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军需来大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英看的出来,在这三点要求上,杨晨东没有丝毫要退让的意思。犹豫了一下之后,想着瓦剌已经撤军了,暂时并不需要杨晨东出手,即是如此,两不相帮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了,同意也无妨。但是同意可以,金英也同样的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大家两不相帮,杨晨东只是忠胆公,在无其它的权职,便是连之前锦衣卫指挥佥事之职也要一并撤销掉,即然要退索性就退一个干净。
二,不允许杨晨东阻止代宗与雇佣军的亲近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金英说的十分明白。他甚至说出了他已经知道忠胆公与雇佣军的首领关系很不错的事情。
金英以为自己说出了这些,杨晨东多少会面露尴尬之色,甚至会有一番的解释。想不到的是杨大少丁点要说话的意思都没有,而是继续的出声说着,“说第三点吧。”
杨晨东之所以如此的不在乎,自然是因为金英所知道的都是他有意泄露出去的。就凭着说他与雇佣军的首领关系不错这一点,便表明对方的无知了。事实上岂止是关系不错,而根本就是一个人嘛。
“好,第三点,即然是商人,那就要交商税,这也是天经地义的嘛。当然了,收了银子的大明军队和锦衣卫也会保护杨家的产业的。”金英一脸的笑眯眯,那样子似乎是再说,你交了税自然就会有人保护,没有交税的话,那对不起了,有人捣乱的时候可不要来找我们。
交税的事情,杨晨东早有考虑,甚至他已经想好了对策。只是即然金英提出来了,应该争取的权益还是必须要的。“哦,那不知道金公公要怎么收税呢?”
“大明的律法要求农业是三十比一的。”金英带着试探性的口气问着。这原本也是之前就与户部尚书金濂和兵部尚书仪铭以及工部尚书石璞商议的结果。
三位尚书一致认为,想要扼制杨晨东的发展,那就必须要抽商税。由此一来的话,不仅可以从其中得到大笔的银子来充斥国库,也可以让杨晨东的发展受阻。
堂堂大明之中,竟然有人赚钱的速度比国家还要厉害,不加以手段约束的话,那还了得。
“这不可能。”杨晨东很干脆的摇了摇头。“三十比一的比例本公是不会接受的。”
杨晨东回答的如此干脆利落,顿时将了金英一军。他的脸先上是暗含上怒气,生气杨晨东的态度如此之坚决,但一想到事情成了,可以从中谋取到的好处,当下就道:“也罢,那不知道依忠胆公的意思,收多少的商税合适呢?”
“嗯。”杨晨东当真一幅沉思的样子说道:“大明律虽然没有规定,便实际上权贵做生意是不用交税的,就像是读书人种田不用交赋税一样,现在你们却要收本公的商税,那不管交多少都是不合适的吧?”
金英如何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可谁让其它人做生意和种田不过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杨晨东却是借以发展强大的势力呢?就像是他所请的雇佣军,那可是足足两百人啊,按着正常收费的标准,那也需要两百万的雇佣费用,纵看整个大明,能够如此不费力拿出的怕除了杨晨东之外在无旁人了。就算是皇室拿出这些也会心疼的。
………………………………
第二百二十章 冷锋的要求
即然把生意做到了这么大,那收一点税费又当什么紧呢?
“这个,不一样的啊!”金英一脸委屈的说着。
“有什么不一样。”杨晨东丝毫没有把金英那委屈的样子看在眼中,而是言词激烈的反问着:“难道就是因为本公会赚钱,所以要收我的税?难道是因为我为保住京师立了大功,所以要收我的税?如果是这样的话,想必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吧?那少不得我杨报就要去问问天下人,公理何在了?”
一句杨报,一个公理何在?听的金英是全身发颤,脸色难看。此刻他才想到,人家手中还掌握着一个强大的舆论工具。通常皇上的旨意便是召告于天下也需要时间才能让百姓们知晓。可杨报不一样了,但凡是它出现的地方,里面所记载的事情便很快会广为人知。他甚至听到在一些地方,当地官府有什么规定的时候还会借当地的杨报之手将消息传播出去的,如此可见其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了。
此时此刻,金英心中怒骂着王振是一个猪头。当初怎么就能让杨报合法性呢?现在弊端出现了吧。
只可惜王振早已经是一个死人,现在骂他是一点作用也没有。还是想想如何解决眼前的事情好了,反正是绝对不能让杨晨东把他所受的委屈和不公正待遇讲出去的,不然对代宗的形像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忠胆公?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为好呢?”
