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当驸马-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去,不过荀彧是知道陆浪手中有这道圣旨的,所以荀彧才会央求陆浪一定要保护好刘协!
荀彧的话让聪明的郭嘉看出了一些端倪,不过郭嘉也没有多问。
郭嘉这个人的性格前面就说了,不卑不亢,也不骄傲,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才。
既然郭嘉的性格如此豁达,自然也不会追着去问陆浪和荀彧话里的意思了……
郭嘉不问,不代表陆浪不会说。
陆浪有三个谋士,起码现在是有三个谋士了,徐宿、荀彧、郭嘉!
三个谋士都是陆浪非常信任也是能信任的人,其中徐宿和荀彧都知道了陆浪的手中有一道这样的圣旨,荀彧还是徐宿告诉他的,当初陆浪在洛阳的时候,就想让荀彧跟着他一起离开,所以就让徐宿把甚至的事情很隐晦地像荀彧透露了出去。
荀彧还听准了,所以现在荀彧把对汉室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刘协的身上。
至于郭嘉,却是毫不知情的,这一点就算郭嘉再怎么神机妙算,他也不会算到陆浪的手上还有这样一张王牌。
陆浪看着郭嘉说道:“奉孝,实不相瞒……陆浪带着陈留王离开洛阳,便是早就知道这董卓有不臣之心,而且……当初先帝驾崩之前,曾经留有圣旨立陈留王殿下为帝……”
这件事情,陆浪亲口说了出来,这比从徐宿的口中听到要确切的多。
所以连荀彧也吃惊加激动了起来……
“明公,此话当真?”郭嘉激动地问道:“这圣旨何在?”
郭嘉就是郭嘉,在这样激动和吃惊的时候,还能瞬间就想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问了出来。
要是这道圣旨丢失了,那就算灵帝死前真立过这样的诏书,也就等于是一句空话,根本不能算数的,所以郭嘉才会这样问。
陆浪答道:“甚至如今就在我的手中,此事干系重大,关乎汉室的兴衰,所以……陆浪还亲三位先生要多加保密!”
“这个自然!”郭嘉点点头,然后说道:“先前文若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猜测,不想明公手中真有这样的圣旨,这样一来……将来就算是与董卓兵戎相见,这大义我们也能占得住了!呵呵……”
说到这里,郭嘉笑了起来。
但是陆浪却叹道:“唉,只是陆浪无能,如今手下兵士不过数千,董卓用兵数十万,一定要接陈留王殿下回洛阳去,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问到问题的关键了,该怎样答复董卓,既可以现在不触怒董卓,又能找到借口让董卓信服,不再召刘协回洛阳去呢?
。。。
………………………………
60。第60章 郭嘉献计(下)
说到谋略计策,众人当然都是看向了郭嘉。
徐宿、荀彧、郭嘉三人各有所长,荀彧擅长处理政务、徐宿的才能在于临阵指挥。三人中,只有郭嘉才是最纯粹的谋略军师!
郭嘉对陆浪答道:“明公可再写一封书信,派亲信之人送往洛阳……信中只道并州遍地被土匪与黄巾军占据,又有匈奴入侵,民不聊生,然后明公再在信中请朝廷出兵剿匪拒贼以安民。再名送信之人沿途将并州匪患告诉朝中公卿大臣以及京城百姓,人言可畏,此必然能让董卓骑虎难下!”
“只要写一封信……就够了?”
很明显,要是这样做就能逼得董卓不再打刘协的主意,那也未免太幼稚了,所以徐宿才反着问了一句。
郭嘉摇摇头,然后说道:“此乃连环计,这派人到洛阳送信之人必须得了能干,并且最好是出声名门,不然的话……到了洛阳,根本没有机会见到这些公卿大臣。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再派出人到渤海去一趟……”
“渤海?”
听到渤海这个地名,陆浪不由得想到了一个人,然后对郭嘉问道:“奉孝可是打了那袁绍袁本初的主意?”
