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恶嫡妇-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士光很是谦虚的夸了一番姚之麟和姚之胤,姚之胤也算是他的同窗,多少有一些了解,只是二人兴趣不同,所以在书院的时候,并无多少交集。

昨天正好满一个月,福娘今日回娘家是正理,按道理,福娘回娘家,公婆应该给亲家准备礼物,却因为家里出了事情,两人又没有心思管家,所以,这礼物是老太爷私下里让人准备的。

福娘很感动,因为老太爷一向不理家财,手中并无多少银两,且不说他准备了什么礼物,单凭这份心,已经让人动容。

福娘留下了玉燕,只带走了玉环和莺儿,家中的事务,暂时交给了章氏,隔了十数年,重新掌家,章氏有些激动,福娘看在眼里,却并无半点表露,若是章氏愿意管家,她乐得轻松。

“福娘,过年的时候,我去接你。”

“不用了,姚之麟,今年我妹妹在家过年。”文士光已经很清醒,昨天在表姐家打听到的一切,齐白告诉他的一切,足以证明,姚家就是一个龙潭虎穴,他的妹妹,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真想把妹妹带回去以后,再也不让她回姚家。

“舅兄说笑话了吧,福娘现在是姚家人,过年的时候还要主持祭祀,怎么能不回来。”若是让姚家的媳妇在娘家过年,不就等于说,文家要与姚家解除了婚约。

文士光冷哼了一声,带着妹妹出了府门,看到多出来的一辆马车,文士光一怔,姚之麟笑着解释道:“这是妹婿给爹娘准备的礼物,辛苦二哥了。

“还算你懂事。”这么一大马车的礼物,肯定破费不少,姚家刚遭了一劫,现在姚之麟仍然送上一大马车的礼物,足见他对福娘的重视,文士光虽然性子暴烈,却也不得不对姚之麟刮目相看。

福娘上了马车,姚之麟站在马车前,看着玉燕关上车门,轻叹了一口气,他不敢保怔姚家出了事之后,岳父岳母还能否把女儿送回来。

福娘和玉环,玉燕坐在马车里,玉燕看到面对姚之麟的依依不会,福娘无动于衷,关上门之后,玉燕忍不住低声问道:“小姐,您不觉得应该跟大少爷说点什么?”

“说什么?”

“你,真是铁石心肠!”冰雪聪明的文福娘,怎么可能不知道玉燕所说的是什么,她这样说,分明是装糊滁。

玉燕瞪了一眼文福娘,气鼓鼓的别过头,不搭理她了。

马车缓缓驶出庆都城,姚之麟在三十里处才勒住了缰绳,抱拳施礼,“二哥,我就送到这里,先回去了,一路保重。”

“好,你回去吧。”成亲之后的文士光,稳重了很多,再加上文士光看到那一车的东西,姚之麟对福娘的态度,种种综合起来,文士光觉得,这个妹夫对妹妹还算可以。

“代我跟岳丈,岳母问候。”

“放心吧,天气冷,你赶紧回去吧。”

姚之麟调转马头,骏马不知为何趔趄了一下,险些把姚之麟摔下马来,姚之麟吓得脸色一白,趴在马上,紧紧地抱住了马头。

文士光也吓了一跳,看到姚之麟无恙,这才松了一口气,暗叹到底是一个文弱书生,骑个马都能吓得人心跳加速。

姚之麟歉然的笑笑,打马离去。

车队继读向前走,大约走了五里多地,一队快马从斜刺里冲了出来,文士光看清来人,不禁狐疑道:“侯爷,您不是走了吗?”

“没有,我们在附近转了转,你们走得还真慢。”曹谦居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福娘的马车,马车捂得严严实实,也不知道文士光的妹妹长的怎么样?

文士光笑道:“我妹夫送了一段,再加上我妹妹在马车里怕颠簸,所以走不快。”

“这速度,天黑能到家吗?”

“没可题的,侯爷,你们要去哪里?”

