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战隼-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战又讲了一遍,薛向东吃惊道,“这么搞的话,二师肯定会有意见的,不公平啊!”
“战争哪来的公平。什么是磨刀石,比刀更硬!狂魔大队必须要比红军更强,如此才能发挥磨刀石的作用啊!再说了,只是一些设定上的变化,导演部绝对不会在判定上面有失偏颇的。”李战说。
薛向东被迅速说服了,总之能赢才是根本。
“臭小子原来早就想好对策了,早告诉我就不用天天睡不好了。”薛向东笑骂道。
李战无奈地说,“团长,我有一千多种办法让红军吃败仗啊,这不是一直在想应该用哪一种嘛。我也是刚刚才决定用这个计划的。”
“你还一千多种办法,战斗机都让你吹上天了。”薛向东呵呵笑道。
李战耸了耸肩,“真有,战法是可以灵活组合使用的,任何一点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同的。这个你比我懂啊。”
“行了,回去休息吧,我还得组织训练。”薛向东挥手说。
李战却是说道,“团长,你辛苦一下下午加个班,我选四名同志和我组成特别突击队,下午搞一次合练,趁实弹射击飞行日,用实弹搞一搞。我去联系郑站长请他马上派人安排人员去设置靶场。”
“实弹?你打算把靶场放在哪里?”薛向东问道。
“西南面的戈壁滩中间位置不是有个干枯的湖泊吗?我打算把靶区放在那里。”李战说。
薛向东马上明白李战要干什么了,那个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凹地的干湖距离北库场站五百公里左右,恰好是北库场站到东库场站的距离,而且路线所经过的地形基本一致,可以达到针对性训练的目的。
这样的训练才是针对性的训练。
“来得及吗?”薛向东问。
五百公里的距离,驱车过去半天时间是不够的。必须要过去设置靶区并且划出警戒线,必须要有人在进行警戒,否则绝对不能当做靶区来使用,哪怕是无人区。
谁想,李战居然说,“我刚刚已经向梁副部长汇报过了,他帮忙协调陆航团的直升机过来,陆军团支援两个排的战士,加上咱们场站的场务连部分官兵,时间和人手都是充足的。而且陆航团会出动武装直升机对干湖周边十公里的区域进行搜索。”
薛向东顿时笑了,“你小子脑子转得快,既然你都协调好了,我这边绝对没问题。我还是那句话,安全这根弦要绷紧,不能因小失大。”
“团座你就放心吧。”
李战敬礼,跳上212吉普车飞快下山去了。
陆航团所在的场站在北库城区的西南面,距离戈壁干湖三百公里左右,距离北库场站约二百公里。陆航团装备的米…171运输直升机和武直…9G武装直升机都可以轻松飞一个来回再进行一个多小时的滞空。
通过梁副部长协调空军部队以外的力量来搞突袭预演这个事情出人意料,同时也说明了李战此人的战术思维没有受到军兵种区分的限制,恰恰是梁副部长很欣赏的一点。
或者说李战的目的没有局限于应对二师,而是看到了未来要应对的来自各个地区的兄弟部队。
狂魔大队这家“发廊”原来只是计划“招待”军区部队,结果空司一道命令下来要求扩大“经营”范围,第一个“客人”就是来自南方沿海的南霸天这样的高富帅大老板,狂魔大队一方面要使出浑身解数让高富帅大老板满意,另一方面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让这第一个“客人”给迷惑了眼。
所以说李战是很冷静的。
午饭后休息了一个小时后,李战把四名飞行员集中起来开会,分别是韩红军、李梓辛、裴小帅和苏平国。事先他们都不知道大队长要干什么,听完了突袭行动方案之后,就都热血沸腾起来,也心里没底起来。
尤其是裴小帅。
上一次他是李战点名批评的飞行员之一,自由空战打得很烂,这段时间又一直在搞对地攻击,因此憋着劲以后的自由空战训练一定要好好的搞上去。
李战把行动计划变成行动方案只花了半个小时,整个行动的流程、时间节点、航线航路、地形地貌、天气参数等等,全都在他脑子里,可谓滚瓜烂熟。
他对四人说,“你们的自由空战水平不是全大队最好的,但3…1科目是目前搞得最好的。低空突防打击在全军航空兵部队里都是新科目,海航是受了我们的影响才开始进行这方面课题的研究,目前在摸索阶段。换言之,目前只有我们狂魔大队具备了低空突防作战能力,而十八人里面你们四人是搞得最好的。”
