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李承训-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2章 毁尸灭迹

    这一切都必须在李渊看不见的地方完成,特别是要做成一种既定的事实。让李渊有苦说不出!哪怕是他想要有所动作,也会因为对国社党与党卫军的忌惮而忍住。

    这个世界上力量才是道理!

    特别是如今李渊可不是被李世民囚禁于太极宫的李渊,作为大唐开国之主有岂能会是等闲之辈。今时今日的李渊坐拥数十万兵马,文臣竭力,武将效死,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真正的主人,尊威无上。

    枪杆子里出政权,太祖之语令人发省。在这个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嫡长子有着太多的便宜。当年李世民号称天策上将,乃是大唐兵马大元帅,朝堂之上的尚书令。如此集合种种优势之下才能铤而走险以次子之身份登顶欲极。

    李承训可不比李世民,身份差到海里去了。观遍史书的李承训自然深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年李世民罢黜李承乾之后,宁愿放弃英果类我的李恪也要扶持懦弱无能的李治上位,最大的缘由不是什么长孙无忌的权势滔天,也不是什么李恪是隋炀帝之外孙。

    而是长达千年的儒家嫡长子观念的影响,要知道李恪虽然是杨广的外孙,但是他更加的是李世民的儿子不是。他叫李恪而不是杨恪!

    本来李承乾一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原先的谋划不过是在玄武门之变之际悍然出手,等到李世民扫清踏上九五至尊的阻碍的时候做一个黄雀。得到这个天下,好人自己做,恶名李二背!

    但是这一次从陇西之地回来,党卫军的进一步扩大让的他忧心忡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渊乃是一个枭雄一介帝王绝对不会允许李承训手里兵权过大。李承训有理由相信等到党卫军与国社党暴露出来的时候就是李渊与自己翻脸之际。

    就在这一个月内李承训将自己锁在地底城,反思思考了很长时间。眼下这个时间段乃是自己与李渊的蜜月期,李渊利用自己平衡太子与秦王,齐王。但是拥兵自重乃是君王大忌,李承训保不准李渊到时候会如何对待自己。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承训见识过了太多如此的血腥之事。故此对此十分的上心,结合自己所处的地位,李承训苦心孤诣才想到了这个入镇楚地的策略。李承训知道一旦自己南下楚地,便会如龙入大海,风云际会。

    待到李渊平定北方,自己早就可以经略楚地自称一方势力。到时候自己虽然还是大唐的臣子但是却也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楚霸王,坐拥楚地制霸天下。

    杜如晦听到李承训的解释心下翻江倒海,很是不能平静下来。李承训的这个计划太大了。先是修建假宝藏于江都,放消息于天下,混乱风云。而后以自身为饵,引刺杀与朱雀大街离间李渊父子之情,这一切只为自己南下楚地,避开李渊的耳目发展势力做得铺垫。

    “王爷,所言虽然有理,但是还需要好生谋划!”杜如晦首先发声,语气里的慎重是个人都能听的出来。

    徐世绩听到杜如晦所言再根据李承训所表达的意图,沉思良久道:“南下楚地是个不错的策略,但是如此一来我等偏于南方,消息闭塞。对于朝廷的动向无所把握,却是一大弊端。”

    “嗯!”

    李承训咀嚼着两个人的话心里清楚这确实弊端,但是真实的话两个人并没有说出来。不过是隐晦的提点了一句而已!其实这两个人的意思是不反对李承训南下楚地的意见,但是却也说不上多么赞同。在他们心里楚地距离长安太远,一旦发生什么变故自己等人鞭长莫及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事情发生,而无能为力。

    “王爷何时南下楚地?”犹豫良久杜如晦还是问出了这句关键的话语,毕竟此刻大唐在南方毫无根基,南下楚地却是需要一番谋划才好。

    听到杜如晦的问话李承训便是清楚这是接受了自己南下楚地的意见的节奏啊!随即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等待一切布局势成,本王需要一个南下的合理理由!更何况消灭薛仁呆的这笔大功劳本王岂能送与他人!”

    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想了想道:“本王便用西秦国灭,扩土之功,薛仁呆之首级换一个南下楚地的机会吧!”

