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光-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真成棒槌啦!
郑爽迎着惊鹄髻女子而去,佯装震惊地喝喊起来:“啊呀呀这是谁家的公主?怎么在芦苇荡中行船驶舟!一叶儿舟,一叶儿舟,一叶而小舟任自流……”郑爽情不自禁地哼唱了戏词。
惊鹄髻女子冷哼一声,挖了一眼郑爽道:“你个棒槌,真的看不出本小姐是谁?”
惊鹄髻女子说着将小舟泊在河岸边身子一跃跳上岸来,站在郑爽跟前道:“棒槌细细看本姑娘是谁!”
郑爽摇头晃脑地嘻嘻哈哈,道:“看不出来?你是谁呀!”
惊鹄髻女子霍地一下从腰间抽出横笛抵在郑爽胸前道:“棒槌还看不出来!”
郑爽扬声大笑道:“这把横笛不是……哦哦哦我明白了,您就是刚才脏不兮兮的乞丐少年?哦对了,还是跪在路上乞讨的白纱妇人!”
惊鹄髻女子用手中的横笛在郑爽胸前重重点了一下揶揄道:“恭喜你答对啦!”
郑爽故意扬声大笑,把手指着女子笑道:“你这是孙猴子七十二变嘛!脏不兮兮的乞丐摇身一变竟然是婀娜公主!”
女子见郑爽揶揄,故意抖抖衣裙在他眼前显摆;郑爽见她身着翡翠撒花长绉裙,箭袖小衣;外罩一件红披风。丹凤眼,掉梢眉,身段苗条,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风情。眼眸慧黠灵活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却不失飒爽英姿,温文高雅的大家闺秀气质。
郑爽盯看半天长长噓叹一声,上前一步想抱人家;打个愣怔没有做出来却是双手抱拳躬身一礼道:“原来小姐貌似天仙?敢问芳名,家居何处?哪国人士!”
“小女子姓薛名瑾儿字幽兰!”女子直言不讳,“先祖是唐朝大将薛仁贵;爷爷薛世三跟宋太祖一起打过江山官至殿前都指挥使,可被宋太宗怀疑;寇准劝告爷爷解甲归田,回到故乡薛家营作了乡佬!”
郑爽听惊鹄髻女子说她是薛仁贵的后代,爷爷薛世三是开国元老但被宋太宗疑心解甲归田;不禁瞠目结舌:郑子还真遇上知己哪?郑爽在后世最痛恨的就是那个宋太宗,一穿越过来就有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
心中想过,讪讪而问:“爷爷名叫薛世三?这名字好奇怪!”
瑾儿姑娘瞥了郑爽一眼不屑道:“哪有什么,爷爷是薛仁贵第十三世嫡孙本叫薛十三;可觉得不顺口便就叫了薛世三字同鼎了!”
郑爽“哦”了一声,想问薛瑾儿家中还有什么人;瑾儿姑娘倒先开了口:“爷爷现在薛家营,呶,就在南原上面!”
薛瑾儿说着把手指指芦苇荡中鹦鹉洲道:“湋河水中的鹦鹉洲是爷爷根据李白的诗句打造出来的!”
郑爽蹙眉瞪眼,沉吟大半天道:“原来你爷爷是筑物寄志!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爷爷今年62岁!宋军屡屡败北辽军,爷爷给寇爷爷写信要上阵杀敌可寇爷爷一直不给回信!”
“寇爷爷!”郑爽疑惑不解地问:“小妹说的寇爷爷是不是寇准?”
“是啊!”瑾儿姑娘回头看了郑爽一眼道:“爽哥哥说自己是朝廷的编纂,难道不知道大宋名相寇准寇爷爷……”
说言未了,却见南原山坡上冲下一匹快马来;快马奔驶到湋河岸边,骑在马上的汉子看见薛瑾儿扯开嗓子呼喊:“小姐!老将军让你快回家去!”