“本公不要求别的,商税你们可以自行看着办,便是二十比一十比一本侯也是认可的,毕竟是为了国家嘛。但有一条,一定要公正,那就是本国公的生意要交税,其它商人和权贵也是一样。若不然的话,就休怪本国公翻脸不认了。”杨晨东口口声声说为了国家,他可以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最后一个要求却将金英为难住了。
杨晨东这是要求公平,按说这并没有错。可如果事情真的这样做了,那不知道要得罪多少的权贵。以前英宗在的时候只是嘴上说说要收商税,可一直没有去执行。怎么的,现在你代宗上位了,刚刚打赢了京师保卫战,就要拿权贵和商人开刀了,就算是卸磨杀驴,这手段是不是也太快了一些呢?
想到如果真的收三十比一,怕是很快就会失人心,那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南京投靠英宗,这个结果绝对是他不想看到的。
但不收税又不行,原本一个国家被一分为二,赋税是自然的少了一半,若是在不从其它地方想办法的话,一旦在出现什么危急的事情,还有没有银子来应急了都要两说了吧。
税好然一定要收,那只就只有从比例上想办法了。原本还以为能借此压制住杨晨东的,谁知道现在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金英只得一脸难看的回复着,“好,就按忠胆公的意思,所有人经商都要交税,不管是商人还是权贵皆在此之列,至于税收标准嘛,不如就按一百比一来交好了。”
一百比一,这的确是很低的收费标准了。这也是商税重启,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但实际这样的收税标准放在商人身上已经不算很低了。商人重利,这种从他们身上拔毛的举动,想必一定会引起不少人的反对吧。
只是在此刻,金英无法去考虑那么多了。他只知道现在不与杨晨东达成协议的话,怕是以后在想重提收税的事情将会更加的困难。
“好说,好说,一切都按金公公的意思办。只要其它的商人也是同样的交税,本公是没有任何意见的。”杨晨东重新恢复了一脸的笑意模样,给人的感觉好似多么大度一般。但金英心中非常的清楚,这根本就是在做样子,因为事情变成了与天下商人都有关系之后,便是税收想要提高也是不可能的了。
金英终于还是走了,走的时候面色有些狼狈。
虽然说杨晨东只有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可给金英的感觉,怎么看都是一只小狐狸,似乎此人会读书术一般,早就知道自己心中要说些什么,早就准备了无数的对策。他真的担心继续留在这里的话,会不会不小心就着了对方的道,还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好在的是,杨家庄之行也不算是一无所获。先不说与杨晨东达成的协议,单就说在出庄的时候,金英看到了在路边等待的雇佣军团长冷松。
一看到冷松一身迷彩服站在路边,金英连忙让软轿停下,然后一脸喜色的迎了上来,“哎呀哎,原来是冷团长,不知道你在这里等候,让你久等了。”
“无妨。”冷松面表情的说道:“本团长在这里等着金公公,就是来与你履行诺言的。现在仗打完了,不知道明皇答应的百万吨铜铁什么时候可以到位呢?你们要的先进火器本团长可是早就准备好了。”
一听到先进火器已经准备好了,金英面露大喜之色,“好说,好说,百万吨铜铁早就准备好了,但不知道要如何运出去呢?”
“这个简单,你们可以借助杨家的商业运输体系运出,这一点本团长已经与忠胆公说过了。”冷松早有准备的说着。
听到早就有了安排,金英点头同意着,“好,那回头本公公就将东西交到忠胆公的手中就是。对了,但不知道冷团长所说的先进火器我们何时可以拿到手中呢?”
就知道金英关系的是这一点,冷松没有犹豫的讲道:“铜铁运出了京师之时便是交付先进火器的时候了。对了,有一件事情还需要与金公公打声招呼,这一次打退了瓦剌大军,但我们同时也与其沟通过了,会与瓦剌进行经商,还把事情交给了忠胆公来做,这就要麻烦金公公给予照顾了。当然了,事情成了,以后金公公有什么私人要求的话,本团长自会在我们首领面前替人美言的。”
冷松面无表情的说着这些,听在了金英的耳中却是有些刺耳。“冷团长,你这是为仅本公公了,瓦剌与我们大明刚刚有一场恶战,现在就与其通商似乎说不过去吧?”