“正是!”郭嘉哈哈一笑,说道:“袁绍此人外强中干,做事光凭一时意气,目光短浅……况且袁绍离开洛阳之时,与董卓交恶。后来袁绍到了渤海,董卓曾经下令给冀州太守韩馥,命韩馥压制袁绍,后来韩馥变节,将此事告诉了袁绍,于是袁绍对董卓的怨恨更深了……”
听到这里,陆浪突然一拍大腿,然后说道:“不错,袁绍早就想讨伐董卓,只是苦于师出无名,怕没有人响应!”
“正是!”郭嘉也点点头,接着说道:“袁绍怕师出无名,我们就给他这个出师之名,如此一来……有了袁绍的威胁,董卓一定不敢对我们用兵!”
荀彧问道:“我们如何给袁绍一个出使讨伐董卓的名呢?”
这是问题的关键,但是郭嘉刚才却有意不说。
这时候陆浪眉头一皱,对郭嘉说道:“奉孝,莫不是……要借殿下的名义?”
陆浪以为郭嘉是想让陆浪把灵帝立刘协为帝的圣旨诏告天下呢,如果真是这样,那郭嘉的计谋陆浪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因为现在还没有到可以暴露刘协和灵帝的那道圣旨的时候,现在陆浪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兵马太少,如果让那些诸侯们知道刘协才是汉室的真命天子的话,那各路诸侯肯定会来抢走刘协的!
所以陆浪问了郭嘉一句,不过郭嘉却摇摇头,然后说道:“明公放心,郭嘉没有那么蠢!殿下乃是我等为之忠心的所在,怎可轻易出卖?我说的是,可以派人到青州以及冀州还有兖州一带散步谣言,就说……太后已经遭到董卓杀害,并且秘不发丧,让堂堂太后居然不能下葬!”
古人讲究忠君事国,死后也要入土为安,郭嘉先是抛出董卓以下犯上杀害太后的消息,这本身就很让人气愤了,但是这里郭嘉更狠,居然说董卓秘不发丧,还不肯让堂堂的国母太后入土为安!
听到这个消息,陆浪忍不住问道:“奉孝,这何太后之事……”
郭嘉知道陆浪要问什么,于是答道:“明公,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兵法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董卓逼宫之后,对外宣称太后到白马寺修建佛堂出家去了,但是太后如今是不是在白马寺又有谁人知道?说不定还真是遭到了董卓这厮的毒手!”
其实郭嘉这里只是胡口乱说的,为了给袁绍一个骑兵讨伐董卓的借口,故意说何太后被董卓杀了,其实这个时候何太后还没有死,是被董卓给软禁了起来,后来袁绍听说了这个消息,借口骑兵讨伐董卓以后,董卓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何太后给杀了的。
这是后话,虽然郭嘉这样做是制造谣言,而且还是没有根据的,但在古代,这个计谋还真的是可以实行的。
古代不像是后世,后世网络发达,大家不出门就可以在网上知道天下发生的事情,在古代却不行!古时候的交通也不发达,而且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除了四条腿的马,就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来跑了。
所以一旦这个谣言真的在冀州、青州、兖州这几个地方传播开了的话,各路诸侯是肯定会相信并且马上做出动作的!
当然……各路诸侯也不可能跑到洛阳的白马寺去求证何太后是不是真被董卓给杀害了的,这样一来不是送羊入虎口么?
所以郭嘉是抓准了这一点,于是才想出的计策!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郭嘉这个人的特点,历史上郭嘉就是以奇谋和敢于用险计著称的。郭嘉的谋略,往往是不按套路出牌,剑走偏锋的,但是每一次效果都是非常的明显!
这一次是郭嘉出山以后为陆浪献上的第一个计策,这个计策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谋略,但是却有他自己的道理,并且要实施起来的也不难!