“跟你一起走吧,等到了定阳,我再玩两天,这些日子太烦闷了。”曹谦居皱着眉头,看远山朦胧,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文士光知道他的心情不好,忍不住劝道:“侯爷,不管怎么说,皇上英明,并没有因此怪罪与你,这侯府的地位也保住了,人这一辈子,哪能没有一点挫折,昨天我爹还说,侯府经此一劫,以后定然顺风顺水。”

曹谦居点点头,“你爹还是挺令人佩服的,家中妻妾一多,定然是非多,现在你们文家不许纳妾,是一件好事,其实,好女人有一个就够了。”

文士光很清楚,曹谦居的娶妻纳妾,完全不能自己做主,忍不住同情道:“日后侯爷成了亲,即便有妾室也无所谓,一碗水端平不就行了。”

“仁兄此言差矣,有了妻妾,焉能一碗水端平,我想好了,以后就学你了,只娶一个妻子,至于其他的女人么…”曹谦居但笑不语。

文士光摇摇头,“侯爷和我等草民不一样,唉,不说这败兴的话了,等到了晌午,我们找地方喝一杯。”

“好,昨日那顿酒喝得不痛快,最烦人的是身后那些人!”曹谦居回头,狠狠地瞪了一眼跟随的那些侍卫,若是没有他们跟着,自己怎么玩儿都没事。

文士光大笑。

笑声传至马车里,福娘皱眉,“二哥这是怎么了?”

“好像是有人跟着我们。”玉环打开一点缝隙,向外看去,她知道姚之麟已经回去了。

福娘捶了捶腿,“好累,我要是能骑马就好了。”

“小姐,等回了家,让二少奶奶教您,她马术很好。”

“行。”福娘有些意兴阐珊,回家固然好,但是比起自由来,还是姚家多一些,只是姚家总有奇奇怪怪的人出现,让她倍感无力。

“小姐,您怎么了?”

福娘牵强的笑笑,她现在很迷茫,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倍感孤独,没有人能够听取她的心声,没有人会与她一诉衷肠,没有人能理解她的种种感受,世间最可怕的东西是孤独,寂寞。

即便是身边围绕千百人,也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种种感受。

晌午的时候,马车停下,文士光隔着马车问道:“小妹,你饿不饿,我们去吃饭。”

福娘嗯了一声,戴上帽子,和玉燕,玉环一起下了车。

嘉定镇正好位于庆都和定阳的交界处,多一半归属定阳,一般的店铺也在定阳这边。

福娘下了车,文士光带着她进了饭庄,饭庄不大,但很干净,曹谦居已经坐在雅间里,文士光本想带着她进另一个雅间,但已经有人了,又想着曹谦居也不算外人,便带着妹妹推门进来了。

曹谦居见到福娘,微微一怔,这个女子好眼熟。

福娘在庆都城也算是小有名气,人人都说,姚家又娶了一个悍妇,进门当天就把老太太给镇住了,福娘嫁进姚家一个月,各种蜚短流长,层出不穷曹谦居昨天跟文士光聊天的时候,还说起此事,文士光极力否认,他说自己的我妹妹身为当家主母,谨守妇德,孝顺公婆,温柔娴淑,绝对不是街上传的那样不堪。

曹谦居开玩笑地说,如果真是那样,他要去勾搭一下。

因为这句话,文士光还生了气,虽然尊卑有别,但文士光和曹谦居都是豪爽之人,两人从未讲究这些礼仪规矩,多年来情同兄弟,所以,曹谦居在说了这话之后,也觉得不妥,连敬了文士光三杯酒,表示歉意。

福娘和曹谦居视线相对之后,也愣住了,因为她见过曹谦居,在文家的前院。

“是你。”曹谦居笑了起来。

文士光狐疑道:“侯爷见过我妹妹?”

福娘规规矩矩的福身行礼,曹谦居大手一挥,“没有那些规矩,妹妹坐吧。”

玉燕和玉环站在小姐身后,心里纳闷,他们怎么会认识?