“当然说不过去,所以才是我们雇佣军与瓦剌通商,与你们大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不过就是借你们的路罢了,怎么?金公公有什么问题吗?”说到最后的时候,冷松的脸色已然变得十分的严肃,好似很生气一般。
“没,没有,本公公这里当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只是滋事体大,这样的事情本公公还是要禀报给皇上知晓,由皇帝定夺才是。”金英才不会傻傻的去得罪雇佣军,这便搬出了代宗的名头来。
“没关系,本团长还会带着兄弟们在京师这里盘桓几日的,正好可以听听你们明皇的意思。但如果在我们走的时候,明皇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那对不起了,本团长无法交差就不敢保证别人出银子要我们对付大明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接这个任务。”冷松如何看不出来这是金英在行拖延之术呢,即是如此,他便主动的提出一个期限好了。
这句话中,金英听出了其它的意思。“冷团长,你的意思是雇佣军不会对我们大明出手?”
“不是不会出手,而是明皇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对合作伙伴自然就会有所照顾了。除非有人花几倍的大价钱要对付你们,不然的话,我们是不会接任务的。”冷松即是点头又是摇头。总之就是好处扔了出去,但话也没有完全的说死。
“好,好,即是如此的话,想来明皇应该可以答应的。”金英从这话中听出了其它的意思。雇佣军的费用之高他早就听闻了,如果是几倍的费用,想必没有几个人出的起吧。有此条件,说服朱祁钰想必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你们明皇原本就应该答应。一旦瓦剌与我们经商了,那他们的重心可能就会转移,那个时候怕就不会对大明起什么心思了。”冷松点着头,似是提点的说着。
“是的,是的。”金英点着头,然后目光左右看去,看到四下无人的时候,便小心的凑到了冷松面前问着,“冷团长,即然瓦剌可以和贵军合作,那不知道我们之间能不能合作呢?”
“嗯?”冷松机警的看了看金英,“金公公,本团长说过了,忠胆公与我们首领之间的关系十分要好,这样的主意你还是不要打了,便是这样的话以后也最好不说,不然的话,引起什么麻烦来了,便是本团长都承担不起。好,就此先告辞了。”
冷松离开了,留下了金英独自一人站在那里,脸色是一变再变。他之前想过杨晨东与雇佣军首领的关系应该还算是不错。可从刚才的试探来看,似乎远比他想像的中还要好,如此看来,这个忠胆公以后尽可能的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
第二百二十一章 朱祁镇的担忧(加更)
京师保卫战告捷。瓦剌大军退出了京师,退出了原本属于大明的地盘,一切看似重新的风平浪静,京师的人心也就此安定了下来。朱祁钰这位皇帝的位子算是座稳了。
朱祁钰的位子稳了,朱祁镇就变得焦燥了很多。
南京陪都的皇宫之中。随着朱祁镇的进入,大批的太监和宫女充斥于其中,终于有了人气,显得十分热闹。加上原本南京最早的时候就是明朝的都城所在之地,这里原本就十分的繁华,使得大明南朝廷很快就建立了起来。许多由京师闻风而来的官员受到了重用,加上原本南京有六部存在,使得并未用多长时间各部门的人员就基本到位,正常运转起来。
但对这一切,朱祁镇并不满意,因为刚刚他得到了锦衣卫密探传来的消息,在杨晨东出手之下,京师保卫战胜利了,瓦剌退军,大明就此重新的走向了和平安定。
瓦剌大军逼近京师之时,曾有不少的大臣分析过,说是以朱祁钰手头的兵力,是很难守的住京师的。而一旦京师告破,新皇帝代宗朱祁钰将会无处可去,跟随他的那些大臣也会自然的四分五裂,如此就是朱祁镇一统天下的时候了。那时立刻北上,若是再能胜了瓦剌大军,重新的夺回大明京师的话,将会彻底的抹杀掉土木之败的耻辱,他还可能会成为一代名君的。
只是这个梦还没有开始,便已经结束了。在得知京师保住了,瓦剌退军那一刻,朱祁镇感觉到一股憋闷之气在心中充斥着,让他十分的不舒服。
“皇上。”已经在渐渐掌握着大权,甚至替代了之前王振职务的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眼看英宗脸色十分的难看,便小心而轻声的询问着。
“嗯?”被这一叫,朱祁镇的心思回到了现实之中,看到是曹吉祥在呼唤自己的时候,便免不住的问着,“大伴可是有什么话说?”