四人听得振奋不已,裴小帅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
狂魔大队十八魔王里,裴小帅因为长得帅,关注率还是蛮高的。苏平国就不一样了,这是个低调到了骨子里的人,中等个子大众脸,平时少言寡语,战训表现中等偏上。若不是他在几次对地实弹射击里名列前茅,连李战都没怎么注意到他。
李战说,“下午会有针对性的实弹射击训练,一到两次,如果时间充裕就进行第二次。路线是专门选择的,与突袭东库场站所要经过的区域地形相差无几,距离也是基本相等的。按照平时训练的那样来,这一次扔的是实弹,到时候往东库场站扔的是训练弹,是真的往下扔的。因此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来。”
“大队长,往东库场站扔训练弹?这个会不会有危险啊,训练弹的重量也不轻的。”韩红军吃了一惊。
李战笑道,“扔场站的草地上,所以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很精准才行。你不留个东西下来,到时候打起口水仗来没证据。我那些老战友狡辩起来也是有一套的。”
“这个好这个好。”李梓辛咧嘴笑道。
李战正色道,“行动内容绝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从现在开始,我和你们组成突袭小分队,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记住,对于你们来说,从这一秒种开始一等转进!”
四人同时站起来立正回答:“是!”
………………………………
第177章 狂魔大队的厉害之处
下午十四时整,机务大队提前一个半小时进入了外场。
停机坪处,037、201、207、209四架战鹰整齐排列,丛大为坐镇指挥,各个机务组的组长兼机械师指挥各自的兵严格按照流程开始进行出动前的准备。
加油供氧、装载弹药、全面检查战机,随即反复确认武器状态尤其是引信状态,临战气氛十分的浓厚。
机务的弟兄们很困很累但精神很亢奋。
上午才保障了整个大队十八架战机的实弹射击训练,他们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是抠出来的。飞行员们着陆扔下战机吃饭休息去,机务却不行。飞行后的各种检查检修,还要继续飞行的战机则要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检查和再飞行检查,尤其是037号战机!
因此,作为李战的机务组组长,苗雨空军上尉和他手下六名机务官兵是累并快乐着。快乐则是因为他们立功受奖的几率会因此比其他机务组要高得多。
十四时三十分,突袭小分队在飞行简报室集合,李战带着四名飞行员再一次确认了攻击航线以及攻击战术,重点确认了突防航线以及几个备用方案。相对而言,从北库场站向戈壁干湖突防的难度要小于沿着北库山脉无名峡谷往西突防,山区里的乱气流对战机姿态的影响很大。33更新最快 电脑端:/
李战因此强调说,“起飞后要由北向南穿过北库城区再折向西南,这一次我们带着实弹,所以就不从城区上空飞了,绕着城郊飞低空飞。这是与行动方案唯一一处区别较大的地方。”
四名飞行员不约而同地点头。
带实弹低空飞跃城区通常不被允许的,万一出现故障掉下去,万一弹药出问题掉下去,都会对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的伤亡。因此实弹射击训练的时候是能绕开城区就绕开城区。
北库地区之所以是天然的练兵场就是因为地广人稀,没有沿海地区那么多需要顾虑和避让的因素。
不过从北库场站向东库场站突袭必须要穿过北库城区,恰恰城区是很好的掩护。
“突防东库的路线前半段的地势较为平坦,几乎无法利用地形进行掩护,所以飞行高度要尽可能的低,控制在一百米,速度可以放慢一些。过了进入了中段就进入了东库山地,大多是数百米海拔的山地丘陵,树木很茂密,是天然的掩护,同时也是红军雷达探测的重点区域。到了这里就要用最快的速度突击目标,越快越好,一得手立即爬升返航。”
李战把突袭东库场站的航线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随即道,“因此,接下来的低空突防实弹射击训练要严格按照作战方案的要求来,最关键的是要紧跟着我的步伐。清楚了吗?”
