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环爷-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和弟弟贾琮能摊上这母子俩; 真是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分。另外; 也许还得谢谢那远在扬州的老爷; 难得他还有点当爹的心思; 知道临走之前给他们姊弟找个依靠。
再瞧着太太和二哥二嫂他们在荣国府里的日子; 贾迎春便不由得感叹; 感谢天; 感谢地; 感谢婶娘,感谢环弟,还有感谢老爷爹啊。
贾迎春虽然跟在赵太太身边生活,但每半个月都要回荣国府一趟,去给贾母和邢夫人问安。
当初,赦大老爷是用祈福的名义将她送走的。这么几年下来,那府里也没人想起来,过问过问她到底去了哪儿。怕也只有她每月回去的时候,那边的人才会记起来还有她这么个二姑娘。
至少,同样是贾家子孙的琮弟,同样是常年离家的,更是在离家之后就不曾回过,她便从来不曾见那些人提起过他一回。
前儿她回那府上,那边刚刚办完了贾蓉媳妇的丧事,阖府上下都是懒散得很。她就弄不明白了,没了一个小辈媳妇而已,怎么就让那么些人折腾得不行呢?
珍大哥哥,那是当公爹的,没了个贤良的儿媳妇,他就哭得伤心欲绝。说句不好听的,怕就是没了尤大嫂子,他也不见得哭得那么痛。
琏二嫂子,那是当堂婶的,没了个贴心的侄媳妇,她就上赶着劳心劳力。明明人家宁国府还有当家奶奶在呢,她竟还真插得进手去。
还有那个宝玉,那是当堂叔的啊,隔房堂侄没了媳妇,他倒是动容得很,连夜就要过去探看。听说,他还进过那侄媳妇的香闺,睡过她的床,也不知蓉儿是怎么个想法。
贾迎春叹一口气,将蓉儿媳妇的事撂到一边,那跟她也没甚关系,只是那府里的事,让她总是怏怏的。
老爷离京赴任之前,跟老太太和二房狠狠闹了一场,封了荣禧堂,撵走了二房,把东边的几间院子占了下来。大房这几口人,总算能住得宽敞些,不用再跟马棚为伍。
只可惜,他这一走就是几年,太太在老太太跟前儿,根本就站不住脚,早就又被撵回了马棚边儿上。也就是琏二嫂子又会说话儿,又有些手段,两口子住进了原先二太太的院子。
原先二老爷的内外书房,则又恢复了先前的功用,让二老爷和他的清客们进出自如了。
至于她跟琮弟,呵呵……她倒是还有间屋子下脚,可琮弟若是回去了,就是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好在,琮弟整日都是跟着环弟的,宫里宫外都住得惬意,并不怎么稀罕那府里的一间房。
此时,贾迎春又不禁想起了大姐姐元春。那样一个贵而不凡的女子啊,为什么宁愿跟了年过花甲的老圣人,也不愿出宫来回家呢?
大概……也是因为怕在那偌大的一座荣国府里,找不着个自己能落足的地方吧。
进宫熬了十来年,二十五六的大姐姐为了将来打算,不得不委身于一老翁。
而她贾迎春如今也年近十五,是不是也该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打算?还是说,她就该仍旧随遇而安,落着个什么果子就吃什么呢?
