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唐兴衰-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安也看出来了。
道安说:“你们就在这儿待着吧!”
道安就过去了。
*******
道安过去后,他用手一指李二虎:“李二虎,胆敢欺负我蜀国大将!”
李二虎不认识道安。
李二虎问:“你是何人?”
道安一笑。
道安说:“不认识我啊!好吧。为了让你死得明白,我说一说我的名字也行。我告诉你。我的名字叫道安。道安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
李二虎一听是道安。他太听说过了。别看李二虎不认识道安,他可听说过道安的名字。
不过,李二虎心也是一颤。
李二虎知道道安厉害。
不过,李二虎虽心里紧张,可他嘴上没带出来。
李二虎说:“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贼头啊!在大唐犯了事,在大唐待不下去,到处逃窜,别的地方都不愿要你,最后跑西蜀的,就是你啊!到了西蜀还不老实,还在西蜀皇上面前胡说八道,要西蜀皇上兴兵作乱的,就是你啊!现在,……,现在你更不像好人!什么?我欺负你蜀国大将?你才从大唐的地面上走出几天啊?你就你蜀国、你蜀国的?嫁了人就不认娘家了?”
可把道安气坏了。
气得道安直念佛:“弥……,弥陀佛。”
道安就与李二虎打起来了。
道安恨不得一刀把李二虎劈了。
您还别说,道安的武功还真行。
道安可比他四个徒弟强得多。
他四个徒弟平常总不好好学。
没打几个回合,李二虎就不行了。
道安心说:李二虎,你跑不了了!
******
道安队伍里的德肥熊一看,他是沾沾自喜啊。
德肥熊心说:李二虎,你可遇上对手了!我让你劫我粮!今天我非和你老账新账一起算!
德肥熊一面给道安观战,他一面冲道安喊:“师傅,别轻饶他!一定把他抓住!抓住他,好跟他要咱上两次丢的粮草!”
德肥熊还没忘他上两次丢的粮草呢!
道安说:“放心吧!今天跑不了他!一会我就把他抓住!”
******
道安与李二虎继续打。
可是,要想抓活的,还真有些难。
李二虎虽武功不及道安,可也不是轻易能抓活的的!
很快,德肥熊就看出来了。
这时,德肥熊想起三国时长坂坡上的赵子龙来了。赵子龙在大战长坂坡的时候,当时就是因为徐庶在曹操面前说了一句话,使得曹操传令,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才导致赵云在长坂坡横冲直撞。
德肥熊心说:看来想抓活的,还真不好办!干脆,那就死的活的一块要吧!让道安一刀把李二虎劈了,让我出出气也行!
德肥熊就又冲道安喊上了:“师傅!实在抓活的不好抓,死的也可以!就是别让他跑了!”
这时,道安正愁抓活的不好抓呢,他一听德肥熊这么说,道安的心霎时亮堂了许多。
道安心说:我正愁抓活的不好抓呢!死的活的都要,那更好办了!
道安就就改变战术了。
道安的刀就更加猛了。
道安那么的大本事,他怎么那么听德肥熊的呢?
道安不是降将吗?降将就是不吃香。德肥熊和西蜀的元帅德一海又是一家人,所以德肥熊的话,能听还是尽量听。
道安这一加劲,李二虎可就更不行了。
******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二虎就听西北方向有人高呼:“李二哥,快下来!我来了!”
突然有一人飞马来到了李二虎与道安的眼前。
这时,道安、李二虎没看清,可其他人可早看清了。就见西北方向飞马来了一少年。就见那少年白衣白马,亮银枪。
那白衣少年很快就来到了李二虎、道安的近前。
李二虎、道安见有人来了,他们都虚晃一着不打了。
李二虎虚晃一着不打了,是因为他太累了,可来救星了,他也早就不想打了。
道安虚晃一着不打了,是因为他分不清眼前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不敢再冒然打了。
李二虎一看那个人:不认识。
道安一看那个人:可吓了一跳。
道安就知道:马上就要有一场极难打的硬仗。
同时,道安也想到:今天的粮草,也悬。
………………………………
第五十五回、长安保卫战(二十一)
李二虎、道安正在打,突然从远处飞马来了一白衣少年。
李二虎、道安都不打了。
李二虎不认识那少年,可道安可认识。
道安不由吓了一跳。
道安怎么这么怕呢?