对于郭嘉的计谋,陆浪当然会采纳,但是这里陆浪有个问题。
先前郭嘉说了,要派一个得力的人到洛阳去,这个人要是士族门阀里面的人,而且还要聪明能干,这样的一个人,你让陆浪现在到哪里找去?
于是陆浪对郭嘉问道:“奉孝,应该派何人到洛阳去?”
毫无疑问,陆浪是肯定去不了,陆浪的手下里面,那些武将也肯定不能到洛阳去,你叫他们上阵杀敌当然是没有问题,但是让他们到洛阳去跑腿送信,还要暗中办那么多事,这就有问题了!
至于陆浪手下的文士嘛……就这里三个人,徐宿和荀彧还有郭嘉他自己,这三个人你叫哪个到洛阳去也都不行!
荀彧要留下来教刘协读书,还要兼职处理杨县的政务。
徐宿要留着保护杨县的安全,是军营与杨县县城连续的一个纽带,万一有敌人进犯杨县,到时候徐宿可是要上前线的。
至于郭嘉……不是不能去,而是陆浪舍不得啊!
好容易有一个郭嘉,怎么能让他到洛阳去?且不说郭嘉知道了陆浪最大的秘密,就算是郭嘉不会背叛陆浪,陆浪也肯定舍不得让郭嘉去洛阳的。
为什么?
因为郭嘉的身体一向不是很好,身体瘦弱,历史上郭嘉英年早逝,就是因为随军征战水土不服而死的,所以陆浪当然不会派他郭嘉到洛阳去。
陆浪这里派不出人了,就只能问这个计策的制定者郭嘉。
听到陆浪的问话,郭嘉也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荀彧。
荀彧想了想,然后眼前一亮,说道:“奉孝莫不是早就想到了此人?”
郭嘉哈哈一笑,然后说道:“此人就在山长身边,只要文若你一句话,他还不是立马就来了?”
听到郭嘉的话,陆浪纳闷了起来。
他们说的是谁?
难道……又是一位历史上的牛人么?
ps:两更了,白天如果头不痛,墨水争取白天也更新,希望大家多多收藏,投票,打赏!
。。。
………………………………
61。第61章 说服陈群
“文若先生,奉孝……”
因为和郭嘉的年纪差不多,所以陆浪就直接称呼郭嘉的字号了。
陆浪对二人问道:“此人是谁?”
荀彧听了呵呵一笑,说道:“明公,此人乃是许昌人士,五官中郎将陈纪之子,陈群!”
“陈群?”
听到荀彧的话,陆浪眉头皱了起来。
对于这个陈群,陆浪也是知道的,只是知道得不是那么的详细,只知道陈群出身士族门阀之家,为人有德操,他和他父亲陈纪在当时都是有得操的人士,比荀彧小一些,后来还娶了荀彧的女儿做老婆!
难道这个陈群也跟着荀彧他们来杨县了?
陆浪奇怪地看着荀彧,后者呵呵一笑,说道:“陈公德高望重,董卓入京以后也不得怠慢!巧合的是,几年前,陈公曾经将儿子送到荀氏书院,这次荀氏一族举家避难,文长便随我们一起到了杨县!”
“文长先生竟然也在杨县?”陆浪这时候对人才是很饥渴的,虽然说陈群并不是什么厉害的谋士,也不是能上战场的战将,但陈群这个人处理内政的手段可是一流的,而且口才也好,这一次要执行郭嘉的计划,以陈群的出身和口才,还真是一个不二的人选!
现在陈群的父亲就在洛阳担任官职,而陈群父亲的人脉又可以给陈群提供许多资源,再上陈纪的名声,也能让陈群全身而退,所以陆浪听到陈群在杨县的消息以后非常高兴,并且立马派典韦到县学去请陈群前来。
陈群跟着典韦来到县衙门口的时候,老远就见到陆浪带着他的三位谋士出门迎接,顿时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虽然说陈群出身名门望族,但他本身却是没有任何官职的,现在还只是一个书生,没有想到陆浪居然也这样厚待,还出门亲自迎接!