大伴是朱祁镇对曹吉祥特有的称呼,就像是之前他称王振为先生一般。不得不说的是,是狗改不了吃屎,尽管土木堡一战,他受王振连累吃尽了苦头,若非是杨晨东及时出手的话,他怕已经要成为俘虏了。但在重新的当回皇上之后,还是重用了身边的太监,或许他已经习惯了,或许这就是明朝朝堂之上的规矩。只有重用太监,皇上才能享有着充分的话语权。
“皇上,京师保卫战中,忠胆伯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的出现而破坏了皇上的大计,您看,用不用臣下派人去一趟京师,只要他出了事情,在把消息传给瓦剌知晓,想必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重新的犯边,那样皇上的机会就来了。”曹吉祥并没有忘记在杨家庄外时,受到杨家家丁羞辱的那一幕,他一直在寻找着机会报复。
“这个。。。”朱祁镇一时间还真的被说动了。他的愿望就是可以重新的统一大明,杨晨东无疑就成为了一道坚墙,阻挡在他梦想之路上,如果此人出了事情,局势怕很快就会有变,如此一来的话,或许自己的机会就真的出现了也说不定。
心中有了意动,但总结于上一次只听王振的,未将百官之言放于耳中而出现的重大错误,这一次朱祁镇学乖了,他并没有马上表态,而只是点头说道:“这样,把兵部尚书邝野找来,朕有事问他。”
“是。”曹吉祥深知自己的话皇上是听进去了,叫来邝野定然是问事情可行性有多少。这便在答应一声之后转身走了出去。并亲自赶去邝野的府中传旨。
虽然是新宫刚建,但跟着曹吉祥来到南京的太监并不少。至少像是传旨这样的事情是不需要大太监亲自出马的,可曹吉祥还是来了,当他出现在邝府中的时候,着实把这位兵部尚书吓了一大跳。
“邝尚书,皇上宣你进宫有话要问,请吧。”一见到了邝野之后,曹吉祥便是尽可能露出了一个让人可以接受的笑容。
自有了王振之事后,邝野等重臣,尤其是那些土木之变中死里逃生的大臣对于太监就一直很厌恶,这一次看到曹吉祥竟然亲自前来宣旨的时候,脸上同样露出了不愉的表情来。
只是即然皇上有旨意,当然不得不从。这便换了一身官服跟着曹吉祥等人一起出了邝府。
不过是刚刚离府而出,曹吉祥就一改板着脸的样子走上前来小声的说着,“邝尚书,这次皇上是问有关忠胆伯杨晨东的事情,本公公向皇上建议除掉此人,以斩郕王的一臂,介时还请邝尚书慎言。”
说完这些,曹吉祥转身就走入了自己的轿子之中。应该提醒的他都已经提醒过了,他相信邝野应该知道怎么去说。
留下了邝野一人进入自己的软轿,脸色凝重的他思考着此事的因果。
杨晨东对邝野是有着救命之恩的。如果同朝为官的话,大家原本应该很亲近的才是,可因为郕王成了代宗,以至于他来到了南京为臣。双帝同治,说起来似乎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其中涉及到和牵扯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就像是对杨晨东,做为兵部尚书,邝野自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已经知道此人先被封忠胆侯,又因京师保卫战中立了大功,获封忠胆公之爵。可在曹吉祥的口中依然还是叫着他忠胆伯,由此可见,代宗的一些旨意,在英宗这里是很难被承认的。
以前同朝为官的同僚们,现在各为其主,使得他们间的关系如何相触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所在。早晚兵戎相见是邝野预料到的,只是未曾想会来的这么快,且第一个要下手的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杨晨东。
且不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单就说杨晨东现在不能出事,不然的话,尚还未稳的英宗怕是不能顺利的在南京座稳位置也要两说。刚刚将家重新安在南京的他或许还会再度面临着迁移的事情了。怎么想,事情似乎都不可为,软轿中,邝野便在心中有了主意。
等着来到了皇宫时,邝野的心中早就有了计较,进宫见了英宗先跪拜,随后才慢慢起了身。
