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李承训-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天罡低眉顺眼的在门口低声道,没有刚刚加入李承训麾下时的桀骜不驯。因为他从这些日子里见识到了李承训的手段,太过于狠辣,他惧怕了。可以说在袁天罡眼里喜欢穿白衣的李承训就是一个衣冠禽兽。

    除了乞活军带来的震撼之外,还有就是李承训将毒品这东西交到了自己的手里。这代表着绝对的信任,但是袁天罡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如果可以,这样的信任他不愿意要。

    沾染如此隐秘的东西,那便代表着自己的彻底归心。袁天罡清楚只要自己稍有不对,李承训一定会第一时间击杀自己的。想通了这一点,袁天罡办事起来也是麻利了不少,毕竟小命就捏在人家手里他不得不低头。

    “进来吧!”

    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看着迎门而入的袁天罡,嘴角掀起一抹笑容。他知道要想收服袁天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袁天罡这等深通风水的大师来说,谁得罪谁吃亏,没有丝毫的例外。

    更何况李承训并不是普通人。他深知华夏先祖流传下来的风水之学不是什么迷信封建,而是真正可不得的东西。当年诸葛亮布下八阵图。大破东吴陆逊的十几万大军,甚至于连陆逊也差点死在了阵中。

    再后来,诸葛亮这位学究天人的神棍,在五丈原上布下七星续命之阵法,企图逆天夺命。若不是事出突然被魏延闯入灭了本命灯,说不得诸葛亮就因此成功了也不一定。到了唐这一世。赫赫有名的推背图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凭借两个人的力量。可以推算出华夏此后千年的命运,这一切都很神秘,难以解释。所以李承训对于袁天罡也不敢太过于的逼迫,只要让他闲散着,准备一点,直白一点就是白吃白喝白拿工资,不干活。

    至于让袁天罡督建帝洲之事,自然是李承训取了心机。他希望袁天罡帮助自己利用金陵一地的龙脉来成事,这才是李承训真心愿意来到江南最大的原因。在李承训看来中国风水最佳的地方。能够作为首都的地方不多。

    六处而已!

    长安,洛阳,南京,逐郡。开封,临安,最适合自己的便是南京了。洛阳之地有王世充,长安之地有李渊,逐郡有罗艺,剩下的虽然没有开发,但是龙气不足。

    其实这也是李世民最后能够胜利的原因。当时李世民占据洛阳,李建成具有长安,由于洛阳当时只是隋朝的陪都,龙气消耗小于长安,如此李世民才能够在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

    这么说,也许有人不信。

    联想当时复杂的情况,李世民虽然贵为尚书令,天策府大将,但是李建成可是一国储君,拥有太子六卫。占据地利,人和,根本就没有失败的理由。李承训可是深切的感受到了李建成的犀利,要知道老李的后人没有一个是窝囊废。

    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宁,李元吉……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变会发现李世民的崛起之路,是在东都一战,灭了王郑之后才开始无法无天的。所以李承训认为洛阳之地对于李世民十分的契合,所以李承训才打算南下南京,利用袁天罡的风水造诣,聚龙气与自己一身,最后压倒一切人,君临天下。

    所以这个时候李承训是不会得罪和过分的逼迫袁天罡的,一切都是一个暗示。李承训可是清楚,要是惹急了袁天罡到自家祖坟上阴上一把可就出大事情了。

    李承训在袁天罡进门的瞬间便收敛了心中的想法,随之露出阳光的笑容道:“天罡,毒品进展如何?”这件事是李承训极其关注的一件事了,因为无论是那个时候,黄赌毒都是最赚钱的生意,在这个历史上没有什么比毒品更能吸金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毒品屡禁不绝的原因了,至于理由马克思可是在资本论里面说的清清楚楚。袁天罡听到李承训的问话丝毫没有感觉到意外,掏出一份资料读道:“回禀王爷,按照王爷提供的提炼方法,目前曼陀罗工厂已经成功分离提炼出了,如同王爷所说的鸦片和海洛因,至于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还没有眉目。”

    “我去!”

