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战隼-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聂剑锋认真看完报告,递给唐磊磊,消化了一下之后,斟酌着说道,“从你规划的作战编制看,很像强敌的战术航空大队。”

    “不是像,是压根就是以他们的编制为蓝本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的。”李战笑道,“狂魔大队变成了鹰隼大队,但是模拟蓝军建设的原则一直没变。我们做得还不够,强敌毕竟有着数十年的实战经验,他们各方面都很成熟,我们只能揪着他们的毛过河。”

    聂剑锋想明白了之后也就释然了,笑道,“这以后是不是要使用英语进行通讯?”

    “咦,这个细节很有必要进行模拟。”李战竖起大拇指,“光涂装模拟显得浮现,以后战术通讯什么的模拟蓝军,红军搞电子侦听截获了破译也要费一番功夫。”

    聂剑锋无奈摊手,“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说得好。”李战笑着点头,“我们的大队部是飞行大队部,是在空中飞的,所以对大队部的组成有一个基础原则,选择战斗力最强悍的三到五名飞行员组成。没有行政职务,也不和级别待遇挂钩。人事这一块彻底上交给旅部,你我的建议权非常有限。”

    一把手的权威如何体现,人事方面的绝对话语权。

    可李战却自己把自己的这方面的权力给废掉了,说好听点是标新立异,说白了就是傻帽。自废武功不是傻帽是什么。不过李战并不这么看,他始终认为战斗飞行员的价值应当在天上体现,而不是把有限的生命和精力耗费在文山会海当中。

    他从未想过当团长当旅长当军长,他的梦想是当飞将军,飞翔在天空的将军。

    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追求。

    他缘何把拉杆费看得那么重?问题不在钱本身,而是在于钱多钱少所体现出来的他个人的量化的价值。又不是简单的用钱来衡量价值,而是通过拉杆费的高低变化来审视自己的训练和贡献。

    拉杆费是战斗飞行员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你拉杆费多说明你飞得多,飞得多意味着你的训练时间长,训练时间长意味着你具备更强的战斗力。

    没有什么是训练不出来的,区别只在于训练时间的长短。

    李战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将钱财视为粪土,他有且只有一个理想: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的伟大事业。

    别墅:???

    帕杰罗V93:???

    “要搞竞赛?”聂剑锋问。

    李战笑着说,“竞岗,轮岗,每名飞行员每三年必须要成功竞岗,否则就淘汰出鹰隼大队,时刻保持大队旺盛的战训热情。”

    “估计你要被骂死。”聂剑锋说,“去年已经搞得大家很疲惫,不过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理解,今年你还变本加厉地搞……”

    “他们会变本加厉地感谢我的。”李战打断聂剑锋的话,“你问问南亮红他那套北库山水花园的房子是怎么来的。知道他以前什么情况吗?知道他过去五年怎么过的吗?”

    他冷笑着说,“一个个表面上矜持得一塌糊涂,一到高强度飞行一个比一个积极,一听说加班一个比一个激动。我休假之前旅长找我说小李你以后高强度飞行训练还是少搞点吧,现在这么大一家子了钱不够花,去年光是给你们大队的拉杆费都上千万了……”

    “你俩拿的也不少,都是成年人,不要搞小孩过年领压岁钱那一套。”

    一番话说得聂剑锋和唐磊磊尴尬干笑。

    能少吗,聂家锋说,“我在北库风景区那边买了个房子,直接租出去给人改成客栈了。”

    看看,智商高的人都有生财之道。

    唐磊磊摊着手说,“我不知道有多少,从来没查过工资卡拉杆费卡。”

    “你……”李战正要呛他几句,猛地想起什么来,垂头丧气地说,“好吧,我忘了你是富二代·真。”

    李战等人苦哈哈的挣拉杆费,唐磊磊一生下来就自带超巨量拉杆费……

    晚上队务会上,李战宣布了旅里的决定后,果不其然大家一片哗然都惊呆了。在鹰隼大队是年年有惊吓啊。不过通常惊吓之后是惊喜。李战宣布了竞岗轮岗制度后,大家就马上开始琢磨了。

    竞岗轮岗制度与干部级别待遇不挂钩,也不是正式的行政职务,可是这帮高智商飞行员马上就想到了关键点——成功竞岗了不是充分证明了你的个人能力可吗?