******
下面我就说一说这白衣少年的故事。
这白衣少年姓于,他叫于孝天。他父亲就是现在策划劫西蜀两次粮的于保善。
于孝天的爷爷,也就是于保善的爹,叫于老忠。
于老忠也曾是凤翔知府。不过,于老忠在做凤翔知府的时候,正是前唐的中晚期。
于老忠做凤翔知府,可年数不少了。他从青年时就开始,直到中年、老年。
在于老忠青年做凤翔知府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天下还算可以。那时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官府所向老百姓收的捐税也不多。他倒也乐呵。有时他还能和亲朋好友在没事的时候下几盘棋。
在于老忠中年做凤翔知府的时候,就发生变化了。那时官府向老百姓所收的捐税也一年比一年多了。土匪、强盗也由无到有了。他也没没那么乐呵了。他几乎也没功夫和亲朋好友下棋了。官府向老百姓所收的捐税多,有些不愿意交的,他还得去催。土匪、强盗,更是棘手。在你所管辖的地面上出现了土匪、强盗,你得去剿啊。
在于老忠老年做凤翔知府的时候,更是不行。官府向老百姓所收的捐税更是一年比一年增多。土匪、强盗也是由少到多。甚至土匪、强盗多得官府都剿着费劲,甚至官府都剿不了。另外,老百姓打官司告状的也随之多了。这时候,于老忠几乎就忙不过来了。捐税多,得去收吧;土匪、强盗多,你得去剿匪吧;老百姓告状,得去管吧。这时候别说跟亲朋好友在没事的时候下盘棋,甚至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这还不说,还时常受到官府的怪罪。官府让你收捐税,你收不上来,官府要怪罪吧。你地面上出现土匪、强盗,让你剿匪,你剿不了,官府怪罪吧。这还不说。有的时候,老百姓还会怪罪。官府让收税,你收得多,老百姓会怪罪吧;老百姓来告状,告状的多,土匪、强盗也多,有些事管不过来,老百姓怪罪吧。
这天下混乱了,不但老百姓遭殃,当官也不好当。
于老忠心说:反正我也年岁大了,再咬牙坚持几年,我就辞官吧。
******
在于老忠中年做凤翔知府的时候,他就看出将来这天下不会好来了。官府向老百姓所收的卷税一年比一年增多,就是不见减少,地面上的土匪、强盗也一年比一年增多,也不见减少。将来这天下还会好吗?这样的话:总有一天官府向老百姓所收的捐税多到老百姓不能承受的地步,逼着老百姓造反;总有一天土匪、强盗越来越多,多到你想剿都剿不了。
这时候,于老忠就想起他孙子于孝天来了。
这时候,于老忠就想把他孙子于孝天送到一个地方去学武。学好文武艺,好保护自己的家。
于老忠心说:在这个天下越来越混乱的念头,没有比较高的本事是不行的!
于老忠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大儿子于保善,二儿子于保良。大儿子于保善有一子,叫于孝天。他二儿子于保良有一子,叫于孝人。
于是,于老忠就到处打听,哪里有高人。
于老忠想找一个武功非常高的高人,教他孙子于孝天。
于老忠为什么看好他孙子于孝天了呢?
一来,因为他孙子天生力大过人,也聪明好学;二来,他孙子于孝天在年龄上也最合适。他孙子于孝天才十来岁,正是起步学习的好时候。
于老忠是知府大人,当然他打听哪儿有高人非常容易了。
很快,于老忠就打听到了,天下最有本事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道教的高人,叫东方圣人,一个是佛教的高人,叫普玄真人。
这佛教的普玄真人,就是道安的老师。
******
这天,于老忠就拜访东方圣人和普玄真人去了。
于老忠先找了普玄真人。
于老忠找到普玄真人后,他就把他的想法和普玄真人说了。
普玄真人听明白了于老忠的来意后,他对于老忠说:“我收徒弟有个规定,只要答应了我的规定,谁我都就可以收。”
于老忠说:“什么规定啊?”
