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凤雏-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卒,何时曾见其主上,如此失态。席间一语不合,往往便争执连连。

    虽大吵一场,可席间五人却觉得胸中一口闷气呼出,精神上也爽利许多,尤其是曹操与庞山民商定两家罢兵,心中痛快。更是饮了不少,之前数月,乃是曹操自官渡一战之后,最为难熬的时日,于许都时曹操甚至戏言他亦体会到昔日楚霸王垓下一战,四面楚歌是何等窘境,如今曹操心事尽去,言语之中,豪气复生。

    与庞山民为敌不假,可曹操言语之间亦难掩对此荆襄年少俊杰的欣赏,适才甚至与庞山民争辩之时,曹操还告知庞山民,早晚将其擒至邺城,入他相府为臣,只是庞山民闻此言语却并未动怒,反而告知曹操,若是醉了就早些回去休息,勿要于诸人面前胡说八道……

    郭嘉也一扫先前青州一败的阴霾,于席间与庞山民勾肩搭背,对其笑道:“山民,郭某倒是发现此酒还可解忧,你已应下送丞相十坛美酒,你我为友,予郭某之酒,可不能少过丞相!”

    “奉孝如今却是不怕饮酒误事了?”庞山民闻言不禁轻笑,却见那荀攸也凑至近前,对庞山民道:“山民亦当赠荀某酒水!”

    闻荀攸之言,庞山民微微一愣,却见荀攸醉态酣然道:“山民入许都之时,求官文若,文若皆允,如此算来,我荀氏亦与你庞氏,早有交情!”

    这话说的……

    庞山民闻言,哭笑不得,索性对曹操道:“既然如此,我荆襄便与中原,再通商贸!若要饮酒,拿钱来买便是!”

    之前通商也算是曹操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如今见庞山民又提及两家商贸,曹操一时间也颇为犹豫,这荆襄商品繁多,物美价廉,若是通商,对中原而言,亦有好处。

    不过之前粮价暴涨之事,令曹操心中忌惮,庞山民虽随口提及通商之事,曹操却不敢仓促应承。

    庞山民观曹操神情,自然知晓其心中所想,对曹操笑道:“通商之利,丞相难以视而不见,只是心惧庞某再从中施以手段,制衡中原,如若庞某应下丞相,两家但不交兵,庞某便不使商道手段,祸害中原,丞相还会如此踌躇?”

    “山民此言当真?”曹操闻言,眼中又闪过一抹疑色,诸人虽饮了不少,却远远不到醉酒的程度,庞山民突然对中原的“好心建议”,倒是让曹操一时之间,更加犹豫不定了起来。

    “若丞相心有疑虑,此事大可作罢,反正如今我荆襄物产,并不愁卖……”庞山民不禁朗声笑道:“再说庞某与丞相相约,罢兵三年,若三载之期,堂堂大汉丞相对我这区区荆襄商贾的手段,依旧一筹莫展,那这天下,丞相不争也罢!”

    庞山民这番言语,倒是让曹操心头微怒,郭嘉见状,对庞山民笑道:“如此激将,莫非山民也希望与中原互通商贸?”

    “庞某乱中原粮价之事,让中原百姓损失不少,诸侯相争,而我汉家百姓却无罪孽,庞某此番,只是为平心中愧疚,别无他意。”庞山民说罢,轻声叹道:“若丞相欲以霸道得天下,庞某自当以仁道得天下,以为应对!”

    “好一个以仁道得天下!”曹操闻言,收敛神情,拱手一礼,对庞山民道:“既然山民如此豪气,曹某便不相疑,曹某不才,三年时间,虽难破山民仁道,却总要将山民商道手段,悉数破去!”

    见曹操应允通商之事,庞山民淡然一笑,对曹操道:“既然丞相信心十足,那庞某便拭目以待。”

    红日西斜,天色渐晚,一番痛饮,诸人皆醉,见曹操,郭嘉等人晃晃悠悠的被随行士卒扶上车驾,庞山民目送其仪仗远远离去,对诸葛亮道:“孔明,这曹操虽为庞某劲敌,倒也是一不错酒友,只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还能再见了……”

    “三年之后,将曹操破于邺城,届时再与其对饮,这杯中酒水,当更有滋味!”诸葛亮说罢,与庞山民相视大笑,庞山民点头应道:“孔明所言,甚和我心,庞某亦想看看,这仁道,霸道孰优孰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26 也当与玲儿解释一下!