薛瑾儿看见骑在马上喝喊的人是薛府家丁牛萧,忙对郑爽道:“爽哥哥,家中可能出事;你跟瑾儿一道回去吧!”
郑爽初来咋到正愁没有落脚的地儿,听瑾儿姑娘如此讲;打躬作揖道:“郑子求之不得,一切听从小妹安排!”
薛瑾儿掩嘴一笑,道:“爽哥哥有轻功和膂力只是不会武功,小妹想在湋河湾给你传授几招;可现在看是不能如愿了!”
郑爽听薛瑾儿说给自己传授武功,激动不已地上前一步紧紧抱住她;瑾儿姑娘竟没有拒绝。
两人拥抱一起并没有多少发挥,马萧已经打马来到跟前。
马萧从马上跳下来一手抓着马缰绳,单膝跪倒禀告:“小姐,东京汴梁宰相府快马张环送来消息,说寇爷爷染疾想见小姐一面;老将军命小人前来唤您马上返回薛家营,跟老爷火速进京!”
马萧禀告完毕站立一旁等候回音,薛瑾儿扬扬手臂道:“马将军回禀爷爷,就说瑾儿和爽哥哥随后就到!”
顿了一下看看郑爽,道:“爽哥哥跟小艺一起上东京行不行?”
“行啊!”郑爽扬扬手臂,铿锵有力道:“小妹走那郑子跟那!”
瑾儿姑娘掩嘴一笑对马萧道:“马将军先回去做准备,小艺和爽哥哥随后就到!”
马萧一怔,看向薛瑾儿;薛瑾儿把手指指郑爽道:“这位就是爽哥哥郑爽!”
马萧定睛去看郑爽,见他身长六尺,一张娃娃脸俊美秀逸;五官分明,乌头浓密;剑眉下的眸子闪闪发光仿佛悬挂山崖上的黑葡萄,鼻子高挺嘴唇薄厚适中;牙齿洁白得如同涂了一层白银,国字脸,年纪也就十五六岁。
马萧倒吸一口冷气:哪里来的野小子如此俊逸,看样子小姐已经给他迷住了。
宋朝一尺合后世31。68厘米,马萧说郑爽六尺就是后世的190公分;看来这小子眼睛里面还真有水,郑爽的身高还真是190公分。
马萧把郑爽目视一阵看向薛瑾儿道:“小姐,这位爽哥哥年纪没有小的大,小的喊他郑小弟如何?”
“行行行!”不等瑾儿姑娘搭话,郑爽上前一步施过礼道:“马大哥叫小可什么都行,我们能相识这是缘分;从今往后大家都是朋友!”郑爽十分友好地伸出一只手跟马萧握在一起。
郑爽用的是后世人的见面礼,马萧显然不适应;可还是坚持跟张爽把手握完嘿嘿笑道:“郑小弟手劲恁大,握得小人五个手指头愣疼!”
郑爽听马萧如此讲不禁嘿嘿一笑,方知自己手劲也是増力不少,只是在薛瑾儿面前显现不出来罢了。
瑾儿姑娘见马萧啰嗦,扬扬手臂道:“马将军先行一步,瑾儿和爽哥哥要去马场选马?”
“小姐要去选马?”马萧大惑不解地凝视着薛瑾儿道:“小姐的汗血马不是好好的吗,还要……”
薛瑾儿打断马萧的话语道:“奴家的汗血马是好好的,可赶往东京骑一匹马哪行?要是几匹马换乘速度就能加快一倍?寇爷爷染疾,我们赶得慢了要是见不上最后一面那将遗恨一生!”
马萧应诺一声打马回返了,郑爽低头寻思瑾儿姑娘刚才的话,联想到当年的蒙古铁骑。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之所以横扫欧亚大陆,仰仗的就是快捷轻便的骑兵。
而蒙古铁骑一个兵士配备5匹马,一匹驮运辎重;一匹是牝马用于下崽,牝马下崽后的马奶可以解决兵士的饥渴问题;剩下的3匹马换着骑乘,一天奔跑六七百里路不在话下。
瑾儿姑娘见郑爽低头不语往他跟前近了一步道:“爽哥哥您在想啥?怎么不跟小艺说话?”
