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战隼-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是打击报复!”聂剑锋惊讶地看着李战,他开的是SU…27UBK双座战斗教练机。
李战盯着聂剑锋。
聂家锋立马说,“我完全同意勇敢地表达出咱们基层部队对新机型的渴望。”
“早这么说不就得了。”李战拿起飞行头盔戴上,然后把白色劳保手套戴上,“除了战备值班战机,其他双座机都要进行检修,新人的改装工作交给你负责。”
上次的4…3综合演练科目中,二大队和三大队有五名飞行员入选鹰隼大队,他们一直使用的是歼…7E和歼…7乙型,需要进行SU…27SK机型的改装训练。让李战感到欣慰的是,老鹰隼们的成绩全部达到了优秀,没有人被淘汰出鹰隼大队。
韩红军的表现是最出色的,第一季度的轮值指挥员被他夺了下来,今天他在塔台跟着杨锦山指挥,以后他就要独力指挥飞行训练了。
“放心,我都安排好了,今天就展开理论学习工作。”聂剑锋和李战相互敬礼,“祝飞行愉快。”
聂剑锋上了勇士通勤车往内场去,李战顺着登机梯爬上了037号歼…7EGG的座舱,爬到一半的时候,他看着座舱下方侧面机体上新涂上去的“好运来”三个字陷入了几秒钟的沉思。
机务组长苗雨上尉站在那里邀功似的微笑。
轻叹口气,李战坐进座舱,苗雨爬上来把检查单递给李战,帮着李战接上头盔无线电和氧气面罩。李战检查战机的各个系统,不断的在检查单对应的项目上打勾,最后签字确认。
在此之前,李战和牛耀扬已经对战机挂载的弹药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认无误都签了字。
01号SU…27SK挂载的PL…8D格斗导弹打不出去,三十毫米机炮打不出去,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是战机机体结构产生了变形形成了卡顿现象,机务保障这一块没有责任。当时李战是以六百多的表速进入做的超级无敌眼镜蛇机动的,过载远超了战机可承受的范围,没有空中解体已经是奇迹,相比之下导弹卡住打不出去就是小问题了。
尽管如此,机务这一块还是进行了半天的安全保障教育,增强了官兵们的安全意识。
“大队长,祝飞行顺利。”苗雨说,拿回检查单下登机梯,兵们迅速撤掉登机梯,撤掉注油管,撤掉电源线。
停机坪完成了集中保障改造,不再需要各种地面保障车挨个地进行飞行保障了,直接可以通过铺设在地下的燃油供应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等对战机进行保障,每一个停机坪都有一个终端。
为了支持场站基地化建设,李战甚至从“228”课题的经费里拿出一部分来。
好处就是飞行准备时间大大的缩短了,更加的符合实战要求。北库场站要建成战训基地不只是换个名字换个牌子了事,而是整个保障体系的改变。从保障单一机型到保障多种机型,从效率低下的分别保障到高效率的统一保障,整体效率的提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接到指令后,李战滑出停机坪,WP…7PEGG喷气式发动机强劲的推力下,居然要稍稍带点刹车才能把速度控制在三十公里每小时之下。
二大队的歼…7E一架接着一架的从停机坪里滑出来紧跟着李战驶向跑道。多个采访机位已经架设完毕,摄像师和记者们心情澎湃地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消耗着快门的次数。
十二架歼…7E在037号歼…7EGG的带领下驶入了跑道,呈现大象漫步队形。如此场景被摄像机和相机记录了下来,将会作为电视新闻内容呈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开战斗机的汉子威武雄壮。
李战抚摸着037号歼…7EGG的操纵杆心里表白道:纵然身边莺燕环绕,对你我是初心未改始终不变的……
“好运来,可以起飞了,你归我指挥,完毕。”韩红军一本正经的下达指令,却是强忍着笑。
大队长你也有被我指挥的一天。
李战却无甚感觉,对飞行员来说,塔台指挥员就是塔台指挥员,不管是谁来担任这个岗位的值班。