曹谦居已经点好了菜,福娘进来之后,伙计开始上菜,玉燕帮福娘摘了帽子,脱掉宝蓝色的蓝狐狸毛裘,净手之后,坐在了文士光身边。

文士光对玉燕和玉环说道:“我已经让人给你们准备好了饭菜,就在隔壁,小姐不用你们伺候了,去吧。”

两人看了一眼福娘,福娘微微颔首,两人行礼之后离去。

曹谦居笑道:“真没有想到,那天我看到的居然是你。”    福娘淡淡的一笑,“让侯爷见笑了。”

文士光皱着眉头问道:“妹妹,这是怎么一回事?”

曹谦居把那天的事情略略一说,文士光点点头,他还以为这中间有什么事情,曹谦居刚才的神情,还真吓他一跳,妹妹可是清清白白嫁人的。

三个人默默吃饭,福娘也并未把曹谦居放在心上,一个王侯子弟,能不沾惹,还是远离为妙,朝廷中的事情,远比他人想象的要复杂多了。

福娘只想做个老老实实过小日子的老百姓,因为她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小女人曹谦居似乎很不适应这种局面,他和文士光一起吃饭的时候,两人有说有笑,而现在的气氛,和他在家里差不多,他逃出那个家,就是不想生活的那样压抑。

福娘吃了一碗米饭,哥哥给她夹的鱼,牛肉,她也都吃了,吃饱喝足,福娘放下筷子,文士光皱眉,“妹妹,你吃得太少了,再吃一碗,或者喝一碗汤?”

“不要了,二哥,我吃饱了。”福娘坚持不再吃,文士光也不再劝她,曹谦居和文士光吃饱之后,三人出了饭庄,玉燕和玉环扶着福娘上了马车。

曹谦居看着福娘的身影,接了摇头,“我还以为你的妹妹是个很豪气的女子,现在看来,和我家里那些女子,没有丝毫的差别,无趣。”

文士光扁了扁嘴,妹妹是什么样子,他没有必要和曹谦居争辩,家里一派祥和安乐的气氛,大部分都是妹妹的功劳,家里每一个人都喜欢妹妹,这已经足够了。

马车继读上路,黄昏时分,马车停在了文家门口,文老爷听说女儿马车到了,亲自跑了出来迎接,女儿走了之后,他才发现,家里少了女儿,真是太冷清了。

曹谦居进了定阳城之后,就和车队分开了,现在文士光成了亲,他不好再去文家打扰,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忙完了,在定阳玩上一天,就要返回家去了。

文老爷看着女儿红润润的小脸,舒了一口气,姚家的事情,虽然没两天,已经传遍了,文士光和侯爷交好,自然比别人也知道的详细一些,得知姚家出事,文老爷后悔死了,真是不该把女儿嫁给姚家。

福娘进门的时候,江氏正在大炕上和最小的儿子文和光玩儿,看见女儿回来,江氏忙不迭下炕,抱住福娘大哭,“我的儿,娘担心死了。”

文和光胆子很大,看见娘哭,并没有害怕,反而瞪大眼睛看着姐姐和娘亲。

文老爷连忙上前相劝,“好了,女儿刚回来,先让她歇歇。”

江氏放开了福娘,上下打量,看到女儿气色还不错,一身的富贵,不像是受委屈的样子,拭去泪水,笑道:“看到你回来,娘就放心了。”

柳妈亲自端了水进来,让母女俩洗脸。

福娘等着身上的冷气散了,这才上了炕抱小弟弟,文和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叽里咕噜转个不停,好奇的看着姐姐,他对姐姐没有印象了。

福娘笑道:“臭小子,刚一个月就把我忘了。”

江氏接过儿子,“一会儿就熟了,他现在淘得很,两个人都看不住他。

玉燕进来,告诉福娘,礼物已经分好。

福娘笑道:“娘,我去看看嫂嫂。”

“不用了,我让他们过来,继盛每天晚上过来吃饭,叔侄俩每天都要把家里闹翻了天。”虽是埋怨的语气,江氏的脸上却全都是笑容,虽然有了儿子,但是对孙子,她照样很疼爱,现如今家中父慈子孝,她苦尽甘来,每天的日子都是甜蜜的。

