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当驸马-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个消息,也丹这才眼睛一亮。
按照陆浪说的,将来并州会在雁门设置中立区,还会建造一大片住宅区的话,这正好可以解决他的一个难题了!
虽然说匈奴人都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但是别忘记了,也丹他们从陆浪手上赎回去的那些俘虏和百姓们,可都是跟着於夫罗在太原生活了很久的人!
这些人的牧地早就被也丹和那些王侯们给瓜分了,现在他们回来了,而且还是数以万计的百姓,这让这些百姓的安置,成了很大的问题!
就算也丹和这些王侯们能收留那些战士,还能安排不少的百姓进自己的牧场帮忙放牧,但是……那多达两万的人口,还是让也丹他们非常的为难。
怎么办呢?
不能将他们编到自己的牧场里面去,又没有牧地可以分给他们,难道让他们自生自灭?
也丹他们非常的为难,而正好这个时候,陆浪却找上了他,并且开除了非常优厚的条件,表示肯接纳这些百姓,帮他解决这个难题。
“将军!”也丹想了想,然后说道:“能不能让我回到王庭,和百姓们商量一下?”
“可以!”
陆浪笑了笑,然后也丹便告辞了。
也丹离开之后,荀彧对陆浪说道:“其实这个也丹是想答应的……”
郭嘉听了,笑道:“这个也丹没那么简单,他能在这个时候抓住机会,其实他也是个有野心的人。现在须卜骨重病,生死未卜,这个时候他站出来,如果能带领族人们稳定局势,后来不管须卜骨是死了还是好过来了,他能得到的好处都不会少!”
这一点郭嘉说得对,要不怎么说郭嘉就是看人看得准呢?
不错,也丹选择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勇敢地承担起和陆浪和谈的使命,其实是有想法的。
本来王庭的王侯们,就是也丹牵的头,而且在须卜骨的心中,也丹他这个人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人,一旦和谈成功,稳定住了这段时间王庭的局势,将来须卜骨就算醒过来了,不但不会责怪也丹,肯定会对也丹嘉奖和重用的。
而要是须卜骨死了,那就最好了!
和陆浪和谈的人是他也丹,须卜骨这个单于死了,又后继无人,那么……新一任的单于是谁,相信谁都知道……
肯定会是他也丹的!
不得不说,也丹是打着一手好算盘,而且他也算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知道这个时候,他必须要依靠陆浪,腰杆子才能硬起来!
而陆浪呢?
他当然知道,其实也丹能这样全心全力地促成和谈,也是在利用自己而已。
不过,陆浪又何尝不是利用也丹,来达到自己稳住匈奴人的目的呢?
千万别说什么陆浪现在兵强马壮的,为什么不杀到草原去。
那样太不切实际,别说现在陆浪只有三万多的兵马,就算陆浪拥兵十万……陆浪也绝对不会去攻打草原的!
为什么?
呵呵,汉武帝倾尽全国之力,数十万兵马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你说为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一旦陆浪对匈奴开战,选在这个时候,那样的话……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陆浪这边!
眼下的大汉正是国难当头,诸侯混战、内乱不断,这个时候陆浪如果想要进攻草原的话,是绝对得不到任何一点外来力量支持的,甚至连朝廷都支持不了陆浪!
所以说,陆浪现在不占天时。
第二点,是地利。
匈奴人在草原上面生活习惯了,熟悉了草原的天气变化和地势,但是陆浪手下的士兵呢?
肯定不行,而且连陆浪和郭嘉他们也不行,到了草原上面,看天色,你知道什么时候会刮风下雨?什么时候该根据天气进军或者是退兵?
都不知道,所以说……地利也不在陆浪这边,当然……陆浪如果是要进攻草原是话,那就是侵略,既然是侵略,就不会得到百姓的支持,这一点虽然不是肯定的,但是……
却是绝对的!
ps:月底两天有些忙,月初的时候,墨水尽量爆发一下,晚上还有一章大的章节,然后就没有了,另外……求月票,有月票的同学,可以投了!
。。。
………………………………
第225章 董卓
不止是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侵略,就算是历史上官渡之战钱,袁绍要讨伐曹操,也得写一个讨伐檄文诏告天下!
为什么呢?
很简单,讨伐檄文,就是说明发动战争的人,为什么要发到这场战争,这样做,就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让百姓支持这次战争!
