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唐兴衰-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三十六回、德爱女投江(三十二)

    此处处处是荒凉,

    爱女焉能不投江。

    德爱女投江了。

    德爱女今天之所以投江,是因为她认为,她往前的路已经很难再走下去了。

    她认为,她的路,无论是往左,还是往右,还是往后,都不好走。

    回成都,回爹娘身边,爹爹现在正为李唐大兵压境的事烦恼,回爹爹身边还得继续为爹爹付出,还得再回谢高俅身边;

    回谢高俅身边呢,谢高俅压榨人民,谢高俅挨骂,自己这个身份做为谢高俅夫人的,就会继续跟着谢高俅挨骂,人们骂丈夫,能不捎带着也骂妻子吗;

    回戴荣身边呢,回戴荣身边,跟戴荣远走高飞,她也不想那么做,现在爹爹正在烦恼,自己在这个时候能抛开爹爹不管,自己远走高飞,自己去享受吗?

    所以,德爱女就选择了往前去。

    往前去就是投江。

    ******

    德爱女已经投江的事一传到谢高俅那里,可把谢高俅吓坏了:大帅的女儿在我这里出了事,这还了得啊!

    这可怎么办呢?

    还得马上写信把这事报给大帅啊!万一写信写晚了,大帅首先通过别人的口先知道这个事,自己的罪过就会更大啊!

    这信,可怎么写呢?

    谢高俅心想:我还是把这事的责任全推给要钱钱吧!

    可谢高俅又一想:把这事的责任全推给要钱钱,也不好,谁都知道,要钱钱是我任命的,如果把这事往要钱钱的身上推,怎么推也不会推得那么干净,再说,将来我还指望要钱钱为我办事呢。一下子把这事的责任全推给要钱钱,“咔嚓”一声要钱钱的脑袋掉了,将来我还指望谁啊?

    最后谢高俅一想:我把这事的责任全推给马大山、锦儿、高员外吧!

    谢高俅就给德一海写上信了。

    谢高俅在给德一海的请罪书中写道:

    “首先我向大帅请罪,由于我对德小姐的关心不够,使得德小姐遇难。

    下面我就向大帅详细说一说德小姐遇难的经过。

    绵竹地面由于前任知府冯双季的治理无能,导致绵竹地面盗贼众多。打家劫舍,抢财抢物之事不断。我来绵竹以后,我积极治理了一番,也取得了些成果。但是由于我来绵竹的时间不长,还有一些盗贼还没来得及剿灭。

    那日德小姐跟我回绵竹。中途不幸遇上了盗贼马大山。当时幸亏德小姐武功盖世,德小姐才幸免遇难。但是,当时德小姐也险些遇难。但是,当时德小姐也因的惊吓,后来变得思维混乱。

    那事不久,又一个痛心的事发生了。

    那夜,又一个江洋大盗女贼锦儿,又花言巧语将德小姐骗到了荒郊。后来,我就得知了德小姐不幸溺水的事。

    初步调查。德小姐的不幸是因为我治下的绵竹令要钱钱缉拿了江洋大盗高杨,江洋大盗高杨的女儿锦儿对官府恨之入骨,江洋大盗的女儿锦儿由于报复官府所致。”

    谢高俅是真能胡说啊:他把他治理下的“阴暗”推给了前任知府冯双季,他把被他和要钱钱逼得“官逼民反”的马大山说成了江洋大盗。他把投江说成了溺水。

    “投江”和“溺水”,在意义上是有所不同的:投江是,走投无路了跳河自杀;溺水,其中也包括坏人把谁仍河里。

    谢高俅把信写好之后。他就打发人给德一海送去了。

    ******

    现在的德一海在干什么呢?

    这时,德一海正为他身边的所有事发愁呢:李唐大兵压境,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李唐大兵压境。我就需要应付,我需要应付,我就需要更多的粮草,这“无止境的粮草”可什么时候能解决呢?

    就在这个时候,谢高俅给他的那封信就到了。

    德一海一看谢高俅的那封信,他差点蹦起来。

    德一海心说:什么?我女儿她……?

    德一海当时就哭了:我对不住我女儿啊!

    ******

    德夫人也很快得到女儿不幸的消息了。

    那天,女儿跟谢高俅一走,德夫人的眼就直跳。

    因为女儿自长这么大,女儿从来就没离开过娘啊。

    德夫人心说:女儿这一离开娘,女儿不会受苦吧?

