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颜迷途:女上司的隐私-第7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月考虑地真周到。

    我摊开笔记本,开始记录张部长的讲话。

    张部长目光炯炯,挥动手臂,开始侃侃而谈:“这第一点,希望大家今后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学习。学而后知不足,学习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从我市来讲,经过近几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整个江海的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轨道,各行各业都呈现了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我们的事业越是发展,就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而加强学习,无疑是提高干部素质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在座的中青年干部,应该说已经基本具备了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水平,但是不是水平很高能力很强,是不是能够全面准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能够把各项工作做的圆满扎实,我看还要打个问号,还要留点余地。

    “我认为,学习到达到三种境界:学习已有的知识,造就有知识的人;学习发现已有知识的工具和本领,造就有本事的人;学习发现未知领域知识的能力,造就有聪明的智者。应该说,中青年干部肩负重要职责,手握一定权力,切实履行好职责,必须做到有本事,而学习能力正是中青年干部履行职责的首先要求和必然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中青年干部从事的工作不同,展示自己能力的角度不同,相应地衡量干部工作的标准可能有差别,但领导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长远上来讲,应该通过学习能力来评价来衡量,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干部,必定是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的干部,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干部……

    “丰富多彩的基层工作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学习过程的本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个不注重学习新知识不注重研究新情况不注重探索新问题的中青年干部,不可能有创新能力,也不可能真正胜任其担负的工作……

    “今天,大家从培训班结业,只是意味着在党校学习这一特定阶段的结束,而决不是学习任务的完结。我们必须树立学习只有开始,没有终结的思想,坚持终身学习,接受终身教育。把学习当作一种境界,当作一种享受,当作一种责任,当作一种修养,不断地用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惟有如此,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不断有所作为……”

    张部长的口才很好,声音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发音洪亮,刚一开始就把我镇住了,我采访过很多会议,聆听过很多大小领导的讲话,口头发言能这么顺畅的,第一次见。

    我明显感觉到,被震慑的不仅仅是我自己,包括同学们,会场里鸦雀无声。

    张部长继续发言:“第二点,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中青年干部们,要以宽广的眼界胸怀全局,做到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宏观的战略思维分析全局,做到顺势而动因势利导;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辩证思维谋划全局,做到瞻前顾后统筹兼顾;以在大局下行动的党性修养服从全局……

    “要提高识人用人的能力。毛主席曾经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就是科学决策;用干部,就是广纳群贤。各位中青年干部今后有可能成为部门的领导者,我们要准确无误地识别人才,满怀真情地爱惜人才,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公道正派地用好人才。

    “看人,要坚持看本质看大节看主流看发展,注重政治品德注重工作实绩注重群众公论,决不能让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吃亏,也决不能让那些追名逐利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人得势。用人,既要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既要坚持标准,又要不拘一格,既要五湖四海,又要唯才是举,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要提高团结协调开展工作的能力。实践反复证实,团结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团结也出好环境出好干部。搞好团结维护团结,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本领,要以原则为纽带增强团结协调。坚持人民的利益重于一切,党的事业高于一切,共同的奋斗目标大于一切,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同心同德合作共事。

    “要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维护团结协调。要平等待人宽容大度集纳群言,遇事多通气多商量多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凡是不同意见,做到总揽而不包揽信任而不放任果断而不专断;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相互补台,做到服从而不盲从到位而不越位分工而不分家……”

    我认真地听认真地记着,张部长讲得确实很实用。

    如果说一开始我做记录是为了做做样子给张部长看,那么,这会,我做记录则是出于自发的了,因为张部长讲的内容我确实很需要。

    “第三点,希望大家在实践中坚持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年轻干部,大家必须牢记自己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选择了我们,我们就必须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现在社会上有句比较时髦的话,就是‘处关系’。意思是要想得到提拔,就得跟领导处好关系。