唯一担心的就是女儿,女儿的每一个传闻,都牵动着她的心,晚上无人的时候,她不知道埋怨了多少次文老爷,恨他把唯一的女儿嫁的那么远,还是一户那样的人家,真怕女儿掉进狼窝,被咬得遍体鳞伤。

好在有惊无险,老天开眼,让那恶祖婆婆有了报应,章氏是儿媳妇的族姑,想来应该不会为难她的女儿吧。

而此时,章氏正在房里听玉环诉说姚家的事情。

听到姑姑突然发生改变,有意为难福娘,章氏皱起了眉头,把两个得力的丫鬟送给福娘,一是因为小姑为人良善,二是因为族姑章氏,章氏这些年受到的冷遇,她听说了之后很是担心,可是无能为力,毕竟章氏已经出嫁多年,再说,两个儿子已经长大,老大又是嫡长子,等媳妇过了门,章氏的好日子就算来了。

福娘虽然过门才一个月,但是福娘所作的一切,让章氏很感动,她也是人家的媳妇,自己的公婆善良,所以,父母很是替她高兴。

婆婆从来没有催促过她肚子的事情,倒是娘家的人三番五次的暗中送了补药过来,希望她吃了药,早日怀上孩子。

江氏却说,她现在还小,过几年生孩子也好,再长大一些,生孩子的时候不会太疼。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可是为什么自己的族姑在没有了压力之后,转头又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儿媳妇?真是令人不明白,难道自己受到的欺压,都要在儿媳妇身上再施展一遍?

这件事,她不能告诉相公,太丢人了。

她要在福娘回婆家之前,把这件事办妥,这不仅是作为一个嫂嫂应该做的事情,还关系到他们章家。

想了想,章氏对玉叶说道:“玉叶,明日一早,你就回一趟家,把这些事情,原封不动的告诉我娘,让夫人想办法办妥这件事。”

玉叶点点头,她也觉得章氏做得有些过分了,章家,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

玉竹端着托盘,抬眼看到文士光站在门口,笑道:“二少爷,您怎么不进门?”

章氏脸色一白,暗道糟糕,相公在门口全都听见了。

文士光沉着脸进了门,扫了一眼众人,淡淡道:“你们都出去吧。”

众人面面相觑,自从他们小姐嫁进来,还没有看到过二少爷沉脸,二少爷现在的脸色真是可怕极了。

众人屈身行礼后退下,房间里只剩下夫妻二人。

文士光问道:“玉环讲的都是真的?”

其实他心里很明白,玉环不可能胡编乱造撒谎骗人,因为那个章氏,是她们小姐的姑姑。

章氏上前,坐到文士光身边,扰豫了一下,握住文士光的手,“相公,你相信妾身,这件事情,妾身一定会处理好,福娘也是我的妹妹,绝对不会让她受半分委屈。”

极恶嫡妇·一朝嫁作新人妇 第三十六回 【婆媳过招4】

章氏的娘家母亲李氏在玉叶走了之后,对身边的楚妈妈说道:“月清,跟老爷说,请九老爷来家坐坐。”

楚妈妈笑道:“夫人,您可是真是急性子。”

“自家的妹妹受了委屈,心里肯定不舒服,女婿对七娘一心一意,从不给她受半分委屈,我们章家的女儿是珍宝,人家文家的女儿亦是珍宝,十三姑对儿媳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们婆媳关系,还有章家,文家,亲家会觉得我们章家人无情无义。”

楚妈妈敛起了笑容,夫人考虑的极是,只是九老爷很少和妹妹来住,这个哥哥说话,妹妹未必听听进去。

楚妈妈着人去传话,章老爷很快过来,章老爷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万事不放在心上,正因如此,才放任女儿学了武艺,李氏干涉过几次,章老爷却说,女儿家会点功夫不是坏事,以后嫁到夫家也吃不了亏。

女儿嫁过去,李氏担心了很长时间,好在女儿女婿琴瑟和谐,过得不错,文家一家子也是知书达理的好人家,她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后来女儿回家住对月的时候,女婿也距着回来了,小两口好得就像蜜里调了油,李氏更开心了,她另外的两个女儿嫁的都不好,经常带着孩子哭着回娘家,她一听女儿回家就心惊胆战的。