郑爽扬声大笑道:“郑子是在想小妹能做统军元帅!”
瑾儿姑娘一愣,盯着郑爽道:“此话怎讲?”
郑爽咽咽喉咙道:“小妹刚才一人多马赶往汴梁的提议是统帅的主意!”
清清嗓子提高嗓音道:“湋河湾到汴梁城720公里1440里,要是乘骑几匹马,两天时间准能赶到!”
薛瑾儿瞠目结舌,痴愣愣看着郑爽道:“爽哥哥把湋河湾去汴梁的路程计算得这样精准?”
郑爽嘿嘿一笑,本想说咱家的故乡就是湋河湾;后世时从汴梁开车回来过,北斗卫星导航计算出来的距离是1440里还能说错。
可话到嘴边没有讲出来变成:“小可是朝廷编纂地理志的官员,还不知道两地之间的距离?”
瑾儿姑娘相信了郑爽的话,郑爽又道:“小妹说一人多马,可是你能弄来那么多马?”
薛瑾儿把手向西边指指道:“爽哥哥向前看,那里就是湋河湾的养马场……”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12章:宰相寇老西(1)
寇准腰间别只酒葫芦,身穿一袭圆领长袍;头戴一把抓的璞头,长袍下面藏把牛耳尖刀;东京街坊酒店小二的形象活脱脱地彰显出来,和店家小二个略有不同的是他眼眶上挂的那副二轱辘眼镜;倒有点胡商的范儿。
二轱辘眼镜是后世说的水晶石头镜,西域商人阿里巴巴送寇准的。
阿里巴巴是大食商人十分富有,在大宋朝可以自由行走;这是宋真宗赵恒学习大唐李世民的结果。
唐朝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就在于她真正实行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髓。
纵观唐朝整个国家快速扩张的历史,几乎就是海纳百川的历史;而大量外国人在唐朝中央政府或者军队里做官为大唐效力,更就证明海纳百川国策的英明和正确。
不像成吉思汗的蒙古兵,走到那里把灭绝人性的屠城政策实施到那里;而落下千古骂名。
大唐时期,有3000多名外国人在唐朝做官;其中晁衡就是很有名的一位。
晁衡是日本的遣唐使,他的日本全名叫阿倍朝臣仲麻吕。
晁衡从小聪明、勤奋,酷爱汉文学;十九岁留学中国从国子监太学毕业后考上了进士。
从此开始在唐朝做官一路升迁晋爵,唐肃宗时曾担任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
还有崔致远、高仙芝、藤原清等等有名的外国官员。
如果你有雅兴观赏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一定会被天人合一依山而建的陵墓所震撼;述圣碑和无字碑更会使你浮想联翩。
而耸立述圣碑和无字碑之间的六十一王宾石造像,将会吊足你的胃口。
六十一王宾石人像依照当时唐王朝属下的一些少数民族酋领、朝廷文武官员和外国国王、王子以及特使的真人雕刻而成,显现了大唐王朝国力雄厚、统治四夷,蕃臣归命中央、宿卫宫阙的历史事实;见证了唐王朝的辉煌,李世民被汉番百姓尊为天可汗;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宋真宗赵恒登基后坚决向前辈李世民学习试图做一个好皇上,对待番商尤其是西域商人十分友好;给阿里巴巴封了一个“汉番通商大使”的尊号。
阿里巴巴对尊号倒不怎么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口无遮拦,清正廉洁的寇准。
寇准刚一登上相位,阿里巴巴就把一副珍贵的二轱辘眼镜送给他让直言宰相保护眼睛。