当然,也许在袁绍的心里,百姓还没有到可以让他这么重视的地步,但是陆浪不一样。
作为一个穿越者,难道还不知道百姓的重要性么?
什么叫做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百姓们拥护你,可以让你成为一方诸侯,但是……一旦百姓们反对你,而发生暴动的话呢?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巾之乱对汉朝造成了什么后果?
这都是血的教训啊!
所以,陆浪是不可能对草原上的匈奴发动这场战争的,而是要想办法将他们收服!
一边,是用武力震慑他们,在击败了於夫罗和步度根以后,陆浪的武力确实让匈奴人觉得非常的震撼,这一点可以说是达到目的了。
还有就是,利用条约,来限制匈奴兵力和人口的发展,将匈奴的威胁降低到最低,最后……就是对匈奴人表示优待,让他们可以享受汉朝百姓的生活。
这样一来,就会让匈奴人失去到汉朝烧杀抢掠的兴趣。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汉人对你们好,帮助你们在草原上也能过上汉人的那种生活,有米饭吃,有布匹穿,还要抢什么呢?
“我怀疑……”
陆浪对郭嘉和荀彧说道:“这个也丹其实动的是这样的心思,你们听我说……之前跟随於夫罗的那批百姓,是他们安置的难题,一方面,他们无力安置这批百姓,另一方面,也丹可能……也不想让这批百姓到我们汉朝来!因为……他怕好不容易千辛万苦赎回去的百姓到了并州以后,会被我们同化……”
“同化?”
荀彧有些不解地问了。
“简单来说……”陆浪解释道:“就是也丹怕这些百姓到了并州以后,努力劳动,然后获得了我们发的那个证明!最后,这些百姓都选择在混合区居住,久而久之,他们受到我们汉朝文华的影响,就变成汉人了!”
“这个也丹……”
郭嘉笑了笑,说道:“眼光倒是看得蛮远的!”
“看得远,就会想办法改变!”
陆浪也笑了,然后说道:“他的担心倒是多余了,因为……这一批百姓会不会变成汉人我不担心,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将他们变成汉人,而是……我要让劝匈奴的百姓和人,要么变成我们汉人,要么……就从这个世界上面彻底的消失!”
说完这段话,郭嘉和荀彧还有郭敬他们都是眼前一亮……
然后,陆浪看着郭敬说道:“让你的人,去结交那些王庭的王侯们,都做得怎么样?”
郭敬点点头,然后说道:“一切都在进行之中,而且……经过他们的试探,有几个王侯已经决定,将他们部落往雁门和代郡一带迁徙了……”
“很好!”
陆浪很高兴,对郭敬说道:“派人告诉那些肯合作的部落首领和王侯们,将来到了并州,我陆浪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答应的土地,一寸都不少,除此之外,我还会奏请赵王殿下,给他们封赏官职!”
郭敬点点头,听到陆浪和郭敬的话,荀彧问道:“主公,你这是要……”
“不错!”
陆浪点点头,然后说道:“我就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我要让匈奴人,彻底并入我们汉人这个民族,这样一来,并州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了!”
陆浪让郭敬做的,到底是什么呢?
自然是让郭敬派人,以陆浪的名义,去拉拢一些王侯和部落的首领了!
果不其然,被陆浪说中了。
也丹确实是怕那批赎回草原的百姓到并州去,他所说的商量,其实是回来,和王侯们打招呼,然后各自派人自己的心腹带着许多奴隶到并州去!
这些奴隶,和他们都有契约的,这个契约,是在天神面前立下的,所以……也丹和这些王侯,根本不怕这些奴隶会变心。
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天神的面前立下了契约,这些奴隶是不敢反抗,就算有人敢反抗,那样也一定会遭到天神的处罚!
于是,在也丹的领头下,很快也丹和王侯们就集结了一万五千名奴隶,他们都是来自各个部落首领或者王侯的私有奴隶,至于这些奴隶离开草原留下的空缺,自然是可以由那些赎回来的百姓所取代了!
集结了人手以后,也丹便派人通知陆浪,说是答应了陆浪的条件,还把人都准备好了!
见到也丹的书信,陆浪呵呵一笑,他哪里不知道也丹这些所谓的‘百姓’其实就是他们各个部落的奴隶呢?