    比如最重要的战训指挥岗,每季度一轮换,意味着成功竞争到该岗位的飞行员可以担任四个月的战训指挥,负责指挥组织大队的日常战训。等于大队长的位置轮流坐了。

    也许你可能只是上尉正连,但是只要你打败了所有人竞得该岗位,那么你就是季度大队长,级别比你高的也要听你指挥。

    这是极其难得的锻炼机会,是珍贵的经历,更是证明自身能力最好的方式。未来上级讨论人事安排的时候,肯定是择优而取的啊!

    李战不但阉割了鹰隼大队的行政功能,还把大队长的权力分散开去。会有人质疑,比如一年四位季度战训指挥,风格不同水平有别,能不能保证部队战斗力的持续提升。比如会有人质疑,李战这么做会让鹰隼大队变成一盘散沙,与指挥权高度集中的原则相悖。

    这些质疑薛向东和包冠华都提出来过,但是李战用充分的理论辅以详实的事实依据说服了他们。

    实际上,以上质疑哪怕成立形成问题,也都是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相对于收益,那些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简直不值得一提。

    李战告诉薛向东和包冠华的是,这么做可以达到核裂变的效果。两三年后,鹰隼大队会变成三四个鹰隼大队,因为鹰隼大队里会有三四个优秀的鹰隼大队的干部配置……

    两三年时间甚至更短时间,鹰隼大队变成鹰隼旅,试问哪位主官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

第279章 鹰头债台高筑

    鹰隼大队这么搞,看似阉割掉了行政功能,实则却蕴含着更加强大的能量。从另一个角度看,李战的思路不就是建立在教导大队的基本点之上的吗?

    他设想中鹰隼大队不但要成为磨刀石,而且要成为人才输出单位。

    可见李战勉强具备了正营级大队长的思想格局。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震死了老百姓的鸡后,李战每一次看到战机垂尾上的鹰头都感觉特像鸡头。

    苗雨还是有分寸的,他要是真把鸡头涂上去,李战就真用起落架敲他脑袋。

    心理阴影反正算是有了,每一次吃鸡或者看到鸡也许聊起鸡,都会想起那件让人啼笑皆非的震鸡事件。

    震鸡事件后,部队把三十里镇三十公里范围列为限制飞行区域,主要是不得低空超音速飙机。这个规定是针对李战的,因为只有他这么干过。

    坐在通勤车上的李战把目光从SU…27SK的垂尾那里抽回来,望向了老第二塔台的山顶上,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建设进度飞快,已具雏形。钱到位做什么都快,李战心里的苦无从诉说。

    刚刚战术情报交互中心主任张特报告称发现些有意思的情况,需要李大队长亲临指示。

    李战立马就赶过来了。

    北库战术情报中心也被划入了101旅,是作为北库战训基地的一部分来建设的。和鹰隼大队没有从属关系,可是该中心的试点建设项目并入了“228”课题研究小组负责范围里,于是李战就成了老大。

    张特电话报告的语气很古怪,不像是坏事也听不出高兴来,让李战好奇心更重了。

    原来的第二塔台经过改造成了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控制值班中心,李战迅速来到整整齐齐布满了各类电子终端的值班中心里,张特立马把他请到电侦室里,递过去一份译好的电文,语气古怪地汇报说,“大队长,我们侦听到一些奇怪的信号,这是破译的内容。”

    李战迅速扫了一眼电文,问,“电文原稿呢?”

    张特又抵过来一张纸。

    李战没接,扫了一眼,说,“摩斯码?无间道啊?”

    2002年《无间道》发行,走到今天被视为港产警匪片最后的高峰。

    “我们在做运行测试,捕捉到这些信号,很奇怪,我让七号侦测站核实了一下,的确是摩斯密码,加密规则很简单,初学者水平,会不会是无线电爱好者的通讯信号呢?”张特问道。

    通讯内容很简单。

    你在哪?

    我在XXX位。

    好,我马上过去。

    比见着邻居打招呼问好你吃了吗还要平常。

    李战凝眉眉头,“无线电爱好者?位置呢,能确定位置吗?”