贾迎春是少女初长成,开始对自己的将来有了憧憬和迷茫。而荣国府里,她的几位亲人,则正在为贾元春的事情发愁。
荣庆堂的上房里,贾母、贾政、贾珍、邢夫人、王夫人、尤大奶奶和王熙凤俱都在座,唯有李纨又被派去看顾少爷、姑娘们了。
“刚那夏太监派人传话来了,咱们家的大姑娘已经得了……太上皇老圣人的宠幸。而且,一连三天侍寝,十分得太上皇宠爱。”贾母看上去是高兴的,只是说到太上皇的时候,难免有些膈应。
那是个跟她差不多岁数的老头子啊,跟她家老太爷都是一块长大的,如今居然对着她的孙女也下得去手,她也只能撂下个“服”字了。
其实贾母这么想,倒是有点冤枉那位太上皇了。
他老人家对荣国府的孙女本是没想法的,不管怎么说他同贾代善也是老交情,还真不意思动人家孙女。
但是,奈何那姑娘对他起了想法,千方百计地上了他的床啊。既然人家姑娘对他这般仰慕,老圣人也不能将人拒之千里对不对。
这事堂上的众人都已经听说,一个个神色各异,各有各的心思。他们尽皆都不接话,等着贾母再往下说。实在是,大姑娘如今处境,让他们不知说什么好啊。
事实上,贾母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对于大孙女,她是寄予厚望的,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都已经有些希望渺茫了。她暗中都已经盘算过,元春若是真的出了宫,安排个什么样的人家更合适,更不会可惜吃亏。
却是没想到啊,她的大孙女真是个贴心懂事的,居然给了她这么个惊喜,让她如今也不知道是惊还是喜。
“夏太监那意思很明白,元春如今虽然得宠,但到底还没得着册封,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要些好处。这么着,他就会在老圣人册封的时候,给元春些助力,争取能得个高些的份位。”贾母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问道:“都说说吧,咱们能给他多少好处?”
问完这话,贾母便率先看向了贾政和王夫人夫妇,而其中更关注的还是王夫人。她的政儿素来是不理会这些俗事的正人君子,真跟他商议这等事,他说不好得一口回绝了。
王夫人便不同了,这么些年当家理事,如今府上能出多少好处,怕也只有她心知肚明。
“好叫老太太知道,如今府上公中怕是……并不宽裕。”王夫人这几年老得有些厉害,再加上为了遮掩脸上的疤痕涂了厚厚的粉,一说起话来脸上就有点掉渣的感觉。
这样的二太太,让在场的几位主子都不忍相看,各个不是垂头便是撇脸。当然,她说出来的话,也不是人们想听的。
对于众人这样的做派,王夫人表面上早已不在意,至于心里的想法就……
尽管已经习惯了疤痕的存在,她还是下意识地用帕子遮住脸上那道疤,木着脸道:“我也知道,这是元春的事,本也不该从公中出太多,那就先从我的嫁妆里面出吧。原本,那些也是该留给她的,我就出五千两。”
王夫人说罢,就看向了贾母,顺势也不忘扫一眼贾珍、邢夫人、王熙凤他们。她的元春啊,不管伺候得是谁,那都是要当娘娘。的,就不信他们不眼馋。
………………
朕的?永璂小胖孩儿的气势猛地一滞,略显狭长的凤眼瞪大到极致。胤禛看着他发呆,也不说话惊动,想看看这小家伙儿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只是,胤禛没想到小胖孩儿愣了一下之后,居然张牙舞爪地爬过棋盘,朝自己扑了过来。
胤禛错愕地伸手接住撞过来的小胖墩儿,眼睁睁地看着他环住自己的脖子,将小脸儿凑到自己面前不到半寸处。胤禛反射性地向后仰头,却发现自己被揽得紧紧的,于是皱眉。
“你的血滴子?你是爷的皇玛法?怎么可能?啊,难道你是让败家子儿子给气活的?”永璂小胖孩儿还没有从自己的震惊中恢复。面前这人居然是他家皇玛法?那个心狠手辣、喜怒不定、刻薄残酷的清世宗雍正皇帝?这简直就是,偶像啊!
