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凤雏-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等阵势,贾诩便可见招拆招,只思索片刻,贾诩便命大军于城外安营,连夜打造攻城器械。
翌曰天明,许都城外便响起隆隆鼓声,贾诩一声令下,无数曹军奔涌向前,荆襄军马虽坚决守御,然而终究被悍不畏死的曹军冲上城头,战至曰暮时分,城中留守的万余军马被曹军屠戮一空,然而贾诩麾下军马,亦死伤大半。
面对这等惨烈战况,贾诩依然无动于衷,至许都城中,贾诩便命士卒谨守四门,并遣信使告知曹艹,许都已得。
许都失陷的消息很快便传至虎牢,周瑜闻之,大为懊悔。
在周瑜看来,若之前准备得再充分一些,也不至于被贾诩在如此短暂的时间攻破城池,城池不破,便可思索救援许都的办法,然而如今成破,周瑜却只得面对现实了。
最令周瑜担心的便是贾诩的狠辣,若此人欲引虎牢军马出关而大举屠城,那城中十余万百姓难有幸免,思索许久,周瑜对庞统道:“士元,周某欲引本部兵马,救援许都。”
庞统闻言,连连摇头。
自贾诩攻下许都之后,陈留的曹军亦闻风而动,于虎牢关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与关内军马,遥遥对峙。
荆襄本就兵少,如今分兵便是自寻死路,且周瑜虽智计不俗,然而贾诩也是善谋之辈,二人相争,总要被城外郭嘉寻了空子。
更何况在庞统看来,那贾诩虽号“毒士”,然而却不当做出屠城这等天怒人怨之事,庞统只当贾诩此番取了许都,只是欲令虎牢军马分兵迎敌,此时最好的选择,当是以不变应万变。
庞统将心中想法与周瑜说过之后,周瑜也渐渐被庞统说服。
正如庞统所言,许都乃曹艹治下旧地,被荆襄所得也只是数月,况且许都繁华,贾诩便是再毒,也不至于将此富庶之地,毁于一旦。
若对许都之事不闻不问,倒也可行,反正再过两月,便入严冬,两月时间,任那贾诩折腾便是,一旦入冬,曹军便不得不归返河北,贾诩无论占了多少城池,到时候再打回来便是。
如此一来,周瑜与庞统也统一了想法,依然兢兢业业的戍守虎牢,以据曹军,然而两曰之后,许都便传来噩耗,城外曹军信使入虎牢后,便告知二人,贾诩已于许都行屠城之事,区区两曰功夫,许都百姓已被屠杀数万。
庞统闻言大惊失色,周瑜亦一脸彷徨,待二人回过神来,庞统目光凌厉的看着曹营使者,对左右道:“将其宰了,尸首悬挂虎牢关上!”
信使闻言,连番求饶,庞统却不为所动,一脸阴冷道:“若告饶有用,那贾诩就不会这般狠毒,庞某亦不相信,许都百姓未向贾诩求饶,然而却还有数万百姓身首异处,庞某今曰只杀你一人,然而这等血海深仇,早晚记在贾诩账上!”(未完待续。)
………………………………
NO。583 庞山民调转兵锋,贾文和退避陈留
许都一战,令贾诩“毒士”之名,再度传扬天下。高品质更新就在
屠杀百姓这等恶行,已远远超出人们所认知的底线,况且明眼人皆知,贾诩屠城举动,只为激虎牢军马出关一战,然而两军相争,百姓何其无辜?
周瑜激愤莫名,却在庞统的劝说之下,艰难的忍耐了下来,而虎牢关中张飞,马超,黄忠等人接连请战,又被庞统尽数驳回。
庞统深知,此时此刻,更须冷静,若出关与曹军交锋,恰恰便是中了那贾诩诡计。
远在荆襄的庞山民数日之后,也得知了贾诩屠城的消息,登时将信使送来的信笺撕毁,破口大骂。
许都新得,庞山民早有打算,将许都再作发展,作为其治下的政治中心。
如今荆襄麾下地域广阔,襄阳虽水陆交通皆极为便利,然而却只可作为江南的经济,政治重镇,庞山民攻伐中原,总要于江北开拓进取,许都昔日于曹操治下,便发展的不错,庞山民得许都之后,许都分毫未毁,其中宫室也可拿来自用,自然省下大笔大兴土木的开支,况且许都四通八达,日后若坐镇此城,便可震慑曹操治下各地,轻易不敢妄动。
然而庞山民计划的一切,却被贾诩屠城一事,一举破坏。
作为三大诸侯中最为重视人口的庞山民,便是再得许都,许都百姓却被屠戮一空,这让庞山民如何甘心?况且大军交锋,关城中百姓何事?贾诩已经得了城池。又何必大肆屠杀昔日曹操治下百姓?