    这一下子当真是让李承训惊讶了,他真的没有相当中国古代这些道士的能力如此的牛逼。本来在李承训的想法里面,这段时间里曼陀罗加工厂能够提炼出鸦片就不错了,但是这个结果当真是让李承训惊喜。

    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心下叹息道:“古人的智慧和动手能力当真是不能小觑啊!”李承训压下心底里的惊骇对着袁天罡严肃的道:“记着,凡是本王麾下人员,任何人禁止解除这东西!这东西可是魔鬼,会让人倾家荡产,国破家亡的!”

    “同时但凡是曼陀罗加工厂里面出品的产品,严禁在中原销售,违者杀无赦!”

    “是,属下会下死命令的!”

    袁天罡也清楚这东西的危害,于是对着李承训连忙打下了保证。本来这件事情就算是李承训不吩咐他也会这样做的。然而李承训心里想的也是如此,这东西是给异族准备的,鸦片的后果,李承训心里有些很深的痛,他清清楚楚。

    这个问题很严肃,让两个人的谈话不由得显得压抑。袁天罡想了想将内心深处的疑问问了出来:“王爷,如今鸦片,海洛因都已经提炼出来了,但是这东西都是粉末状的,如何销售?”

    “烟!”

    李承训轻轻的吐出一个烟字之后,看着袁天罡道:“天罡,随本王去城北,关于这件事的解决之法就在那里!”

    “是!”袁天罡疑惑的看着李承训问道:“王爷烟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李承训心里一笑道:“好东西,可以吞云吐雾,欲仙欲死的仙家宝物!”袁天罡自然不知道烟这个东西,但是李承训可清楚。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烟鬼。

    烟草含有尼古丁,是一种生物碱,具有神经毒性,尤其对昆虫是致命的,但可以刺激人类神经兴奋,长期使用耐受量会增加,但也产生依赖性。

    据研究三枝卷烟或半枝雪茄烟中含有的全部尼古丁就可以使人致死,但吸烟的人吸入的尼古丁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烟草也可以用来制造杀虫剂,提取烟碱、苹果酸、柠檬酸等。

    烟草这东西真正传入中国的时候是万历年间,这个时间李承训记得很清楚。所以自从重生以来,一来年龄太小,二来,美洲土地可是隔着太平洋呢,李承训也就熄灭了对烟的渴望。

    但是天降横喜,李承训前一次前去吐谷浑时,便在图拔山脉附近发现了野生的烟草植物。这一发现让李承训心里一阵惊讶,原来在中国的新疆之地,早已经就有烟草植物,只是没人发觉才让美洲人居先了而已。

    自从发现烟草植物,李承训便下令盖世太保的人在当地搜寻此物。最后更是开辟了一片地区专门来种植,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在。所以李承训做的这些事情除了李太保之外,还没有知道。

    袁天罡也不例外!

    茄科烟草属一年生草本。叶片含烟碱,采收后经过调制、分级和加工处理,用于制卷烟、雪茄烟、斗烟、旱烟、水烟、嚼烟和鼻烟等,是世界性栽培的嗜好类工业原料作物。?茄科烟草,最适合与中国新疆,甘肃等地种植。

    这一次,李承训在图拔山脉发现的烟草便是属于茄科烟草。就在李承训脑海里流淌过对于烟草这种消费品的记载之时,袁天罡却是魔怔了,一点也不顾及君臣之义,一把抓住李承训兴奋的道:“王爷,这烟真的可以吞云吐雾,乃仙家宝物?”

    “额,”李承训对于袁天罡的反应有点愣神,随之朝着袁天罡笑骂道:“本王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想成仙想傻了吧你!”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

    李承训带着迷糊之中的袁天罡来到城北之地,一座作坊前,指着作坊道:“天罡这烟草可以提神醒脑,是和好东西。这里将会生产香烟,以供应全国各地!”这个时候李承训对着袁天罡郑重的道:“等到工艺成熟之日,本王会下令让一批工人进入曼陀罗加工厂!”

    “小人,徐莫,见过王爷,见过袁大人!”作坊里面的主管徐莫看见李承训与袁天罡站立在门口,故而跑过来打招呼。被人打断,李承训只得将剩下的话收回去,等到以后再告诉袁天罡了。

    “不用多礼!”