不过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陆浪也没有生气,反而还非常的开心。
陆浪对郭嘉和荀彧说道:“这个也丹,这一次是作茧自缚了!”
对于陆浪的话,郭嘉和荀彧都是轻微地笑了笑。
只有郭敬不理解,问道:“主公,属下倒是觉得,也丹这一手会让我们后面的工作有些难开展了,这些奴隶,他们都和自己的主人签订了天神的契约,虽然说……这个草原上的天神到底厉不厉害我们不知道,但是……这些奴隶是肯定清楚的,所以……想要策反他们的话,应该是非常困难的吧?”
“呵呵……”陆浪笑了笑,对郭敬说道:“知道为什么之前我一直要和匈奴人和谈么?”
“是为了降低他们的防备,并且找机会接触他们……”
这一点郭敬还是知道。
“嗯!”陆浪说道:“你说得对,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深意,那就是……我确实是希望与他们和平共处,因此也不会再去对付他们!并且还会给他们优待,这样做,就是为了磨平他们的斗志!而这一次,也丹自作聪明,阴差阳错地将奴隶送给了我们,却是暗中帮了我们一把!”
“为什么?”
郭敬还是不明白,郭嘉便解释道:“很简单,之前跟随於夫罗的那些百姓,在晋阳兵败以后,你说他们的想法会是什么?”
“会草原去!”
郭敬回答了一句,然后若有所思地说道:“军师是说,如果也丹因为无法安排他们,而又将他们送回来的话,这些匈奴的百姓因为有了想回到草原的心思,就算到了我们并州,我们想要对他们采取工作也不会很顺利的。而相反的是,也丹将那些在草原饱受折磨的奴隶给送到我们并州来了,然后我们给他们非常好的生活条件,这样反而……”
“不错!”陆浪说道:“在受尽了压迫以后,好不容易能过上好日子,谁还会甘心回去当奴隶?也丹将这些奴隶送到并州来,这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所以……我们不需要犹豫了,赶紧答应了他们便是!”
“明白了!”
郭敬点点头,然后大笑了起来,说道:“主公果然是深谋远虑,属下佩服!我这就到王庭走一趟,将这些奴隶都带回来!”
“是百姓!”
陆浪提示了一声,然后大笑了起来。
京师,洛阳!
贾诩一行人快马加鞭,路上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匹战马,终于在三日之内赶回来了。
一回到洛阳,贾诩就被董卓给叫去了。
董卓肥胖的身躯堆在他的太师椅上,看着贾诩问道:“怎么样?那陆浪可是答应出兵了?”
“没有!”贾诩的回答很干脆!
“什么?”
董卓大怒,派着桌子问道:“没有?”
董卓一怒,众人都不敢出声,顿了顿,董卓又问道:“那你回来干什么?”
意思是,你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还跑回洛阳干什么?
贾诩连忙跪下说道:“并州牧虽然没有答应出兵,却让属下带了一句话回来!”
“什么话?”
董卓问了一句,然后看了旁边的李儒一眼。
李儒身高七长,一双眼睛非常的灵敏,想事情的时候,眼珠子总会在眼里打一个圈,他的鼻梁间留了两瞥胡子,看起来有些贼眉鼠眼的味道。
但是……这个李儒绝对不简单,能成为董卓的首席军师,还娶了董卓的女儿做老婆,这样的一个人物,能简单到哪里去?
贾诩说道:“并州牧让小人回来告诉太师,他说他想问太师要几个人,只要太师答应了,他便可以为太师献上一条让诸侯自相残杀并且退兵的计谋!呵呵……太师,这个陆浪年纪轻轻的,却是一个风流胚子,他找你要的这几个人,虽然说都是朝廷重臣,但是……他的目的却是很耐人寻味!”
“哦?”董卓问道:“难道他要的是美女?”
“不错!”贾诩说道:“其中一个,是司徒王允的养女貂蝉,此女确实是一个美女,既然要了貂蝉,司徒王允他自然也是要的,还有一个人,却是太师比较看重的中郎蔡邕!”
“什么?”董卓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然后说道:“老子也好色,但是……只要能让诸侯退兵,这美人我可以丝毫无损地给他送过去,至于那个司徒,也一向与我不对付,给他就是……但是,蔡邕他为什么要?”