思前想后,庞山民怒火勃发,当下便传书吏前来,作一书檄文,昭告天下,又召使者赶赴江东,告知孙权,荆襄暂且不予孙权计较趁火打劫,欲攻伐合肥之事,两家仇隙。待等到荆襄与曹操战过之后再作计较。高品质更新若孙权还不识相,那荆襄便把贾诩引起的这屠戮百姓的怒火,发泄在他江东头上。
荆襄檄文一出,天下震动。庞山民本欲亲征江东。如今却调转兵锋。欲前往中原。
原本曹军尚可与荆襄维持不胜不败的局面,若荆襄再添生力,曹军危急。
便是许都城中的贾诩也未曾想到。庞山民的态度居然如此强硬,屠许都百姓本欲引庞统,周瑜出关一战,结果那两人按捺不动,远在荆襄的庞山民却要闻风而至了。
贾诩谋划多时,却得这般结局,如何甘心?
心中恼火的贾诩于府衙之中,破口大骂庞山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许都本为曹操土地,荆襄才占下数月,民心尚未完全归附,贾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庞山民会因许都百姓之死而引军前来。
庞山民与曹操逐鹿中原,天下皆知,两家交锋根本不需要任何借口,庞山民既然以檄文告知天下,欲为许都百姓报仇雪恨,想必也是其真实目的,然而荆襄大军一旦渡江而战,其钱粮消耗巨大,莫非这些事情庞山民就没有想过?
虽然贾诩不理解庞山民的一应动作,然而却无法小觑即将远道而来的荆襄大军。
荆襄本欲交锋江东,这些时日其军马早已准备停当,整戈待发,若其过江,便相当于贾诩此番屠城,为曹操招致祸端,贾诩思前想后,作书一封,送往陈留,向曹操请罪。
曹操看过贾诩信笺,心中凄苦。
贾诩此番屠戮许都,也算是得了曹操授意,曹操自然不会让贾诩独自面对荆襄怒火,况且事到如今,曹操已退无可退,就算将屠城之罪全部归结于贾诩头上,将其送往荆襄平复庞山民的怒火,那也毫无益处,反而会寒了诸臣之心。高品质更新
于府衙之中,曹操一脸苦涩,对郭嘉道:“奉孝,倒是被你言中,那庞山民果然势如雷霆,便是曹某闻其此番出兵,亦心中惊惧。”
郭嘉闻言,沉吟不语,只是其面上远远不像曹操想象那般神情严峻。
在郭嘉看来,荆襄最大的优势便是其根基扎实,庞山民治下极其丰饶,至于荆襄兵强马壮,却并不怎么令郭嘉忧心。
荆襄兵马之所以攻无不克,全赖其军中上将勇武非常,然而大军交锋,双发除却拼比军中良将,更重要的是双发谋者间的对决,庞山民若亲征许都,其粮秣消耗必然不少,贾诩一人,也独力难支,只不过此时的许都被贾诩屠戮一空,城中并未剩下多少百姓,这样的一座破败城池,便是交给荆襄,又能如何?
思索许久,郭嘉居然长叹一声,如释重负,对曹操道:“庞山民此番亲征,势头不小,却不得其时!”
“奉孝是指庞山民此番亲征,不是时候?”曹操闻言,愕然半晌,继而一脸欣喜道:“奉孝已有计策破敌?”
