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光-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士用站起身来郑重其事道:“小弟跟大西都、撒里巴赶往簸箕沟杀戮套马者张宗芒,但被张宗芒和刚才的那个小子尒达打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大西都和撒里巴早就命归西天,小弟想着胡大哥和周大哥;便就借坡下驴滚顺了尒达和张宗芒!”

    顿了一下清清嗓子道:“小弟随张宗芒、尒达赶回薛家营见到薛老将军,说明胡大哥和周大哥还在鞑子军中的事,薛将军才下达了围而不杀生擒活捉的将令;目的就是保全胡大哥和周汉河的性命!”

    “那还真要感谢薛老将军!”胡汉智双手抱拳向薛世三伫立的方向施了一礼,道:“怪不得刚才几个宋军围住一个辽兵厮杀就是不见流血,原来是薛将军早有将令……”

    张士用见胡汉智说起话来不打句号,拽了他一把道:“胡大哥不要啰嗦了好不好,我们快去寻找周汉河……”

    张士用和胡汉智来到周汉河藏身的地方,果然见一人多高的茅草丛里伏趴着周汉河。

    周汉河的双眼被金雕蹡蹡鹐瞎,看不见任何物事;周汉河和胡汉智两人在张士用跟着大西都走后,一直是消极应付场面;他们是汉人对自己的同胞下杀手还真有点于心不忍。

    31骑骁骑尉围住张浪10个种家军射箭时,张士用、胡汉智、周汉河都是把箭簇向空中施放;契丹人砍下10个种家军将士的脑袋时3人只是做了样子都没真正动刀。

    张士用见周汉河的眼睛还在流血,安慰一声道:“周兄不要灰心,我想你这眼睛只是暂时看不见东西;过上一段时间可能会复明的!”

    周汉河哀叹一声:“这恐怕就是报应!”

    张士用一紧,一把抓住周汉河的手道:“这么说周兄杀过骨肉同胞!”

    周汉河在自己脑袋上砸了一拳道:“一开始射杀种家军10人时,萧挞先就站在我身边;我不敢装逼老老实实射了一箭,没想到那一箭不偏不倚扎在一个种家军兵士的喉管上!当时我十分后悔,后来那个种家军兵士死了我这心中一直在打突突!可能就为这,金雕才鹐瞎我的眼睛……”

    张士用沉吟半天道:“这件事到此为止吧!士用和胡大哥已经归顺故国,不知周兄……”

    “周某早想归顺故国!”周汉河打断张士用的话道:“只是……”

    张士用知道周汉河担心的是什么,站起身来郑重其事道:“士用和胡大哥也担心爹娘妻儿在契丹那边,不过我们可以向薛老将军反映这个问题!”

    张士用说着话,和胡汉智将周汉河搀扶起来走出荒草丛;只见天柱岭养马场中心草场的打杀依旧激烈……

    萧挞先一开始还有不满22个骁骑尉,现在刨过胡汉智、周汉河剩下只有不满19人的力量,但困兽犹斗的情景却彰显无遗。

    有句古言叫骆驼死了比马大,萧挞先这些鞑子兵尽管是强弩之末可他们是骁骑尉;常年的搏杀和征战,是他们练就了强悍的战斗力。

    薛家军跟萧挞先的骁骑尉相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尽管其中不泛薛瑾儿、尒达、张宗芒、马萧这样的武艺精湛者,可大多数是庄客家丁平时操练的机会不多;拿起兵器能打仗是事实,但结果那就差强人意。

    更何况薛老将军还下达了生擒活捉的将令,三四个庄客家丁纠缠住一个鞑子兵;久久难能拿下也就不难理解。

    但也不竟然,郑爽和薛瑾儿围住萧挞先打斗;就有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萧挞先是大辽契丹国的于越大天王武功高强,这家伙跟薛瑾儿捉对儿撕打还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然而困兽犹斗怎么讲来?就是即将灭亡的野兽会比平日里凶猛数倍,薛瑾儿尽管拥有薛家十八枪和精湛的轻功;将一杆落影追魂枪舞弄得风生水起,但萧挞先手中的金背大砍刀狂砍起来还是逼得薛瑾儿节节败退。

