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当驸马-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先生,可是有事情发生?”
见到荀彧和郭嘉都没有开口,陆浪便主动地询问了一句。
现在陆浪的脑子有点晕啊,可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所以要议事就必须得快,不能耽误太久了。
郭嘉会意,然后笑道:“主公身子向来强壮,却不想我这个体弱之人都没有生病,主公倒是病了……”
大雪不断地下,郭嘉都不得不穿上了好几层夹衣才敢出门。
说起来,这次郭嘉来找陆浪,就和这大雪有关!
调笑了一句之后,郭嘉对陆浪说道:“主公,有件事得早做准备!我已经和燕召打过招呼了,让他到军营去找高将军,多多留意吕梁那边的动静!”
“怎么了?”陆浪问道:“莫非是土匪下山了?”
“还没有……”荀彧摇摇头,然后说道:“不过估计也快了!”
原来是徐宿今日视察城内的情况,然后向荀彧这个县丞报告,说是县城里面的几处井水怕是要被冰封住了,所以让荀彧想办法早做准备。
徐宿对荀彧报告的时候,郭嘉正好在旁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郭嘉对徐宿和荀彧要求一起到县城的几处井水擦看。
连天积雪,水井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黑窟窿一般,郭嘉视察了井里的情况以后,便对徐宿和荀彧说道:“县城之中水井都要被封住了,若是山上呢?”
“山上?”
荀彧和徐宿不笨,被郭嘉这一提醒,于是都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是啊,这大雪封山的,水源肯定是一个问题,不说水源,若是雪崩了怎么办?
所以郭嘉他们猜想,土匪们肯定不会那么傻,一般的大雪还好,这连着下了上十天的大雪,你几千人还待在山里,那不是找死么?
于是郭嘉断定,土匪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绝对会有动作!
荀彧和徐宿也赞同郭嘉的意见,然后三人便分头行事。
三人商议之后,决定由徐宿到军营去找徐晃和高顺,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派探子去探查土匪们的动向。
因为荀彧是县丞,杨县还要由他来主持内政,而郭嘉必须留在陆浪的身边决策,加上三人中徐宿和军营这些将士们认识的时间最长,所以由徐宿去军营传令是最好的人选!
听到荀彧的叙述,陆浪的头脑一下子清醒多了,然后问道:“你们是说,土匪们肯定会下山……而且……以土匪们的个性,既然下了山,就一定会抢夺百姓的,所以……这是歼灭他们的一个机会?”
“不错!”郭嘉点点头,然后对陆浪说道:“主公,可还记得嘉之前说过‘扼吕梁要道以观天下’之策么?如今机会来了!吕梁匪众一战可擒,要是能拿下吕梁山,然后顺势将两县之间的平原地带收入囊中,这杨县来年便可成为我们的粮仓!有了粮草,便能征兵,再徐图并州,大事成矣!”
“只是……”陆浪犹豫了起来,说道:“唉!我现在重病,而且天气寒冷,大雪封山,此时出兵,困难太多了!”
郭嘉的分析确实是不错,机会也确实是机会,不过……机会有,危险也是存在的。
因为在雪中作战,对士兵的各方面要求都非常的高,一旦失败的话,陆浪这点人马只怕就不保了!
军队正处于上升的势头,而且陆浪又刚刚得了杨县,可以安身立命,所以陆浪对自己手下这两三千人马看得很重,不敢打这种没有把握的仗。
听到陆浪的话,郭嘉知道陆浪的担心,于是劝道:“主公,此战必打!”
为了让陆浪下定决心,郭嘉显然是拼了,他脱去外袍,然后站了起来说道:“说此战必打,原因有三!第一,主公虽然新得杨县,可以安身立命,却有外患……近有土匪作乱,远有董卓威胁,还有诸侯暗中打着殿下的注意,所以必须要发展!第二,雪中作战虽然有风险,但是土匪们也一样是在雪中作战,而且他们必然料不到我们会在这个时候出兵袭击他们,所以这是奇袭,出其不意,应该打!第三……”
此时的郭嘉,陆浪仿佛看到了史书上那个向曹操献上十胜十败的不世之才!
前面两点,郭嘉已经推翻了陆浪心中的想法,并且已经说得陆浪有些心动了。
不过陆浪还想听听郭嘉的第三个理由,于是便没有打断郭嘉。
“第三,主公率朝廷之师,仗王上之名,以仁义行道,凭德行取人。百姓多了赞誉,吕梁百姓早就盼望主公收复此地,然后保两县太平!所以……主公只要一发兵,百姓定然会争相帮助,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是这个道理!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中而人胜,所以主公必须打!”