    没过几天,一个消息传来了,说女儿在回绵竹的路上遇刺了,女儿险些没命。

    德夫人一听就急了。

    德夫人心说:什么,我女儿险些没命?

    ******

    这时,德夫人正为女儿担心呢,突然一个丫环哭着来了。

    德夫人忙问:“出什么事了?”

    丫环哭哭啼啼地说:“小姐她,小姐她出事了!”

    德夫人当时就坐地上了。

    丫环急忙去扶德夫人。

    丫环说:“夫人,您可要挺住啊!”

    德夫人说:“我女儿出什么事了?”

    丫环也不敢直说。

    丫环说:“您快到大帅那里去看看吧!谢高俅来信了!”

    德夫人就知道事不好。

    *****

    德夫人急急忙忙就往德一海那里跑去了。

    德夫人到了德一海那里,她见德一海坐那儿乜呆呆愣可可地一动也不动。

    德一海也心疼女儿啊。

    德夫人再一看,她见桌子上有一封信。

    德夫人拿起那信来一看:是谢高俅写给德一海的。

    德夫人再一看信的内容,她“哎呀”一声。

    当时德夫人就人事不省了。

    ******

    很久一会儿之后,德夫人醒过来了。

    可是,德夫人醒过来之后,众人都愣住了。

    众人就见德夫人两眼发直,她眼里也没有眼泪。

    有时,德夫人不但不哭,她反而还笑。

    德夫人由于心疼女儿心疼的,她疯了。

    ******

    德一海见夫人疯了,他恨得牙根直咬。

    德一海恨谁啊?

    他恨谢高俅。

    德一海心说:谢高俅啊,谢高俅,你这笔帐,我给你记着了。你这笔帐,我得用血给你记着。你不但害了我的女儿,你还把我夫人害疯了!你等着吧!

    德一海知道:女儿的死,谢高俅有脱不了的关系。就算谢高俅给自己的信,他说的全是实话,可谢高俅对女儿关心不够,这是铁的事实。你说我女儿当时是被锦儿骗出去的,当时你在干什么?他对我女儿关心不够,你自己在信上也承认了。再说,当初要不是你死皮赖脸千方百计地要娶我女儿,我女儿今天能有这个下场吗?

    ******

    但是,在这个时候德一海还需要谢高俅。

    德一海在给谢高俅写回信时,他只说了让谢高俅严拿凶手,再就是让谢高俅把女儿的尸骨运回成都。其余的,他什么也没说。

    德爱女还得在成都安葬啊?

    那当然了。

    德一海想好好地将女儿安葬。

    ******

    德爱女投江的故事,说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以后的故事还会更加精彩。以后还有,徐州之乱,成都讨贼(皇上下诏书,讨伐德一海),凌异人拜相,等等的热闹情节,肯请朋友们继续关注。(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七回、后院起火了

    这两天,德一海一直心情不好:女儿也死了,夫人也疯了,这事的祸根李唐还在那儿继续大兵压境。

    德一海心说:这可怎么?抛开女儿死夫人疯的烦心事先不说,就光李唐大兵压境的事,也能把我愁死啊!他老在那儿大兵压境,这祸根除不了,以后我还会有像我女儿死夫人疯的事继续发生啊!

    这时,德一海还多少有些后悔。

    他后悔什么?

    他后悔他当初不该在西蜀专权。

    如果当初不在西蜀专权,像李唐大兵压境的这些事,是完全可以由皇上来处理的,可现在专权了,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拿过来了”,拿过来后还就放不下了。

    ******

    这时,德一海还不知道呢,皇上还已经下了诏书,还要讨伐他呢。

    皇上是德一海的夫人德夫人的娘家侄子。

    前文我说过,德一海的夫人德夫人是皇上王衍的亲姑姑。

    王衍在小的时候,他这个姑姑非常疼他。

    他这个姑姑也经常抱他。

    他这个姑姑也可以说像亲娘一样疼他。

    这天,姑姑疯了的消息传来了。

    王衍一听这个消息,他哭了。

    ******

    现在的王衍,伤已经基本好了。

    前段时间,王衍不是在征伐长安的时候,被李唐的大将李存霸打伤了吗?