“好运来收到,完毕。”
李战顺手油门杆到底打开加力,松刹车朝前狂奔。WP…7PGG喷气式发动机狂喷着气流推动着挂载了四具“HF”航空火箭弹发射器,使用的是九十毫米口径航空火箭弹,是常用的对地攻击武器。机腹下还挂载了一个副油箱。
这么看过去,身材娇小的歼…7EGG可比SU…27SK这些魁梧大汉的负重多多了,平时SU…27SK打地靶挂俩“HF”航空火箭弹发射器,看上去跟没挂载一样。
本该多负重多干活的优秀分子SU…27SK整天轻轻松松的,反倒每次打地靶让娇小的歼…7E挂载双倍航火,侧卫娘娘的身份是要高贵一些。
收起落架离地,才十来米高,037号歼…7EGG就一个大坡度左转爬升离场,机腹恰好对上了布置在跑道尽头的机位,把机翼下狰狞着面孔的航火给全暴露了出来,展示出的是浓浓的战斗风格。
过去许多年里,有意无意的部队不太愿意披露战机挂载实弹升空的画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温和低调的性格,另一方面则出于保密的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能够展示肌肉的画面越来越多的披露出来,则是紧跟世界形势变化的一种体现。
过去人们看到自己家战机飞行的画面或者照片时,机翼下空空荡荡的,而强敌的战机总是狰狞着面孔随时把挂架下的导弹打出去的模样。如今这种反差慢慢的得到了改变,皆因上级领导机关意识到有时候展示一下实力不但能增强国民对国家的信心,还能起到一定的威慑的作用。
旅里让李战带队进行地靶实弹射击演示本来就有秀肌肉的意思。用什么战机来打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出部队敢打必胜的决心。你敢侵犯我领空,哪怕我脚下踩着的是风筝,老子就是用拳头也要把你打下去!
要的就是这么一股子气势!
………………………………
第292章 西部破烂王的火力展示
天晴雪未融,北库主峰的大部分依然披着白色外衣,山脚的季节性河流结冰已久,山谷之中依稀能看到一些抖落了雪花的绿树。
李战在前,十二架歼…7E在后,组成了低空突防纵队沿着山谷向西飞行。这条航路已经飞过许多次了,自从李战第一次使用歼…7乙型尝试了低空穿越北库山脉开辟了低空突防打击科目,这条航路就成了101旅所有飞行员的训练路径。
垂尾涂着鹰头的037号歼…7EGG像大哥一样带着一众小弟奔赴劈友(砍人)现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愤怒非常。
地靶布置在北库山脉西部的荒漠之上,那里是101旅传统的打靶区域,与李战之前执行的临时性实弹射击训练的区域有三百多公里的距离,临时性实弹射击训练地域在最西边。
“好运来,他们要求玩点好看的,滚着打行不行?完毕。”韩红军询问李战。
滚桶机动中对地射击。
李战略微思索,“塔台,没问题,完毕。”
打地靶这么严肃的事情还玩花样,你以为打干扰弹啊?一定是记者提出来的,也只有不懂行的人才提出这样的要求。打靶的终极要求是快准狠,玩花样完全没必要,只会损失掉能量。
不过,照顾一下全国人民的观感也是必须的。
韩红军当然没有权力批准这样的请求。记者提出要求,韩红军报告薛向东得到批准后,韩红军才询问李战是否可以搞一搞。
滚桶机动中对地射击的难点不在于滚动机动,而是在战机滚桶机动中瞄准点是不断变化的,把航火打出去谁都能做到,但是要打得准就很困难了。航火对地射击这个科目里,李战的水平是宗师级的。
记得刚下部队的时候李战打地靶这个科目还是空白的,短短两年已经成为宗师级人物了。
有时候事情很奇怪,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才华横溢,有的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而有的人呢穷其一生追求却只能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跟风吃屁。
归根结底很简单,两个字:靓仔。
报靶员的观察阵地上,一名记者问报靶员,“同志,靶子是那边黄色的那块吗?有多大?”
