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训-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武库的官员吴三自然对于投石车清楚无比,只是他发现这张图纸上的投石车好像有点不一样。在吴三的记忆里,投石车有三种,分别是一,弹力投石机又有床弩、弩炮、射箭机之称。依靠弓弦的弹力来抛射。除了发射大型箭也可以发射石弹,是机械弓弩的变种,称作床弩或床子弩。
二便是扭力投石机从弓发展而来,又有石弩、投石车、弹射器或弩炮之称。依靠扭绞绳索产生力量弹射。弹射杆平时是直立的,杆的顶端是装弹丸的“勺子”或皮弹袋,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绞得很紧的水平绳索里。三是人力抛石机,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人力抛石机通常称为炮。
是纯利用人力的人力抛石机,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炮梢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个炮梢装在一个炮架过。需五百人施放。
但是吴三并没有见过这种形状的投石机,安然看着愁眉苦脸的吴三,一声冷哼道:“看出什么来了没有”安然虽然作为郡守学富五车,但是对于这种奇巧淫技确实不通。故此这一刻的吴三,是安然唯一的指望。纵然是心中有气,却也不得不忍耐下来。
“大人,这个投石车是特制的或者说改进了的”涉及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吴三再也没有了唯唯诺诺的样子,反而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自信。显然吴三对于他的判断十分的相信,安然听到这个结果,心里突然咯噔一声。
“李一,传令三军攻城”
“是”
“王爷有令,攻城”
随着李承训的一声令下,国防军各师都开始了攻城。李承训借着庐陵郡城墙上抛下来的火油,清楚的看到了巨大的石块在墙上飞舞,时刻撞击城墙,时而落在内城之上。总之这一刻,地动山摇,仿佛地震了一样。
张白天看到巨大的石块在天际极速而来,目光一阵闪烁。敌人的攻势太猛了,乘着投石机换石头的空挡,张白天拔出宝剑大喝道:“敌人来攻城了,身后就是我们的父母妻儿,兄弟给我一定要守住”
“杀”
对于满天的喊杀声一点也没有不适应,李承训好歹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物。李承训看着被投石机砸的面目全非的城墙,心里一阵赫然。这种回回炮,当真是犀利到了吊炸天。
回回炮、平衡重锤投石机、配重式投石机,从中国人力抛石机发展而来,最早出现在欧洲十二世纪末中世纪的一种投石机,一种最大型的投石机,南宋时随蒙古传入中国。
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也顺势抛出,此种抛石机经由伊斯兰地区传入中国而被称作“回回炮”。
“李一,传令将石块投完,装甲第一军攻城”
“王爷有令,石块投完,装甲第一军攻城”
几轮狂轰乱炸之后,曾经高大的城墙已经惨不忍睹的坍塌了。随着尉迟敬德一马当先,浩浩荡荡的骑兵便是冲锋陷阵而去。尉迟敬德看着近在咫尺的庐陵郡心里热切,他明白只要装甲第一军攻入城内他们就胜利了。
“庐陵就在前方,兄弟们杀”
尉迟敬德仰天咆哮,装甲第一军的士兵随后紧随,纷纷咆哮道:“杀”
万人同喝,天地震惊
看着装甲第一军的气势,李承训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支自己麾下最精髓,也是跟随自己最早的军队李承训一直很关切。人不能忘本,而这支装甲第一军就是李承训的本。
也是李承训凭之崛起的依仗,相对于李承训心情愉悦,而对面的安然的脸色如同吃了死孩子一样难看。安然目光闪烁着精光,对着身边的张白天道:“张将军,生死就在这一战,接下来就给你了,一定要挡住他们”
“属下尽力而为”
张白天也想回答的漂漂亮亮,但是作为军人最大的品德便是实事求是。他不能说空话和假话,此刻的情况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出来的。
楚霸王的骑兵犹如出闸猛虎,奔腾而来,气势磅礴。根本就不是自己麾下的溃兵能够比拟的,更何况张白天相信,南西北三面的军队肯定会在短时间内支援东门。自己等人一点机会都没有。
拿步兵对抗骑兵
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张白天可是知道以步兵克骑兵,纵横华夏几千年就只有秦将蒙恬做到过。当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北上驱逐匈奴,利用秦弩组成弩阵将匈奴的骑兵打的大败而逃。