这让陈群顿时觉得自己的身份高了许多,也等于是得到了陆浪的重视,于是赶紧上前对陆浪行礼道:“县侯传唤,不知有何见教!”
荀彧和郭嘉到杨县来,本来就是投靠陆浪准备辅佐刘协的,所以他们那边是一拍即合,一见面就称呼陆浪为‘明公’,而陈群不同。
前面说过,陈群的父亲在洛阳任职,而且陈群的出身不低,他不过是跟着自己的老师避难而已,还没有要投靠陆浪的意思,所以陈群就喊陆浪为‘县侯’。
这是对陆浪的尊称,只有表示尊敬的意思。
陆浪也没有介意陈群的称呼,反而热情地拉着陈群的手进了衙门。
陈群的年纪和陆浪也差不多,于是陆浪对陈群说道:“文长才可经世(经是打理、经理的意思,世就是天下的意思,和经天纬地的意思差不多。),当世英才,今日一见果然风度翩翩,不在灵尊之下啊!”
“哪里!”听到陆浪赞扬自己比自己的父亲还牛比,陈群哪里敢答应?于是赶紧说道:“承蒙县侯夸赞,实不敢当!”
“过谦了!”陆浪又客套了一句,然后替陈群拂了拂肩膀上面的雪花,这才说道:“初冬时节便落了雪,不知道文长在书院住得还习惯不?”
陆浪摆出一副殷切的样子问候着,陈群看着自己的对面坐着荀彧、郭嘉,下首坐着徐宿,顿时感觉整个人不好了,然后对陆浪道:“回县侯的话,书院一切安好!呵呵……陈群才疏学浅,不知道县侯这一次找在下,可是有要事相商?”
扯淡了这么久,终于说到正事了。
说到正事,陆浪便看了荀彧一眼。
毕竟陆浪和陈群还不熟,这要陈群去办事,还得荀彧开口才行。
郭嘉都说了,只要荀彧一开口,陈群肯定会到,这就说明了,陈群和荀彧的关系非比寻常,而且陆浪也知道,历史上陈群后来还是荀彧的女婿呢!
得到陆浪的指示,荀彧这才开口说道:“文长,这次请你来,是有大事相商!”
荀彧将郭嘉的计划告诉了陈群,却没有将灵帝遗旨的事情说出来。
毕竟这圣旨是集团的最大机密,所以荀彧必须得保密,就连他的叔父荀肃,荀彧不到紧要关头肯定也不会说的。
荀彧只是告诉陈群,要他怎么做,然后说道:“如今并州已然落入匈奴与匪贼的手中,加上殿下年龄尚小,黑山军又虎视眈眈,所以实在是不宜动身前往洛阳,只能劳烦文长前往洛阳跑一趟,面见董卓,据理力争之!”
荀彧说完,郭嘉接着说道:“我们也会派人暗中协助你的,文长只需要多游说朝堂的那些公卿,不出三日,董卓定然应允,说不定还会加封陈留王!”
听到郭嘉的话,陈群呵呵一笑,却是什么也没有说。
见到陈群的反应,陆浪眉头一皱,问道:“文长可是不愿意前去洛阳?”
陈群摇摇头,说道:“蒙县侯不弃,这洛阳在下可以去,只是……”
陈群突然站了起来,对陆浪郑重地行礼说道:“这一去洛阳,董卓必然认为陈群是明公的人,只怕想要抽身回来,就有些难度了!”
这一次,陈群竟然称呼陆浪为明公了起来。
陆浪听了身躯一震,然后说道:“文长所言不错,但是眼下,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行此下策……若是不然,还是算了吧!”
看了郭嘉一眼,陆浪来到陈群的面前,拉着他的手说道:“我与文长一见如故,正如文长说的那样,一旦他到了京城,董卓必然会将文长留在洛阳,我这心中不舍……”
陆浪是老大,既然陆浪开口了,郭嘉还能说什么?