普玄真人说:“我的徒弟必须是出家人。”
这可把于老忠难住了。
普玄真人的意思是:你要想让我收你孙子于孝天做徒弟,你必须得让你孙子于孝天出家。出家就是当和尚。当了和尚,将来就不能娶妻生子了。
于老忠心说:我让我孙子于孝天出家,哪儿行啊!我要让我孙子于孝天出家。我也对不住我孙子于孝天,我也对不住我儿子于保善啊!
于老忠摇了摇头。
普玄真人说:“施主请见谅。我们出家人向来是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不贪恋红尘的。施主要想让我沾染红尘,自然是不行。”
于老忠说:“我想让我孙子于孝天来学武,是为保护自己的。您就不能……。”
于老忠心说:您就不能通融通融?
普玄真人说:“施主,如果您孙子是红尘中人,我若收了您孙子,我就沾染红尘了。”
普玄真人的意思是:我们出家人一向不沾染红尘。凡事和红尘沾边的,我们都不沾染。
那么,什么是“红尘”呢?
普玄真人所说的“红尘”,就是指他寺庙以外的一些人和物。当时的佛教称他寺庙以内的一些人和物,称之为“佛门”,或者还有其它的称呼,称他寺庙以外的一些人和物,称之为“红尘”。
“不沾染红尘”就是不招惹他佛门之外人。如果你让我收谁,谁是佛门中人,在佛门吃斋念佛,还可以;如果你让我收谁,谁是红尘中人,就不行了。因为在红尘中,就可能会有争斗,就可能会有打打杀杀的事发生。
于老忠一想:也是。
普玄真人又说:“施主,想必您不会无缘无故把您孙子送来学武吧?想必是您在红尘中有什么思虑,您才想把您孙子送来学武的吧?”
于老忠点了点头:“是。”
普玄真人说:“施主,请见谅。”
于老忠说:“好吧。”
于老忠就告辞了。
******
于老忠从普玄真人那里回去以后,他可就犯愁了。
于老忠心说:如果我给我孙子找一个一般的老师,我孙子肯定学不到什么真本事,可要找像普玄真人那样的,人家又有那样的条件。
这时,有人就对于老忠说了:“姥爷,普玄真人那儿不行,不是还有东方圣人吗?我们不是给您打听到两个高人吗?”
于老忠说:“东方圣人那儿,也够呛。我早就打听好了,普玄真人和东方圣人非常要好。看来东方圣人那儿的条件,也和普玄真人那儿的差不多。”
有人就劝于老忠:“您不去,您怎么知道?”
于老忠说:“我看,我去不去都一样。”
后来,经过众人的再三相劝,于老忠就决定去找东方圣人了。
于老忠也想让自己孙子于孝天有一个好的老师。于老忠也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于老忠拜见东方圣人,这才于孝天学艺。
………………………………
第五十六回、长安保卫战(二十二)
于老忠拜访东方圣人去了。
这天,于老忠就来到了东方圣人的庙中。
经过东方圣人几个弟子的引见,于老忠就见到东方圣人了。
于老忠一见东方圣人,他当时就是一愣。
为什么?
于老忠好像见过东方圣人。
于老忠心说:我见东方圣人,怎么这么眼熟啊?
东方圣人一见于老忠。东方圣人也是一愣。
东方圣人心说:这位施主怎么这么眼熟啊?
突然,东方圣人想起来了:是他!
*****
东方圣人与于老忠曾经见过。
说起于老忠与东方圣人的事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那年东方圣人到凤翔找朋友办事,不幸病了。他病在一家客店。病得都卧床不起,眼看人就不行了。
其实,东方圣人的病说起来也并不怎么严重,他之所以显得那么严重,是因为没钱请先生的缘故。没钱请先生,没有先生的药,病怎么会好呢?
别看东方圣人那么大的本事,可他身上没几个钱。东方圣人是出家人,出家人是靠别人施舍度日的,他身上能有多少钱吗?如果没病,光度日,还可以。如果有病,可就不行了。
当时,客店的老板还直对他要钱:“你住了这么多天了,连吃带住,你得给钱啊?”