“清楚了!”四人齐声回答。
十五时十分,太阳还在天空的正中间,突击小分队乘坐通勤车来到了停机坪,机务这边已经完成全部工作正在列队待命。
此时,经过上午的忙碌,外场重归了安静,平行公路上只有驱鸟巡逻车在围绕着外场转圈,消除鸟类的威胁。再有的就是依然忙碌着的塔台,薛向东结束了第二塔台那边的工作后坐镇主塔台,时刻关注着会影响飞行安全的各项数据。
李战再一次强调了方案的几个要点,解散队伍各自准备。苗雨向他报告,随即陪着他对照着检查单一项一项地确认,正常操作。其他四个机组同样如此。
十五时二十分钟,五人全副武装登机,五台地面电源车带动电机几乎同时完成对五架战机的开车。飞行员做起飞前检查,确认无误后向机务组长竖起大拇指,机务撤掉登机梯,塔台下令,战机滑出停机坪。
十五时二十七分,五架歼…7E战斗机在跑道一头排成了菱形,李战单机在前,其余四人成双机编队在后,在不同的轴线,避免了发动机吸入前机的尾气。
十五时三十分钟,塔台下令:“洞三拐小队可以起飞。”
“洞三拐收到,开始滑跑。”李战看到发动机转速表指针超过了起飞固定值后松开刹车,037号战机狂吼着向前奔跑。
他没有开加力起飞,而是按部就班的长距离滑行之后,速度达到了满载离地标准后才抬轮离地。才离开地面几米,他就果断地收起了起落架,战机的姿态更加稳定了。
后面,两个双机编队紧接着起飞,都是通过长距离滑跑行后离地的。北库场站的跑道有三千米长,在可以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就没必要浪费航油去开加力起飞。
持续右转完成编队,五架战机组成的突击小分队继续右转一直到调整航向直指北库城区。高速飞行靠近城区后转而向南,贴着城区的边沿低空飞行。地下有一条贴着城区边沿向北延伸的国道,地标十分的明显,飞行员可以通过目视来确定自己的具体方位。
主场的优势就在于这里,101团的飞行员们对北库地区方圆近千公里的地域可以说是十分熟悉的。这得益于进入2010年以来全团持续攀升的训练量,更得益于受低空突防打击科目的影响飞行员更加的重视地形地貌的利用。
战机的轰鸣声吸引了城区里一些人们的仰脖关注,人们常常能够看见军用飞机在天上飞行,可是飞行高度这么低并且机翼下还挂着“导弹”的战机是头一回见的了。
四五百米的相对高度,远远看过去和贴着地面飞行没多大区别,人们却不知道这样的标准在狂魔大队里只能算是普通水平。
高起点、高标准、高战力,这是李战对狂魔大队的“三高”要求。狂魔大队既是“227”课题的试验队,也是空军航空兵部队的探索队,更是空军航空兵部队战训改革的先遣队。
裴小帅顺着气流波浪式飞行了一下子,下意识地看向机头方向飞行高度更低的领队机037号战机,无线电频道里很安静,大队长没有训斥,他才暗暗松了口气。
“各机注意,即将进入戈壁,随我继续下高度一百。”李战左右扫视了一眼,周遭的环境换成了荒芜而广阔平坦的戈壁滩。33更新最快 手机端:://
队员们按照呼号次序回答。
李战慢慢压杆,盯着前方的地表和高度仪。当指针接近心理位置的时候,他迅速改平,战机稳定在相对高度八十米的位置继续飞行。后面的四架战机紧跟着下了高度,不过他们是在一百米左右的高度,与李战保持着三公里的最低距离。
这是正常的高度差,为了防止身后的四只菜鸟刹不住车撞过来,李战不得不飞得比他们更低。
戈壁滩不是绝对平面,同样存在着曲面率,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只是大多是平缓的地势,放眼望去与平原无疑。恰恰这样会给飞行员错觉,你以为是平地的时候,实际上存在着几十米的高度差,后果就是撞地。区区百米的飞行高度对于以每小时七百多公里的战机来说不过半秒钟的时间,飞行员基本没有反应的时间。33首发
因此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关注地势变化和高度仪的变化。
“洞三拐,雷达看不到你了,报告情况。”塔台指挥的薛向东发来询问。
部署在气象台上的雷达无法探测到数百公里外超低空飞行的037小队,即使能探测到,恐怕也很难把037小队的五架战机从地面背景反射波里区分出来,更别说锁定了。
北库场站气象台的对空警戒雷达看不到,东库场站那边的雷达就更看不到了。这是很关键的信息。
李战回答,“洞三拐报告,一切正常,正在按照既定训练计划进行,完毕!”