    张特笑道,“他们自己就把位置报出来了,不过我还是通过三个维度侦测到了他们的具体方位,就当是练手了。大队长你看,有两处。”

    他拿过来北库山区的纸质地图,用铅笔标了两个位置出来。

    李战一看,皱眉道,“深山峡谷,无线电爱好者会跑到这些地方?”

    “所以我觉得古怪,他们的通讯频率是民用频段,可以排除使用军用制式通讯器材的可能。”张特说。

    李战说,“但不代表是好人,好人跑深山野林里干什么。你保持侦听。”

    “大队长,他们要通讯我才能侦听啊,信号已经消失了。”张特摊手说。

    略微思索了一下,李战马上拿起电话拨到旅值班室报告这个情况,立马派裴磊把侦听报告送过去。值班室第一时间向值班首长报告,值班首长命令保持关注等待命令。

    “大队长,会是间谍?”张特发挥着想象力。

    李战笑着摇头说道,“无间道看傻了吧,一般不会。北库山区荒无人烟,往北的边境线又是重点管控地段,坏人没那么容易溜进来。”

    “那会是什么人呢?”张特的强项在技术,作战是不懂的,也不了解北库山区深处的具体情况。

    李战猜测道,“八成是自以为是的犯罪嫌疑人,被警察追捕往山里钻,打算这个方向潜逃出境呢吧。”

    “那也很有意思。”张特笑道。

    李战呵呵问,“搞技术很闷是不是,劳逸结合一下嘛,场站的室内运动场整修过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都能打,灯光搞得很好,晚上照样打。”

    “倒不是运动的事。”张特说,“主要是第一阶段建设搞得七七八八了,想搞一下实战训练检验一下系统的效果。”

    李战微微点头,问,“第一阶段投入使用后,可以实现哪些能力?”

    “对战机进行相应的通讯改装后才能接入系统的。”张特介绍道,“前期主要是实时的天气数据,我们接入了北库地区所有的气象台以及国家气象台、省级气象台等单位的实时监测数据。张源副站长做了一个分析模型,数据填充之后会自动出分析结果,实时的推送给飞行员作为参考。另一方面是战术情报,北库地区所有的固定雷达站我们都接入了,他们的实施探测结果会同步进入系统,我们做过处理后实时显示在飞行员的终端上。第三个功能是最关键的通讯,我们用的是北斗卫星通讯,使用范围更广,但是目前还相对粗糙。主要是这些功能。”

    李战问,“飞行员能看到自己的具体位置吗?”

    “可以,只要不出北库地区,飞行员都能实时掌握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误差很小。我们是通过地面三维雷达和卫星双重定位的。不过出了北库地区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张特说。

    北库地区才有足够的雷达站。

    李战又问,“能接入机动雷达单元吗?”

    张特尴尬地摇头,“目前还做不到。”

    能接入机动雷达站的话那就是三军联合情报链了,李战想得有点远。三百师搞几年了,现在还只是属于该师的一个小的数据链系统。

    李战说,“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到这一点很不错了,继续努力。”

    “是!”张特话锋一转说,“不过,大队长,这个建设经费你得催一催了,这个系统开起来很烧钱的。雷达站计划外的开机时间损耗,他们算在我们头上。他们没有相应的经费。”

    李战都要跳起来了,“我靠!我还要给他们发工资怎么的?”

    “那要向上级反应一下这个情况,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嘛。”张特无奈地说。

    除了早期警戒预警雷达,许多雷达站的其他雷达平时是不开机的。开机就是钱,银子哗哗的出去,设备寿命快速减少。人家对装备器材的使用是有要求的,东西坏了你得修吧,你得保养吧,你超额了怎么搞?

    归根结底是体系问题。

    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作为一个信息集散地,是把相关各方的资源做了一个初步的整合,但是本质上大家都还是各是一摊各干各的。说白了他们就是把情报向你做一个同步共享,为此额外开启某型雷达所需要的经费,自然是要你来解决。

    如果有一个统一的上级领导机关,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这个问题很重要,李战不能把难题留给后人。

    “情况我知道了,你尽快交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我先研究研究看看怎么解决。”李战不答应也只得答应。

    张特这才高兴起来,“是!大队长你放心,我一定把报告做得漂漂亮亮的。”

