无线广播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原来缅甸的原住的居民,这些人恐怕到现在只能做到听到汉语就不错了,再有我们的移民天南地北的都有,各个地方的方言差异太大,这样很不利于交流,也不利于民族融合,有了无线广播我们就可以迅速的普及我们的官方普通话(西南的一种方言,与现在的普通话相近,仔细听大部分都能听到,主要是移民中大部分都是说的这种方言,所以秦国就把这种方言定为官方语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面。有了无线广播就可以加快秦国的其他民族和汉族的融合。我想经过一到两代人之后,秦国的其他方言都会消失,到时候秦国就能真的做到‘言同音、字同形,话同口’。我们秦国也真正的做到秦始皇时期的‘字同形、车同轨’,并且比他还更近一步,让他们再也分不出汉人和其他族了。”
………………………………
第103章无线广播四
秦秦孝泉感叹道:“确实如此,秦始皇时期的‘字同形、车同轨’虽然解决了当时民众的交流问题,但是他自是让当时的人在书写上相同,但是,底层的民众有多少人识字的呢,就拿我们秦国民众来说,刚开始迁移过来的那千万民众,90%都是大字不识一个,但这也和清政府的奴化教育有关,但就算如此,想到秦始皇时期各种的地方方言不现在还很严重。虽然秦始皇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民族融合,但是想要教化民众是何其的艰难,我们秦国为此举全国之力,才让我们的民众认识了几个字。以后的几个朝代都没有解决字同音的问题,这估计也是我们华夏民族不能快速的融合,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我们华夏民族有五六十个民族组合而成,但是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口音、口语上的不通让这些民族之间不能直接的交流融合。如果我们能让我们的民众做到口语上的直接交流,那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啊。那时我们秦国的民众就是一个整体一个民族,会更加的团结。”
秦孝泉坚定的说道:“爸,你会看到这一天的,最多三十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做到。在秦国我们只有一个民族就是汉族,也就是我们现在官方上说的华族。民族之间的同化是残酷的,无情的,不想被吃掉,就必须吃掉其他民族,壮大自己。我不会给我们秦国留下后患的,我们这一代人能解决的事情,就由我们这这代人去解决,我们要给我们的子孙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顾伟轩看着眼前自己的女婿很是感慨。说道:“以后就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了,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吧,老师我很感到欣慰。”
“孝泉,秦国到现在已经立国有五年多了,当时秦国的法律规定,首相的选举是五年一届,现在我的任期已经到了,可是下一届选举迟迟不举行。这是对我们所指定的法律的不尊重,也是在践踏法律的公正性。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你有什么想法出来。你是一个国家的国主,要维护法律的公正性,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一个榜样。如果你的理由不充分,那我就辞去总理一职,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爸,这件事情确实是我的错,主要是这段时间太忙了,给忘记了。你们也不提醒我一下。关于总理的选举问题,当时我想了很多,我觉得我们可以召开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总理。您说道法律,当初我们制定法律是规定党员不能从事政务工作,好像我们并没有严格的去执行吧。一个国家的法律和选举制度是慢慢完善的,再有就是法律规定外来移民在秦国居住年满二十年才能有选举权,三十年才有被选举权。好像我们秦国的所有人都是外来移民吧,都是没有选举权的。”
顾伟轩恼怒道:“看看你制定的什么破法律,当时我就反对。”
秦孝泉赶紧道:“爸,您别生气,气大了伤身,我这不是为将来考虑吗,要是将来什么人都移民到我们秦国,待上个几年就可以参加选举,那我们秦国还不乱套了。如果是个野心家,那我们秦国还不毁到他手里了。所以为了堵住这个漏洞,我们就要下狠手,绝了这部分人的想法。”
“你的想法是对的,但也太狠了。还有就是再过两年我就六十岁了,也到了法律该退休的年龄了,下一届我也干不满,还是提前退了好,给年轻人腾位置。我也奔波满禄了大半辈子,也该好好的想想清福了。”
秦孝泉说道:“您是不是该再找一个伴了,我感觉梅姨(林家民的生活保姆,40多岁,是一个国内逃难的寡妇)不错,你要是愿意,我去让磬淼去说。”
顾伟轩急道:“有你这么说你老师、老丈人的吗,大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