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捡漏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王捕头这句话怪怪的,但吴春还算满意,挥手说道:“行了,带他们回去,游街示众,让兰溪百姓都知道衙门抓到了贼人。”

    “小的明白。”

    吴春随即上了马车,心情好了不少,让马夫赶车回城。

    半个时辰后,衙差们带着这些死尸从南门进城,百姓们围在街道两旁看着热闹,对这板车指指点点。

    一道熟悉的人物从人群里走出,进了余家,此时余少白正坐在房里陪如玉聊天。

    “公子,那些死尸已经进城了。”

    余少白微微点了点头,笑道:“吴春是不是把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

    “是的,现在百姓都在称赞他。我看他笑意满满,心情那是大好!”

    “抓到了这群贼人,即便是死人,也足以让吴春政绩添上一抹彩色,他不乐才怪。”

    詹兴笑道:“这彩色还不都是公子您送给他的。”

    “唉,当县令有什么好的,若不是那吴春跟我有一年的君子之约,我才懒得动这么多心机,谋取官位,官场的日子本来就难熬,更别提是这个时代。”

    “夫君,你这话什么意思?”如玉闻言疑惑的问道。

    余少白知道他们听不懂,自己也没办法跟他们说清楚,只好开口:“没什么,现在我做官之事算是解决了,就等着朝廷的文书下来。不过我料想吴春接下来会想着梅开二度。”

    “公子,您的意思是?”

    余少白笑道:“等着看吧,离春节已经没几天了,这家伙恐怕不会消停。”

    “春节?”

    见他们疑惑的样子,余少白这才想起来春节这个词自己用错了,明朝并没有这个词,春节这一天被他们称为新年。

    “别再问我为什么了,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娘现在像丢了魂似的,这样可不行,必须要让娘开心起来。这样过年才算是过年。”

    如玉问道:“可怎么才能让娘开心,她现在话都变少了。”

    “丧子之痛,一辈子都没办法忘记。我们只能说让娘开心一些,让她不孤单不寂寞,人一独处,就会想起往事,越想越伤心。”

    “那我以后多陪陪娘说话,不让她孤单。”如玉轻声说道。

    余少白笑了笑,“你还记得我在杭州府给你排的话剧吗?”

    “当然记得,你是说给娘排话剧,让她开心?”

    余少白点头说道:“我正有此意。反正这几天我也无事,把剧本写好,再请来皮影戏班子,一定会让娘开心起来。”

    “那还是讲西门庆和潘金莲吗?”

    “不不不,这个不适合大过年的气氛,也不适合我娘看。既然是图个热闹,那最热闹的莫过于大闹天宫了,我就让戏班子演一出大闹天宫。”余少白说完这话便走进了里屋,如玉一旁给她研墨。虽然他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大闹天空确实热闹,但不一定对女人管用。但是他并不指望这戏能够让余母开心,只是希望这个一家欢聚在一起的氛围能让余母感觉到温暖罢了。

    接下来这几天,余少白除了偷会吴灵柔之外,基本上都是往返于余家和戏班子,这件事他必须亲自做,而且还不能让余母提前知道。

    而就在余少白为了让余母开心忙里忙外的时候,吴春也没闲着,就在除夕前一天,他亲自带上两乡巡检司和衙差们赶往兰溪县平度镇东五里外的青羊山。

    此处原本荒山野岭,无人居住。就在不久前的蝗灾过后,一群流民在山上落草,还建了座山寨,吴春之前刚刚交接县令政务,抽不开身剿灭,接着是邓镇前来,所以又给耽搁了。

    “吴县令,前面便是青羊山。”走在最前面的一名中年男人扭转马头,来到吴春的马车旁,他名为吴浩,是新任灵泉乡巡检司巡检。从他的姓氏也能看出端倪,这家伙因为是吴春的本家族人,才被吴春提拔。

    吴春坐在马车里,被崎岖的山路快要折磨的发吐,从车帘探出头来,看向不远处的山峰,“这就是青羊山?可算是到了。”

    他从马车下来,此时队伍已经停来。王捕头和龙泉乡巡检司巡检郑千钧也来到马车旁。

    “县尊~”

    吴春看着面前的年轻人,一身粗衣打扮,问道:“吴巡检,这是何人?”

    “这是卑职的得力手下。我命他扮成流民混进了山寨之中,打探消息。”

    哦?

    吴春不曾剿匪,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笑道:“吴巡检倒是机智,古人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你在山寨里都知道了些什么?”