“邝爱卿,京师保卫战的事情打赢了,想必你应该听说了吧。现在的京师一定非常的热闹,都应该在庆祝吧。”一见到邝野,英宗的脸上就露出了一幅唏嘘的表情来,似乎又想起了大家一起在杨晨东和他所请的雇佣军保护之下,从土木堡逃离的那一幕。
“是的。忠胆公挡住了瓦剌铁骑的进入,守住了我们大明的北大门,让我们得以有更多的时间招兵、招兵、治兵,乃是国之幸事啊。”邝野一边说着冠冕堂皇之言,一边注意着朱祁镇的表情。
听到邝野如此的夸赞着杨晨东,朱祁镇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不悦。“忠胆公当初救驾有功,实是朕依靠之重臣,可他为何会留在北方京师不回来呢?如今却又帮助郕王挡住了瓦剌,使得他的名头天下皆知,这岂不是与朕在作对吗?为了这件事情有人劝朕,要请忠胆公到南京来座客,如若不从的话,可行非常之手段,依邝爱卿看,如何?”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祁镇双目中探出了一道冷厉的目光,似乎想在这一刻穿透邝野的内心一般。
好在的是邝野早有准备,在闻听朱祁镇之言后也并不慌乱,而是装成深思一般的表情先是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
“爱卿何意?”看到邝野点头摇头的,一时间朱祁镇也被弄的糊涂了。
“皇上,以臣之见,请忠胆公来南京并非不可,但就是怕他不愿意来呀。神仙居、天外天,听说郕王还答应他在京师建立什么杨家银行,有着那么多的买卖在,实在不敢想他会放弃这些。至于说到强请他来,呵呵,怕是凭着锦衣卫和东厂的手段还做不到吧。请皇上不要忘记,忠胆公的身边可是有着天下最精锐的雇佣军存在。而如果一旦这样做了,最终没有成行的话,那便是等于得罪死了忠胆公。臣请问皇上,现在是否已经做好了与郕王翻脸的准备呢?”
邝野一开口就突然间反问了几个问题,把朱祁镇给问愣了在原处。他一脸的狐疑道:“爱卿何意?为何请来了忠胆公,就是与郕王翻脸?”
眼见朱祁镇开始随着自己的思路而走,邝野装成了十分激动的样子说道:“皇上,您想呀。现在我们之所以能和郕王和平共处的原因是什么?还不全是因为当初忠胆公在京师的斡旋吗?如果他出了事情,那我们与郕王之间就有没有了什么阻隔。如今瓦剌已经退兵,郕王就可能会集进全力的来对付我们了。便是到现在,周边的卫所并不全是由我们节制。做为兵部尚书,臣也不敢和皇上说,到现在我们能动手的军队不足五万人。而得到的消息,前去京师勤王的卫所之兵就已经达到了八万之数。如果这些人突然反过头杀到南京来,臣可不敢保证能够打胜仗啊!”
………………………………
第二百二十二章 杨家银行开业
接下来的其它方面,邝野不必去说了,他相信朱祁镇完全可以想一个明白。果然话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英宗的脸色就是一变再变。或许是因为有了土木堡大败之事,如今他的心中对战争有了阴影,当真是听到就怕。在加上邝野这么一分析,他哪里还想着要去动杨晨东呢?不仅如此,还要保证此人的安全,好做为他与郕王之间的一道屏障。
“好,邝爱卿之言朕记下来。是朕思虑不周全啊。”朱祁镇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与刚才进来看到眼中有杀气的皇上完全不同。
看到这里,邝野也终于放下了心来。这一次他不仅是为了报杨晨东当初的救命之恩,同时他是真的没有信心可以将这位忠胆公如何?想一想吧,连瓦剌的精锐骑兵都被此人打败了,那是那么好相与的吗?别动不了人家,在惹得战刀直指南京,若是这样的话,怕是他这一次真是无处可躲了。
不管是为了报恩,还是为了自己。邝野的一番话是彻底的打断了朱祁镇对杨晨东的那一点小心思。而此刻,在京师的杨晨东还并不知道有人对他起了杀心。
当然,就算是知道他也未必会在意。有着冷锋他们来负责自己的安全,他还真不把什么刺杀当回事。
距离瓦剌退兵已经过去了四天。
今天正是雇佣军退走的日子。以冷松为首,肖峰营长为次,两人分别带着一连和二连两百雇佣军离开京师。留下的是腾山带队的三连和武胜带队的四连。