    归汝南后,庞山民便与诸葛亮商议曹军退却之后,荆襄换帅之事。

    自诸葛亮与黄月英成婚之后,二人聚少离多,庞山民重用诸葛亮,使其镇汉中要地,后来又入汝南掌军,威吓曹操,如今与曹操已商定两家罢兵三载,曹操既要迁都,又要平定青州,函谷关乱局,自顾尚且不暇,又有何余力再与荆襄轻启战事?再使孔明镇守汝南,未免有些大才小用。

    所以庞山民告知孔明,欲再使陆逊掌汝南一郡,之前陆逊于汝南便做的不错,且军中少将,多有历练,陆逊如今于荆襄军中,亦有声望,如今重用此人,想必朝堂之上,也不会有任何阻力。

    诸葛亮闻庞山民之言,自然从命,只是诸葛亮心中亦有顾虑,陆逊虽才华横溢,掌汝南军政绝无问题,可黄忠,董衡二人成名已久,诸葛亮以为,陆逊要想节制二将,还稍显稚嫩,如今庞山民欲用兵西凉,不如使黄忠,董衡二位上将,往天水帮衬庞统。

    如今西凉马腾虽有心依附荆襄,可羌人却难以管束。不过羌人向来敬服勇武之人,若有黄忠,董衡入西凉彰显荆襄威风,则更有利于庞统对西凉的谋划。

    庞山民闻诸葛亮之言,深以为然,当下便召二将入堂,言及此事,董衡闻言,不禁大笑,对庞山民道:“山民,还是你知我心意,本以为此来汝南,可遭逢战事,结果这曹操软弱的很,颇令董某失望,此去西凉。无须劳烦黄老将军,董某自去即可破那长安军马!”

    “董将军莫非以为老夫无用乎?”黄忠闻言。轻哼一声,故作不悦之色,董衡见状,连忙赔笑道:“非是将军无用,只是衡以为,杀鸡焉用牛刀!”

    “狮子搏兔,尚须尽力!”庞山民闻言,对董衡道:“切勿小觑那关,张二人。此二人随刘备转战天下,成名日久,自然武艺不凡,且那赵云。枪法出众。便是孟起亦言,若遇此人,须当谨慎。”

    庞山民说罢。董衡收起面上傲色,心中暗暗记下这三人姓名,对庞山民道:“既然如此,我便与黄老将军同走一遭,会会这山民口中,盛赞之人!”

    董衡说罢。便与黄忠一道离了太守府,二人收拾行装。只带数名亲随,星夜往天水方向而去,而庞山民亦修书一封,送往襄阳,命陆逊可于襄阳点将,再镇汝南。

    三日之后,陆逊便引孙绍,向宠等人,赶至汝南,与诸葛亮交接印信之后,庞山民便将先前与曹操相约一事,悉数与陆逊说了,陆逊闻言,沉吟片刻,对庞山民道:“此番虽从曹操手中,获利无数,只是陆某以为,上将军所提条件,还是对那曹操,过于宽厚了些,若上将军此时先联江东,用兵中原,曹操四面受敌,绝无幸免,一场大战之后,恐怕黄河以南,再无曹操土地!”

    诸葛亮与庞山民闻陆逊之言,相视一笑。

    陆逊见二人面上神情有异,对庞山民道:“莫非上将军以为陆某此言,有何谬误?”

    “伯言之言,自然极为有理,只是若依伯言这般说法,联江东一道用兵,所得土地,如何分配?江东已得青州,届时再得徐州,扬州之地,声势浩大之后,又怎会如当下这般,向我荆襄委曲求全,再者,我等大战一场,所得土地怕也只有豫州,兖州,且此二州皆在孙,曹两家兵锋之下,若庞某如此行事,治下必不得安宁!”庞山民说罢,含笑看了陆逊一眼,陆逊见状,思索片刻,便恍然大悟道:“江东不可强盛!”

    “正是如此!”