    “回县尊大人。小人在山寨呆了数天,里面所有的地方我都摸清。山寨只有前面寨门一个进出口,平时夜里有两人放哨。那些山寨贼人的人数只有四十多人,有的是村里原来种田的汉子,有的是市井街巷的小偷,若论身手,我一个人可以打他们五个。”

    听到这话,吴春顿时放心多了,说话的声音不禁大了许多。“不错,现在知道了他们的底细,本官不希望正面强攻,避免造成官府的伤亡,你们有什么计划?”(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流言

    “卑职有一个计划,既然咱们在他们寨子里安插了钉子,如果只是用来打探消息,实在是可惜。攻山寨难免会遇到抵抗,您既然不想看到过多的伤亡,那咱们就夜袭。猴子,刚刚你说寨门夜里只有两人把守,那好……本巡检让你在里面接应官府的官兵,这里是蒙汗药,你在他们的酒菜添点,等到他们昏睡不醒,你再将门打开,让官兵进寨。这样一来,咱们不得一兵一卒,就能拿下山寨。”

    “好!”吴春听到吴巡检的话不禁拍掌叫好,“吴巡检这一计实在是妙,就这么办吧。”

    “是!”

    ……

    除夕前夜,吴春坐在马车里冻的是直哆嗦,他已经忘了自己上一次深夜出现在荒山野岭是什么时候。

    “王捕头,现在什么时辰了。”

    站在马车外面的王捕头闻言看了看夜空,小声说道:“亥时刚过。”

    听到这话,吴春从马车里跳出,冷不丁被寒风这么一吹,还真是冷的不行。“这该死的天气,尽让本官受罪。”

    “大人,您还是待在马车里吧,现在寒冬腊月天,深夜甚是寒冷,别把您给冻坏了。”

    吴春揉了揉鼻子,他这还不是不放心才跟来了吗?现在老百姓都在称赞他是好官,青天大老爷。如果他今晚冒着严寒来到山寨外亲自指挥官兵的消息传扬开来,那兰溪老百姓对他这位县太爷就更加尊崇了,这对收拢民心有很大的作用。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此战必须要胜,否则那就会称为天大的笑话了。

    此时两乡巡检司官兵已经到了山寨外的乱石堆前,吴浩看着对面闪烁的两道火光,心里略微有些紧张,他刚升任巡检,就遇到剿匪一事,难免有些忐忑。

    “这时辰都快到了,怎么那边还没有动静?”按照他们事先约定好的,只要山寨大门处的火把消失,就意味着门哨已除,他们便可以行动。

    郑千钧闻言笑道:“吴巡检放宽心,再等等。”

    他话音刚落,那对面的火把便熄灭,看到此状,郑千钧笑了笑,挥手说道:“兄弟们,跟本官剿灭贼寇!”

    看着他带头冲出,吴浩咽了口唾沫,带着他的手下们紧随其后。

    很快喊杀声响起,在寂静的冬夜里回荡开来,站在马车旁边的吴春,听到声音扭头看向山寨方向。

    “县尊,想必是巡检司已经和山寨贼寇们交上手了。”王捕头高声笑道。

    吴春微微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喜色,看样子他们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忽然王捕头脸色一愣,指着山寨的方向说道:“县尊,您快看。好像有一群人正朝咱们这里赶来。”

    “哦?是巡检司的人吗?这战斗结束的未免太快了些吧。”吴春眼神不太好,并没有看到对面的那群人。

    王捕头盯着那群人,点头说道:“没错!是巡检司的人,一定是来接大人您进寨的。”

    吴春闻言整了整衣服,脸上的笑意正浓,在他看来,这次的功绩已经收入囊中。

    可就当那群人出现在吴春视线中时,他脸色微变,笑意一滞。那群人确实是巡检司的人,不过他们的脸上表情不是凯旋归来的笑脸,而是一副狼狈模样,衣冠不整,丢刀弃剑。

    “吴县尊,我们中了贼寇的埋伏,他们正朝这边追来,赶紧离开此地,恐有生命危险。”吴浩来到吴春面前,吴春还没从吃惊中回过神来,便被吴浩扶进马车里,驾车离去。

    数息间,兰溪县官兵逃的干干净净,一群蒙面汉子停在了吴春原来马车所在的位置,为首的那人挥手止住众人脚步,他看着远处的人影,轻声笑了笑:“官府的人可真是一群酒囊饭袋,咱们回去~”

    ……

    此时马车里的吴春总算是晃过神来,从车帘里探出头来,问道:“吴浩!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骑在马上的吴浩扭头看了看身后,不见身边,这才让众人停了下来,来到马车旁。“启禀大人,我们中了贼寇的计,这才如此……狼狈。”

    “中计?”