尽管已经许多次,但每一次薛向东从雷达显示屏里看到战机信号消失的时候那颗心都会揪起来,非要飞行员回复确认才能放心。只是怎么可能真正放心。上一次他跟着练了几次,知道低空突防的危险性,况且李战对狂魔大队的要求又很高,已经无限逼近超低空飞行的极限了。
歼…7E的最小起降速度理论上是260公里每小时,实际上迄今为止谁也没有飞过,除了试飞员和李战。当时他在二师遇到过燃油紧急告警,以小于二百六的时速进行了紧急降落。
一般情况下歼…7E需要为此每小时三百公里以上的速度进行降落,否则就会失速。
Su…27和歼…11B就不同了,常规气动布局、机翼面积大、在二百公里左右的速度玩耍一点问题没有。二师打地靶的时候苏霍伊和沈霍伊战机的优势体现得非常明显,可以非常从容地瞄准攻击,而驾驶成洛马的歼…7和歼…8战机的飞行员们每一次打地靶都手忙脚乱——要维持较高空速否则会时速,维持了较空速意味着瞄准的时间会非常短。
这便是当时李战开着037号战机勇夺全师地靶实弹射击第一名的原因——他依靠自己的技术弥补了装备上的差距并且打了满环。
综上所述,就低空突防这个科目来说,中国航空兵部队中最适合干这个活的只有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SU…27、歼…10、歼…11这些也能轻松搞低空突防,和飞豹比的话,他们有更大的载弹量和更快的速度以及空战能力。低空低速方面飞豹还是最突出的,尽管已经逐渐老迈。
因此反而凸显了使用歼…7E的狂魔大队的低空突发能力之高超。
………………………………
第178章 终于有险情了
戈壁滩中间位置的干湖原本是有水的,只是后来经过多年的汲取以及气候变化逐渐形成了一块洼地,面积颇大,有好多个足球场那么大。在干湖周遭还残留着一些低矮的土墙,许多年前应是驿站的所在,当时应当还有绿色的植物。以干湖为中心应当是大漠戈壁上的绿洲,是往来商队歇脚的地方。
如今成了狂魔大队的靶区。
外围一公里设置了警戒线,一公里范围内是核心靶区,绝对禁止任何人员进入,更外围则在几个方向的高地上都部署了警戒哨持续进行观察,以防户外越野探索爱好者的闯入。
陆航团趁此机会搞了一次武装侦察巡逻,出动了四架武直…9G以干湖为中心对方圆十公里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了反复的侦察巡逻。
“塔台,我到十五公里了!”李战确认了地标,向塔台报告。
如果判断与目标的距离是个难题,就歼…7E机头那个测距雷达只能针对空中目标。尽管移交七十三师的这批歼…7E已经进行了二度改装换装了国产小型多普勒雷达,但是对地面目标的搜索探测能力依然是比较弱的。更何况靶区是个干湖,根本没有明显特征。
对于狂魔大队来说,最靠谱的方式是通过固定地标进行方位的确认和判断。李战正是看到了地面出现了“S”型走向的山谷,因此判断出距离干湖还有十五公里。光秃秃的山谷两侧是光秃秃的丘陵,有很多沟壑从上面向谷底延伸,像极了泥石流留下的痕迹。这是非常明显的地形特征。
薛向东迅速确认地标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和相对方向,立马回复,“洞三拐,保持航向210,十公里后进入攻击航线,请自行把握!”
“明白,保持航向210,十公里后开始攻击,完毕!”李战回答,随即指令队员们,“洞三拐小队加速八百,保持航向高度,完毕!”
“两洞幺明白!空速八百,保持航向高度!”
“两洞拐收到!空速八百,保持航向高度!”
“两洞勾收到!空速八百,保持航向高度!”
“两幺两收到!空速八百,保持航向高度!”
所有人确认无误。
李战提速,战机以每小时八百公里的速度向目标疾飞。前方出现一群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羚羊,狂躁的发动机轰鸣声下它们以为虎豹狮们出现了,成群结队地仓惶地向前狂奔逃窜。
五架战机超低空从羚羊群头顶掠过,产生的强大气流竟然将几只瘦弱一些的小羚羊给掀翻了!
