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女副将-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让汉朝耸立东方。
龙城大捷只是开始。
……
奉武帝圣旨,李广率一万铁甲军入上谷,上谷郡所有守将皆归其统领。
李广对上谷郡可谓再熟悉不过,担任太守八年,与对面的伊稚斜也是老相识。
伊稚斜在李广任太守八年里南下侵略十七次,可每一次都被挡在长城之外,毛都没有抢到一根,导致伊稚斜只能放弃上谷郡绕道去劫掠渔阳等地。
大帐内,李广与太守及其守将研究下步措施。
卫青的深入作战已把左谷蠡王伊稚斜的神经逼疯了,人找不到不说,又插进来个左贤王,为了全歼汉军,十几个小王集结在匈汉边境封控。
“老将军,你看如何打开局面?”上谷郡守将方洪波面对塞外这股虎视眈眈的匈奴人连日来也已疲惫,是打,还是戒备,他也莫不清楚。
李广思量片刻,之前一万大军大战匈奴四万大军惨败,这一次无论如何也得戴罪立功,不然扫了面子不说,李家复兴计划就会搁浅。
“要退了这些匈奴人很简单。”李广说完就摆弄了一下胡子道:“只是这卫青究竟在哪里?陛下此次派老将前来再三叮嘱,接应卫青,而不是……”
李广此战不敢忘记刘彻的再三叮嘱:记住,朕只是要卫青活着回来,你别又热血冠头逮着什么打什么,一万打四万也只有你李广才这么鲁莽。
守将方洪波眉头紧锁:“若姑娘,你可知卫将军的具体位置?”
这还真把若瑶给问住了,他也不知道卫青打了龙城之后跑哪去了。
这片草原现在又成了几大势力角逐的竞技场,事情真难料:“这,我真不知道。”
事情陷入僵局,接应,连人都不知道在哪里怎么接应。
李广站起来看着众将说道:“这样,先退敌,从现在开始传出去,就说老将李广率三万兵马已陈兵上谷郡,让对面的小王们自己揣摩去。”说完,就看着若瑶:“你既然是卫青的副将,领军两千入草原,寻找他们。”
说完就看着有些迟疑的若瑶继续道:“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得知道卫青的下落。”
“诺!”
晌午,若瑶带着两千兵马出塞。
……
李广的名声有多大,从这些小王的反应就可以看出。
部分匈奴小王听见这个消息居然主动撤兵,想必李广八年太守生涯对这片的匈奴人也是相当残忍,至于为何没得到爵位也许另有隐情。
在无名山的伊稚斜这几天也得到了几个坏消息,他双目紧闭非常无奈,事情发展完全混乱,完全失去了掌控,映入脑海里的全是“没想到。”
没想到卫青是一个充分掌握草原战术战法的军事将领,没想到左贤王这么快就参合到了自己的地盘上,更没想到卫青会不远千里奔袭龙城,还没想到李广又回来了,而即将想到的就是军臣单于将派人来问罪,真是羊肉没吃到惹了一身骚。
“左谷蠡王,现在怎么办?”图伦王巴特沟很担忧,他不担忧卫青又会如何如何,而是担忧受这件事影响,暴露了他们谋权篡位的野心。
伊稚斜感觉很头痛,坐在椅子上不停掐鼻梁:“这卫青也太没用了,怎么就没把那老家伙一起给弄死,现在怎么办?本王也不知道怎么办!”
图伦王有些担心:“听说君臣单于知道龙城被袭后病情加重,当时太子于单正好改道去狼居胥山,所以与汉军失之交臂。”
“你说,你说这卫青是怎么去的龙城?他是飞过去的吗?飞将吗?”伊稚斜始终想不明白卫青不足五千人为何就那么顺顺利利的打到了龙城。
“飞将?”图伦王巴特沟惊愕:“小王听说君臣单于得到此消息也是这样问的,这卫青是飞将吗?他是飞到龙城的吗?”
兴许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是卫青吧。
伊稚斜听后沉思片刻:“飞将,咱们对面还有一个老飞将,怎么办?”
