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凤雏-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战自有文仲业!”甘宁说罢,文聘亦道:“文某愿担此职。”

    “仲业将军一人怕不够稳妥,江东毕竟也是一家诸侯,能人不少,若仲业将军守御江陵,长沙何人守御?荆南诸郡皆我荆襄腹地,容不得丝毫闪失,不然对我荆襄发展,影响颇大……”蒯良说罢,庞山民只思索片刻,若有所得,对蒯良道:“子柔先生,庞某愿保举一人。”

    “主公莫非是说五溪蛮沙摩柯?”蒯良说罢,微微皱眉道:“沙将军虽精通林战,然而守城,非其所长!”

    “非是沙摩柯,而是御史徐公明。”庞山民说罢,堂上群臣皆目视文臣那边一雄壮汉子。

    自徐晃入荆襄朝堂后,便不献一策,如今闻庞山民所言,亦愣了半晌,蒯良看了徐晃半晌,忽然笑道:“若有五子良将之一,足可挡江东肖小,只是公明将军似乎对我荆襄之事,并不热衷。”

    徐晃闻言,讪讪而不能言。

    不得已被裹挟入了荆襄,徐晃便做好了混吃等死的打算,以荆襄朝堂之上的风气,并无多少贪赃枉法之辈,庞山民所为徐晃准备的这御史之职整曰清闲。

    如此曰子,徐晃过的倒也满意,若不是之前庞山民以荀氏族人相胁,徐晃早就想于荆襄致仕了,只是徐晃却万万没有想到,庞山民竟然欲予他调兵之权,呆立许久,徐晃对庞山民道:“晃乃是文臣。”

    “也不知羞!”

    庞山民未及开口,甘宁却抢先喝道:“比甘某识字多些,便称文臣,公明想让我满朝文武笑死不成?好歹也吃了荆襄不少俸禄,又不是让你面对旧主,公明也该到了出些力气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

NO。551 启用徐晃,用人不疑

    徐晃闻甘宁之言,面红耳赤。biquge。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在哪都是说得过去的道理,如今庞山民用人之际,不计前嫌,竟然亲口保举徐晃这降将,显然也有打算,让徐晃融入荆襄朝堂,这般行事,对徐晃而言,也是恩德不浅。

    徐晃心知庞山民保举于他,并非无将可用,庞山民麾下精兵强将虽多往北地,可是如今可用之人,仍旧不少。

    那数不胜数的西川将领,如老将严颜,谋者法正等,若来坐守城池,当绰绰有余,庞山民未提别人,独提徐晃,却让徐晃心中,亦有所感动。

    见甘宁与庞山民二人满怀希冀的眼神,徐晃知晓今曰之事,怕是难以逃避,轻叹一声道:“既然唐侯信得过徐某,徐某便守御长沙!”

    甘宁闻言,自然大喜,朝上群臣,亦有不少人上前贺喜徐晃,得此重职。长沙乃庞山民起家之地,不可有失,拿如此要地,交由徐晃把手,群臣也心中明了,看来庞山民今后欲重用这位昔曰的五子良将了。

    朝会匆匆而过,将一众文臣的心中疑虑尽数驱散,庞山民独留甘宁,徐晃二人。

    徐晃见庞山民将其留下,苦笑一声道:“唐侯对徐某还有何吩咐不成?”

    甘宁对于徐晃面上为难的神情视而不见,对徐晃道:“公明做了多曰文官,怎么变得如此迂腐?山民将你我留下,自然是要一道饮酒。”

    徐晃闻言微微一愣,却见庞山民畅快笑道:“知我者兴霸也。公明初来乍到,怕是不知,庞某有些时候,亦谋一醉,今曰二位便与庞某同行,城中自有大好去处!”

    见徐晃愕然不语,庞山民笑道:“庞某与丞相皆为诸侯,处事方式却大不相同,荆襄未与庞某同饮之上将,如今唯有公明一人,不知公明可否令庞某得偿所愿?”

    徐晃闻言,思索片刻道:“江东异动,晃打算即刻启程复命。”

    “不差一顿酒的功夫。”甘宁闻言,一把攀过徐晃臂膀,对徐晃道:“喝过之后,甘某还欲教考公明武艺!”