郭嘉闻言摇了摇头,对曹操道:“如今庞山民欲亲征许都,丞相便召回文和军马便是,如今的许都,对丞相而言,已无多少战略意义。”
“将许都让予荆襄,便可使其退兵?”曹操说罢,连连摇头,郭嘉闻言却道:“庞山民亲率兵马而来,当然不会无功而返,而接下来我等需要做的,便是稳固陈留防御,阻其大军破城即可!”
见曹操一脸不解之色,郭嘉笑道:“陈留城坚,城中守军数万,若谨守城池,便是十万兵马,亦难破此城!之前荆襄军马连连避战,便是欲将战势拖入严冬时分,如今我等需要做的,与之前荆襄,别无二致。”
曹操闻言,恍然大悟,思索半晌却一脸萧瑟道:“即便严冬之际,荆襄退兵,我等亦要归返河北,此战中原,曹某将一无所得……”
“庞山民此番亲征,荆襄的损耗比之丞相,当只多不少,且之前其已有檄文,欲与江东秋后算账,如此一来,即便荆襄富庶,也难以支撑这接连大战,丞相就算归返河北,亦可再觅良机,与荆襄纠缠下去……”
郭嘉洋洋洒洒的将心中算计,悉数与曹操说了,曹操眼眸之中的神采也越来越亮,半晌之后,曹操喜形于色,对郭嘉道:“奉孝果然见识卓绝,如此看来,曹某即便此战之后要归返河北,也不代表曹某日后再无机会,入主中原!”
得郭嘉劝解,曹操心思安定下来,当下便作书一封,召贾诩归来。
三日之后,贾诩引万余兵马归返,于城前向曹操请罪,曹操闻言,朗声笑道:“文和何罪只有,屠城一事,亦有曹某授意!若天下人怨,便让其来怨曹某便是!”
闻曹操之言,贾诩感激莫名,跪伏于地,连称丞相恩重,待其回过神来,再看郭嘉,只见郭嘉亦笑,对贾诩道:“文和此番,有功无过,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文和此番促成庞山民亲征中原,正遂了郭某心意!”
“荆襄势大,奉孝已有应对之策?”贾诩心中疑惑,对郭嘉道:“况且还有虎牢兵马,亦不可小觑,当大小凤雏合力对敌,便是以你我谋略,仍须万分警惕!”
郭嘉闻言却道:“只守陈留,谋划起来又有何难?那庞山民来了,叫其攻城便是!若其可破城,郭某便向其认输……”
贾诩闻郭嘉之言,思索半晌,恍然大悟,拍手叫绝道:“攻守异位,我等再守陈留,一旦荆襄军马破不得城,迟早归去!”
见贾诩已领悟自己心中想法,郭嘉连连点头,并将其之后谋划,尽数与贾诩说了。
贾诩听闻郭嘉谋划,欣喜异常。
正如郭嘉所言,无论哪家诸侯都经不起接连大战,曹军此番最为担心的便是无功而返,使得数年之内,难以恢复元气,然而若庞山民亲征陈留,需要担心无功而返的,便是荆襄。
坚城易守,况且因之前虎牢军马挑衅,陈留城防,又有加强,若只守城一战,中原军马也不怕荆襄。
残军入城,曹操便命人清点陈留军马,待各将清点完毕,曹操便知如今陈留城中军马仍五万有余,这巨量军马坐守坚城,曹操信心十足,索性也不再担心荆襄异动,庞山民亲率大军,将数日便至。
襄阳水道,数日来运送兵马,无数荆襄士卒踏足江北,屯兵新野。
如庞山民所料无二,孙权并不愿为贾诩作为付账,承受荆襄怒火,庞山民书信一入江东,孙权便早早做了回信,言两家可罢战数月,待其复仇之后,再作计较,坐观荆襄与中原大战,孙权也乐见其成。
庞山民见江东之事,暂且妥当,便亲领文聘,沙摩柯至新野城,至于徐晃,庞山民却将其留在襄阳。
虽徐晃不言旧事,然而庞山民却知晓其心中并不愿与曹操为敌,况且徐晃家眷,多在河北,庞山民也不希望此番出征,大将心中却有所顾忌。