    ……

    朱雀大街的刺杀,石破天惊。长安令迅速出动,封锁四门。官兵上街,禁街,搜查。在李唐的的大本营,李唐的王爷本刺杀可以说是一记闪亮的巴掌抽在了李渊的脸上。

    太极宫。

    张淑德脸色之上带着焦急,匆匆茫茫的朝着主子李渊的住处跑去。他知道这个时刻李渊正在休息,实在是不应该被打扰。但是今日发生之事太过于惊世骇俗了,由不得张淑德不硬着头皮来禀告。

    “陛下!”

    轻轻的呼喊之声传出,张淑德忐忑不安的站在太极宫前手足无措。

    “何时?”顿了一下继续问道:“朕不是吩咐过了吗,若无大事不要来惊扰朕吗!”顾不得李渊严肃的语气,张淑德连忙道:“陛下出大事了,楚霸王在朱雀大街被刺了!”

    “什么!”

    突然拉高的声调掩饰不了李渊的惊怒,一把推开门喝道:“楚霸王怎么样?严不严重!”随即想到了什么似的:“命令宫中太医走一趟楚王府!同时传令长安令给朕彻查此事!不论牵扯到谁绝不姑息!”

    “是!”

    显然李渊也是从这一次的刺杀里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来,有这着一股子阴谋的味道在里面。李渊看着张淑德离去的背影眉头轻皱,目光复杂的看了一眼东宫和秦王府叹息了一声:“希望朕猜测的不要成真就好!”

    东宫。

    “楚霸王,伤势如何?”李建成目光之中有着一丝的复杂,对着旁边的情报人员问道。好想早就想到李建成会来这样的一问,连忙道:“属下也不尽知,据可靠消息当是楚霸王浑身血迹斑斑在护卫陈墨的参抱下,才得以回府的!”

    “妈的!”李建成目光闪烁着冷光,夹杂着无尽的愤怒。他心里清楚这一次的刺杀,自己恐怕脱不了干系。背后布局策划之人当真是厉害,这简直是一石三鸟之计。

    刺杀李承训为其一,嫁祸于自己为其二,坐收渔翁之利为其三。呢喃了一句李建成目光冰冷如寒冰看向了秦王府的方向低声道:“二弟,整个长安除了你也没有谁还有如此大的手笔了吧!”

    作为嫡亲兄弟,李建成对于李世民的才能和心性可谓是知之甚深。而且在这个长安有如此势力的人不少但是敢如此做,又有此势力能力的人不多,寥寥无几。而。李世民恰好就是其中一个!

    秦王府。

    “得手了?”李世民目光淡然的看着眼前的黑衣杀手,仿佛这一切事情与自己无关似的。对于长安城内的风雨欲来他早已预知,没有丝毫的在意。此刻他最关注的不是别人的举动而是自己侄儿李承训的生死。

    经过种种迹象,李世民便是发现自己想要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最大的阻力不是李渊,也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这个突然异军突起的侄子李承训。思前想后,于是李世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刺杀之局。

    “王爷,这个,属下没有亲眼目睹,只是楚霸王浑身血迹斑斑,属下被楚王的侍卫所阻……”黑衣杀手忐忑的回答着李世民的话,眼神里倒映着深深的恐惧。

    “噗!”

    李世民拔出宝剑用手边的手绢察拭干净,对着急剧开大的瞳孔轻声道:“办事不利,就是这个下场!”随后吩咐死士将这里打扫干净。如今刺杀无论成与不成,都是到了毁尸灭迹的时候,李世民是个做大事的人,绝对不会在关键时刻心慈手软。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世民目光闪烁了一下之后看向了东宫,而后深深的看着楚王府呢喃道:“我的好侄子,别怪本王心狠手辣!要怪只能怪你太出类拔萃了!”

    ps:这一周一笑裸奔了,求推荐,求收藏!( )
………………………………

第93章 装,接着装!

    苍天无眼江山乱,壮志未酬身先死。传国玉玺手中掌,隋帝宝藏身后藏。两者之间得其一,天下九五至尊位!