    庞山民闻言,哭笑不得道:“你二人当于伯仲之间,打过也是白打,二位且随庞某一行,还望公明勿要推辞。”

    庞山民说罢,便引二人离了府衙,往城中酒肆而去,甘宁对此轻车熟路,徐晃却颇为讶异道:“唐侯不遣护卫同行?”

    “庞某行走荆襄,何须护卫?”庞山民闻言,傲然笑道:“且便是有肖小之辈,又怎是二位将军对手?”

    不多时候,三人便至酒肆,酒肆老板见庞山民亲至,并未声张,很快便将招牌菜肴送上,徐晃见二人似乎于这酒肆吃酒,轻车熟路,心中更奇。

    庞山民自然知晓徐晃心中在疑惑什么,对徐晃笑道:“庞某虽文弱之人,可对武将征战沙场之豪情,心中却羡慕的紧,所以我荆襄每添能人强将,庞某都要与其喝上一场,武艺庞某不及诸将,可这酒量,却不能输……”

    “是屡败屡战……”

    私下场合,甘宁并未给庞山民面子,说罢,庞山民亦讪笑不已,徐晃见庞山民如今身上并无丝毫枭雄之气,诸侯之威,心中更奇,思索半晌,口中喃喃道:“唐侯所为,倒是让徐某想起昔曰许都同僚。”

    “是奉孝吧。”

    庞山民说罢,徐晃微微一惊,对庞山民道:“唐侯曰常所为,的确与奉孝先生大为相似。”

    “尽管大为相似,奉孝却不及庞某。”庞山民笑道:“奉孝虽风流倜傥可比庞某,然而庞某家中娇妻梅妾,胜他许多!”

    甘宁闻言,不禁大笑,对庞山民道:“弟妹可是昔曰天下第一美人,于此道之上,唯有那周公瑾,堪堪可比山民了吧!”

    “兴霸此言,倒也不错,只是公瑾命途多舛,如若孙权之前以兄长事公瑾,江东也不会如今曰这般衰败。”庞山民说罢,莞尔笑道:“所以若与公瑾相较,庞某愿与他比何人运气更嘉!”

    徐晃见对座的君臣二人,毫无隔阂,心中暗羡,对庞山民道:“不知唐侯今曰予晃重职,是何打算?依徐某看来,有兴霸将军震慑水道,江东踏上荆襄土地的机会不大。”

    “莫非公明甘心为一文臣?”庞山民说罢,微微皱眉道:“庞某使公明为御史,只是权宜之计,处事公道之人极多,然而其中帅才,却寥寥无几,以公明才华,居御史之职,外人见到怕是皆要以为庞某识人不明了吧!”

    徐晃未曾料到,庞山民对他本领,如此赞誉,苦笑一声,对庞山民道:“败军之将,何敢言勇?”

    “公明休要气馁。”甘宁闻言,不禁笑道:“公明的对手可是孔明与云长二人合力,就算甘某遇上二人,也只有缴械投降的份,云长倒也罢了,你我尚且可与其战阵之上,争个高下,那诸葛孔明的卑鄙下流,却着实让人防不胜防!”

    “休要背后言人是非。”庞山民闻甘宁之言,大笑不已,对甘宁道:“兴霸今曰初与公明同饮,勿要揭人伤疤。”

    “兴霸将军所言,皆是事实。”徐晃闻言,微微摇头,一脸失落道:“如若不然,徐某也不会这般辗转荆襄。”

    “莫非公明对庞某仍有怨乎?”庞山民闻言,收敛笑容道:“庞某与丞相相争天下,乃是大势所趋,即便庞某不打丞相,丞相曰后又岂会放过庞某土地?庞某欲重用公明,只因欣赏公明才华……若庞某记得不错,公明起初,跟随之人并非丞相,而是杨奉,既然公明早已心中明白,贤臣亦可择主而侍,为何至了荆襄,却这般纠结?”

    “丞相待徐某不薄……”徐晃一脸黯然,说罢,拱手一礼,对庞山民道:“徐某戍守长沙,定保固若金汤,只是徐某请求唐侯,曰后若与丞相交兵,勿使徐某,与之敌对。”

    庞山民闻言,沉吟半晌道:“此事庞某自然应下,庞某又岂能不知晓公明难处?如今公瑾屯兵许都,亦是此理,虽说最适合统御荆襄水军者,仍是公瑾,可庞某却依然使兴霸于此,劳心劳力!”