    “我们原来的计划是让猴子从里面打开大门,可没想到我们进了山寨之后,便被贼寇给围住了,像是提前知道咱们要来夜袭一样。幸亏他们人数不及我们,否则我们恐怕逃不出来。”

    听到这话,吴春脸色有些不好,冷哼道:“你还好意思说,大明的巡检司官兵被一群贼寇打的落荒而逃,本官的脸面都被你们给丢尽了!”

    “县尊息怒,这次夜袭本来计划周密,万无一失。最后失利都是因为走漏了消息,卑职觉得应该是猴子那家伙通风报信的缘故,应该把他拿下,严刑逼问。”

    王捕头的一番话把吴春的注意力成功转移,他看向吴浩:“那家伙人哪去了,给我把他拿下!”

    “刚刚情况混乱,不知他去向。”

    “县尊,一定是这家伙自知行径败露,所以才不知去向。”王捕头凑到一旁小声说道。

    吴春扭头看向山寨方向,心里有些气闷。“本官总有一天,要踏平此处!”

    ……

    第二天清晨。

    余少白从房里走出,见小五和大俗正在挂红灯笼。“詹兴~”

    正在贴窗纸的詹兴听到唤声,忙走上前来。“公子~”

    “张尉那边来消息了吗?”

    “破晓时,张头领派人前来秉告,说是已经将吴春带领的巡检司官兵击退。”

    “哦?我的那位岳父大人竟然亲自去了,看样子他真的是很想得到这份功绩啊……”余少白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那青羊山寨早就被张尉带人将其覆灭,现在早已换了主人。

    “现在城里恐怕已经知道吴春剿匪失败一事了吧。”

    詹兴点了点头。“消息并不是从咱们口中走漏,可今早还是有人知道了此事,一传百,百传千,越传越离谱。”

    “哦?你倒是说来听听……”

    詹兴开始讲起自己在外面集市的听闻,院子里不时传来余少白的笑声。

    吴家书房里。

    地上一片狼藉,茶杯碎片到处都是。吴春站在桌前指着王捕头,脸色气愤之极。“你竟然说本官被吓尿了裤子!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县尊息怒,这都是外面的流言蜚语,可不是属下说的。”

    吴春喘着粗气,一拳打在桌上,“一群市井小民竟敢怪本官名声!昨晚之事,本官不是有令不许任何人说起此事,怕的就是一旦传扬出去,会越传越离谱。”

    “这个……巡检司和衙差弟兄们应该不会吐露昨夜之事。我觉得肯定是青羊山寨的那伙贼寇故意这么做的。”

    听到这话,吴春微微一怔:“好啊~这群贼人真是卑鄙!王捕头,去传两位巡检,今天一定要拿下青羊山寨!”

    王捕头闻言心里叹了口气,县尊老爷一定是气糊涂了吧。“大人,昨夜夜袭失利,巡检司的士气受损,现在去剿灭贼寇,实在是对咱们不利啊。而且您忘了吗,今天可就是除夕了……”

    除夕…?

    吴春拍了拍脑袋,自己真是气糊涂了,竟然把今天是什么日子给忘了。马上过年了,确实不宜见血光,而且这些人也要回家过年。

    “也罢!等到年后,再提剿匪一事。”吴春挥手让王捕头下去,郁闷的坐在桌前,想要喝茶,却摸空了。

    “丫鬟!给老爷我上茶!”

    “爹~您的茶来了。”

    见吴子初端茶走进,吴春脸上郁色散了些。“你小子怎么想起来给我上茶,难不成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爹,你这什么话,好像儿子从来没给您敬茶似的。爹~刚刚您是在为青羊山寨失利之事发火?”

    “怎么?外面的流言蜚语你也听说了?”

    吴子初笑道:“现在县城里都在议论爹,那话越听越离谱。不过我觉得,失利一事是真的,不过您吓尿裤子那真是故意中伤您的。”

    听到这话,吴春心里舒坦了许多。“你爹我本想靠着除夕前剿灭山寨,提高我在兰溪县的威望。没想到……唉,事事难预料啊……”

    “爹,按理说剿灭贼寇的事情交给巡检司确实没错,那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不过您让那龙泉乡和灵泉乡巡检司去剿匪,实在是高看他们了。”

    “什么意思?”

