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唐兴衰-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雀所说的“两个皇叔”是指李存霸、李存孝。当时妃子们管皇上的兄弟叫“皇叔”。妃子们是指孩子说的。妃子们的孩子管皇上的兄弟叫“皇叔”,妃子们也管皇上的兄弟叫“皇叔”,是“孩子他叔”的意思。
皇上见孔雀又提到他两个兄弟,他不由叹了一口气:“朕的两个兄弟没福啊!”
孔雀说:“但愿皇上这次兴兵能早日旗开得胜。”
皇上听了孔雀的这句话,他又叹了一口气。
怎么?
这时,皇上想起刚才郭崇韬对他说的话来了,刚才郭崇韬用当年刘备的教训暗示过皇上,说皇上这次兴兵西蜀,可能会大败,甚至皇上还有可能会死。
孔雀见皇上叹气,她问皇上:“皇上,您叹什么气啊?”
皇上没有直接回答孔雀的话,他而是问了孔雀一句题外的话:“爱妃,你说这次朕发兵,朕能取胜吗?”
孔雀听皇上这么问,她就猜出了个八、九,准是有人劝皇上不要发兵了。
其实,孔雀早猜出这次皇上发兵可能会凶多吉少了,可孔雀为了达到她和她爹那个目的,她不想把她心里的真话对皇上说。
******
这时,孔雀就想向皇上进几句谗言。
孔雀听了皇上的话之后,她就想,我怎么说呢?
一会儿后,孔雀想出话来了。
孔雀想出话来之后,她当时没有直说。
她担心说错了,皇上会怪罪。
她先试探性地对皇上说了这么一句:“朝里的事,臣妾不敢多言。”
朝里的事,后宫妃子们不能多言,这是规矩。只有丞相、尚书令等大官才能给皇上出谋划策。妃子们哪能老给皇上出主意。皇上跟寻常老百姓不一样,寻常老百姓遇上什么事,做妻子的可以给丈夫出主意,甚至做妻子的有的还瞪眼命令丈夫做什么事,可皇上不行。
皇上也想听听孔雀的意思。
皇上说:“但说无妨。”
孔雀见皇上说“但说无妨”,她就把她刚才想的话对皇上说开了。
孔雀说:“我们的国土是西蜀的五倍,我们的人口也是西蜀的五倍,皇上这次发兵西蜀,是一场五打一的战争。五打一的战争,能败吗?不会有人咒皇上吧?”
******
皇上遇上了点烦心事,他也想找个人说说话。
皇上就把刚才的事对孔雀说了。
皇上说:“刚才郭丞相见过朕。刚才郭丞相对朕说,朕这次发兵西蜀,朕必败,郭丞相还对朕说……。”
孔雀忙问:“郭丞相还对皇上说什么了?”
皇上说:“郭丞相还对朕说,朕这次发兵,朕不但会大败,朕还可能会死!”
“啊!”
孔雀听了皇上的这些话之后,她就是吃了一惊。
孔雀心说:郭崇韬可什么话都敢在皇上面前说啊,他敢诅咒皇上死!
孔雀听了皇上的这些话之后,她好长时间没说出话来。
孔雀在想词呢。
因为这样的话如果回答不好,就有可能是死罪。
孔雀心想:我怎么说啊?我要说郭崇韬是错的,郭崇韬是皇上的重臣,皇上要说我陷害国家重臣,皇上就有可能把我杀了;我要说郭崇韬是对的,郭崇韬诅咒皇上死,郭崇韬诅咒皇上死的话,我还说是对的,皇上更会杀我!
孔雀想了半天,她也没想出什么话来。
皇上见孔雀迟迟不说话,他就问孔雀:“爱妃,你怎么不说话啊?”
孔雀只好小心地应对。
孔雀说:“刚才臣妾被郭丞相的话惊呆了,臣妾没想到郭丞相敢这么说。”
皇上说:“说说你的看法?这次朕该发兵,还是不该发兵?”
皇上让孔雀说说她的看法,一来是皇上多少知道点孔雀的身世,他想试探一下孔雀,二来是他也真想听听孔雀的看法。
孔雀可不敢随便说话。
孔雀心说:这话要是说错了,我命就没了。
******
但是,孔雀又想趁这个机会杀死郭崇韬,因为郭崇韬是皇上手下的一流人物,如果把郭崇韬杀死如同砍掉皇上的左膀右臂。
孔雀心想,我说什么话能让郭崇韬死,而且还能让皇上不怀疑我呢?