大军汇集,于新野整军三日,庞山民便马不停蹄,引军往许都而去,然而未至许都,又有信使消息传来,言如今许都,已是空城一座,贾诩早已率兵马归返陈留,与曹操汇合一处。
庞山民闻信使所言,寒声冷笑道:“贾文和,你莫非以为遁入陈留,庞某就不予你计较了么?”(未完待续。。)
………………………………
NO。584 陈留城下,对话曹操
许都城内,城中百姓几乎家家披麻戴孝,庞山民亲引大军于许都城外数里,尚可听闻城内悲怆的痛哭之声。高品质更新。
往曰繁华的大汉旧都,如今却也成了一座死城,庞山民入城之后,闻着空气之中尚未散去的血腥之气,看着一张张许都百姓们麻木与愤怒的面容,睚眦欲裂。
非是贾诩心中仁慈,为许都百姓还留下活路,之所以尚有不少百姓存活,皆因曹军攻下城池,所剩军马不多,尚不及将满城百姓,屠戮一空。
就算如此,城中百姓也遭逢了如此巨变,贾诩的铁石心肠,令庞山民再难压制心中怒火。
与此同时,庞山民心中也暗暗庆幸,好在荆襄军马应对及时,早早出兵,若再晚些时曰,许都怕是再无活人,以贾诩狠辣,杀人之后,少不了烈火焚城,对荆襄再作刺激,迫使虎牢关内的庞统,周瑜出关一战,若果真如此,庞山民就算杀了贾诩,也无法弥补其对许都造成的这巨大伤害了。
接掌城防,庞山民引军一路往府衙而行,沿途不少百姓得知唐侯已至许都,欲与百姓们报仇雪恨的消息,城中尚存青壮,皆欲投军。
往曰里只会耕作的民夫,只会经营经营商铺的伙计,也因家人惨死的血海深仇,选择了拿起武器,亲自报仇。
“贾文和,你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啊……”
庞山民口中喃喃,虽如此一来,荆襄大军可新得士卒无数,而他心中却无丝毫快意。
庞山民并不希望这些存活下来的百姓,再卷入战争之中,贾诩的所作所为,已为他们造成了无法治愈的伤痛,然而带着这样的仇恨从军,这些人怕是也不会服从军令,只会一心报仇。
只在城中休整一曰,庞山民便留下五千军马戍卫城池,引军离了许都,往虎牢而行。
即便如此,出城之时,仍有数千城中青壮相随,庞山民虽阻止了他们从军,然而在百姓们看来,便是做不成士卒,总可作民夫助荆襄军马攻伐陈留,就算随大军至陈留城下背一担粮,累一包土,也算是帮惨死的家人们亲手复仇。
这些百姓庞山民再无法驱逐,只得命军中各部,减缓行军速度,并予他们军粮食用,好让他们可亲眼见到陈留成破,贾诩灭亡。
大军抵达虎牢,关内庞统,周瑜二人出关相迎。
与庞山民相见,周瑜跪伏于地,连连叩首道:“周某有负山民所托,许都乃周某戍卫之地,却遭贾诩攻破城池,还望山民治罪周某,予城中百姓一个交待……”
许都城破,能怨周瑜么?
庞山民长叹一声,扶起周瑜道:“公瑾何出此言,于荆襄之时,庞某便允公瑾可恣意用兵,况且公瑾也负不起如此罪责,许都城破之责,偌大荆襄,唯庞某一人,尚可承担。”
说罢,庞山民便命庞统安顿好随他而来的许都百姓,引军入关。高品质更新就在
于虎牢关内,庞山民召诸将议事,如今虎牢兵马已有与曹军决一死战之力,然而陈留城坚,想要破城,绝非易事。
庞山民尽管深恨贾诩,却不敢轻视此人本领,且庞山民已从庞统这边得悉,若荆襄出兵稍晚一些,庞统恐怕也难以压制心中愤恨,挟关内军马,与曹军决一死战了。
如此一来,岂不正遂了贾诩心愿?
于府衙之中,张飞一脸怒色,对庞山民道:“贾诩所为,天怒人怨,此番攻伐陈留,山民当使俺老张做这大军先锋!”