    李承训将目光从袁天罡处转移到徐莫身上,深深的看了一眼徐莫道:“徐莫,研制成功了吗?”

    “回禀王爷,我们已经研制出来了王爷形容的香烟,正在试验之中!”徐莫听到李承训的问话,赶紧将作坊里取得的成果说了出来。(未完待续。(。))
………………………………

第139章 此事你怎么看?

    “嗡”

    李承训被长安来人了这几个字震的不轻,他虽然想到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必定会引起李渊的警觉,但是却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道:“从圣旨上看,长安的那位对王爷起疑心了”

    “嗯”

    迎着李承训疑问的目光,百里挑一苦笑一声道:“王爷自从南下之后,便以重金租借丹阳,之后兵出两路,斩杀沈法兴,收吴郡,另一路破京口,攻清远, 毗陵,晋陵,地盘迅速扩大,军队更是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暴涨到十五万”

    说到这里百里挑一听了下来,欲言又止。李承训挥手止住了百里挑一,因为他知道百里挑一接下来要说什么。这些话自己说了也就说了,但是百里挑一说了一旦让有心人得知,将会出大事情。

    百里挑一的意思李承训明白,李渊猜忌自己的原因自然就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安分守己寻觅隋帝宝藏。而是在借助十万大军抢占地盘,违抗君令不尊,这自然是犯了李渊的忌讳。若非李承训在李渊心里地位颇高,再兼万贵妃的作用之下,以及李承训地处江南鞭长莫及,才会降下圣旨指责。

    若是李承训此刻身处长安,说不定早就被李渊一撸到底,成了光杆了。李承训知道这些,也明白这便是天家政治。生于皇室,就注定了血淡于水,亲情成为附属品的存在。

    收敛了内心深处的各种想法,李承训对着百里挑一道:“百里,此事改怎么办本王该用什么方法去打消长安那位的猜疑”

    “亲情”

    百里挑一给出了一个李承训想也想不到的方法,打亲情牌

    “怎么解”

    李承训心里一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看着百里挑一询问,期待着百里挑一的解惑答疑。

    百里挑一嘴角一笑,对着李承训道:“王爷虽然说天家无亲,但是作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彻底放下亲情。陛下虽然是大唐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一个老人”听到百里挑一挑一的解释,李承训心里越来越明悟了起来,感觉到百里挑一的这个方法还可以。

    “百里继续”

    百里挑一一笑露出惨白的牙齿,犹如一个恶魔:“如今陛下后宫无主,一切后宫大权皆在王爷祖母万贵妃手上”隐晦的看了李承训一眼:“可以说只要时机成熟,万贵妃就是下一个皇后。作为万贵妃唯一后人的王爷自然受益良多。”

    “你是说枕边风”

    百里挑一说到这里眉头一挑,开口直白的说道。百里挑一闻言目光闪烁了一下点头道:“王爷,这天下枕头风可比任何手段都要犀利,来的管用”

    “那然后呢”李承训深深的看了一眼百里挑一,开口问道。他相信这些还没有完,甚至于说这都不是最主要的。

    百里挑一低头想了想道:“王爷,这亲情,枕头风吹了以后,还需要让陛下感觉到江南之地需要王爷镇守。如此三管齐下,想必陛下会放下这些所谓的猜疑,完全再一次的相信王爷”

    百里挑一的想法确实不失为一个绝妙的办法,李承训想了想对着百里挑一道:“亲情牌,枕头风这都简单,但是最后这如何能够才让陛下感觉到江南需要本王呢”

    李承训目光闪烁,虽然他心底里已经有了答案,还是朝着百里挑一问道。百里挑一目光闪烁了一下道:“王爷心中恐怕早已有了决定,属下就不必要在卖弄了。”

    突然李承训想起了一个典故,看着百里挑一笑了笑:“百里,既然你与本王都有了计划,不如你我二人各自写在纸上,看看想法是否相同”

    “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李承训两个人转身写下想法,又转过来双方同时打开纸条,只见两张纸条上的字都是一个样子的,区别只是书法的不同而已,那个字便是。