“先从朕身上下来。”胤禛拎住小胖孩儿的领子,想把他从自己身上扯下来。胤禛的两辈子,别说从来没跟自己的孙子辈这么亲近过,就连儿子辈也没有,颇为不适应小胖孩儿突然而来的热情。靠这么近做什么,说话的气息都喷到朕脸上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口水。
刚刚想到口水,胤禛就僵硬的发现,这个小胖孩儿居然敢亲得他一脸口水!不对,是他居然敢亲朕!胤禛愣住,从来没有哪个孩子敢亲近他,更别说是搂着他亲了。甭管的年幼的弟弟,还是儿子、孙子,一看见他这张冰山脸,都是有多远躲多远,哪还敢凑上来。
………………………………
80。第080章
贾珍的话一说出来; 荣庆堂的上房就安静下来,几个人皆是看着贾珍并不说话。
贾母不动声色地瞄一眼贾珍,耷拉着脸并没说什么。她心里明白得很; 自打贾赦跟她闹过之后; 她在宁荣二府的地位受到打击; 威严已经大不如前。作为一族之长的贾珍,早不如往年那么听话了。
王夫人的眼神是冷的; 冷冰冰地睇了眼贾珍,便垂下眼皮子捻起了手里的珠串。她的元春进宫去,代表的可不仅仅是荣国府; 而是整个贾家; 甚至是金陵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堂堂的宁国府啊,两千两?呵; 真好意思!
贾政仍旧是皱着眉头; 充分表明自己是不赞成筹集这笔款项的。但是; 他那轻轻搓动的手指,被人看在眼中,谁又知道会作何感想呢。
“哎哟; 既然老太太、二太太和珍大哥哥都这么大方了; 那我跟二爷也不能小气。这是给大姑娘攒福气,也是给咱们贾家攒福气呢,我们大房……”王熙凤见这静得不像话; 忙一拍巴掌; 笑问道:“太太; 您看咱们出多少合适?”
她本是想说自己同贾琏出多少的,但眼角扫见了邢夫人,当即便打消了念头,只提整个大房。二房出一份,宁府出一份,没道理大房得出两份对不对?
邢夫人被王熙凤问得抬了抬眼皮,心里恼恨异常。这个儿媳妇,平日里从来不向她请示的,如今碰到要掏银子的事了,倒是知道问她意见。怎么着,还指望她拿多少银子不成。
“老太太您该知道的,老爷如今不在家,我又是个小门小户里出来的,手头上哪有什么私房。不过二弟、弟妹你们也放心,这事啊,我回去就写信问问老爷,一等老爷回了信,我就来告诉你们。”邢夫人摆出一副无赖脸,反正死那个不怕开水烫,她就是个没银子的,能咋办?
再说了,就冲着之前两房闹得那样子,日后二房那闺女就是当了太后,还能给他们大房什么好处?不给他们阖家按到火坑里都是好的。
两句话噎得贾母、王夫人想翻眼睛,等她一封信问了贾赦,得着个什么回复暂且不说,怕是元春都早已经册封过了。可瞧着邢氏那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儿,她们也没什么话想说。
明知道说了也没用,谁还想费那劲。
不过,邢氏能死皮赖脸拖过去,凤丫头却是不行。她的手里,是有些底子的。
当一位祖母,一位姑妈兼婶娘都将眼神定在自己身上,王熙凤就恨得直咬牙。她恨的不是祖母,也不是姑妈兼婶娘,而是那让她沦落到此等境地的那位。
“凤丫头,你怎么说?也要等问问大老爷不成,还是说要等琏儿回来?”王夫人紧紧地盯着王熙凤,她倒是想看看,她这个侄女是不是真的敢翻脸,在她女儿就要当娘娘的时候。
王熙凤就笑了。她不得不笑啊,这姑妈还真是给她寻了个理由――她男人啊,还真是不在家。
前阵子扬州林姑父来信,说是病重要林妹妹回去,意思是想见最后一面。为了护送林妹妹,并帮着林家理事,贾琏便被派去了扬州。如今,怕是就跟老爷在一块儿呢。
也亏得宝玉是个宝贝,年纪又小,二老爷又是个万事不理的,不然也轮不到贾琏跑这一趟。
她可是听说了,林家四代列侯,又是代代单传,林姑父又在巡盐御史任上连坐几年,家底儿厚着呢。林姑父这一去,如今就都落在了林妹妹头上。
为了这个,老太太他们怎么也要将林妹妹留在府上的,这不连赖嬷嬷跟赖大母子俩都派去了呢。
“瞧您说的,家里的事自然是要等爷们儿回来拿主意不是。”尽管心里有了打算,但瞧着老太太、二太太难看下来的脸色,王熙凤还是一咯噔,改口道:“但我同大姑娘当年也是闺中姐妹,我这里先出五百两,为姐妹贺一贺喜。”
……
回了梨香院的王夫人,阴沉着脸接下贾珍派人送来的银票,随手甩在引枕边。在她的脚下,还有几张银票,数一数正好是五百两,正是王熙凤叫人送来的。
王夫人不耐烦地瞥一眼窗外,扬声问道:“人呢,薛姨太太还没过来吗?”