    “您以前自觉升官无望,对兰溪的事情不怎么上心。自然不知道巡检司都是一群酒囊饭袋,陶县令在任期间,从未剿灭过境内贼寇,以至于贼寇横行。您让他们去剿灭青羊山寨,岂有不败的道理?”

    听到这话,吴春微微一怔,自己原本听说过巡检司一些不好的传闻,但以为是流言蜚语,信不得真,便没有记在心上。如今儿子这么一提醒,吴春回想起昨夜那番场景,一群巡检司官兵争先恐后的逃跑,兵器都被丢弃一旁,而最后一统计,除了猴子下落不明,两乡巡检司官兵没有死掉一人,几人受伤还都是逃跑的时候不小心摔的。(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名字

    18洪武五年除夕酉阳三刻,寒冬的太阳落山格外的早,大地被夜幕笼罩。

    兰溪县城里有些家资的,门口已经挂着红灯笼,孩童们在门前玩弄烟花炮竹,这烟花可不是平常人家能够买的起的东西,贫苦人家图个喜庆,会请小相公们写上一副春联,买上一对门神,贴在自家。

    不过今年的除夕因为余少白的到来出现了一些改变,在富贵人家正在家中聚餐守岁之际,很多平民老百姓聚到了戏苑。

    今夜余少白将城中唯一的一家戏苑包场,过程倒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不光余少白包场,城中的郑家还有李景名他爹也想要在除夕夜听戏。

    郑家现在被无妖堂,准确的说是被余少白掌控,让石敢当送一句话给郑家家主,自然不敢跟余少白争。至于李景名他爹,当他听说郑家主动将戏苑让给余少白之后,便没有包场的打算,反而是让李景名来到戏苑听戏。

    夜色已深,大堂已经围满了人,虽然余少白一家子还未曾到来,可戏却已经开始上演。

    这次余少白将大闹天宫的情节用影子戏的方式呈现出现,大堂里的老百姓们看的是津津有味,以前的那些戏他们都听过,头一回听这大闹天宫,立刻就被情节吸引住了。

    如今的大明朝,此时只有两个人知道大闹天宫的故事,一人是余少白,而另一人便是正在撰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如果让他知道自己书中的故事出现在兰溪戏苑里,不知会作何感想

    “清儿,这除夕夜不在家守岁,你这要带娘去哪?”坐在马车里,余母冲着对面的三郎问道。

    如玉坐在她身旁,笑道“娘,夫君在戏苑安排了一场戏,专门为您准备的。”

    “戏?娘现在哪还有什么心情听戏,快送娘回去。”

    余少白摇了摇头,说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遇到生死离别,但这是我们人无法阻止的事情。不能总活在伤痛里,就算是把眼睛哭瞎,也没办法让死去的亲人复活。”

    “儿子让您来戏苑不是为了听戏,也知道您现在也没有听戏的心情。我只是想让您看看他们”余少白掀开车帘,余母顺着车帘看去,马车原来停在了戏苑门口,她能清楚的看到大堂里的影子戏,还有那些人在那鼓掌叫好,笑声满堂。

    “娘,兰溪县的百姓除了孩童,谁都经历过战乱,经历过骨肉分离,前不久的蝗灾更是让很多人流离失所。可您看他们脸上的笑容还是那么的灿烂,如果因为一次磨难就伤痛欲绝,从此一蹶不振的话,恐怕整个兰溪县,甚至整个大明都没几个人了。眼泪要流,日子要过,在这样的大明朝,谁能保证自己会善终啊”

    听到三郎的话,余母看了一眼一旁小五和阿莲,她的伤心固然是因为二郎的离去,可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

    她不禁回想起那日静梵师太来到家中说的一番话。

    “娘”

    余母被耳边的唤声拉回了心神,看着三郎关心的眼神,她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娘已经想通了,眼泪要流,日子要过。跟娘一起去看戏吧”

    “好嘞,小五,阿莲咱们下车。”

    戏苑二楼,小五和阿莲一边吃着果品,一边看着戏,余母此时的注意力也被影子戏吸引。

    余少白站在栏前,看到楼梯处走上来一人,他笑着说道“子初兄,这除夕夜不在家陪着爹娘,怎么来这戏苑?”