    别人说研究研究潜台词就是婉拒你,但是张特知道大队长说研究研究是真的研究想办法解决。跟这么靠谱的上级干谁都干劲十足的。

    “我算是看出来了,你把我喊过来的目的是要经费。”李战无奈摇头。

    张特尴尬笑着说,“那电波信号的确很奇怪。什么犯罪嫌疑人会用这样的方式通讯?使用无线通信终端通过敲击声音用摩斯码沟通,照搬电影的方式,我认为是喜欢警匪片且对无线电有研究的野营爱好者。”

    “你的猜测也存在成立的可能。”李战说。

    随着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的休闲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前聚个餐唱个歌就满足了,慢慢的不寻找点刺激的事情来做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就无处安放。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能做,那就往深山老林里钻,冒险探险,锻炼野外生存能力以便美国佬打进来之后进山打游击保家卫国或者当个更好的带路党。

    不过,张特并不了解北库地区的情况,尤其是北库山区的情况。可以这么说,往北库山区里钻的不是走投无路的人就是寻死之人。那片区域和休闲好去处没半毛钱关系。就连北库风景区也仅仅是开发了山脉边缘山麓的一小块,通了车后夏季才有一些游客不远几千里的过来旅个游。

    李战忽然皱眉问,“既然能侦听到无线电信号,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具备电子作战能力?电子干扰什么的。”

    “当然可以。”张特说,“那是第三阶段重点要建设的方面啊,确切地说是信息作战能力,不仅仅是电子对抗干扰什么的。不过短期内只能做做简单的侦听截听,分析能力也不够。”

    李战若有所思,他脑子里马上浮现了一个具备了综合的指挥控制电子情报作战中心的印象来。所有的作战单元,大到轰炸机小到单兵甚至小小的无人机,都被整合在一个作战系统里,每一个作战单元都可以在误差极小的时间节点上进行某些同步的战术动作,天上的飞机知道地面小型战斗的实时情况,地面部队知道天上的飞机哪个方向过来使用什么弹药甚至精确到秒的到达时间,各作战单元指挥员可以制定出精准到秒的作战方案,指挥员甚至可以知道每个兵正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体系作战啊!

    “搞,你放心大胆地搞,花多少钱都值,经费我想办法!”李战想象出来的恢弘而摧枯拉朽的画面给刺激到了,斩钉截铁地对张特说。

    如果敌人具备这样的体系作战能力,被狂风卷落叶的就是自己。如此换个角度想的话,李战就成功的把自己吓了个不轻,打定主意就算是求爷爷告奶奶也要咬牙把战术情报交互中心试点建设给加快搞起来。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战斗机的加力啊,而且是超级加力。

    聊了有一阵子,值班室电话来了。

    李战接起嗯嗯哦哦了好一会儿,放下话筒说,“果不其然,是潜逃进山的犯罪嫌疑人,高智商犯罪,警方追捕多时了,让你给摸到了他们的位置。”

    “真的是犯罪嫌疑人啊!”张特颇为意外。

    李战说,“最少都得给你们相关人员一个三等功,是了,是谁发现的?”

    张特指了指坐在那边戴着耳麦的中尉,对李战说,“这个小伙子,通信学院刚毕业,技术很过硬。”

    “回头把请功报告交过来。”李战干脆利落地说道。

    张特大喜,随即犹豫了一下,说,“大队长,我们确定的位置是半个多小时前的,警方会不会扑空?”

    李战说,“武警现在也很厉害了,他们有直升机。再说了,半个多小时他们能跑到哪里去。找到了人他们就跑不了,你继续保持关注,一旦侦测到方位,马上报告值班室,那边直接通报给警方。”

    “先这样,我还有个飞行。”

    李战离开了战术情报交互中心后顿感浑身舒畅,那种眼看着要过年了却没钱还债的压力感一扫而光。他暗暗发誓以后没什么事不要往这边跑,否则好端端的就背个几千万几亿的债务。

    “228”课题三大科目还有一个没搞,4…3科目很耗钱,要消耗很多弹药,这些都是要从课题经费里支出的。时间紧任务重经费紧张,李战本来就感到压力山大了,现在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又伸手要钱,他是真有些抓瞎了。

    想想也是够头疼的。

    催促一下国防科工局那个资助目录的评审?还是厚着脸皮打报告向上级申请?又或者找土豪师三百兄聊聊搞点赞助?