她问的是娘家妹妹薛王氏,今年初进的京,如今带着一双儿女就住在荣国府上。
薛王氏早年间嫁给了金陵薛家家主,只可惜夫君早两年去世便守了寡,因着女儿明年要入宫参选,且儿子性情顽劣,便阖家进了京。
“叫姐姐久等,我来了。”薛王氏是未见人先闻声,笑着便掀了竹帘进来,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美妇,风韵极是温雅。
她身后还跟着个十五六岁模样的姑娘,长得珠圆玉润容貌丰美,十分娴静地向王夫人见礼。这便是薛王氏的女儿宝钗,明年想要送入宫参选的。
当今圣上正当壮年,皇子们也有两位到了成婚的年纪,正是满朝勋贵世家想送女孩儿参选的时候。当日贾元春一直不得上位,金陵四大家便将目光转向了薛家这位姑娘。
“姐姐,我可得好好向你贺喜啊,咱们元春如今是熬出头了。”薛王氏握住了王夫人的手,笑盈盈地道:“我这做姨妈的,也没什么好东西给她,这些姐姐你拿着,也好让元春在宫里手头能宽裕些。”
说着,薛王氏便从怀里掏出只荷包,递到了王夫人的面前。
瞧着那荷包鼓鼓囊囊的样子,王夫人不由得舒展了眉眼,略一推辞便痛快地收下了。她急着叫妹妹来,为的还不就是这么笔银子。有了妹妹的帮衬,她好歹也不用再动自己的私房。
就是不知道,妹妹这回送了多少来,能不能让她给宝玉也留下些。
姐妹两个,一个着急数银票,一个也不愿耽误事,没说三两句很快便分开了。薛王氏带着女儿回了住处,是荣国府东北角的一处院子。
“哎哟,真是谢天谢地,谢谢佛祖菩萨,谢……”薛王氏一坐下就双手合十,在那里谢来谢去,瞧得女儿薛宝钗不禁笑了起来。
“妈妈这是谢的什么?方才去姨妈那里时,便瞧着妈妈似是高兴得很,可是为了元春姐姐的事,高兴成这样子不成?”薛宝钗接过丫鬟同喜送上的茶水,亲自递到母亲手里。
薛王氏接了就放在手边,反握住女儿的手,先是将人好生打量一番,直到看得女儿都含羞低头了,方才长叹一声,笑道:“可不就是为了那个高兴。宝钗我的儿,妈妈是如何也不愿意送你进宫啊。那地方,不是个能享福的地儿啊。”
“咱们就不说旁的,光瞧瞧你那表姐元春。还不到二八年华啊,正是含苞待放的年岁,就被送了进去再也见不着。这要是换成了你,可叫妈妈怎么舍得。妈妈如今就只有你和你哥哥,要是往后见不着了,妈妈的半条命都要没了。”
她伸手环住薛宝钗的肩,语带怅然又有庆幸地道:“再一个,你看她进宫都十来年了,到了落了个什么结果?太上皇今年六十多了啊,元春才几岁?这哪是姑娘家的福气啊?我有时候就怕啊,这万一你进去了跟她一样,那可怎么办啊!幸好,幸好啊……”
“幸好,她不管如何总算上了位,咱们四家也算有了依靠,就不用再指望你进宫去。我如今啊,就盼着你姨妈能多塞些银子进宫,力求让元春能得封高位。如此我儿你不用进宫,也能好好相看合适的人家,为婚事做准备了。”薛王氏抚抚女儿的脸颊,叹道:“我的宝钗,明年就十五了呢。”
薛宝钗静静地伏在母亲怀中,听着她的肺腑之言,眼神却没有什么拨动。
年初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上京来,说是为了她进京待选,其实为的多半是让犯了事的哥哥避避风头。现如今,她yu要进宫搏一搏的念头起来了,妈妈这边却又想着退缩,真是是何道理!