    见陆逊才思敏捷,诸葛亮不禁赞道:“若江东强盛,孙权必不肯再如现在这般,安于平淡,且伯言可有看到,这江东得青州后,于青州布防之江东军马,何止数万?”

    “当今这天下三家最大诸侯,江东最为势弱,所以其拓土之心也最为迫切,与其联孙权这野心勃勃之人,同伐中原,倒不如坐视孙,曹两家,二虎相争。”庞山民说罢,微微叹道:“且长安刘备虽势单力孤,其实力却也绝对不可小觑,徐元直之谋,关,张,赵之勇,便是士元联西凉马家,攻伐长安,亦当谨慎行事!”

    又将荆襄与中原恢复通商一事与陆逊说过之后,庞山民与诸葛亮二人便离汝南,归返长沙,一路上庞山民与诸葛亮尽数道明近些时日他对荆襄日后发展的想法,诸葛亮时而询问,时而与庞山民争论,二人一路,倒也并不寂寞。

    入长沙城,庞山民便辞了诸葛亮,各归各家,与曹操相见一事,虽对荆襄而言,利益不小,可是对家中亲人,庞山民却也要交待一番,再怎么说之前白门楼上,吕布之死,也是曹操的手笔,会面曹操一事对于貂蝉与玲儿,总当知晓其中详情。

    于是庞山民的车驾并未入太守府,而是直接往城外竹林而去,此番与中原两家罢兵,貂蝉那边自然好说,只是以玲儿性情,怕是少不了一番解释,玲儿虽武艺不俗,却不通军国大事,一路上庞山民思索半晌,心中纠结,暗自决定待见玲儿之后,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若庞山民不为诸侯,还是之前商贾身份,那么自然可以光棍一些,舍得一身刮,敢把丞相拉下马……可是如今庞山民的决断,关乎二州,二郡百姓生计,将士性命,自然不可再任性行事。

    于林前驻马下车,庞山民一路而行,未至家中,便闻阵阵悦耳琴声。

    庞山民闻此琴声,心情也不知不觉平静许多,不禁淡然一笑,推竹舍前栅门而入。

    琴声忽断,庞山民耳中却响起一相熟声音,庞山民微微一愕,便听貂蝉浅笑道:“想必是夫君回来了。”

    屋内不是貂蝉抚琴?可尚香与甄宓似乎都不擅此道……

    庞山民推门而入,便见堂中一道熟悉靓影。继而恍然笑道:“远来是嫂嫂亲至,怪不得适才琴声。如此悦耳。”

    堂中抚琴女子,正是大乔,此番入庞山民竹舍,大乔本欲为先前孙绍大婚一事,向庞山民道谢而来,孙策早丧,孙权之前又对孙绍颇为忌惮,若不是孙绍入了荆襄,想必也不会娶到祝融这般令他心满意足的女子。只是庞山民往汝南一行,走的匆忙,大乔入竹舍寻人时,并未遇见。

    不过大乔却得见貂蝉。二人皆喜清净。相见之后,言谈甚欢,于是大乔命随行侍女回报吴夫人后。便于竹舍小住了几日。

    闻庞山民之言,大乔浅笑,对庞山民道:“上将军谬赞,妾身此来,乃是为绍儿婚事,向上将军道谢。后与貂蝉姐姐相谈甚欢,结果却忘却时日。既然上将军归来,妾身也当离去。”

    “莫非嫂嫂如此不待见庞某,庞某刚一回家,嫂嫂便要离去?”庞山民说罢,微微一笑道:“蝉儿喜静,独在家中,庞某也怕她寂寞,既然嫂嫂与蝉儿性情相投,当常来常往。”

    大乔闻言,微微点头,貂蝉见状,对庞山民浅笑道:“夫君初回长沙,为何不理政务,反而匆匆回来?莫非夫君寻妾身有事不成?”

    “也算有事吧……”

    庞山民闻言苦笑:“本以为玲儿亦在家中,庞某欲将之前于许都,与曹操见面之事,与她也说说,庞某可不想这丫头,对庞某心有芥蒂。”

    貂蝉,大乔二人闻言,尽皆愕然,二人虽知庞山民之前匆匆汝南一行,却不知其去汝南,是去见大汉丞相,半晌之后,貂蝉轻叹一声道:“妾身这便命人,去寻玲儿!”