孔雀想了一会儿,她终于想出话来了。
孔雀对皇上说道:“对于郭丞相的话,臣妾不敢多言。但是,郭丞相做的一个事,使臣妾不明白。”
皇上说:“郭丞相做的一个什么事,你不明白啊?快说?”
孔雀说:“臣妾说出来,皇上可别生气。”
皇上说:“朕不生气。”
孔雀说:“臣妾万一说错了,皇上可别怪罪臣妾。”
皇上说:“朕不怪你。”
孔雀就说开了。
孔雀说:“臣妾知道,郭丞相这次伐西蜀的时候,他手下有三员大将,一个是李存霸皇叔,一个是李存孝皇叔,一个是臣妾的叔叔孔廉,臣妾不明白,为什么臣妾的两个叔叔会遇难,而臣妾的叔叔孔廉不会遇难呢,不会是郭丞相故意把危险给李存霸和李存孝两个皇叔吧?”
“啊!”
孔雀的这句话,可把皇上说火了。
皇上要杀郭崇韬。
………………………………
第六百二十四回、郭丞相被押(三)
孔雀暗害郭崇韬。
孔雀在皇上的面前说,这次郭崇韬伐西蜀,他下有李存霸、李存孝、孔廉三员大将,为什么孔廉没死,偏偏皇上的两个兄弟会死,是不是郭崇韬故意让李存霸、李存孝到危险的地方去?
孔雀的这句话可要了郭崇韬的命了。
皇上当时就火了。
故意让皇上的两个兄弟死,那还了得,更何况皇上的那两个兄弟还是皇上的重要将领!
******
皇上听完孔雀的话之后,他当时气冲冲地走了。
皇上干什么去?
杀郭崇韬去。
本来皇上对两个兄弟的死就非常伤心,再在皇上面前说这样的话,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孔雀眼望着皇上的背影,她暗自好笑。
孔雀心说:郭崇韬一死,皇上的江山也就离垮台不远了!
******
先说皇上。
皇上气冲冲地升殿了。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钟鼓齐鸣,众大臣们都不知怎么回事。
众大臣们都上殿了。
众大臣们心说:皇上可从来没在这个时候升过殿啊,这个时候升殿,肯定是出大事了。
众大臣们都在胡猜着。
众大臣们上殿之后,他们就见皇上的脸气得铁青。
这时候,众大臣们更害怕了。
众大臣们正胡猜呢,皇上说话了:“来人啊,把郭崇韬给朕推到午门斩首!”
众大臣们一听这话,他们更煳涂了:郭丞相是大唐的功臣,郭丞相到底犯什么错了,使得皇上对他这么发火?
******
郭崇韬这时不在朝堂,郭崇韬由于之前的一句话,他被皇上押起来了,现在他在监狱里。
皇上一发话,有几个人到监狱里提郭崇韬去了。
也用不着把郭崇韬提来见皇上,把郭崇韬直接提到午门候斩首就可以。
这时候,郭崇韬还蒙在鼓里呢。
郭崇韬没想到皇上会杀他。
郭崇韬的功劳非常大,一般情况下皇上不会对他起杀心。
郭崇韬见来了几个人,他还以为皇上想开了,皇上要放他,或者想见他呢。
当郭崇韬见那几个人拉着他往午门方向走的时候,他才预感到不好。
因为午门是斩犯人的地方。
郭崇韬问那几个人:“几位,你们拉我到哪里去?”
其中的一个回答:“皇上说了,要把你推到午门斩首!”
“啊?”
郭崇韬一听那话,他差点吓晕过去。
郭崇韬又问:“皇上为什么杀我?”
其中的一个又说:“不知道。”
那个人也确实不知道,因为皇上刚才没说。
郭崇韬煳里煳涂地被人推着走。
一会儿之后,郭崇韬被推到午门了。
******
皇上说的是“推到午门斩首”,话的意思是就地斩首,用不着到午时三刻响三声追魂炮。就地斩首就是推到地点马上就杀。
那两个人把郭崇韬推到午门,有一个把刀举起来了。
他们这就要杀郭崇韬。
******
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跑来了三个人,是一个主人两个仆人。
很快,那三个人跑到郭崇韬眼前了。
那主人见杀郭崇韬,他可急了,他发疯似地向郭崇韬这边跑来了。
那主人来到了郭崇韬的近前,他就要救郭崇韬。
******
那主人是谁啊?