“李广刚刚才打了败仗,应该……”图伦王也说不清楚。
伊稚斜道:“你要记住,李广败,是因为左大都尉和左骨都侯四万精锐,那是左贤王一半的家当,他刘彻此战总共都才派了四万人,一打四,这老头儿有的是勇气,我们有吗?咱们这点家当你敢拿出来?咱们现在没法与左贤王比。”
说完,伊稚斜回忆起李广:“李广号称汉朝的救火队长,一把年纪还在到处奔波,他当年任上谷郡太守,牧民深受其害。”说完,深深吸气道:“依本王看还是算了吧,汉人有句话叫韬光养晦,小不忍则乱大谋,别让这么多年的准备付之一炬。”
“小王也随你参加过几次和亲谈判,刘彻除了能派李广,小王看满朝上下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人。”图伦王对李广印象深是因为一把年纪还在到处搞事,这要是汉朝的其他贵族,早就退居三线享福去了,还管这些事情。
伊稚斜站起来扭了扭脖子道:“既然左贤王来了,李广也来了,来了正好,咱们提前密报单于庭,就说这股汉军是左贤王放过来的。”说完,伊稚斜变得严肃:“这之前李广本来就与他在交战,李广不是他放的,怎么来的。”
伊稚斜确实没有任何办法,插进来的都是大家伙,卫青现在神出鬼没找不到,左贤王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有十万之众,李广也不是一个善类。
………………………………
第23章 攻坚拔寨
这片草原虽说是左谷蠡王伊稚斜的,可现在他这个主人也很无奈。
这才几天时间,整个草原热闹非凡,各方势力齐聚。
若瑶带两千人进入草原,按照原来的路线直奔以北的方向。
奔袭两天之后,大队人马向匈奴纵深推进了四百多里地。
“若姑娘,若姑娘,前方发现有匈奴人。”前方士兵忽然来报。
有匈奴人很正常,毕竟这片草原现在如此热闹,见不到匈奴人才有问题。
眼看天就要黑了,若瑶决定推了这个小部落,作为中转休息站。
这种战术兴许就是卫青战术层面的以战养战吧。
“休息片刻,等天再稍微暗一点包围上去。”若瑶安排道。
士兵拱手而去:“诺!”
不下半个时辰,天就黑了,若瑶两千轻骑直逼部落。
部落很小,就如汉朝的一个普通村子,两千人马围困,将其围得严严实实。
汉军的出现着时把部落的人吓住了,四五百个牧民男女老少手拿腰刀万分惊恐的与其形成对峙,有的儿童都拿起了手里的武器。
胡人,可恨!若瑶拔出八服对准部落人群……。
“别别别别,自己人,自己人,啊,别别别。”突然,一个匈奴人急急忙忙从人群中窜了出来,他看着骑在战马上的若瑶:“姑姑姑娘都是自己人,别,别啊!”
自己人?若瑶半信半疑,将八服收于剑鞘后跃下战马。
“你是谁?”若瑶问道。
匈奴人环顾四周的汉军后紧张道:“我,我是其卡尔部落的人,呵呵,就是,就是我带带,卫将军去的,去的龙城,他们现在正在正在……”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这人不是谁,就是卫青去龙城的路上抓的那个带路的倔驴子匈奴人,他是其卡尔部落三分落的长老阿布图,也就汉朝的村长。
卫青突袭龙城之后本想放了他,可阿布图知道,这是灭族大罪,没有不透风的墙,草原如此大,卫青突袭龙城没有人带路是不可能的,单于庭一定会追查灭族。
基于此,长老阿布图为保全族人性命只得降汉。
而这一路下来,也多亏了阿布图,卫青军团剩余的三千多人沿途又灭了一个部落,而后伪装成迁徙的部落,一路就到了这里,遇到对外盘查,多是阿布图出面。
“将军现在在哪儿?”若瑶高兴至极,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
“你稍等,我安排一下。”说完,阿布图就与身后的几人窃窃私语,几人散开。
“姑娘,这么多人扎眼,必须藏起来,晚上不时会有其他部落的人来联系。”阿布图有些担心,身后本来就是几千人的大队,这会儿又来了这么多人。
此时,一名校尉似乎对阿布图有所怀疑,上前上下打量后恶狠狠的文道:“你是不是想拖延时间,而后通知大军来剿灭我们,说!”
“啊!”阿布图吓得腿一软:“不不不,不敢,真不敢,你稍等,你们的人马上就来了,稍等,啊。”阿布图生怕引起误会给族人带来灾难。
“把剑收起来!”若瑶可见不得这校尉在自己面前拔剑。
校尉一脸气愤:“若姑娘,我们是来接应卫将军的,可不能出任何茬子。”
“本姑娘知道,不用你提醒。”说完,若瑶就转身看着四周若隐若现的骑兵,但她也不敢肯定阿布图说的是真话,所以也没有命令大家下马。
一刻钟不到,只见两个刚才离开的两个人带着另外一个匈奴人走了过来。
“若瑶,若瑶吗?哎呀,怎么就变成大姑娘啦。”
这声音非常熟悉,正在王麒麟的声音,若瑶赶忙上前:“真是你们?”