九老爷是章氏的兄长,和章老爷是刚出五服的族亲,家中一年年末落,到现在只有几十亩田地,勉强过的日子。

早几年,九老爷生了一场大病,三年大旱,家中粮食能够吃就不错了,想着妹妹日子宽裕,就让小儿子上门去借些银子过来用用,九老爷也是一个有骨气的,听说妹妹不借,再没有提过一次,逢年过节虽然也让晚辈去姚家探望姑母,却从不亲近。

章老爷一向照顾亲族,当初九老爷生病了,儿女都年幼,妻子也离世已久,便着人送了银子过去,九老爷病愈之后,又给他说了一门亲事,是一个小门小户的闺女,虽不识字,却但善良,对待前房留下的孩子,视若亲生,正因如此,九老爷对章老爷一向很尊敬。

九老爷听到妹妹的一番作为,深感羞愧,这些年,他们兄妹疏于来往,但不代表他就放弃不管,姚之麟他们成亲的时候,姚之麟还亲自上门送喜帖来着,这些年他们的日子渐渐好转,加上妻子贤惠,外甥成亲,他这舅舅怎么也不会让别人看了笑话去。

婚礼当天,他也是在场的,对于姚家的宠妾灭妻,他十分气愤,可是自家的妹妹不争气,再加上妹妹哀求他不要管,九老爷这才忍了下来。

及至拜堂的时候,福娘大闹那一番,九老爷心里是痛快的,他觉得妹妹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新娶得媳妇虽然泼辣一些,却很讲道理,当时,九老爷的心里很安慰。

虽然妹妹和他疏于来往,但他依然希望妹妹能过得好一点,毕竟他们是一奶同胞。

熟料想,姚家竟然出了事,不过,对妹妹来说,这也是一桩好事,只是妹妹突然的转变,让人无法接受,九老爷却不意外,这些年他虽然和妹妹疏于往来,但妹妹的性子,他还是了解的,她是这些年太压抑了,对任何人不信任的结果。

九老爷收拾了一些东西,借了章老爷家的快马,骑马奔了庆都城。

听说久未上门的舅兄来了,姚广政虽然有些不耐,还是迎出门来,现在姚家不比从前,舅兄这个时候上门,应该是好事。

拜见了姚老太爷,姚广政领着舅兄进了他们的院子,姚之麟兄弟听说舅舅来了,也赶紧从外边回来。

章氏刚刚开始管家,哥哥就上门来,是他听说了什么吗?

两个外甥陪着九老爷坐在堂上,章氏进门,看到哥哥气色红润,衣着干净,知道他这些年的日子缓上来了,舒了一口气。

当年哥哥来借钱,她因为不受宠,不愿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哥哥,怕有朝一日自己没了傍身钱,哥哥又帮不上忙,只怕到那时,自己哭都找不到坟头。

哥哥再娶妻,她跟姚广政商量,姚之麟代表全家去了一趟,老太太拿了十五两银子作为贺仪,姚之麟私下里又拿了三十五两,凑足五十两,给了舅舅,那时候他还没有掌家,身边并不富裕,这三十五两,还是师傅给的。

一进门,章氏笑道:“大哥,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九老爷觉得自家妹妹还真是不一样了,说话比以前硬气多了,脸上堆满了笑,可是那笑容,让九老爷看着很刺眼。

顾妈妈见过九老爷,章氏笑道:“顾妈妈,给九老爷重新沏壶茶,要最好的万春芽茶,另外再上些橘红饼,舅老爷这一路上肯定又累又饿的。”

九老爷摆摆手,“别忙了,我今日来,是有些事情想和你单独谈谈,说完了就走,家里事情多,不能久留。”'TXT小说下载:。。'

姚之麟兄弟俩对视一眼,这个舅舅很少来,他们也只是年节的时候去探望舅舅,平日里很少来往的,因为母亲一直说,舅舅总是对她置之不理,舅舅的确也是少来他们家,母亲受冷落,按理说舅舅若是出面,母亲的日子也个好过一点,所以,亲娘舅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亲。

姚广政牵强的一笑,“那好,舅兄,你们兄妹先谈,愚弟去厨房让他们准备午饭。”

姚之麟兄弟俩也起身出来,顾妈妈最后一个出来,关上了门。

章氏起身给九老爷倒了一杯茶,“兄长,喝杯热茶吧。”

“十三娘,你知道我这次为何而来?”