    见貂蝉说的郑重,庞山民心中一惊,忙对貂蝉道:“且慢,玲儿心中依然对之前温侯之仇,耿耿于怀?”

    “杀父之仇,岂会忘却?玲儿虽看上去大大咧咧,可之前辗转荆襄之时,亦经历不少苦难,寻常时候,面上皆不会表露心事……”貂蝉叹道:“不过妾身却相信,夫君如此行事,自然有其苦衷,若妾身与夫君一道劝说,倒也有望化解玲儿心中怨忿……”

    大乔见状,对庞山民道:“既然上将军家事缠身,妾身这便离去,将上将军已归长沙之事,告知母亲大人。”

    说罢,大乔盈盈一礼,与庞山民作别,庞山民心思皆在玲儿身上,当下也不挽留,见大乔归去,庞山民对貂蝉道:“那夫人心中,以为庞某如此行事,可有怨念?”

    “如果说有,夫君定然不虞……”貂蝉说罢,见庞山民面露苦色,不禁轻笑:“奉先之事早已过去,妾身何必于前事苦苦纠结?既然奉先选了争霸天下这条道路,是非成败皆怨不得旁人,妾身早知以奉先行事,便是不陨于白门楼上,亦要为其他诸侯所破,既然如此,妾身又何必将这怨忿,推在那曹操身上?”

    庞山民闻言,恍然大悟,不禁轻叹道:“事不关己,关己则乱,这点庞某当早早想到才是。”

    貂蝉见庞山民如释重负,心中一暖,对庞山民道:“只是玲儿这边,却要夫君多费些心思,夫君与曹操相会,却不告知于她,玲儿心中,怕是以为夫君对她,有所忌惮吧!”

    “庞某怎会对这丫头有所忌惮?”庞山民闻言忙道:“庞某这不刚回长沙,连太守府都未去,便来寻你与玲儿,直言相告,若玲儿有这般念想,庞某岂不冤死?”

    说罢,庞山民一脸疑惑,对貂蝉道:“若早告知玲儿,她莫非还会随庞某行刺曹操不成?”

    “妾身亦不知晓。”貂蝉闻言,勉强一笑道:“妾身只得告诉夫君,玲儿的心思,妾身又怎会尽知?之前玲儿与妾身说过,夫君希望她不要一直活在仇恨之中,只是妾身当是观其神情,怕是夫君的话,并未被玲儿听进,或许玲儿活着的动力,便是复仇吧……”

    怎会如此?

    庞山民闻言,愕然半晌,许久之后,才一脸颓然道:“倒是庞某对玲儿的关心,还是少了。若早知如此,当之前便与玲儿说开此事才对!”

    “小叔叔欲说开何事?”

    门外一声娇笑。打破庞山民思绪,庞山民闻玲儿声音,忙抬起头来,见吕绮玲翻身下马,将赤兔栓于门前,庞山民对吕绮玲道:“玲儿,先把手中铁枪放下……”

    貂蝉见庞山民神情窘迫,不禁笑骂道:“你当玲儿如此不晓事乎?”

    庞山民闻言,轻叹一声。心中暗道这该来的终究会来,索性放下心中百般思绪,对吕绮玲道:“玲儿,之前庞某汝南一行。见了曹操……”

    “曹操?!小叔叔见曹操何事?”吕绮玲闻言。神情一变,却并未如庞山民所想那般动怒,反而神色平平道:“张将军之死。小叔叔如今已经忘却?”