    当时打得还不轻。

    当时打得他在好长时间里卧床不起。

    其中在有一段时间里,他还不省人事。

    就因为他的那个伤,就因为他在那一段时间里不能执政,才给了德一海空隙,才使得德一海在西蜀大权独揽。

    ******

    现在,皇上的伤基本好了。

    王衍心说:难道我姑姑就这样疯了吗?

    王衍心想:我面对着我姑母的疯,我什么也做不了,我面对着把我姑母逼疯的人。我什么也不能做,我不孝啊!

    但是,面对德一海的势力,王衍又没办法。

    现在德一海是西蜀的“曹操”,皇上也怕他。

    ******

    就在这个时候,有朱正富来了。

    朱正富是西蜀的丞相。朱正富也是皇上的岳父。

    不过,自从德一海在西蜀专权以来,这个岳父丞相朱正富就“退居二线”了。

    “退居二线”,就是什么事也不主了。

    为此,朱正富就非常烦这德一海。

    在以前 。朱正富是西蜀的丞相。朱正富威风八面。现在德一海专权了,什么事也不问他了,什么事也不和他说了,他说什么也没人听了,他很不满意。

    ******

    朱正富见皇上落泪,朱正富心想:这时我倒不如借皇上姑姑的事说几句。

    王衍见朱正富来了,他就问朱正富:“你来,有什么事吗?”

    朱正富也哭了。

    这时,朱正富就给王衍出了一个主意。让王衍学当初的汉献帝,下诏书讨伐德一海。

    王衍说:“行吗?”

    王衍也怕事弄砸了。

    朱正富说:“皇上放心,外面忠于皇上的人不少。龙展图、凌异人、柳逢春等,都是忠于皇上的。

    王衍真下诏书了。

    ******

    您说。德一海如果再知道了这个事,他能不再烦心吗?

    您还别说,这天对德一海来说,还真有个好消息传来。

    这天。突然有一个探报来了:“报!李唐退兵了!”

    “什么?”

    德一海真不敢相信这个探报的话是真的:李唐退兵了?李唐怎么会退兵呢?

    德一海不大相信,他又派人去探听消息。

    ******

    这时,德一海正纳闷呢。突然又有一个探报跑来:“报!李唐大兵已经远远退去!”

    不多久,又有一个探报来报:“李唐的徐州出事,李唐的大兵已经开往徐州,去应付他的徐州危机!”

    这时,德一海才相信,李唐退兵的事,是真的。

    德一海长叹一声:他可退了!

    德一海心说:“真是《塞翁失马》,祸后有福,福后有祸啊!”

    ******

    李唐的徐州到底出什么事了呢?

    下面我再放下西蜀这边的事,再说说李唐那边的事。

    我们这部书,叫《后唐兴衰》,主要所说的就是李唐的事,对于说其他地方的事,那是用于烘托李唐这边事的。

    下面我再说说李唐的徐州。

    徐州可是当时的一个大州。徐州是当时的九大州之一。

    当时全国有幽州、河东、洛阳、长安、徐州、成都、荆州、扬州、兴王、九个州。

    徐州所代管的地方不小。

    徐州就像现在的一个省的省会。

    当时徐州所代管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山东全部,江苏北部,河北南部的一些地方。

    当时的徐州节度使,也就是李唐派在徐州地面上的最高官员,叫李存美。

    李存美也是李唐皇上李存勖的三兄弟。

    现在,李存美的徐州出事了。

    ******

    李存美被派到徐州以后,他收了一个妾。他收的那个妾叫苏丹红。

    苏丹红长得非常漂亮,她也能歌善舞,她也挺能讨李存美喜欢。

    李存美收了苏丹红以后,苏丹红就经常在李存美的耳边吹枕边风,就经常要求李存美加封她爹苏大拿的官职。

    起初,李存美没有同意。

    因为加封官职,不是小事。

    你任用了谁,谁如果出了事,你是得担责任的。

    你任用了谁,谁如果被你任用了后,他不干好事,你是得担责任的。

    弄不好,还会是掉袋的罪。

    你任用了谁,谁如果被你任用了反对朝廷,那你就是掉脑袋的罪。

    他是那样的人,你还任用他啊?