    一则箴言,突然之间自天下纷纷扬扬而起。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都是朝向了江都,这个隋炀帝最后驻足的地方。

    大隋帝国的富饶是有目共睹,各路反王都清楚的知道。经历过了文帝的英明治理以及大业初年的大手笔,大隋的国力之厚远超别人想象。于是隋帝宝藏的消息令人心动,一旦这个消息为真,得到隋帝宝藏相当于得到了一笔巨大的助力。

    隋帝宝藏的消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李唐内部风雨欲来风满楼。楚霸王被刺,犹如一道飓风袭来让大唐皇族之人人心惶惶。此刻楚王府内,杜如晦等人已经离去,李承训也就顺其自然躺在床上装起了伤员。

    “陈墨,本王估计陛下得知消息必定会派遣御医前来诊治,待会去打点一下明白吗?”陈墨刚才已经知道了自家王爷的谋划,心里自然清楚李承训交代的这句话意思为何。

    “王爷放心,属下一定打点好一切!”陈墨心里清楚李承训是让自己拿钱财买通御医,将李承训身上的伤按照李承训的想法去阐述。这对于布局至关重要,绝不容有失。

    一刻钟后御医翩然而至,携带着吃饭工具来到了李承训的床前。徐宗良刚要搭脉检测的时候,闭着的眼睛突然睁开,吓了徐宗良一跳。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惊讶:“王爷这是?”

    李承训起身走下了床,对着徐宗良笑道:“本王无碍,劳烦太医前来却是不该!”说完之后停顿了良久,等待徐宗良消化完话里的意思后:“本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太医答应!”

    徐宗良目光一动心里有了一丝猜测,转而忐忑不安的道:“王爷说笑了,但凡有小老儿力所能及之事,还请王爷吩咐便是!”

    双目爆发出神光看着忐忑不安的徐宗良一眼道:“徐太医不必慌张,这不是什么大事!本王遭到刺杀,虽然能够全身而退但是心下却是愤怒无比。今日刺杀,明日也会有刺杀!本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处理这些事,还请徐太医能够帮忙隐瞒本王伤势,本王感激不尽!”

    从刚才陈墨递给自己钱财的时候,徐宗良就有所猜测。只是没有想到李承训来的如此直接,倒是让徐宗良一愣。随后目光闪烁了一下道:“王爷的这个要求不难,但是……”

    经历了这么多事的李承训自然能够清楚徐宗良想要什么和迟疑什么,目光死死的盯着徐宗良的眼睛道:“徐太医若是能够帮助本王一把,日后必有所厚报!”

    财帛动人心!

    收了李承训的钱就得给人家办事,徐宗良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不过是随手一挥的事情,轻而易举。至于刚才的迟疑不过是徐宗良故意如此,做任何事情为自己留一条后路都是必须的。

    “谢王爷体恤,属下必然让王爷满意!”徐宗良停留了许久之后告退了出去,李承训看着徐宗良离开的身影目光闪烁了一下道:“派出人马监视这个人,同时本王要他的全部信息!”

    “是!”

    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心里想道留条后路这个本王不介意,毕竟谁也不是项羽那般的天纵奇才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希望你徐宗良可以清楚本王为刀疽他为鱼肉就好!

    与此同时,听到李承训遭受到了刺杀,李家宗室以及与李承训交好的大臣纷纷都来探望,就连与之决裂的太子李建成也是毫不例外。得到了罗艺投效的李建成势力大增,也开始在军队上有了一些声音。毕竟罗艺作为大唐的燕郡王可是一方强豪,远远不是别人能够比拟的。

    所以如今李建成也算是真正的势力雄厚,有了一国太子的气象。说话间底气十足!送走了李建成与李元吉后便是迎来了李世民,对于这个始作俑者李承训着实没有太多的好感。毕竟这家伙是要自己的性命,没赶出去已经是不错了。

    “王侄,伤势如何可曾无碍乎!”李世民还没有进门爽朗的笑声便是传了进来,眼神一动示意陈墨将李世民迎了进来苦笑道:“承托秦王的福,小侄还算无碍!”李承训目光炯炯的看着李世民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小侄身体不便,就不起身行礼了,还请秦王莫怪!”

    “哈哈,无碍,王侄好生休养才是,礼节也是需要变通的么!”李世民不愧是李二装的无辜之极,两个人言语交锋几次,各有胜负之后李世民告辞而去。目光送着李世民离开李承训呢喃道:“好厉害的秦王,好狠的李二!”