    郑爽见萧挞先把薛瑾儿逼得步步倒退,心里发急却使不上劲来;郑爽没有武功没有长兵器,倘若上前恐怕会被萧挞先一大刀拍翻在地;因此做了一阵子看客。

    然而薛瑾儿被萧挞先杀得只有招架的功夫,没有还手的力气;使血气方刚的郑爽不能在磨叽。

    郑爽是男子汉,穿越过来后容貌回到十六岁那个年龄段,可他的实际年龄却是32岁……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62章:紧急驰援(9)

    32岁的郑爽岂能看着自己的女友被一个凶猛男人欺负?而这个凶猛男人就是契丹鞑子的贼首萧挞先;郑爽和薛瑾儿早就谋划着将这厮碎尸万段,萧挞先依旧飞扬跋扈;郑爽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助了。

    郑爽没有武功可有轻功,双臂也是力拔千斤;瞅准时机施展轻功纵身一跃悬在萧挞先的头顶,落下来时双脚竟成弯勾状挂在萧挞先的脖子上狠狠一拉;将这家伙颠翻在地。

    郑爽使用勾状法将萧挞先弄翻在地,翻腾起来挥动手术刀打算结果这家伙的狗命,却听薛瑾儿喊了一声:“爽哥哥慢行!爷爷有将领要捉活的!”

    郑爽听薛瑾儿忠告,这才将手中的手术刀收了回来;薛瑾儿用手中的落影追魂枪在萧挞先脑门上磕了一下将这厮打晕在地捆绑起来。

    郑爽和薛瑾儿在这边生擒萧挞先生后,那一厢的蒲得秀一钢叉插进赫咕噜的小腿肚子上报了一箭之仇。

    赫咕噜被蒲得秀叉了一钢叉,狼嚎一样吆喝起来;蒲得秀回首一钢叉将他打翻在地嘴里骂道:“你这个二鬼子,萧挞先的瞎点子都是你出的!爷爷今日先戳你一钢叉解解气儿,再执行薛老将军的将领……”

    蒲得秀在这边将赫咕噜捆绑起来后,其他十几个鞑子兵也先后被拿下。

    薛世三兴奋不已,扬扬手臂下达了将令:“将鞑子兵捆成粽子绑在大树上听后处斩……”

    说言未了便听草料场门口的张浪。吟诵起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来: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张浪。吟诵唐诗是在涮存在感,他当时走出草料库的大门后就喝喊了几声,可是薛家军的兵勇都忙着杀鞑子根本没有顾及他。

    现在萧挞先和鞑子兵全被擒获,张浪如果还不宣布自己的存在;那么薛家军似乎就会遗忘他这个还存活的种家军。

    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张浪如此这般一表现,蒲得秀和尒达首先啼叫起来;尒达向前奔跑着说:“这个人是种家军,原来他并没有死!”

    蒲得秀跟在尒达后面奔跑,嘴里吃吃呐呐念叨道:“阿弥陀佛!无量天尊!原来张将军他还活着……”

    蒲得秀跟在尒达后面跑到张浪跟前,惊诧不已道:“张将军,原来您……”

    尒达接上蒲得秀的话:“这位大哥实在勇敢,你带领种家军10个勇士跟鞑子搏杀时;小弟就躲在草料库这边细细观看!哥哥……您是英雄……”

    蒲得秀、尒达、张浪3人一起说着话时,薛瑾儿拽着郑爽来到薛世三跟前喊了一声:“爷爷,瑾儿给你把郑爽领回来啦!”