    ******

    上一次,就为谢高俅的事,差点使得高秦掉脑袋。

    高秦原是洛阳节度使。

    现在,高秦被免职了。

    高秦被免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担任洛阳节度使的时候,他任用了谢高俅。

    高秦任用了谢高俅,谢高俅出事了,谢高俅审郭崇韬不力,他逃跑了。

    谢高俅逃跑之后,高秦就被免职了。

    谢高俅是你任用的吧?

    谢高俅那样的人,你也任用?

    高秦被免职以后,还不算完,谢高俅逃了之后,谢高俅还不老实,不久谢高俅又把潼关出卖了。

    之后,朝廷又把高秦抓起来了。

    朝廷又问高秦,又是怎么回事?

    高秦再三解释,他才逃过一劫。

    高秦是怎么解释的呢?

    高秦说,我当初任用谢高俅,一点也不假,谢高俅出卖潼关,也是铁的事实。可谢高俅出卖潼关的时候,并不是在他在任洛阳知府的时候。当时谢高俅出卖潼关的时候,他已经不是洛阳知府了。

    ******

    您说,现在李存美还敢随意任用人吗?

    你想任用谁,那得经过再三考虑才行。

    当初,高秦错任用了谢高俅,高秦差点掉了脑袋,我要错任用了谁,我也得担责任啊!

    ******

    可是,架不住美人苏丹红一个劲地吹枕边风啊。

    苏丹红说:“老爷,您连问也不问,您连访也不访,您怎么知道我爹不是那材料啊?您先访访,您先查查再说,行吗?如果您访也访了,查也查了,我爹再不够那个材料,您再拒绝我,行吗?”

    李存美一想:也是。如果我真一句话就把美人苏丹红拒绝了,弄得我这个美人天天不高兴,也不好。我倒不如先访一访这个苏大拿,如果苏大拿不行,我再拒绝苏丹红,我也就有话说了。

    ******

    李存美就派人访开苏大拿了。

    李存美派人一访:苏大拿这个人还真不错。

    李存美派去的人,回来后都说苏大拿这个人不错,苏大拿这个人好,苏大拿这个人才学很高。

    苏丹红说:“王爷,怎么样?”

    李存美没话说了。

    李存没就加封苏大拿的官了。

    李存美让苏大拿做了青州知府。

    ******

    可李存美没想到,就因为错用了苏大拿,才使得徐州出事,才使得李唐错失了这次进兵西蜀,得西蜀江山的大好时机。(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存美派人去打听苏大拿这个人的为人,回来的人都说苏大拿这个人挺好。

    于是,李存美就重用了苏大拿。

    他让苏大拿做了青州知府。

    可是有一点李存美没有想到,其实苏大拿这个人并不怎么十分好。

    苏大拿这个人并不怎么十分好,李存美派去打听他的时候,回来的人又为什么都说他好呢?

    那是被问的人的敷衍的一句话。

    也许大家都会留意到,如果谁要向谁打听某个人好与不好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打听的那个人不是过于地坏,一般都会说好。

    如果说“不好”,传到那个人的耳朵里,那个人肯定不满意。

    无缘无故得罪人,犯不上。

    除非那个人过于地不好,或者说谁特别恨那个人,谁才会说那个人不好。

    苏大拿这个人,要说他特别地好,算不上。要说他特别地好,他也一般不会拿出自己的钱来救济灾民。

    苏大拿这个人,要说他特别地坏,也算不上。要说他特别地坏,他也没干过什么大的坏事。

    苏大拿这个人,其实就是一般的人。

    苏大那这个人,要说文才呢?

    要说文才,他也有。

    可他的文才可不是多么地高。

    要说让他做一方的员外,让他在一方默默无闻地领着一些人耕耕种种生活,他的文才绰绰有余;可要说让他做一方的封疆大吏,让他在一方掌握老百姓的生杀大权,他的文才就望尘莫及了。

    ******

    李存美给皇上写了一个报告,要求让苏大拿做他治下的青州的知府,皇上也批了。

    在一般情况下,哪里的节度使要求让谁做哪里的知府,只要你要求的那个人不是过于地不合适。皇上一般都会同意的。

    因为无论哪里的节度使,都是皇上的亲兄弟,皇上是不拿他亲兄弟当外人的。

    其实,写报告让谁做哪里的知府,就和走形式一样。

    但是,你要求的那个人千万可别出事。

    如果你要求的那个人出了事,就讲不了了。

    就这样,苏大拿做上青州知府了。

    ******

    当时青州所管辖的地方可不小。

    当时青州所管辖的地方,可不单单是现在的山东省青州市的一些地方。当时的青州所管辖的地方,包括现在的青州所管辖的地方。以及青州以东的一大片地方。当时的青州所管辖的地方,基本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半岛。