    “这不是听说你在戏苑包场,就来看看。不过你这戏还真不错,从来没听过。”

    余少白刚要说话,便见楼梯处站着一人,正巧那人抬头瞅了他一眼,余少白顿时一愣。

    “灵柔怎么也来了?”看着那一身男子打扮的吴灵柔,余少白笑道。

    吴子初挥手说道“小妹,少白已经认出你了,快过来吧。”

    吴灵柔似乎怕别人认出,瞪了吴子初一眼,便走进了对面的厢房里。

    “小妹准是闲的害臊,我跟你讲,本来我是不打算带她来的,不过她说她想见你,那大舅哥只能舍上这条命了。”

    余少白无奈的笑了笑,他知道吴子初的意思,吴灵柔身为县令千金本该足不出户才对,现在夜里出门,而且还是来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要是被吴春知道了,一准饶不了吴子初。

    “你爹应该在家啊,怎么会让你们出来?”

    吴子初叹了口气“我爹剿匪失利,听了城里的那些心情非常不好,这除夕夜喝了不少酒,老早就睡了。我这能有机会带着小妹溜出来。”

    余少白微微点了点头,指了指楼下,“你看景名兄也来了,你们聊吧,我去找灵柔了。”

    看到余少白径直走开,吴子初无奈的摇头叹气“一个有情郎坑大哥,一个是有佳人忘朋友。你们真是天生一对,就剩下我这可怜人。”

    “咔”

    余少白将门推开,看着桌前背对着自己的那道身影,他嘴角泛起一丝笑意。“灵柔”

    听到唤声,吴灵柔慢慢转过身来,一脸羞红的想着他。

    “这脸怎么红了?”余少白伸手轻轻捏了捏俏脸。

    吴灵柔低头不敢直视他,轻声说道“可能是天冷的原因吧。”

    听到这话,余少白笑出声来,坐在她对面说道“你这理由可不完美。让我猜猜你是吴家小姐,在这夜里居然偷偷跑出家来,私会情郎,所以觉得羞人。是不是”

    “不是唔”

    吴灵柔刚抬起头来,便被余少白吻上,然后他乖乖闭上眼睛

    时间飞逝,大闹天宫影子戏随着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落下帷幕,铜锣一敲,掌声顿时响起,真是让人意犹未尽,要不是因为还要回去守岁,人们一定会喊着再来一遍。

    很快大堂便空了,戏班子和老百姓都各自散去。余少白将吴灵柔,吴子初还有李景名送走,随后便与余母等人乘车回家。

    余母并不知道吴灵柔的到来,余少白本想带她见余母,不过吴灵柔不愿意,怕余母觉得她不懂礼数,所以便没有让她们相见。

    马车里,小五和阿莲还沉浸在大闹天宫的世界里,意犹未尽。

    “娘,佛祖不是大慈大悲的吗?为什么要把大圣压到五行山下?大圣太可怜了。”

    听到阿莲的话,余母笑道“这个娘可不知道。戏是三郎写出的。”

    余少白见两个小家伙看着自己,回道“天地万物都在法则之内,家有家法,国有国法,天庭当然也有天条来约束仙人。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蟠桃盛会,又大闹兜率宫,这便是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便让如来出手制服大圣,压他五百年,希望他能够改过自新。”

    说完这句话,余少白心里暗骂自己一声,自己如此歪理西游记,要是在前世,恐怕会被人骂死。不过他现在在大明朝,影子戏版本的大闹天宫并没有孙悟空打上凌霄宝殿的情节,更没有类似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话。

    因为玉皇大帝就如同俗世的皇帝,原来西游记里面的情节将孙悟空塑造的非常成功,从小孩子都觉得孙悟空是英雄,天庭成了反派人物,余少白小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这样的情节被余少白照搬出来,一旦传到京城,朱元璋定会让余家满门抄斩。所以他只能将大闹天空改成了现在这个版本,希望吴承恩别记恨他

    “三哥,是孙悟空厉害,还是二郎神厉害?”

    “这个二郎神家养的狗厉害。”

    “三哥,为什么菩提祖师不来搭救大圣,我感觉他很厉害的样子。”

    听到这话,余少白还没回答,阿莲反倒是接了话茬。“看戏都不认真,哪里是菩提祖师,明明是须菩提祖师才对,你连人家名字都记不住。”

    小五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哪里是什么须菩提祖师,我听到的明明是菩提祖师。如玉姐,你听到的是不是菩提祖师?”