    接下来探望李承训的便是李唐宗室的三大王爷,李神通,李道宗,李孝恭之子。李承训与李孝恭有着一丝交情,毕竟不良人就是李孝恭的心意。故此对于这个同辈宗室,李孝恭的儿子李宗友好的笑了笑,抬起头对着李神通两人道:“劳烦王爷前来,却是承训的不是!”

    李承训谦虚无比,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三个人的能耐。李孝恭就不用说了,前面已经提过。除了李孝恭外这两个人也都是一时之选,更何况他们代表了宗室的声音,一旦交好对于李承训的帮助无与伦比。

    李神通,本名寿,字神通,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堂弟,唐朝宗室、将领。大业十三年,唐高祖在太原起兵,李神通与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唐高祖授任他为光禄大夫。攻克长安后,拜任宗正卿。武德元年,唐高祖建立唐朝,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不久改封淮安王,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武德四年,授任河北行台左仆射。武德五年,随军平定刘黑闼,升任左武卫大将军。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拜任开府仪同三司,赐封食邑五百户。贞观四年,李神通去世,追赠司空,谥号靖。

    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人,李道玄从父弟,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将领,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与李孝恭并称为贤。唐太宗在晚年评价李道宗为与李世绩、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晚年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

    特别是李道宗还有一个极其出名的女儿,李雪燕也就是历史中的文成公主。看着此刻可以谓之曰一时才俊两人,李承训心里感叹不已。李唐宗室三大将。除了李神通死的早以外剩下的两个人结局都不怎么好。

    “哈哈,霸王乃李唐宗室不世出的大才,李家麒麟儿,我等早就想要拜访一下了!”说话的李宗,毕竟剩下的两位一个比一个辈分高,是不会如此对一个晚辈说话的。除非李承训能够登基为帝!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皇帝才能无视辈分的铁律,打破道德底线的牢笼。与李神通几个人交谈了一会,互相拉了拉交情之后,便是告辞而去。偌大的房间再一次剩下了李承训一个人!

    “陈墨,你进来一下!”李承训目光炯炯着杀机,将陈墨传唤进来。将书写好的一张纸装在里面密封好递给陈墨道:“将它交给李太保!”

    “是!”

    看着陈墨远去,李承训嘴角掀起一抹冰冷的杀机:“二叔,来而不往非礼也!”李承训当然知道此时此刻长安城内鹤唳风声,李世民等人出门之后的护卫力量必将大大增加。

    李承训清楚的记着虚实篇里的一句话“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这一次李承训并没有打算以李世民为下手目标,但是也会让李世民疼到骨子里。

    “既然二叔你做了初一,那便别怪本王做十五。毕竟这个潘多拉魔盒是你老人家开启的!”李承训目光看着秦王府的方向仿佛看到了血溅五步的场景,目光有着闪烁其词。

    自从李承训被刺朱雀大街,长安城内的气氛就压抑的要死一般。在李渊的高压下长安令的动作是迅速的,各方迹象,证据查询之下赫然发现一切线索断了。很明显这是人为的,这一切的背后有着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一切。

    将一切可以指向的证据抹除的干干净净,长安令拿着报告沉思了半响,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便明白这案子自己审不下去了。能够作为长安令的人都不是傻逼,自然明白抹除这一切证据需要何等的势力。狄孝绪的心里清楚的明白这是一场权利的游戏,皇子们为了争权夺利而谋划的故意杀人案。
………………………………

第94章 为了神探而做的努力

    刺杀案的发生,大多数人都心里有着隐隐约约的答案。这不过是一桩政治谋杀案而已,只是牵扯到了李承训这个大佬使得一切变得复杂了起来。

    李承训心知肚明长安令狄孝绪的围追堵截是不会任何进展的,毕竟这个世界上凡人太多。如同名侦探柯南以及神探狄仁杰类型的断案如神的天才,芸芸众生间有能有几人呢!

    等等!

    狄仁杰,狄孝绪?

    李承训可是很清楚后世神探狄仁杰可谓是家喻户晓,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更是爆红网络。眼眸里闪过一道精光李承训呢喃道:“难不成这个狄孝绪与狄仁杰之间有关系不成!”