“好像是……”
贾诩像是憋着笑意,然后说道:“陆浪找我要人的时候,喊蔡中郎喊的是丈人……”
“原来如此……”
董卓沉吟了起来。
ps:这一章的字数比较多,相当于两章了,晚上没有了,大家晚安!
。。。
。。。
………………………………
第226章 应变
董卓笑了。
他生得满脸横肉,留着大把的胡子,浓浓的眉毛,这一笑,胡子和眉毛都挤在了一起,极及丑陋!
“原来,这陆浪是看中了蔡邕的女儿,呵呵……贾诩,你说吧,这陆浪的计策是什么,咱家听完以后,要是觉得这个计策还可以,那答应他也行!”
“回太师,陆浪说了……要太师将这些人送到杨县地界,他才会献计……”
“什么?”
董卓又怒了,骂道:“不识好歹的东西,现在诸侯联军势头正劲,咱家哪有时间和他来讨价还价?”
其实陆浪也看中了这一点,现在洛阳的形势,真是火烧眉毛了,因此……陆浪才会对贾诩提出这个建议。
一条生路,一条妙计,换几个人而已,这样的买卖,陆浪相信董卓是一定会答应的。
就算董卓拿不定主意,然后问李儒,陆浪也不怕……
因为现在,李儒肯定没有想到,这个退敌之策到底是什么!
“行了,你先下去吧!”董卓朝贾诩挥挥手,现在的贾诩,在董卓看来,只是自己女婿手下的一个门客而已,自然不会重视了。
贾诩离开了太师府,便直接来到了自己的家中。
进了门以后,贾夫人出来迎接贾诩,并且告诉贾诩一个消息。
那就是,一向对贾诩很看重的西凉名士阎忠,死了!
“死了?”
贾诩突然心里一惊,问道:“如何死的?”
“据说是去年,韩遂与马腾在汉阳兵变,他们逼迫阎先生做叛军的首领,阎先生不从,自杀了……”
贾夫人的话,让贾诩没来由地觉得有些心灰意冷,他悠悠地说道:“现在这个世道,唉……”
叹息了一声,贾诩突然看着自己的夫人对他说道:“夫人啊,现在的时局动荡不安,原本以为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京城,应该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但是……在诸侯大军的逼迫下,京城也不安全了!这一次我从并州回来,估计不久以后太师就会下令焚烧洛阳,到时候……你们母子要到哪里去?”
“焚烧洛阳?”贾诩的话,吓了贾夫人一跳,然后贾夫人问道:“老爷,这洛阳是千年古都,太师这么敢把它给烧了?”
贾诩说道:“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这是不得已的……”
想到这里,贾诩心中暗想,不知道董卓和李儒商议得怎么样了,会不会答应陆浪的要求呢?
摇摇头,贾诩然后说道:“不管怎么样,京城你们的不能再待了,我和你说……家中什么都不要带,你赶紧带着我们的孩子,还有乘着马车出城去,走得越远越好,尽量不要让人看出来你们的身份……你只要记住,一路往北,渡过黄河以后,便进弘农城,再转到一个叫做杨县的地方,到了那里,你去找到杨县的太守贾逵,和他说明你的身份!”
“老爷……”贾夫人问道:“那你怎么办?”
贾诩悠悠一叹,然后说道:“有些事,我得做完了,才能走,不然的话,想走也走不了!现在是大难临头,别想那么多了!”
对自己的夫人交待了一句,贾诩便又离开了自己的家,往牛辅的军营去了。
另一边,贾诩离开之后,董卓向李儒问道:“你刚才一直没有说话,现在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李儒摇了摇羽扇,说道:“明公,照这个贾文和的话来看,这个陆浪,似乎是个好色之徒,不如就从陆浪的意思,将他要的人送过去……”
“那要是我把人送过去了,陆浪却不给了献计怎么办?”董卓不高兴了,对李儒问道:“你也是足智多谋的人,难道你就没有什么退敌的妙计吗?”
李儒有些为难地说道:“迁都长安……”
“那是避敌!”董卓怒道:“不是退敌!”
避敌和退敌,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是目的却差了好远。
避是躲避的意思,迁都到长安,只能躲避开强敌的进攻,却不能瓦解诸侯的联盟,到时候……如果诸侯又杀到长安怎么办?