    ******

    苏大拿做上了青州知府,他也收了一个美人。

    他收的那个美人叫申美人。

    他收了申美人以后,他收的那个人申美人又在他的耳边吹起枕边风来了。

    申美人又向苏大拿要求,要求苏大拿也给她爹一官半职的。

    苏大拿也知道那不是小事。

    苏大拿又用同样的方式,他又派人打听了一下申美人她爹的情况。

    当时苏大拿想的是:李存美任用我,就是用那种方式任用的。我倒不如跟他学。如果错了,也不要紧。如果错了,我就可以说。我是跟您学的。

    结果,苏大拿派人一打听申美人她爹的情况,回来的人也都说好。

    苏大拿就用同样的方式,他又给苏大拿写了个报告。他又要求让申美人的爹,做他治下的天堂县的县令。

    他又任用了申美人的爹。

    其实,申美人爹的情况,和他的情况都差不多。

    ******

    申美人的爹。叫申潘红。

    申潘红做上天堂县的县令以后,他用了一个捕头叫胡二虎。

    胡二胡这个人,生的虎头虎脑的。做事也挺虎,不过他力气挺大。

    胡二虎是天堂县以南,胡员外的儿子。胡员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胡大虎,一个叫胡二虎。

    现在他的大儿子不在家。

    现在他的大儿子正在东方圣人的门下学艺。

    申潘红来到天堂县以后,他就打点了打点申潘红,他就让他儿子胡二虎做了天堂县的捕头。

    所谓的打点打点,其实就是给申潘红送了些礼。

    捕头就是抓差办案的人中的一个头 。

    胡员外把胡二胡送到申潘红的身边以后,申潘红一看,胡二虎生得人高马大。

    申潘红心说:行。

    申潘红就把胡二虎留到他的身边了。

    申潘红心说:有他在我的身边保护我,谁都不敢到我的身边;有他在我身边给我抓差办案,什么样的坏人都能抓得住。

    *******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就出事了。

    不久,到了收粮的时候了。

    所谓的“收粮”,就是朝廷向老百姓征税。

    朝廷养兵养马,得需要粮啊,这粮哪里来呢,就是向老百姓收。

    在封建年代里,和平的时候,朝廷向老百姓收的就少,有战争的时候,朝廷就向老百姓收的就多。

    之前我说过西蜀,西蜀就因为这个,才使得孝禹王被害,才使得德爱女投江。

    李唐也需要这个。

    李唐二十万大兵压境西蜀,他那二十万大兵吃什么?

    他的二十万大兵也是靠这个。

    不过,李唐收粮,可比西蜀少得多。

    因为李唐地盘大人口多,他养二十万人马容易。

    ******

    到了收粮的时候,申潘红就安排人忙收粮。

    果然他收粮很容易。

    几天的功夫,粮都收齐了。

    粮收齐了以后,申潘红就打发人去送。

    县府把粮收齐了以后,得往他的上一级知府大人那里去送啊。

    派别人去,申潘红不放心。

    申潘红也怕半道粮被劫了。

    万一粮被劫了,那就是掉脑袋的罪啊!

    朝廷的军粮,你丢了那还了得!

    申潘红就想起胡二虎来了。

    申潘红就让胡二胡去护送这些粮。

    他让胡二虎把这些粮从天堂县运到青州。

    ******

    申潘红让胡二虎护粮,谁知道,半道真出事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八回、他俩升官了

第一百三十八回《他俩升官了》发布的时候一时疏忽,忘写章节名了。补上。(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九回、粮车出事了

    申潘红让胡二虎押运官粮,胡二虎就去了。

    单说这天。

    胡二虎正往前走,他突然就见有五个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胡二虎见为首者是一个和尚。他见那个和尚有五十上下的岁数。他见其余是四个年轻人。

    胡二虎见有人拦路,他停下了。

    胡二虎身后的那些车辆也都停下了。

    胡二胡叫道:“什么人?你好大的胆子!你敢阻拦官军?”