“妈妈怕是谢得早了些,舅舅想来不会太过看重元春姐姐。”薛宝钗螓首轻倚着母亲,低声道:“您也说了,她如今是侍奉了太上皇,而当今圣上同太上皇又是……元春姐姐怕是为家族帮不上什么忙的。”
闻言,薛王氏欣喜的脸色就黯淡下来,“这……”她是个疼爱儿女的,女儿这话正说到她心坎上,乃是她刻意忽略的,心里又如何能好受。
唉!当初,要不是儿子那事闹得太大,兄长又跟她提起了女儿待选,她当时胆小没多想就答应了。她,她虽然疼爱儿女,但,到底是疼爱傻儿子更多些啊。
看见妈妈又忧愁起来,薛宝钗心里也不是滋味,暗暗后悔自己乱说话,便连忙又笑道:“妈妈也别急,王家、史家、贾家都有姑娘,便是真要再送进宫去个,也不一定能轮得到我呢。”
心知女儿是在安慰自己,薛王氏也不再皱眉,笑着拍拍女儿的手背。方才女儿的话倒是给她提了个醒儿,金陵四大家里面,适龄的姑娘可不是只她女儿一个。这事啊,还有得琢磨。
她们这边说着参选进宫的事,乾清宫里宇文熙同贾小环两个,也在说着明年选秀的事。
………………………………
81。第081章
贾小环回到宫里时; 已经是月上中天。贾琮直接回了住处,他却还要到膏药面前点个卯。不然,半夜都得让那膏药从床。上挖起来,不为别的就是要听见一句“我回来了”。
所以; 学乖了的贾小环也不用人禀报,喊着“伯伯,我回来了”就进了乾清宫。
边上内侍们也不拦他,反都巴巴地哈着腰给这位小爷指路。有那位置高些的; 还小心地凑到他耳边; 低声提醒着“陛下心情不太好”什么的。
嗯,心情不好?贾小环的脚步有些缓下来,有心想问问什么缘故呢; 便瞧见李庸然从里面出来。
一瞧见了环爷,李庸然就似瞧见了救星,三步并作两步地赶过来; 拉着贾小环就往里走; “我的小爷,快着些吧,主子爷都问您好几回了。我可跟您说,主子爷被几位皇子惹着了,您可得好好哄哄主子爷开心。”
被儿子们烦着了啊……贾小环听了就有些迈不动步,可惜李大总管是个身手利落的; 哪容得他半道上开溜; 生拉硬拽地就送到了皇帝陛下跟前儿。
贾小环狠狠剜了老李子两眼; 便赶紧腆着笑脸跑到膏药伯伯身边,软着嗓子轻喊:“伯伯,我回来了。”得,看这脸色,膏药果然是被烦得不轻。
瞧瞧,眉毛都皱起来,嘴角也往下耷拉着,一双眼睛也不睇过来一眼。
宇文熙手里是一卷游记,似是精神专注地读着,并没有理会贾小环的意思。环小爷就给了李庸然个眼色,转眼间殿里便没了人。
“说,到底在烦什么?都多大的岁数了,还学着小孩儿耍性子,丢脸不?”一等没了人,贾小环就蹦到膏药的身上,还颠了颠屁屁。他手里的那卷书,也被贾小环拽走,不知随手甩到了哪儿去。
“你倒是轻点儿。”人已少年的小东西分量可不轻,颠得皇帝陛下脸都红了。他也顾不得拿乔了,连忙扶住贾小环,把人从身上抱下来放在旁边。
贾小环也不黏人,打了个卜楞伸伸懒腰,便支着下巴问道:“说说呗,他们又怎么烦着你了?伯伯啊,不是我说您,您到底也是当爹的,对孩子们要有耐心的。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儿子们就算有什么不对,那也是您没教好不是?”