寇准推辞不过,只好回送阿里巴巴一匹马而形成以物易物的事实。
寇准如果不这样做,便有受贿嫌疑;这在宫廷残酷的北宋景德年间一定会被五鬼参奏。
五鬼是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这五个家伙拍马溜须、颠倒黑白无所不能;寇准早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稍不留神就会马失前蹄陷入泥淖。
而立志学习唐太宗的宋真宗气度狭小,耳茬根子软;佞臣罔顾事实的话他往往会相信,因之寇准一直就是砧板上的一块鱼腩任其宰割。
二轱辘眼镜物件虽小,一旦被五鬼上纲上线地参上一本;寇准的相位就会不保,他废寝忘食保杨家;顶着风险审潘美积攒下来的油蜡也就付之东流。
寇准表面上大大咧咧整天一副醉醺醺的样子,心里头却亮清得好似一面镜子;早把大宋朝廷的骨头卯卯看得明明白白。
现在寇准装扮成东京街头酒肆饭馆的小二哥,站在卫士马骉面前让他品头论足;关中人一根筋的性格在他身上彰显无遗。
马骉在寇准知永兴军时就做随从,寇准做了宰相马骉是宰相府的侍卫统领。
马骉二十多岁精明能干,高强的武功七八个汉子不是对手;见寇准一身汴梁底层的百姓装饰,深深一躬嘻嘻哈哈道:“相爷,您这么一装扮拿我们关中话说就是装贼不像绺娃子!”
“哼!”寇准从鼻子里喷出一声哼来,意思是:你这碎屁屁娃也太没大没小啦!敢在宰相爷面前说装贼不像绺娃子的话,真是欠揍……
寇准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讲出去,因为他平时在下人跟前称兄道弟的;下人和他说话也就随便。
马骉见寇准哼了一声,立马醒悟自己言语出格,吐吐舌头跳转话头嘻嘻笑道:“相爷您这么一装扮还真像汴梁街头跑堂子的小二哥,可戴副二轱辘眼镜有抬高了身价仿佛胡商,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摆脱寇老西的形象!”
马骉直言不讳地锵锵一番咽咽喉咙道:“相爷,咱是陕西人为什么要被人喊做寇老西!”
寇准见马骉一锤砸到鼓心,禁不住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在宰相府的院子里跺起步子。
寇准这座宰相府是花钱租来的,不能说寒酸但也豪华不到哪儿去;在物欲横流的汴梁城,寇准的这座宰相府就是一座平民百姓的庭院。
“马骉你小子真会说话嘛!”寇准一边踱步一边说:“众人喊老夫寇老西,还不是见咱腰里别的这个葫芦?”寇准把手按在腰间的酒葫芦上讪讪道:“腰间别葫芦是山西人的习惯,山西人爱吃醋带只葫芦装上醋随时随地呷一口长精神!”
寇准说着把葫芦从腰间摘下来拧开盖儿按在嘴边“咕嘟嘟”灌了一气子子,一葫芦老酒便就所剩无几;把盖子拧起来拎着葫芦意犹未尽道:“马骉你个碎屁屁娃,老夫葫芦里装的是酒不是醋你不知道?”
马骉笑声呵呵道:“相爷葫芦里装的是酒小人哪能不知道?但京城人可不管你装酒还装醋,都喊寇老西这是事实啊!”
“喊就让他喊老夫不在乎!”寇准不屑地扬扬手臂道:“老西是山西人爱吃醋的代称,陕西人也爱吃醋呀!陕西、山西就隔条黄河,老夫做寇老西也不委窝!”
寇准说着把酒葫芦拎在手中对丫鬟柚子道:“柚子姑娘你去给葫芦里把酒添满,老夫这里就出门去!”
柚子瞪直眼睛看看寇准又看看马骉,不知如何是好。
寇准瞪直眼睛道:“柚子你不要听马骉碎崽娃子胡咧咧,还不去添酒磨叽甚!”