    战未完待续。。
………………………………

第140章 茶道

    张淑德的到来,让李承训正在进行的许多工程计划都停了下来。真的,张淑德虽然贪财和心胸狭隘,但是他却能够把握好这个关键的度。

    李承训贵为皇孙,他张淑德虽为天使也不敢在李承训前面走进包厢。君臣之道。一旦过之,后果不堪设想。伴君如伴虎。特别是张淑德这种常年陪伴在李渊身边的老油条子,比谁都清楚。

    更何况,李承训不同于一般的龙子fèng孙。李承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大唐军中很有名望,整个大唐军中除了秦王李世民之外,无人能及。更是深得李渊宠爱。而且其祖母如今贵为后宫之主。就是借张淑德三百个胆子,张淑德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张淑德清楚自己的使命,不过是李渊对于李承训心有不满,出现了猜疑才有了自己南下的事情。但是这些事对于李承训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张淑德知道凭借李承训的战功。以及其在李渊心目中的地位,只要李承训不打算谋反,李渊是绝对不会为难李承训的。

    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张淑德自然不会与这个如日中天的王爷交恶。因为一旦他这一次前去长安,说了李承训的坏话,被万贵妃得知,张淑德作为李渊的心腹自然知道,他的这个主子耳根子软的烂毛病。

    自己不死也得拨层皮

    “请”

    李承训自然也明白张淑德的顾及,而且这也是李承训所需要的。于是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朝着包厢走了进去,日后张淑德,百里挑一,杜如晦两人相伴。

    “服务员,上茶,”

    杜如晦转头对着刚刚走出去美丽服务员喊了一声,随之就看见服务员提着一上好的茶具,施施然前来。宴宾楼的服务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级人才,各方面都是很优秀。就比如说现在,张淑德,百里挑一等人都是看着服务员的茶道表宴,愣住了。

    看着服务员精巧的动作表演,张淑德不由得一阵出神,因为张淑德本身也是非常喜欢青楼出品的炒茶。简单的泡茶技巧,张淑德闲暇时间也是研究过,只是却没有此刻来的震撼。

    这不再是泡茶,而是艺术

    “王爷这是”

    李承训看着忍不住开口询问的的张淑德,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茶道,本王称它为茶道”

    “茶道”

    这一刻动容的不仅是张淑德,就连杜如晦,百里挑一也是开口道。显然这犹如艺术般的神秘茶道,勾起了三人心中的求知欲。

    “对,就是茶道。”李承训先是肯定了一番三人的疑问,之后转头才是开口解释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有煎茶道,斗茶道,功夫茶道之分。其中煎茶道,就是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故有“吃茶”之说。而斗茶道指的是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茶。而功夫茶道分为品尝,与待客之道。”

    李承训对着三个人将关于茶道的类型一一做了说明,想到茶道虽然源于中国,但是发扬光大却是在于日本,李承训心下就是一一阵悲哀。我华夏的衣裳,我华夏的茶道瑰宝居然要依靠日本人来传扬

    “王爷,那这位小姐的动作有作何解释呢”张淑德三人陶醉于茶道之美,居然没有人发现李承训的神不思属。听到张淑德的话,李承训收敛心神将目光看向了服务员此刻的动作,目光闪烁了一下道:“这是茶道里面的一个手法,名叫fènghuáng三点头”

    看着三人疑惑的目光,李承训知道这一下子不解释是不行了。于是语气一变指着服务员的动作道:“ 这位小姐第一步先是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是为洗茶。而后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fènghuáng三点头”称之为冲泡。向客人示敬 “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接下来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谓之曰封盖。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是为分杯。 同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这叫做玉液回壶。

    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叫做分壶。以茶奉客叫奉茶。接下来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叫做闻香。接下来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在古筝的伴奏下,主泡火熏香叫做品茗。

    “好优美,好有内涵的茶道啊”张淑德听到李承训的解释,独自感叹一声。却不知道百里挑一与杜如晦则看到了更远,这茶道绝不简单,一旦出现在市面上,将会犹如刺客,炒茶一样风行于世。

    茶道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活计,简直就是为了大唐的贵族们天造地设的奢饰品。这一瞬间,百里挑一看到了大把的黄金百姓,而杜如晦则看到了数不尽的关系利益网,朝着李承训而来。