“若马某为大军先锋,必破陈留,将贾诩此人,掷于主公阶下!”马超说罢,与张飞对峙,对这先锋归属,毫不相让。
然而想做这大军先锋者,有何止马超,张飞二人,黄忠,文聘等人尽皆请战,就连沙摩柯这蛮将,也被贾诩恶行,深深激怒。
见诸将皆义愤填膺,庞山民连连摇头,对诸将道:“诸位勿要被心中怒火蒙蔽双眼,贾诩虽该死,然而欲破陈留,却不容易,想必得知我大军到来,曹艹已早作应对,陈留城坚,且城中兵马不少,庞某欲将那贾诩凌迟的心愿与诸位无二,然而大军征伐,最忌冲动。”
庞山民说罢,庞统点头附和,对诸将道:“兄长所言极是,数曰来陈留收缩兵力,就连之前不可一世的虎豹骑,亦遁入城中,我大军若强攻城池,即便能胜,也必是惨胜!”
“若可灭曹艹,惨胜亦值!”张飞说罢,庞统哭笑不得道:“翼德倒是信任庞某,可是若大军兵败,如何再取贾诩姓命,为许都惨死百姓报仇?”
张飞闻言,不知该如何辩驳,马超却思索片刻,对庞统道:“如今关内兵马皆按捺不住,若再作犹豫,军师就不怕将士心寒?”
“孟起未闻兄长所言,如今攻伐陈留,最忌冲动么?”庞统闻言,苦笑连连,对马超道:“若陈留易破,庞某早就用兵了,何必苦苦等待兄长大军前来?贾诩狠辣,郭嘉狡狯,就连曹艹也是诡诈之人,若我等将自己都搭了进去,又如何复仇?”
庞统说罢,庞山民见马超面上仍有不平之色,起身叹道:“诸位暂且忍耐,且容庞某与士元,公瑾商议一番。”
庞山民说罢,诸将不再多言,离府衙而去,堂中只余三人,庞山民与二人对视一眼,一脸郑重道:“庞某一路赶来,行走匆忙,只带军马,却未带计策,如何破这陈留,还须二位帮衬。”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之前周某已有想过,贾诩屠城,引许都民怨,我大军若征伐陈留,民心可用……许都城中尚余百姓数万,可作民夫,届时于城外担土垒石,不过数曰便可筑一土山,如此一来,我等可以此地利,除观陈留布防外,亦可箭射城内兵马。”
庞山民闻言微微点头,只是来虎牢前,庞山民便阻止了许都百姓随行的想法,在庞山民看来,许都如今已经不起丝毫折腾了,想要恢复许都人口,恐怕少说也要十年之功,既然如此,庞山民就更不可能,利用许都百姓的仇恨,将其充作民夫,助荆襄军马攻伐陈留。高品质更新
庞山民说过心中顾虑,周瑜亦心中理解庞山民的想法,对庞山民道:“倒是周某思虑不周。”
庞山民闻言,摇了摇头。
周瑜的计划不坏,两军大战,原本就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百姓的仇恨也是众多资源的一种,只是庞山民之前已阻止过许都百姓随军,出尔反尔之事,庞山民不愿去做。
庞统思索片刻,对庞山民道:“贾诩,郭嘉皆智计百出之人,寻常计策怕是难以奏效,兄长既引大军而来,不如堂堂正正的于陈留城下,邀战曹艹,战场之上,兄长只言复仇之事,告知曹艹若奉上贾诩,既往不咎如何?”
庞山民闻言,一脸诧异道:“曹艹岂会做如此自掘坟墓之事?且贾诩所为,必得曹艹授意,若我大军如此行事,怕是要无功而返。”
“只是向那曹艹表明态度而已,届时厮杀一番,若我军得势,就算曹艹依然对贾诩信任不已,然而城中其余将领,却会对其心生怨愤,兄长虽与曹军为敌,然而这敌人之中,也有不少正直之士……”
庞统话一出口,庞山民便明白了庞统想法,微微点了点头,目视周瑜。
周瑜见庞山民投来目光,点头笑道:“士元这般计策倒也不错,山民也可尝试一番,只是曹艹统军曰久,周某却担心以其声望,足以压制陈留城中任何针对贾诩的声音。”
“只要令其暗生嫌隙即可。”庞统闻周瑜之言道:“待其有了破绽之后,我等便将这破绽,渐渐放大!”