“四个平方米。”报靶员回答。
记者说,“那还挺大的。”
报靶员说,“从几百米的天上往下看就是一个小点点,这是我们大队长要求的,靶子面积比其他部队的要小很多。”
“原来这样。”记者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二大队的大队长。
在101旅里有这么一种怪现象:无论哪个大队哪个基层单位的官兵,他们在使用大队长这个职务进行称呼的时候,一定是特指李战,而称呼其他大队的大队长要么职务前面加上姓氏或者名字,要么用番号加职务来进行称呼。
“大队长”这个职务俨然成了李战的专属职务了。
“靶子小了意味着射击要求高了,你们大队通常的训练成绩是什么水平?”记者问。
报靶员问,“全员达到了优秀。”
“可不可以说一说优秀的标准?”记者问。
报靶员说,“十发命中八发。”
“和步枪打靶的标准相比呢?”记者想了想,问。
报靶员解释道,“战机在空中会受到气流的影响,瞄准是一直在动的,火箭弹打出来会受到风力和重力的影响,并且会比较明显,火箭弹不是直线飞行,所以要求飞行员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准确判断出弹着点才能打出优秀成绩。优秀射手的话和陆军的狙击手差不多一个意思吧。”
“那岂不是你们大队各个都是空中狙击手了?”记者是军报的,有常识,顿时诧异说道。
报靶员昂了昂头,“昂。”
这种概念对于有军事常识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天上都是狙击手,意味着对地打击是一打一个准,点穴一般的精准,用的还是无导的航火,可不就是人工导弹了吗?
记者感受了一下风力,说,“今天风还挺大,第一架飞机快到了,能打优秀吗?”
报靶员说,“第一架吗?唔……会比优秀标准更好。大……那名飞行员要打两轮,每轮十四枚航火,一般来说只要能飞起来,他基本上是可以打全中的。”
“全中?十四枚航火全部命中靶子吗?”记者诧异极了。
“是的,而且他可以让同一波火箭弹分别精准地打击地面若干个目标。”报靶员想了想,从水壶里往手心倒了一点水,然后让水顺着中指的指尖往地上滴,允许地直线运动,水滴均匀地滴在地面上呈现出一条直直的虚线,他说,“差不多这个意思。”
记者都惊呆了,“这不就是精准扫射吗?我见过陆军某机枪手打的精准扫射,靶子错落布置,那名机枪手可以在一轮扫射里命中全部靶子,子弹全部命中目标。”
报靶员说,“第一架战机的飞行员可以做到击中目标的火箭弹数量,他想让哪个靶子命中多少枚都可以。”
“天啊,这个太厉害了!”记者整个人都傻了。
无军事常识的人是理解不了这种射击技术的高超之处的,记者一直都是在部队里跑来跑去采访,各方面的军事常识都是有一些的,更是见过无数次部队实弹打靶,空军战斗机对地射击她也是见过的。
可是鬼斧神工一般的命中率和命中方式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继而她自然而然的对报靶员的话产生了怀疑。
她知道,军中一些官兵也是有吹牛逼这种良好习惯的。
陪同的宣传干事说,“你们采访组的组长请求我们在打地靶的时候做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机动,客观上会增加射击难度,拭目以待吧。”
“过来了。”报靶员放下望远镜,指了指东北方向。
李战在攻击航线上,他希望开的是SU…27SK,常规气动布局的侧卫战机能够以更慢的速度接近,飞行姿态更稳,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地瞄准击发。可是世事无常,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却不在我身边。
“好运来准备攻击,完毕。”
李战报告之后,以每小时五百公里的表速进入攻击姿态,蹬舵开始滚桶,依靠自己的快速运算能力不断地更新瞄准点,圆环时而压在地面的靶子上时而压在边上的某个点,随即抓住一闪即逝的击发时机果断地摁下了发射按钮。
037号歼…7EGG像线膛炮射出来的炮弹一样旋转着俯冲向靶子,挂架下的九十毫米航空火箭弹发射器不断的射出航空火箭弹来,却是更像飞行表演节目上表演机滚桶打干扰弹,又像是在规避导弹追杀时一边做规避机动一边抛干扰弹。
每小时五百多公里的速度俯冲攻击,意味着李战能够射击的时间会比正常情况下缩减一半。射击难度提高的情况下可以射击的时间更短,无疑进一步提高了总体的射击难度。
这种花活除了李战还真的没有人能够在保证命中率的情况下完成。
十四枚航空火箭弹全打完,李战拉起的时候战机几乎要冲进了航空火箭弹爆炸扬起的烟尘里面去。他顺手打开加力把时速降到了二百公里左右的战机拉起平飞迅速获得大速度,然后大仰角爬升。
观看射击的记者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生怕呼出来的气影响到战机飞行的平稳性。简直是开飞机走钢丝啊!有那么好几个瞬间记者都害怕飞机会掉下来,太惊险了,比八一飞行表演队的特技飞行还要惊险。
战机一架接着一架进入攻击,地面部署了十几个靶子,编号不同位置不同,但全部都集中在一个山头上。这又要求飞行员首先要识别靶子,然后打属于自己的靶子。打别人靶子上打得再准也无用。
十三架战机进行两轮射击,每架每一次轮打十四枚火箭弹,绝对是火力演示的盛宴。
二大队展示出来的强悍的对地打击能力让采访组的记者们叹为观止,使用老装备打出新战斗力的含义被用数以吨级的弹药进行了丰富。
空地导弹没有的,三代机是没有的,滑翔制导航空炸弹也是没有的,不过我们有的是绝对必胜的战斗意志,我们有的是绝对强于对手的军事素质,我们有的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无穷尽的热爱!