郭崇韬的儿子郭有文。
郭崇韬又两个儿子,长子叫郭有文,次子叫郭有武。
郭崇韬的次子郭有武被胡大虎杀了,现在郭有文是郭崇韬唯一的儿子。
别看郭崇韬文才那么高,可他两个儿子都文才一般。他两个儿子武功也一般。所以郭崇韬每次打仗的时候,他一般不都带他两个儿子,因为他两个儿子的文才武功一般,带跟不带差不多。
这次郭崇韬从西蜀打了败仗回来,郭有文为他爹郭崇韬担上心了。
郭有文担心皇上会杀他爹郭崇韬。
不过,郭有文也不是特别担心。因为郭有文知道他爹的功劳很大,一般情况下皇上不会杀他爹。果不其然,他爹见了皇上后平安回来了。不久,他爹又听说皇上准备兴兵伐西蜀,他爹又见皇上去了。这回郭有武就更不用担心了。因为上次的事已经过去了,这回是他爹为另外一个事见皇上。劝皇上,皇上听就听,不听就拉倒,还用得着担心吗?当郭有文见他爹见皇上迟迟不回来的时候,他也没有太担心。当他听说他爹被皇上押起来的时候,他就多少有些担心了。
郭有文听到他爹被皇上押起来的消息后,他就想到监狱看他爹。
就在郭有文正准备去监狱看他爹的时候,他又听到消息了,说皇上突然升殿了。
郭有文一听说皇上突然升殿,他就预感到不好,因为皇上一般都在上午升殿,现在的时间是晚上,皇上晚上升殿,肯定有要紧的事。
郭有文心说:皇上突然升殿,是不是为了我爹的事?
就在这个时候,郭有文又听到消息了,说皇上要杀他爹。
郭有文一听说皇上要杀他爹,他可急了。
******
这时候,郭有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郭有文问那个送信的:“我不听说,皇上只是把我爹押起来了吗,皇上怎么突然又改变主意要杀我爹呢?”
那个送信的说:“具体情况我也不怎么清楚。皇上一开始的时候,他是只说把丞相押起来的,之后我听说皇上去了趟西宫,他见了一下西宫娘娘。”
郭有文一听,他就明白了个八、九,多半是西宫娘娘在皇上面前说爹的坏话了。
可是,使郭有文不明白的是,西宫娘娘这个贱人到底在皇上面前说了一句什么话,使得皇上突然要杀我爹?
郭有文也早看西宫娘娘不顺眼。
郭有文说道:“西宫娘娘这个贱人!”
郭有文一管西宫娘娘叫“贱人”,把周围人吓得差点趴下:管皇上的媳妇叫贱人,这还了得!
郭有文也顾不得别人了,他就风风火火地奔午门跑去了。
******
郭有文来到午门一看,他见刽子手正要向他爹下手。
郭有文见皇上真要杀他爹,他可急坏了。
郭有文说道:“皇上这个昏君!”
这时候,郭有文都失去理智了。
郭有文这就要过去救他爹。
******
郭有文想救他爹,他哪里能救得了?
郭有文的武功不怎么行啊!
别说郭有文的武功不怎么行,就是郭有文的武功很高,想劫法场也不那么容易。
郭有文刚到他爹近前,他就被人家抓住了。
******
众差人把郭有文抓住之后,他们继续干他们的活。
有个刽子手又举刀向郭崇韬来了。
也该当郭崇韬不死,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又来了一伙人。
很快,那伙人就来到郭崇韬近前了。
那伙人要救郭崇韬。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二十五回、郭丞相被押(四)
第六百二十五回、郭丞相被押四
刽子手正要杀郭崇韬,突然从远处来了一伙人。
很快,那伙人来到了郭崇韬等人的眼前。
那伙人有二十多个。
那伙人来到郭崇韬的近前,他们就要救郭崇韬。
那伙人和官兵打起来了。
官兵还真打不过那伙人。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那伙人把官兵赶跑了。
那伙人救了郭崇韬和郭有文。
官兵还在厮打中死了一个。
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杀官兵劫法场抢犯人,这还了得!
先说那些官兵。
那些官兵让人家打得鼻青脸肿,他们跑回去了。
那些官兵见皇上去了。
这时候皇上在干什么呢?