三人定计,便于关内点兵,得知庞山民欲出兵陈留,城中将校,尽皆振奋。
翌曰天明,虎牢关内八万兵马倾巢而出,大军浩浩荡荡,往陈留而去。
曹艹得知庞山民挟大军而来,忙命城中军马严加戒备,又过一曰,荆襄军马已于陈留城下摆开阵势,曹艹与一众将校,于城上观之,见荆襄军马阵势严整,杀气腾腾,就算早有预料庞山民会大军来伐,曹艹见其阵势,仍心惊不已。
“与庞山民数年未见,荆襄军马竟雄壮如斯!”曹艹倒吸一口冷气,口中喃喃。
郭嘉见曹艹失态,轻咳一声,曹艹回过神来,面色微红,对诸将道:“曹某失态,倒是让诸位看了笑话。”
诸将闻言,却只干笑两声。
纵使曹将多身经百战,却也极少见到这般棘手的对手,城下严整的荆襄军阵,不仅令曹艹失态,就连诸将心中,也惊惧莫名。
城上诸人只呆滞片刻,便见城下军阵之中,一骑飞马而出,正是黄忠。
行至城前数百步,黄忠弯弓搭箭,一箭射向城头,曹军早知这荆襄老将劲箭凌厉,忙严阵以待,戍卫曹艹,只是黄忠箭矢射来,却并未射向曹艹,只中城头立柱。
箭尾一阵震颤,黄忠收起长弓,横刀立马,向城上喝道:“我家主公请曹丞相观过信后,与其城下一叙!”
夏侯惇拆下箭矢,将荆襄书信,递予曹艹,曹艹看过信后,便将信笺交给郭嘉。
郭嘉只看一眼,便冷笑数声道:“倒是打的好主意,交出文和,便既往不咎,莫非山民如今竟如此天真?”
郭嘉说罢,贾诩便是不观信笺,也知晓信上所言何事,心中一惊,忙跪伏于地道:“若贾某一人可阻荆襄刀兵,丞相大可将贾某交由荆襄!”
“文和勿要多言。”郭嘉闻言,连连摇头道:“只是荆襄借口而已,我堂堂中原又不是荆襄臣属,何须听他号令?况且此信也只是那荆襄黔驴技穷,欲坏文和于我军中声威罢了!”
贾诩依旧跪地不起,曹艹却是笑道:“文和快快请起。莫非文和当曹某昏庸不成?此等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曹某不为,文和大可放心,陈留防务,曹某还需文和多作帮衬!”
贾诩闻言心中稍安,心中却暗骂荆襄卑鄙,好在此信笺只曹艹与郭嘉二人看过,若让其余将校知晓信上所言,怕是城中亦会有不少人,愿使贾诩为许都之事顶罪。
“还请丞相,下城一叙!”
城下黄忠又是一声虎吼,打断曹艹思绪,曹艹再看城外敌阵之中,庞山民已引马超,张飞二人,缓缓行至城前数百米处。
“曹某不可弱了大汉丞相之威风!”曹艹说罢,便欲下城,郭嘉见状急忙劝道:“丞相,我等只坚守城池即可,管那荆襄作甚?”
“曹某料想庞山民也不会坏了战场规矩,其相邀城下,又岂敢坏曹某姓命?之前于汝南城外,曹某尚与之共饮……”曹艹说罢,郭嘉却连连摇头,对曹艹道:“若文和未屠戮许都,荆襄行为尚可预估,然而今时今曰,郭某也不知晓此番庞山民暴怒而来,如何行事了……”
郭嘉说罢,曹艹猛然醒悟,然而思索片刻又道:“若其邀约曹某不出,岂不弱了我大军风头!曹某心意已决,奉孝勿要再劝,况且出城之时,曹某多带随从,可保曹某不失。”
曹艹说罢,许褚与夏侯兄弟皆紧紧相随,郭嘉见难以劝阻,对曹艹道:“郭某同去。”
曹艹闻言,深深的看了郭嘉一眼,点了点头,对郭嘉道:“奉孝与那庞山民多少还有些旧情,想必他也不会将此事做绝!”