记者在报道上如是写道:西部戈壁,滴水成冰。一声令下,风云突变。多架战鹰腾空而起直冲云霄,迅速向预定打击目标奔袭;数支雷达机动分队和电子对抗分队远程机动至陌生地域,电磁波密布空天……
配图和画面是歼…7E的大象漫步,是歼…7们使用航空火箭弹以视死如归的气势对地射击的场面,是101旅的飞行员们为了更加准确打击目标冒险俯冲用航空火箭弹“拼刺刀”似的战斗决心。
人们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最可爱的人用的是三代机,用的是防区外攻击弹药,用的是隐身战机,他们需要用命去换取胜利吗?
他们都只是孩子啊!
如何提高战斗力,总的来说两个字:
有钱。
(本章完)
………………………………
第293章 01号SU…27SK的时代结束了
新时代强军建设的脉搏如何感应?
对基层官兵来说不是新年开训后来采访的记者越来越多,而是上级下达的训练任务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以前量着航油用,一毫升一毫升地掰算着过日子,现在是运油专列频繁的往返北库战训基地和储油库。
再一个是弹药,实弹射击训练越来越多,尽管大多数时候打的是航火,可那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实弹射击永远是兵们向往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强度的实弹射击训练之下一些官兵出现了疲惫感。
就好比新兵渴望打射击老兵害怕打射击——因为擦枪是一件非常非常烦人的事情。
飞行员一般不参与保养航火发射器和航炮,于是机务官兵们就苦不堪言了。每一次射击回来都必须要做保养,分管机务的旅副参谋长韩博每天都在停机坪这边跟进保养工作。
整个北库战训基地的战训氛围非常之浓厚。
二代机也好三代机也罢,该训练你还是要训练,而且还不能打折扣。不管李战想什么办法以各种方式向上级表达对新机的渴望之情,实际上都很难影响到上级的决策。
不是配发几把枪几套军装,那是十几架战机。
就你101旅着急吗?
你急也急不来。
鹰隼大队十六架原装进口的侧卫除了已经散架的01号,其他的都尚能饭,大队总体上的训练计划没有受到影响。理论上来说,这批战机是可以用到年底的,只是鹰隼大队的训练强度比其他部队高,加上受大队长的影响该大队的飞行员们比较爱频繁做剧烈机动,动不动就拉超音速动不动就六七个过载。
因此显得悬了。
李战没有办法,尤其是此时此刻外面飘着小雪而他在维修厂机库里看着散成了零部件状态的01号SU…27SK,就越发的担心大队其他战机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回光返照一下然后散了。
所有的零部件按照战机的样子摆在油布上,连两台AL…31F涡扇发动机也不例外,所有的零部件都编上了号贴上了标签,修理厂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
航材主任带队,今天要对01号SU…27SK战斗机的零部件进行评估回收二次利用。李战过来送他的老战友最后一程。
“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
伤感的歌曲仿佛在耳边响起,李战轻叹着眼睁睁地看着航材主任对01号SU…27SK的零部件评头论足评级更新标签。
“一哥,两个发动机都废了,不过里面的一些核心部件还能用,拆出来作为备份航材没问题。”牛耀扬摘下白色劳保手套,走到李战身边来说。
李战皱眉说,“上次的调查报告结论显示空中停车的原因是供油系统出了问题,发动机本身没有故障。”
“调查报告没有错,不过这两台发动机本身就经过了两次大修,做过延寿。”牛耀扬说,“大功率,大侧滑,大迎角,小速度,发动机最不喜欢的四点恰恰是你最喜欢做的,二发能坚持到现在不出问题其实算是很耐用的了。”
李战叹气摇头,“飞控呢?纵向电传飞控的原因查出来没有?”