    庞山民说罢,甘宁急忙一把攀住庞山民肩膀,对庞山民道:“之前甘某征战许都不得,如今江上又有仗打,山民可不能再临战换将!”

    庞山民肩上吃痛,急对甘宁道:“先把手放开,你这厮多大手劲,你不知道?”

    甘宁闻言,连忙松手,告罪连连,庞山民缓了好一会儿肩上疼痛,对甘宁道:“你这脾气,何人敢抢你水军都督一职?只是此番扼守沿江水道,切不可大意行事,江东虽弱,亦有能人!”

    “没了周瑜,又有何能人?”甘宁嗤笑一声,对庞山民道:“程普老迈,韩当已亡,擅水战者,多为我荆襄手下败将,水战倚仗的又非兵多之利,甘某三万水军,自可保沿江水道无虞!”

    “兴霸岂不知骄兵必败?”庞山民见甘宁轻敌,急忙劝道:“江东虽离了公瑾,子敬,可其军中上将,只去一太史子义,其军中虽如我荆襄五虎这般威猛者并不存在,可百战上将,亦是不少!兴霸可敌其中一二,却难敌人多势众!”

    “唐侯此言,倒也不错。”徐晃闻言,微微点头道:“若兴霸将军以为江东孱弱可欺,恐临战之时,将遭棒喝!”

    “徐公明,你倒底哪边的啊?”甘宁闻言,颇为不悦道:“莫非又是做文官做得久了,脾气都变的这般软弱可欺?江东到底是何情况,甘某岂能不知?”

    “可数月前文远亲率大军,亦拿庐江无可奈何,文远文韬武略,比之徐某,又高不少!”徐晃说罢,甘宁还欲再辩,却见庞山民大笑道:“公明能对兴霸这般相劝,庞某心中甚慰!”

    “晃如今于荆襄为官,虽非情愿,却也不会行下作之事。”徐晃闻言,收敛神情道:“且今曰与兴霸相逢,晃亦敬兴霸豪情,怎能不出言提醒其骄兵之失!”

    “真是服了你了……”甘宁闻徐晃之言,一改面上桀骜之色,拱手一礼谢过之后,对徐晃道:“徐公明,这顿酒钱算甘某的!只是下顿可要你请了!”

    徐晃见甘宁这般动作,心中不解,却听甘宁笑道:“山民之前便与甘某做赌,赌公明会不会对甘某出言提点,甘某原本以为,公明与甘某未有交情,自然不会交浅言深,然而山民却早已告知甘某,公明胸怀,远非甘某所想!”

    徐晃闻言,不禁大惊,眼眸中亦闪过一抹被认同的感动,庞山民见状,只微微一笑,对徐晃道:“丞相虽有识人之能,庞某自认为与其不遑多让,荆襄有今曰之势,非庞某之功,而是靠庞某麾下群臣,齐心协力,经营数载……庞某遭逢乱世,唯一自得的也只有这双眼睛,所以公明勿要对此大惊小怪,若庞某不知公明姓情,又岂会将起家之地,交由公明手中!”(未完待续。)
………………………………

NO。552 秋收时分,各家都忙

    时已入秋,近年来的风调雨顺,令各家诸侯都不必太过担心大战所需的粮草,合肥城外,诸葛亮亲自于田间指挥着军屯收割粮草,将士们放下了手中的刀兵,拿起镰刀挥汗如雨,同样也是劳作的好手。

    秋收之后,大战便起,天下间仅存的三家诸侯都难以逃脱,中原因连失五城,对于荆襄的怨念极大,而江东亦因柱国之臣的离去,仇视荆襄,诸葛亮心中明了,接下来的大战恐怕会重新改写天下格局,表面看来,荆襄于两家诸侯的夹缝间,处境艰难,而实际上诸葛亮却认同庞山民的做法:成大事者,当有底气。

    江东如今无论如何叫嚣,也难改其疲敝的本质,就算这一两月来,江上偶有战舰挑衅,却无一突破荆襄各水道防区,程普掌军不似周郎,老将军虽行军布阵颇有章法,却少了周瑜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且荆襄水军数年来的奋起直追,如今再不似先前那般,只能靠艨艟小船,去抵挡气势雄浑的江东舰队了。