后来,东方圣人的事让于老忠知道了。
于老忠知道了东方圣人的事以后,他就替东方圣人付了客店的钱,又给东方圣人请了先生。
东方圣人有了于老忠的帮助之后,经过先生的几副药,他的病没过几天就好了。
其实,东方圣人也没什么大的病。一有钱,一有先生的药,他的病就很快好了。
那也算是救命之恩啊!当时要没有于老忠的救济,他就可能没命啊!
从那以后,于老忠和东方圣人就彼此有印象了。
******
既然于老忠曾对东方圣人有活命之恩,他为什么直接去找东方圣人,他从普玄真人那儿回去后,为什么还垂头丧气的呢?
因为当时于老忠救东方圣人的时候,东方圣人没报真名。当时他说他叫云游先生。东方圣人一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份。所以,在此之前东方圣人知道当时是于老忠的救的他,于老忠却不知道当时自己救的人就是东方圣人。
今天,于老忠与东方圣人见面了。
东方圣人一见恩公于老忠,他是喜出望外。
这时候,东方圣人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当时于老忠救他的时候,他没报真名。那么大的东方圣人,嘴里没真话。这不好!何况,还是对自己的救命恩公呢。
于老忠可一点也没往那里想。
因为,于老忠一向是施恩不图报的。
当时于老忠之所以要救东方圣人,并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他认为他是凤翔的父母官,他不能看着有人死在他所管辖的地面上。
东方圣人一笑。
东方圣人说:“恩公,今日来寒舍,请问……?”
东方圣人的意思是,今日您到我这儿来,有什么事吗?
这时候,于老忠也觉得有些不好说话。
因为在此之前于老忠已经拜访过普玄真人了,普玄真人那边没什么意思,如果再说求东方圣人收他孙子,他怕东方圣人会这么想,普玄真人那边没同意,我这边就能同意了?
东方圣人也看出来了。
因为东方圣人已经听说于老忠拜见普玄真人的事了。
那事东方圣人徒弟已经对东方圣人说了。
东方圣人说:“恩公,今日您来,想必是为您孙儿求师的吧?”
于老忠说:“这……。”
东方圣人说:“恩公,不要支支吾吾了。如果是,如不嫌弃,贫道愿收您孙儿!”
于老忠非常高兴。
不过,于老忠可没直接答应。
于老忠也怕东方圣人为难。
于老忠说:“老圣人,如果您为难,那就算了。”
东方圣人说:“没什么。”
东方圣人就决定收于孝天了。
东方圣人之所以要收于孝天,有两个原因:一,于孝天的爷爷于老忠当年曾救过他;二,他见于孝天爷爷于老忠这人不错,他知道爷爷不错,孙子肯定差不了。
因为东方圣人知道,当年于老忠之所以要救自己,不是因为于老忠正巧赶上,也不是因为于老忠见自己命在垂危,不能见死不救,是因为当时于老忠是父母官,他不能眼看着有人在他所管辖的地面上出现悲剧。
*****
东方圣人决定收于孝天了。
这天,东方圣人就让于老忠把他孙子于孝天送到了他的庙中。
从此,于孝天就在东方圣人的庙中学开武了。
当时的于孝天才刚刚十岁,也正是开始学艺的好时候。
偏巧,于孝天又聪明,又好学。
东方圣人也很愿意教他。
就这样,于孝天的武功一天天飞速长进。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转眼,于孝天在东方圣人身边学艺十五年了。
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于孝天可学了不少东西啊!
在这时候,于孝天就够得上侠客了。
在于孝天的学艺期间还有这么一个事。
这天,东方圣人带着于孝天去拜见他好朋友普玄真人。
东方圣人和普玄真人虽一个道教一个佛教,可他们还是好朋友。他们还称兄论弟的。都是高人,当然高人与高人之间都想把关系搞好了。东方圣人比普玄真人大两岁,东方圣人为兄,普玄真人为弟。平时,东方圣人与普玄真人也经常来往。普玄真人也经常拜见东方圣人。
这天东方圣人就带着他徒弟于孝天去了。
这时候,于孝天的武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东方圣人到了普玄真人那里后,普玄真人就与东方圣人在一起谈文论武,普玄真人的两个徒弟法缘和道安就与于孝天在一起谈文论武。
在于孝天与法缘、道安在一起谈文论武的时候,道安就想与于孝天比比。
因为道安听他老师说,他师伯东方圣人比他老师普玄真人强,他想看看他师伯的徒弟是不是也比他强。
同时,道安也有欺负他这个小师弟的意思。因为道安的岁数比他这个小师弟大,而且还大得多。
结果,道安与于孝天一比,道安不是于孝天的对手。
******
这天,东方圣人又带着于孝天拜访普玄真人去了。
这事就发生在前几天。
可这次东方圣人去了,他见普玄真人唉声叹气的。
东方圣人就问:“师弟,你因何唉声叹气的?”