于是铸城九原,塞北草原也开始流传了却匈奴七百余里,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传说。张白天一阵恍惚,装甲第一军已经快到了眼前,张白天剑指尉迟敬德道:“兄弟们,挡住他们,杀”
“杀”
“找死”
尉迟敬德一声冷哼,“驾”一个冲刺便是朝着张白天而去,他看出来来了,这个张白天就是此地最大的官。擒贼先擒王,尉迟敬德决定直接斩杀张白天,迫降对方
“死”
尉迟敬德连人带马,极速冲过手中钢鞭劈向张白天的头颅。旨在利用人马一体的冲力,斩杀对方。
“咔嚓”
面对尉迟敬德的惊天一击,张白天脸色发白,下意识的将手中宝剑挥出用来阻挡尉迟敬德的钢鞭。勇气可嘉,但是结局一样的明显,张白天的宝剑断了,头颅也被尉迟敬德一鞭打碎。
至此战争再无悬念
“贼将已死,缴械投降者不杀”
“贼将已死,缴械投降者不杀”
“贼将已死,缴械投降者不杀”
“贼将已死,缴械投降者不杀”
经过尉迟敬德的咆哮声,与尉迟敬德的警卫团的呐喊,张白天之死的消息传遍整个战场。受到主将战死的影响,楚军节节败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 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
………………………………
第154章 举城血战
安然的军队败了,败得无可争议。在回回炮与装甲第一军强大的冲击之下,庐陵郡城墙愣是没有阻挡住李承训前进的脚步。
李承训看着尉迟敬德已经带领着装甲第一军攻击了进去,便是对着回旋而来的三个人下令道:“陈果仁”
“到”
“立即组织收拢降军,保护好投石机”
“是”
“葛施,立即率领军队入城,协助尉迟敬德控制四门”
“是”
看着葛施两个人离去,李承训目光一动对着郎帆道:“郎师长,我们也进城吧”
“是”
就在李承训以为胜利的天平朝着自己倾斜的时候,却不知发生了一幕让他刻骨铭心的场面。原本到手的城池也不得不拱手相让。
就在李承训组织军队打算进入庐陵郡,接受城池守卫的同时。安然正在郡守府外做些垂死挣扎,只见此刻,安然看着城中百姓,脸色铁青的喝道:“如今敌人就在门口,楚霸王乃厮杀之人,屠城之事时有发生”
“兄弟们,父老乡亲们,城内有着你们的孩子,父母,妻女这庐陵郡乃是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根绝对不能被敌人占领”就在这个时候,身后的喊杀声已经越来越清晰。
“噌”
安然听到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与骑兵冲击的声音,眼神一变对着城中百姓喝道:“为了祖祖辈辈的基业,为了父老乡亲,为了妻儿,拿起武器,抵抗吧”
“杀”
李承训还没有进城,要是他看到这一幕一定会认为安然的鼓动真的很成功。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华夏百姓的根本,而且华夏最重孝道,祖宗基业可是万万动不得的。
断人财路,杀人父母。这都是不共戴天之仇。善良的百姓在安然的三寸之舌的搅动之下,愤怒了。他们提着锄头,柴禾,棒子朝着城门外冲去。安然看着一脸死寂之色的百姓。眸子之内闪过一抹愧疚,随之被隐藏到了最深处。
被安然鼓动的百姓从一开始发出了一个杀字之外,就没有了任何的声音。只有一往直前的决心,保卫家园的信念。
“吁”
尉迟敬德一把将战马拉住,左手升起打了一个暂停的手势。看到衣衫褴褛的百姓。带着视死如归的气势尉迟敬德一阵震撼。不得已之下将军队停止,深深的看了一眼继续朝着进发的军队,深深的吐了一口气道:“全军后退”
占领庐陵的机会就在眼前,但是尉迟敬德放弃了。尉迟敬德也是崛起与微末,自然明白明白这是什么。他不会与百姓对着干,也不会滥杀无辜。尉迟敬德虽然是武将,杀人无数,但是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尉迟敬德还是下不去手。
当然了,如果是两军对战。尉迟敬德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心软。但是面对这群衣衫褴褛的百姓,尉迟敬德迟疑了,下意识之下选择了退军。他清楚这群百姓不过是零时组织起来的,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战力可言。
庐陵郡的百姓虽然多,但是也耐不住装甲第一军的冲锋。尉迟敬德看着近在咫尺的庐陵郡,神色有些挣扎。他清楚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就可以拿下这座城池,但是想到要杀戮这么多的无辜百姓,尉迟敬德就不得不慎重。
终究是拧不过一颗心啊
“敬德,怎么了?”