等天上的怪物远去,让羊心惊胆战的轰鸣声飞快地消失在天际,它们才一步三张望地慢慢停下来喘气,心里暗暗道:大中午这些愚蠢的人类不午睡开飞机出来兜风啊!?
“洞三拐看到目标了,我拉起加入攻击航线,你们按照计划连续进入攻击,完毕!”李战玩了一个滚桶,在脑袋朝下的时候目视确认了慢慢冒着红黄两色烟雾的靶区中间位置,直接给小队下达指令。
薛向东呼叫,“洞三拐,任务区域已经净空,你可以射击!你可以射击!”
“洞三拐明白!”
其他人可不敢像他这样用滚桶机动来增加目视的视野,不但视野是倒立的,而且满挂载的战机很容易失去控制。
037号战机迅速爬升,调整机头对准目标,给火箭弹发射器通电,打开发射按钮,俯冲瞄准,摁下发射按钮,九十毫米火箭弹被次第送出,全部二十八枚火箭弹全部打完,拉起脱离。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给地面远处的靶区保障人员很舒服而且很震撼的视觉盛宴。北库场务连的官兵不止一次见过战机打地靶,可以说狂魔大队打地靶是最好看的,哪怕在不懂行的人看来都是很舒服的。
紧接着,韩红军第二个人进入攻击航线,靶区干湖的中间位置扬起的灰尘还没扬起多久,他就开始攻击了。
又一轮打击到来。
后面的三架战机几乎以相同的间隔进入攻击的,前后衔接得非常紧凑。倘若打的是真实的地面目标,比如敌军机场,那么敌军机场的挣扎很容易在如此紧凑的连续打击下崩溃。
相对于同时攻击,连续攻击的优点在于弹着点更加集中,很适合对敌军目标的要害部位进行轮番的打击。同时攻击的优点在于一次性覆盖的面积更大,适合杀伤有生力量和面目标。不过总的来说,纵队式的连续攻击方式更加灵活,比同时攻击方式更适合临场反应。
一百四十枚九十毫米口径的火箭弹全部准确地落在了干湖中间位置的靶圈里,这好几吨弹药把干湖中间位置给砸出了一个坑来,一些石头甚至还在慢慢的冒着烟——被高温给烤红了,和空气中的水分遭遇形成了汽化现象。
李战盘旋一圈观察打击效果,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向恰好在他左翼的机群竖起了大拇指,白色劳保手套非常的显眼,“弟兄们干得漂亮!打得很准!塔台,我看没必要进行第二次实弹射击了,大家都在优秀以上!请求返场!”
“塔台收到,洞三拐可以返场,第二次实弹射击训练取消。”薛向东最高兴不过了,他也说不上是什么心理了,不搞实弹训练嘛心里没底,搞嘛心里发慌。以前不是这样,自从李战到了101团,这种奇怪的心理就出现了。
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李战搞的实弹射击都是比较吓人的,动不动就开高空高速战机搞低空突防实弹射击,哪位领导也受不了这样的心理压力啊。
“塔台,让陆航团的弟兄们辛苦一下,请他们帮忙把靶区保障的官兵送回去。”李战说道。
薛向东回答,“我已经请示了,你放心返航吧。”
“明白。”
李战心情很好,返航顺序倒过来,前机变后机,五架战机组成了倒“V”型队形取直线向北库场站返航。
四名选出来的飞行员的表现出乎李战的意料,也就是说他们发挥出了比平时训练更好的水平。干湖靶区最中间的靶子是一个仅有篮球场大的圆圈,那么小的面积从数百米的空中看过去就是戒指一般大小。他们能够把所有的火箭弹都射在戒指一般大小的圆圈里,可见功力是十分深厚的。
绝不会是运气,因为每个人都打了二十八枚,每个人都全部命中了。
李战判断全部命中的根据非常简单——白色圆圈基本完好,但是中间的发烟装置彻底消失了,也就是说全部弹药都是在中间位置爆炸的,白色圆圈意外的地方没有受到攻击的痕迹。
能够用无导火箭弹打出穿针引线一般的准头,如何不让李战意外。再进行同样的实弹射击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了,因此果断取消。
航油和弹药是很贵的!