    一言不发,看着三个人神色变化李承训便是明白杜如晦与百里挑一看到的与想到的与张淑德绝对不一样。

    这便是差距

    李承训摇了摇头,转瞬不再思考这些问题,自己这一次不过是招待好张淑德而已。于是继续说道:“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分为三种。一为克服九难。

    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二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

    “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

    三为十三宜与七禁忌。

    “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未完待续。。
………………………………

第141章 与杜如晦的谈话

    茶道表演让张淑德流连忘返,最后在李承训答应送他一个宴宾楼服务员之时,终于眉开眼笑了。樂文小說|观赏完茶道表演,几个人喝过茶之后,李承训便是吩咐服务员将宴宾楼的特色美食呈了上来。

    宫保鸡丁,糖醋里脊,红烧排骨,蒜泥油麦菜外加一个青菜萝卜汤,唐朝般的四菜一汤。

    李承训看着服务员上菜完毕,便是对着张淑德等人一挥手指着满桌的菜肴道:“张公公,百里,克明,来尝尝宴宾楼的手艺,请!”

    “王爷先请!”

    “张公公,请!”

    “二位大人请!”

    一番谦虚客套之后由李承训带头开始吃饭,四菜一汤,对于四个年轻力壮的人来说,也就刚刚吃饱。吃着这些虽然简单,但是却别有一般风味的美食,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心情舒爽。

    特别是美酒刺客相配,更是相得益彰。一番酒食过后,张淑德说出了告辞的话语。李承训在临别之前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今天,装在张淑德的行礼之中,对着张淑德笑道:“张公公,本王远在楚地,对于朝中事宜多有鞭长莫及之事,凡事还清公公能够替本王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王爷放心,老奴自会帮王爷美言一二的,”张淑德转头一看李承训,杜如晦几个人道:“王爷,诸位大人,就不要远送了,告辞!”

    “张公公。一路保重!”

    李承训目光看着张淑德的背影走出很远之后,才收回目光对着百里挑一道:“张淑德走了。百里通知各部门继续开业。”

    “是,王爷,属下这就去办!”

    “嗯!”

    百里挑一离去之后,城门之口便只剩下了李承训与杜如晦两个人。李承训目光一闪,看着杜如晦笑道:“克明,你我二人也有好久没有聚到一起。喝酒聊天了。今日索性有时间。不如就去霸王殿,一叙如何?”

    “嗯,如此也好!”

    杜如晦闻言也是一阵不语,因为这是真的。自从李承训锋芒毕露,彻底崛起与李唐内部之后,他们的关系不再是朋友,而是君臣。这样的关系无疑让的杜如晦有些压抑,因为伴君如伴虎,和君上做朋友无疑是危险的。

    杜如晦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从李承训发迹开始就一直恪守本分。给了李承训与自己一个台阶,不至于到时候君臣关系闹僵。也正是这个原因,杜如晦的官越做越大。如今在李承训的麾下,作为参谋本部的副总参谋长。拥有着巨大的权力。

    但是这样并不能抹杀两个人从弱小走到今天的情分,无论是李承训还是杜如晦都不能忘却。所以今日李承训开口相邀,杜如晦想也没有想的就答应了下来。

    霸王殿。

    李承训吩咐绿衣准备上一壶热酒,与杜如晦相对而坐。看着眼前由于长期据于高位而渐渐养成了一股子威严的杜如晦,李承训内心深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房谋杜断!

    这两个塑造贞观之治能臣,此刻一个在自己麾下担任重臣。身为参谋本部的副总参谋长杜如晦也许这一辈子都不会有可能,参与政治中来。军政分离。是李承训最根本的坚持。

    日后杜如晦也许会成长为一个千古流芳的军人,而不是政治家。其实李承训也清楚杜如晦身上的才能更多的在于政治,在于治国。而房玄龄此刻却在李世民麾下充当谋士这类角色,此时此刻的杜如晦与房玄龄虽然没有如同历史上一样在一个屋檐下生存,但是他们所担任的角色,大致相同。

    古之谋士,便是今日参谋!