就在尉迟敬德纠结之时,李承训带着军队赶了进来。看到尉迟敬德将军队停留在这里。不由得一愣。按理说,这个时候正是尉迟敬德追杀敌军的最恰当的时候,绝对不会是在这里浪费的。
正在纠结中的尉迟敬德听到李承训的声音,神色之中闪过一抹欣喜。这个让人苦恼的问题与选择还是交给王爷头疼吧想到这一点。尉迟敬德转头看了李承训一眼,升出手指指着缓缓走来的庐陵郡百姓道:“王爷你看”
“嗯”
李承训顺着尉迟敬德的目光看向了前面的画面,李承训愣住了。李承训目光不由得闪过一抹沉重,他都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支军队了。
不
他们不是军队
他们只是那些锄头,铁锹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甚至于队形涣散。满是他们的眼神让李承训很是不安。那是空洞,那是无所畏惧。
视死如归的信念
李承训明白他们不是为了胜利还是为了战死,一直以来百战百胜的李承训突然发现这件事有些麻烦了。如果是外族人,李承训大可不必这样纠结,一声令下,装甲第一军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战斗。用鲜血染红这片大地,铸造京观。
李承训的内心是十分冷血的,屠城之事又不是没有干过。但是这些人不是异族,反而他们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的汉族人了吧。自从五胡乱华之后,汉家衣冠南迁之后,这里的这些人与李承训一个种族,他下不去手
虽然李承训铁血,甚至于冷血,他是一个大独裁者。但是他依然还是民族主义者,他可以对任何人,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狠辣,但是这里都不包括汉族。如果对面的是一支军队,李承训会毫不犹豫的下令装甲第一军击溃他们
但是对面那不是
这些人就如同陈胜吴广起义时的揭竿为旗,斩木为兵一样。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面对强大的装甲第一军不过是送死而已。
“王爷,怎么办?”
尉迟敬德看着一脸神色凝重的李承训不由得开可口,因为就在李承训愣神的这个时间里,庐陵郡的百姓军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眼看战斗就要一触即发,尉迟敬德不忍看到那种一面倒的屠杀出现在眼前。不由得出声提醒李承训。当然了如果李承训下令击杀这群百姓,尉迟敬德就算是再不愿意,也会执行命令。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经过帝洲军校的特训,他明白李承训对于军纪的看重。如果此刻他抗令,必死无疑。
“退”
“命令全军后撤,与庐陵郡外安营扎寨,敬德你带领装甲第一军先走,本王断后”
“王爷我……”
李承训听到尉迟敬德的迟疑,目光之中闪烁着冷光,转头语气冰冷的道:“执行命令”
“是”
“王爷有令,撤出城外”
“王爷有令,撤出城外”
“王爷有令,撤出城外”未完待续。
………………………………
第155章 三线开战!
“快撤!”
李承训目光死死的看着越来越近的百姓兵,对着身边护卫的燕云十八骑道:“我们也撤吧!”
“驾!”
调转马头,李承训带着燕云十八骑离开了这座费尽千辛万苦才攻打下来的城池。心有不甘,但是也没有办法。举城血战,除非是李承训不顾一切,无视道德枷锁背负斩杀百姓。不然就只能退出来,另做他想。
庐陵郡外,李承训与尉迟敬德回合之后,便是待在帅帐。李承训从来都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更何况这还是事关天下,万里江山的大事。目光死死的盯着地图,李承训思考着破城之法。
“葛施,对于今天这事你怎么看?”想了半天依旧没有头绪的李承训将目光看向了葛施。在这一次跟随李承训南下的军队中,葛施算是唯一一个脑力开发达到一定级数的了。相对于尉迟敬德这类猛将兄,李承训也只能询问葛施了。
葛施眉头轻皱,品尝着李承训的话以及思考着今天发生的那一幕画面。内心震撼的同时开口道:“举城血战!我军攻打庐陵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空城。”这个时候葛施抬起头看着李承训:“所以对于庐陵郡的百姓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尽数斩杀!”