柚子哪敢违抗命令?手忙脚乱地从寇准手中接过酒葫芦去了,寇准看向马骉道:“马骉你小子悠着点,不要老埋汰老夫喝酒那些烂事;老夫喝十葫芦酒也不醉!”
马骉抚摸着脖朗阁讪讪道:“小人哪敢限制相爷喝酒?可相爷您给皇上告假说重病染身,皇上要来府中探望见不上您那可怎么办?”
“你瓜怂了是不是?”寇准狠狠啐了马骉一口,把目光扫向站立一旁的家院耿忠;打满酒返回来的柚子姑娘和几个体己家丁丫鬟道:“你们都给老夫听着,牢牢守住宰相府大门;皇帝小儿来了不能让他进;就说昨天夜里老夫辟谷,请太上老君驱邪除病;七天内谁也不能接近,一旦打扰会前功尽弃,老夫就一命呜呼……”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13章:宰相寇老西(2)
耿忠、柚子、十几个体己家丁和丫鬟听寇准如此讲,全都频频点头殷勤应诺:“小的一定照相爷的话办,守好宰相府大门谁也甭想进来!”
马骉不以为然,向寇准跟前近了一步道:“相爷的话小人记着,可你一人出去小人咋能放心!”
马骉清清嗓子神情亢奋道:“汴梁城还不太平,契丹探子频频出没;要是给相爷一刀子马骉如何给家乡父老乡亲交代!”
马骉坚定不移地挎剑侍立道:“小人要跟着您警卫,决不能掉以轻心!”
“掉你个头呀掉!”寇准弯起手指头在马骉额庐上弹一个栗暴嗔怒道:“你这小子咋就噙根红萝卜牛鞭都换不来?昨天夜里老夫给你锵锵了半晚上对牛弹琴哪……契丹探子咋哪?他能捅老夫一刀子老夫就不会捅他?你看这是什么!”寇准从襦衣下面拔出牛耳尖刀欣欣然道:“从小卖蒸馍啥事没经过?老夫当年就用这把牛耳尖刀干死过一个番蛮子,现在力道依旧不减!”
马骉眼睛瞪得像牛铃死死盯看着寇准无言以对,寇准冷哼一声回他一句:“马斌你是相府侍卫统领,好好在这里待着那里也别去……”
寇准说完这些话,把长衫撩起来别在腰里间;哼着关中乱弹:“有为王出得宫山摇地动,左牵黄右擎苍威风凛凛……”走出宰相府去……
太阳还没有出山,汴京街头已是行人不断;沿肩挑担的,引车卖浆的吆喝声时起彼伏。
寇准回头看了一眼渐去渐远的宰相府,心中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
汴梁城分为外城、里城和宫城,寇准的宰相府在里城的一条小巷子里,不是十分显眼也不显得荒僻。
外城紧依皇城而筑,昂贵的房价有点离奇,做宰相一年360万贯钱的寇准,竟然买不起一座院落;只能租赁而居,这样的事后世人根本无法理解。
要是在后世,甭说寇准这样的一品大员,就是七品芝麻官也是牛皮哄哄;出行就餐根本不用自己掏腰包,建筑商送一幢豪宅养几个小妾极尽享乐见怪不怪。
然而被后世人几乎骂翻的宋朝,千古流芳的名相寇准也买不起房子而租赁居住似乎就有点不正常!否,宰相买不起房子在宋朝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宋朝买不起房子的宰相不止寇准一人;除过蔡京、童贯、朱勔、梁思成诸等异类,宋朝买不起房子的宰相有一大批;信不信由你。
寇准做宰相后一年的薪水是360万贯,还有一些额外的节补;一年收入400万贯没有什么问题。400万贯折合后世人民币40亿,钱多得下人。