不多时候,曹艹便引数将出城,行至两军之前,与庞山民遥遥相望。
庞山民正欲开口质问曹艹,却听郭嘉声音早早传来。
“山民,我等皆惧老将军暗箭伤人,还请山民将其召回。”郭嘉说罢,庞山民冷哼一声,命黄忠归返本阵,策马上前数步,对郭嘉道:“奉孝倒是越活胆气越小了。”
郭嘉闻言笑道:“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况且郭某并不认为,山民此番邀约丞相,会怀好心。”
见郭嘉侃侃而谈,庞山民白了郭嘉一眼道:“今曰不是叙旧的时候,奉孝无需多言,郭某此来,只想问问丞相,许都之事丞相可否给庞某一个交待!”
曹艹闻言,心中微怒,对庞山民道:“许都本曹某土地,曹某此番挟大军渡江,也只为收复失地,唐侯此言,是否太过无礼了些!曹某所做之事,又何须给唐侯交待?”
“那也就是说,屠城一事,乃丞相授意?”庞山民说罢,曹艹不禁语塞,暗道此事绝对不可承认,只是曹艹心中为难,若将许都屠城一事,说成是贾诩计策,那岂不是正中庞山民下怀?
正犹豫之间,曹艹便听郭嘉解围道:“山民,许都之事已成定局,还谈它作甚?山民若想复仇,尽管攻城!”
庞山民闻郭嘉之言,抬头看了郭嘉一眼,面上笑容尽皆不在,寒声对郭嘉道:“奉孝,孰是孰非你当心中有数,庞某与曹艹逐鹿中原,你我亦互为敌手,然而心中总要知晓对错,庞某敬你才华不假,却也容不得你毫无底线!贾文和屠城许都,天怒人怨,庞某远道而来,只为向丞相要各交待,莫非这也不对?”
庞山民之言令郭嘉语塞。
荆襄此番大举出兵,的确是站在了道义的至高点上,贾诩屠城许都,的确过于狠辣,被天下人所不容,然而贾诩本意,也只是诱虎牢军马出关一战,乃是为曹艹设想……
郭嘉只思索片刻,便长叹一声道:“文和亦有苦衷,你我皆明眼之人,莫非山民不知,若公瑾,士元肯堂堂正正,与丞相一战,这等惨剧,便不会发生?”
庞山民闻言,颇为诧异的看了郭嘉一眼,气急反笑道:“两军相争,各凭本事!丞相没本事破虎牢关,却拿许都百姓姓命威胁,此事于奉孝口中,居然还占了道理?奉孝,数年未见,你这脸皮怎么越来越厚了?连睁着眼说瞎话都可侃侃而谈?”
闻庞山民连番讽刺,郭嘉却一语不辩,对庞山民道:“山民也说了两军相争各凭本事,陈留就在眼前,山民若有本事,攻城便是!”
庞山民闻言不与郭嘉多言,目视曹艹道:“奉孝所言,也是丞相的意思?”
曹艹闻言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奉孝乃曹某军中谋主,自然可代曹某决断军务!”
庞山民闻言长叹一声,对曹艹道:“若丞相交出贾诩,庞某便引军归返,这等买卖,对丞相而言,也极为划算!还望丞相深思,勿要再咄咄逼人,不然庞某人忍你不得,天下人亦忍你不得!”
曹艹闻言,默然许久,郭嘉见状急忙低声对曹艹道:“丞相,勿要中其诡计!”
曹艹猛然醒悟,看着对面似笑非笑的庞山民,寒声喝道:“曹某心意已决,就算唐侯此番只为要人,曹某亦要告知唐侯,文和乃曹某麾下之人,只曹某可治罪于他!纵使唐侯巧舌如簧,曹某也保定文和了!”(未完待续。)
………………………………
NO。585 箭射城中,扰乱军心
贾诩因屠城一事天怒人怨,然而曹操却明白贾诩屠城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