    薛世三从马萧和蒲得秀嘴里已经知道孙女找到一个标致女婿,可一见面更是喜不胜喜。

    因为郑爽身长六尺往上——宋时一尺和现在3尺多一点,郑爽的身高是190公分——一张娃娃脸俊美秀逸;五官分明,乌发浓密;剑眉下的眸子闪闪发光仿佛悬挂山崖上的黑葡萄,鼻子高挺嘴唇薄厚适中;牙齿洁白得如同涂了一层白银,国字脸,年纪也就十五六岁。

    薛世三一把抓住郑爽的双手扬声大笑,道:“真吾孙婿也!”

    郑爽打量着薛世三,见他身高六尺以上跟自己190公分的高度不差上下,双目如炬,炯炯有神;身披黄金锁子甲,头戴簪缨银灰色头盔;精神矍铄,腰板硬朗。

    薛瑾儿见郑爽瓷愣愣凝视着爷爷,喝喊一声“棒槌愣着干么!还不叩见爷爷!”

    郑爽跪在地上给薛世三行过大礼起身笑道:“瑾姐儿一路上没有少给郑子介绍爷爷,爷爷果然是老当益壮;威风不输年轻人啊!”

    薛世三扬声大笑,尒达慌慌张张奔跑过来禀报:“爷爷,种家军一个名叫张浪的御武校尉还活着;但被鞑子砍掉一只胳膊;张将军将胳膊按在断裂的地方在那边坚持着呢!”

    郑爽听说尒达说张浪把胳膊按在断裂的地方在那里坚持着,脑子里灵光一闪默默说道:“看来郑子飞黄腾达的机会来啦!”

    郑爽为何如此讲?那是因为他是医学博士,外科大夫,还做过蜀都医院的外科主任;断手断胳膊续接对他来说不啻于小孩儿过家家那么容易。

    这不是吹牛皮不贴印花吗?郑爽是医学博士、外科大夫,还做过外科主任这个没错;可那是二十一世纪的事,现在是宋朝比二十一世纪早了整整一千年;能把断了的胳膊续接上……

    这话问得好像也有道理。二十一世纪是比宋朝真宗景德年间晚了了一千年,可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啊!

    且慢,医学技术发展那是指的西医;西医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基础上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现代医学体系。

    现代医学是实验医学,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准确的诊断;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或借助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表等简单的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理论上讲现代医学是越来越先进,问题是现代医学的光环下患者却越来越多;诸如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等,先进的现代医学竟然束手无策。

    那还吹什么牛皮?患者越来越少,手到病除才是医生的天职;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应该脸红才是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现在的医院越来越多,患者却越来越多;诸多疾病根本就没有办法治疗,那么还要那么多医院,那么多牛哄哄的医生;投入那么多昂贵的设备干嘛!

    更使人不可理喻的是,华夏祖先发明的中医眼下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现状;一些大嘴教授还站出来放驴屁:坚决取缔中医。

    毋容置疑,现代医学的手术是比中医先进;中医这种慢工出细活、治标又治本的科学,治好一个病人要经过持久的时间考验……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63章:题外话(1)

    现代医学却不同,一把手术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要体内的瘤子良性一刀下去定会搞定,至于换肾、换肝、换肠子什么的;手术刀就是呼风唤雨的魔杖指东打东,指西打西;现代医学把古老的中医落远十几条街,不信你去看看;西医医院人满为患,中医医院门可落雀。

    中医的悲哀不言而喻,但西医的瑕疵也能窥一斑而观全豹;西医院患者越来越多,能证明西医的高明;否,医院患者挤堆只能说西医的无能——譬如说艾滋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顽疾西医能够根治?答案不能的,那么西医医院患者成堆说明什么问题?西医大夫恐怕也只能五十步笑百步了!