对于贾小环的老生常谈、以小充大,宇文熙置之不理,完全懒得搭理这小子。他目光闪了闪,拧一把小东西的脸蛋儿,“没什么烦心事,不过是来年选秀,这不才八月份,还差半年呢,宫里宫外就都忙活起来了。”
为了选秀的事啊……
那这事也得怨膏药伯伯,谁叫他登基之后,朝廷便没办过选秀呢。明年的还是新帝登基的第一回,当今圣上的后。宫需要填充,有几位皇子也该当成婚,宫里宫外的能不忙活嘛!
“您要是嫌烦,赶明儿就开选呗,也好让他们早死早操生。”贾小环对这事可不上心,小爷他还年幼着呢,离成婚什么还早得很。
宇文熙摇摇头,选秀的事既然已经定在明年初,自然有他的道理。改他是不会改的,但倒是可以给宫里那些忙活的找点事情做。
“宝宝,交给你件任务。”宇文熙揉揉贾小环的发顶,笑得十分和蔼可亲,“你尚书房的那些同学,想法子让他们多用些心在学业上,别总想着些有的没的。做得好了,伯伯有奖励给你娘。”
对贾小环的性情,宇文熙也是摸清楚了的。好处放到他母亲的头上,绝对比奖励他本人,对他更有吸引力。
所以这几年下来,贾小环自己还是个光头的小伴读,他母亲赵姼却已经是三品淑人了。
果然,一听见有奖励给娘亲,本还心不在焉的贾小环立时就精神了,挺直了腰板拍着胸脯保证,“伯伯放心吧。不就是小孩儿不听话嘛,都交给宝宝了,保准儿他们一个个都调。教得别的什么不会,就会俩字儿——听话!”
“喔,有什么计划,说来听听。”宇文熙被他逗乐,好笑地问一声,“我那几个儿子,大概哪个都不是好对付的,宝宝你行不行啊?”
“行,是男人怎么能说不行!只要伯伯您舍得,教听话还是没跑的。”贾小环有些大言不惭,但也没忘了提要求,“不过,伯伯得给我处置的权力,不然他们真闹腾起来,我个小伴读可压不住。”
“随你折腾吧,我把庸然派给你压阵。”宇文熙略一沉吟,便笑着点了头,旋即又问道:“宝宝,这教训人的手段,也是你师父教的?”
贾小环被问得愣了愣,随即就撇了撇嘴。可不就是师父教的嘛!
当年他刚被师父收养,深受各种打击,颇为自暴自弃,甚至都想一死了之。结果师父就惹恼了师父,接连三个月的各种严酷训练,调。教得他都养成了条件发射,但凡师父的一声令下,他就只会乖乖听话。
当晚,贾小环就留在了乾清宫。伯宝两个就训练上书房弟子的事谈论半宿,寅时过了皇帝陛下就上早朝去了,贾小环则是困得不行躺倒就睡。
这天早上,瞅着贾小环空荡荡的座位,上书房的同学们大概想不到,环小爷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在等待着他们。
“哼,又旷课逃学,他到底当这上书房是什么地方。”水溶腻味地瞥一眼那空位,向身边的三皇子宇文玑嘟囔道:“真不知道圣上看重了他哪里,整日都宠得比……”
此时正是用午膳的时候,宇文玑与水溶相对而坐,闻言就顿了顿筷子。他眼睛斜着睨过去,在桌案下的脚尖蹭蹭水溶的,轻声道:“溶儿,你着相了啊。环儿本就是个讨人喜欢的,父皇宠爱他也是应当。而且我听说了,当年他可是救过父皇性命的。”
水溶被这一蹭取悦,眼神简直凝到了宇文玑身上,嗤笑一声道:“你也说了,那就是个听说的,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什么想当年,当年他进宫时才几岁啊?什么救圣上的性命,还真是敢往自己脸上贴金。”
“别胡说,这事应该是真的。”宇文玑摇摇头,目光有些飘远,“可还记得父皇登基前那一年,曾经遭受过几次追杀。”
………………
不过,能被自家孙子如此亲近,胤禛还是很欣慰的,总算有个孩子不怕朕了。额,虽然这个小胖孩儿有些不同寻常,但从外表看总还是个孩儿样。
“呵呵,爷居然亲到偶像了!”这回不用胤禛动手,小胖孩儿自己就放开手,一屁&;#8226;股就坐到了棋盘上,在那儿呵呵地傻笑。一双小胖手还拽着胤禛的衣摆不撒手。
永璂小胖孩儿对于胤禛——他家皇玛法的崇拜,始于前世。在做鬼的那二百多年里,时时听那些阿飘们诉说着胤禛的种种事迹,对于这位从未谋面的皇玛法更是心向往之。只要想想他那位好大喜功、又耳根子奇软的皇阿玛在他家皇玛法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的情景,小胖孩儿对他家皇玛法的崇拜就滔滔不绝!这简直就是脑残克星啊!