    有了这个猜测李承训便是专注的坐在书房内回忆起了关于狄仁杰的一切信息,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狄仁杰出身于官宦世家,父狄知逊,祖父狄孝绪。早年考中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但不久就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被起复。

    神功元年,狄仁杰再次拜相,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纳言、右肃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久视元年,狄仁杰进封内史,并于同年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后又追赠司空、梁国公。

    “果然有关系!”李承训嘴角掀起一抹舒心的笑容看着长安令府的方向:“有着狄仁杰这样一尊大神的家族,值得投资!看来本王需要去一趟长安令府了!”

    李承训对于这个狄孝绪心思大动,要知道这长安令掌管京师一切治安。犹如后世北京市长一般!需要的资历和才能都是不简单的,可以说不容小觑。李承训心里清楚能够成为李唐开国之时的长安令,足以说明狄孝绪的才能。

    狄知逊“龙章凤姿”,“神情秀发”,一表人材,由于其父为朝中高官,家业富足,所以狄知逊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仕途曾任并州长史。这一切足以说明狄知逊,狄孝绪虽然没有后来的狄仁杰那般璀璨夺目,但也是一时之选的大才。

    李承训知道收服狄孝绪的回报是惊人的,狄家三代人都是无与伦比的杰出英才。只要今朝自己收服了狄孝绪那么今后不光是自己还是后人都可以享受到好处。一票买卖,后代遗福,可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虽然他不是生意人,但是却比生意更加的高级。乱世争锋不过争人才尔,投资人才远远比投资金钱更加的上档次。有着这一次刺杀为前提却是给了李承训一个结交狄孝绪的机会,光明正大的机会。

    “陈墨,吩咐燕云十八骑随本王去趟长安令府!”思索良久终于是下定了决心,武唐丞相快到碗里来。

    “是!”

    戏演一次就够了,虽然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是李承训清楚,凡事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的道理。这一次出门也是全方位护卫,燕云十八骑跟随。对于这条小命李承训还是很在乎的。

    作为大唐衙门的指标,长安令府建设的极其恢宏大气。将一国底气表现的淋漓尽致!随便瞅了一眼长安令府李承训却是丝毫的没有在意,毕竟这东西代表着天家颜面,低调了不行。

    更何况长安令这个位置极其重要,绝对不可小觑。李承训走到这里的那一刻便是明白,将狄孝绪发展成国社党党员的困难性。天子脚下,在李渊的眼皮底下,埋下钉子可谓是风险极大的。更别说既然李渊能够将狄孝绪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自有他的道理。

    “赶紧告诉你家大人,楚霸王来访!”走到长安令府的门前,众人站定陈墨走上前去将手中拜贴递给门口的一个侍卫道。

    “王爷,请稍等,小人前去禀报大人!”守门的护卫从容自若的说到,李承训眼光一闪心道:“不愧是能够培养出狄仁杰的家族,就连下人都如此的不凡!”

    这一刻,李承训对于狄孝绪更加期待了。大约过了半刻钟的时间,一员官袍的中年人匆匆而来。行至门口看到停留在门口的少年,目光一收:“王爷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狄孝绪此刻头疼无比,朱雀大街的刺杀案到了如今半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丝毫的进展。此刻刺杀案中正主已经找上了门,想到这一点狄孝绪心情更加不好了起来。

    “哈哈,狄大人乃是国家忠臣,社稷栋梁。本王慕名已久,今日前来叨唠,狄大人不嫌弃本王这个恶客就好!”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笑道,一点也没有提刺杀案的事情。李承训清楚刺杀案根本就没有线索查下去,就算有,也不是狄孝绪可以查的。

    全长安的目光都集中在狄孝绪这里,面对一桩无头公案。也确实让狄孝绪感到亚历山大,虽然自负有才却也有点吃不消。虽然不知道李承训前来所为何事,听到李承训没有提起刺杀案的事情心下也是松了一口气:“王爷,里面请!”

    “请!”

    一句话落李承训便是踏步前行,反客为主。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不提前迈步,狄孝绪等人是不会越线的。这便是大唐王爷赋予的无上权利!在狄孝绪等人的眼里,李承训就是君而他们是臣。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今天,君臣之道有着极其严苛的界限。

    几人落座,狄孝绪吩咐丫鬟上了茶之后,挥退丫鬟。目光凝重的盯着李承训道:“不知王爷前来,所为何事?下官不明还请王爷提点一二!”