    如玉轻声笑道“我当时好像听到的确实是菩提祖师。”

    “看吧看吧,连如玉姐都说了,她听到的也是菩提祖师,你就别跟我争了。”

    阿莲见他一副得意的样子,扭头看向余少白,“三哥,你快说,是不是须菩提祖师,这戏可是你写的。”

    “这”

    余少白拍了拍脑门,菩提祖师须菩提祖师,怎么穿越了六百年,还是有人因为这个较真呢。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你可以叫阿莲,别人也可以叫阿莲,名字可以有很多,但孙悟空的师父只有他,何必在这名字上较真。”

    “可名字若真是不重要的话,为什么还有青史留名这个说法,孙悟空的师父这么厉害,要是不知道他的名字,实在是太可惜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七章 离去

    回到家里,众人聚在饭桌前,春娇和詹兴本不愿入座,余少白还是执意让其坐在一起。火然文

    咚咚咚

    就在众人快要启筷的时候,忽然敲门声响起,一对“不速之客”到来。

    看着詹兴领进来的二人,余少白笑道“你们来晚了。”

    “好戏虽然没看成,这饭总归是不能错过,我可很久没在除夕夜正儿八经的吃过饭了。”黑玄脸上虽是笑意,余少白却能看出他眼中的落寞之色,他是孤儿,自己何曾不是孤身来到大明,只是他幸运些,身边还有几位陌生而亲人。

    “见过余夫人。”

    黑玄和徐三斤朝自己行礼,余母也听出二人是清儿的朋友,微微点了点头,便让詹兴去搬椅子。

    二人落座,余少白举起酒杯,看了看桌前众人“今天是除夕佳节,也没什么行酒词,大家喝吧。”

    ……

    余家院墙上,两道身影正注视着房间里的欢闹场面。

    “看样子他过得挺开心,真的要他去京城那个是非之地吗?”静梵师太望着那张满面笑意的少年郎低声喃道。

    万士昌叹了口气“她曾经想要的日子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老夫现在已经不能再在京城露面,而且我也不愿与皇帝为敌。我只希望余少白能将她从苦海里救出。”

    “朱元璋……”静梵说到这里,微微一顿,见万士昌脸色不悦,改口说道“皇上岂是余少白能够糊弄的,要是惹怒了他,连余少白的命也都会搭进去。”

    万士昌微微点了点头,“或许她希望余少白就这么普通的活下去。这小子从浦江回来也不曾前来见我,想必对我已经生了间隙,恐怕他已经将我看成了危险人物。”

    “那……”

    “当初他娘救了我一命,我也救了他一命。如今他已经羽翼丰满,不再需要老夫的守护。也罢……一切顺其自然吧,他的事我也不去管了。”

    “那不救师父了吗?”

    “你师父她有她的苦衷,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即便是余少白也难以让她离开。老夫今夜就要离开兰溪了。”

    听到这话,静梵一愣。“您要走?您要去哪?”

    万士昌抬眼看着西南星空,笑道“老夫准备去云南,见一见故友,从此隐居于林。”

    “这……”静梵师太此时有点疑惑,之前还好好的,可自从她将师父多年前交托的书信交给万士昌看过之后,他就态度就发生了大转变。

    “你好自为之,这里有一锦盒是老夫送给余少白的,信是给你的。”

    静梵师太接过两物,看着远处离去的身影,一脸莫名。

    ……

    一夜过去,新年伊始,洪武六年的第一天在鞭炮声中开始了。

    天蒙蒙亮,阿俗将门打开,在门上贴一红纸袋,袋面写有接福二字。

    待到天亮,余少白被震耳的鞭炮声吵醒,他走出房门,此时太阳已经升起,照在身上驱走了几分寒气。

    “公子,这飞帖可是收了不少。”大俗捧着一个红纸袋来到余少白面前,余少白打开一看,有李景名派人送来的,吴子初派人送来的。让他有些无语的是,兰溪县很多店铺老板,县衙官吏竟也送来了飞帖。

    这飞帖是宋代的一种习俗,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了如今名片拜年的风气更盛。

    “夫君,咱们并没有准备名帖,若是不回,实在是有失礼数。”

    余少白笑道“你多虑了,那些名帖我早就让人写了几十份,只要加上名字就行了。”说罢,他将接福袋递给春娇,让她在名帖上一填写名字,送到府上。

    “踏踏踏……”

    余少白刚刚吃过早饭,进了书房,便看到蓝筝坐在桌前,他不禁一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