王麒麟一身匈奴服饰,想必是为了避免真正的匈奴人。
“这位是?”校尉上前打量。
若瑶介绍道:“这是期门军王麒麟将军。”而后对王介绍:“这是铁甲军校尉。”
“好哇,你们来了就好!”王麒麟非常高兴:“快,卫将军在后面部落。”
原来,卫青为了更好躲避匈奴人,阿布图的真部落一直行走在前面,而卫青的三千人马分成两拨人形成另外两个部落走在后面。
所有汉军秘密埋伏到离部落不远的位置休整,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卫青就在后面。
……
匈奴人的帐篷内。
卫青、卫广在烤火,一名医师正在为床上的罗德善包扎伤口。
“将军,你看谁来了。”王麒麟第一个走进帐篷兴奋不已。
还没等卫青抬头,只见一美貌女子掀帘进帐,手持汉剑,亭亭玉立,女侠风范,竟让卫青一时间没认出来:“若,若瑶!”
“若瑶拜见将军!”若瑶笑着拱手礼拜。
若瑶的到来让大家激动和高兴,就连躺床上的罗德善都痛苦的坐了起来。
“罗将军怎么了?”若瑶上前关心。
医师见状后退,卫青深感自责:“他与龙城宫廷守卫将军大战,被砍去了右手。”
“从伤势来看,如果再得不到更好的治疗,恐怕要引起并发症。”医师说完就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就是天师在世也无法挽回。”
“没事,既然援军已到,咱们杀回去吧。”罗德善说完就想站起来但未成功。
卫青将其扶躺下道:“你休息,本将自有安排。”
为更好的治疗罗德善,根据部落长老阿布图的建议接到了部落医帐,由部落的两个古医师为罗德善敷药熏烟……。
面对军中忽然出现的美妙姑娘,几个大男人还真感觉别扭,时不时瞟上两眼。
“看什么看,之前又不是没见过。”王麒麟拍了一下偷看若瑶的卫广。
卫广饶了饶头道:“呵呵,这女人真的全靠打扮哈,呵呵,呵呵。”说完,他又拍打了一下一旁目不转睛的卫青:“哥,你,可,不能……”
“想什么呢。”卫青回过神来道:“本将只是觉得这套衣服在哪里见过?”
“你,看人家漂亮就漂亮嘛,还衣服!”卫广白了一眼。
见一群男人就这样在乎女人的容颜,若瑶还真羡慕,要是自己是个男儿身,绝对要在大汉收几个靓妹子,而且还得是极品的。
………………………………
第24章 大吃一惊
见大家都在乎自己变漂亮了,若瑶冷笑道:“这是皇后娘娘的衣服。”
“对!”卫青猛然记起,这曾经是她姐姐卫子夫穿过的衣服:“我就说嘛,似曾相识的感觉。”说完又将卫广拍了回去,眼神带有轻蔑。
卫广眼睛瞪得老大:“皇后现在怎么样?”毕竟皇后也是他亲戚。
“对,陛下有何旨意?”卫青忽然想起领略圣旨才是大事。
若瑶边烤火边说道:“三路大军都败了,陛下说,你们必须平安回去,他连告示都写好了,就等你们班师回朝昭告天下,这一仗朝廷打赢了。”
几人都听明白了,看来想办法活着回去比现在消灭几万敌人还重要。
“陛下派了李广前来接应,现在正陈兵上谷边境一带。”若瑶说完就看向门口的位置继续道:“两千铁甲军埋伏在外面,你看怎么办?”
“你不是说李广打了败仗吗?”卫广惊讶。
还没等若瑶开话,卫青就叹气:“李广在上谷郡任职八年太守,对上谷清楚。”说完就对王、卫二将道:“两千铁甲军加咱们三千多人,够了,你们两个迅速安排下去,今晚休息好,明日天不亮即可开拔向上谷郡奔袭。”
“诺!”两人起身应答,毕竟这事情太急。
“还有!”卫青也站了起来:“部落不是还有一些马奶酒吗?给铁甲军的兄弟们送去一些,提醒他们注意保暖,明日杀回去。”
“诺!”两人转身离开。
大家走后,卫青尽然目不转睛的盯着若瑶,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我说卫将军,本姑娘有这么好看?”若瑶有些气愤,自己穿越是来干一番事业的,可不是以后给谁当小妾或夫人,要不是上错了身,还会在这儿?