    客厅。

    在座的只有寥寥四个人,李承训目光一动看着狄孝绪旁边的青年道:“狄大人不知这位先生是?”其实李承训心里早已有了猜测,但是话语一出狄孝绪便是会错了意。以为李承训顾忌安全性,于是转眼一笑道:“王爷无碍的,这是犬子知逊!知逊还不见过王爷!”

    狄孝绪语气加重,显然怕李承训生气。在狄孝绪的心里对于李唐皇室的这些人是能不招惹,就不招惹。因为他清楚一旦招惹上了,麻烦是非就会随之而来。

    “狄知逊见过王爷!”听到自家老爷子的语气变化,自己目光内传递的消息,狄知逊连忙放低神态行礼道。目光闪烁爆发出阵阵精光,李承训虚扶一下道:“狄先生不用多礼!”

    轻轻一笑,品尝了一口狄家的茶水之后李承训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眼狄孝绪道:“狄大人,朱雀大街的刺杀案可否有了进展?”

    这便是李承训的高明之处了,借助公事之机以谋私利。听到李承训的问话狄孝绪暗道:“该来还是要来的,夺也躲不过去!”逐起身对着李承训凝重的说道:“下官虽然经过这些日子的追查,有了些许眉目。但是却也进展不得,案子的线索尽数被人掐断,下官纵使有心也无可奈何啊!”

    李承训自然知道原因,对于刺杀案的侦破他本来就没有报什么希望。李渊是不会诛杀李世民的,他不过是想要借机与狄孝绪拉上关系,试图收服他而已。于是李承训笑了笑道:“狄大人也是明白人,想必也知道此事因何而起!狄大人夹杂在中间却是难为狄大人了!”

    “王爷客气了,下官不敢当,不敢当!”虽然不知道李承训的意思如何,但是狄孝绪却也是深得为官三味,连连谦虚不已。

    “狄大人,明日早朝本王会亲自禀明陛下,本王放弃这刺杀的追查!”李承训看着狄孝绪与狄知逊心里一笑,他时刻记着一句话,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想要让狄孝绪率家归附自己就必须给于足够的诚意,李承训此刻破解狄孝绪最大的难处为礼,铺垫后面的路。

    “王爷,这……”

    看着目光闪烁的狄孝绪一眼,李承训笑了笑知道狄孝绪起疑心了。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的爱。天上掉馅饼的故事终究是故事而已,狄孝绪觉得李承训如此作为必有所图。

    “狄大人就不要疑惑了,本王如此做不过是仰慕大人已久。如今大人有难处,本王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李承训想了想继续说道:“也许狄大人依然有所不解,索性本王就说明白一点吧!本王看中了狄公子的未来!”

    一句话落,客厅静的可怕。狄知逊眼神里面爆发出一抹精光,看了一眼李承训之后随之收敛。狄孝绪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与李承训一眼,对于狄知逊的才学作为父亲的他心知肚明,深深的看着李承训道:“王爷抬爱了,犬子愚钝,下官还是清楚的!”
………………………………

第95章 天下第一的战略大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次通过这件刺杀案示好于狄孝绪,李承训相信慢慢的自己能够让狄孝绪心悦诚服的归附。

    谢绝了狄孝绪的挽留,李承训与陈墨离开了长安令府。在这长安城内的每时每刻都有些无数的斥候,探子存在,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李承训,等着其犯错。到时候就可以抓住要害,给于重击!

    “王爷,你为什么要帮狄孝绪啊?”陈墨虽然略通文墨,但是跟随李承训这么久以来也是心思剔透。他深深的了解着自家的王爷,李承训绝对不会做无用的事。今日李承训的做法实在是令人难以猜测,故此陈墨开口询问道。

    转过头看了看一脸茫然迷惑的陈墨,李承笑了笑道:“无事,拉拢狄孝绪尔!”随便的搪塞了一句敷衍了是。李承训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来回答陈墨,总不能说本王掐指一算,狄孝绪的很后人狄仁杰是一个大才,故此本王去收服他。

    这话当然不能说出来了,不然李承训必死无疑。一个人聪明没有啥事,但是你一旦超出世人想象,具有未卜先知的本领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心寒。当权者是绝对不会放任这样的异数存在的,对于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