    “自不会忘。”庞山民闻言,轻叹一声,对吕绮玲道:“玲儿,此去汝南,庞某于曹操商议的是两家罢兵之事,庞某已应下曹操。三年之内,两家互不交兵。而那曹操则须向我荆襄交付汝南一郡,且除赔付巨额财帛之外,还当表奏天子,使庞某位列公侯之位……”

    庞山民滔滔不绝,与玲儿说起了他心中打算,此番两家罢兵,非是与那曹操化解干戈,只是欲坐视中原,江东两家消耗,且汝南久经战乱,治下百姓亟需休养生息,庞山民如此行事,亦有苦衷。

    至于财帛,封侯一事,庞山民倒没怎么放在心上,如今与中原复通商贸,中原滚滚钱财皆当为荆襄所赚,至于公侯爵位,这玩意儿更不值钱,只是庞山民以为如今这个上将军已于荆襄实力,颇为不衬,若是封侯,与那孙权日后书信之中,也不至于每每都于这官爵之上,低他一头……

    待庞山民说过之后,貂蝉亦从旁相帮,言若不是之前白门楼上,刘备作梗,吕布未必会死,庞山民闻言,自然将屎盆子扣在刘备头上,信誓旦旦的告知玲儿,庞统于天水已征兵待戈,不日便将攻伐长安,届时刘备绝无幸免,若捉了此人,必送于玲儿面前,予她泄愤。

    庞山民洋洋洒洒说了半天,直至面红耳赤,吕绮玲忽然抬起头来,双目通红的看了庞山民一眼,庞山民还以为之前言辞,触及吕绮玲伤心之事,心中更是一慌,却听吕绮玲道:“小叔叔……你为什么对玲儿这般宠溺?”

    “宠溺?”

    庞山民闻言,微微一愣,却听吕绮玲含泪笑道:“杀父之仇,玲儿自当要寻那曹操,刘备报复,只是玲儿何尝不知,如今曹操雄踞中原,不可轻易图之,既然小叔叔寻曹操商议两家罢兵,自然是极有道理的,玲儿之前也随陆军师守备汝南,此处百姓,多经战乱,甚是贫瘠,毕竟玲儿与二娘入荆州前,亦是灾民,自然知战争之后,百姓苦楚。”

    吕绮玲说罢,抽了抽鼻子道:“原本小叔叔这一应算计,又何须与玲儿说明?便是小叔叔不说,玲儿又何敢怪罪?可小叔叔如此真诚相待,却叫玲儿,无以为报了……”

    “莫要哭了!”

    庞山民闻言,伸手抹去玲儿眼泪,对玲儿道:“一家人,谈什么报答不报答的!适才庞某还怕你得知此事,对庞某心有芥蒂,早知你哭哭啼啼,庞某还不如将这心事,憋在心中!”

    庞山民话音刚落,便见玲儿破涕为笑,庞山民见玲儿笑容,不似勉强,轻叹一声道:“之前于汝南城头,庞某见你于万军之中,左右冲突,却无一丝怯色,如今却因理所当然之事,哭的如小花猫一般,你这丫头,果然是倔强的很,这般性情,却也更让庞某心疼啊……”

    “这不一样的!”

    玲儿还欲再辩,却见庞山民与貂蝉,皆目光含笑的看着她,玲儿闻言,也不多言,对庞山民道:“适才小叔叔说,欲使士元叔叔征讨长安刘备,既然如此,玲儿亦当挟陷阵营往天水一行!”

    “不可!”

    闻玲儿之言,庞山民想都没想,对玲儿道:“刘备非比寻常诸侯,其帐下关羽,张飞,赵云武艺非凡,你若遇上,必不是他们对手!莫要忘记之前襄阳校场之辱,那张飞武艺,你当知晓!”

    吕绮玲闻言,面上一黯,之前张飞乱襄阳校场之事,玲儿深以为耻,如今闻庞山民再提,玲儿辩道:“小叔叔焉知,玲儿不会知耻后勇?”

    “你兴霸叔叔便在江边,何时玲儿可胜兴霸,庞某便允你出征西凉!”庞山民说罢,玲儿不禁气急,对庞山民道:“荆襄军中,又有几人可胜兴霸叔叔?小叔叔这般说辞,明显便是想让玲儿,绝了去往西凉的心思!”