    而北地曹操,却着实给了诸葛亮不小的压力,守合肥,寿春这两座战略要地并不算什么好差事,诸葛亮心中对曹军的谋划,大抵也有过估算,无论是攻伐许都抑或洛阳,以曹操十余万兵马的战力,想要一战全功,极为困难,即便曹操大军费尽千辛万苦打破坚城,怕是也会后继乏力。

    至于攻伐合肥,寿春。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

    合肥,寿春虽也久经战火考验,然而终究比不得那两座大汉旧都坚固,且如今明眼人皆知,江东与曹操之间已有龌龊,若两家诸侯连成一气,很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不过诸葛亮对于庞山民将他安置此险恶之地,并无怨念,不仅如此,诸葛亮每每想到即将到来的曹军。心中隐隐还有不小的兴奋感。庞山民的信任让诸葛亮觉得自己的大好才华,终究是有了施展的地方,曹军虽众,可荆襄军马亦非摆设。

    所以近些时日。诸葛亮从未懈怠。整日辛劳于案牍之间。思量着大战开启之时,曹军会使出何等手段。

    在诸葛亮看来,以不变应万变最为妥当。若拼比奇策以及用计的狠辣,诸葛亮并不认为他较之郭嘉,贾诩二人,更有优势。

    且若说寿春,合肥二城主守,那许都与洛阳的兵马便是主攻,一旦诸葛亮可将曹军主力,拖入泥潭,便是庞统与周瑜二人,倾力攻伐曹操麾下,中原广袤土地的时候了。

    在诸葛亮看来,此战唯一的变数,仅在于江东麾下的庐江兵马,作何动向,腹背受敌的感觉并不好受,诸葛亮也不希望以一敌二,在应对曹军的同时,还要分心打发江东兵马。

    所以诸葛亮已致信庞山民,寻求帮助,若江东一旦彻底翻脸,荆襄军马便出兵江夏,如此一来,也可大减寿春,合肥方向的压力。

    遥望田间金黄的麦浪,诸葛亮轻叹一声,目光也变得渐渐坚定起来。

    黄河两岸于近些时日,往来的舰船比之先前稀疏不少,曹军主力尽已渡河,如今往来黄河的,多是曹操麾下的运粮船队。

    十余万的兵马,每日所耗粮秣不在少数,曹操麾下二荀数月来亦不得歇息,督促着河北各方的后勤调动,曹操此战,除欲收复失地外,更重要的意义却在于要与荆襄一争这天下大势。

    荆襄连年来蚕食曹操麾下土地,已让曹操彻底醒悟,他与庞山民之间,今后不会有任何妥协。

    既然注定为敌,那便痛痛快快的大战一场便是!以曹操心性,自然不会畏惧任何强敌,虽数年来曹操已身居高位,麾下兵多将广,寻常战役已极少亲力亲为,可是此番征伐荆襄,曹操心中却热血沸腾。

    在曹操看来,昔日吕布,袁绍,袁术乃至董卓,都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对手,这些故去的诸侯,虽可得一时之势,却不会如庞山民这般,成为他一生之敌。

    “倒是小觑了此子。”

    于陈留府邸,曹操回忆起数年前,庞山民还无官无职,亲往许都为友求官的情形,感慨万千。

    当是又有谁会得知,一荆襄二流世家之子,能闯出如此这般大业?若是此人早生数年,曹操并不认为他还有与其一争长短的机会。

    郭嘉见曹操又以此陷入遐思,不禁叹道:“丞相连日操劳,当早作休息,如此一来才有精神,应对接下来的连绵大战!”

    曹操感慨一叹,对郭嘉道:“奉孝,此番曹某亲征,那庞山民却依然坐守襄阳,莫非此人,欲避曹某锋芒?”

    郭嘉闻言,不禁愕然,半晌之后才轻笑一声道:“我中原大军又未与荆襄约战,便是庞山民也难以猜到,丞相心思到底如何,若庞山民如今于许都出现,我等攻伐的却是寿春,如此一来,唐侯岂不扑空?”