郭嘉字正腔圆,这三个理由说得让人根本就无法反驳!
这几段话里郭嘉的意思是说陆浪率领的宫廷的军队,打着陈留王刘协的名号,做的是仁义的事情,靠的以德服人,所以百姓都非常敬重和爱戴。
而土匪们是不得民心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战争必须的条件之中,天时和地利两边都是相等的,但是陆浪得到了民心,在人和这个条件上是陆浪胜了。
所以郭嘉最后说了三个字,必须打!
ps:怎么样?郭嘉是不是很有历史上牛人的风采?
。。。
………………………………
69。第69章 兵发吕梁
“好!精彩!”
陆浪忍不住赞叹了起来,还拍了拍手掌。
然后转向荀彧,陆浪问道:“文若先生也认为该打么?”
荀彧没有向郭嘉那样激动,而是坐姿端正地说道:“奉孝所言不错,此战若胜,则河内西边一带,百姓都会拥护明公!一个杨县,不足以助明公以及殿下成就大事!况且……这写山贼土匪难得被逼得下山了,若是这个机会没有抓住,将来再要剿匪,只怕在山中难度更大!”
荀彧也赞同?
当然会赞同,荀彧和郭嘉一起来找陆浪,当然是两人早就商量好了对策才来的。而且,荀彧不止是赞同,这里荀彧又提出了一条必打的理由。
在山下剿灭这下土匪,总比土匪们龟缩在山上要容易剿灭一些,因为陆浪的手下多是骑兵,骑兵在平原上面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到了山上,马就没有那么灵活了!
见到荀彧赞同,刘协的小性子就来了,他心里正怄着气呢,嘟着嘴说道:“先生,姐夫都病了,现在怎么出兵?”
“这……”荀彧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他和郭嘉只是谋士,只能帮助陆浪决策,要是陆浪真的生病打不了,那也没有办法。
谁让陆浪是主公呢?
所以荀彧摇摇头,然后叹息了一声。
唉,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节骨眼上陆浪却生病了……
叹息一声之后,荀彧看了看郭嘉。
但是郭嘉也没有说话,这打仗可不是儿戏,陆浪生病了,身体没有力气,要是上战场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现在陆浪可是所有人的主心骨啊,谁都能出事,就是陆浪这个主公不能有事,所以就算是以奇谋险计著称的郭嘉,再大胆也不敢逼着陆浪带兵出战了!
见到郭嘉和荀彧两人都为就要错过这个战机而可惜着,陆浪眉头一皱,然后说道:“两位先生之言,陆浪纵然万不得已、粉身碎骨也要聆听!既然奉孝说此战必打,那打便是!传令,荀彧代理县丞,与周仓总督杨县政事以及粮草。郭嘉为军师将军,徐宿为前军统帅。命徐晃、高顺为前锋,各领五百甲士为左右军,严颜领三百马弓手垫后,我与典韦亲自率领一千枪兵为中军,克日兵法吕梁,剿灭山贼,以正乾坤!”
听到陆浪的话,郭嘉与荀彧大喜不已。
特别是郭嘉,本来都以为刘协一句话,陆浪肯定会听的,没有想到陆浪居然要坚持带病出征,并且还亲自率领中军!
这一次陆浪点兵,将杨县三千人马派出了二千三,只留了七百人在杨县支应粮草,而且军营里面的将领都派出去了,荀彧的身边只留了一个周仓。
可以说,这次陆浪是倾巢而出,这也说明陆浪是决心要一举歼灭土匪了!
荀彧与郭嘉两人出了后院传令去了,离开后院郭嘉与荀彧分别的时候,郭嘉对荀彧说道:“文若先生,此真乃世之明主,这一次主公带兵出征,其魄力远在诸侯之上矣!”
这句话高度地赞扬了陆浪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郭嘉对陆浪的胆气也非常佩服,所以郭嘉居然对荀彧说,陆浪是世之明主!
郭嘉和荀彧说这样的话,也有感谢荀彧带他来跟随陆浪的意思。
荀彧会意,对郭嘉交待道:“明公患病,若是强要出战,奉孝还需要多多劝阻,须知明公一个人的性命,重过三军将士啊!”