    “于是,一些年轻干部对工作不愿付出,对关系倾心投入;只注重投上级所好,不研究群众需要;总认为只要把与领导的关系处理好,工作好坏并不重要。这些错误的熟悉和做法,只能贻误事业坑害百姓,最终也将毁掉自已的前程。我们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对工作进展满足吗?自己对工作的投入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吗?自己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做了什么……”

    张部长这句话我虽然听进了心里,但是,还是觉得应该辩证地来看,因为正如陈静所说,如果上梁不正了,下梁很难不歪的,除非你不打算进步了。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首先应把事业干好;要想得到器重,须有业绩做资本;要想得到提拔,须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句话,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没有实实在在的付出,就没有实实在在的所得。现在,有的年轻干部干工作或是左顾右盼,或是投机取巧,这种做法只能是自欺欺人,最终只会自食苦果;不能只想职位的升迁,而应经常反思自己是否称职,是否能够把上级的决策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人民群众满足,这才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

    “另一方面,有些年轻干部不善于抓落实,还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甘当‘收发室’‘传声筒’等一些问题。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实情,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促进问题的解决。党的兴衰在民心,事业的成败在民心。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的秤,我们决不能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赢得群众,在狠抓落实中推进事业发展……”

    张部长这段话讲得太好了,激起我极大的同感,过去,柳月也一直是这么教导我的。

    “好了,罗嗦了这么多,不说了,最后,祝各位学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张部长结束了自己简练而又精干的讲话。

    会场掌声很热烈,我相信,很多掌声是真心的,不是应酬的。

    我终于见识了张部长的水平,领导的水平确实是高,从思想境界到口头表达,从理论论述到实践结合,从现实到长远,无不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从张部长的讲话里,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

    我发自内心开始佩服张部长的口才,自己刚才的发言和张部长相比,绝对的小巫见大巫。

    其实,口才是什么?口才就是思想,就是能力,就是水平。

    毕业典礼结束后,张部长和杨哥走下出席台,张部长走过我身边的时候,笑呵呵地走过来,向我伸出手:“小江同志,祝贺你学习圆满结束,你今天的发言很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谢谢张部长,您的发言更好,我和您没法比,您的发言是我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我真心实意地说着。

    “小江可是把你的讲话都记下来了,记得可认真呢,”柳月在旁边说:“回头我整理你的讲话录音,还得借助一下他的记录……”

    张部长低头扫了一眼我面前的笔记本,眼里露出满意的神情。

    随后,张部长和杨哥一起往外走,大家也纷纷散去,柳月也要走。

    柳月站起来拿起包,冲我伸出手:“把笔记本还给我!”
………………………………

正文 第一卷_第2217章 柳月考虑地真周到

    我一愣:“可是,我记得这些东西还要再看看的,温故而知新……”

    柳月抿嘴笑了:“回头我整理出来,给你一份,我不单单是整理张部长的,还要整理一份你的……”

    “整理我的干嘛?”我把笔记本和笔递给柳月,傻乎乎地问。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柳月将笔记本装进包里,又看着我:“你下午在哪里?”

    “下午我去办公室,正式回去上班了,有事吗?”我问柳月。

    “嗯……有事,”柳月思忖了一下:“这样吧,下午你等我电话吧,等确定好,我给你办公室打电话……没有传呼,很麻烦,我还是想让你把传呼机再戴上……”

    柳月下午找我有事情,不知道是工作上的事情还是私人的事情,我的心里有些兴奋,这毕业第一天,柳月就和我开始正式联系了,今后,工作上,我和柳月直接打交道的日子还多着呢。

    不知怎么,我的心里突然充满了憧憬,带着忧伤的欢乐。

    “行,我回去就带上传呼机!”我听话地说。

    柳月点点头,冲我笑了下:“那好,我走了,下午再联系。”

    我目送柳月出门,上了张部长的车,张部长和杨哥正在车上等候。

    下午,我回到报社,先去了马书记办公室,去给马书记报到,结果吃了闭门羹,马书记不在。

    刚转身要上楼,梅玲从办公室里出来了,冲我就喊:“江主任,学习回来了?”