    曹操闻言微微点头,对郭嘉道:“曹某怕是老了,如今遭逢大战,却心绪难平,这般状态,奉孝是否失望?”

    郭嘉闻言,收敛面上笑容,对曹操道:“便是郭某,亦心绪难平……如今的荆襄,太过强势,每每想到此战若我大军无功而返,郭某便夜不能寐,在郭某看来,此役唯有拼死一搏,不然丞相便会如昔日袁绍那般,只得偏安河北一隅……”

    曹操也不是没有想过,此战若败,结果如何,只是若真的要面对偏安一隅的命运,曹操宁死也不会接受,想到此处,曹操深深的看了郭嘉一眼,郭嘉感到曹操心意,对曹操道:“郭某亦不会坦然接受此战败亡,所以丞相大可放心,如今我大军集结,将士用命,荆襄想要胜我中原,也没那么容易!”

    曹操闻言,微微点头,正待此时,却闻堂外信使忽至,信使行至堂上,慌忙拜道:“丞相大人,虎牢关方向已发现西凉军马动向,关内轻骑尽出,似欲截我大军粮草!”(未完待续。。)
………………………………

NO。553 真假虎豹骑

    曹操万万没有想到,荆襄竟敢于他之前,率先动手。高品质更新就在

    听闻斥候回报,曹操先是一惊,继而怒道:“这庞士元可是够嚣张放肆。”

    郭嘉闻言,思索片刻便道:“西凉轻骑,来去如风,我等若要应对,除事先埋伏外,唯有倚仗虎豹骑抵挡,庞统此举,在郭某看来,非是挑衅,而是想要确认丞相亲军,是否已至陈留,作为判断我大军主力何在!”

    郭嘉说罢,曹操恍然大悟,对郭嘉道:“那奉孝以为,操当如何应对?”

    郭嘉思索良久,对曹操道:“虎豹骑日前已去往徐州方向,若允那西凉轻骑纵横驰骋,庞统不难看出,此役我等欲先攻寿春,如今陈留城中,仅余数千河北骑兵,郭某以为,可使这些骑兵更换甲胄,作虎豹骑模样,奋力迎击来犯之敌!”

    “莫非奉孝欲诈庞统,以为我大军此番,欲攻洛阳?”曹操说罢,郭嘉却微微摇头道:“庞统非易欺之辈,此番虎牢关仅出轻骑,足以表明庞统此举,仅为试探。”

    见曹操沉吟不语,郭嘉又道:“为今之际,郭某只求潜移默化的混淆庞统决断,一旦那庞统误认为我大军尽在陈留,便可改变荆襄整体决策,若诸葛亮因此疏漏城防,也是日后我等破寿春,合肥可取巧之处!”

    “奉孝此言,甚合孤意。”曹操说罢,点头赞道。

    只思索片刻,曹操皱眉又道:“可如今虽斥候回报。虎牢关轻骑尽出,然而我等并不知晓西凉轻骑的具体数目,一旦河北骑兵,难敌西凉轻骑,岂不是暴露了虎豹骑不在陈留的消息?”

    “西凉军马,怕是不敢与我军接战!”郭嘉闻言,微微一笑道:“仅那洛阳麾下数万军马,敢主动挑衅,已是极限,庞统又岂会不知。高品质更新丞相大军。其一人难敌?”

    曹操闻言,连连点头,当即命人召曹洪点河北骑兵,阻击来犯西凉轻骑。仅半个时辰。陈留城门大开。曹洪率数千骑兵,一路往虎牢关方向而去。

    陈留城的动向亦难瞒庞统耳目,自打曹操大军渡河。陈留周边的西凉斥候,便驰骋不断,得知曹操遣一旅黑甲骑兵,出城追敌,庞统难免心中大惊。

    “再探敌军旗号!”

    之前于襄阳之时,庞山民与一众谋士皆料曹操此番当先攻寿春,可如今黑甲骑兵却出自陈留,曹军黑甲骑军精锐,唯曹操亲卫虎豹骑,若虎豹骑屯于陈留,那岂不是说曹操此役,另有打算?

    可是日后无论攻伐洛阳抑或许都,曹操的十余万兵马纵使取胜,怕也要损伤不少,莫非曹操欲孤注一掷,寻一坚城晦气?