    暂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就不想了。

    下午要飞眼镜蛇,吃了午饭要好好的休息一下,这才是眼前要做的。


………………………………

第280章 这条街服役十几年的老机

    眼镜蛇机动不是规定必学特技飞行动作,部队可以综合考量是否进行这个动作的训练,或者哪些人要进行哪些人则不需要。

    关于眼镜蛇机动的实战效果军内是存在争议的,不过普遍的观点认为,掌握眼镜蛇机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掌握了更高超的飞行技术。

    你能飞眼镜蛇说明你的技术上了一个层次。

    飞行技术自然是越高越好。

    鹰隼大队的要求是全员眼镜蛇。

    可是除了聂剑锋和唐磊磊,其他人都没有训练过该科目。开歼…7你想训练也没条件。当然,李战在4…1实战中紧急状态下飞出来的超低空眼镜蛇机动不存在普及的可能。甚至让李战再来一次都不一定能飞出来。

    聂剑锋和唐磊磊在二师完成了SU…27SK改装后就全部飞完了特技飞行动作,眼镜蛇飞得很熟练。自然而然的,教官就是他们俩来担任了。

    当然,李战是要单飞的。他比聂剑锋晚了两年下部队,可是飞行小时却超过了聂剑锋,可见此人飞行经验多么残暴。

    下午十四时整,双拼色涂装的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起飞升空。前一半荒漠涂装后一半灰色低可视涂装的样子,像极了鸡头毛发鲜艳高昂头颅的大公鸡。

    李战什么都没有挂载,机内燃油也是半数,战机处于做机动的最佳状态。做了几次通场飞行之后,塔台下达了开始训练的指令。

    所谓眼镜蛇机动,简单地说就是战机平飞然后突然快速拉起机头仰角一百一十度到一百二十度之间,形成短暂的机头后仰屁股向前的平飞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战机的速度会瞬间降低到直至接近零,从远处看战机就像是悬崖勒马。然后推杆压机头恢复到平飞状态。

    主要实施条件是高度和速度,一般要求在三千米到一万一千米的高度实施,平飞进入表速在每小时三百到四百公里之间。在一千米高度以及以下高度做眼镜蛇机动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

    李战上次误打误撞在十几米的超低空做出了疑似眼镜蛇机动,而且还是开的歼…7E,只能称之为奇迹。理论上是不成立的。

    具体的驾驶要领表达起来十分简单。

    SU…27SK战机的纵向电传在空中飞行有两种模式,分别为“飞行”和“直接链”,换个角度理解的话,前一个模式实际上是自动配平模式,后者则需要手动配平。

    开过SU…27的都知道,如果使用直接链模式,战机的姿态非常的难以控制,尤其是配平问题。研制期间发生的空中解体就是因为纵向操纵使用机械操纵系统情况下,飞行员压杆拉杆极容易造成飞机过载瞬间爆表粉碎性骨折,后来才加装了纵向电传解决了这个灾难性的问题。

    保持规定表速平飞,飞行员手动把“飞行”模式转换到“直接链”模式,就是把电传飞控断开完全使用手动控制,再断开迎角限制器,在零点二到零点三秒之间把操纵杆拉到后极限位置,实现短时间内机头上仰到一百一十度或者一百二十度,飞机迎角在九十度左右。在机头向下的时候,推杆至中立位置,使飞机向平飞恢复,接通“飞行”模式和迎角限制器,恢复电传系统的正常操纵。

    总结起来一句话:平飞,断飞控迎角,拉杆,压杆,接飞控迎角。

    整个理论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普遍认为该机动的战术意义在于能够使飞机在极短时间把速度降到最低,不就是利用飞机的整个升力面作为巨大的减速板来达到迅速减速的目的嘛!

    通过这样的机动来实现与后半球敌人的位置互换。被追击的情况下猛地来这么一手,追击的敌机会冲到你前面去,战术位置上的优势方于是易主。

    但有观点认为,在空战中做这样的机动会让自己变成活靶子。这一方面的观点也是有充分依据的。因为在该动作状态中,战机几乎无速度可言,没有速度就没能能量。

    可不就是活靶子吗?