对于这个道理李承训也是明白,南方虽然经过繁衍人口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但是相对于南方的土地面积,依然还是地广人稀的局势。特别是李承训志在天下,就必须树立一个爱民的形象。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为一名上位者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李承训咀嚼着葛施所透露而出的意思,思考着解决的办法。
举城血战简直就是一个死结!
就在大帐内众人都思考解决之法的时候,尉迟敬德恨声道:“今日我军都已经攻破庐陵郡了,要不是安然这个王八蛋搞出了这么一场举城血战,如今我们早已经在庐陵郡内过夜了!”
“攻取庐陵郡之后,我一定要弄死他!”尉迟敬德的嚷嚷声传到李承训的耳朵里,犹如大道之音醍醐灌顶。
李承训目光大亮。站起身来一把抓住尉迟敬德兴奋的道:“敬德你刚说什么?快,你刚说什么?”
“我说攻破庐陵之后杀了庐陵郡守安然!”尉迟敬德被李承训的样子一吓,有些吞吞吐吐的道。李承训这一刻的动作太过于反常了,让尉迟敬德有些愣神。
“对!就是这样!”
李承训听到尉迟敬德的一番话。便是想到了攻城之法。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项很大的失误,自从来到隋末乱世,穿越成李建成之子之后。李承训为了保全性命于乱世,苦读孙子兵法等兵家著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承训对于古代的战法越来越有心得。也越来越熟练。但是他却忘记了自己一直以来使用的最拿手的战法,也是根植与骨子的里的东西――特种作战!
特种作战,则是指国家或集团在平时和战时,为了达成特定的战略战役目的,领导和指挥主要由特殊编组、训练及装备的特种部队或根据任务的需要临时编组的精锐部分队,以特殊的方式和手段实施的作战行动。
其行动具有目的特殊、计划周密、方式独特、手段多样、隐蔽突然、速战速决等特点。特种作战,是专门执行突袭、破袭敌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目标。
特种部队或临时赋予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为达成特定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作战如空降作战,登陆作战以及解救人质,袭击敌首脑机关、重要军事设施和其他要害目标等的作战。
李承训来到隋末乱世,亲自训练了两支特种部队。一支是盖世太保,另一支便是燕云十八骑。但是盖世太保一直以来从事情报工作,没有显示特种作战的优点和犀利。而且燕云十八骑也仅仅是出师成军之际才在漠北草原露了一手,让天下震惊。
李承训目光盯着地图闪烁了一下,自言自语道:“也许是该让特种作战显威的时候了!”
“李一!”
想到了破城之法,李承训自然不会在迟疑,对着门口的李一一招呼,便是打算让燕云十八骑出手。
“卑职在,请王爷吩咐!”
“今夜三更由你带领燕云十八骑出动,目标斩杀安然以及一切庐陵高层!”李承训说到这里深深的看着李一。凝重的说道:“五更之时,接应军队入城!”
“保证完成任务!”
“去吧!”
庐陵郡城墙已经被投石机砸毁,李承训相信面对此刻惨不忍睹的城墙,燕云十八骑根本就不需要吹灰之力就可以进入庐陵郡了。只要斩杀罪魁祸首安然。甚至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将庐陵郡内的楚军高层一网打尽,到时候城中百姓失去了组织者,就会安心的接受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命运。
“葛施!”
“卑职在,请王爷吩咐!”
听到李承训对于燕云十八骑的任务,葛施便是明白自家的这位王爷是一位记仇的主,面对安然整出的这一幕举城血战所进行的报复。还没有等到天黑就还了回去。
此刻听到叫声,葛施便是明白肯定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于是立马开口应诺道。李承训看着一脸笑意的葛施想了想道:“由你改任前敌总指挥,统帅装甲第一军,国防军陆军第一军,与五更之时进占庐陵!”