皇上传出了杀郭崇韬的口旨之后,众大臣全都惊呆了。
皇上手下的忠臣很多,有些人就跪下给郭崇韬求情。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地一说,皇上就有些心活了。
这时,皇上就把他心里话对众大臣说了。
皇上说:“朕也知道郭崇韬的功劳很大,郭崇韬没有特大的罪过,朕也不会对他起杀心。今天朕为什么杀郭崇韬呢?是因为朕怀疑他对朕有二心。如果他对朕没二心,他这次伐西蜀的时候,他手下有李存霸、李存孝、孔廉三员大将,为什么偏偏朕的两个兄弟会死呢?”
皇上这么一说,众臣不敢多说什么了。
万一皇上的怀疑是对的呢?
这时候,众大臣当中还出了一个落井下石的。
谁啊?
孔谦。
孔谦、孔雀父女一直对皇上存有二心。
孔谦见皇上要杀郭崇韬,他乐坏了。
孔谦知道,郭崇韬一死,皇上的江山也就危险了。
孔谦见有人替郭崇韬说话,他心说:不行,我得说句话让郭崇韬快点死,别再待会有人出来说一通道理,说得皇上心活了,郭崇韬死不了。
孔谦出班了。
孔廉冲皇上说道:“皇上说的是,这些日子来臣也在怀疑郭丞相,只是没有抓到真凭实据,臣没敢乱说。这些日子来,臣也一直在想,李存霸、李存孝两个将军的武功是很高的,郭丞相基本不会武功,为什么这次西蜀大败,武功超人的李存霸、李存孝没有杀出西蜀军的重围,反而基本不会武功的郭丞相能杀出西蜀军的重围呢?臣怀疑,臣怀疑郭丞相和西蜀有事,是西蜀把郭丞相放回来的。”
这不是落井下石吗?
皇上听了孔谦的话之后,他又把眉头皱起来了。
孔谦见皇上眉头紧锁,他暗自高兴。
孔谦心说:皇上已经派人杀郭崇韬去了,只要坚持片刻时间让皇上改变不了主意,郭崇韬就会死,片刻时间后有人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不过,也有誓死进言的。
孔谦的话刚说完,从众大臣里走出了一位。
谁啊?
刑部尚书罗贯。
刑部尚书,是一个非常大的官。
在当时来说,一品官是丞相,二品官就是尚书,尚书是仅次于丞相的。
罗贯出来说话了。
书说到这里,我还得详细说说罗贯这个人。
罗贯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也是一个好官。
罗贯今天五十多岁了。
罗贯的文才也非常高。
罗贯在前唐的时候曾做过县令。
罗贯做县令的时候,他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罗贯所治理的地面上也比较和谐。
罗贯所治理的地面上也很少有打架斗殴,坑蒙拐骗之类的事发生。
但是,好人无长寿,好官不长久。罗贯做官的时候正是前唐晚期,那时候又是黄巢起义,又是朱温造反,弄得天下乌烟瘴气。
那时候,贪官污吏倒很讨上级的喜欢,清官倒很让上级厌恶。
为什么呢?
那是当时大官们的需要。
当时天下非常不太平,又缴黄巢,又缴朱温,得需要人剿匪,得需要钱,得需要粮食。那些人,那些钱,那些粮食从哪里来呢,自然是从老百姓身上来。他们需要人,需要钱,需要粮食了,他们就对老百姓要。丞相对各地的节度使要,各地的节度使就跟他所管辖下的每个知府要,每个知府就跟他所管的每个知县要,知县只好跟老百姓要。
上级跟下级要东西,哪个下级给的钱粮多,上级就喜欢,哪个下级给的钱粮少,上级就不喜欢。
清官都是知老百姓冷热的,清官自然收的钱粮少,收的钱粮少自然交的钱粮少。
罗贯交的钱粮少,上级自然就不喜欢他。
在那个年月,清官不讨上级喜欢,贪官反而讨上级喜欢。
罗贯是清官,因为他交的钱粮少,他被免职了。
罗贯成老百姓了。
罗贯被免职以后,他一直过着清苦的日子。
别看他做知县的时候,他不搜刮别人,别人做了知县,别人可搜刮他。
在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罗贯的生活是清清苦苦,坎坎坷坷。
转眼到李存勖建立后唐的时候了。
别看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许多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罗贯的日子可继续一路下滑。
这时候,经过许多岁月的摧残,罗贯的爹娘老了。
罗贯一家五口人,有他的爹娘,他的妻子,他的儿子。
罗贯的儿子叫罗玄。
以前的时候,他爹娘还能下地干些活,现在他爹娘老了。
爹娘老了,爹娘不但不能干活,爹娘还的需要他腾出功夫来照顾。
这样就给他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这时候,虽然李存勖已经做了皇上,虽然李存勖对老百姓还算可以,但是在那个年月一个人干活想养活两个人,也是非常难的。
这时,罗贯的家里只有罗贯的妻子和他刚满二十的儿子罗玄下地干活养活一家五口。
罗贯得在家照顾他年老多病的爹娘。
光两个人干活养活一家五口吗?两个老人还经常生病,生了病买药也得花钱。在那个时候的药费还贵得缺德,一般穷苦人还看不起病,买不起药。
真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天罗贯的妻子也生病了。
每天拼死拼活地干活,劳累过度,能不生病吗?