    实际上没有无效或者错误的战术动作,只有运用错误的飞行员。

    李战是速度决胜轮的坚定支持者,不让自己处于尽可能接近极限速度的状态他就没安全感。他对眼镜蛇机动的看法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很难界定他是眼镜蛇有用论的支持还是眼镜蛇无用论的支持者。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不管你使用什么格斗动作什么作战战术,只要最后活下来的是你,你就是天空之王。

    李战再一次走通场航线,但航路是三千米高度的训练高度。空速保持在精确的每小时四百二十五公里,以此速度进入场站上空。

    “我开始了!”

    报出动作口令之后,李战迅速断开电传飞控和迎角限制器,几乎同时向后拉杆到底。平飞状态的双拼色涂装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像被猛地拽紧了缰绳的野马,猛然扬起头颅直指天空,在惯性和向前动能的作用下,机尾继续向前走,机头上仰的角度很快达到一百二十度。

    娴熟得不像新手。

    然后失速了。

    双拼色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翻滚着往下掉。

    “嘟嘟嘟嘟嘟嘟嘟……”

    连续不停地警报声充斥着座舱,不用李战报告,塔台已经从保持通话状态的无线电里听到了这些警报声。

    训练眼镜蛇机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失速,该飞行动作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性高难度机动动作正是因为高风险。整个过程要求飞行员的操纵动作和时机必须要精确到零点五秒之内。反过来说,正是因为高难度所以被认为不具备普及的可能,无法普及的情况下,自然就失去了战术意义。

    “我失速了!接通飞控!”

    李战沉着冷静,飞快的重新接通电传飞控和迎角限制器。随即他发现迎角限制器接通了,但是电传飞控没有反应。

    “电传飞控失灵!”

    李战迅速报告,同时不断的通过操纵杆给予战机指令,战机是有反应的,可是反应极其微弱,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拽着它维持当前的失控状态。

    “再次接通飞控!”李战再一次重复操作。

    依然没有反应。

    早期侧卫系列战机的通病不在于所谓的软骨病,而在于其极其复杂的复合型操纵系统。前文讲过该机使用的是纵向电传加横向机械传动组合作为操纵系统,结构不但庞大而且复杂。一旦纵向电传飞控失灵,几乎没有人能够让战机保持平飞,战机会朝前飞波浪线,机头一下上仰一下俯冲,稍有不慎就失速。

    飞眼镜蛇机动失个速尾个旋不值得大惊小怪。尾旋改出这些是每一名飞行员必备的技能,就如同座舱盲操一样。空军飞行员还要记下几十上百种险情处置预案的操纵动作,别以为拉杆费那么好拿的。

    因此在知道双拼色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失速后,在塔台担任正指挥员的聂剑锋并没有很担心,他当初学的时候失速尾旋两次,成功改出是常态。SU…27SK当然是比歼…7要好改很多的。

    可是李战报告飞控失灵,这个就很要命了。SU…27SK没有机械备份操纵系统,纵向电传飞控系统失灵意味着飞行员失去了对战机的控制。别说此时是失速翻滚下坠状态,哪怕是高空平飞状态这个也是非常要命的故障。

    也许不是机械故障,也许只是因为在某个节点战机处于某种状态它就是失灵,像某些打火机,明明有很多油就是打不着,可当然准备放弃的时候再打,“腾”的一下着了。

    现代战机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结晶,许多故障难以从技术范畴来解释。比如曾经037号歼…7EGG,当时他还叫歼…7E,前起落架卡住,迫降后机务进行检查没发现损伤,楼以望一榔头下去正常了。这个就很难从常规的角度来解释。

    此时双拼色01号SU…27SK重型双发双垂尾制空战斗机的状态是两翼翻滚、摇摆、乱舞,战机没有进入尾旋状态,但像降落伞打开失败的伞兵……

    李战一点速度都没有了。

    他拉起机头眼镜蛇的时候,空速以,每秒大概一百八十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率下降,也就是说战机的屁股向前的时候,李战基本上没速度了。

    可是他还有高度。

    眼镜蛇机动三千米的最低训练安全高度,李战还要时间。

    他不断地重复接通电传飞控的操作,同时不断地通过操纵杆向战机下达动作指令,试图把脱缰的野马重新控制在手里。

    “洞幺,准备跳伞,你没什么高度了!”聂剑锋果断下达了指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