“兄长请讲。”到底是自己的兄长,虽然多年不太来往,但是对兄长的忌惮还在。

“你的媳妇如何?”

章氏一怔,瞬间反应过来,“兄长此来,是受了亲家之托,文家去人了?”

章氏有些不高兴,媳妇前脚回家,兄长后脚就到了,难道自己给文福娘带来莫大的委屈吗?哪个儿媳妇不是在婆婆跟前伺候着,她没有给文福娘任何为难,想当年,老太太是怎么对自己的,她的兄长都没有来帮过他。

九老爷重重的一咳,沉声道:“文家是什么人,怎么会来找我,是我在三哥家听到了一些事情,为了我们章家的脸面,才来找你的,你也是从媳妇熬过来的,这样好的媳妇,从哪里去找,如今姚家落败,你们本身就是高攀,为何不对儿媳妇好一点,要知道,之麟现在还没有成亲。”

“兄长一来就指责妹妹,这么多年,我在姚家所受的苦,你可曾问过一句,可曾为我撑过腰?苦也好,累也好,一切都是我的命,兄长若是心里真有我这个妹妹,就请回吧。”

九老爷气得咳嗽起来,章氏赶紧倒茶给他,九老爷喝了一口茶,指着章氏斥道:“当初你婆婆如何待你,你比任何人都清楚,为何现在熬成了婆婆,就一定把这些讨回来,外甥媳妇那天在拜堂的时候,就已经很明显的在帮你了,若是她真的拜了妾室,你当如何?人要懂得感恩,今天这一切,难道不应该感谢外甥媳妇?”

章氏也激动起来,“母亲当日在世的时候,再三叮嘱你,让你照顾我,可是哥哥是怎么做的?这些年,我流了多少眼泪?再说那之麟媳妇,姚家一直都是平安无事,为何她一进门,就会被皇上贬为庶民,三代不得入仕,哥哥可知那意味着什么?我的儿子,我的孙子,都只能做平民百姓,以后再也不能光宗耀祖,之麟现在还未成亲,姚家落败,我的儿还能否娶上媳妇,都是一个未知数,若知道会有现在的局面,妾身甘愿受老太太欺负,也不愿看到今日的局面!”

九老爷气得浑身哆嗦起来,指着妹妹的鼻子骂道:“你无药可救了!从今往后,我章陵舒在再没有你这个妹妹!”   九老爷说完,戴上帽子就往外走。

姚之麟和姚之胤就在门口听着,兄弟俩面面相觑,最伤心的莫过于姚之麟,福娘和母亲之间真有这么大的仇恨吗?母亲竟然过河拆桥,做儿子应该怎么办?

姚之麟追上了舅舅,九老爷停住了脚步,看了一眼外甥,冷哼道:“之麟,你的好母亲,舅舅管不了了,但是你若慢待了文家女儿,那真是太黑心了!”

“舅舅,您吃了饭再走。”姚之麟赫然,红着脸拉住舅舅,九老爷摇头,他有负重托,还吃什么饭,气都气饱了。    拦不住舅舅,姚之麟知道准备礼物来不及了,赶紧从荷包里把所有银子掏了出来,塞到九老爷手里,九老爷不要,姚之麟说这是给兄弟们买些吃的,硬塞到了九老爷手里,并说过年的时候,一定带着福娘去他们家拜年,九老爷的神色这才缓和了许多。

姚之麟身边的小厮吉祥很有眼力见,一溜小跑着装了一个食盒,一壶酒,让九老爷路上带着。

九老爷上了马,吉祥把东西递给九老爷,九老爷扬鞭催马,绝尘面去。

姚之麟心情复杂的看着姚老爷的背影,他一直觉得母亲懦弱善良,所以才会被祖母折磨了许多年,可是刚才听到母亲和舅舅的对话,他真的是寒从心生,就因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便可以把自己经历的一切,如数发泄到另一个人身上吗?