妻子一生病,罗贯的家更是雪上加霜。
就在这个时候,郭崇韬知道罗贯的情况了。
郭崇韬听说罗贯的情况后,他给了罗贯不少钱。
郭崇韬救了罗贯一家。
李唐建国以后,郭崇韬到处寻访人才,他访到曾经是清官的罗贯了。
郭崇韬访到罗贯以后,他不但给了罗贯不少钱救了罗贯一家,他还几次在皇上面前进言提拔罗贯。
一开始的时候,罗贯做的是县令,不久罗贯由县令升为知府,又没过多久罗贯入朝为官了,又没过多久罗贯升为了刑部尚书。
今天郭崇韬有难,罗贯当然要救了。
罗贯这才跪倒给郭崇韬求情。
罗贯可没想到,他给郭崇韬求情,他也惹了塌天大祸。
………………………………
第六百二十六回、郭丞相被押(五)
第六百二十六回、郭丞相被押(五)
郭崇韬曾对罗贯有活命之恩,罗贯今天之所以能够做高官也是多亏了郭崇韬,郭崇韬今天有难,罗贯当然要救了。
罗贯见孔谦向郭崇韬使坏,他急忙跪倒向皇上进谏:“皇上,臣有本奏。”
皇上说:“奏上来!”
罗贯说:“郭丞相也不疯也不傻,而且郭丞相还非常聪明,臣想郭丞相不会冒着死的风险害李存霸、李存孝两个将军。郭丞相投靠西蜀,更是不可能。西蜀是小国,我们大唐是大国,郭丞相绝不会弃大投小,况且他投西蜀对他根本没有好处。臣想,郭丞相的事,皇上应查明之后再做处理。郭丞相是开国的功臣,臣请皇上对开国的功臣慎重行事。”
皇上一听:罗贯说的也是。郭崇韬那么聪明,他能弃大投小吗?他在我这里是开国的功臣,是除了朕以外的二号人物,到了西蜀他就是能做丞相,他也是小国的丞相。况且他到西蜀做丞相也不怎么可能。他能放着大国的丞相不做,做小国的丞相吗?
罗贯的话,说得皇上有些动心了。
这时皇上就想传旨,先不杀郭崇韬。
******
皇上正想传旨,孔谦又说话了。
孔谦真是狠好人不死。
孔谦说:“皇上,臣还有本奏。”
皇上说:“奏了上来。”
孔谦说:“皇上,刚才臣说了,这次郭崇韬有可能是西蜀军把他放回来的。按正常理论来说,郭崇韬是不可能弃大国投小国。可按他这次打了败仗,他还能回来来推断,有可能是他打了败仗,他被人家生擒活捉,为了活命,他有可能投降西蜀。”
孔谦说这些话,也是为了拖延时间。
因为一拖延时间,郭崇韬就会死。
******
孔谦的话说完之后,罗贯又说话了。
罗贯说:“皇上,臣还有本奏。”
皇上说:“奏了上来。”
罗贯说:“刚才臣说了,郭丞相的事查明之后再做处理。刚才孔谦说郭丞相投降西蜀,只是一个推断。孔谦并没有真凭实据,臣恳请皇上将郭丞相的事查明之后再做处理。”
罗贯说完后,孔谦就想:不能让皇上查问郭崇韬,得让郭崇韬马上就死。郭崇韬那么聪明,查他问他,他肯定有话说,罗贯也不是省油灯,一查一问郭崇韬肯定死不了。我想个什么伐能让郭崇韬马上死呢?只要能坚持一刻钟就行。皇上已经让人杀郭崇韬去了,再能坚持一刻钟郭崇韬就会死。
孔谦想了半天,他也没想出应对的话来。
******
孔谦为什么想坚持一刻钟呢?