飞眼镜蛇机动训练的时候纵向电传飞控出问题失灵,但是航空测绘空司抽查的时候李战六百多表速进入做了一个超级无敌眼镜蛇机动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种现象很反常,不搞清楚李战放心不下。
牛耀扬说,“要送回厂家分析,沈飞厂恐怕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结果,他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继续飞歼十一系列,还是有出现类似故障的可能性的。”李战忧心忡忡地说。
牛耀扬反而安慰他说,“一哥,飞行这种事情哪里有百分之百安全无故障的,就算是汽车那也是有发生故障的几率的。相对来说我认为沈飞厂的飞机质量还是很过硬的。”
“我相信。”李战的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不过歼十一源自于苏两七,飞控一直是苏两七系列战机的先天缺陷,沈飞厂研究了这么多年也没能彻底根治,说明这个缺陷是比较严重的。”
牛耀扬说,“一哥,鹰隼大队不可以换装歼十吗?”
“不合适。”李战微微摇头说,“我个人更愿意飞歼十,听说真的很好开。不过咱们旅驻扎在广阔的大西部地区,不带副油箱的话歼七这种轻型战斗机都不敢出门。歼十尽管在航程上比歼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毕竟是中型战斗机,作战半径还是比不上歼十一这一类重型长程战机的。”
牛耀扬说,“的确,咱们旅装备重型长程战机是最合适的。一哥,看样子你的心愿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了。”
二师老战友都知道李战的心愿其实是飞歼…10,从他下部队的那天起就期待着能飞歼…10,飞大恶棍。结果阴差阳错和歼…7一直打交道,穿插着飞了歼…8,一直到现在的原装侧卫。
上手歼…10的日子看来遥遥无期了。
李战违心地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级让飞什么飞机就飞什么飞机,都是为建设强大人民空军做贡献,在什么岗位开什么飞机都是一个样。”
“是的。”牛耀扬老实人。
航材主任走过来,扶了扶眼镜说,“李大队长,你这飞机能作为备份航材的零部件不多了啊,你怎么开的搞成这样?”
李战说,“就正常开,本来就没剩多少寿命了的,二师用得非常狠。”
“千八百小时寿命是肯定有的,这还没一年呢你就给开报废了。”航材张主任笑着说,“你这么搞下去我这个航材主任不好当啊。”
“张主任这话怎么说,搞训练嘛,一些易损件容易坏是肯定的,易损件嘛。”李战无力地辩解着。
张主任严肃地说道,“小李,我没跟你开玩笑,你这么搞下去部队会面临无航材可用的局面,你们鹰隼大队的消耗实在是太快了。”
“不至于吧?”李战存疑道。
张主任说,“我说的是真的,你真的悠着点。”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战不能当成玩笑了,他郑重地点头,“张主任你放心,我一定吩咐下去,让大家做到心里有数。”
“好。”张主任这才满意的转身走开。
李战一直在现场看着,看着航材保障中心的官兵把01号SU…27SK的可用零部件分门别类装车拉走,心中感慨万千。到了下午,01号SU…27SK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机体了,两个翅膀和尾翼以及垂尾都拆掉了,机头里的雷达也拆掉了,能拆的都拆了,剩下的要回炉。
01号SU…27SK终于成为了历史,逃不掉的是飞散架的宿命。
裴磊找过来报告说,“大队长,时间到了。”
李战擦了擦眼角的眼泪,深深呼吸了几下,说,“好,走吧。”
跳上勇士通勤车,就一路的往驻扎在北库城郊的陆航旅场站狂飙而去。李战身负重要的任务。陆航团场站叫西郊机场,在北库城的西边郊区,是新建的直升机场站,必须的时候可以起降战斗机和中小型运输机。
陆航旅去年是陆航团,是和101旅同时被升格为旅的。显而易见上级领导机关正在加强西部地区的航空兵力量,空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齐头并进。
整个北库地区有且只有这么一个陆航部队,辖区如此辽阔,就算是放一个陆航师也是显得不够的。
四号公路迫降遭遇恶劣天气差点挂掉的李战开始认真思考救援问题。强敌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的飞行员一旦在战区跳伞,救援分队可以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响应,通常利用直升机作为机动载体,以特战分队作为救援力量主体,对在敌纵深地带跳伞的飞行员进行武装救援。
那天如果不是薛向东果断请求陆航旅和老虎小队支援,李战是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援的。老虎小队做这种事情比101旅自己的应急分队更加的有经验,毕竟他们有无以伦比的野外行动经验。
赶到西郊机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五点多,但是天色依然亮堂堂的,不到晚上八九点太阳不下山。
陆航旅副旅长吕振铎在内场机关楼下等着李战。一下车李战就大步走过去立正敬礼,“首长好!”