他不敢想,如果自己去了伊列之后,母亲和福娘之间如何相处,母亲是斗不过福娘的,她若想折磨福娘,最后受伤的肯定是她自己国与家之间,他首先选择国,因为他不想让国家卷入战争,就像师傅所说,牺牲小我,奉献大我,为了国家,就算是搭上这条命,也是值得的。

他没有经历过战争,师傅也没有,大晋王朝已经很多年没有战争的硝烟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不会体会到战争的残酷,过惯了安逸日子的士兵,根本不是在马背上生活的伊列人的对手。

为了以防万一,皇上命各边境的士兵们不得懈怠,每日里进行操练,可是他去了边关几次之后,心里失望极了,士兵们根本不相信会有战争的到来,他们的操练,形同儿戏。

虽然事后他向皇上反映了这个问题,皇上也下了旨意,但是,没有警惕心的士兵们,根本意识不到,他们时时都处在战争的边缘。

皇上也曾想过和亲的政策,但最后还是否决了,因为和亲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大晋王朝,不能靠一个女人来改变命运,一个女人,也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是内部的强大,首先是内心的强大。

皇上深谙国富民强的道理,所以,大晋王朝不仅重视农业,也开始逐步重视商业,商人的地位,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当一艘艘满载货物的海船漂洋过海,为大晋王朝不仅仅带来丰厚的利润,也让大晋王朝有了更开阔的视野,让他们知道,海外的国家,比他们周边的国家要多很多,这个世界上,不仅有黄皮肤的人,还有白皮肤,黑皮肤,各色人等。

作为大晋王朝的一国之君,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襟,要勇于接受新鲜的事物,才能让自己的国家更强大。    姚之麟曾经和皇上谈过自己去西洋的感受,皇上说,如果大晋王朝多一些像他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国家会更强大 姚之麟在阿丹的时候,曾经亲历过战争,那场战争迫使他们从阿丹直接返回了大晋。

看到尸横遍野,看到阿丹国人自相残杀,看到那些可怜无辜的孩子,姚之麟心如刀绞,那时候他就对自己说,绝不会让大晋王朝经历这一切。

皇上对他们这些鹰卫是百分百信任的,他们这条命,也已经完全交给了皇上,所以,当皇上提出让他潜到伊列去做卧底的时候,姚之麟毫不扰豫的点头答应了。

姚之麟一边走,脑为里想着各种复杂的可题,他甚至后悔让福娘早点嫁过来了,若是等自己从伊列回来再迎娶福娘多好,倘若自己为国捐躯,岂不是害了福娘一生,说起来,她还只是一个孩子,自己的自私,把一个女孩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思及此,姚之麟狠狠的拧了自己一下,暗骂自己实在过分。

还未进门,姚之麟就听见了二弟和母亲争吵的声音,二弟的嗓音很响亮,章氏似乎在哭。

姚之麟扰豫了一下,推门而进,章氏的眼睛已经哭得红肿,姚之麟呵斥道:“之胤,你在做什么!”

“大哥,难道你觉得母亲这样做对吗?若是没有嫂嫂,母亲怎么会有今天的一切!”

“你个不孝之子,娘这么做,是为了谁啊?你说,你现在都多大了,你父亲对你不闻不问,娘再不管,你将来如何娶妻?若非你嫂嫂,我们家还不至于落败呢!”章氏看到自己的亲哥哥和小儿子都不向着自己说话,更觉得委屈,哭得泣不成声。

姚之麟心中长叹,这一切与福娘何干,祖母的事情,若是没有福娘,以后说不定皇上会治自己一个失家之罪,家里的长辈就这样明目张胆的帮助侯府庶子,反叛朝廷,皇上体恤自己,才没有让更多的人受到牵连,他心中已经三呼万岁了。

可这些事情,他能告诉福娘,却不敢告诉母亲。

“母亲,您这样对福娘不公平,那是祖母做下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