    “是啊,梅社长,学习结束了,这打算给马书记报个到的,马书记不在。”

    “马书记和刘飞到西京去了,今晚8点回来。”梅玲显然对马书记的行踪很了解。

    “哦……那我明天来和马书记汇报吧,我先上去了。”说着,我打算上楼。

    “不到我办公室里来坐坐吗?”梅玲看着我:“来,进来坐坐吧。”

    我没推辞,进了梅玲办公室。

    梅玲热情地给我泡了一杯茶,放在我面前:“你这一离开岗位就是3个月,这回来后,还得熟悉几天吧……”

    “不用,我学习期间一直在熟悉着工作的,每天陈静和我都保持联系,办公室的事情我都知道的……”

    “哦……都知道?”梅玲看着我。

    “是的,都知道!”我不看梅玲的眼睛,低头喝水。

    “哦……”梅玲的声音里突然有些诡异,突然沉默了片刻。

    我想不出她的声音里为什么诡异,自顾喝水。

    “呶给你!”一会,梅玲又说话了。

    我一抬头,梅玲正拿了一个扁平的纸盒递给我:“花花公子牌的,全套内衣,我去西京出差别给你带回来的。”

    我忙推辞:“谢谢你,我有内衣,不需要,谢谢了,你给你家大哥吧……”

    “我这是给你买的,你要不要?不要,我这就拿火烧掉!”梅玲的口气里有些不悦。

    我心里冷笑了一下,接过来:“要,不花钱的为什么不要,谢谢领导关心啦!”

    梅玲笑了一下,眼神有些扑朔。

    我找了张报纸包起纸盒,出了梅玲办公室,回到我的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我将梅玲送的内衣扔进了墙角的垃圾桶,脑子里开始回旋着梅玲那诡异的声音……

    梅玲为什么对办公室的事情我知道不知道这么关心,是何用意呢?难道是想借机讨好我,怕陈静架空我?还是想借机挑拨我和陈静的关系?我敢肯定,梅玲一定是不喜欢陈静的,陈静在外面大大咧咧对梅玲鄙夷和不屑的看法,一定会有人传到梅玲那里,只是梅玲拿陈静没办法而已。

    如果梅玲是打算想挑拨我和陈静的关系,那她可就失算了。

    今天很巧,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在,我也就借机开了一个部室全体人员会,听取大家这段时间的个人工作和思想汇报。

    大家纷纷发表个人的看法,对这段时间陈静主政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特别是对陈静给大家操事成了一台采访机倍加赞赏,大家纷纷表示,小小采访机,对别人可能毫无用处,对咱们记者,那可就是如虎添翼。

    陈静显得很开心,她是一个喜怒哀乐不会掩藏的人,被大家表扬,她乐得嘴巴都合不拢,还没忘记不时谦虚一下:“呵呵……大家都别光夸我了,我只不过是个小主持,关键还是咱们江主任领导的好啊,每天晚上,我都要和江主任碰头汇报,然后第二天再安排工作的……也就是这采访机,我先斩后奏,先收下了才又给江主任汇报的……”

    我边听边记录,不时抬起头,冲陈静笑笑。

    开完会,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看时间,下午4点了。

    柳月怎么还不来电话呢?我有些着急,想起柳月让我戴机的事情,忙将机找出来,开机。

    一看,有一条信息:如果你看见,就回电话:阴阴阴阴阴阴柳女士。

    看看时间,半小时前的。

    原来柳月早就给我打传呼了,我只是没看见。

    我急忙拿起电话,打给柳月。

    一会,电话接通了,传来柳月温和稳重的声音:“你好,江海市委宣传部,我是柳月。”

    多么熟悉的问候语,我的心一热,忙说:“你好,江海日报新闻部,我是江峰。”

    “呵呵……”柳月笑起来:“机刚启用,是不是?”

    “是啊,刚打开,你说给我办公室打电话,我一直等着呢!”