    “丫头倒也不笨,只是庞某此言,非是玩笑!”庞山民轻叹一声,对吕绮玲道:“便是兴霸勇冠三军,可若遭逢关,张这般世之虎将,亦胜算不大,要说这天下只中,除你生父之外,极少有人,可于疆场之上,胜这三人……”

    ps:感谢林宇轩轩同学投出的月票。感谢不灭の光冥同学的打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27 庞曹罢兵,江东惊惧

    玲儿虽知庞山民言之有理,可想起之前张飞乱襄阳校场之时,被张飞生擒一事,心中有气,当下便出门跨上赤兔,径往江边寻甘宁去了,庞山民见状只得苦笑,心中却暗自警惕玲儿会学庞统那般“离家出走”,心中暗道此事当与孙尚香,祝融二人商议一下,到时候一定将玲儿看住,长安战事,庞山民并不希望玲儿赴险。

    荆襄与中原两家互罢刀兵之事,不过数日,传遍天下,天子使节又往荆襄一行,赐庞山民“唐侯”之爵,这唐之一字,既非封地,亦非功绩,倒是让荆襄百官大为不解,二蒯还以为是那曹操从中作梗,不欲予庞山民一个雄壮一些的名号,庞山民闻之,哭笑不得,告知二人,此名号非天子授意,而是他庞山民亲求,二蒯见庞山民不欲解释封号由来,索性也不再问,又与庞山民详细商议起通商中原一事。

    前些时日,不少中小世家转投中原,可对这些世家大族而言,却也有了再次扩大家族实力的机会,除接收中小世家的土地,田产之外,于荆襄,江东经商之时,商品间的竞争也少了许多,只是汝南一役后,荆襄与中原断绝交易,所失利益,让一众荆襄世家颇感肉疼,若不是后来庞山民又授酿造之术,为一众世家广开财源,荆襄世家又岂会如现在这般,对庞山民号令,事事遵从?

    如今可一切照旧,世家豪族自然欣喜。两家罢兵的三年时间,足以使一众荆襄世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且荆襄朝堂商税所得,亦会不少,如此一来,二蒯心事尽去。皆对庞山民言,荆襄税赋如今连年皆有盈余,也是将水车。织机等奇物,向荆南蛮人推广的时机了。

    蛮人如今于荆襄之中,再不似之前那般。毫无地位,便是朝堂之上,如今亦有了蛮人踪迹,沙摩柯坐镇零陵,若遇汉蛮纠纷之事,多有此人从中斡旋,且其处事公道,深受两家百姓好评,至于祝融,也因嫁与孙绍。令蛮人皆感扬眉吐气,祝融部族于南蛮之中虽赫赫有名,而其家业却终究比不得江东孙氏,且坊间多有言传,这孙绍将军于家中。更是被祝融管得服服帖帖……

    见二蒯滔滔不绝的提议授蛮人奇术,扩大生产之事,庞山民心中也颇为意动,蛮人若可掌握先进技术,汉化程度也会更高,如此一来。更有利于荆襄一地的长治久安。

    只是与荆襄境内,因罢兵一事其乐融融大不相同的是,孙权得知荆襄中原两家罢兵,大为惊惧,之前新得青州的喜悦也在顷刻之间,化于无形,且青州周瑜亦有传信,言如今青州治下,风声鹤唳,士卒,百姓皆惧曹操大军报复。

    这青州初入江东辖下,还未捂热乎,就要交还曹操?

    一时间孙权仓惶无措,只得再遣使节,往荆襄一行,劝庞山民改变心意。

    就算荆襄不愿卷入战火,可多派军马,驻扎汝南,做做威逼许都的样子,也可大大缓解江东当下的压力。

    至于屯兵所耗钱粮,江东可代为支付,反正欠五十万石也是欠,欠一百万石也是欠,江东若遇丰年,三五载内,也可还上所欠债务。

    得孙权授意,顾雍,鲁肃二人忙连夜往长沙而去,待于太守府中得见庞山民后,庞山民不禁笑道:“之前庞某便已料到,与曹操商议罢兵一事,你江东必有怨言,今日庞某恰好有暇,便来听听二位诉苦。”

    鲁肃闻言,长叹一声,对庞山民道:“山民,你荆襄骤然与中原两家罢兵,倒是让我家主公,措手不及啊!鲁某听闻,之前孙绍将军成婚之时,山民与我家主公,相谈甚欢,之后又频频书信往来,此等要事,山民好歹也知会我主一声!”