“小李,你我不需客气。”吕振铎笑着还礼,引着李战往办公室走。
另有干事请裴磊到一边休息并且作陪。李大队长的驾驶员那就不是普通的士官,不能等闲视之。尽管李战不过是少校正营大队长,但是他名声在外,整个北库地区的驻军没有不知道他的。
李战对吕振铎说,“首长,那天如果不是你冒着巨大的风险亲自驾机在暴风雪来临之前把我从四号公路接回来,我恐怕成烈士了。你救了我的。”
当天驾驶米…171的正是吕振铎,那样的恶劣天气下非要资深飞行员出动不可。今年刚四十岁的吕振铎是拥有五千飞行小时的超级资深飞行员,原来开过歼…6和歼…7,是空军转陆航的固定翼改旋转翼飞行员。
“咱们扛枪打仗的,不存在谁救谁。当天我旅长下了死命令的,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你救回来。老虎小队的袁博宁不在,不然他也是要亲自带队执行救援行动。”
进了办公室,吕振铎示意李战坐下,动手泡起茶来。
………………………………
第294章 空勤救援分队
副师级副旅长亲自接待李战,与李战就成立空勤救援分队这件事情进行非正式会晤,规格是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的了。
101旅派李战过来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件事情李战就可以做主,而陆航旅这边得是副师级领导出面才行。
方案是提前通过密电传过来的,吕振铎认真研究过,旅里也开会研究过。
吕振铎说,“想法很好,一些具体的细节,还得当面讨论一下,所以请你过来谈一谈。”
李战说,“鹰隼大队是模拟蓝军部队,首长你到我们那边参观过,我大队基本上是以强敌某航空联队作为模拟对象。空勤救援分队的建设我的想法是放在模拟蓝军部队这个框架下进行,有现成的学习对象搞起来会轻松很多。”
吕振铎示意李战继续往下讲。
李战说,“陆航旅以驻训的名义在北库战训基地常驻两到三架直升机,我们这边从基地警卫连里抽调一个排的兵,请老虎小队进行指导,建立一支常备的空勤救援分队。这样陆航旅可以得到贴近实战的训练,我们也可以得到一支应对紧急空勤救援任务的部队。”
“经费呢,经费怎么解决?”吕振铎直击核心,笑了笑说道,“飞机的保障我们负责,可是其他后勤保障呢?”
李战无奈地说,“首长,既然放在我模拟蓝军部队的框架里,经费和后勤保障自然也是在我们这边的,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那我们是没问题了。”吕振铎说。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陆航旅不会出飞机出人帮你搞空勤救援分队。他们要搞实战化训练哪里不能搞,况且他们是陆航,老陆一大堆特种部队,完全可以自己搞,他们也需要空勤救援的。
所谓空勤救援针对的是跳伞的空中勤务人员的救援,包括战斗机飞行员。
北库地区太大了,而且有非常多的无人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飞行员遭遇空中险情不得不弃机跳伞后,如果落入无人区或者深山,生存将会遭到极大的挑战。搞空勤救援分队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飞行员的价值远超战机,花再多的资源去挽回飞行员的生命都是值得的。甚至极端情况下哪怕付出其他生命作为代价,也必须要把深陷敌腹的飞行员救回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