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然后看了荀彧一眼。
荀彧劝谏道:“明公放心,文长到了洛阳,董卓必然会留,但是不会杀!另外文长的父亲就在洛阳,并且是五官中郎将,守卫宫廷,侍奉天子。有了这一层关系,正好可以让文长在洛阳坐观而后动!”
荀彧的意思是,陈群到了洛阳以后,还可以给陆浪做内应,这样一来,陈群本人愿不愿意,就很重要了!
ps:各位看书的,记得收藏啊!
。。。
………………………………
62。第62章 散播谣言
内应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卧底、内奸、间谍!
不过和那些后来黑社会里面的卧底有些不同,也和未来的那些特工和间谍们也不一样!
首先以陈群的名声,董卓既然留着他在洛阳,肯定就是把陈群当着那些公卿大臣一样对待的。
敢留着陈群,董卓也就不怕陈群会在洛阳给陆浪暗中做事,因为整个洛阳都被他董卓控制了。这里荀彧说的内应,是指陈群到了洛阳以后,可以随机应变、待机而动,在将来有机会的时候,能逃走就逃走,不能逃走的话,偶尔帮陆浪在朝堂上面说说话,也是可以的。
虽然陆浪和董卓不对付,但是陆浪也好,董卓也罢,大家的头上都顶着大汉臣子的头衔,真要说是同僚为官也不为过,只要陈群不是傻到指着董卓的鼻子去骂,然后一边为陆浪说好话,相信陈群在洛阳也能过得很滋润!
问题是陈群的想法是什么,他会不会同意帮助陆浪,辅佐陆浪!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答案了,之前陆浪过来拉着陈群双手的时候,陈群见到陆浪真情流露,便已经有了辅佐陆浪的想法!
士为知己者死,虽然出身名门,陈群也逃离不了作为士子的命运!
所以在陈群的心里,他也是想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为之奋斗、辅佐的明主,然后好发展自己才能的!
虽然说现在的陆浪看起来没有什么势力,说得好听点陆浪是驸马都尉、临水县侯,但是说得难听点,现在的陆浪就跟一个空架子似的。
陆浪有决心,他逃离洛阳不肯与董卓为伍,就说明了陆浪这个人的心里是有他自己的决心和抱负的,这一点陈群和荀彧以及郭嘉他们都清楚,不然的话荀彧和郭嘉也不会投奔陆浪。
但是空有决心,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现在陆浪蜗居在这个小小的杨县之中,士兵不过两千人,战马不过一千匹,拿什么和天下诸侯以及带甲二十万的董卓抗衡呢?
陈群的心里起初也有这样的疑问,但是这次到了县衙以后,见到了荀彧和郭嘉对陆浪毕恭毕敬,而陆浪又是一副以礼待人的样子,然后终于明白了!
英雄无用武之地,没关系,以后可以慢慢发展,凭借郭嘉和荀彧的能力,加上陆浪又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明主,想要打下一片栖身之地其实也并不难。
只要能抓住机遇,陆浪就能发展起来!
陈群看到了这一点,更难得是陆浪给陈群的感觉非常的特殊。
十七八岁的年纪,俊朗的外表,最难得的是这么年轻的人,眉宇间却透露着一股稳重,还有一种不屈的感觉!
这也难怪,陆浪活了两辈子,上一辈子盯着烈日忍着屈辱做着又苦又累的工作,穷的时候吃着发霉的面包都撑了过来,而这一穿越过来又遇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这让陆浪不稳重才怪!
十几岁就能有这样的稳重和冷静,而且在战场上面还能指挥若定,这样的人才,难道不值得你陈群辅佐?
终于,陈群自己问了自己一遍,然后坚定地点点头,接着便对陆浪说道:“蒙主公不弃,文长愿意为主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这洛阳之行,保证完成主公交待的任务!”