    而且古之谋士的范围更加的广阔,因为谋士可以参与政治军事两方面的事情,而参谋只是单纯的参与军队的事情,政治之事绝对不能插手。李承训今日这番变动,对于杜如晦的一生,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总之,李承训对于杜如晦是有歉意的,毕竟前世杜如晦所取得的成就很高,如今的李承训并不能有所保证。也许等到李承训能够带领着杜如晦取得比前世杜如晦所取得的成就更加辉煌之时,才会放下心中的那抹歉意。

    李承训心里闪过这些思索,放下手中把玩的酒杯。提起酒壶倒满酒杯,端起酒杯对着杜如晦道:“克明,从长安到枹罕,从枹罕到帝洲。别的本王就不说了,这一辈我干了!”

    说完李承训一饮而尽!

    “干!”

    杜如晦也没有迟疑,也没有多余的反驳,而是端起酒杯对着李承训一举便是干掉了酒。

    “哈哈哈哈……”

    两人对视大笑,就在这一杯酒过后两个人发现,对方还是自己当初认识的那个对方。三年过去了,没有丝毫的变化。笑过之后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一脸满不在乎的杜如晦很认真的问了一句:“克明,本王让你担任参谋本部的副总参谋长,确实苦了你了!若克明不喜欢军事,本王可以下令将你与百里调换过来!”

    杜如晦闻言反倒愣住了,他从李承训的目光中看到了认真。他相信只要这个时候,他开口说一个不字,李承训就会下令将自己与百里挑一调换,让自己担任政务院的院长。

    到了这个时候杜如晦并没有急着表态,因为他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一旦表态会造成一系列的动荡。想到这里杜如晦的目光微微有些闪烁,就本心而言,杜如晦自然更加的喜欢政治,喜欢治国。

    因为他是一个自小学习儒家长大的人,治理国家,活跃于朝堂之上,为生民请命,治国安邦才是杜如晦的毕生所愿。但是杜如晦作为陪伴李承训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过来建立国社党的老人,杜如晦对于国社党充满了感情。

    作为众多事情的参与者,决策者。杜如晦自然明白这个参谋本部的权力之大,更何况现在更加的实在战乱事情。杜如晦清楚,就目前而言如果如今的国社党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话,自己就是这个国家的第一权臣!

    这是李承训对他的信任!

    要不然凭借李靖的军事才能,以及徐世绩对于军事上的天赋。这个参谋本部的副总参谋长绝对轮不到自己,更何况自己这里虽然挂着一个副字,但是裴矩老爷子远在千里之外,根本就没有对参谋本部指手画脚过。

    所以说,参谋本部就是杜如晦最大!

    想到这里杜如晦抬起头看着李承训,沉默了良久才说道:“王爷现在手下人才缺乏,属下还是继续兼任吧!”

    ……

    李承训对于杜如晦这个答复非常的满意,因为参谋本部权力太大,必须要是自己最可靠,最忠心,而且还要有着才能。这样的选择很难,至少在李承训的麾下这些人里面目前就只有杜如晦一个人。因为杜如晦的人品是经过历史这个大妈检查过的!

    “克明,既然如此那就由你继续兼任吧!”李承训重复了一遍杜如晦的话,随之目光变的凝重而严肃了起来,对着杜如晦道:“克明如今本王麾下不仅是军队缺少军管,地方上也是缺少官员!就算克明你与百里都是旷世大才,但是也无法解决这样的困境!”

    “而且本王与儒家悍然决裂,人才到现在成了本王势力扩大的最严重的阻碍!本王曾在这几日私下里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思来想去,本王只想到了科举之法!”

    “重开科举?”

    杜如晦不愧是政治嗅觉灵敏的人,从李承训透露的信息之中便是猜到了这件事。只是杜如晦此刻的脸色绝对算不上多好,毕竟这科举之事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而且杜如晦就是出身世家大族。

    杜如晦抬起来死死的看着眼前的少年,一字一顿的道:“王爷,可是想好了?前隋帝杨广英明神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动了王朝根基,以至于反贼四起,亡了国!”

    李承训心里一笑,他自然明白杜如晦心里想的是什么。今日他告诉杜如晦这些事情的主要目的便是要杜如晦不要阻拦自己,对于世家大族的阻拦,李承训并没有看到眼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