“是,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对于葛施来说这不过是白拾的战功而已,因为庐陵郡的百姓之所以能够发动全城血战是因为郡守安然的鼓动。这一次由于燕云十八骑执行斩首行动,势必会将庐陵郡的高层一网打尽,所以说这一次庐陵郡必破。
必破的城池,让谁去都能够攻破占领,所以说这是李承训给他战功罢了!想通这一点的葛施心头一热,转身从帅帐离开了。君子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这便是葛施此刻的念头。
占领庐陵郡是必然的,但是葛施要做到尽善尽美。
……
就在李承训被安然逼得不得不使用特种战术的同时,另一路军队在徐世绩的率领下朝着余杭进逼。
随着徐世绩与李承训离开,李承训麾下的防守力量下降到了史上最低。这个消息虽然尽量在隐瞒,但是纸里面始终包不住火。李承训在庐陵的消息随风而走,防守空虚的消息众人都知道了。
这里面就包括李子通!
由于李靖出兵将李承训麾下的领土占领,此刻的李子通早已经不复曾经的风光了,龟缩在江都一蹶不振。此刻听到了李承训内部兵力空虚的他,动了一直不敢动的心思。那便是出兵将李承训占领的地盘夺回来!
江都。
李子通直接居住在杨广修建的行宫里面,此时此刻正在与麾下重臣商量着重新夺取京口,清远的计划。李子通目光闪烁着精光,对着下手的将军道:“王林,整顿兵马,明日出兵,朕要一战光复失地!”
“遵命!”
李子通想到丢失的六郡心里就是一阵子的心疼,自己从遥远的河北一路跑到江南水乡。好不容易拉起了一支队伍,至于吗!占领的一点地盘,刚刚登基称帝,还没有享受后宫佳丽三千的待遇就遇到了李承训这样一个暴力男。
满腔热血,男儿志向都不得不龟缩江都,成了空话!
与此同时,李子通出兵的消息也是传到了帝洲。国防军陆军第二军还没有征兵完毕,早先夺取的郡此刻也是一个空壳子而已。情势危急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李靖不得已之下只得下达命令,让徐世绩分两师之兵,由他带领北上抵抗李子通,同时下令海军的刘仁轨相助,打算一举解决了李子通。
而徐世绩也是凭借两师之兵进攻余杭,这一刻的情势已经危及到了一种稍有疏忽就会全局落空,败亡的可能。徐世绩看着眼前的余杭郡,拿着军统收集的资料看了起来:“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彼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秦灭楚,境内置钱唐、余杭两县,属会稽郡。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
东汉建武元年,复名余杭、钱唐。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隋开皇九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
这是徐世绩在李承训麾下独自领兵的第一战,徐世绩不容失误。所以就叫关于余杭郡的名字变迁都收集了过来,徐世绩需要一次干净利落的破城之法,来显示他的才能。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徐世绩发现李承训麾下大才不少,如果他在不抓紧就会失去资格。
蒙辰,李靖,这都是不容小觑的对手。想要得到李承训的看重,就必须展示不同寻常的能力和实力。明白这一点的徐世绩,清楚这一次就是向李承训展示自我的机会,绝不容错失!(未完待续。)
ps:求推荐
………………………………
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
国防部长李靖的命令随着盖世太保的传递系统,朝着徐世绩与刘仁轨处发去。情势危及,到了十分危及的地步。对于帝洲内部空虚之事,不仅是李子通得到了消息。
位于厉阳郡的杜伏威自然也是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这件事,杜伏威正在宫殿内与埔公佑商讨着这件事。杜伏威看着埔公佑眼神闪烁的看着道:“埔公,对于帝洲空虚这件事你怎么看?”
埔公佑看着杜伏威的神色他清楚,埔公佑知道杜伏威心动了。面对空虚的帝洲,杜伏威想要出兵夺取李承训麾下七郡之地,将李承训歼灭在楚地,让自己的名声响彻天下。
李承训的楚霸王之名,太过于犀利,天下有名。只要杜伏威能够歼灭李承训就可以凭借践踏楚霸王的名声,达到了一举成名的效果。
“大总管,楚霸王虽然带兵南下攻打庐陵郡,但是按照楚霸王的能力和手段,必然会留有后手!”埔公佑看着神色闪烁的杜伏威淡淡的道:“属下不建议出兵攻打帝洲!”