这是荀彧怕陆浪上了战场,然后忍不住要亲自动手。
前几天陆浪没有生病的时候,可是一刻也不闲着的,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在校场练习枪法,而且据说陆浪的力气也越来越大,这让荀彧在惊讶的同时,也有些担心。
战场上刀枪无眼啊,这主公那么卖力地练习武艺,不可能只是为了耍起来好看忽悠人的,作为三军主帅,怎么能像武将一样去冲锋陷阵呢?
所以这里荀彧特别叮嘱了郭嘉一句!
在陆浪居然答应带病出征之后,荀彧也和郭嘉一样,对陆浪做事的魄力也有些折服了,但是陆浪这个让荀彧和郭嘉佩服不已家伙,面对刘协和刘静还有冰冰三人的询问,却是这样回答的。
“我为什么生病了还要答应出兵?”陆浪呵呵一笑,说道:“你们懂什么?我出去那是活动颈骨的……搞不好这纵马扬镖,出了一身汗,这病就好了呢?再说了,我是他们的主公,他们肯定不会让我有危险的,你们放心就是!”
要是荀彧和郭嘉听到陆浪这句话,又不知道会不会还是那样佩服陆浪、夸奖陆浪了……
好说歹说,刘静姐弟两人,还有冰冰也没有再劝阻陆浪了。
不过冰冰却要求跟随陆浪上前线去,说是好照顾陆浪,出乎陆浪意外的是,刘静居然也赞同冰冰上战场去,于是陆浪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她们。
陆浪唤来典韦,然后披挂上马。
典韦这个身高接近两米的汉子帮陆浪牵住了马头,然后回头对周仓说道:“你这厮好是啰嗦,我典韦说了,主公不会有事就不会有事,为什么了要换了你来保护主公?”
陆浪一听,觉得不对呀,这典韦怎么和周仓吵了起来?
然后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周仓怕陆浪有危险,于是找典韦商量想要和典韦调换一下,典韦当然不愿意了!
这不是看不起俺典韦么?所以典韦不高兴了,大声说道:“任他贼众千百,我只要两把短戟,就算是我典韦死了也会保护主公的安全!”
这话说得,死了还怎么保护陆浪的安全?
陆浪大汗,不过对于典韦的能力陆浪是没有质疑,于是劝道:“两位将军不要争了,特别是元福,这杨县城还有殿下与公主的安全还得你来守护,还有粮草也不能大意,不能出了差池!若是大军归来之时,杨县平安,元福的功劳也不在三军将士之下!”
听到陆浪的话,周仓于是保证道:“主公放心,某家定然不负主公厚望!”
ps:今天两更了,大家要是看得不过瘾的话可以在书评里面留言,墨水都看得到的!
。。。
………………………………
70。第70章 傻人有傻福
“这大雪,真让人受不了!”
“唉!这腊月还没到,大雪就下个不停,这天是怎么了?”
吕梁境内,许多村落的百姓都埋怨了起来。
由于长时间的积雪,导致村庄之间的道路都被大雪掩埋,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庄子,从个人院子里面铲除的雪堆起来都跟一座白色的小山似的!
“李叔,你听说了没有?好像山下的土匪们前段时间到北边的庄子经过了。”
“你听谁说的?”
一个中年男子将手中的铲子狠狠地插在地上,然后看着身边的人问道:“杨家嫂子,别乱说话啊,这土匪要真是经过了北边的村子,他们是要干什么去?”
被称为杨嫂的中年妇女说道:“谁知道呢……老身也是听我娘那边的一个猎户说的,说兴许是雪太大了,山里待不住了!”
“也有可能!”那男子点点头,然后又思索了一下,这才说道:“不对,说不定还真是土匪下山了,我得赶紧招呼大伙儿将粮食都藏起来!”
因为生活在吕梁一带,经常受到土匪们的抢掠,所以百姓们也学精了。
这一带的百姓,包括杨县的百姓都一样,几乎每家每户的院落里面都挖有地窖,而且这些地窖还非常的隐蔽,不是院子的主人还找不到!
土匪一来,百姓们就会把粮食藏起来一部分,也不能全部藏起来了,那样的话土匪抢不到粮食,就会杀人!
而山上的土匪们下山一次,也不会将百姓的粮食都给抢光了,他们只要抢一次够吃上一阵子的也就离开,至于杀人则是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做的事情。
归根结底,这粮食都出来这些百姓身上,你把百姓杀光了,谁种田种地去?
这也算是这一带土匪们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是受苦的依旧是老百姓!