卫青一笑:“你想多了,你很像我姐姐!”说完就用小棍子在火堆里抛了抛:“当年我们流落渔阳受尽胡人的苦,后来进了长安,平阳公主亲自给她挑选的。”
原来还有这么一出,难怪卫子夫要让她穿着自己的衣服,也在变相的提醒卫青,在远方还有一个姐姐在等待他的归来,这皇后真是用心良苦。
若瑶把朝廷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给卫青做了汇报,就包括三路大军具体情况。
“李广现在人在何处。”卫青盯着火苗问道。
若瑶边继续取暖边说道:“在边境,听说左贤王也来了,你说这李广也是,人家都摆着四万人马,是我早跑了,还继续打,结果惨败。”
卫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必须明日就到上谷郡,阻止李广出塞。”
若瑶疑惑:“你怎么知道他会出塞?”
“李广这人你不清楚。”卫青将一个马奶酒壶放于火上道:“陛下封他为骁勇将军是有原因的,此人作战勇猛,哪怕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也敢打,只是……”
“只是有勇无谋!”若瑶补充道:“那就是莽夫嘛!”
卫青一听笑了:“也算是吧,性情中人,所以大半生都在边郡任职,匈奴人不敢怎么惹他,当年七王之乱也有他的身影,他名气可不小。”
对于李广,若瑶非常好奇,一代名将怎么听着就像瓦岗寨或者梁山上的土匪,还性情中人,也难怪有人评价他带几百人还可以,带千人就是冒险,带万人准翻车。
“你明日提前走,一定要阻止他与左贤王发生冲突,虽然他训练的铁甲军很厉害,但能不战最好,为朝廷保存一点军事实力。”卫青总感觉李广要干傻事。
“好,我马上去铁甲军看看。”铁甲军是她带来的,如今卫青已经找到,她必须得给当值校尉一个明确的交代。
若瑶刚起身忽然记起一件事:“给!”
见若瑶将天子剑递给自己,卫青楞住了:“你带着吧。”
“陛下说有能带八服者只有卫青。”说完,若瑶就笑了。
卫青用手摸了摸剑鞘问道:“你可知何为八服?”
若瑶还真不知道,谁知道刘彻当年登基铸剑为什么取名八服。
“你是本将的副将,左右手,带着吧,你会明白的。”卫青说完也站了起来:“走,你去看铁甲军,本将要去看看那六百多的俘虏。”
“俘虏?”若瑶记起,历史上,卫青此战擒获王母、裨王等匈奴单于庭七百多人。
卫青笑笑道:“对,军臣单于的老母亲、兄弟,还有儿子,呵呵。”
……
第二天清晨,天边还是一片泛白。
卫青就将自己的三千多人与两千铁甲军混编,组成五千军骑。
其卡尔部落长老阿布图率领族人与王麒麟走在最前面探路,遇匈奴人阿布图负责交涉,如遇汉军王麒麟负责摆平。
“若瑶。”卫青站在大帐前面有所思绪。
若瑶赶忙跑过来拱手问道:“将军,何事?”
“你还没干过杀人放火的勾当吧。”说完就指着一大片留下的匈奴帐篷:“都烧了,全烧了,渣都不要留下。”
这差事好,若瑶内心还巴不得高兴呢:“末将遵命,一定烧得渣都不剩!”
小半个时辰,大军开拔,若瑶组织一百多人真把这些从牧民手里抢来的帐篷辎重烧得一干二净。
从远处看去,天空泛红,犹如炼狱。
……
让卫青感到纳闷的是,这次回撤的路居然出奇的顺利。
一天的时间居然没有遇到一个匈奴部落或军队,只有漫山遍野的野牛羊。
一路畅通无阻的奔跑、狂奔。
这种静让卫青感到不安。
虽然草原作战有时几天找不到人的情况也有,但这么热闹的地方居然也这么安静。
“不对!”卫青勒住缰绳看着若瑶道:“这一路太顺利了。”
若瑶白了卫青一眼:“顺利还不好吗?非得像无名山一样围他个几万人?”