    庞统思索许久,越想越觉得不可能,只是如今俱庞统所知,陈留城中,已有郭嘉坐镇,以那人谋算,想必日后会意外频频。

    不多时候,又有探马回报,言黑甲精骑,打着“曹”字大旗,而这等旗号,除曹操外,仅曹操亲族可用。

    庞统闻言,心中一凛,继而口中喃喃道:“莫非真是虎豹骑么?”

    “军师对虎豹骑可有畏惧?”马超于庞统身侧,见庞统神情数变,一脸桀骜道:“不如与之交锋一场,辨其真伪。”

    “孟起欲交锋一场,引那曹操,攻伐虎牢?”庞统说罢,马超笑道:“曹军虽称大军十余万,可如今初至,战力必不强劲,我西凉铁骑虽不如轻骑那般迅捷,可若遇见曹操大军,逃跑总是绰绰有余。”

    见庞统神情,颇有意动,马超忙道:“况且军师欲知其是否虎豹精锐,马某便引本部兵马,验验其水准如何,若这支军马非虎豹骑,也可证实那曹军动向,与唐侯所料别无二致!”

    “孟起所言极是!”

    庞统闻言眼前一亮,之前庞统只想过以诸多算计,探曹军虚实,可如今马超这般大开大合的办法,无疑更为妥当。高品质更新就在

    庞统当即从善如流,心中暗道:若只是那郭奉孝计策,便以孟起勇武击破!一旦证实那“虎豹骑”假冒,足以说明曹操主力,已离陈留!

    想到此处,庞统当下便命马超点骑兵五千,截杀来犯之敌,马超闻言,喜形于色,领命而去。

    曹洪引河北骑兵一路而来,未遇丝毫阻拦,所过之处,西凉轻骑纷纷退散,曹洪得曹操敕令,并不奋力追杀,只是极力营造着其麾下骑兵,乃是名震天下的曹军劲旅。

    一路奔行三十余里,曹洪再难寻西凉轻骑踪迹,便欲引军归返,正在此时,前方探马急报,言十余里外,烟尘滚滚,或是西凉劲旅汹涌而来。

    曹洪闻言,心中大惊,暗道丞相与奉孝先生此番仅命他诈作虎豹骑统帅,驱赶西凉轻骑,可如今那虎牢关中,竟敢遣大军而来,这仗打或不打,值得商榷。

    曹洪并不认为麾下这些河北精锐,面对西凉大军未有一战之力,只是担心若强行交锋,坏了丞相与军师计策,可是曹洪转念一想,暗道此刻若是黯然退去,岂不更坐实了麾下军马,不敢交战,虎豹骑有名无实?

    正思索时,又有斥候相继而来,言所来兵马乃西凉铁骑,其旗号正是西凉招牌的“马”家劲旅。

    曹洪闻言,忙对左右裨将道:“之前仲康,儁乂皆言,西凉马超勇不可挡,若是此人,曹某怕非其对手!”

    左右闻言,亦颇为踌躇,其中一人对曹洪道:“只是若将军避战,丞相那边当如何交待?”

    曹洪闻言,思索片刻道:“二位以为,若是虎豹骑,可敢与西凉铁骑一战?”

    “虎豹精锐皆以一当百,便是马超亲军,又何以为惧?”一偏将说罢,继而劝道:“只是将军当知,我等并非真正的虎豹骑,麾下河北儿郎虽为劲旅,怕是与西凉铁骑相较,仍有差距!”

    曹洪闻言连连点头,当下便欲召大军撤离,正欲下令,却闻又有斥候来报,言西凉铁骑,已于五里之外。

    “敌军竟如此迅速!”

    闻两军相距,如此之短,曹洪心中当下便有了决断,对左右道:“为今之际,我等当列阵阻敌,若一味退让,一旦被其驱赶,更座实了我等非虎豹精锐!”

    裨将们闻言,尽皆称是,诸将也尽皆知晓,便是即可撤军,怕是也难逃被西凉铁骑追上的命运,当下曹洪便命数千骑军,摆鱼鳞阵法,一旦西凉军马出现于视野之中,便一鼓作气,穿凿敌阵!

    马超急行大军,不多时候变遥望对面齐整阵列,先是一愣,继而大笑道:“且让马某看看,这虎豹骑到底有何能耐!”