而且这个时候,董卓的后方凉州刚刚发生了兵变,要是迁都长安还没有用的话,退都没地方退了!
所以,贾诩在听到阎忠之死的消息以后,便立马让自己的老婆带着孩子离开京城。
因为,贾诩已经料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董卓是肯定会答应陆浪的要求,答应了陆浪的要求,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迁都了!
太师府里面,董卓在生气以后,李儒还是没有想到办法,于是两个人只好大眼瞪小眼的。
最后,董卓无奈了,只好说道:“来人啊,将贾文和请来!”
“明公这是……”李儒问了一句。
董卓说道:“哼!还能怎么办?只能答应他陆浪的要求了,咱家这就让贾诩将蔡邕和司徒王允一家全部送过去!另外……关外那些诸侯的脚步,必须得拖住了!这样吧,你和奉先亲自率领大军到虎牢关前面扎营,能拖几天是几天,尽量拖延时间,等待陆浪那边的消息!”
“既然如此,属下告辞了!”
李儒点点头,便领命去了。
贾诩到了太师府,董卓对贾诩说道:“这陆浪要的人,让你送过去怎么样?”
贾诩摇摇头,对董卓说道:“只怕一路上,我照顾不好!”
董卓哈哈一笑,其实……他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不笨,刚才这句话,是董卓他故意问的,想看看贾诩的反应。
这一次贾诩到并州去,可是受到陆浪优待的,这一点董卓自然知道,他派去护卫贾诩的人,回来肯定都禀报董卓了的。
见到贾诩这样回答,董卓才相信了贾诩没有欺骗自己,因为如果贾诩和陆浪串通好了的话,那么贾诩在知道自己可以护送蔡邕等人北上的消息以后,肯定会高兴的!
但是贾诩的脸上不但没有高兴的样子,反而是一副担心的神色,这就让董卓很满意了!
董卓说道:“文和真是一个稳重的人啊,既然这样……你就先跟我进宫一趟,先把陆浪的要求,告诉天子和大臣们,我们再做打算!”
。。。
。。。
………………………………
第227章 窝囊的天子
随着董卓进了皇宫,然后贾诩终于见到了,那个被成为天子的人!
当今汉帝刘辨,按照历史的车轮,本来这个时候刘辨应该已经死了的,就在他登基三个月以后!
但是……他这个皇帝,现在却当了接近一年的时间,而且刘辨也没有死,依旧窝囊地活着!
不错,就是窝囊!
作为一个天子,每天生活得战战兢兢的,而且……还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作为董卓权力和政治上的一个傀儡,这不是窝囊是什么?
董卓觐见的时候,是由甲士护卫的,满朝文武就他一个人,可以穿着鞋子,腰间缠着宝剑来面见天子。
到了朝堂上面,董卓只是意思性地朝刘辨抱了抱拳,这就算是拜见了,甚至从头到尾董卓都没有正眼看刘辨。
回过头,董卓扶着自己的腰带然后说道:“都在啊!”
朝堂上面,尚书卢植,司徒王允,还有中郎蔡邕几人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谁也没有说话。
至于太傅袁隗,因为袁绍是诸侯联盟的盟主,所以……袁隗一家,包括其他的袁氏族人,都已经被董卓给斩了!
为了这事,袁绍还被气得吐血呢!
“好了!”董卓笑着说道:“既然都在,那还等什么?文和啊,告诉他们……”
指了指王允和蔡邕,董卓自顾地坐到一边。
他身子太肥胖了,所以不能跪坐,于是在朝堂上面,有他董卓专门的座椅。
贾诩对三位大臣行了一礼,又对刘辨拜了一拜,这才说道:“启奏陛下,还有各位大人!小人这次从并州回来,并州牧陆浪陆将军让小人回来,说是他想让司徒王允大人还有蔡中郎到并州去,此事太师也答应了……”
“嗯!答应了,答应了!”
董卓点点头,还故意指着王允说道:“特别是你,你不是有个养女叫什么……叫什么貂蝉的么?把她也带过去,这都是陆将军说好的!”
听到董卓的话,在场的人,包括刘辨在内,都疑惑了起来。
难道……陆浪答应出兵帮助董卓对付诸侯了?
当然,这样的疑惑,只能藏在心里。
王允当时五十三岁了,头发有些花白,听到董卓的话,他眉头一皱,然后说道:“老夫身为司徒,不在京城侍奉陛下,却到并州去,这是什么道理?”