“不是!”卫青抬头看天,表情焦虑:“兵都不见了,只有一个可能,他们集中到一个地方去了,或者有什么突发情况。”
“什么意思?”若瑶感觉这像打哑谜,没听懂。
见若瑶没懂,卫青叹气道:“肯定被李广请过去了。”
“啊!”若瑶惊讶,难道李广真想又来一个一万打四万?:“他是不是疯了?”
卫青迅速指令道:“你,赶快往前赶,阻止李广。”
“诺!”
………………………………
第25章 大军归巢
若瑶带五百人以最快的速度奔袭上谷郡边境。
到达上谷郡边市时已是深夜,守城将领确认,李广确实带一万多人已出塞。
“你迅速禀报将军。”若瑶没想到李广居然是一个如此悍勇之人。
“诺……”
……
上谷郡边塞以北一百里,这片草原叫林山草原。
早晨的天气甚好,天空中飘散朵朵白云,漫山遍野的羊群悠闲的吃草。
虽然空气中还是充斥着阵阵寒意,但不影响这片草原即将的热度。
天空一群大鸟飞过,
大批羊群忽然四散跑开,紧接着,列队完毕的匈奴大军气势如虹般向草原中心走来,为首的正是匈奴左贤王呼韩特,他身后是四万大军。
而在他们的对面,同样有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带着铿锵气势走来,为首的是汉朝骁勇将军李广,他们面目狰狞而坚定,手里的剑早已全部出鞘。
就在昨天,左贤王呼韩特接到左谷蠡王伊稚斜的密报,从他手里跑脱的李广又到了上谷郡,并率两万军队出塞,这一消息让呼韩特激动不已,之前没抓住这老家伙,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抓住,所以集结了整个草原的力量前来。
而李广得知老对手左贤王也到了这片草原,内心其实也很激动,誓死要报了被俘之仇,要戴罪立功,所以就有了今天早上开头对峙的把戏。
从刚开始的卫青与伊稚斜对垒变成了李广与呼韩特对垒,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而伊稚斜此时为了自保,已偷偷把军队全部撤回王庭,而自己也装作被汉军重伤的把戏溜之大吉,成了一个局外人,对于卫青突袭龙城一事,他也密报自己的兄弟军臣单于,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毕竟都知道他伊稚斜兵马不过五千。
“哎呀,老哥,前几日没把你擒住,本王回去几夜没有睡着,呵呵,今天你倒是又送上门来了。”想到之前没抓住李广,左贤王呼韩特深感郁闷。
呼韩特与李广可谓是老冤家,打了一辈子,谁也没有打败谁,倒是呼韩特还吃过几次亏,所以得出个结论,只要对手是李广,必须得多带人,至少是他的三倍以上,前几日的战斗,呼韩特四万打一万都损失近两万,可想多惨烈。
李广摸了一把胡须,按照他以往的脾气和作风肯定会一竿子捅到底,不过这一次,他真不敢擅自行动,因为武帝刘彻临走时再三强调,实现意图就好:“少废话,前几日要不是左骨都侯驰援速度快,左大都尉早见鬼了。”
“哎!你看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卖命,你们的皇帝还真狠心。”呼韩特说完观察了一下身后的将士:“到我大匈奴来,我呼韩特保证你安度晚年。”
“我呸!”李广咬着牙气愤道:“要不是皇命在身,老夫今天不取你狗命,就对不起骁勇将军的封号,有种下马与老夫大战三十回合!”
呼韩特听后无奈,尽管自己军队达四万,但还是不敢主动与李广开战。
两人就像两个冤家你一句我一句打嘴炮……。
若瑶赶到这片草原时,大家已经在寒风中站了一个时辰,没有要开战的迹象。
“李广,马上撤军!”若瑶骑着战马快速走到最前面。
李广!一个丫头片子在几万大军面前一口一个李广,面子何在?气得李广胡子都快吹起来了:“没教养,卫青平时就是这样教育你的吗?”