那中年男子叫做李来,是这个村子的长吏,跟里正差不多。
因为吕梁这一带虽然名义上是属于太原郡的管辖范围,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加上太原现在又落入了匈奴的手中,所以这里便成了一个无人管辖的地区,这里的百姓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
李来是这个村子里面名望比较高的一个,所以他说的话大家也基本上都会听,于是李来便成了这个村子的里正。
一路告诫着让百姓们回家做准备把粮食藏起来,一边走到村口的老福头这里。
老福头是村里一个年近七旬的老者,这老福头年纪大了,却没有娶妻生子,也种不了田地,所以村子里面的人就让老福头开了个茶摊,大伙儿偶尔来这里喝喝茶,给老福头一点粮食或者是铜钱,同时因为老福头的年纪大了,土匪们也不会抢到一个白发苍苍年近七十而又没有后人的老者身上去,因为人家是个老人家,还是孑然一身,你抢也抢不到什么,所以村民让老福头在村头开这个茶馆,也有让老福头在这里看着吕梁山那边土匪动静的意思。
一旦土匪下山了,这老福头也能远远地看到然后先通知大家。
其实关于这老福头的事情,还有一个他和土匪之间的幽默段子。
当年老福头还没有开茶馆的时候,就住在这村口的山头上,那时候老福头虽然才六十多岁,却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后来一群黄巾余党流落到了吕梁山这一带,他们就是现在吕梁山上面的那些土匪。
当时黄巾余党没有了粮食,都饿啊,所以来到老福头的家里就要抢粮食,但是他们把老福头家前前后后翻了个遍,却是半粒粮食都没有找到。
后来领头的人发火了,用刀架在老福头的脖子上问老福头是不是把粮食给藏了起来。
老福头吓得裤裆都尿湿了,然后战战兢兢地说道:“这位军爷,老朽一辈子就守着这间破屋子,连媳妇都娶不上,哪里还有粮食?”
见老福头都吓得尿裤子了,不像是说假话的样子,于是土匪们也就信了。
那领头的骂了一声晦气,然后将老福头一把推到在地上。
这时候行军了许久,人马都困乏了,于是领头的人便下令看些柴火在老福头家的院子里面造饭,不成想土匪们吃饭,那老福头也跟着来吃。
吃完了以后,老福头已经对这些人不害怕了,于是坐在那里傻笑。
头领问道:“你这老儿,刚才尿裤子,现在又笑,该你这辈子没媳妇,你笑什么?”
被别人骂活该一辈子娶不到媳妇,那老福头也不生气,反而对那头领说道:“老朽活了这六十多年,这还是第一次吃饭吃得这么饱!”
听到老福头的话,那头领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本来是来抢劫的,没想到最后还管了这老头一顿饭……
这个事情传出去了以后,当地的许多百姓在土匪们走后都把老福头这蹭饭的事情引为笑谈,不过笑归笑,后来百姓们发现这些土匪不知道是因为忌讳什么,还是老福头的名字取得好,傻人有傻福!
反正就是这些土匪每次下山来,都不抢老福头的,也不到老福头的家里去,甚至每次都绕过老福头的家。
于是聪明的百姓便让老福头开了一个茶摊,家家户户也都接济一下老福头,让他能活长久一些,好让老福头为这些百姓在这山头上面守着报信。
李来到老福头这个茶摊的时候,发现茶摊难得地坐了一个年轻的后生,而且看那后生的样子,似乎是赶路经过这里,也许是走路走得累了,所以便在这里歇一下脚。
李来不知道的是,这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家伙,其实是来自杨县的军营,是高顺的部下,这次奉命到吕梁境内来观察土匪动向的一个斥候探子!
。。。
………………………………
71。第71章 土匪们的意
“呵呵……长吏大人来了!”
老福头见到李来,于是赶紧嬉皮笑脸地凑了过来,说道:“呵呵……这大雪下得,居然还能有客人来!”
说完了,老福头还摸了摸自己的后脑,样子看起来有些滑稽,好像是在向李来邀功一样。
这也难怪,平时老福头这个茶摊,除了当地的百姓以来,就没有接待过别处的客人,说起来这好几年,这次还是第一个外地过路的到老福头这个茶摊来消费呢!
所以老福头非常高兴,还有些向李来炫耀的意思。
看穿了老福头的意图,李来无奈地摇摇头,然后交待道:“福伯,这大雪封山的,听杨嫂说土匪们好像下山了,麻烦您老人家给盯紧点,要是见到土匪的人马,就马上敲响院子后面的钟!”