“好!”陆浪大喜,拉着陈群说道:“若是如此,能瞒过了董卓,起码拖到明年上半年之后,便大事可成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陆浪知道,明年就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那一年,虽然因为陆浪的出现,历史不一定会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下去,但是在陆浪得到丁原的死讯之时,陆浪就知道了。
历史确实是可以改变的,但同时历史也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
你可能可以刻意去改变历史的发展,但是历史也会想尽办法延续自己既定的发展,这种情况陆浪也说不清楚,他也只是怀疑而已。
比如说,历史上丁原是因为董卓要废掉刘辨这个皇帝而兴兵与董卓交战,最后被董卓收买了义子吕布才被杀害的。还有,伍孚刺杀董卓的事情,也是在董卓要废掉刘辨以后才发生的,现在董卓没有废掉刘辨,刺杀的事情也还是发生了!
这样一来,陆浪就不免有些期待,明年的十八路诸侯,是不是也会真的兴兵讨伐董卓了!
期待是期待,但是陆浪也没有闲着,既然郭嘉的计划制定了,陈群也愿意效力并且前往洛阳,那么也该派人到渤海袁绍和各路诸侯那里散播谣言了!
到各地去散播谣言的人都是从高顺的军营里选出来的人,这些人还都是从进皇宫就跟着高顺的亲兵,他们的忠诚度绝对可靠,所以陆浪才派出了那么三五个人出去。
散播谣言,还真是用不了多少人手,这种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只要能传出去了,那么速度就是要多快就有快。
冀州、兖州、青州、幽州,四个人的分工和目的都很明确,还有一个人是高顺最信任的手下,这家伙长得就一副机灵的样子,用高顺的话来说就是贼眉鼠眼的,一看就是不能吃亏的家伙,精明得很!
这个精明的家伙叫做胡迁,脱了盔甲,看起来跟一个市井流民差不多,但是如果你因为他的长相而小看了他,那你就要倒霉了。
根据高顺所说,这个胡迁武力倒是不怎么强,但是脑子好似啊,在战场上他每次都能全身而退,难得的是他的杀敌数还不比身体的士兵少,这就说明这个家伙对于在战场上的生存规则非常的有心得。
而在抱住小命的同时还能杀敌,陆浪猜想胡迁他可能更多的是靠运气了。
因为在战场上你可以躲在别人身后抱住小命,但是想要杀出去那就说明有风险了,所以陆浪猜想的是,这个精灵聪明的家伙,估计靠的就脑子,然后在战场上面抱住自己的小命,一边还悠闲地捡捡漏子,所以胡迁以他这消瘦的身板,却在战场上面有惊无险,并且还能混到高顺的随身亲兵队里面去!
。。。
………………………………
63。第63章 郭嘉的战略部署
胡迁最终被派到洛阳去了,任务是暗中散布十八路诸侯准备歃血为盟,来年联合举兵讨伐董卓的流言!
当然,这十八路诸侯陆浪也不可能一一让胡迁给说出去,因为陆浪还有些担心如果过早地暴露了十八路诸侯的身份,会让董卓提早发现然后早做准备。
所以陆浪给胡迁的命令只是让一说来年春时,会有人兵发东海,进京讨伐董卓!
为了增加这个流言的可信度,陆浪还给胡迁编了一首民谣:西山虎,食中原。兴汉室,东海猿!
古人迷信,对这些民谣里面的寓意都会深信不疑,相信只要把这首民谣在洛阳传开来,董卓集团肯定会惊慌的!
这西山虎,指的不就是西方凉州么?而董卓又被人称为吃人的猛虎,后面一句食中原,连起来就是说他董卓出了西凉来中原兴风作浪。
最后一句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要想振兴汉室的江山,得到东方海边上的一只猿猴!
当然,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理解,但是海边上哪里有什么猿猴?