但宋朝宰相不像后世那样身边的工作人员薪水全由国家掏腰包;寇准宰相府的下人一干开销、薪水都要从寇准的收入里支付。
简而言之,寇准是宰相一品大员从朝廷领工资;宰相府的下人给寇准干活从他手中领工资。
宰相府里七品官,上上下下百十号人吃喝拉撒,薪水、利头、招待、应酬,寇准360万贯薪水能保个底已经不错。
寇老西还有个臭毛病喜欢喝几杯,而且家中宾客不断酒肉不离;捉襟见肘的日子明眼人一想就明白。
过日子已经很不容易,倘若想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城外城买一套房;不啻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寇准做宰相的前一年,宋真宗处理过两个宰相;一个是大肚子张齐贤,一个则是向敏中。
张齐贤和向敏中位高权重,却因为争夺寡妇柴氏犯事;柴氏一纸诉状把张齐贤和向敏中告到真宗皇帝那里。
柴氏的公公是前朝宰相薛居正,柴氏状告向敏中低价购了薛居正在京城开封的一处房产;向敏中承认自己花500万贯购买了。
啧啧,500万贯还是低阶?500万贯要是折合成二十一世纪的人民币少说也是50亿,汴梁东京的房价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高出数倍。
寇老西这个宰相做得窝囊,一年那么多的薪水连房子也买不起只能租赁;可他心情畅快;能吃能喝还喜欢唱乱弹。
寇老西今天把自己装扮成酒馆小二哥走在汴梁街头,是想考察一下汴梁城的民风、民情、民物,因为战争的硝烟已经向极度豪华的汴梁京城袭来。
考察民风民情民物是宰相的专利,寇老西却要装病给皇上告假?悄无言声地走出宰相府,何也?讲出来恐怕有人会惊掉下巴骨!
就在最近几天,寇准已经接连不断地接到前线的告急塘报,说辽国萧太后统领20万大军犯境;正向汴梁逼近。
寇老西把前线的军情塘报全给压下没有上报真宗皇帝,他在谋划一个完败契丹的百年大计;倘若成功,会彻底消除契丹人对边境的骚扰以及对汴梁城池的威胁。
完败契丹百年大计的主角离不开开国将军薛世三和他的孙女薛瑾儿,寇准秘密派遣家丁张环潜出汴梁城;赶往凤翔府薛家营召唤薛世三和薛瑾儿火速进京。
薛世三是唐朝平阳郡公薛仁贵的嫡系十三世孙,继承了先祖的睿智和神勇。
宋太祖陈桥兵变时薛世三是主要将领,跟石守信、高怀德齐名。
宋太祖打坐龙庭16载薛世三一直是殿前都指挥使,但太祖不明不白的死亡使薛世三怀疑晋王赵光义从中做了手脚。
怀疑归怀疑,赵光义还是堂而皇之登上皇帝宝座;但那个金匮之盟更让薛世三觉得赵光义就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
薛世三走上用酒消愁的巷道,一次喝醉酒露出真言;抱怨赵光义太阴鸷。
多事者立即给赵光义打小报告,赵光义要除掉薛世三。
寇准得到消息后建议薛世三效仿石守信、高怀德辞去殿前都指挥一职交出兵权,解甲归田。
薛世三按照寇准的建议做了,赵光义果然网开一面;还封薛世三“并肩王”赐予金银珠宝万贯。
薛世三回到故乡薛家营做了乡公,赵光义不放心他;令佞臣王钦若暗中监视。
王钦若禀报薛世三在湋河湾修建鹦鹉洲寄托心志,宋太宗捻须而笑,道:“只要老薛家不结党营私,不招兵买马;不出现薛刚反唐的事,修鹦鹉洲就让他修去吧!”