因为孔谦心里有数,如果在一刻钟之内皇上不改变主意说放郭崇韬,郭崇韬一定就会死。因为从皇上传旨杀郭崇韬,到郭崇韬死大约需要两刻钟的时间,到现在为止连大臣讲情带他和罗贯向皇上进言已经过去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了。
******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朋友会问,皇上派去杀郭崇韬的人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了,一刻钟之内皇上再说放郭崇韬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
皇上派去杀郭崇韬的人是走了一段时间了,可他们都是步行走的,古代杀人的程序比较复杂,得吃断头饭,得喝断头酒,如果皇上现在说放郭崇韬,派的人骑马去,也能赶得上。
******
这时候,连孔谦带罗贯带皇上的心情都非常复杂。
孔谦想的是,马上让郭崇韬死;罗贯想的是,尽量救郭崇韬;皇上想的是,郭崇韬是马上就杀,还是先问问再说。
瞬间之后,皇上拿定主意了:先不杀郭崇韬!
皇上是这么想的:刚才罗贯说的对,郭崇韬真有错,杀他不在乎早一点晚一点;郭崇韬没错,杀了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
皇上终于发话了:“来人啊,将郭崇韬押回金殿,朕要……。”
皇上正要说,将郭崇韬押回金殿,朕要亲自审问,就在这个时候从殿下匆匆忙忙跑来了一个人。
那个人来到殿上,他跪倒来报:“报皇上,蔡福要见皇上。”
皇上一听说蔡福要见,他急忙说:“快……,快叫他上殿。”
这时候,皇上的心是忐忑不安的,皇上说话也有些结巴了。
为什么?
蔡福就是刚才皇上派去杀郭崇韬那伙人的头。
蔡福要见?蔡福不会已经把郭崇韬杀了吧?
皇上又一想:不可能啊。按时间来推断,蔡福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郭崇韬杀了。朕让他把郭崇韬推到午门斩首,他得把郭崇韬推到午门,他得给郭崇韬吃口断头饭,他得给郭崇韬喝口断头酒,然后再杀郭崇韬啊,他总不能到监狱一见郭崇韬就把郭崇韬捅了吧?
皇上胡思乱想着。
******
一会儿后,蔡福上殿了。
皇上一见蔡福,皇上心说:蔡福怎么这么狼狈啊?
皇上见蔡福浑身是血,蔡福的脖子上还有一道刀口印。
蔡福脖子上的刀口印是在厮打中让人家刀划的,当时幸亏他手快把人家的刀磕出去了,要不然他命就完了。
皇上心说:朕让他杀郭崇韬,朕没让人杀他,他脑袋怎么差点掉了?
皇上问蔡福:“快……快说,怎么回事?”
蔡福说:“有……有人劫法场把郭崇韬、郭有文救走了。”
皇上不明白,他又问蔡福:“朕只让你杀郭崇韬,朕没让你杀郭有文,你怎么说,郭有文也被救走了呢?”
蔡福说:“是这么回事,劫法场的是先后两伙人,头一伙是郭有文,郭有文被臣抓住之后,随后又来了一伙人,后来的那伙人非常厉害,他们就把郭崇韬、郭有文救走了。”
蔡福一着急,一开始他还没说明白。
皇上一听:这还了得!
******
这时候,那个孔谦又有词了。
刚才孔谦想快杀郭崇韬的办法,他想得脑子“嗡”“嗡”直响,他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他正灰心呢,蔡福来了。
孔谦一听蔡福这话,乐得他差点趴下。
孔谦心说:真是该当郭崇韬死啊!他儿子还敢劫法场,这真是别人偷了牛他去拔橛子,这样的话本来郭崇韬不该死,他也活不了了。
孔谦再次跪倒说话:“皇上,臣说怎么样?”
******
孔谦在那儿洋洋得意,可把罗贯急坏了。
罗贯心说:郭有文,你傻了?你怎么能劫法场呢?眼看我就要把情求下来了,这回你让我可怎么说啊?
罗贯想词,可他想了半天,他也没想出什么词来。
罗贯正着急呢,突然又有人来报:“报皇上得知,臣已查明,第二伙劫法场救郭崇韬、郭有文的人是罗贯的儿子罗玄。
罗贯一听这话,他差点吓死。
罗贯正害怕呢,皇上发话了:“来人啊,将罗贯、郭崇韬、郭有文、罗玄全都给朕抓起来斩首!
”
”
………………………………
第六百二十七回、郭丞相被押(六)
第六百二十七回、郭丞相被押六
罗贯正害怕呢,皇上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