普玄真人说:“我能不唉声叹气吗?我那个不给我争气的二徒弟道安,老是出去给我惹事。前几天他怂恿他四个徒弟钱一、钱二、钱三、钱四劫了太后,近几天他又怂恿他四个徒弟钱一、钱二、钱三、钱四劫杀丞相郭崇韬,而且他也参加了,现在我有听说他又跑西蜀去了,他又怂恿西蜀皇上王衍兵犯大唐!”
东方圣人说:“这事我也听说了,我也正为此事而来。”
普玄真人说:“我真想找到那个畜生,一掌将他打死。我可又岁数大了,身体又不大好。我大徒弟法缘呢,也抽不了身。我这两天身体不好,庙里有些事还得由他料理。”
这时,于孝天说话了:“师叔,这事您能让我去吗?”
于孝天这才杀场会道安。
………………………………
第五十七回、长安保卫战(二十三)
东方圣人带着于孝天拜见普玄真人。东方圣人见普玄真人唉声叹气的。东方圣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普玄真人的二徒弟道安老在外面惹事,普玄真人很担心。
这时,于孝天说话了。
于孝天说:“师叔,要不,您让我替您办那事吧?”
普玄真人说:“这……。”
普玄真人也愿意让于孝天去,可眼下有于孝天的老师在,他又不好直接答应。让于孝天去,万一于孝天有个三长两短,对得住好朋友吗?虽说自己也知道道安的武功不及于孝天,可普玄真人也不放心。
东方圣人也看出来了。
东方圣人说:“没什么,你就让他去吧。”
普玄真人非常高兴。
普玄真人说:“好!”
不过,普玄真人还是有些不放心。
普玄真人说:“孝天啊,你先别急着去,你这么去,师叔还不放心,你先在师叔这里住几天,等师叔教你几着后,你再去。”
于孝天这个高兴啊!
于孝天心说:要这样的话,那就更好了。我武功本来就比道安强,师叔再教我几着,那就更万无一失了。
于孝天也知道,师叔教的,肯定是专门对付道安的。
就这样,于孝天就在普玄真人庙里又住了几天,普玄真人又教了于孝天几着。
之后,于孝天就告别了师父和师叔,找道安去了。
******
于孝天去找道安。
在半路上,于孝天就收到父亲于保善的信了。于保善在信上说,这次西蜀军大局进攻大唐,长安节度使李存霸让父亲召集人马,父亲也希望他能火速回家报效。
这时候,于保善已经是凤翔知府了。
于孝天接到父亲信后,他就更不敢怠慢了。
于孝天就急忙往家里赶。
这天,于孝天就回到了他的家中。
这时候,于孝天的爷爷与老忠早就辞官不做了。现在于老忠是一方的员外。
于孝天见到爷爷后,他非常高兴。
于老忠见到孙子,也非常高兴。
这时候,于老忠就把近来所发生的事对于孝天说了。
于老忠说,你爹已经到前线去了。你爹在走之前,他让我告诉你,他说,让你来了后,你也马上去前线。
于孝天在家只待了两个时辰,他就急急忙忙往前线赶去了。
这时候,于孝天也已经知道,他师叔让他抓的那个道安,也在西蜀敌军的军中。
******
于孝天在临走的时候,他爷爷于老忠还给他派了名家人跟着他。一路上好有个照顾。
一路上,于孝天就跟那个家人打听前线的事。
于孝天就在那家人的嘴里,知道了些前线的事。他也知道了,他父亲身边有个李二虎。
这时,于孝天就赶到槐树林了。
于孝天赶到槐树林时,他远远地就见有两个人正在打仗。
于孝天仔细一看:其中有一个正是他师叔普玄真人让他抓的那个道安,另一个他不认识。
但是,于孝天可知道,另一个肯定是自己人。
因为于孝天知道:和敌军军营中人开战的肯定的自己人。
这时,于孝天就问他身边的那个家人:“那个正在和道安打仗的人,是谁啊?”