重生并接手了血滴子之后,小胖孩儿更是直观的看到了他家皇玛法的能力。血滴子,这就是一大杀器啊!这个组织结构严谨,系统庞大,即使隐迹了十多年也没有瘫痪。一旦掌握到了永璂手中之后,立刻能够迸发出强大的能量。
“什么叫‘偶像’?”胤禛有些嫌弃的擦擦脸上的口水,单手捏住小胖孩儿一边脸颊上的肉肉拉扯,把他从傻笑走神中唤醒。胤禛也并非是天生冷心冷情之人,只是幼年遇事太多,偏又生于皇家,让他不得不压抑着自己的性情,终成了现下这个冰山模样。
胤禛并不是没有感情,他只是已经习惯了去压抑。这也许在开始很难,但是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对于能够自由表达自己感情的人,胤禛也说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但是,胤禛觉得,他不讨厌这个看上去傻乎乎敢亲他的胖小孩儿。
“偶像就是……”永璂小胖孩儿吭哧了半晌,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跟他家皇玛法解释这个来自于几百年后的词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爷的问题还没问完呢。你说你是爷的皇玛法,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
………………………………
82。第082章
现今的上书房里; 总共有三十二位学子。
这其中有两位乃是太上皇之子; 如今尽皆低调谦逊得很; 每日里只带着各自的两个伴读刻苦读书,轻易不跟小辈们多话。
他们两个的生母俱都出身低微; 外家没有什么依靠,在太上皇那里也不得甚宠爱; 现今唯一能够指盼的; 就是乖着点儿,能让上了位的熙皇兄满意,日后能有块安稳富裕的封地。
宇文熙自己在上书房读书的儿子有五个; 二皇子宇文玴; 三皇子宇文玑; 四皇子宇文瑒(yáng
); 五皇子宇文玿(sháo); 七皇子宇文玸。
这五位皇子各有两位伴读,分别来自朝中勋贵之家; 其中不乏四王八公家的子弟,水溶便是之一。他也是这群伴读少年之中,出身最高的一个; 因为这个宇文玑颇为自得。
剩下的几个便都是宗室子弟,家中父辈皆是外地藩王; 说是被送进京来读书; 实际上是怎样众人心中都清楚。几人大概是有同病相怜之感; 平日里总是抱成一团; 轻易不惹人,却也不许人惹。
随着李庸然的一声令下,这三十二位小爷就被领上了马车,懵登着就出了城。出的还不仅是紫禁城,而是径直出了京城,直奔京郊偏僻处而去。
如此一来,这一群少年就懵头懵脑的,不知道摊上什么事了。明明都好好地读书练功来着,这怎么一股脑儿地就被弄出城了,万一要是碰上什么叛贼来,那可就一锅端了啊。
再说了,瞧着李庸然那张硬板着的脸,少年们没有一个不是心情暗沉的。这明显是圣上那里有所不满,才让贴身总管冲着他们这般做派的,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