“土匪?”
对于土匪,可能这一带只有这个老福头才会不害怕,他听到土匪的名字,还来到院子前面朝远处打量了一眼,然后才对李来说道:“这……长吏大人,你看,你看!这茫茫大山都是白雪,哪里有什么土匪啊?”
“土匪?”
坐在桌子上吃着干粮喝着茶水的后生闻言眼睛一亮,然后赶紧将干粮收了起来,然后倾耳听着李来与老福头的对话。
“福伯,杨嫂只是听山里的猎户说在北边见到过土匪,又不是说土匪往我们这里……”李来对老福头解释着,但是话说到一半,李来的脸色就变了。
只见远处延绵的山路上面满是白雪,在浩瀚的一片白色海洋之中,许多黑点在‘缓缓’地移动着!
那些黑店很明显是人,而且人数起码不下千人!
“土匪,土匪呀!”李来推了老福头一把,然后骂道:“你眼瞎拉,还不去敲钟?”
“哦,哦!”老福头应了一声,然后往院子的后面去了,然后悠扬的钟声,从这里开始,传遍了整个山谷村落!
还真是土匪来了!
喝茶水的那个后生眼睛一亮,然后神色慌张地掏出几个铜板丢给在了桌子,便赶紧推开院门,跑到一边躲了起来。
杨县那边,陆浪骑在战马上,昏昏欲睡!
没办法,这是病的,陆浪感觉自己的头好像一边轻一边重,老是像倒在马背上,但是一阵冷风迎面一吹过来,陆浪顿时又打了个激灵,然后打起精神赶路!
“阿欠……”
一路上,陆浪不知道打了多少个喷嚏,旁边的郭嘉见了,于是对陆浪问道:“主公,要不要歇息一下?”
“没事!”陆浪摆摆手,然后问道:“现在到了何处?”
郭嘉说道:“刚才见路边所立的石碑,似乎是到了交口一带……”
“交口?”陆浪有些晕,然后说道:“奉孝,我现在头晕,记不住这交口是哪里,你只说离到吕梁还有多久吧!还有……前面派出去的斥候还没有动静么?”
听到陆浪的话,前头的高顺会过来答道:“主公,半个时辰前有一队斥候回报,说是土匪们确实下山了……”
陆浪问道:“哦?那土匪现在何处?”
高顺摇摇头说道:“不知道……斥候说他们到吕梁山脚下的时候,土匪们就已经离去了,因为雪下得大,所以脚印也找不到了,只是听当地的猎户说土匪们是往西南方向走的!”
“知道了!”陆浪对高顺摆摆手,然后转头向旁边的郭嘉问道:“奉孝,现在怎么办?”
郭嘉说道:“我们现在到了交口,已经是吕梁腹地,却不见土匪的人马,或许真如猎户说的那样……土匪们没有往东来我杨县,而是往西南一带,估计是找地方修整人马去了!”
“看来上次那一战把这些土匪给打怕了!”陆浪得意地一笑,然后下令道:“我们也往西南,另外步兵前进的速度太慢了,高顺和徐晃还有严颜你们率领骑兵先上前追击,见到土匪不要和他们讲道理,给我狠狠地打就是!”
“喏!”高顺三人领命,然后带着骑兵前行。
这时候郭嘉对陆浪说道:“主公,我们的人马大可往北,到吕梁山脚下去!”
“你是说……”陆浪眉头一皱,对郭嘉说道:“土匪们都下山了,奉孝难道害怕土匪们会杀一个回马枪?”
郭嘉答道:“若是我猜得不错,这些土匪肯定是就近找一个村落修整一番,然后还是要回山里去的,因为西南便是广阔的河套平原,根本没有人烟,他们进去了完全就是找死!”
“所以说,高顺他们这一去肯定会和土匪们交战!”陆浪眉头皱了起来,虽然陆浪的脑子有些晕,记不住地图,但是郭嘉的脑子可不晕。
郭嘉是谁?那可是不世之才,早在出征之前,郭嘉就把地图都记在了脑海中的,所以他的分析肯定错不了!
既然往西南没有出路,而土匪们还是往那边转移了,那就只有一条比较可行的说法!
那就是郭嘉说的,土匪们是去找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可能是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可以供这些土匪们补给修整的!
所以郭嘉认为,这些土匪们修整和补给了之后,肯定还会回他们的老窝去,之所以这些土匪们会下山,估计是之前他们储藏的粮草,因为这一场大雪所以出了问题!