    “非是相瞒仲谋,而是那曹操邀约庞某之时,甚是匆忙,庞某匆匆至汝南后,便与那曹操定下了罢兵之议,此事从庞某得知,至两家商定,也不过数日功夫,便是写了书信,又能如何?莫非仲谋对我荆襄罢兵一事,有所怨恨不成?”庞山民故作疑惑的看了鲁肃一眼,鲁肃闻言,愕然半晌,心中不禁埋怨,这庞山民又在装糊涂了!

    顾雍见鲁肃神情变幻,忙插口道:“江东,荆襄亲如一家,吴侯又怎会与上将军心有怨愤?”

    “当称‘唐侯’才是。”鲁肃闻言,轻咳一声,顾雍见状,忙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倒是忘了,上将军如今亦封侯拜相!”

    庞山民见二人一唱一和,其言语间皆是酸气,不禁莞尔,对二人道:“这尊号乃是之前曹操欲授庞某‘越侯’之时,庞某匆忙劝下,二位先生还是莫要纠缠庞某爵位一事,还请二位,与庞某言明,此番远来,所为何事吧!”

    顾雍闻言,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今我江东风调雨顺,欲还部分唐侯先前所借钱粮……”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庞山民闻言笑道:“只是还粮小事,仲谋却使二位先生齐至,莫非是欲于庞某面前,彰显你江东人才济济?”

    顾雍闻庞山民之言,一脸尴尬,连道不敢,鲁肃见状,话锋一转道:“既然再借不难,那不知唐侯可否再借我江东,五十万石粮草?”

    庞山民闻言,愕然半晌,继而笑道:“莫非是青州缺粮?可是据庞某得知,这青州一地,今年未遭灾害,亦当丰产!”

    “唐侯耳目,果然精干,正如唐侯所言,青州亦不缺粮!”鲁肃说罢,一脸正色道:“我江东欲与唐侯处再借五十万石粮草,供唐侯于汝南,再屯十万军马半年!”

    庞山民闻言,恍然大悟,不禁大笑道:“子敬倒是好算计,庞某刚与曹操,两家罢兵,你江东便欲使我汝南一地,再生变故,遭曹操所忌!只是于庞某处,子敬这般念头,必然落空!莫非子敬以为庞某出尔反尔之辈不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NO。428 造连弩?!

    花江东的钱粮,养荆襄的兵马,虽然鲁肃这般建议,看似让荆襄占了便宜,可是在庞山民眼中,却根本不把这五十万石粮草放在眼中。

    与中原罢兵,恢复通商,这每年所赚钱粮,有何止千万?身为商贾,这小利,大利之间,庞山民自然看得清楚。

    庞山民一通谑笑,倒是让鲁肃神情讪讪,江东如今可比不上荆襄财大气粗,若五十万石粮草都不能成事,鲁肃亦知江东想要通过付出财货,换庞山民改变心意,便是难了。

    想到此处,鲁肃目视顾雍,发现顾雍面上,亦一筹莫展,鲁肃心中暗道,看来事到如今,也只得求救于孙夫人从旁相帮了。若以利诱之,难以改变庞山民心意的话,那唯有以情动之了。

    又与二人寒暄几句,二人便离了太守府,直奔驿馆而去,庞山民心中知晓鲁肃,顾雍未达成所愿,必然不肯离荆襄而去,索性也由着这二人于荆襄耽搁时间,荆襄如今,正欲用兵西凉,江东与中原之事,庞山民不想去管,也懒得去管……

    孙,曹两家相争,无论胜败如何,对两家皆有消耗,江东新得青州,这可是孙权当政之后,初拓土地,且青州富庶,江东怎肯将这到嘴的肥肉,还给曹操?

    而曹操那边就更不必提,郭嘉兵败北海,以郭奉孝心高气傲,怎会心服,且曹操如今荆襄罢兵之后,屯于许都的十数万军马。自然可悉数往青州一行,若入青州,以曹操帐下兵多将广,周瑜,太史慈二人便是有万千手段,又如何抵挡?

    先前太史慈乱战一番,胜那郭嘉。以庞山民看来,太过侥幸,尽管如今便是荆襄书院之中。亦多有人言先前太史慈以奇克正,深合兵法之道,但是在庞山民看来。那太史慈这般用兵,当称之为――兔子急了还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