这里指的,分明就是渤海太守袁绍嘛!
这道民谣,是陆浪挑拨袁绍与董卓开战的一剂猛药,同时也是陆浪执行郭嘉的计策,让董卓担心袁绍真的会联合诸侯来进攻洛阳。
这样一来,董卓就一定不敢分兵来杨县攻打陆浪,也不敢再分心找陆浪要刘协了,至少是暂时董卓不敢分兵北渡黄河的!
派出了人手去之行计划之后,郭嘉又单独来找了陆浪一次。
这一次,郭嘉还是来献计的,见到陆浪以后,郭嘉跪坐行礼问道:“主公,若是各路藩镇诸侯果真联合兴兵讨伐董卓,依主公看是谁的胜算大?”
陆浪想了想,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不能说是失败了,都打得董卓迁都长安了,但是后来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人心不齐,于是便分崩离析然后各自回到地方,开始了各路诸侯互相残杀的时代。
于是陆浪对郭嘉说道:“诸侯一定会胜,但是……只怕灭不了董卓!”
对于陆浪的分成,郭嘉非常赞同,然后说道:“自黄巾之乱以后,各路诸侯皆怀有异心,只怕将来就是胜了董卓,也会分崩离析,所以……主公,我们也必须得早做打算!”
要不说郭嘉是天生鬼才呢,这各路诸侯还没有起兵,他就胸有成竹似乎预见到了袁绍一定会联合诸侯讨伐董卓的,而且还连胜负都看出来了!
对于郭嘉的才能,陆浪是深信不疑的,于是问道:“奉孝可有打算?”
郭嘉点点头,然后来到陆浪的面前,掏出一副地图就着昏暗的灯光,然后指着地图对陆浪说道:“主公请看,将来天下必乱,中原各州一定会纷争四起!此时我们的实力太小,实在是不足以与诸侯抗衡,所以我们只有一个选择!”
地图上面,郭嘉将杨县周围的势力都标了出来,杨县西边是上郡,属于董卓的势力,不过和杨县隔了一座大山,而且匈奴人对这里也虎视眈眈,所以董卓的兵马肯定不会从这里出兵的,因为他们要守着疆土,不能让匈奴人钻了空子,所以西边不需要担心,担心陆浪的人马也别想打过去。
南边是黄河,然后是洛阳、长安,这里是董卓的势力,陆浪在董卓面前,现在只有挨打的份,不过只要郭嘉的计策实施成功了,相信董卓也不敢派出自己的精锐来进攻陆浪,一是因为现在是冬季,黄河以北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不宜行军!第二就是陆浪已经采取了郭嘉的计策,一旦留言在洛阳传开了,董卓那时候就只能一门心思对付袁绍,也一时间管不了陆浪。
杨县的东边,是号称人数有百万之众的黑山军和上党太守张扬的不对,以现在陆浪的实力,对付他们无疑的以卵击石,他们不来打陆浪就烧高香了!
所以地图上面,郭嘉标示的一个箭头,从杨县出发,然后指向了杨县与吕梁还有太原中间一带的地区,这里是一片平原地带,甚至可以说是吕梁山一带的粮仓。
吕梁山一带地区,只有这片平原是最适合耕种的!
所以郭嘉对陆浪说道:“此地我们必须要尽早拿下,不能拖到开春,因为拿下此地以后,我们还要安置百姓,另外还要构筑防务工事以及处理许多麻烦的琐事,这些事情必须都得在一个月内完成,然后让百姓可以安心耕种粮食,这样的话我们来年才有粮草!”
“嗯!”陆浪点点头,表示赞同郭嘉的意见。
郭嘉接着说道:“吕梁山中,有数千土匪聚集,这些土匪就如山中的猛虎,他们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下山来咬人,所以要想不让他们威胁到杨县,我们必须先发制人,此地必须要拿下,然后打通到临水县的道路!”
说到这里,郭嘉突然对陆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