    郑爽是医学博士,接受的理论是现代医学,可郑家是中医世家;郑爽又继承了爷爷、爸爸的针灸秘籍,应该算是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大师。

    但郑爽一直很谦虚,对现代医学充满忧虑;对古老中医充满崇敬却是恨铁不成钢,两种意识的复杂混合冲击着他的神经末梢。

    有时候郑爽都怀疑他这个医学博士就是个江湖骗子,根本就不能给患者治好病;患者病情的痊愈靠的是自身的免疫力。

    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座医院,红细胞是人体最忠实的卫士;哪里有敌人(病菌)入侵,它们就会前赴后继地赶往那里进行抵抗和打击将其杀死。

    现代医学超前、先进的设备连人体内的毛细血管也能看清楚;可对不少疾病却束手无策,甚至不及春秋战国时的神医扁鹊。

    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史书上好像说是一个人,但郑爽认为扁鹊是个群体;也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医疗水平。

    如果真要拿扁鹊时代的医疗水平跟现代医学相比较的话,两者似乎相差无几。

    照这个论调推移下去,华夏几千年的医学发展不是进步而是萎缩;起码也是故步自封,不求进取……是耶非耶,一时间还真难做定论……

    难能定论就不定论,谁是谁非自有公力;郑爽的当务之急是给那个名叫张浪的种家军御武校尉接活胳膊。

    郑爽拿定主意后向薛瑾儿爷孙跟前走去。

    郑爽在这边思考问题时,瑾儿姑娘正和爷爷在一起述说遭遇契丹鞑子的事情。

    薛瑾儿一见到薛世三时仿佛相隔了上千年,扑倒在也有身上放声大哭;说起跟萧挞先和鞑子周旋时又兴奋不已地扬声大笑。

    薛瑾儿还声情并茂地把郑爽和金雕蹡蹡夸得天花乱坠,说郑爽没有武功是用手中一把柳叶样的小刀割断两个鞑子的喉咙的。

    还有金雕蹡蹡,竟然把石头捡起来带上高空向下撇扔……

    薛瑾儿夸夸其谈一阵又问相爷府送信的人在哪里,说她跟郑爽琢磨过寇爷爷没有病;是虚张声势请我们进京跟辽国人作战……

    薛瑾儿说到这里时只见薛世三开怀大笑,老将军说老自己孙女果然机敏过人;寇老西还真是虚张声势。

    薛世三说着扬扬手臂道:“瑾儿你和郑子的判断太对咧!相爷府张环张将军最后讲了实话,说寇相爷根本就没病而是辽国萧太后发大军20万骚扰宋国边境;王钦若、丁谓之流唆使真宗皇上迁都南方,寇准将边关告急塘报压下来;让张环快马赶来湋河湾向我们爷孙报信,速快进京抗击契丹兵……”

    薛世三话没说完,便被走过来的郑爽打断道:“爷爷,寇准相公的计谋堪称上策;如果真宗皇上听了奸臣王钦若、丁谓等人的话迁都南方,那么大宋想回到北方汴京恐怕就不可能了!”

    郑爽这么说着时,真想把北宋第八、第九任皇上赵佶、赵恒父子被女真人灭国做了俘虏,困死荒寒之地五国城的悲剧讲出来;可一想讲出来对事态发展不利,因此把想说的话咽回肚子里去;深深呼吸一口道:“爷爷、瑾姐儿,我们马上过去给张浪将军把胳膊接上!”

    郑爽把接活胳膊这句话说得十分轻松,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这是因为接胳膊、接手指这些手术对他这个医学博士、外科主任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薛瑾儿听郑爽如此讲,惊诧不已地凝视着他面面相觑;她的眼神实在诘问:你能把断了的胳膊接上……

    郑爽讪讪而笑,捅破薛瑾儿怀疑自己的那层窗户纸道:“瑾姐儿不相信郑子能给张浪把胳膊接好?”

    薛瑾儿从疑惑变成质问,一把拽住郑爽的衣袖郑重其事道:“人命关天,爽哥哥说什么大话?你说你能给张浪把胳膊接上?胳膊可是肉长的不是泥塑的!”