留下这两个人,替换了肖峰,也是杨晨东有意要提拔的意思。放在身边,总是可以多学习一些东西的,以后等着体系壮大了,需要更多高级军官的时候,也不至于会出现接替无人的局面。
冷松团长走的时候带走了代宗给他的一百万吨铜铁,为了此事他足足雇佣了数千的民夫,由他们推着大车小车出京而去。
付出了这么多,代宗得到了一个物件和一个承诺。
物件就是一把八一杠还有三十发子弹。承诺是雇佣军轻易不会对代宗出手的保证。
付出这么多得到的仅仅只是一把枪,一个保证,在别人看来似乎是赔了,且还是赔大了。可看在代宗的眼中,怎么想都是值得的。
有了第一把先进的火器,以大明火器办的能力,应该就可以造出第二把来,一旦自己拥有了这种先进的火器,那距离横行天下的时候就不远了,就可以重新的一统南北大明。
保证同样的重要,至少不用担心别人借雇佣军之手来对付自己。得到这些,仅仅是付出仓库中一时半会用不上的一百万吨铜铁,当然是值得的了,这或许就是变废为宝。
代宗还处于喜悦之中,更是命人抓紧时间研制八一杠,争取可以做到早出结果早受益。正是此时,正在神仙居和天外天对面的杨氏银行热热闹闹的开业了。
即然是东帅出手,那必然是不同凡响。杨氏早在三天前就开始登上银行开业的广告,上面有极大的篇幅介绍了银行的作用,承诺闲钱存入其中,可以获得极高的利息。同时还对那些想做生意,但缺少银子的有志商人们发出了邀请,即只有你有东西,不管是田产还是房屋,都可以用来抵压。即便是没有这样,也可以进行五户联保的方式来银行借取金钱等等。
详细的介绍了存钱的利率,又讲了一些可以借钱者的方式。当杨报一发行的时候,瞬间就博得了许多人的眼球。尤其广告中还说,在开业的前三天内,但凡有人存入银钱都会有各种小礼物相送,存的越多,送的东西就是越好。
比如说,有的百姓家中并没有太多的余钱,最从只能存二两银子。可即便是如此,也可以领到一包卫生纸,这个东西市场价便最少也是二两银子,这样一算,就等于白白得了二两银子的金钱。
至于存钱量从第一到第十的十个大户,每人送神物镜子一面。第一名还会外加上五套十分精美的玻璃杯,这不管是送人,还是售卖可都是极为抢手的货物。
有了这些为引子,杨氏银行在开业当天一早,便有人群将这附近的一条街中都堵了一个水泄不通。好在的是,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员在这里负责治安工作,便是没有出得什么意外。
但就在时辰一到,许多人想要涌入到银行之中存钱,还有些人站在门外观望的时候,突然间原本覆盖在杨氏银行上的黑布被拉开,一阵阵金光闪闪刺“瞎”了不少的双眼。
原本在看到杨氏银行的外表都用黑布蒙上的时候,还有些人自作聪明的以为,这就像是当初神仙居开业时一样,应该是外表罩了一个玻璃,即显的亮洁透明,又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可谁知道,当黑布被拿开的那一刻,加厚的玻璃的确是有的,可在玻璃里面,却是堆满了数不清,计算不出来的金子。
这么多的金子摆在一起,散发出了黄铜铜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加上太阳的反光中,闪出了一片片的金光,当真给人一种看到了金山的感觉。
正自大家还被眼前一幕所震撼到的时候,杨晨东亲自任命的杨氏银行的总经理,挺着个大肚子的表兄杨富在两名身穿迷彩服的冷锋保护下走了出来。
大腹便便,一脸和善的微笑,如今的杨富可是经历了大场面的人。
当初在建宁的时候,不过就是因为相信杨晨东,所以资助了几把,合作了几次,谁知道银子是越赚越多,身价也是越涨越高。后来与杨晨东一起来到了京师,经营了神仙居和天外天之后,更是增长了见识。以前在建宁见到七品官腿肚子都会打哆嗦的他,如今便是见到了公侯伯爵,见到了朝中二、三品的大臣也依然是可以表现的极为自然了。
正是因为杨富的能力,外加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杨晨东这一次又把银行总经理的重任交给了他。此刻,杨富俨然是财政部长一般,掌握着这一般商业巨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