郭嘉略微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然后对陆浪说道:“主公,这一带的土匪向来是以民养兵的,所以他们每次下山只是抢掠,不会杀人!但是这一次,只怕这些土匪肯定是要大开杀戒来渡过这个难关了,所以嘉料想他们杀人之后,肯定会退回山中,截断他们的后路!因为这一次,土匪们如果杀人的话,速度必须得快,然后造成这个村落的百姓是死于大雪的假像!因为他们不想让当地其他村落的百姓知道他们大开杀戒了,否则的话,百姓要是都惊慌逃跑,那他们来年到哪里抢掠去?”
“嗯!”陆浪点点头,觉得郭嘉说得非常的有道理,于是便赶紧下令,全军大军往西北的吕梁山脚下去了!
。。。
………………………………
72。第72章 热血沸腾兵似虎
“传令兵何在?”
见陆浪采纳了自己的建议,郭嘉于是喊来了传令兵,并且将一面小军旗丢了过去,然后说道:“命令徐晃为前锋,严颜为副将,前往李家庄破敌,另外告诉二位将军,命他们不要与贼众硬拼,避免伤亡,只需要将贼众往北逼退便可!”
“喏!”传令兵得了命令,然后一个小队便离开了大队人马,往前军行军的方向追去。
郭嘉又掏出一面军旗,对另外一对人马说道:“告诉高将军,让他在交口险要之地,马关道设伏,只见贼众来到,便率兵冲锋截杀,另外记得要多找些湿柴烧出浓烟,以此来迷惑敌军,让贼众不敢应战!”
“奉孝,高顺只有区区五百甲士……”这里陆浪有些担心了起来,然后对郭嘉说道:“贼众虽然到马关道的时候,估计已经是残军了,但是起码也有上千人,只怕高顺这五百人有些难以应付!”
“不错!”郭嘉点点头,说明陆浪的话是对的。
但郭嘉还是让传令兵传令去了,这让陆浪不解了起来,然后对郭嘉问道:“奉孝,这样一来岂不是置高顺与五百将士于危险之地?”
让自己手下的将军和兄弟置于威胁之地,陆浪自然不答应,但是又不好对郭嘉大呼小叫的,所以陆浪问得有些委屈。
郭嘉突然神秘一笑,然后说道:“主公放心,既然知道高将军那边人手不够,我们现在安排,还是来得及的!”
原来郭嘉还留了一手呢,听到郭嘉的话陆浪便释然了,然后问道:“奉孝还有计策?”
郭嘉答道:“嗯,只是……怕要幸苦典韦壮士一趟了!”
听到自己也有任务,典韦哪里会觉得幸苦?
眼睁睁地看着高顺、徐晃还有严颜他们一个个的都带兵打仗去了,典韦就觉得有些憋屈,但是没有办法,谁让典韦是陆浪亲兵的头领呢?
保护陆浪才是他的指责,但是……现在几员将军都派出去了,各自都有军命在身,郭嘉无人可用了,于是便把目光看向了典韦。
见到典韦非常兴奋的样子,郭嘉便知道了他的心思,于是说道:“马关道乃是吕梁山前的要道,不过旁边还有一条小路,从这条小路正好可以抄到敌军的后方去,如果在高顺将军与贼人交手的时候,典韦壮士能带领士兵突然从这里杀出来,袭击贼人的后方,则贼军肯定方寸大乱,必然逃跑!”
“妙啊!”
郭嘉这一手一点出来,陆浪就忍不住拍手称好!
不愧是鬼才郭嘉,对战局的掌控力度非常的强,并且每一个方面都算计到了!在他面前,打这些土匪就跟三十岁的大人打一个小孩子似的!
“谢主公赞誉!”
陆浪夸奖了郭嘉,于是郭嘉也对陆浪投桃报李地表示感谢,然后看着典韦说道:“这一战只能给你一百士兵,而且还要在半个时辰之内赶到马关道旁边的小路中埋伏,壮士可能办得到?”
“没问题!”有仗打,典韦这个家伙你就是给他一个人他也不会推辞的,这厮活生生的就是一个好战分子。
“不过军师……”典韦对郭嘉说道:“这一百个人,我全部要精锐,而且这些人必须全部是刀斧手!”
“哦?”听到典韦的话,郭嘉与陆浪相视一笑,然后都明白了典韦的意图。
这家伙,可真是残暴啊,谁都知道,刀斧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