“让你去你就去!”董卓见王允不想去并州,于是来气了,他怒道:“你若是真心想要侍奉陛下,就应该为了江山和社稷,去答应陆浪的要求!不然的话,关外诸侯一杀进来,谁能阻挡?谁?你告诉我,是你么?”
“我……”
王允还要争辩,但是却又不知道该怎样说,只好一甩袖袍,然后看着有些惊慌的少帝刘辨,说道:“陛下,老臣不见圣旨,是不会离开京城的!”
刘辨看了看董卓,一句话也不敢,神情却是一副很着急的样子,贾诩看在眼里,心中却也在为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着急!
不过,话说回来,刘辨虽然生得眉清目秀,有一副好皮囊,但是论作为一个君主,在贾诩看来,刘辨还比不上远在并州的那个赵王刘协!
对于这一点,贾诩也在心中夸赞陆浪有眼力,并且早早就带着刘协离开了京城……
“圣旨?”董卓哈哈一笑,指着王允说道:“你要圣旨?好,咱家这就给你圣旨,还有……蔡中郎,你也需要圣旨么?”
蔡邕眼观鼻,鼻观心,悠悠地说道:“我已经老眼昏花了,之前是因为太师派人来请,老夫才到京城来的,既然太师现在不需要我了,不如干脆让我辞官回乡吧!”
“蔡中郎言重了!”
听到蔡邕的语气中,似乎对自己有些不舍的样子,而且也不想到并州去,当然……王允也是不想到并州去,但是呢……蔡邕的话听在董卓的耳中,却让董卓觉得非常的亲切,所以董卓赶紧换了语气,对蔡邕说道:“我一直视中郎为先生,非常的尊敬,哪里会不需要你呢?只是……现在国难当头,不得已只能将先生送到并州那边待一段时间而已!”
“既然太师已经做出了决定,那自然也不需要问老夫了!”蔡邕说到这里,睁开眼睛看着董卓说道:“反正老夫到了这风烛残年,就像是无根的浮萍一般,能飘到哪里就是哪里……”
说完这句话颇有意味的话以后,蔡邕便起身,然后说道:“老夫,告辞了!”
“唉!”
董卓看着蔡邕的背影,他顿了顿,然后喊道:“先生且慢,先生且慢!”
其实,蔡邕被贬以后,这一次强行被董卓请回到京城,再一次让蔡邕有了从政的机会,在蔡邕的心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还是感谢董卓的。
历史上,蔡邕就是因为董卓死了以后,他在王允的府上为董卓感慨了几句,然后被当时执政的王允给打入了大牢,然后死在牢里的!
可见,在蔡邕的心中,对于董卓有恨,但是……也有感激的。
能得到蔡邕的感激,董卓纵然再是个粗人,当然也会格外地珍惜蔡邕的感激了,于是见到蔡邕有些不高兴地离开,他赶紧追了出来。
董卓离开之后,卢植眼睛一动,然后看了王允了一眼,说道:“司徒大人,请借一步说话……”
王允点点头,然后便起身,和卢植到一边去了。
这时候,偌大的朝堂上,就只剩下坐在龙椅上的刘辨和贾诩了,刘辨这才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贾爱卿,这次你到并州去了?可曾……可曾见到朕的弟弟?”
“回皇上!”
贾诩赶紧行礼说道:“见到了!”
“哦?”
刘辨故意大声说道:“贾爱卿你到朕的前面来,与朕说说,朕这弟弟,近来如何了……”
刘辨一副关心自己兄弟的样子,又故意大声说了出来,其实是说给朝堂外面那些甲士听的。
贾诩见到刘辨给自己使眼色,虽然有些疑惑,但他咬咬牙,最后还是决定往刘辨的座位走了过去……
ps:最后两天了,这个月最后两天了,月票再不投就没了,大家抓紧吧!
。。。
。。。
………………………………
第228章 毒士贾诩
来到刘辨的面前,贾诩才发现,原来这朝堂上,龙椅的旁边,有一个小门。
这个小门,自然就是可以直接通往天子寝宫的门了。
当贾诩到这个小门前面的时候,门里面突然冒出一个人的声音,那人说道:“贾文和,等下陛下与你所说之事,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