    郑爽见薛瑾儿唧唧歪歪,笑而未答,薛世三也是惊诧不已地抓起郑爽的手臂道:“孙儿你真能接活张浪的胳膊?可爷爷看你的年龄也就十五六岁,有这么大的能耐?”

    郑爽是医学博士、外科医生,还做了两年的外科主任;接胳膊、接手指这样的小手术熟悉得米汤气。

    见薛世三询问,讪讪笑道:“出水才见两腿泥!爷爷您就看着郑子如何给张浪接活胳膊吧!”

    郑爽有把握给张浪接活胳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尒达过来禀报时说:张浪的胳膊被砍断,但他拿起断裂的胳膊敷在原来的地方;这就给接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起码能防止血液流淌过多而致人死亡。

    张浪把断裂的胳膊按在原来的地方,有可能造成神经和骨头错位;但这些问题跟流血过多相比较就小多了,错位可以矫正;流血过多是要死人的……

    郑爽、薛世三、薛瑾儿在尒达带领下向草料场那边走去,来到悬挂着10个人头的木杠子跟前郑爽大骇,问这是怎么回事。

    尒达抹着泪水道:“十颗脑袋是种家军10个兄弟的首级,尒达当时是躲在草料库中窥视到的;那个名叫萧挞先的家伙豺狼不如,杀死种家军兄弟还把脑袋砍下来悬挂在木杆子上!爷爷,”

    尒达神情亢奋地看向薛世三喊了一声:“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们一定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将萧挞先和俘获的契丹鞑子碎尸万段……”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64章:题外话(2)

    薛世三听尒达说出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将擒获的鞑子碎尸万段的话,突然想起张士用提到的胡汉智和周汉河两个人来;便就问了一声:“胡汉智和周汉河现在什么情况?”

    尒达伸长脖子咽下一口唾沫道:“小子当时围住胡汉智打算干掉他可张士用赶过来阻止了;张士用说老将军下达了赦免令尒达你不能违反,小子才放了手;张士用便拖上胡汉智向草棵子那边走去了!”

    “草棵子那边!”薛世三重复着尒达的话,把目光向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却见张士用同两个人向这边急急而;嘘叹一声道:“张士用可能在草棵子那边找见周汉河了,他们3个正向这边走来!”

    薛世三话音一落,便见张士用老远里喝喊起来:“老将军……老将军……”一边喝喊一边向这边奔跑。

    张士用抢先跑到薛世三跟前跪地叩了三个响头,把手向后指指道:“老将军,他们两人就是胡汉智和周汉河;已经被小人说服!”

    胡汉智和周汉河跑到薛世三跟前扑倒在地叩头不止道:“感谢老将军不杀之恩,从今往后小的惟老将军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薛世三慌忙将周汉河和胡汉智扶起来道:“欢迎二位壮士回家!”

    张士用插上话道:“胡兄和周兄早想回家,可担心契丹那边的爹娘妻儿;萧太后要是知道我们3人反水,一定会对爹娘他们下毒手的!”

    不等薛世三搭话,郑爽向前抢了一步问:“爷爷打算如何处置萧挞先这十几个鞑子兵?”

    薛世三一怔,被尒达抢了话头道:“那当然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啊!”

    尒达说着神情亢奋道:“鞑子杀死种家军还残忍地砍下他们的脑袋,我们当然也得将他们杀死然后砍下脑袋!”

    薛世三听尒达如此讲沉吟半天没有表态,看向郑爽道:“郑子的意见是……”

    郑爽看看身边的薛世三、瑾儿姑娘、尒达、张士用、胡汉智、周汉河,若有所思地将他们往一搭里拢了拢说出自己的想法。

    几个人听郑爽如此讲,脸上显露出神态不一的表情;但最后大家还是统一了认识。

    郑爽郑重其事地忠告:“不能走露一点风声,否则将事与愿违!”