    “我想看看你机用没用,如果等到下班前你还不给我回电话,我就给你打过去。”柳月的声音很轻松,含着一丝俏皮。

    我的心里突然感到了一丝欢乐,许久不曾有过的欢乐。

    “今天你找我,有什么指示?”我说。

    柳月在那边沉默了片刻:“在我和你单独谈话的时候,不要这么隔阂,什么指示啊?听起来好似我是高官似的……”

    “那……不叫指示,叫吩咐吧……”我说。

    “呵呵……”柳月轻笑起来:“吩咐,听起来怎么像是主人使唤仆人啊,呵呵……”

    我也笑了:“说吧,什么事?”

    “两个事,第一个事呢,就是我前些日子和你说的到南方去做那个深度经济系列报道的事情,我刚从张部长办公室里出来,张部长批准了,下周五出发,我先给你通下气,还要正式发通知给报社办公室,要求报社派一名得力的记者去,张部长在考察报告上签批的时候点名说报社让你去……”

    我听了,心里很高兴,时隔一年多,我竟然可以和柳月一起工作,我竟然可以和柳月一起去南方异地采访,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

    “只能去一名记者吗?”我问。

    “是的,我们带一辆面包车去南方,加上电视台广播电台还有部里新闻科的人员,正好满了。”

    “哦……我还打算能带一名新记者去锻炼锻炼呢……”我遗憾地说:“给多批一个名额吧……”

    “这不可能,”柳月回答地很利索:“这不是新兵训练场,这是要真刀实枪去干的战场,此行,市里给予高度重视,采访的任务很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尤其是报纸……”

    柳月的口气一严肃,我一下子感觉到了那种上司对下属的感觉,一下子好像回到了刚来报社时柳月带我的时候。

    “嗯……我知道了!”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又说:“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柳月犹豫了一下,用试探性的口气问我:“你晚上有没有约好饭局?”

    “没有。”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那……我想请你吃顿饭,给你祝贺党校中青班学成归来,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带着小许一起过来我家吃饭?”柳月的声音里竟然有一丝怯意。

    柳月找我的事情竟然是这个,竟然是请我和晴儿吃饭,我忙说:“小许不在,今天是周三,她只有周末才过来的……”

    “哦……”

    “那……我自己去吃饭,可以不?欢迎不?”不知道为什么,我口里突然冒出了这句话。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太冒失了,柳月请我和晴儿吃饭,显然不仅仅是为了祝贺我中青班毕业,显然是想继续和晴儿多熟悉多近乎,晴儿不在,我自己去,是何理由?

    “哦……”柳月的声音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当然可以,当然欢迎!下班后,你来吧,祝贺你圆满结束学习……”

    “去你哪个家?”我有冒冒失失问了一句。

    我的意思很明白,是杨哥家还是柳月的宿舍。

    “哪个家?”柳月重复了一遍,声音突然有些暗淡,接着反问:“我有几个家?当然是我的家,我的老宿舍!”

    我松了口气,柳月现在还住在老宿舍里,她不是请我去杨哥家吃饭,如果要是在杨哥家,我自己面对他们二人,我得有多尴尬多孤单多失意多凄凉啊。

    “那好,我下班后直接过去,”我说:“要不要我带点什么好吃的东西?”

    “呵呵……”柳月笑起来:“你现在细心了,知道哄女孩子了,可惜,我不是女孩子喽,你就带张嘴巴来吧,家里什么都有,我待会就下班回家,先做菜……”

    我让柳月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柳月对我的每一个细节好像都是那么注意,那么在意,她仿佛每时每刻都在关注观察我,我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变化都逃不过她那聪慧的眼睛。

    然后,我们就挂了电话。

    下班后,我直奔柳月家。
………………………………

正文 第一卷_第2218章 温故而知新

    这是柳月第二次在家里请我吃饭,第一次,我们在深夜里伴着《恰似你的温柔》,跳着慢三,走入了激晴和迷惘的天堂。

    当我走上楼梯,走到柳月家门口的时候,我举起正准备敲门的手突然软了下来:杨哥今晚会不会也来吃晚饭呢?吃完饭,会不会他们送走我后,杨哥在这里住下呢?