那个家人就说:“那个人就是您父亲身边的那个李二虎。”
于孝天这才大喊一声上了阵。
******
这时,于孝天就来到道安的眼前了。
道安一看于孝天,他不由就是心里一颤。
因为道安了解于孝天,他知道于孝天的厉害。
现在道安还不知道呢,几天前他老师普玄真人还教了于孝天几着专门对付他的功夫。
不过,道安毕竟是道安,他毕竟是滑。
道安知道于孝天厉害,他就想尽量避免冲突。
道安想说几句话对付过去,因为于孝天的他师弟,他认为于孝天还算得上是他自己人。
道安一笑。
道安说:“师弟,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
于孝天也一笑。
于孝天说:“我是挺好啊。可是……,可是……,可是我怕你不好啊。”
道安说:“师弟,你这是怎么说话,我怎么会不好呢?”
道安心说:只要你不来捣乱,我就能好。
道安的意思是:只要你不来捣乱,眼下他们这些人都不是我的对手,我今天的事,我就能办成。
于孝天说:“你还不知道吧?现在你的师父,我的师叔对你非常不满意。他老人家要我来抓你,你知道吗?”
道安一听这话,他心里就是一哆嗦。
道安知道:老师要说抓自己,自己就离倒霉不远了,就算眼下于孝天这关能对付过去,师父他老人家那关也过不了。
不过,眼下于孝天这关,道安还是想尽量对付过去。
道安说:“师弟,咱们的事,以后再说,行吗?你也看到了,现在我有事。再说,师父就一定是对的吗?我也早对你说了,我和李唐的皇上有世仇。难道师父就只想他的理,就不想我的世仇吗?难道李唐的皇上欺负了我,师父就不允许我报仇吗?”
于孝天说:“这些话,你见了师叔以后再说。这些话,你和我说不着!”
道安说:“你的意思是?”
于孝天说:“我的意思是,师叔让我来抓你,我得遵从师叔的命令!“
道安说:“师弟,你先听我说。就算我师父真想怎么对我,那是我们师徒之间的事。因为还是我们师徒近。师弟,我劝你,这事你就别管了。师父要抓我,你让师父来。”
于孝天说:“不行!”
道安说:“难道……,难道今天你还帮着敌人打师兄吗?”
于孝天说:“谁是敌人啊?你原是大唐的人,你投靠了西蜀,你反过来还说大唐是你的敌人!”
道安说:“师弟,难道……,难道今天你我非要动手吗?”
于孝天说:“道安,我实话告诉你吧。今天我来这里抓你,不光是因为我奉师叔的命,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唐的凤翔知府是我的父亲,我还要替父抓你!”
道安一听这话,他就知道今天这事对付不过去了:如果今天于孝天光是因为奉了他师叔的命来抓自己,自己还有对付过去的可能。因为毕竟还是自己师徒近。可今天于孝天要说他替他爹来抓自己,那是说什么也对付不过去的。还是人家父子近啊。
以前道安还真不知道,于孝天就是于保善的儿子。
因为这事是个秘密。
东方圣人收了于孝天以后,他不愿让别人知道于孝天的身世。所以,这事东方圣人对外人一直隐瞒。这事虽然道安的老师普玄真人知道,可普玄真人答应过东方圣人为东方圣人隐瞒这事。所以这事普玄真人对谁也没讲,就是对他徒弟道安,也没讲。
这时,道安就知道,眼下这关是对付不过去了。
这时,道安一阵冷笑,他的獠牙就露出来了。
道安冲于孝天说道:“于孝天,要那么说的话,我们可只好动手了!”
这时,道安就把禅杖举起来了。
于孝天说:“好!动手就动手!”
这时候,道安对于孝天丝毫也没怕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