    马超说罢,西凉大军奔袭而来,曹洪见状,毫不退让。

    两军于旷野之上狭路相逢,刹那间便相互碰撞,马超一马当先,奋力杀入敌阵,见曹字旗后,忙连挑二人,飞奔而至。

    曹洪见马超奔来,急忙应对,口中喝道:“来将何人?”

    “西凉,马孟起!”马超说罢,举枪便刺,对曹洪道:“你又是何人!”

    “丞相麾下,曹子廉!”曹洪自得知对面那锦袍银甲武将乃马超之时,虽心中惊惧,却仍抖擞精神,与马超相斗,只与曹洪交锋数合,马超便知晓其武艺根底,对曹洪道:“若只有这般手段,今日便是你虎豹骑覆亡之时!”

    马超说罢,曹洪微微一愣,心中暗道果然对方已将其麾下骑军,误认为丞相精锐,想到此处,曹洪忙道:“曹某虽武艺不济,我虎豹骑却也容不得你这般羞辱!”

    说罢,曹洪举枪便刺,枪枪凌厉,皆有我无敌之势。

    马超连挡数枪,再看左右曹军,皆非其麾下西凉军马对手,当下心中嗤笑,暗道果不出军师所料,若曹军最强的精锐只是这般货色,那虎豹骑又岂能闯下昔日威名。

    再看曹洪,马超眼中已多了不少玩味之色,大喝一声道:“当马某易欺乎?就尔等这般水准,也敢诈称虎豹骑?我家军师早已料定,尔等皆是假货!”

    马超说罢,曹洪大惊,刹那之间,只见一银光飞过,曹洪头盔,已被马超挑落。

    马超一击得手,攻势更为凌厉,银枪过处,曹洪仅堪堪抵挡,却无还手之力,十余合后,曹洪手中铁枪亦被挑落,马超二话不多,两码错蹬之时,便一把将曹洪擒下,大笑一声道:“尔等主将被捉,何不早降?”

    一众河北骑兵闻言,并未投降,只纷纷退避,马超见状也不追赶,将挟着的曹洪掷于地上,对曹洪道:“虎豹骑统领?”

    曹洪闻言,一脸羞愧而不能言,马超见状,不以为忤,对左右道:“且将他捉回虎牢,好歹也是曹姓之人,当是曹操亲族才对。”

    说罢,马超又微微一愣,心中暗道此番这些乌合之众,也敢诈称虎豹骑,这将领没准也只是曹操麾下寻常之人,若是回到关隘之中,于军师面前闹了笑话,也是不妥。

    想到此处,马超逼视曹洪,对曹洪道:“如今被俘,你当告知马某,你到底何人!”(未完待续。。)
………………………………

NO。554 欲救曹洪,挥军虎牢

    当马超率得胜大军,归返虎牢关时,庞统对其一战擒下曹洪的战果也大为惊讶。

    此情此景,也令庞统心中有些明白了为何兄长对于吕布如此推崇,原本面对曹军屯了重兵的陈留,庞统一直谨慎对待,此番遣马超出征,本意也只是一探虚实,可马超悍勇,愣是将对方伪称的“虎豹骑”一网打尽,如此说来,一名勇武过人的军中上将,的确有改变战场局势的能力。

    曹洪为曹艹宗族之人,历年来辅佐曹艹,战功赫赫,且此人家中殷富,昔曰曹艹起兵之时,多赖曹洪相助,如今捉了曹洪,曹艹又怎会不救?

    只是虎牢关雄关漫漫,曹艹即便想要救援,也不容易,如今庞统已探明此番追袭西凉轻骑的,并非虎豹骑本部军马,也就是说,虎豹骑要么还未渡河,要么就已赶赴其他郡县。

    未渡河的可能姓不大,大军出征,各部劲旅往往会第一时间赶赴战场,那么仅有的可能便是,虎豹骑如今,已从兖州赶赴徐州,而先前曹洪所率军马,只是城中曹艹欲混淆庞统判断的手笔了。

    想到此处,庞统饶有兴趣的看着被马超掷于地上的曹洪,对曹洪道:“将军如今已被擒下,可否告知庞某,陈留城中,曹军布置?”

    曹洪闻言,只冷哼一声,对庞统道:“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