    这时,为首的那个和尚冲胡二虎叫道:“此山全是我的,此树全是我的,要从此出过,把你身后那些粮食全留下正好。”

    胡二虎说:“怎么?我遇上劫道的了?”

    胡二虎半点也不害怕。

    因为胡二虎相信自己的武功是完全能应付得了的。

    胡二虎人高马大,平时打仗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再说,现在胡二虎已经穿上官服了,谁敢打他,谁就是造反啊!

    再说,现在胡二虎的身后还有好多的人呢,眼前就五个。

    就来了五个,一点也没放他的眼里。

    ******

    不过,现在胡二虎也不想多事。

    现在胡二虎想的是:能不打,尽量不打,我初到县府,万一伤了人不好。万一伤了人,虽然伤的是劫官军的强盗,虽然县太爷不会怪罪,可跟人结仇也不好。

    这时,胡二虎就想说两句话。能使得那五个人把路闪开。

    胡二虎说:“你们看清楚我们是谁了吗,你们就劫?我告诉你们,我们是官军!我再告诉你们。我们押的是官粮!我再告诉你们,劫官粮是要全家抄斩的!听我良言相劝,快快把路给我闪开。如果你们听我良言相劝,快快把路给我闪开,我有好生之得,现在我也有事,我也没功夫跟你们费时间。如果你们不听我良言相劝。你们可有全家该杀之罪!”

    为首那和尚一阵冷笑,他说道:“我也告诉你们。刚才我说过,此处的山。全都是我的;此处的树,全都是我的。你别以为你是所谓的官军,你非常了不起。在你自己的眼里,你是官军。你非常了不起。可在我的眼里……。可在我的眼里,你是强盗,我是官军!我再告诉你们,你们别拿全家该杀罪吓我。我告诉你们,我家就我一个人,我就是被你们抓住,也没什么。况且,你们也抓不住。你们也不想想。我家里要是有人,我能出家吗?”

    胡二胡说:“你是干什么的?”

    为首那和尚说道:“我是干什么的。我不想告诉你。不过,我奉劝你一句,你们要想活命的话,你们快快把你身后的那些粮食全都留下,快快逃命。如果你们能的话,我出家人讲的是慈悲为本,善念为怀,我不要你们的性命。不然的话,那就休怪我杀生了。”

    “呸!”

    和尚的话还没说完,胡二虎就“呸”了一声。

    胡二虎说:“你拦路抢劫,你还慈悲为本善念为怀呢?要那样的话,我可要抓差办案了!”

    和尚说:“你可别把我惹火了。我奉劝你,你最好趁我现在心情好,你听我良言相劝,你快些逃命。现在我心情好,现在我只要粮食,不要人命。你要把我惹火了,我可粮食、人命全要。”

    胡二虎说:“本来我今天的任务只是押粮,不是抓差办案。你这么一说,我可真要抓差办案了!”

    ******

    胡二胡也知道,这场战斗非打不可了。

    胡二胡吩咐他手下的几个人:“给我抓差办案!”

    胡二胡一声吩咐,他手下的几个人就上去了。

    胡二胡这支队伍,一共有一百人。连他一百零一人。其中有九十人,是赶车运粮的。其中有十人是护粮的。那十人的任务是,一般情况下什么事也没有,他们只是随着队伍走,万一途中遇到劫道的,应付途中劫道的,保护粮食不会被劫。

    胡二虎一声吩咐,那十个人就上去了。

    胡二虎也上去了。

    ******

    那和尚见胡二虎翻脸了,他微微一阵冷笑,他说到:“别看你们是官军,别看你们自觉得你们非常了不起,我还真没把你们放眼里。我告诉你们,对付你们这些人,还用不着我亲自动手。对付你们这些人,有我四个徒弟就可以了。”

    那和尚说完,他吩咐他身后的那四个人:“给我上!”

    那和尚一声吩咐,他身后的那四个年轻人就上去了。

    那和尚就站在一边看,他也没上。

    那和尚认为,在这种场合,用不着他亲自动手。

    ******

    他们就打起来了。

    你还别说,那四个年轻人还这厉害,胡二虎等十一个人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

    胡二虎以前之所以厉害,那是因为他生得人高马大,他力气大,可他没怎么受高人的指点啊。

    这一遇上高人,胡二虎就有些吃不消了。

    ******

    胡二虎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