    最后郑爽叮咐张士用三人,要遴选两个起码是一个鞑子兵;将现场的情况报告给萧绰萧太后……

    张士用慷慨激昂道:“这位兄弟年纪小小,就能虑出如此锦囊妙计,真是张良再生,诸葛在世啊!”

    张士用说着,向郑爽深深鞠了一个躬神情庄重道:“小兄弟放心,不才三人一定遴选出成事有余的鞑子兵共同践行这一宏图大略,做故国大宋的斥候……”

    薛世三听张士用如此讲,对郑爽更就刮目相看;一把抓住郑爽双手神情亢奋道:“孙儿就是先祖同代的徐茂公,老朽得孙儿犹如刘玄德请诸葛亮出山!”

    郑爽笑声呵呵道:“爷爷过奖,不是一家人不进同道门嘛!”

    薛世三把郑爽夸奖半天,让尒达召唤来几个几个家丁将张士用、胡汉智、周汉河三人捆绑起来。

    张士用慷慨激昂地看着郑爽心有余悸道:“小兄弟的良策高谋定能成功!只是周兄的眼睛被金雕鹐瞎看不见物事了实在遗憾!”

    张士用的话一下子提醒瑾儿姑娘,只见她扬扬手臂声音洪亮道:“这个不碍事!小女子这里有种眼药可以让周汉河每天点几滴,很快就能看清东西的!”

    薛瑾儿说着,从贴身的衣兜中拿出一只大拇指长短的小葫芦捧在手中道:“小葫芦里面就是眼药,周汉河使用后眼睛能够复明的!”

    “原来小姐您有解药啊!”张士用兴奋不已地抢前一步从瑾儿姑娘手中接过药葫芦,深深一揖道:“谢天谢地谢祖宗!小人代周汉河向小姐致谢了!”说着又是一揖

    薛瑾儿讪讪而笑:“张兄弟不用客套,不是一家人难进一家门嘛!”

    郑爽见薛瑾儿拿出让视力康明的药葫芦,惊诧不已地愣怔半天拽拽瑾儿姑娘的衣袖道:“瑾姐儿还藏着这一手?被金雕鹐瞎眼睛有药物复明,这真是十亩地长了一根高粱苗别杆子呀!”

    “这药是爷爷炮制的药物!”薛瑾儿直言不讳道:“爷爷不能配制金疮药,对金雕伤人眼睛也配制了一种眼药叫‘康复明’!”

    郑爽大惑不解地凝视着薛世三,嘴里吃吃呐呐:“爷爷……你懂……懂医术……”

    薛世三扬声大笑,道:“老朽哪里懂医术?只是闲来无事,对中草药产生了兴趣而已;顺手弄来几味中草原试验,没想到还真成功了几例!”

    薛世三说着,饶有兴趣地也从身上掏出一枚精致的药葫芦嘻嘻笑道:“这只药葫芦里面装的是百毒散,是药蠹师太赠予的!”

    薛瑾儿见薛世三也拿出一枚药葫芦还说是药蠹师太赠予的叫什么《百毒散》,一把夺到手中盯看着问:“爷爷,你可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事情啊!还有什么药蠹师太,她是什么人?”

    薛世三见孙女这样询问,讪笑几声未做回答;把话题转移到金雕蹡蹡身上道:“金雕蹡蹡是甘州回鹘国可汗夜落隔。归化赐予瑾儿的,老朽见它嗜杀成性便想到如果伤了人尤其是鹐瞎眼睛;那是致命的伤害,如果不抓紧医疗会影响终生;因此才配置了康复明!”

    薛世三说着兴致勃勃道:“研制康复明时老朽弄来好几条狗让蹡蹡鹐瞎,反复试验后终于成功;才有了康复明这种治疗眼伤的药物!”