埔公佑对于唐朝有着一抹特殊的情节,他不认为杜伏威有着席卷天下的能力和势力。能够席卷天下的势力唯有李唐与王郑以及河北窦建德,而在这里面埔公佑最看中的便是李唐。
所以埔公佑不愿意与李唐交恶,要知道李唐之主李渊对于李承训的看重是出了名的。一旦斩杀李承训,就会与李唐成为不死不休之敌。一旦天下大势有所变动,李唐一统天下自己等人的家族就将灰飞烟灭,偌大的中原再无自己等人的安居之地。
听到埔公佑的回话,杜伏威沉默了下来。对于李渊他还是很认可的。投降大唐的心思他也有,要不然他就不会将丹阳郡租借给李承训,供其发展势力。但是人心是善变的,特别是如今李承训的七郡之地根本就无防守之力,取之如探囊取物。
沉默良久,杜伏威停下来回走动的步伐对着埔公佑道:“可是七郡之地取之如探囊取物。如此大礼放在本座面前,确实很动人心!公佑,当真没有取之法?”
“哎!”
埔公佑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对于杜伏威的冥顽不灵感觉到有点伤脑筋。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对杜伏威说个清楚。免得自己这个二货主子出点什么意外。埔公佑看着杜伏威的疑惑,点了点头开口道:“大总管,若是尽得楚霸王麾下七郡之地,试问大总管可否问鼎天下?”
听到突兀的问话,杜伏威沉默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就算是得到李承训的七郡之地也是不可能。于是面对着埔公佑认真的目光,只得点了点头道:“李渊与王世充占据东西二都,有潼关与虎牢关之险为其拱卫,河北窦建德地广人多,兵强马壮,占据天时,本座虽有能力但是也不能问鼎天下!”
听到杜伏威的实话实说,埔公佑暗自点了点头。能够认识到这样的事实,说明杜伏威并没有自大到不可救药。埔公佑并没有回答杜伏威的话,反而再一次开口问道。他要一次性将杜伏威不切实际的想法葬灭。
“大总管,楚霸王李承训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凭借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的打出来的,李承训是李家第三代唯一的王者,能够与李世民并列,由此可见一斑。楚霸王北出突厥,铸京观,屠漠北草原,放火烧城,灭突厥五万铁骑,后来更是出兵灭掉西秦国。”埔公佑目光闪烁着夺目的精光道:“这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楚霸王。大总管有几分把握可以对付?”
听到埔公佑的第二问,杜伏威愣住了。不是他不能回答,而是李承训的战绩太过于惊世骇俗了。杜伏威曾经不止一次的将两者身份调换,在假设里将自己放在李承训的位置上。他真的不能够保证这些战事的顺利,更不要说是取得偌大的战果了。
若他是李承训,杜伏威不敢保证自己是否会像李承训一样逆天而起。想到这里杜伏威的脸色更加的发苦,抬起头盯着埔公佑沉默了一下开口道:“楚霸王用兵之能,神鬼莫测,百战百胜。当不是凡俗。若是两军对阵,本座实无必胜的把握!”
听到杜伏威的话,埔公佑看了一眼杜伏威。他知道杜伏威的这些话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话,杜伏威对于自己的能力太过于高估了。埔公佑想到李承训能够打败李世民不能打败的人,就可以说明一切。杜伏威今日这般说,不过是鸭子死了嘴还是硬的,穷嘚瑟!
埔公佑点了点头,随及发出了最后一问:“大总管,还欲降唐乎?”
“降!”
杜伏威没有来多余的想法,只是凭借下意识的状态来回答了埔公佑的问话。但是就在他刚将降字说出口的时候,就突然明悟了。自己的想法与行动相违背了,降唐,与攻击李承训是彼此对立的两件事,根本就没有办法将之融合。
要么攻打七郡之地,断了李承训的根基。要么放任李承训不管,买人情与李唐。这样简单的问题杜伏威不会想不清楚,但是财帛动人心,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