    一想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乱了。

    我这人善于联想,有时候我会放纵自己的情感纵情去想象,想象那些美好和欢愉,那时,我的心里充满幻想和憧憬,充满欢乐和欣慰,毕竟,那时,我还年轻,我满怀理想和幻想,充满青春和活力,喜欢去憧憬未来。

    开始,我善于联想的特点有时候也会让我极度痛苦,比如在柳月和杨哥的事情上那个,每每我想到他们在一起,每每我想到曾经属于我的女人被他人拥有,心里就刀割一般的难受,虽然我无数次责怪自己的小气,无数次祝福他们,但是,这种感觉却总是消退不了。

    我有时候感觉自己真的很矛盾,很虚伪,很卑鄙,我觉得自己应该无比真诚地祝福他们,心里不应该有杂念,可是,我却始终做不到。

    就这样,我经常在卑鄙和高尚的边缘徘徊着。

    正在我站在柳月家门口犹豫的时候,门开了,柳月站在门口,围着围裙:“怎么了?早就看见你进了院子,这么久还不到家,正想出去看看呢,原来你站在门口发呆啊,快进来。”

    我一愣,原来刚才我进院子大门的时候,柳月从楼上看见了。

    我刚要进门,柳月推了我一下,弯腰拿过一双男式拖鞋:“换上拖鞋吧。”

    我又一愣,这才看到,很久不来,柳月家里变样了,家具没大变,但是地板换成了木地板,怪不得要我换拖鞋。

    我忙换鞋,穿上这双男式拖鞋。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男式拖鞋是不是杨哥平时穿的,今天用来接待我了。

    想到这里,我的脚下很不是滋味,恨不得甩掉鞋子。

    当然,这是不可以的。

    柳月看不出了我脚下的不自在,问我:“怎么了?穿着不舒服?挤脚吗?”

    “哦……不,不挤!”我忙说。

    “嗯……我说嘛,不应该啊,我记得你的脚是43号的嘛,”柳月笑呵呵地说,低头打量我洁白的袜子:“个人卫生不错嘛,每天都换袜子,是不是?”

    我坐在柳月家的沙发上,点点头。晴儿知道我的脚经常出汗,特地给我买了10多双纯棉线的袜子,勒令我必须每天一换,每周来的时候,她给我洗好攒了一周的袜子。

    “是小许监督的好吧?”柳月看着我,又说。

    我又点点头:“是。”

    柳月笑了:“真不错,很好。”

    柳月这话既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我看着这很久没有来过的宿舍,室内的摆设一切都是老样子,除了地板成了木地板之外。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包括面前站着的这个美丽高贵儒雅的女人。

    “这木地板是什么时间铺的?”我没话找话。

    “哦……我回来之后不久就铺了,瓷砖的地板老打滑,我那次洗澡出来滑到了,摔得屁股痛了一个星期,杨哥就找人把地板砖换成了木地板……”柳月说。

    我的心里一阵沮丧,我他妈真是犯贱,没话找话问,又问出一个杨哥来。

    “来,吃饭吧,饭菜我都弄好了。”柳月温情地看着我:“真可惜,今天小许不在,要是你们俩一起来,就好了……”

    “怎么就好了?”我站起来,看着柳月。

    “这……”柳月的眼神闪了一下,避开我的眼神:“人多热闹啊,不就好了吗?”