    郑爽兴奋不已,紧紧抓住薛世三的手掌道:“爷爷,郑子正需要您这样懂得药性的专家的帮助!”郑爽把薛世三称呼为专家,足以证明他对中医药的重视。

    郑爽知道华夏的中医学在宋朝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宋朝在农业及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海上贸易业的蓬勃发展对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活字印刷技术的应用使印刷术跨进一大步,医学及科学著作大量出版;促进了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

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065章:题外话(3)

    宋代设立了“校正医书局”,集中一批著名医学家及其他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

    诸如《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都是经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此外对著名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注释也相继出版,对当时医学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廷把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医学生考试制度完全仿照朝廷太学招募方法,根据成绩或治愈率决定升迁。

    而医学部亦增分为九科:1内科、 2 风科 (如中风病)、3儿科、4眼科、5耳鼻喉齿科 、6皮肤及骨科、7产科、8针灸、9创伤及咒禁科。

    著名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使当时医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加深。

    另一个医学教育的突破是翰林医官尚药王惟一研制了两具与成年男子体形相等的铜人,并且奉御总结针灸名著,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体表刻穴657个,医学生考试时先将铜人外表涂蜡往体内注水并穿上衣服;针刺中穴位则水会流出,否则针就刺不进去;这样就可以判断受考人对穴位的掌握程度。

    郑爽学习针灸术时,爷爷送给他的就是一尊铜人;郑爽的针灸技艺是王惟一铜人针灸术的延续……

    郑爽寻思着宋代中医学的鼎盛,才会涌现出薛世三这样的业余药物学家。

    郑爽正在思想,薛世三又安排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让马萧领几个家丁上轮子沟请药蠹师太。

    第二件事是尒达带人将张士用、胡汉智、周汉河3人捆绑起来押解到中心草场北边那片树丛里面;跟萧挞先19个契丹人绑在一起,准备砍脑断尸祭奠被残害的种家军兄弟;践行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誓言。

    第三件事就是让郑爽给张浪接胳膊这活儿。

    马萧带了2人5马走后,尒达和十几个庄客家丁押着张士用、胡汉智、周汉河3人赶往槐树林,郑爽有点疑惑地询问薛世三:“爷爷,马萧他们3人为什么带5匹马?”

    薛世三不假思索地说了一声:“有两匹马是预备给药蠹师太和鲜儿姑娘骑的呀!”

    “姚都师太和鲜儿姑娘!”郑爽更加疑惑地问了一声:“姚都师太和鲜儿姑娘是谁?爷爷为什么要请她们过来?”

    薛世三讪讪而笑,道:“是药蠹师太不是姚都师太!药蠹师太是关中道著名的药蠹大师!”

    薛世三说着更加详细地给郑爽作着解释道:“蠹是蛀蚀器物的虫子,师太用这些虫子研制了十几种药物;因此称为药蠹师太!”

    郑爽双目痴愣,瓷愣愣凝视着薛世三寻思:这不是制毒高手吗?宋朝还有这样的人物?

    心中想过禁不住问了一声:“爷爷可知药蠹师太的来历?”

    “这些老朽就孤陋寡闻了!”薛世三沉吟片刻道:“老朽只听说药蠹师太和于鲜儿两人之间有一个是西汉宫廷淳于衍的后代,具体是谁那就不太清楚了!”

    薛瑾儿前面已经问及药蠹师太,但薛世三没有回答她;这时候爷爷有提出一个于鲜儿来,薛瑾儿便就按捺不住地往薛世三跟前近了一步道:“爷爷你老实讲,你是不是跟这个名叫药蠹师太的女人有染趸!”

    染趸是关中土话,是两人有染的意思。

    薛瑾儿说着慷慨激昂道:“怪不得爷爷一年四季进不了奶奶。房间几次,原来外面有了相好!”

    薛世三见瑾儿姑娘如此无礼,气得吹胡子瞪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