若瑶环视一圈,大家的眼神果然都齐刷刷的看着自己,于是跃下马后拱手道:“骁勇将军,车骑将军说,可以撤军了,他们已经回到上谷。”
听着若瑶那口气,李广内心一万个不服,卫青算什么东西?不过是靠女人上位的家伙,也敢给自己下命令,于是态度显得很傲慢。
见李广不理会,若瑶感觉很尴尬,这老头儿和电视剧里一模一样,固执、傲慢:“老将军,陛下走时再三交代,接应卫青,现在……”
“老夫还用不着一个丫头片子来教。”李广说完就骑着战马向前跑去。
李广虽老,但果然胆识过人,一个人骑着战马就淡定的向两军对阵的中间走去,这要是匈奴来一波箭雨,他不就成筛子了吗。
“忽韩特,别得意太早,总有一天,老夫会让你尸骨无存。”李广淡定道。
忽韩特眉头紧锁,这家伙都已经六十几岁的人了:“李广,何必这么执着。”
“执着?”李广淡淡一笑:“什么叫执着,这是家仇国恨。”
李广说完就转身向自己的方阵走去,内心不服,真的不服……。
见李广最终还是没有开战,若瑶悬着的心也就掉了,这就西汉名将李广,他对西汉的贡献及能力就如他终身未封侯一样,在这几千年里充满争议。
……
上谷郡太守府,卫青正在吃面,这是出塞十几天来第一顿热食。
李广回撤后气冲冲的走进府内,其实他看见了卫青,但压根儿就不想理会。
之前说了,李广一介布衣,朝廷元老,在先帝时期对匈防御全靠他,可以说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爬起来的,而后转战十几个郡做太守。
而卫青在他眼里就是一个靠女人一步登天的幸运儿,所以没放在眼里。
若瑶看着李广也不顺眼,有什么了不起吗:“将军,有些人不服气呀。”
“胡闹!”卫青呵斥若瑶后放下手里的碗:“卫青感谢老将军驰援,辛苦了。”
李广坐于堂上,接过一杯茶水漫不经心的说道:“卫将军回来了就好,听说卫将军这一战收获颇多,还打到了匈奴京都,老夫在这儿恭喜了。”
若瑶实在看不下去李广这傲慢无礼的态度,说话都不看人,所以还没等卫青说话,她就接过了话茬:“没有李老将军收获多,明知敌众我寡,还一打四。”
“若瑶!”卫青当即惊愕。
而一旁的李广此时气得已经站了起来,一种被羞辱的感觉充斥全身,带着颤抖的声音说道:“既然卫将军已经无碍,老夫就回长安复命,告辞!”
说完,就在几个铁甲军侍卫的陪同下气冲冲的向府外走去。
“你呀……”
………………………………
第26章 铭记史册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这一场胜仗来之不易,武帝刘彻为此努力了几年,同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这一场胜仗让刘彻在朝廷牢牢掌握了匈汉相关话语的主动权,主和派再想有杂言他也可以挺起胸膛与之辩驳,意义非凡。
那边的卫青还在上谷郡,这边的刘彻得到消息就已经昭告天下:龙城大捷。
而这个消息传至民间,甚至有些百姓都不相信。
最激动的莫过于长期受匈奴人迫害的边境百姓,敲锣打鼓,喜极而泣。
而龙城被卫青突袭之后,匈奴人也记住了卫青的名字,毕竟那是京都。
单于庭甚至开出赏万金和二等王的条件要卫青的人头。
此战让匈奴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君臣单于病情加重,太子于单问罪了四个单于庭的王,将抗汉不力的三个王灭族,牵涉人数高达千人之多。
伊稚斜虽然是军臣单于的亲兄弟,但还是受到波及,一半的封地被削掉,可控资源比原来减少了整整一半,但他拉起来的队伍却在这场暴风雨中保存了下来。
而左贤王忽韩特被军臣单于召到狼居胥山说明情况,要不是他目前手握十万之众,作为军臣单于还真要将其满门治罪。
总而言之,京都被袭,国君家族遭殃,事情是通天的。
而卫青从龙城俘虏的军臣单于母亲、儿子及其他小王也被李广提前押送至长安,送于御史大夫韩安国治罪,听说第一个晚上就杀掉了其中一百多人。
……
长安城,热闹非凡。
在北教场,长安百姓早已把外围堵得水泄不通,他们将要迎接卫青的凯旋。
晌午,入城仪式开始。
卫青骑着战马气宇轩昂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若瑶、王麒麟紧随其后。
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之前,长期受和亲纳贡之辱,百姓挺不起脊梁骨,
当年,在长期压抑中听到了刘彻热血沸腾的宣战誓言,
几年,屡败屡战也由当初的热血沸腾变成了质疑连连,
如今,汉朝百姓终于盼来了这场胜利,最终的答案……。
历史上都说龙城之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