就这么搞一下子,起码五吨航油出去了,一百四十枚九十毫米火箭弹价值七八十万。也就是说李战要求加班搞的这一次实弹射击训练差不多烧掉了百万军费。
一百万差不多是一个步兵连队一年的经费了。要不怎么说飞行员都是用钱堆出来的,部队的飞行员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年薪上面,而是体现在他们打过的弹药重量上面。
打得多自然就更娴熟,这是不变的逻辑。
家里还很穷,李战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多飞赚拉杆费)而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无太多意义的训练上面。从这一方面来看他是伟大的,是顾全大局的,是有全局观的基层军官。
“洞三拐,五公里报。”薛向东呼叫李战。
李战很快回答,“洞三拐收到,两洞幺五公里报!”
裴小帅在最前面,他看到了第二塔台上面明显的红旗之后,马上回答,“塔台,两洞幺五公里好,我看到跑道了。”
“两洞幺,地风三米,风向九十,正常着陆程序,可以降落。”薛向东下达命令。
“两洞幺收到,地风三米,风向九十,标准程序。”裴小帅进入一转弯,没多久程序左转进入第二个转弯。
薛向东看了一眼观察员,观察员报告,“起落架好!”
“两洞幺,起落架好。”薛向东通报裴小帅。
裴小帅回答,“两洞幺明白。”
四转弯后对准跑道,裴小帅轻盈着陆,没有放减速伞,而是一直滑行到跑道最后一段,从哪里脱离。
紧接着是韩红军的207号战机着陆,然后是李梓辛的209号战机着陆,苏平国的212号战机在李战前面着陆。此时李战已经在更高的空中盘旋了四圈,他是在按照四转弯降落航线盘旋的,心里计算着四架战机降落所需要的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塔台,洞三拐请求降落。”
“跑道干净了,洞三拐可以降落,标准程序。”薛向东回复。
李战一边回答一边进入二转弯,“明白,标准程序。”
“洞三拐,起落架好!”
“洞三拐收到,准备转弯对准跑道。”
李战左转,战机与跑道呈垂直角度,这是三转弯,等下还要一个九十度左转才能对准跑道,也就是四转弯。
“塔台,我发动机停车了!”
………………………………
第179章 团长你飞机借我开几天
为什么李战的语气中有阔别已久重相逢的激动意味?
塔台全都懵了。
七十三师保持了很久的飞行安全,除了之前韩红军不小心按错了按钮在三转弯的位置放出了减速伞,就只有李战和27号雷达站搞模拟对抗演练的时候遭到误击这件事情。
突然来个空中停车,而且还是在准备四转弯的高度,没怎么经过险情的101团塔台值班人员有那么一丢丢的失神。
薛向东这员老将还是有强大心理素质的,直接忽略了李战语气中的激动,立马呼叫,“洞三拐重新开车!”
李战已经在启动储备电源利用战机自身的小轮机实现发动机的开车。一般来说战机发动机的启动需要地面电源车来带动完成,战机的储备电源有限,而且就是为了应对空中停车储备的。
可是,连续三次,发动机转速表没有丝毫的动弹。
“开不了车了,我要迫降!”李战呼叫塔台,“高度五百,速度三百四!液压系统正常,飞机可控!”
薛向东松了口气,只要飞机可控,情况会好很多。此时的高度速度也都不算太差,完全可以迫降。
“同意迫降!注意仰角!”薛向东提醒了一句。
此时战机的前后起落架早放了下来,又是一个好的现象。
“洞三拐明白。”
李战蹬舵左转,无动力的战机高度掉得很快,根本无法按照正常的下降率着陆的。此时距离跑道不过三公里,为了不失速,李战甚至不能上襟翼。
“下降率过高,我襟翼全部下了。”李战盯着仪表台,操作的同时向塔台通报。
薛向东紧张地盯着以很快速度下降的037号战机,道,“下降率太高了,稍微拉起一些!”
“明白!我可能要在跑道后半段着陆了。”李战回答。
别人空中停车怕够不着跑道,他空中停车却担心开过头了。第一个是因为距离比较近,歼…7E这个双三角翼怎么着也能滑翔个几公里的。第二个是李战现在每次降落都下意识的保持了稍大一些的高度速度,这是他针对歼…7系列战机做出的针对性的操作调整。
结果为了保证不失速坠落,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