宋太宗两次伐辽失败,薛世三写信给寇准请缨上前线杀敌;寇准都给挡住了。
宋太宗升天后真宗继位,契丹人又一次犯境;薛世三是出山的时候了。
薛世三出山是寇准预料之中的事,他的孙女薛瑾儿更是寇准心中一颗美玉。
薛瑾儿十岁那年,寇准就认她做了干孙女;现在薛瑾儿已经十五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精明聪慧不亚樊梨花,寇准给张环交代:寇爷爷神情迷离在世没有几天时间,临终前相见瑾儿一面。
寇准请薛瑾儿赶来东京不仅仅是见一面那么简单,他想让薛瑾儿对付萧太后;毕竟薛世三年已花甲,给孙女做个策划倒还可以;真正上战场厮杀已经很不现实。
萧太后和武则天齐名,契丹人呼她“承天太后”。承天太后萧卓是辽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历史上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辽景宗继位后选萧卓为贵妃,969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驱动宋军大举北伐,想走他二哥赵匡胤从后周恭帝柴宗训孤儿寡母手中夺取政权的老路;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986年正月,宋军兵分三路进军: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由于指挥失误前线溃败宋太宗下令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获宋将杨业,杨业不降绝食而死。
1004年,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很快逼近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寇老西以不变应万变,在萧太后统领辽朝20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正在策划一场决定宋朝生死存亡的大战。
战胜萧太后的良将寇准遴选的是薛瑾儿,甭看薛瑾儿只有15岁但有爷爷薛世三辅佐,薛家军的威猛将在大宋朝重显……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14章:宰相寇老西(3)
寇准一边寻思着自己的“锦囊妙计”一边向前走去,汴梁城的繁盛一幕幕收入他的眼帘之中。
汴梁城的外城是在后周都城上加以展筑,由原来的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增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面积27。37平方千米。
外城墙上有12座城门:南三门,北四门,西三门,东二门。
南墙正中为南薰门,与里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宣德门构成全城的中轴线,称御街。
御街宽约二百步,折合280米(一步为1。4米)两边为御廊;中心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行人皆在杈子之外。
杈子里有砖石甃砌御沟水两道,尽植莲荷;近岸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
御街设置很宽,从宣德门到朱雀门里的州桥(汴河桥)之北的一段御街;实际上是宫廷前南北向的广场。
广场扩大了宫城前的视野,以显示宫城的高大和雄伟。
中央官署多布设在这段御街的两侧,大相国寺位于御街的东侧即州桥的东北方向。
寇准兴致勃勃地向大相国寺里面走去,“万姓交易”的热闹场面立即吸住他的眼球。
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这是一个宠物市场。
第二、第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是日用百货市场。
寇准边走边看,心中不禁荡起自豪的潮波:要是没有契丹人和西夏人在边境上的骚扰,东京汴梁的繁茂集市一定会越办越好。
寇准边走边想,近到佛殿;则是销售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等,却是一个文化市场。
佛殿、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什物,还有诸寺尼姑手工制作的工艺品。
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大致也是个文化市场。
后廊皆占卜者货术、传神之类的物事以及占卜算卦之人用品。
寇准装扮成平民百姓又戴了一副二轱辘眼镜没有人认得出来,可他却能看清起早游逛大相国寺“万姓交易”市场的文人骚客,这些文人学士到大相国寺是来“淘宝”的;淘得宝贝欣欣而归改日再来。
寇准继续向前漫步,僧人展现厨艺的地方展现眼前。
大宋朝的僧人自食其力,乐于经商的意识十分强烈;不比其他朝代的僧人坐吃山空,手中拎只木鱼佯装诵经敲得“当当当”乱想;眼睛却盯看香客中有没有漂亮娘子,一旦有了便就使出浑身解数勾引、挂搭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尚道士是驴的骂声便是从这些庙宇里面先响起来的。
寄生虫的生活使和尚道士变得比红尘之人贪婪数倍百倍,庙宇道观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和尚道士不劳而食,终生靠香客的供奉过日子,骨子里便就生出懒虫。
宋朝僧人不靠香客供奉,靠的是朝廷提供的大相国寺这方风水宝地和自己精湛的手艺;而且赚得盆满钵满——尼姑的刺绣女红,男僧的厨艺、杂耍是大相国寺的一个亮点。
大相国寺男僧的厨艺非常高超,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份,莫不咄嗟而办。
大相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