    我没说话,听出柳月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点发虚。

    走进饭厅,坐在餐桌前,我望着一桌好菜发怔,这是第二次在这张桌子前和柳月一起吃饭,那很久之前的第一次,仿佛已经化作了青烟,缥缈而去。

    “喝什么酒?”柳月手里拿着一瓶红酒。

    “就这个吧。”我想起第一次我和柳月在这里,喝的就是这种红酒。

    柳月打开红酒,给我倒上。

    我注视着柳月的动作,注视着柳月的眼睛,注视着柳月的手……

    “老这么看我干吗?”柳月倒完酒,冲我笑了下。

    “不干吗,就是看看。”我说。

    柳月看着我:“一年多不见,你说话的语气和神态都变多了,变得成熟了……”

    “是吗?”我默然笑了下。

    “其实,这说明你的心理在快速成熟,”柳月微笑着端起酒杯:“来,这是咱们第二次在这张桌子上吃饭了……为你学习圆满结束,干杯!”

    我们碰杯,喝掉。

    “张部长今天的发言真好,我第一听张部长在大会上脱稿发言,我第一次见到一个领导投稿发言讲地这么条理,这么有思想,这么有深度……”我由衷地赞叹张部长。

    “呵呵……张部长的口才很好,临阵现场发挥的能力很强,思维反应很快,”柳月笑笑:“不过,你今天讲的真好,真的……今天我是特意将你的军,给你压力,让你脱稿发言!”

    “嗯……我知道你是激我的,说实在的,我上去的时候,心里有些紧张,怕讲砸了……”

    “我不担心,也不紧张!”

    “为什么?”

    “因为我相信你,相信你的实力和能力。”

    “可是,我自己怎么没这么自信?”

    “因为你自己没有发觉到,你需要的就是这种场合的锻炼和验证,经过了这一次,下次,你就有信心了!”柳月微笑着看着我。

    我的心里暖暖的:“嗯……以后,我就有信心了。”

    “你的发言我整理出来了,和张部长的发言一起整理出来了,给了张部长一份,张部长签批让在部里的《思想战线》杂志上刊登出来,下期刊出……”

    “哦……”我有些意外:“张部长这么看重我的这个发言!”

    “是的!”柳月点点头:“今天这个机会你抓住了,张部长对你的发言很赞赏,对你的应变现场发挥的能力在回去的路上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对你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嗯……”我点点头:“我明白你的用意。”

    “机会不仅仅是等来的,很多时候,机会是要自己去争取的,这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头脑,有没有这个灵性,抓住了机会,就等于抓住了自我发展的机遇……”柳月举起酒杯“今天这个机遇,你抓住了,而且,效果很好,这可比在领导面前干上两天苦力的效果好多了……”

    “幸亏你的指点,不然,我自己哪里想得到呢?”我和柳月碰杯:“我真笨啊,我为什么自己就想不到呢?”

    “因为你还年轻啊……”柳月轻轻抿了一口酒,轻笑起来:“终究你会成长起来的,等你到了张部长的位置,你一定会讲的比张部长好,做的比张部长好……”

    看着柳月轻轻的笑容,我心里突然想叫她一声“姐”。

    可是,我的理智告诉我,不可以。

    “张部长上任后干得顺手吗?”我问柳月。

    “还可以的,他是省里放下来的,都知道这样的干部早晚是要回省里的,下来是镀金的,所以,不会有人傻到和他作对,几个市委常委,有一半是省里来的走读干部,都很年轻,他们自己也比较团结的,本地的几个常委,都是老朽,是要在江海养老的,自然犯不上得罪这些少壮派……”柳月看着我说:“张部长最近在抓整风呢,整顿宣传系统的各种不良风气,特别是有偿新闻这一块,呵呵……今天中午还说抓不到典型……”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陈静接收的8部采访机。

    “怎么了?”柳月看出了我神情的异样。

    “没什么。”

    “不过这有偿新闻都是大家明情的事情,谁没有搞过啊,但是,中宣部最近开始抓,咱们就得跟着抓啊,等过了这阵风,还不是又是老样子,抓了多少年了,从来就没有真正禁止过……”柳月说。

    我点了点头:“哦……”

    “其实呢,小喽啰写个稿收点东西叫有偿新闻,大领导安排权稿交易就叫政治任务,呵呵……实质上还不是一回事?”柳月又说。

    我想起了马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